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深入发展阶段,提高质量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加之医学、医疗环境的发展变化,人们强烈希望培养出对生命具有高度的崇敬观念,能站在病人立场上进行诊断治疗的优秀医师,从而对医学教育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课程考试改革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改革,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本科专业课程 考试改革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建校百年大会讲话》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这对高校教育改革工作必将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发挥考试的激励导向功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桂林医学院临床学院在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通过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后,决定以学生为中心、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培养目标,完善临床医学课程考试体系,在2010年上学期启动,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内科、外科、妇产科学(试点课程)推行考试改革。我们期待着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提供经验和运行模式。   1.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测试学生综合能力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专家组在“医学教育全球标准认定在中国的试点性评估”中提出:“在考试方法上,显著减少课程的终结性评价,增加形成性评价……”为此我们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为根本,体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传统试题与开放性试题相结合、单一知识点考核与综合分析评价相结合的特点,注重考题的质量和难易度,保证试卷的主观题量,并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灵活运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随堂提问、小组病例讨论、答辩,临床技能操作考核等多种考核方法,测评学生的临床思维、动手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等。如,妇产科学考核方式及测评重点。   (1)病史采集、书写,进入产科、妇科病房对患者各进行一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并书写病历。考查学生面对病人时的表达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书写病历的水平。   (2)病例分析,进入产科、妇科病房对患者各进行一次病例分析,包括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收集辅助检查资料,提出诊断依据,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制订初步治疗计划。考查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情况。   (3)小组讨论、提问。给出病例治疗,分组进行病例讨论,提出疑问、解答。考核学生临床思维及临床分析能力。   (4)期末进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对同学进行妇产科学技能操作考核,内容包括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阴道检查、双合诊、三合诊、胎心听诊。评估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综合能力。   (5)闭卷考试,期中、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内容主要是教学大纲掌握要求的“三基”知识,考核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部分题目考核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   2.多元化的成绩构成,全面了解知识掌握程度   为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中的引导、评价、反馈及激励作用,客观、全面地检测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临床思维、综合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在学生成绩构成中,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加大平时各类考核的比例,从以前期末考试占80%―90%、平时考核占10%―20%,调整为期中、期末考试(开卷、闭卷等)占60%,平时考核占40%。以妇产科学为例,总成绩比例如下表格。   妇产科学课程考试2010―2011学年上学期总成绩比例分布表    加强平时考核并不是单纯频繁增加考试次数,而是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口试、笔试、网络考试、临床技能操作考试相结合,课程大作业、小论文、读书笔记、学科发展动向述评、测验、小讲课与小组讨论等各种形式的考核相结合、中期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开卷、半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动态考试过程中获取教学信息,综合素质获得发展,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3.内容综合化的题型,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考试内容除对教材上的“三基”内容知识进行考核外,还要加入对学科新进展、相关学科内容知识考核的内容。同时,注重开展跨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的课程整合知识,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而且有利于促进病人为中心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考试命题,由教研室主任负责,并组织任课老师进行讨论,做好命题(包括平时考核的试题、论文题目等的设计和期末考试试题的命制),对期末终结性闭卷考试的内容和题型进行改革,注意考题的难易度,加大综合性论述题、分析阐述题和应用性试题等主观性试题比例,减少客观性试题比例。客观题型增加了病例分析题型,主观题型增加了病例分析题、综合性病例分析题等。通过案例讨论、病例分析等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   5.制度化的考核反馈,有助于以考促学、以考促教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专家组在“医学教育全球标准认定在中国的试点性评估”中提出:“迫切希望教师参与评价,只有教师参与到整合课程中来,才能保证整合课程教学测成果。”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平时考试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形成考核反馈制度化。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和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了解,进行认真分析,向学生及时反馈平时考核的成绩,进行考核情况分析、点评。一方面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学生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向任课教师或教研室反馈前段时间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6.考试改革效果评价   授课老师积极参与了这次改革,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表现在成绩有一定提高。如,内科学总评成绩由2010年的76.5分提高到2011年的79.4分;外科科学总评成绩由2010年的76分提高到2011年的76.5分。从学生的成绩分析看,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仍然欠缺或者薄弱的方面是病例分析题,失分最多,说明临床教学的重点是加强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疾病的横向及纵向联系及鉴别;再者,形成性考核强调的是过程考核,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和评判,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自学能力、学习兴趣,但是评估的方式较主观,老师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有时候不易区分成绩高低,需要老师花费较多精力和时间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比如小组讨论、提问,现在学生每组实习人数较多,很难做到每个学生都有一次提问或讨论的机会;病例讨论、分析没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大同小异;病历书写更是雷同。因此大多数形成性考核成绩差别不大,并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改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建校百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www.省略.人民网:人民日报.2011-4-25.   [2]严瑛,刘成玉,刘桂珍等.临床医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应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43,(5).   [3]王学春,高哲学,郭子林等.构建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   [4]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深入发展阶段,提高质量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加之医学、医疗环境的发展变化,人们强烈希望培养出对生命具有高度的崇敬观念,能站在病人立场上进行诊断治疗的优秀医师,从而对医学教育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课程考试改革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改革,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本科专业课程 考试改革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建校百年大会讲话》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这对高校教育改革工作必将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发挥考试的激励导向功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桂林医学院临床学院在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通过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后,决定以学生为中心、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培养目标,完善临床医学课程考试体系,在2010年上学期启动,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内科、外科、妇产科学(试点课程)推行考试改革。我们期待着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提供经验和运行模式。   1.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测试学生综合能力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专家组在“医学教育全球标准认定在中国的试点性评估”中提出:“在考试方法上,显著减少课程的终结性评价,增加形成性评价……”为此我们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为根本,体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传统试题与开放性试题相结合、单一知识点考核与综合分析评价相结合的特点,注重考题的质量和难易度,保证试卷的主观题量,并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灵活运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随堂提问、小组病例讨论、答辩,临床技能操作考核等多种考核方法,测评学生的临床思维、动手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等。如,妇产科学考核方式及测评重点。   (1)病史采集、书写,进入产科、妇科病房对患者各进行一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并书写病历。考查学生面对病人时的表达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书写病历的水平。   (2)病例分析,进入产科、妇科病房对患者各进行一次病例分析,包括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收集辅助检查资料,提出诊断依据,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制订初步治疗计划。考查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情况。   (3)小组讨论、提问。给出病例治疗,分组进行病例讨论,提出疑问、解答。考核学生临床思维及临床分析能力。   (4)期末进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对同学进行妇产科学技能操作考核,内容包括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阴道检查、双合诊、三合诊、胎心听诊。评估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综合能力。   (5)闭卷考试,期中、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内容主要是教学大纲掌握要求的“三基”知识,考核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部分题目考核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   2.多元化的成绩构成,全面了解知识掌握程度   为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中的引导、评价、反馈及激励作用,客观、全面地检测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临床思维、综合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在学生成绩构成中,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加大平时各类考核的比例,从以前期末考试占80%―90%、平时考核占10%―20%,调整为期中、期末考试(开卷、闭卷等)占60%,平时考核占40%。以妇产科学为例,总成绩比例如下表格。   妇产科学课程考试2010―2011学年上学期总成绩比例分布表    加强平时考核并不是单纯频繁增加考试次数,而是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口试、笔试、网络考试、临床技能操作考试相结合,课程大作业、小论文、读书笔记、学科发展动向述评、测验、小讲课与小组讨论等各种形式的考核相结合、中期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开卷、半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动态考试过程中获取教学信息,综合素质获得发展,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3.内容综合化的题型,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考试内容除对教材上的“三基”内容知识进行考核外,还要加入对学科新进展、相关学科内容知识考核的内容。同时,注重开展跨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的课程整合知识,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而且有利于促进病人为中心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考试命题,由教研室主任负责,并组织任课老师进行讨论,做好命题(包括平时考核的试题、论文题目等的设计和期末考试试题的命制),对期末终结性闭卷考试的内容和题型进行改革,注意考题的难易度,加大综合性论述题、分析阐述题和应用性试题等主观性试题比例,减少客观性试题比例。客观题型增加了病例分析题型,主观题型增加了病例分析题、综合性病例分析题等。通过案例讨论、病例分析等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   5.制度化的考核反馈,有助于以考促学、以考促教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专家组在“医学教育全球标准认定在中国的试点性评估”中提出:“迫切希望教师参与评价,只有教师参与到整合课程中来,才能保证整合课程教学测成果。”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平时考试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形成考核反馈制度化。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和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了解,进行认真分析,向学生及时反馈平时考核的成绩,进行考核情况分析、点评。一方面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学生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向任课教师或教研室反馈前段时间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6.考试改革效果评价   授课老师积极参与了这次改革,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表现在成绩有一定提高。如,内科学总评成绩由2010年的76.5分提高到2011年的79.4分;外科科学总评成绩由2010年的76分提高到2011年的76.5分。从学生的成绩分析看,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仍然欠缺或者薄弱的方面是病例分析题,失分最多,说明临床教学的重点是加强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疾病的横向及纵向联系及鉴别;再者,形成性考核强调的是过程考核,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和评判,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自学能力、学习兴趣,但是评估的方式较主观,老师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有时候不易区分成绩高低,需要老师花费较多精力和时间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比如小组讨论、提问,现在学生每组实习人数较多,很难做到每个学生都有一次提问或讨论的机会;病例讨论、分析没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大同小异;病历书写更是雷同。因此大多数形成性考核成绩差别不大,并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改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建校百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www.省略.人民网:人民日报.2011-4-25.   [2]严瑛,刘成玉,刘桂珍等.临床医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应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43,(5).   [3]王学春,高哲学,郭子林等.构建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   [4]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相关文章

  • 北京大学2013年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
  • 北京大学 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3年,北京大学继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教学质量优先,推进教育管理创新.北京大学继续推进小班课教学改革.英文平台课建设.医学部教育教学改革等,同时加快建设北 ...查看


  • 全科医师制度
  •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坚持制度创新,试点先行,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全科医生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五)基本原则.坚持突出实践.注重质量,以提高临床实 ...查看


  • 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发[2012]34号文件
  • 山东省人民政府文件 鲁政发[]320124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实施意见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基 ...查看


  • 药物分析毕业论文题目(731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药物分析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 ...查看


  • 本科教学评估与临床医学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 摘要: 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教学医院接受本科教学评估的过程, 是对临床医学教育管理规范化的检验过程.临床医学院校应充分认识评估工作对医院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改革的极大促进作用.本文总结了部队转制院校认真 ...查看


  • 表1学生对课堂讨论课效果自评情况(n=63)%
  • ・840・ 表1 学生对课堂讨论课效果自评情况(n=63)项目 检索.查阅能力 自学能力 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表达能力 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基础护理学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培养探究性思维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应用对今后 ...查看


  • 临床教学对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教学方法的探索
  • 西北医学教育 2007年8月 第15卷 第4期 NORTHWEST MEDICAL EDUCATION Aug. 2007 Vol. 15 No. 4 临床教学 对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教学方法的探索 周 秦, 白乐康, 刘越胜, 逯 宜, 徐 ...查看


  • 中高考资讯
  • 中高考资讯 2015重庆高考报名人数达25.5万 预科直升生1020人: 截至3月9日,重庆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255460人,比去年增加4801人.其中,报考普通文理类的考生230846人,对口高职16762人,预科直升生1020人,中 ...查看


  • 德_英_美医学精英教育的特点及启示_曲艺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第12期(总第282期) 德.英.美医学精英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11112 曲艺,赵晓东,丁会峰,魏津平,刘琳 (1.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0:2.河北省卫生厅)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