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队伍建设意见

市局信息中心

按照市局安排,我局根据省局孙荣洲局长在全省信息化工作会上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一、当前封丘局信息队伍的主要现状

(一)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封丘县国税局,全系统在职干部职工88名中,仅有一名信息管理员1名。目前拥有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116台,打印机类20台,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正常运转,保障网络系统的畅通和涉税数据的提取分析,信息中心仅有1名信息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当前税收信息化及征收管理的需求。

(二)缺乏专业信息技术人才。近年来,国税系统引进了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实际没有从事信息技术的岗位。以前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大多是“半路出家”,这些信息技术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不强,只能应付日常信息管理工作中系统的运维,对完善系统和信息数据拓展应用只能维持现状。

(三)缺乏“创新型”信息知识。在国税部门中,真正全面精通信息技术的人才不多,信息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水平还停留在学习理论初级阶段,只满足于日常的网络安全维护,安于现状,不注重自我加压、自我充电和新知识的更新,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面临信息技术人员年龄老化的同时也缺乏勇于挑战的信心,难以跟上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步伐和满足税务系统内外对信息资源需求,很容易被新形势和

新要求所淘汰。

二、信息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一)重视上的问题。一方面,国税部门有少数领导对税收信息技术工作的内涵和实质理解的不够全面和深入,认为配置了计算机、开通了网络、运行了软件,就是加强了信息化建设,没有把信息化摆到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和建立科学严密税收征管体系的重要位置,未能完全基于信息化、网络化去思考税务管理问题和税务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人才战略问题。另一方面,虽然税收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了税收工作的各个领域,但国税系统一般干部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淡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网络通系统能操作就行,出了问题,信息技术人员处理就行了。这种自上而下的认识偏差,不利于税收信息化建设。

(二)工作量的问题。税务信息部门要承担网络运维、机房管理、设备管理、软件和维护、终端维护、信息安全等职责。工作量与人数比例严重失调。超负荷的工作量和特殊的责任,大家都熟知为数不少的技术人员早以改行到其它科室,也使本单位作计算机类的专业人员却没有或不安心从事技术岗位工作。

(三)认识上的问题。当前国税部门有少数信息技术人员对自身所从事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信息技术工作等同于维修工,认为税收信息技术工作只是征管工作的附庸而非支撑,“低人一等”后悔当初的选择。技术人员的业务主要是信息技术,缺乏在税收管理和行政管理上的学习和实践,在同等条件

下与其他部门人员竞争,明显处于劣势,技术人员升职晋职机会受限,难以看到希望和未来,从而也容易失去工作激情。

(四)定位上的问题。现行《国家公务员法》有关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实行分类管理。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属于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如何管理等等无明文规定。定位模糊让信息技术干部难以明确努力的方向,对信息化知识的接受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工作失去了目标和源动力。

三、加强国税部门税收信息队伍建设工作的思考

税收信息化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开展税收信息专业技术知识教育,培养和造就一支力量雄厚、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应用知识的信息技术专业管理队伍。

(一)充实信息技术肯干力量。打造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干部队伍就是夯实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一方面,要稳定现有的信息技术肯干人员,将在系统内筛选文化素养高、有一定计算机技术基础、有专业信息技术工作的同志选拔到信息管理岗位,发挥其优势和长处。另一方面,要引进信息技术专门人才,不仅从公务员招聘考用人才,也从其他渠道引进人才,增强人才引进的动力。同时,要制定合理的人才流动政策,采取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策略,为每个信息技术人才创造一个展现自我、干事业的广阔空间,推动信息技术人才资源的有序流动和科学配置,促使外流信息人才回流。

(二)营造发挥人才潜能氛围。要实行科学的信息技术人才考评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和人才选拔机制,切实改变重学历、职称,轻能力、业绩,重人才使用、轻人才投入的传统观念,实行评聘分开、强化职务聘任制度,让相应的人才处于相应的职务岗位,获得相应的待遇,营造发挥人才潜能的良好氛围,促进干部自觉学习、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断提高全体干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建立信息绩效考评体系。一是建立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生活待遇激励机制。优厚的生活待遇是吸引信息人才的重要因素,实行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对在工作中敢于创新,积极进取,开发实用价值高软件和在硬件设施维护方面有突出贡献人员给与重奖,激发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薪酬分配和竞争机制,积极营造信息技术人才的竞争氛围。二是建立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政治激励机制。干部的职务晋升是非常重要的激励机制,它是对信息技术干部工作成绩和工作能力的认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三是建立人本关怀激励机制。在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和使用锻炼,营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能和谐相处的良好工作环境,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提高创造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强化信息技术专业培训。加强信息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更

新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岗位锻炼、专业培训、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造就一批安全管理、项目管理、软件开发等专业化人才。一是加强基层信息管理人员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数据库技术、数据分析利用、综合征管软件架构分析等技术培训,提高他们捕捉信息、收集信息、判断信息质量高低、提供最新研究成果的能力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判断能力,以满足“征、管、查、评、风”信息需求,把科技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以信息化管理知识为重点,抓好对各级领导及信息领导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了解和掌握信息化的内在规律,加强对信息化发展方向的把握,增强技术管控能力,积极适应并组织领导好信息化工作。三是加强在职工干部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化专业知识普及程度,充分发挥现有专业信息技术人员正能量的作用。

市局信息中心

按照市局安排,我局根据省局孙荣洲局长在全省信息化工作会上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一、当前封丘局信息队伍的主要现状

(一)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封丘县国税局,全系统在职干部职工88名中,仅有一名信息管理员1名。目前拥有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116台,打印机类20台,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正常运转,保障网络系统的畅通和涉税数据的提取分析,信息中心仅有1名信息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当前税收信息化及征收管理的需求。

(二)缺乏专业信息技术人才。近年来,国税系统引进了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实际没有从事信息技术的岗位。以前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大多是“半路出家”,这些信息技术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不强,只能应付日常信息管理工作中系统的运维,对完善系统和信息数据拓展应用只能维持现状。

(三)缺乏“创新型”信息知识。在国税部门中,真正全面精通信息技术的人才不多,信息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水平还停留在学习理论初级阶段,只满足于日常的网络安全维护,安于现状,不注重自我加压、自我充电和新知识的更新,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面临信息技术人员年龄老化的同时也缺乏勇于挑战的信心,难以跟上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步伐和满足税务系统内外对信息资源需求,很容易被新形势和

新要求所淘汰。

二、信息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一)重视上的问题。一方面,国税部门有少数领导对税收信息技术工作的内涵和实质理解的不够全面和深入,认为配置了计算机、开通了网络、运行了软件,就是加强了信息化建设,没有把信息化摆到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和建立科学严密税收征管体系的重要位置,未能完全基于信息化、网络化去思考税务管理问题和税务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人才战略问题。另一方面,虽然税收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了税收工作的各个领域,但国税系统一般干部对信息化建设认识淡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网络通系统能操作就行,出了问题,信息技术人员处理就行了。这种自上而下的认识偏差,不利于税收信息化建设。

(二)工作量的问题。税务信息部门要承担网络运维、机房管理、设备管理、软件和维护、终端维护、信息安全等职责。工作量与人数比例严重失调。超负荷的工作量和特殊的责任,大家都熟知为数不少的技术人员早以改行到其它科室,也使本单位作计算机类的专业人员却没有或不安心从事技术岗位工作。

(三)认识上的问题。当前国税部门有少数信息技术人员对自身所从事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信息技术工作等同于维修工,认为税收信息技术工作只是征管工作的附庸而非支撑,“低人一等”后悔当初的选择。技术人员的业务主要是信息技术,缺乏在税收管理和行政管理上的学习和实践,在同等条件

下与其他部门人员竞争,明显处于劣势,技术人员升职晋职机会受限,难以看到希望和未来,从而也容易失去工作激情。

(四)定位上的问题。现行《国家公务员法》有关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实行分类管理。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属于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如何管理等等无明文规定。定位模糊让信息技术干部难以明确努力的方向,对信息化知识的接受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工作失去了目标和源动力。

三、加强国税部门税收信息队伍建设工作的思考

税收信息化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开展税收信息专业技术知识教育,培养和造就一支力量雄厚、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应用知识的信息技术专业管理队伍。

(一)充实信息技术肯干力量。打造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干部队伍就是夯实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一方面,要稳定现有的信息技术肯干人员,将在系统内筛选文化素养高、有一定计算机技术基础、有专业信息技术工作的同志选拔到信息管理岗位,发挥其优势和长处。另一方面,要引进信息技术专门人才,不仅从公务员招聘考用人才,也从其他渠道引进人才,增强人才引进的动力。同时,要制定合理的人才流动政策,采取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策略,为每个信息技术人才创造一个展现自我、干事业的广阔空间,推动信息技术人才资源的有序流动和科学配置,促使外流信息人才回流。

(二)营造发挥人才潜能氛围。要实行科学的信息技术人才考评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和人才选拔机制,切实改变重学历、职称,轻能力、业绩,重人才使用、轻人才投入的传统观念,实行评聘分开、强化职务聘任制度,让相应的人才处于相应的职务岗位,获得相应的待遇,营造发挥人才潜能的良好氛围,促进干部自觉学习、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断提高全体干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建立信息绩效考评体系。一是建立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生活待遇激励机制。优厚的生活待遇是吸引信息人才的重要因素,实行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对在工作中敢于创新,积极进取,开发实用价值高软件和在硬件设施维护方面有突出贡献人员给与重奖,激发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薪酬分配和竞争机制,积极营造信息技术人才的竞争氛围。二是建立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政治激励机制。干部的职务晋升是非常重要的激励机制,它是对信息技术干部工作成绩和工作能力的认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三是建立人本关怀激励机制。在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和使用锻炼,营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能和谐相处的良好工作环境,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提高创造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强化信息技术专业培训。加强信息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更

新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岗位锻炼、专业培训、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造就一批安全管理、项目管理、软件开发等专业化人才。一是加强基层信息管理人员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数据库技术、数据分析利用、综合征管软件架构分析等技术培训,提高他们捕捉信息、收集信息、判断信息质量高低、提供最新研究成果的能力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判断能力,以满足“征、管、查、评、风”信息需求,把科技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以信息化管理知识为重点,抓好对各级领导及信息领导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了解和掌握信息化的内在规律,加强对信息化发展方向的把握,增强技术管控能力,积极适应并组织领导好信息化工作。三是加强在职工干部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化专业知识普及程度,充分发挥现有专业信息技术人员正能量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创新社会治理,齐抓共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1)
  • 建设齐抓共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对话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教授王太元 社会治安,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安全感,一头连着改革发展的大局.治安状况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 ...查看


  • 十三五行业信息化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 "十三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工作 指导意见 "十二五"期间,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十二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以"高端引领.深 ...查看


  • 合肥市关于企业资质动态核查问题如何整改的通知
  • 关于明确2016年合肥市建设工程企业动态监督检查问题整改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 各相关企业: 我委于2016年7月-10月开展了建设工程企业动态监督检查工作,现就做好检查中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相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 关于整改企业范围相关问题 1. ...查看


  • 项目备案文件解读.
  •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选址意见.环评批文.土地预审.节能审查,都不再是项目立项的前置条件 2017-01-1519:57 来源:国务院.固废观察 国务院日前发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 ...查看


  • 征求意见汇总及处理
  • 征求意见汇总及处理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 二OO五年一月 编写组根据2004年6月召开的初审会的审查意见对<水利信息系统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行了修改,于2004年8月形成<规定>征 ...查看


  • 关于鄂西总体规划修改意见
  • 关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 的修改意见 省发改委: 为更好地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我厅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了认真研究,现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在"第一章总则" ...查看


  • 信息资源开发展史
  • 2000年 为了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的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2000年1月国家保密局发布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 >. 2000年2月13日,为了保障"政府上网工程"的顺利实施,确 ...查看


  • 高校党务公开的内容.范围和运行机制研究
  • [摘 要]高校党务公开的发展有其社会的现实要求和内在的必然逻辑,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在分析当前高校党务公开的现状.特点的基础上,对高校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范围和公开程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关键词]党务公开:公开内容:公开范围 ...查看


  • 进一步加强高校后勤信息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
  • 进一步加强高校后勤信息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 --在2011年高校后勤信息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年会上的讲话 黎玖高 各位代表: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厦门市召开2012年高校后勤信息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年会,回顾和总结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研究和交流新一 ...查看


  • 中国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演进与特点
  • 中国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演进与特点 [摘 要] 根据中国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过程及其重大政策的颁布时间,将中国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划分为1978-1997年的初步探索.1998-2005年的发展形成和2006年至今的发展完善等三个阶段,系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