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的哲学反思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5期(总第137期)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No.5,2006(Serial No.137)

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的哲学反思

黄胜进

摘 要:网络从时间和空间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交往是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一方面为解决人类交往困境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伦理道德及法律问题。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集中在交往行为本身、交往环境以及交往主体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86(2006)05-0030-03

作者简介:黄胜进(1978- ),男,江西东乡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87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凭借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的崛起而形成的网络空间,使人类得以塑造出一种全新的生存结构。网络作为高科技的卓越代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机制。网络虚拟空间这一全新的社会结构,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网络社会交往行为进行分析,探寻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之进行哲学反思,以期实现网络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网络社会:网络人际交往的现实基础在探讨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其现实前提,那就是“网络社会”的存在。然而对于如何定义“网络社会”,学者们众说纷纭。笔者比较认同这种观点:“网络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在网络时代这个意义上使用的,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相对应,实际上是指网络时代的整个社会;后者是指称一种拟社会化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是所谓的“亚

[1](P327)

本文的网络社会是特指基社会”—虚拟社会。

向、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在网上发生冲撞与融合。(二)自由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人们不必面对面直接打交道,从而摆脱了传统“熟人社会”众多的道德约束,虚拟的网络社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时空”,人们在网上可以自由下载、发布信息,其过程一般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核实。(三)数字化:网络空间既没有用传统建筑材料砌成的图书馆大楼,也没有纸质的图书。它们都是由比特(BIT)构成,是由0和1构成的数字化王国。人们常常很难感受到对方的反应、表情以及与自己相关利益的态度,这就使人们的交往行为或多或少也非人性化了。(四)虚拟性:网络社会是以虚拟现实和虚拟空间为基本支撑的。在现实交往中那些备受关注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借助于虚拟网络得到隐匿和篡改,人们的行为变得“虚拟化”和“非实体化”。

二、网络社会交往:一种新的交往方式(一)人类交往形态的演进及其困境

作为人类存在的一种形式,社会交往最初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信息是维持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人类社会交往的历史从基本因素上讲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它经历了“语言时代—文字时代—造纸印刷时代—电报和电话时代—广播和电视时代

[2](P17-18

—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时代”等六个阶段。)人类

于全球计算机网络化的,由人、机器、信息源之间相互联结而构成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和交往的虚拟空间。

网络社会是对现实社会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发展,它不同于现实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具有自身的特点:(一)全球一体化与开放性:网络具有全球性,任意的割据与封闭都可能最终导致整个网络的解散。在网络社会里,已经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传统意义上的物理边界。网络信息的传播不受国家和地域的约束,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由交往。由此,各种不同的价值取

社会的早期,人类的交往表现为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方式,交往活动严格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人们彼此联系得更加紧密,产生了广泛的间接交往,人们的交往开始以个体的面貌出现,这是交往

30

的一种进步。但是工业社会的人际关系发展到今天,已陷入一种深刻的困境:就是人们在交往中已无法体会到参与感、归属感,无法体会到被需要感。

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提供坚实的基础,但该文明是以科学、理性为根本诉求,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时空对人的束缚,另一方面,对自然、社会,尤其是人类自身产生愈来愈大的负作用。“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摆脱了传统的生活形式,而不拯救生活世界的交往实

体。”[3](P11-13)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危机、人口膨

胀等等已经威胁着我们的生存。随着网络技术、克隆技术、核武器等等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人自身必然承受着各种生存危机和伦理的困惑。人们在工业文明中虽然摆脱了自然界的奴役,反过来却受制于技术理性的控制与支配。人类精神家园日益荒芜,人们失去了对自身生命存在价值的终极关怀。正如J・埃鲁尔对技术与人类关系的描述:“今天,人被分离出生活的本质;他们没有生命的时间,他被它分解并变成碎块。”他深刻意识到“技术越发展,欲以把握这种发展的社会问题就

越是伦理和精神问题”。

[4](P124-127)

(二)网络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网络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有:E-mail、网上可视或不可视电话、网上电子公告(BBS)、网上聊天(IRC)、电子商务以及由个人或单位主页构成的虚拟社区以及通过局域网进行的其他网上传输等。网络交往是一种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符号为中介的交往活动。网络人际交往作为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在保留了传统人际交往形式的一些特点的同时,却又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内在本质。一般说来,它具有直接性和匿名性,开放性和共享性,多元性,扁平化,弱联系等特点。

网络虚拟社会的崛起,使得人们有可能超越工业时代的人际交往困境。第一,交往双方之间关系的改变。在这虚拟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里,以往“主体与客体”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改变,形成了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新的交往方式。第二,交往的内容得到极大拓展。首先,网络社会有很大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人们保持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丝毫不会影响交往主体之间平等地进行交流,同时也为人们交往的内容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提供了基础。其次,网络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时空对人的束缚,例如,可以在网上与他人进行语音和视频聊天、远程的医疗服务、远程的网络教学、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等。第三,新的交往观念正在逐渐形成。主要表现在人的个性的凸显以及平等交往观念的形成。随着网络社会交往行为的扩大,拓宽了道德交往的范围,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价值观念、伦理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人

们的道德意识等。

[5]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作为高科技的卓越代表,一方面改变和提升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及反思。

三、网络社会交往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根源(一)网络社会交往行为存在的问题

第一,网络社会交往的伦理道德失范。首先,由于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和开放性。网络社会的道德制约往往被淡化,出现了诸如不负责任地制造虚假信息,充当电脑黑客等严重网络道德问题。其次,由于网络共享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在给人们带来自由和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一些人无聊情绪的发泄场所,这就为淫秽、色情、暴力等内容轻而易举地进入互联网打开了方便之门。最后,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种侵犯一般分三种类型:1.通过记录网络上进行的所有活动:电子邮件、远程登陆、远程文件传输、网上漫游等对个人隐私进行直接侵害。2.对个人隐私进行多种传播。3.对个人信息进行歪曲。

第二,网络社会交往的信仰危机。首先,由于网络社会交往的虚拟性,交往者大多以“网络代码”的形式参与对话,而且往往以一种游戏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交往行为。在这种错位的交往环境中,交往者之间的不信任感由此产生。其次,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一般来讲,网络交往者无需在交往中负任何的责任,也不承担任何的社会义务。这往往使个人主义得以放大和发展,如果没有合适的文化理念加以引导,其结局必然是走向个体生命的冷漠。在人的精神无所慰藉的时候,生命将失去意义和价值,人的苦闷感、孤独感和空虚感便油然而生。

第三,网络社会“交往异化”的问题。“异化”,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是以德文名词Entfremdung和Entfremden表示的,其词源最早可追溯至柏拉图的《理想国》,它由alloisis一词转化而来。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理论的继承和扬弃,赋予“异化”以新的内容,专指劳动异化。“异化”是指作为活动主体的现实的人,在一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下,通过外化活动(主要是劳动)而成形的对象化的客体(物化劳动或产品)与主体(劳动者)之间的异己关系。即其活动所造成的产物—客体成为外在力量反过来奴役、支配和统治主体本身。在工业社会中“物的异化”是异化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而在信息社会中则是符号异化。物的异化现象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反客为主和工具性压倒目的性。符号异化现象与物的异化现象,在以“反客为主和工具性压倒目的性”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人际情感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持,但是网络本质上是一种间接交往,交往主体所直接面对的是电脑和网络,其次才是交往对象。因此,人

31

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机会大为减少,人际关系变成“人机”关系,从而阻碍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及精神交流,从而造成了交往的“异化”。例如,上网成瘾,极易导致心理疾病和情感异化,会患有各种心理病症;有的人还不愿直面现实,偏要到网络上去寻求感情的寄托,从而迷失了自我;在网络虚拟世界里,“虚拟结婚”“、虚拟情侣”、“虚拟朋友”等等现象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了,这些正是一些网络交往者所谓的“精神家园”。一句话,如果过分依赖于网上交际而忽视社会交往,人际关系有可能会变得更加冷漠而缺乏人性。

(二)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第一,从网络交往行为本身来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首先,网络社会交往毕竟与现实社会迥然不同。一般来说,在现实生活中,交往双方都具有自己特定的身份和角色,现实生活中的个人虽然身兼数个角色,但是这些都是在不同场合扮演的,因此也不会有什么矛盾。在虚拟空间,一个人可以多重自我存在,而且不同的身份会在同一交往情境中,相互冲突和矛盾,但这并不影响人在网络世界的生存。也就是说,在其中可以隐瞒真实的身份,一方面摆脱了现实的种种束缚,另一方面也为网络交往行为“失范”提供了条件。其次,网络交往双方在虚拟世界中,遵循不同的交往规则。由于每个人毕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所以不能完全摆脱现实世界。在网络社会中,宽容与纵容同时并存,交往中交往者对自己的宽容和纵容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直接和间接地伤害和苛刻他人。在网络交往过程中,网络交往双方的“数字化”存在,这本身就暗含着对一切的否定和怀疑,从而使得网络失范行为都具有其“合法性”。在网络社会中,对于网络交往者而言,游戏心态和现实中的严肃态度同时并存。在网络上,人们希望得到真实的信息、真诚的友谊和爱情,而且人们总想把它带入现实生活中来。因此,网络社会交往者常常处于交往规则的矛盾之中。

第二,从网络社会的交往环境来探讨问题产生的外因。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有着许多相异之处,但不是绝对对立的。也就是说,人们不能对网络空间寄以太多的厚望,不能把网络空间完美化。因为毕竟网络是从现实空间分化出来的,因而凡是现实生活中人所遇到的和即将遇到的各种伦理、道德、社会问题,网络空间中都有,并且由于网络空间的独特之处,这些问题和矛盾极有可能得以放大,从而成为现行社会伦理规范、甚至法律秩序难以调节和整合的社会顽症。网络之所以给社会带来如此大的变革,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和诸多社会问题,是由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酿造的矛盾成为网络社会问题存在的根源。这些方面是值

32

得我们认真关注的,我们在思考解决与网络社会中法律、伦理等相关问题时,应该给予全面地考量。

第三,从网络交往主体来探讨问题产生的内因。网络交往问题产生的原因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自身上来,因为人才是伦理规范的主体。有学者指出,“网络自我”实际是真实自我、想象自我和分裂自我的综合体,是现实社会交往主体行为方式在网络世界的体现。因此,网络“自我”身份不仅是新型网络社会交往行为的结果,而且反过来对网络行为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负面影响。首先,网络交往的间接性,它失去了在“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中所普遍运用的手势、表情、眼神等体态语言的交往形式,从而阻碍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及精神的交流,使得群体纽带松弛,甚至松散。其次,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人们在网络中都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越来越大。“人机”关系越来越密切,在现实生活中同他人的社会交往就会越来越被削弱,从而容易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最后,由于经常在网络上碰到诸多网络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会使人们觉得交往缺乏安全感,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难于存在,因而产生多疑、恐惧、防范等心理,最终加剧个体行为麻木,从而引发诸多的心理疾病。

四、结语

网络社会的崛起是人类超越自身生存状态的体现,它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从时间、空间上解放了人类,从而也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数字化生存。

尼葛洛庞帝说到:“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个人不再被淹没在普遍性中,或作为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网络空间的发展所寻求的是给普通人以表达自己需要和希望的

声音”。[6](P191)

他提倡“我就是我”的口号,主张“真正

的个人时代”已来临。但是对于如何去解决网络社会交往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虚拟世界的交往及交往原则应与现实的世界协调起来,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既充分地发展自己,又能有效地避免网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成为真正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创造出一个和谐美好的人类交往图景。

参考文献:

[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严耕,陆俊,孙伟平.网络伦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3]陈学明等.通向理解之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4][荷]E・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5]米平治.网络时代社会交往的变化以及问题初探[J].社会科学

研究,2002,(4).

[6][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黄  海)

“隐形人”[1]李伦.鼠标下的德性[2]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5期(总第137期)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No.5,2006(Serial No.137)

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的哲学反思

黄胜进

摘 要:网络从时间和空间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交往是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一方面为解决人类交往困境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伦理道德及法律问题。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集中在交往行为本身、交往环境以及交往主体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86(2006)05-0030-03

作者简介:黄胜进(1978- ),男,江西东乡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87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凭借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的崛起而形成的网络空间,使人类得以塑造出一种全新的生存结构。网络作为高科技的卓越代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机制。网络虚拟空间这一全新的社会结构,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网络社会交往行为进行分析,探寻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之进行哲学反思,以期实现网络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网络社会:网络人际交往的现实基础在探讨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其现实前提,那就是“网络社会”的存在。然而对于如何定义“网络社会”,学者们众说纷纭。笔者比较认同这种观点:“网络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在网络时代这个意义上使用的,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相对应,实际上是指网络时代的整个社会;后者是指称一种拟社会化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是所谓的“亚

[1](P327)

本文的网络社会是特指基社会”—虚拟社会。

向、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在网上发生冲撞与融合。(二)自由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人们不必面对面直接打交道,从而摆脱了传统“熟人社会”众多的道德约束,虚拟的网络社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时空”,人们在网上可以自由下载、发布信息,其过程一般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核实。(三)数字化:网络空间既没有用传统建筑材料砌成的图书馆大楼,也没有纸质的图书。它们都是由比特(BIT)构成,是由0和1构成的数字化王国。人们常常很难感受到对方的反应、表情以及与自己相关利益的态度,这就使人们的交往行为或多或少也非人性化了。(四)虚拟性:网络社会是以虚拟现实和虚拟空间为基本支撑的。在现实交往中那些备受关注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借助于虚拟网络得到隐匿和篡改,人们的行为变得“虚拟化”和“非实体化”。

二、网络社会交往:一种新的交往方式(一)人类交往形态的演进及其困境

作为人类存在的一种形式,社会交往最初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信息是维持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人类社会交往的历史从基本因素上讲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它经历了“语言时代—文字时代—造纸印刷时代—电报和电话时代—广播和电视时代

[2](P17-18

—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时代”等六个阶段。)人类

于全球计算机网络化的,由人、机器、信息源之间相互联结而构成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和交往的虚拟空间。

网络社会是对现实社会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发展,它不同于现实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具有自身的特点:(一)全球一体化与开放性:网络具有全球性,任意的割据与封闭都可能最终导致整个网络的解散。在网络社会里,已经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传统意义上的物理边界。网络信息的传播不受国家和地域的约束,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由交往。由此,各种不同的价值取

社会的早期,人类的交往表现为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方式,交往活动严格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人们彼此联系得更加紧密,产生了广泛的间接交往,人们的交往开始以个体的面貌出现,这是交往

30

的一种进步。但是工业社会的人际关系发展到今天,已陷入一种深刻的困境:就是人们在交往中已无法体会到参与感、归属感,无法体会到被需要感。

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提供坚实的基础,但该文明是以科学、理性为根本诉求,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时空对人的束缚,另一方面,对自然、社会,尤其是人类自身产生愈来愈大的负作用。“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摆脱了传统的生活形式,而不拯救生活世界的交往实

体。”[3](P11-13)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危机、人口膨

胀等等已经威胁着我们的生存。随着网络技术、克隆技术、核武器等等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人自身必然承受着各种生存危机和伦理的困惑。人们在工业文明中虽然摆脱了自然界的奴役,反过来却受制于技术理性的控制与支配。人类精神家园日益荒芜,人们失去了对自身生命存在价值的终极关怀。正如J・埃鲁尔对技术与人类关系的描述:“今天,人被分离出生活的本质;他们没有生命的时间,他被它分解并变成碎块。”他深刻意识到“技术越发展,欲以把握这种发展的社会问题就

越是伦理和精神问题”。

[4](P124-127)

(二)网络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网络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有:E-mail、网上可视或不可视电话、网上电子公告(BBS)、网上聊天(IRC)、电子商务以及由个人或单位主页构成的虚拟社区以及通过局域网进行的其他网上传输等。网络交往是一种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符号为中介的交往活动。网络人际交往作为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在保留了传统人际交往形式的一些特点的同时,却又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内在本质。一般说来,它具有直接性和匿名性,开放性和共享性,多元性,扁平化,弱联系等特点。

网络虚拟社会的崛起,使得人们有可能超越工业时代的人际交往困境。第一,交往双方之间关系的改变。在这虚拟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里,以往“主体与客体”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改变,形成了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新的交往方式。第二,交往的内容得到极大拓展。首先,网络社会有很大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人们保持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丝毫不会影响交往主体之间平等地进行交流,同时也为人们交往的内容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提供了基础。其次,网络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时空对人的束缚,例如,可以在网上与他人进行语音和视频聊天、远程的医疗服务、远程的网络教学、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等。第三,新的交往观念正在逐渐形成。主要表现在人的个性的凸显以及平等交往观念的形成。随着网络社会交往行为的扩大,拓宽了道德交往的范围,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价值观念、伦理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人

们的道德意识等。

[5]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作为高科技的卓越代表,一方面改变和提升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及反思。

三、网络社会交往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根源(一)网络社会交往行为存在的问题

第一,网络社会交往的伦理道德失范。首先,由于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和开放性。网络社会的道德制约往往被淡化,出现了诸如不负责任地制造虚假信息,充当电脑黑客等严重网络道德问题。其次,由于网络共享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在给人们带来自由和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一些人无聊情绪的发泄场所,这就为淫秽、色情、暴力等内容轻而易举地进入互联网打开了方便之门。最后,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种侵犯一般分三种类型:1.通过记录网络上进行的所有活动:电子邮件、远程登陆、远程文件传输、网上漫游等对个人隐私进行直接侵害。2.对个人隐私进行多种传播。3.对个人信息进行歪曲。

第二,网络社会交往的信仰危机。首先,由于网络社会交往的虚拟性,交往者大多以“网络代码”的形式参与对话,而且往往以一种游戏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交往行为。在这种错位的交往环境中,交往者之间的不信任感由此产生。其次,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一般来讲,网络交往者无需在交往中负任何的责任,也不承担任何的社会义务。这往往使个人主义得以放大和发展,如果没有合适的文化理念加以引导,其结局必然是走向个体生命的冷漠。在人的精神无所慰藉的时候,生命将失去意义和价值,人的苦闷感、孤独感和空虚感便油然而生。

第三,网络社会“交往异化”的问题。“异化”,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是以德文名词Entfremdung和Entfremden表示的,其词源最早可追溯至柏拉图的《理想国》,它由alloisis一词转化而来。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理论的继承和扬弃,赋予“异化”以新的内容,专指劳动异化。“异化”是指作为活动主体的现实的人,在一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下,通过外化活动(主要是劳动)而成形的对象化的客体(物化劳动或产品)与主体(劳动者)之间的异己关系。即其活动所造成的产物—客体成为外在力量反过来奴役、支配和统治主体本身。在工业社会中“物的异化”是异化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而在信息社会中则是符号异化。物的异化现象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反客为主和工具性压倒目的性。符号异化现象与物的异化现象,在以“反客为主和工具性压倒目的性”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人际情感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持,但是网络本质上是一种间接交往,交往主体所直接面对的是电脑和网络,其次才是交往对象。因此,人

31

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机会大为减少,人际关系变成“人机”关系,从而阻碍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及精神交流,从而造成了交往的“异化”。例如,上网成瘾,极易导致心理疾病和情感异化,会患有各种心理病症;有的人还不愿直面现实,偏要到网络上去寻求感情的寄托,从而迷失了自我;在网络虚拟世界里,“虚拟结婚”“、虚拟情侣”、“虚拟朋友”等等现象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了,这些正是一些网络交往者所谓的“精神家园”。一句话,如果过分依赖于网上交际而忽视社会交往,人际关系有可能会变得更加冷漠而缺乏人性。

(二)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第一,从网络交往行为本身来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首先,网络社会交往毕竟与现实社会迥然不同。一般来说,在现实生活中,交往双方都具有自己特定的身份和角色,现实生活中的个人虽然身兼数个角色,但是这些都是在不同场合扮演的,因此也不会有什么矛盾。在虚拟空间,一个人可以多重自我存在,而且不同的身份会在同一交往情境中,相互冲突和矛盾,但这并不影响人在网络世界的生存。也就是说,在其中可以隐瞒真实的身份,一方面摆脱了现实的种种束缚,另一方面也为网络交往行为“失范”提供了条件。其次,网络交往双方在虚拟世界中,遵循不同的交往规则。由于每个人毕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所以不能完全摆脱现实世界。在网络社会中,宽容与纵容同时并存,交往中交往者对自己的宽容和纵容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直接和间接地伤害和苛刻他人。在网络交往过程中,网络交往双方的“数字化”存在,这本身就暗含着对一切的否定和怀疑,从而使得网络失范行为都具有其“合法性”。在网络社会中,对于网络交往者而言,游戏心态和现实中的严肃态度同时并存。在网络上,人们希望得到真实的信息、真诚的友谊和爱情,而且人们总想把它带入现实生活中来。因此,网络社会交往者常常处于交往规则的矛盾之中。

第二,从网络社会的交往环境来探讨问题产生的外因。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有着许多相异之处,但不是绝对对立的。也就是说,人们不能对网络空间寄以太多的厚望,不能把网络空间完美化。因为毕竟网络是从现实空间分化出来的,因而凡是现实生活中人所遇到的和即将遇到的各种伦理、道德、社会问题,网络空间中都有,并且由于网络空间的独特之处,这些问题和矛盾极有可能得以放大,从而成为现行社会伦理规范、甚至法律秩序难以调节和整合的社会顽症。网络之所以给社会带来如此大的变革,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和诸多社会问题,是由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酿造的矛盾成为网络社会问题存在的根源。这些方面是值

32

得我们认真关注的,我们在思考解决与网络社会中法律、伦理等相关问题时,应该给予全面地考量。

第三,从网络交往主体来探讨问题产生的内因。网络交往问题产生的原因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自身上来,因为人才是伦理规范的主体。有学者指出,“网络自我”实际是真实自我、想象自我和分裂自我的综合体,是现实社会交往主体行为方式在网络世界的体现。因此,网络“自我”身份不仅是新型网络社会交往行为的结果,而且反过来对网络行为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负面影响。首先,网络交往的间接性,它失去了在“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中所普遍运用的手势、表情、眼神等体态语言的交往形式,从而阻碍了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及精神的交流,使得群体纽带松弛,甚至松散。其次,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人们在网络中都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越来越大。“人机”关系越来越密切,在现实生活中同他人的社会交往就会越来越被削弱,从而容易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最后,由于经常在网络上碰到诸多网络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会使人们觉得交往缺乏安全感,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难于存在,因而产生多疑、恐惧、防范等心理,最终加剧个体行为麻木,从而引发诸多的心理疾病。

四、结语

网络社会的崛起是人类超越自身生存状态的体现,它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从时间、空间上解放了人类,从而也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数字化生存。

尼葛洛庞帝说到:“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个人不再被淹没在普遍性中,或作为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网络空间的发展所寻求的是给普通人以表达自己需要和希望的

声音”。[6](P191)

他提倡“我就是我”的口号,主张“真正

的个人时代”已来临。但是对于如何去解决网络社会交往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虚拟世界的交往及交往原则应与现实的世界协调起来,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既充分地发展自己,又能有效地避免网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成为真正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创造出一个和谐美好的人类交往图景。

参考文献:

[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严耕,陆俊,孙伟平.网络伦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3]陈学明等.通向理解之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4][荷]E・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5]米平治.网络时代社会交往的变化以及问题初探[J].社会科学

研究,2002,(4).

[6][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黄  海)

“隐形人”[1]李伦.鼠标下的德性[2]


相关文章

  • 社会交往论
  • 社会交往论期末考试笔记 一.社会交往问题在当代中国的凸显 原因:首先是时代向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要求. 第二开展社会交往研究也是基于社会发展的实践关切. 即对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中合理交往模式的期待.设计及建构. 第三开展社会交往研究也是哲学 ...查看


  • 哈贝马斯与交往理性
  • 哈贝马斯与交往理性 李佃来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湖北 武汉 430072) [作者简介]李佃来(1973-) , 男, 汉族, 山东安丘人, 武汉大学人文 科学学院哲学系博士生, 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摘 要]面对 ...查看


  • 由精神谈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与规范
  • 从互联网的自由精神谈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与规范 夏天静 (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互联网已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自由精神作为互联网的最根本精神在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中起着"双刃剑&quo ...查看


  • 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
  • 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网络时代教育主体的交往方式 作者:刘国永 主题类号:G1/教育学 [ 文献号 ]1-166 [原文出处]<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原刊期号]200105 [原刊页号]74-80 [分 类 号]G1 [分 ...查看


  •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评析
  • 作者:艾四林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6年01期 摘要 "交往行为"构成了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他比较分析了交往行为与其它社会行为的区别,突出了交往行为的特殊地位.内在于交往行为之中的合理性是语言性.互主体性. ...查看


  • 公共行政实践总体性的基本构成与重建路径
  • 作者:刘晶 行政科学论坛 2015年08期 尽管公共行政的公共性本质决定了其有着强烈的现实问题取向和人类终极关怀,但是,公共行政所脱胎的19世纪末期的时代背景,尤其是当时盛行的对自然科学技术方法及其成果的极度崇拜,使其在其产生之时就有着严重 ...查看


  • _公共领域_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
  • 朱清河 刘 娜: 公共领域 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 新媒体研究 公共领域 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 ! 朱清河 刘 娜 * ∀内容摘要# 当前, 学界对网络 公共领域 命题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博客.网络论坛和网络时评等视阈内, 且嘉许有余, 反思不足 ...查看


  • 哈贝马斯_公共领域的现代转型及其启示
  • 23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现代转型及其启示 韩升 (鲁东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摘要: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主要是指介于公共权力领域和 ...查看


  • 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学在线 >> 方法研究 >>  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作者: 潘 斌 摘 要: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现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