基于PCA的盲信号预处理方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PCA 的盲信号预处理方法研究

作者:赵忠华 杨晓梅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第09期

摘 要:盲信号分离技术是信号处理领域发展相对较晚的一种理论,目前已迅速成为该领域内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盲信号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分离问题的数学模型作了介绍,详细介绍了盲信号分离技术中的预处理方法PCA ,并指出其主要特点和性能。

关键词:盲信号;预处理;PCA

1 引言

近年来,盲信号分离(BSS )成为一个全新的信息处理领域,它综合了信号估计、最优化、概率论、信息论以及随机信号等理论。随着技术的发展,盲信号分离方法在通信、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生物医学、地震监测、水声信号处理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盲信号分离技术是指在源信号和传输通道的参数未知的情况下,仅根据源信号的统计特性,由观测信号恢复出源信号的过程[1]。

1.1 盲信号分离技术的数学模型

盲信号分离技术的基本数学模型如图1所示[2]。由于盲信号的传输通道参数未知,通过对传输通道模型的假设,可分为瞬时线性混合模型、非线性混合模型和卷积混合模型等。 其中为,假设s1(t ),s2(t ),... ,sN (t )为N 个未知的源信号,经过传输(混合)后,接收到的M 个观测信号为x1(t ),x2(t ),... ,xM (t )。y1(t ),y2(t ),... ,yN (t )为分离后的输出信号。因此盲信号分离可以用下面的混合方程描述[2]:

式中,S (t )=[s1(t ),…,sN (t )]T,称为源信号向量;X (t )=[x1(t ),…,xM (t )]T,称为观测数据向量,而M×N 维的矩阵A 称为混合矩阵,其元素表示信号的混合情况(即传输通道参数)。

盲信号分离问题的提法是:在混合矩阵A 和源信号向量S (t )未知的情况下,只根据观测数据向量X (t )确定分离矩阵W ,使得变换后的输出为:

则Y (t )就是源信号向量S (t )的估计。

而盲信号分离技术就是寻找分离矩阵W ,使输出信号Y (t )尽可能的逼近真实源信号S (t )[2]。

以上混合方程基于无噪声的理论模型,若考虑混合中的噪声,混合方程改写为[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PCA 的盲信号预处理方法研究

作者:赵忠华 杨晓梅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3年第09期

摘 要:盲信号分离技术是信号处理领域发展相对较晚的一种理论,目前已迅速成为该领域内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盲信号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分离问题的数学模型作了介绍,详细介绍了盲信号分离技术中的预处理方法PCA ,并指出其主要特点和性能。

关键词:盲信号;预处理;PCA

1 引言

近年来,盲信号分离(BSS )成为一个全新的信息处理领域,它综合了信号估计、最优化、概率论、信息论以及随机信号等理论。随着技术的发展,盲信号分离方法在通信、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生物医学、地震监测、水声信号处理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盲信号分离技术是指在源信号和传输通道的参数未知的情况下,仅根据源信号的统计特性,由观测信号恢复出源信号的过程[1]。

1.1 盲信号分离技术的数学模型

盲信号分离技术的基本数学模型如图1所示[2]。由于盲信号的传输通道参数未知,通过对传输通道模型的假设,可分为瞬时线性混合模型、非线性混合模型和卷积混合模型等。 其中为,假设s1(t ),s2(t ),... ,sN (t )为N 个未知的源信号,经过传输(混合)后,接收到的M 个观测信号为x1(t ),x2(t ),... ,xM (t )。y1(t ),y2(t ),... ,yN (t )为分离后的输出信号。因此盲信号分离可以用下面的混合方程描述[2]:

式中,S (t )=[s1(t ),…,sN (t )]T,称为源信号向量;X (t )=[x1(t ),…,xM (t )]T,称为观测数据向量,而M×N 维的矩阵A 称为混合矩阵,其元素表示信号的混合情况(即传输通道参数)。

盲信号分离问题的提法是:在混合矩阵A 和源信号向量S (t )未知的情况下,只根据观测数据向量X (t )确定分离矩阵W ,使得变换后的输出为:

则Y (t )就是源信号向量S (t )的估计。

而盲信号分离技术就是寻找分离矩阵W ,使输出信号Y (t )尽可能的逼近真实源信号S (t )[2]。

以上混合方程基于无噪声的理论模型,若考虑混合中的噪声,混合方程改写为[3]:


相关文章

  • 基于PCA的人脸识别研究报告
  • 项目名称:基于PCA 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摘 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一些传统的身份认证的方法逐渐暴 露出各种问题,因此人们需要采用一种更加可靠安全的身份认证方法.毫无疑问人体 的生物特征的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其不容易丢失 ...查看


  • 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董琳 赵怀勋 武警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陕西,710086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人脸识别技术(FRT)的常用方法,讨论和分析了人脸检测与定位.人脸特征提取.人脸识别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人脸识别的未来发 ...查看


  • 机器人室内定位技术说明书
  • 新型机器人室内定位技术 XXX软件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技术背景 机器人六十年代,自第一台机器人装置诞生以来,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第一代机器人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是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多自主的机械装置,通过示教存储程序把 ...查看


  • 一种多关节智能机械手臂控制系统设计
  • 机械设计与制造 52 文章编号:1001-3997(20]1)12-0052-03 Machinery Design&Manufacture 第12期2011年12月 一种多关节智能机械手臂控制系统设计 关智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 ...查看


  • 基于单接收头的超声波多目标测距
  • 第20卷 第5期2007年5月 传感技术学报 CHIN ES E JOURNAL OF S ENSORS AND ACTUA TORS Vol. 20 No. 5May. 2007 Multi 2G oal Measure B ased o ...查看


  • 二维人脸识别实验报告
  •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人工智能 实验名称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成 绩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次人脸识别实验,进一步加深图像处理和基本算法的掌握,能利用已有的算法和程序去找出和识别人脸. (2)通过本次人脸识别 ...查看


  • 基于STC单片机的数控恒压源的设计
  • 基于STC 单片机的数控恒压源的设计 [摘要]直流稳压电源的应用非常的广泛,质量优良的直流稳压电源,才能满足各种电子线路的要求.所以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颇为重要,特别是数控制流稳压电源.本文主要介绍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对其中涉及的PWM ...查看


  • 稀疏表示人脸识别的关键问题分析
  • V01.31 AprilNo.22014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fAnhuiUniversity第3l卷第2期2014年4月ofTechnology(NaturalScience) 文章编号:1671-7872(2014)02- ...查看


  • 外泌体之家---笔记
  • 外泌体之家笔记 外泌体简介 Exosome ,中文名外泌体,是一种能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直径大约40-100 nm.尽管外泌体最初在1983年就被发现,但人们一直认为它只是一种细胞的废弃物.然而最近几年,人们发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