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管引流护理常规

T管引流护理常规

【目的】

1.引流胆汁,减轻胆道压力。

2.支撑胆道,防止胆管狭窄。

3.胆道造影和冲洗。

【操作要点】

1.保持T管引流通畅,用别针固定,防止牵拉脱出。引流管不能扭曲、受压,引流袋低于切口30cm以上,下床活动时引流袋应置于胆囊水平以下。

2.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胆汁颜色呈深黄色澄明液体,24小时引流液500-1000ml,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3.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时常规消毒接口。

4.注意观察及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如有胆汁侵蚀可用氧化锌软膏保护。

5.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腹胀、黄疽、食欲情况及大便颜色以了解胆管通畅情况,及时与医师联系。

6.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如有寒战高热、腹痛、反射性腹肌紧张,提示有感染或胆汁渗漏可能,应及时报告医师。

7.T管引流时间约7-14天,拔管前应先试行夹管实验,开始每日夹闭2-3小时,无不适逐渐延长时间至全日夹管。如无腹痛、黄疽、腹胀,遵医嘱行T管造影,造影显示胆道通畅,开放T管一天后拨管。拔管后可能有少量胆汁漏出,2-3天可自愈。继续观察腹痛、发热、黄疽、食欲及大便颜色变化。

腹腔引流护理常规

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置一引流物(引流管或引流条)将液体等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

腹腔引流的目的是: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或手术野内蓄积,以免组织损伤,继发感染,压迫组织;排除腹腔脓肿或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促使炎症早日消退;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保证缝合部位的良好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引流的适应证】

1.腹部手术部位渗血未能彻底制止,有继续渗血、渗液可能者。

2.腹腔或腹腔内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置引流物,不断排出继续形成的脓液和分泌物,使脓腔或积脓逐渐缩小而愈合。

3.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不能控制感染或有坏死组织未能彻底清除者。

4.肝、胆和腹的手术后,可能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外渗和积聚时。

5.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可能有消化液渗漏者。

【腹腔引流的护理】

1.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或瓶),防止病人变换体位时压迫引流管或牵拉而脱出,并减少牵拉引流管引起的疼痛。

2.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气味、残渣等,准确记录24h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量和质的逐日变化,以了解病情发展的趋势。

3.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损,观察引流液是否外漏或渗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如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及时检查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脱落。

5.更换引流袋(或瓶)及敷料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引流袋或瓶内保持无菌,每日更换1次无菌袋(或瓶),引流管远端接引流袋时,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以免引起逆行性感染。

6.注意倾听病人对疼痛的主诉,评估疼痛原因和性质。

伤口引流护理常规

伤口放置引流物的目的是排出局部或体腔内的积液、积脓、积血等,起到预防和治疗感染的作用;保证缝合部位愈合良好,减少并发症发生。

(一)被动引流

又称开放式引流,引流物凭借体内液体与大气压间的压力差或依靠体位及毛细管作用和虹吸作用使液体排出体外。这类引流除了易受血凝块及纤维蛋白质阻塞而引流不畅外,还易发生逆行感染。因开放式引流起着双向通道的作用,体内液体可以流出,体表细菌也可沿管道出口自由进入体内,导致感染。

(二)主动引流

又称闭式吸引引流。鉴于开放的引流的缺点,近年来,国内外多采用闭式引流,使用时将引流管和负压源相接,从而使管内产生持续的负压吸引作用,引流效果良好。

(三)伤口引流并发症及护理

1.在伤口引流过程中,可发生感染,出血,损伤周围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等组织,压迫内脏空腔脏器引起漏或瘘管,以及引流管滑脱、阻塞和掉入体腔等并症。在护理过程中,必须注意预防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放置引流物的位置需正确,引流物应按体位放在引流部的最低位,以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引流管不扭折、不受压。如管腔被血块、粘液或坏死组织等堵塞,可松动引流管或轻轻抽吸和冲洗引流管。

3.防止引流物掉入体腔或伤口内,深部引流物必须用缝线固定于皮肤上,或用安全别针固定。拔除时,先轻轻予以松动或扭转,使与周围粘连部分分离,然后拨出,以免折断在伤口内。放置引流物的类型、数量、位置必须详细记录,取出时应进行核对。

4.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准确记录,以资比较。为预防目的而放置的引流物,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拔除,为治疗目的放置的引流物,应在引流液减少后,逐步外拔,让窦道从底部向外逐渐愈合,防止遗留残腔。

5.连接负压源的引流管如遇活动性出血,应立即停止负压吸引,以免加重出血。甲状腺手术后则例外。

胃空肠造瘘的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长期置造瘘的病人对造瘘有很大的心理反应,因此现评估病人对造瘘的接受情况、对造瘘后相关功能的了解程度以及对自我表现形象改变接受程度,向病人解释造瘘的必要性及作用,因人而异的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接受显示,配合治疗。

2.造瘘管要妥善固定,避免因病人床上活动时造瘘管牵拉周围皮肤引起的疼痛和脱出。

3.保持管导通畅,灌食前要用温开水冲洗,确定管子是否通畅,灌食后清除食物附着在管壁上,防止残渣堵塞管腔,防止细菌繁殖而引起胃肠道感染。

4.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合理配置高热量流食或要素饮食,入肝硬变病人给予低蛋白饮食。营养液硬现用现配,避免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避免渣滓堵塞管路,滴入速度不宜过快,匀速滴入,并保持适当温度,以防肠道反应。

5.开始滴注营养适应体浓度、小剂量,以后逐渐增加,避免出现腹泻。若出现腹泻可经造瘘口注入止泻药物。灌注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又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情况。

6.准确记录灌入的食品种类、量及时间,每日计算摄入的总热量,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保证机体代谢所需热量。

7.灌食前可以先让病人闻食物或咀嚼食物,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有助于口腔卫生,咀嚼过的食物要让病人吐处。

8.每日评估造瘘口皮肤情况,并清洁造瘘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 干燥。如出现皮肤红肿、破损、疼痛等胃肠液浸润现象,除清洁皮肤外,还需再造瘘口周围涂氧化锌软膏或凡士林,并可以使用人造皮货保护膜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

9.滴注瓶及配制器材应每天更换,消毒,防止胃肠道感染。

10.严重代谢应激,高度麻痹性肠梗阻或腹泻急性期病人应慎用空肠造瘘营养 支持。严重吸收不良综合症的病人,在实行空肠造口营养支持之前,应献给予一段时间的静脉营养,以改善肠酶及细胞代谢。

泌尿外科引流管(支架管)的护理

1.长期留置尿管的男病人,每日应用0、2%的碘氟溶液擦洗尿导口分泌物。女病人进行会阴冲洗。

2.保留泌尿系造瘘管的病人,应每日更换造瘘口的敷料,保持造瘘口处皮肤的清洁与干燥。

3.带管卧床的病人,引流管的长度应合适(一米以上),避免因翻身等活动造成引流管的脱出。

4.尿液及伤口引流袋每日更换,严格无菌操作。

5.移动病人时应注意引流管、引流袋的位置(引流袋应低于插引流管的位置),防止尿液或引流液的反流,引起逆行感染。

6.护士应定时(每半小时)对保留引流管的病人进行巡视,观察量、尿液、引流液的颜色及性质,注意有无结石、组织、脓血块等沉淀物。保持引流通畅,勿打折。引流不畅时可适当挤压,在允许范围内可对管腔进行冲洗。

7.气囊导尿管起到固定、压迫止血的目的。插管后按气囊注入量要求注入气体或液体,拔管时将囊内气体或液体抽出后在拔出导管。不拔管时不能随意抽出囊内气体或液体。如气囊破裂及时换管。

8.泌尿系某些成型手术,一般备有支架管,为了促进组织的愈合,保留时间相对长些,应做好支架管的护理,防止受压及脱出,必要时用支被架保护,并做好病人的健康指导。

9.保留引流管的病人应鼓励其多饮水,以保证足够的尿量及减少尿液对创面的刺激,24小时尿量应在2000ml以上。

胸闭引流的护理

1.注意无菌操作

胸闭引流通常在手术室放置,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治疗血胸气胸脓胸。此项操作可在急诊或床边进行 ,但应遵循操作规范,防止医院性感染。

2.引流装置的位置

胸闭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100cm,并应放在特殊的架子上,放置被踢倒或抬高。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在把引流管置于床上,搬运后先把引流管放于低于胸腔的位置,再送止血钳。

3.引流管的长度与固定

1)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

过长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

过短使病人翻身或做起以前拉倒引流管

2)固定引流管时可将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

4.维持引流通畅

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放置受压扭曲堵塞和滑脱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方法:观察是否有液体排出和长管内

水柱的波动,正常的水柱上下波动4-6cm。

5.引流量的观察与记录

1)水封瓶在使用前需先倒入无菌生理盐水,并在瓶上贴一长胶布,注明液面高度、倒入液体量、日期和时间。

2)密切观察引流量的变化和性质。

引流量多且为血性应考虑出血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

引流液混浊,有异味,或有时无残渣,应考虑瘘的发生和

感染。

引流量过少,应考虑引流管是否通畅。

6.胸腔引流管的拔出及注意事项:

1)拔管前:胸腔引流管放置48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以完全复张,8小时内引流少于5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拔出引流管。

2)拔管时:应取半卧位或半坐位,鼓励患者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患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在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

3)拔管后:要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引流口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

T管引流护理常规

【目的】

1.引流胆汁,减轻胆道压力。

2.支撑胆道,防止胆管狭窄。

3.胆道造影和冲洗。

【操作要点】

1.保持T管引流通畅,用别针固定,防止牵拉脱出。引流管不能扭曲、受压,引流袋低于切口30cm以上,下床活动时引流袋应置于胆囊水平以下。

2.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胆汁颜色呈深黄色澄明液体,24小时引流液500-1000ml,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3.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时常规消毒接口。

4.注意观察及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如有胆汁侵蚀可用氧化锌软膏保护。

5.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腹胀、黄疽、食欲情况及大便颜色以了解胆管通畅情况,及时与医师联系。

6.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如有寒战高热、腹痛、反射性腹肌紧张,提示有感染或胆汁渗漏可能,应及时报告医师。

7.T管引流时间约7-14天,拔管前应先试行夹管实验,开始每日夹闭2-3小时,无不适逐渐延长时间至全日夹管。如无腹痛、黄疽、腹胀,遵医嘱行T管造影,造影显示胆道通畅,开放T管一天后拨管。拔管后可能有少量胆汁漏出,2-3天可自愈。继续观察腹痛、发热、黄疽、食欲及大便颜色变化。

腹腔引流护理常规

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置一引流物(引流管或引流条)将液体等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

腹腔引流的目的是: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或手术野内蓄积,以免组织损伤,继发感染,压迫组织;排除腹腔脓肿或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促使炎症早日消退;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保证缝合部位的良好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引流的适应证】

1.腹部手术部位渗血未能彻底制止,有继续渗血、渗液可能者。

2.腹腔或腹腔内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置引流物,不断排出继续形成的脓液和分泌物,使脓腔或积脓逐渐缩小而愈合。

3.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不能控制感染或有坏死组织未能彻底清除者。

4.肝、胆和腹的手术后,可能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外渗和积聚时。

5.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可能有消化液渗漏者。

【腹腔引流的护理】

1.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或瓶),防止病人变换体位时压迫引流管或牵拉而脱出,并减少牵拉引流管引起的疼痛。

2.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气味、残渣等,准确记录24h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量和质的逐日变化,以了解病情发展的趋势。

3.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损,观察引流液是否外漏或渗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如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及时检查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脱落。

5.更换引流袋(或瓶)及敷料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引流袋或瓶内保持无菌,每日更换1次无菌袋(或瓶),引流管远端接引流袋时,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以免引起逆行性感染。

6.注意倾听病人对疼痛的主诉,评估疼痛原因和性质。

伤口引流护理常规

伤口放置引流物的目的是排出局部或体腔内的积液、积脓、积血等,起到预防和治疗感染的作用;保证缝合部位愈合良好,减少并发症发生。

(一)被动引流

又称开放式引流,引流物凭借体内液体与大气压间的压力差或依靠体位及毛细管作用和虹吸作用使液体排出体外。这类引流除了易受血凝块及纤维蛋白质阻塞而引流不畅外,还易发生逆行感染。因开放式引流起着双向通道的作用,体内液体可以流出,体表细菌也可沿管道出口自由进入体内,导致感染。

(二)主动引流

又称闭式吸引引流。鉴于开放的引流的缺点,近年来,国内外多采用闭式引流,使用时将引流管和负压源相接,从而使管内产生持续的负压吸引作用,引流效果良好。

(三)伤口引流并发症及护理

1.在伤口引流过程中,可发生感染,出血,损伤周围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等组织,压迫内脏空腔脏器引起漏或瘘管,以及引流管滑脱、阻塞和掉入体腔等并症。在护理过程中,必须注意预防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放置引流物的位置需正确,引流物应按体位放在引流部的最低位,以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引流管不扭折、不受压。如管腔被血块、粘液或坏死组织等堵塞,可松动引流管或轻轻抽吸和冲洗引流管。

3.防止引流物掉入体腔或伤口内,深部引流物必须用缝线固定于皮肤上,或用安全别针固定。拔除时,先轻轻予以松动或扭转,使与周围粘连部分分离,然后拨出,以免折断在伤口内。放置引流物的类型、数量、位置必须详细记录,取出时应进行核对。

4.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准确记录,以资比较。为预防目的而放置的引流物,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拔除,为治疗目的放置的引流物,应在引流液减少后,逐步外拔,让窦道从底部向外逐渐愈合,防止遗留残腔。

5.连接负压源的引流管如遇活动性出血,应立即停止负压吸引,以免加重出血。甲状腺手术后则例外。

胃空肠造瘘的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长期置造瘘的病人对造瘘有很大的心理反应,因此现评估病人对造瘘的接受情况、对造瘘后相关功能的了解程度以及对自我表现形象改变接受程度,向病人解释造瘘的必要性及作用,因人而异的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接受显示,配合治疗。

2.造瘘管要妥善固定,避免因病人床上活动时造瘘管牵拉周围皮肤引起的疼痛和脱出。

3.保持管导通畅,灌食前要用温开水冲洗,确定管子是否通畅,灌食后清除食物附着在管壁上,防止残渣堵塞管腔,防止细菌繁殖而引起胃肠道感染。

4.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合理配置高热量流食或要素饮食,入肝硬变病人给予低蛋白饮食。营养液硬现用现配,避免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避免渣滓堵塞管路,滴入速度不宜过快,匀速滴入,并保持适当温度,以防肠道反应。

5.开始滴注营养适应体浓度、小剂量,以后逐渐增加,避免出现腹泻。若出现腹泻可经造瘘口注入止泻药物。灌注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又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情况。

6.准确记录灌入的食品种类、量及时间,每日计算摄入的总热量,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保证机体代谢所需热量。

7.灌食前可以先让病人闻食物或咀嚼食物,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有助于口腔卫生,咀嚼过的食物要让病人吐处。

8.每日评估造瘘口皮肤情况,并清洁造瘘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 干燥。如出现皮肤红肿、破损、疼痛等胃肠液浸润现象,除清洁皮肤外,还需再造瘘口周围涂氧化锌软膏或凡士林,并可以使用人造皮货保护膜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

9.滴注瓶及配制器材应每天更换,消毒,防止胃肠道感染。

10.严重代谢应激,高度麻痹性肠梗阻或腹泻急性期病人应慎用空肠造瘘营养 支持。严重吸收不良综合症的病人,在实行空肠造口营养支持之前,应献给予一段时间的静脉营养,以改善肠酶及细胞代谢。

泌尿外科引流管(支架管)的护理

1.长期留置尿管的男病人,每日应用0、2%的碘氟溶液擦洗尿导口分泌物。女病人进行会阴冲洗。

2.保留泌尿系造瘘管的病人,应每日更换造瘘口的敷料,保持造瘘口处皮肤的清洁与干燥。

3.带管卧床的病人,引流管的长度应合适(一米以上),避免因翻身等活动造成引流管的脱出。

4.尿液及伤口引流袋每日更换,严格无菌操作。

5.移动病人时应注意引流管、引流袋的位置(引流袋应低于插引流管的位置),防止尿液或引流液的反流,引起逆行感染。

6.护士应定时(每半小时)对保留引流管的病人进行巡视,观察量、尿液、引流液的颜色及性质,注意有无结石、组织、脓血块等沉淀物。保持引流通畅,勿打折。引流不畅时可适当挤压,在允许范围内可对管腔进行冲洗。

7.气囊导尿管起到固定、压迫止血的目的。插管后按气囊注入量要求注入气体或液体,拔管时将囊内气体或液体抽出后在拔出导管。不拔管时不能随意抽出囊内气体或液体。如气囊破裂及时换管。

8.泌尿系某些成型手术,一般备有支架管,为了促进组织的愈合,保留时间相对长些,应做好支架管的护理,防止受压及脱出,必要时用支被架保护,并做好病人的健康指导。

9.保留引流管的病人应鼓励其多饮水,以保证足够的尿量及减少尿液对创面的刺激,24小时尿量应在2000ml以上。

胸闭引流的护理

1.注意无菌操作

胸闭引流通常在手术室放置,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治疗血胸气胸脓胸。此项操作可在急诊或床边进行 ,但应遵循操作规范,防止医院性感染。

2.引流装置的位置

胸闭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100cm,并应放在特殊的架子上,放置被踢倒或抬高。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在把引流管置于床上,搬运后先把引流管放于低于胸腔的位置,再送止血钳。

3.引流管的长度与固定

1)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

过长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

过短使病人翻身或做起以前拉倒引流管

2)固定引流管时可将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

4.维持引流通畅

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放置受压扭曲堵塞和滑脱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的方法:观察是否有液体排出和长管内

水柱的波动,正常的水柱上下波动4-6cm。

5.引流量的观察与记录

1)水封瓶在使用前需先倒入无菌生理盐水,并在瓶上贴一长胶布,注明液面高度、倒入液体量、日期和时间。

2)密切观察引流量的变化和性质。

引流量多且为血性应考虑出血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

引流液混浊,有异味,或有时无残渣,应考虑瘘的发生和

感染。

引流量过少,应考虑引流管是否通畅。

6.胸腔引流管的拔出及注意事项:

1)拔管前:胸腔引流管放置48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以完全复张,8小时内引流少于5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拔出引流管。

2)拔管时:应取半卧位或半坐位,鼓励患者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患者深吸一口气屏住,在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

3)拔管后:要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引流口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


相关文章

  • 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 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 1.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头痛.肢体活动及癫痫发作等情况. 2.体位:翻身及搬动病人时应避免动作粗暴,头颈部侧旋时应保持功能及舒适位.急诊外伤 ...查看


  • 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 外科护理常规 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 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 (1)做好入院宣教,使患者加快适应病人角色 (2)术前指导,向患者说明术前处理的程序和意义以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3)与患者沟通, ...查看


  • 普通外科常用护理常规
  •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一)对症护理 1.预防感冒,避免咳嗽. 2.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通便措施. 3.胸痛剧烈者,可给予相应的止痛剂. 4.胸腔闭式引流时按胸腔引流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给予高蛋白 ...查看


  • 各种疾病护理常规
  • 前庭大腺囊肿的护理常规 一.执行妇科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⒈保持外阴皮肤清洁.干燥. ⒉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注意局部清洁,局部冷敷. ⒊饮食要注意忌用烟酒.鱼.蛋等腥味以及葱.蒜.辣椒等刺激食物. 三.病情观察 ⒈观察患者囊肿为单 ...查看


  • 普外科护理常规
  • 普通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目录 一.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2 二.麻醉后护理常规 ............ ...查看


  • 普外一科护理常规
  • 普外一病区护理常规 1.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2 2.普通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查看


  •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定义]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以重力引流为原理,使液体.血液和空气从胸膜腔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预防纵隔移位,是治疗脓胸,血气胸的有效方法. [护理措施] 1.术后病人通常为半卧位 ...查看


  • 坏死性胰腺炎外科护理常规
  • 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护理 [术前护理] 1. 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 特殊术前评估.护理 (1) 病情观察要点: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 的变化: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脉速.出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及患者有无腹胀.肠麻痹 ...查看


  • 重症医学科护理常规
  • 第一节 ICU危重病人系统监护常规 一.心血管功能的监护常规 [监测指标] 1.脉率.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 2.心功能级别. 3.动态心电监护 观察各类心律失常,传导障碍.心肌损害.心肌梗塞. 4.有条件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右心房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