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成人学钢琴者的一些建议--细节篇

给成人学琴者的一些建议——细节篇

以下所要说的都是一些练琴时细枝末节的事,以及和练琴有关的一些生活小事,或多或少对练琴有帮助。成年学琴的朋友练琴的时间虽然普遍比琴童少,但是在其他一些相关问题的处理上却可以拥有更强的主动性,处理好这些问题也有利于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练琴环境,这也是这张帖子的意义所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小事不能代替练琴本身,只有扎扎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把基础打牢,才能在钢琴,乃至

音乐的领域上走得更远。

一.时间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大家应该都知道,故事就不复述了,大家都明白。成年学琴的

一个主要障碍就是成年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工作的状态,从早到晚,日复一日的在与生存做斗争,除了休假日以外,几乎没有多少闲暇的时间(有些工作特别忙的朋友可能连休假日都无法得到保证)。而钢琴作为一门技术,不仅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训练整个手的机能,而且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积累对音乐的感觉。所以要弹好钢琴,是需要以时间来担保的,那种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只有在长时间的训练后才能拥有的能力

的做法很不科学,也很危险。

学习音乐是需要时间的,这种时间性决定了我们在选择一条理解音乐的道路时要十分谨慎,因为一旦选择错误,那么就是在浪费时间。在这个层面上,前人所总结出来的道路的前方是可预见的(虽然因人而异,但大体可见),那些杂草丛生,未被人所探索的道路将要通往何方就不得而知了。虽然路是人走出来的,现在的时代也讲求创新精神,但是音乐学习的时间性却使得我们不得不去选择相对妥当的办法(更何况这些办法拥有着极深的可挖掘性,当然得抛开“不理解”这个因素)。也有人说我们学习音乐需要新的思维,这点我很赞同,但是在现今我们对音乐的价值观不发生重大变革的前提下,这种新思维往往不被人理解和认同,

最终也可能不被自己认同。

所以,我们学钢琴应该选择一条可以达到目的的路子来走。大部分的速成(那种不科学的速成)都是有严重缺陷的,成年学琴时间本来就有限,如果还选错了路,那么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了。通往同样的目的地,走一条有很大几率会达到的路比走一条有很大几率会迷失的路要保险也迅速得多(自学钢琴所带来的

诸多毛病是要花很多功夫来纠正的)。

那么,在道路上做出选择后,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利用我们的时间呢?

成年人无论是在事业还是在家庭生活上都要花出很大块的时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钢琴是无法与这两个东西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至少无法在时间上对等。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没有必要让钢琴取代他们的位置,因为钢琴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只是把她单独拿出来讨论而已。见于闲暇时间不充裕,闲暇时间里大时间段不多的情况,我们应该利用好各种小时间段来不断刺激我们的钢琴技术,其实这种小时间段的反复刺激对于钢琴技术的熟练是大有好处的。下面就以我所知的情况列出几个可以利用的时间段:

1. 早晨起来至上班前的这段时间,大致是7:00到7:30。这段时间其实是钢琴练习的一个黄金时间,但是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早上起来一般是精神最充沛的时候,这个时候弹琴的话头脑也相当清醒,接受得也较快,最主要的是这是大多数成年人都能挤出的时间。弹的时候最好踩着弱音踏板,以免吵到邻居。练

习最好以练习曲和乐曲为主。

2. 中午休息的时间,大致是13:00到14:00。一般中午的休息时候都为12:00到15:00,从12:00练到13:00我认为不好,因为之前刚经过长时间的工作,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况且这段时间是要吃饭的。而14:00到15:00的时间则应该用来休息。练习地点一般在琴行里。练习最好以基础练习为主。

3. 晚上下班后到一天结束这段时间都可以用来弹琴,但是这却很不合理也很不可能。我建议只用晚饭过后的一段时间来练(晚饭后最好去散一下步,放松放松心情,等晚餐消化了再弹琴),保证在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如果实在没有时间,这段练习只能跳过,但是却大大影响着练琴的进度。练习以练习曲和乐曲为主。

在能保证上面这三段时间的前提下,就不做过多的要求了。家里如果没琴,可以考虑租琴,如果没有条件,也只能把1和3舍去(2可去琴行),尽管这样效果不太好。如果实在无法保证这三段时间,那么还得考虑

一些别的时间段。时间段的选择上以效率优先,尽量用那些一天里较好的时间。

4. 无论是任何工作,都有一段或几段可以休息的时间,这些时间有一个小时那就足够了。找家最近的琴行,除去交通上花的时间,只要有半个小时就有足够的理由让你跑这一趟(全国的琴行平均一小时费用在5元左右,这倒方便了我们这些“散户”)。如果只有一段时间,那么就只以基础练习为主,如果有弹巴赫二部以

上的水平,建议弹弹巴赫。如果有几段时间,就以基础(巴赫)和乐曲为主。

5. 经常在外出差的朋友除去工作和应酬的时间(当然你要算上观光也可以),应该可以留出一段空闲时间,根据琴行的情况(一些琴行晚上不开的),那么就应该在晚饭之前去当地琴行练练,时间在30分钟以上即

可,去之前记得吃些东西。练习以基础练习(巴赫)和乐曲为主。

6. 不必要的应酬可以推掉。有些应酬,比如经常性的与家人聚餐(针对家里没琴的朋友),经常性的与朋友聚餐,经常性的外出饮食(酒吧,歌厅,舞厅等),一些无关紧要的公司活动,一些不痛不痒的社区活动等都可以推掉的,这样你就可以省出更多的时间来弹琴了(当然正常限度的社交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想生活得丰富多彩,那就应该多些有意义的社交,这里说的是一些实质上影响不大的事)。这些时间最好定在早晨和晚饭后,练习以时间长短来定,长则可以弹弹练习曲和乐曲,短则弹弹基础练习和巴赫,但无论长短都

有必要弹15到30分钟的基础练习。

7. 家庭生活尽可能的简单化也有利于省出时间练琴。比如三餐可以买现成的,电视电影电脑少看,早点培养孩子独立上下学的能力,早睡早起,减少去购物的次数等。这些时间虽然都是零碎的时间,但是对于练琴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练琴本来就是一个集腋成裘,不断进步的过程,即使每次只有10到20分钟,但

只要不断的刺激,都会有所进步。

8. 另外,从事艺术类职业的朋友时间就相对多些了,除了保证1,2,3的时间外,还应该适当插入一些时

间以达到尽可能多的刺激次数。

除了上述8条时间段外,还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时间段,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尽可能的把不必要的时间支出让给钢琴学习可以在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增加对钢琴熟练度和技术的刺激次数,从而

提升对钢琴的熟练度以及钢琴技巧。

二.饮食

民以食为天。在饮食文化如此发达的今天,如何去饮食已经成为了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我们吃什么,喝

什么,如何去吃,去喝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影响,还对我们的精神状况有影响。

从力学角度来讲,钢琴演奏其实是一个施力和受力的过程,每次力的输出和输入都要损失一定的功。换一句话来说,就是费力气。所以即便是在相当放松的前提下去演奏,演奏者也会感到劳累。从这个角度来说,钢琴演奏其实是一个受累的过程。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是不可能承受这些劳累的(硬撑是不会持久的)。更何况在练琴的过程中,我们所承受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劳累,还有精神上的疲劳呢?我们平常所

说的对练琴的厌烦就是一种精神上的疲劳,对某些音乐的排斥则是一种审美疲劳。

既然练琴过程中有这么多的劳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些劳累呢?除了日常的休息(包括睡眠,休

闲运动,静坐等)外,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有助于缓解和消除这些劳累。

那么,我们应该吃什么?我从网上查找了下,收集了以下一些信息:

多吃新鲜蔬菜等碱性食品可以缓解疲劳。饮食中不能缺少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紫甘蓝、花椰菜、芹菜、油麦菜、萝卜缨、小白菜)和水果、菌藻类、奶类等可以中和体内的“疲劳素”——乳酸,以缓解疲劳。 钙是天然的压力缓解剂。缺钙的人,总是精疲力竭地疲于奔命、神经高度紧张,工作产生的疲劳无法获得

缓解。在摄取牛奶和酸奶等富含钙质食物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补充镁,“补钙不补镁,吃完就后悔!”新鲜小麦胚、荞麦、核桃、杏仁、红葡萄酒、香蕉、紫菜、未加工的蜂蜜和黄豆等食物中富含镁元素。 补充肉类、豆芽、豆类、芦笋、梨、桃子等富含天门冬氨酸的食物,以促进新陈代谢,除去乳酸,消除疲

劳,促使体力恢复。

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如鲭鱼、鲑鱼、银白鱼、青鱼和鲱鱼。还可以吃些葵花子、南瓜子和芝麻这

些含有必需脂肪酸和纤维的食物,如拌色拉里加入橄榄油或葵花子油。

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B 族维生素是缓解压力、营养神经的天然解毒剂,是消除疲劳必不

可少的营养素,也是中国人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适量补充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人尤其有益。

不要喝碳酸饮料,要多喝水(即使不渴),尤其是碱性水,有助于肝脏和肠道的解毒。

除了这些饮食外,还要注意保证三餐,如果三餐吃不好,那么这些东西也不会有太大的用处。

三.休息

不会休息的人也是不会生活的人。在当今如此忙碌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去休息,我们就很容易陷入无法恢复常态的恶性循环中。这样,我们不仅会在工作和生活上陷入被动,还可能会让我们身体

的各项机能面临崩溃的危险。

学习钢琴也是如此,如果不学会在练琴的过程中休息,不学会分时间段练琴而一味埋头苦干,就容易陷入一种无力的状态,日复一日,就会严重阻碍我们钢琴技术的提升,而且各种疾病——关节疼痛,肌腱炎,

小臂肿大,肩周炎等——都会悄然而至。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休息。我建议大家以以下几种方式来练琴:

1. 对于长时间段的朋友来说,可以每次练习1小时20分钟,休息20分钟,重复2次,练习时间上就有了保证。这么做的好处是,对于成年人来说,平均集中注意力1小时20分钟是可以的(这是我对琴行里许多成年人学琴的朋友询问后总结而来),而20分钟的休息又恰当好处,可以渡渡步,活动活动筋骨。如果可以上午下午都练,那可以把每次练习时间缩为1小时,休息20分钟,上午两次,下午两次。这样又能

很好的增加了刺激的次数。

2. 对于短时间段的朋友来说,可以每次练习45分钟,休息15分钟,重复两次。一次弹琴45分钟是为了

要保证一定的量,45分钟也是注意力可以相当集中的一个时间长度。

以上说的只是练琴时的休息,其实在不练琴的时候,我们也应当学会休息。比如保证睡眠的时间,早上早些起床,做些运动;吃完饭后应该散下步;能休息的时候闭目养神等。尽量做到不论是在弹琴时还是在休息时,都能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另外最好不要经常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尤其是对抗性很强的运动,他

们可能会让手指受伤。

四.环境

无论做任何事情,周围的环境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这里说的纯粹是物理环境,非社会环境)。钢琴自然也不例外。一个好的环境可以让一个普通的人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糟糕的环境也可以毁了一个原本应该成功的人。拿学琴来讲,一个最起码的环境就是没有或者很少的噪音。我们对于噪音的定义一是不符合人类听觉逻辑的声音,二是不合时机的声音。这两种声音在弹琴时都应该尽量避免(当然不可能完全没有),不

然会影响到演奏者的心情和听力,进而降低演奏的质量。

我们弹琴时应该要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这点平常不讲究,但是讲究起来也是有好处的。人总是喜欢呆在他认为舒适的地方,谁也不愿在一个恶劣的环境里呆着。在一个好的环境中,人的注意力往往更容易集中,

杂念也会明显的减少。但是这个好的环境又不宜太好,太好的环境容易使人懒惰。我建议:

1.弹琴时应该在琴的旁边摆株绿色植物,这样弹累了看看,能带来愉悦的心情。

2.琴摆放的位置应该相对空旷,这样能营造一种空广的氛围,让人感到自由,不压抑。可以把琴放在墙镜

旁。

3.弹琴时应当开着窗,让空气流通。

4.弹琴时不要吸烟,也不要让吸烟的人站在自己身边。

5.空调不要开得太冷,尤其是夏天。

6.暴雨天如果雨声大过琴声,不适合练琴。

7.练琴时应该避免旁人说话,尽可能把曲子弹完整,要打断也应当是第二遍以后。电视声,CD 声也应当

避免。

8.尤其避免那种频繁的开关门的声音。

当然,各人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但对于自己特别厌烦的东西,则应该在弹琴时避免或尽量少的接触。为

了保持注意力的长时间集中,为了保持一个好的心情,营造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是很有必要的。

五.练琴时的一些细节

说到练琴时的一些细节问题,那就有很多可以说的了。以下逐条列一些大家不太注意的:

1. 即使不在琴上,也是可以训练到手指的。平常,我们在工作,学习和休息时,都不太注意活动手指,其实,适当的抬一抬,伸一伸手指对于手指的力量和灵敏都是有好处的,尽管用处不大,但是总比让手指无条件闲置要好。大家平常可以让弱指在桌面上练习抬落,以加强弱指的力量。许多弹钢琴的人,手指在闲

置时都喜欢活动,这是绝对有好处的。当然这些活动都必须以放松为前提。

2. 琴凳的质量以及高度。不是随便一个凳子都可以当琴凳的,琴凳的特点是舒适,高度与演奏者、钢琴相适应。如果琴凳坐着不舒服会影响心情,进而影响实际演奏的质量。许多大师都有自己的琴凳。大家练琴的时候应该找个好的琴凳。坐姿上就坐琴凳的一半,让脚起到支点的作用,身子稍向前倾(许多人倾得很

前,这没必要)。

3. 尽量不要弹有问题的琴。如果是自家有琴的话,这个问题不明显,但是如果是在琴行里练,这个问题可能会让你很不舒服。如果老是弹奏一台有好几个音弹不下去或弹下去起不来的;一溜音里有一个音明显太弱或太强的;键盘硬得按不下去的琴就会影响实际练习的质量(至少在均匀度的练习上就有缺陷)。如果在

琴行里遇到这些问题,应该尽早和琴行老板商量,叫他们调调。

4. 不要把脚离开踏板。平常我们练琴的时候都太随意,这个问题就不容易得到重视。在实际演奏一些需要用到踏板的曲子时,我们的脚不应该离开踏板,而是一种放开的状态。如果你离踏板太远那到了需要踩的

时候就不能及时够到。另外,放踏板的时候要放到头,不要让前面的音混淆。

5. 弹琴的时候不要吃东西,水也不要喝太多,太频繁。弹琴是对大脑运动要求很高的一门技术,她随时都要求大脑的及时反应。如果我们在弹琴的时候吃东西,原本在大脑的血液容易分配到肠胃里去帮助消化,这样我们就容易感到疲倦,昏昏欲睡,注意力无法集中。另外,水也不宜多喝,这样容易养成习惯,影响

注意力的集中。

6. 不在琴上也是可以阅谱的,我们应该培养一种随时随地都能阅谱的好习惯。阅谱能力的培养是从看谱读谱做起,在背谱上提高的。阅谱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是学习者对于琴键空间感的培养。看谱子多了,脑子里会自然形成音位置的概念,结合琴键,这种空间感就相应而生了(对视奏是有好处的)。也只有把弹奏和看谱想结合,才能培养出精巧的阅谱能力。有些人平常就不喜欢看谱子,有些人甚至是到了琴键上才看谱

子,这些都不是好的习惯。学音乐就要经常读谱背谱,这种读背才是养成良好阅谱能力的根本。

7. 在练琴阶段,应该努力养成并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这里所说的乐观是大方向上的乐观,而不是某些曲子中的表情。人在高兴的时候各方面的机能就会特别活跃,学起东西来不仅充满热情,勤于思考,而且还会激发一些消极时无法激发的潜能。所以我们在学琴阶段,应该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也只有始终保

持这种心态,我们才能对那些挖苦,责备,困难泰然处之。

8. 在老师面前应该谦虚而大方。这里所说的谦虚是虚心听取老师的建议,大方指的是弹奏时要弹出自己的特点和水平,不要因为害怕弹错而不弹错。如果你弹错的地方是你经常错的,但这次没错,那你就错过了老师为你指正的机会,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而谦虚认真,能美化老师对你的印象,促进师生间的感情。这

方面的好处是很多的。

9. 去琴行上课时,应该早点到琴行,并进行练习。平常我们在家里练的都是自己的琴,对于自己琴那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每台琴都有自己的声音和性格,如果不去弹弹的话是不会了解的。而我们去上课的时候,

应该提早去适应琴行里的琴,即便是同一台琴,过了一个星期后都可能会有细微的变化。

10. 不要总是坐在琴凳上,不要总是闷在琴房里。练了较长一段时间后,应该起来走走,不要一直坐着,这样对身体不好,尤其是腰。一般的琴房都比较窄,空气流通的总量很小,所以弹了一段时间琴后,应该出

来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仍有许多)

以上这五点——时间,饮食,休息,环境,细节——都是我们学琴过程中一些琐碎的事,但是这些事也从各自的层面上决定了我们是否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学习钢琴。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在钢琴领域里也是

相当受用的。

另外,这帖我会不断的更新,以求能找到更多的办法让成年学琴的朋友快些进步。但正如我开头所说的,这里所说的都是一些对练琴有所帮助的细节,不能代替正常的练习,大家要认真的做那些常规练习啊。

给成人学琴者的一些建议——细节篇

以下所要说的都是一些练琴时细枝末节的事,以及和练琴有关的一些生活小事,或多或少对练琴有帮助。成年学琴的朋友练琴的时间虽然普遍比琴童少,但是在其他一些相关问题的处理上却可以拥有更强的主动性,处理好这些问题也有利于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练琴环境,这也是这张帖子的意义所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小事不能代替练琴本身,只有扎扎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把基础打牢,才能在钢琴,乃至

音乐的领域上走得更远。

一.时间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大家应该都知道,故事就不复述了,大家都明白。成年学琴的

一个主要障碍就是成年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工作的状态,从早到晚,日复一日的在与生存做斗争,除了休假日以外,几乎没有多少闲暇的时间(有些工作特别忙的朋友可能连休假日都无法得到保证)。而钢琴作为一门技术,不仅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训练整个手的机能,而且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积累对音乐的感觉。所以要弹好钢琴,是需要以时间来担保的,那种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只有在长时间的训练后才能拥有的能力

的做法很不科学,也很危险。

学习音乐是需要时间的,这种时间性决定了我们在选择一条理解音乐的道路时要十分谨慎,因为一旦选择错误,那么就是在浪费时间。在这个层面上,前人所总结出来的道路的前方是可预见的(虽然因人而异,但大体可见),那些杂草丛生,未被人所探索的道路将要通往何方就不得而知了。虽然路是人走出来的,现在的时代也讲求创新精神,但是音乐学习的时间性却使得我们不得不去选择相对妥当的办法(更何况这些办法拥有着极深的可挖掘性,当然得抛开“不理解”这个因素)。也有人说我们学习音乐需要新的思维,这点我很赞同,但是在现今我们对音乐的价值观不发生重大变革的前提下,这种新思维往往不被人理解和认同,

最终也可能不被自己认同。

所以,我们学钢琴应该选择一条可以达到目的的路子来走。大部分的速成(那种不科学的速成)都是有严重缺陷的,成年学琴时间本来就有限,如果还选错了路,那么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了。通往同样的目的地,走一条有很大几率会达到的路比走一条有很大几率会迷失的路要保险也迅速得多(自学钢琴所带来的

诸多毛病是要花很多功夫来纠正的)。

那么,在道路上做出选择后,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利用我们的时间呢?

成年人无论是在事业还是在家庭生活上都要花出很大块的时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钢琴是无法与这两个东西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至少无法在时间上对等。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没有必要让钢琴取代他们的位置,因为钢琴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只是把她单独拿出来讨论而已。见于闲暇时间不充裕,闲暇时间里大时间段不多的情况,我们应该利用好各种小时间段来不断刺激我们的钢琴技术,其实这种小时间段的反复刺激对于钢琴技术的熟练是大有好处的。下面就以我所知的情况列出几个可以利用的时间段:

1. 早晨起来至上班前的这段时间,大致是7:00到7:30。这段时间其实是钢琴练习的一个黄金时间,但是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早上起来一般是精神最充沛的时候,这个时候弹琴的话头脑也相当清醒,接受得也较快,最主要的是这是大多数成年人都能挤出的时间。弹的时候最好踩着弱音踏板,以免吵到邻居。练

习最好以练习曲和乐曲为主。

2. 中午休息的时间,大致是13:00到14:00。一般中午的休息时候都为12:00到15:00,从12:00练到13:00我认为不好,因为之前刚经过长时间的工作,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况且这段时间是要吃饭的。而14:00到15:00的时间则应该用来休息。练习地点一般在琴行里。练习最好以基础练习为主。

3. 晚上下班后到一天结束这段时间都可以用来弹琴,但是这却很不合理也很不可能。我建议只用晚饭过后的一段时间来练(晚饭后最好去散一下步,放松放松心情,等晚餐消化了再弹琴),保证在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如果实在没有时间,这段练习只能跳过,但是却大大影响着练琴的进度。练习以练习曲和乐曲为主。

在能保证上面这三段时间的前提下,就不做过多的要求了。家里如果没琴,可以考虑租琴,如果没有条件,也只能把1和3舍去(2可去琴行),尽管这样效果不太好。如果实在无法保证这三段时间,那么还得考虑

一些别的时间段。时间段的选择上以效率优先,尽量用那些一天里较好的时间。

4. 无论是任何工作,都有一段或几段可以休息的时间,这些时间有一个小时那就足够了。找家最近的琴行,除去交通上花的时间,只要有半个小时就有足够的理由让你跑这一趟(全国的琴行平均一小时费用在5元左右,这倒方便了我们这些“散户”)。如果只有一段时间,那么就只以基础练习为主,如果有弹巴赫二部以

上的水平,建议弹弹巴赫。如果有几段时间,就以基础(巴赫)和乐曲为主。

5. 经常在外出差的朋友除去工作和应酬的时间(当然你要算上观光也可以),应该可以留出一段空闲时间,根据琴行的情况(一些琴行晚上不开的),那么就应该在晚饭之前去当地琴行练练,时间在30分钟以上即

可,去之前记得吃些东西。练习以基础练习(巴赫)和乐曲为主。

6. 不必要的应酬可以推掉。有些应酬,比如经常性的与家人聚餐(针对家里没琴的朋友),经常性的与朋友聚餐,经常性的外出饮食(酒吧,歌厅,舞厅等),一些无关紧要的公司活动,一些不痛不痒的社区活动等都可以推掉的,这样你就可以省出更多的时间来弹琴了(当然正常限度的社交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想生活得丰富多彩,那就应该多些有意义的社交,这里说的是一些实质上影响不大的事)。这些时间最好定在早晨和晚饭后,练习以时间长短来定,长则可以弹弹练习曲和乐曲,短则弹弹基础练习和巴赫,但无论长短都

有必要弹15到30分钟的基础练习。

7. 家庭生活尽可能的简单化也有利于省出时间练琴。比如三餐可以买现成的,电视电影电脑少看,早点培养孩子独立上下学的能力,早睡早起,减少去购物的次数等。这些时间虽然都是零碎的时间,但是对于练琴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练琴本来就是一个集腋成裘,不断进步的过程,即使每次只有10到20分钟,但

只要不断的刺激,都会有所进步。

8. 另外,从事艺术类职业的朋友时间就相对多些了,除了保证1,2,3的时间外,还应该适当插入一些时

间以达到尽可能多的刺激次数。

除了上述8条时间段外,还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时间段,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尽可能的把不必要的时间支出让给钢琴学习可以在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增加对钢琴熟练度和技术的刺激次数,从而

提升对钢琴的熟练度以及钢琴技巧。

二.饮食

民以食为天。在饮食文化如此发达的今天,如何去饮食已经成为了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我们吃什么,喝

什么,如何去吃,去喝不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影响,还对我们的精神状况有影响。

从力学角度来讲,钢琴演奏其实是一个施力和受力的过程,每次力的输出和输入都要损失一定的功。换一句话来说,就是费力气。所以即便是在相当放松的前提下去演奏,演奏者也会感到劳累。从这个角度来说,钢琴演奏其实是一个受累的过程。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是不可能承受这些劳累的(硬撑是不会持久的)。更何况在练琴的过程中,我们所承受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劳累,还有精神上的疲劳呢?我们平常所

说的对练琴的厌烦就是一种精神上的疲劳,对某些音乐的排斥则是一种审美疲劳。

既然练琴过程中有这么多的劳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些劳累呢?除了日常的休息(包括睡眠,休

闲运动,静坐等)外,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有助于缓解和消除这些劳累。

那么,我们应该吃什么?我从网上查找了下,收集了以下一些信息:

多吃新鲜蔬菜等碱性食品可以缓解疲劳。饮食中不能缺少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紫甘蓝、花椰菜、芹菜、油麦菜、萝卜缨、小白菜)和水果、菌藻类、奶类等可以中和体内的“疲劳素”——乳酸,以缓解疲劳。 钙是天然的压力缓解剂。缺钙的人,总是精疲力竭地疲于奔命、神经高度紧张,工作产生的疲劳无法获得

缓解。在摄取牛奶和酸奶等富含钙质食物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补充镁,“补钙不补镁,吃完就后悔!”新鲜小麦胚、荞麦、核桃、杏仁、红葡萄酒、香蕉、紫菜、未加工的蜂蜜和黄豆等食物中富含镁元素。 补充肉类、豆芽、豆类、芦笋、梨、桃子等富含天门冬氨酸的食物,以促进新陈代谢,除去乳酸,消除疲

劳,促使体力恢复。

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如鲭鱼、鲑鱼、银白鱼、青鱼和鲱鱼。还可以吃些葵花子、南瓜子和芝麻这

些含有必需脂肪酸和纤维的食物,如拌色拉里加入橄榄油或葵花子油。

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B 族维生素是缓解压力、营养神经的天然解毒剂,是消除疲劳必不

可少的营养素,也是中国人最容易缺乏的维生素,适量补充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人尤其有益。

不要喝碳酸饮料,要多喝水(即使不渴),尤其是碱性水,有助于肝脏和肠道的解毒。

除了这些饮食外,还要注意保证三餐,如果三餐吃不好,那么这些东西也不会有太大的用处。

三.休息

不会休息的人也是不会生活的人。在当今如此忙碌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去休息,我们就很容易陷入无法恢复常态的恶性循环中。这样,我们不仅会在工作和生活上陷入被动,还可能会让我们身体

的各项机能面临崩溃的危险。

学习钢琴也是如此,如果不学会在练琴的过程中休息,不学会分时间段练琴而一味埋头苦干,就容易陷入一种无力的状态,日复一日,就会严重阻碍我们钢琴技术的提升,而且各种疾病——关节疼痛,肌腱炎,

小臂肿大,肩周炎等——都会悄然而至。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休息。我建议大家以以下几种方式来练琴:

1. 对于长时间段的朋友来说,可以每次练习1小时20分钟,休息20分钟,重复2次,练习时间上就有了保证。这么做的好处是,对于成年人来说,平均集中注意力1小时20分钟是可以的(这是我对琴行里许多成年人学琴的朋友询问后总结而来),而20分钟的休息又恰当好处,可以渡渡步,活动活动筋骨。如果可以上午下午都练,那可以把每次练习时间缩为1小时,休息20分钟,上午两次,下午两次。这样又能

很好的增加了刺激的次数。

2. 对于短时间段的朋友来说,可以每次练习45分钟,休息15分钟,重复两次。一次弹琴45分钟是为了

要保证一定的量,45分钟也是注意力可以相当集中的一个时间长度。

以上说的只是练琴时的休息,其实在不练琴的时候,我们也应当学会休息。比如保证睡眠的时间,早上早些起床,做些运动;吃完饭后应该散下步;能休息的时候闭目养神等。尽量做到不论是在弹琴时还是在休息时,都能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另外最好不要经常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尤其是对抗性很强的运动,他

们可能会让手指受伤。

四.环境

无论做任何事情,周围的环境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这里说的纯粹是物理环境,非社会环境)。钢琴自然也不例外。一个好的环境可以让一个普通的人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糟糕的环境也可以毁了一个原本应该成功的人。拿学琴来讲,一个最起码的环境就是没有或者很少的噪音。我们对于噪音的定义一是不符合人类听觉逻辑的声音,二是不合时机的声音。这两种声音在弹琴时都应该尽量避免(当然不可能完全没有),不

然会影响到演奏者的心情和听力,进而降低演奏的质量。

我们弹琴时应该要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这点平常不讲究,但是讲究起来也是有好处的。人总是喜欢呆在他认为舒适的地方,谁也不愿在一个恶劣的环境里呆着。在一个好的环境中,人的注意力往往更容易集中,

杂念也会明显的减少。但是这个好的环境又不宜太好,太好的环境容易使人懒惰。我建议:

1.弹琴时应该在琴的旁边摆株绿色植物,这样弹累了看看,能带来愉悦的心情。

2.琴摆放的位置应该相对空旷,这样能营造一种空广的氛围,让人感到自由,不压抑。可以把琴放在墙镜

旁。

3.弹琴时应当开着窗,让空气流通。

4.弹琴时不要吸烟,也不要让吸烟的人站在自己身边。

5.空调不要开得太冷,尤其是夏天。

6.暴雨天如果雨声大过琴声,不适合练琴。

7.练琴时应该避免旁人说话,尽可能把曲子弹完整,要打断也应当是第二遍以后。电视声,CD 声也应当

避免。

8.尤其避免那种频繁的开关门的声音。

当然,各人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但对于自己特别厌烦的东西,则应该在弹琴时避免或尽量少的接触。为

了保持注意力的长时间集中,为了保持一个好的心情,营造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是很有必要的。

五.练琴时的一些细节

说到练琴时的一些细节问题,那就有很多可以说的了。以下逐条列一些大家不太注意的:

1. 即使不在琴上,也是可以训练到手指的。平常,我们在工作,学习和休息时,都不太注意活动手指,其实,适当的抬一抬,伸一伸手指对于手指的力量和灵敏都是有好处的,尽管用处不大,但是总比让手指无条件闲置要好。大家平常可以让弱指在桌面上练习抬落,以加强弱指的力量。许多弹钢琴的人,手指在闲

置时都喜欢活动,这是绝对有好处的。当然这些活动都必须以放松为前提。

2. 琴凳的质量以及高度。不是随便一个凳子都可以当琴凳的,琴凳的特点是舒适,高度与演奏者、钢琴相适应。如果琴凳坐着不舒服会影响心情,进而影响实际演奏的质量。许多大师都有自己的琴凳。大家练琴的时候应该找个好的琴凳。坐姿上就坐琴凳的一半,让脚起到支点的作用,身子稍向前倾(许多人倾得很

前,这没必要)。

3. 尽量不要弹有问题的琴。如果是自家有琴的话,这个问题不明显,但是如果是在琴行里练,这个问题可能会让你很不舒服。如果老是弹奏一台有好几个音弹不下去或弹下去起不来的;一溜音里有一个音明显太弱或太强的;键盘硬得按不下去的琴就会影响实际练习的质量(至少在均匀度的练习上就有缺陷)。如果在

琴行里遇到这些问题,应该尽早和琴行老板商量,叫他们调调。

4. 不要把脚离开踏板。平常我们练琴的时候都太随意,这个问题就不容易得到重视。在实际演奏一些需要用到踏板的曲子时,我们的脚不应该离开踏板,而是一种放开的状态。如果你离踏板太远那到了需要踩的

时候就不能及时够到。另外,放踏板的时候要放到头,不要让前面的音混淆。

5. 弹琴的时候不要吃东西,水也不要喝太多,太频繁。弹琴是对大脑运动要求很高的一门技术,她随时都要求大脑的及时反应。如果我们在弹琴的时候吃东西,原本在大脑的血液容易分配到肠胃里去帮助消化,这样我们就容易感到疲倦,昏昏欲睡,注意力无法集中。另外,水也不宜多喝,这样容易养成习惯,影响

注意力的集中。

6. 不在琴上也是可以阅谱的,我们应该培养一种随时随地都能阅谱的好习惯。阅谱能力的培养是从看谱读谱做起,在背谱上提高的。阅谱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是学习者对于琴键空间感的培养。看谱子多了,脑子里会自然形成音位置的概念,结合琴键,这种空间感就相应而生了(对视奏是有好处的)。也只有把弹奏和看谱想结合,才能培养出精巧的阅谱能力。有些人平常就不喜欢看谱子,有些人甚至是到了琴键上才看谱

子,这些都不是好的习惯。学音乐就要经常读谱背谱,这种读背才是养成良好阅谱能力的根本。

7. 在练琴阶段,应该努力养成并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这里所说的乐观是大方向上的乐观,而不是某些曲子中的表情。人在高兴的时候各方面的机能就会特别活跃,学起东西来不仅充满热情,勤于思考,而且还会激发一些消极时无法激发的潜能。所以我们在学琴阶段,应该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也只有始终保

持这种心态,我们才能对那些挖苦,责备,困难泰然处之。

8. 在老师面前应该谦虚而大方。这里所说的谦虚是虚心听取老师的建议,大方指的是弹奏时要弹出自己的特点和水平,不要因为害怕弹错而不弹错。如果你弹错的地方是你经常错的,但这次没错,那你就错过了老师为你指正的机会,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而谦虚认真,能美化老师对你的印象,促进师生间的感情。这

方面的好处是很多的。

9. 去琴行上课时,应该早点到琴行,并进行练习。平常我们在家里练的都是自己的琴,对于自己琴那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每台琴都有自己的声音和性格,如果不去弹弹的话是不会了解的。而我们去上课的时候,

应该提早去适应琴行里的琴,即便是同一台琴,过了一个星期后都可能会有细微的变化。

10. 不要总是坐在琴凳上,不要总是闷在琴房里。练了较长一段时间后,应该起来走走,不要一直坐着,这样对身体不好,尤其是腰。一般的琴房都比较窄,空气流通的总量很小,所以弹了一段时间琴后,应该出

来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仍有许多)

以上这五点——时间,饮食,休息,环境,细节——都是我们学琴过程中一些琐碎的事,但是这些事也从各自的层面上决定了我们是否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学习钢琴。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在钢琴领域里也是

相当受用的。

另外,这帖我会不断的更新,以求能找到更多的办法让成年学琴的朋友快些进步。但正如我开头所说的,这里所说的都是一些对练琴有所帮助的细节,不能代替正常的练习,大家要认真的做那些常规练习啊。


相关文章

  • 成人钢琴教学法
  • [摘要] 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学习钢琴热的原因,成年人学习钢琴的优势,和阻碍进步的原因,成年人学习钢琴的方法. [关键词] 成人学习钢琴的方法,钢琴速成课,教师的职责.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学习钢琴,小到4岁,大到退休的老年人,大家对钢琴的热爱无 ...查看


  • 令人难忘的花香
  • 令人难忘的花香 在我家的阳台上,一处不起眼的位置放着不起眼的它. 它就是兰花,它散发出来的清香却是起眼的,令人难忘的. 它的本性是低调的,低调地开花,再低调地凋落,一个花期便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它静悄悄地立在那儿,仿佛不曾存在.以前一直没有 ...查看


  • 万能素材之热点人物类 让世界沉醉的朗朗
  • 万能素材之热点人物类 让世界沉醉的朗朗 郎朗,国际著名钢琴家,他创造了许多"第一",堪称世界乐坛的一个奇迹,确实令人佩服!2011年1月19日受邀前往白宫,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办的国宴中进行演奏.郎朗还 ...查看


  • 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
  • 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 [Gordon Willard Allport 1897.11.11-1967.10.09],美国心理学家,是一个医师的四个孩子之一.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蒙特苏马,因患肺癌逝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其兄 F.奥尔波特是 ...查看


  • 太多的选择我无所适从
  • 人生如同在舞台上旋舞,看似丰富斑斓,实际上选择的余地是非常有限的.意大利导演托那托雷的<海上钢琴师>(<1900的传奇>)不只让我们看了一个非常绮丽而伤感的寓言,更极为巧妙地诠释了人生选择的有限和难以逾越. 一个被遗 ...查看


  • 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
  • 40BEAUTY & TIMES 有受过系统的音乐专业技能训练,因而也只能在课堂上教学生唱唱歌而已,使音乐课变成了"唱歌课".某些教师为了迎合部分学生的口味,在课堂上教唱一些不适合孩子们唱的通俗歌曲.爱情歌曲,对 ...查看


  • [精品收藏]-厦门鼓浪屿旅游景点介绍
  • 日光岩 俗称"晃岩",海拔92.68米,为鼓浪屿的最高峰.拾级而登,先至莲花庵,一片瓦巨石嵌空形成殿堂,庵旁巨石镌刻"鼓浪洞天"."鹭江第一":庵后有鹭江龙窟.古避暑洞诸胜,中间即 ...查看


  •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
  •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 摘自<学前教育信息与研究>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最初研究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后来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她撰写幼儿教育理论著作,开设国际训 ...查看


  • 让家长有收获让自己有魅力
  • 如何成功的召开家长会,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 ------让家长有收获 让自己有魅力 咱们低段的老师,召开家长会的次数相对其他年级老师来说要多一些.一到三年级,我们面对同样的一批家长要开12次不同的家长会,(同一批面孔,12次地审视着你,让你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