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研究FINANCIALMANAGEMENT
本量利分析及其应用
中国矿业大学褚洪生卜华
一、现金流量本量利分析
通常认为营业收入是否大于营业总成本是决策者决定是否继续经营的主要因素,但实际上决策者更为关心作业量对现金或者营运资本的影响,以及发生亏损时能否继续经营和保持正的现金流量。企业只要拥有足够的现金流量,即使发生账面亏损,仍可认为继续经营是适当的。营业收入和成本都包括非现金项目,为了说明非现金项目对本量利分析的影响,故假定唯一的非现金营业收入或费用就是折旧。下面举例说明。
动成本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使用以金额表示的保本业务量进行分析,是为了解决产品品种不单一的情况,如果产品品种不单一,则变动成本率需要计算加权平均数额,销售额也是加权平均数。
二、半固定成本本量利分析
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内通常固定不变,但有时会呈现阶梯形状变化。例如公司在正常的一个班次下,固定成本保持不变,但是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使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加班进行生产,形成实际上的两个班次,其固定成本随着班次的增加而增加,呈现阶梯状的上升。当固定成本呈阶梯状上升趋势时,称为半固定成本。下面举例说明在半固定成本下本量利分析的应用。
[例1]某汽车经销公司,只有一条汽车销售线。1月份购入20辆汽车,并以每辆15000元售出。每辆汽车的变动成本如下:每辆
汽车的成本12300元,准备成本100元,销售费用600元,合计
[例3]某制造企业,由于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需要更
多的产品供应,公司决定加班生产,由原来的一天一个班次改为一天两个班次,即增加夜班班次。正常班次的月产量和销售量为0到
13000元。汽车公司固定成本每月30000元,其中月折旧金额为4000元,其他的固定成本均为需要支付的资金形式出现。
(1)按传统的本量利分析,计算本月的保本点
30000(辆)X=F=15
(2)按现金本量利分析计算现金保本点(f为固定资产折旧)
(辆)X=F-f=30000-400013
(3)两者比较
表1
传统本量利分析与现金流本量利分析比较表
传统本量利分析现金流本量利分析
保证总收入大于总成本保证总现金收入大于总现金成本
100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00元,变动成本为15元/件,价格为40元/件;夜班班次月产量为80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00元,变动成本为15元/件,价格为40元/件。假设该公司
所生产的产品全部售出。
公司在每一个作业水平下都有一个保本点,其中正常班次是一个作业水平,生产产量水平为10000件;第二个作业水平就是正常班次加上晚上加班班次,其生产产量水平为18000件。
正常班次X1=F
(件)=20000=80000
夜班班次X2=F=100000+200000=120000(件)
比较加开夜班后企业的获利情况,见表2。
表2
班次
产量单位数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贡献总额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加开夜班前后企业获利情况比较表
正常班次
日夜两个班次
依据
固定成本
每单位贡献毛益保本点意义
200015200013
每月15辆,可保证企业在不发生重置折旧性固定资产
情况下,每月只需13辆,即可保的正常生产经营
证正常的生产经营
传统的保本业务量是用数量表示的,适用于单个产品;如果应这就扩大了本量利用本量利分析多个产品,用金额表示更加方便。分析的应用范围。具体的改进公式为:
(P-V)X-F=(1-V)PX-Fπ=
其中,V称为变动成本率。
当利润为0时,PX=F。其中,P-V称为贡献毛益率。
1-[例2]为某大学管理教学课程求解保本销售额。学校收取的学费是:80%的学生每人支付1000元,其他20%的学生得到一项折扣,每人支付800元。每个学生的变动成本是240元,该课程的固定成本是10000元。该课程保本销售额为:
20000050000300000150000
从上表可知,不同固定资产水平下的保本点不同,在新的作业水平下,应该重新计算保本点,以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三、存货价值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模型应用的前提是企业产品的生产量与销售量一致。但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企业往往会有存货存在。当产量和销售量不同时,利润方程式中的成本VX+F,不等于发生的成本。利润方程式中所示的变动成本为售出产品的变动制造成本与该期变动推销及管理成本的总和,同时利润方程式中的固定成本是该期预期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下面举例说明。
10000(元)PX=F==40000
1-1-其中,变动成本率是一个加权平均数,类似于产品品种结构,适合多种产品的本量利决策。如果产品品种结构发生变化,平均变
[例4]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售价30元/件。单位制造成
本中,直接材料4元/件,直接人工9元/件,制造费用4元/件,每单位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为5元/件,年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
・综合2008年第7期
41
理财研究FINANCIALMANAGEMENT
租赁对企业财务结构的影响探析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下简称“新准则”)明确,租赁是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的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协议。应在租赁开始日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是否将租赁资产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承租人,是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区别。租赁业务在会计核算上涉及以下几方面: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管理权的归属;承租人对租入资产价值的确认和计量,对经营成果的影响;对财务结构的影响;融资租赁与负债购入固定资产分别对企业产生什么影响。
一、租赁资产所有权、使用权与管理权的归属
新准则规范了融资租赁期开始日,应当将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承租人的租赁业务在报表中的列示,承租人应当对融资租赁作如下披露:各类租入固定资产的期初、期末原值、累计折旧;资产负债表日后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每年将支付的最低租赁付款额,以及以后年度将支付的最低租赁付款额总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余额,以及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所采用的方法。
上述规定表明资产所有权归出租人,租赁期届满时,资产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即使所有权不转移,承租人在租赁期内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75%以上)。租赁期间使用权和管理权归承租人,承租人对资产视同自有资产进行管理,按租入企业所采用的经营租赁业务计提折旧方法按时计提折旧,计提相应的维修费用。
的资产所有权归出租人,出租人将用作经营出租的资产包括在资
彭焕文
产负债表中的相关项目中,即对资产的“三权”均归出租人。
二、租赁业务会计处理及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一)
经营租赁会计处理
由于经营租赁不符合资本化条
件,与资产有关的风险和报酬仍归出租方所有,出租人不需转销出租资产,仍要承担出租资产的折旧以及其他费用,用定期取得的租金收入来补偿租赁资产的费用支出,并获得为承担风险而应得的报酬;承租方的租赁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税前列支。经营租赁租入的资产,不作“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对资产负债表不产生影响。日常也不用对固定资产实行管理,即不用计提折旧和修理费,只支付租金,支付租金时,每期所增加租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减少税息前利润的同时,减少交纳的所得税,并减少当期的净利润,也引起现金流出,产生当期费用而影响利润表,导致期末对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及盈余公积项目产生影响。租赁期满,资产归出租方,对承租方的财务状况无影响。
(二)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承租方融资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
律形式上未取得该项资产所有权,但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应将融资租入资产作为一项资产计价入账,在会计核算上视同自有资产,将取得的融资,作为一项负债与之对应。财务结构上,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其一,对租入的资产应当视同企业自有资产,实行固定资产管理,要计提折旧和维修费,产生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税前扣除。其二,可能会产生未确认融资租赁费用,摊销时作为期所以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对企业损益间费用,也可以在税前列支。
的影响不一致。租赁期间要计提折旧和维修费,期满按协议处理租
以及年固定制造成本为48万元。本期产量为10万件,本期销售量为9万件,期初产成品存货为2万元。
(万计算公司本期的营业利润π=[30-(4+9+4+5)]×9-48=24元)
(万件)=48=6
该年预期成本总额=F+V・(万元)X=48+22×9=246
实际成本发生金额=固定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变动推销
(万元)及管理费用=48+17×10+5×9=263
所以,其成本总额小于实际的成本发生数额17万元,即为没有销售出去的1万件库存商品的变动制造成本所负担的变动制造成本数额。因此,在进行决策时要考虑起初是否有存货、本期是否销售量和生产量(或存货量)相同等因素。
四、本量利分析的应用
本量利分析可以作为计划制定和业绩评价的依据。弹性预算可以计算在不同作业下的预期营业收入、成本和营业利润。假设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万元,产品的单位变动制造成本为1.3万元,假设销售量为X件,于是得到预期成本数额为(万元)。根据本期实际售出的产品数量进行计算来预TC=3+1.3X
公司的保本点X=F
算本期的成本,然后再与本期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比较,以此作为计划制定和业绩评价的依据。
通过前面的论述,在传统的本量利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本量利模型在现金流保证资金周转的情况下的应用;本量利模型在不同产品品种结构下的本量利分析,将原来的数量法求保本点扩展到以金额作为保本点;在固定成本变动情况下出现了不同的作业水平,从而需要对本量利模型进行不同作业水平下的计算;在存货存在的情况,也就是销售量和生产量不同情况下的本量利模型应考虑成本的真正包含的成本项目;本量利分析在制定计划和业绩评价中的应用。此外,在实践中还会遇到许多不同情况下的本量利模型的应用问题,当模型与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新的有条件的本量利模型,例如在考虑税收情况下的本量利模型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来完善本量利模型,使其在企业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莉:《本量利模型中的现金流量分析》,《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编辑李文婷)
42
・综合2008年第7期
理财研究FINANCIALMANAGEMENT
本量利分析及其应用
中国矿业大学褚洪生卜华
一、现金流量本量利分析
通常认为营业收入是否大于营业总成本是决策者决定是否继续经营的主要因素,但实际上决策者更为关心作业量对现金或者营运资本的影响,以及发生亏损时能否继续经营和保持正的现金流量。企业只要拥有足够的现金流量,即使发生账面亏损,仍可认为继续经营是适当的。营业收入和成本都包括非现金项目,为了说明非现金项目对本量利分析的影响,故假定唯一的非现金营业收入或费用就是折旧。下面举例说明。
动成本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使用以金额表示的保本业务量进行分析,是为了解决产品品种不单一的情况,如果产品品种不单一,则变动成本率需要计算加权平均数额,销售额也是加权平均数。
二、半固定成本本量利分析
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内通常固定不变,但有时会呈现阶梯形状变化。例如公司在正常的一个班次下,固定成本保持不变,但是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使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加班进行生产,形成实际上的两个班次,其固定成本随着班次的增加而增加,呈现阶梯状的上升。当固定成本呈阶梯状上升趋势时,称为半固定成本。下面举例说明在半固定成本下本量利分析的应用。
[例1]某汽车经销公司,只有一条汽车销售线。1月份购入20辆汽车,并以每辆15000元售出。每辆汽车的变动成本如下:每辆
汽车的成本12300元,准备成本100元,销售费用600元,合计
[例3]某制造企业,由于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需要更
多的产品供应,公司决定加班生产,由原来的一天一个班次改为一天两个班次,即增加夜班班次。正常班次的月产量和销售量为0到
13000元。汽车公司固定成本每月30000元,其中月折旧金额为4000元,其他的固定成本均为需要支付的资金形式出现。
(1)按传统的本量利分析,计算本月的保本点
30000(辆)X=F=15
(2)按现金本量利分析计算现金保本点(f为固定资产折旧)
(辆)X=F-f=30000-400013
(3)两者比较
表1
传统本量利分析与现金流本量利分析比较表
传统本量利分析现金流本量利分析
保证总收入大于总成本保证总现金收入大于总现金成本
100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00元,变动成本为15元/件,价格为40元/件;夜班班次月产量为80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00元,变动成本为15元/件,价格为40元/件。假设该公司
所生产的产品全部售出。
公司在每一个作业水平下都有一个保本点,其中正常班次是一个作业水平,生产产量水平为10000件;第二个作业水平就是正常班次加上晚上加班班次,其生产产量水平为18000件。
正常班次X1=F
(件)=20000=80000
夜班班次X2=F=100000+200000=120000(件)
比较加开夜班后企业的获利情况,见表2。
表2
班次
产量单位数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贡献总额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加开夜班前后企业获利情况比较表
正常班次
日夜两个班次
依据
固定成本
每单位贡献毛益保本点意义
200015200013
每月15辆,可保证企业在不发生重置折旧性固定资产
情况下,每月只需13辆,即可保的正常生产经营
证正常的生产经营
传统的保本业务量是用数量表示的,适用于单个产品;如果应这就扩大了本量利用本量利分析多个产品,用金额表示更加方便。分析的应用范围。具体的改进公式为:
(P-V)X-F=(1-V)PX-Fπ=
其中,V称为变动成本率。
当利润为0时,PX=F。其中,P-V称为贡献毛益率。
1-[例2]为某大学管理教学课程求解保本销售额。学校收取的学费是:80%的学生每人支付1000元,其他20%的学生得到一项折扣,每人支付800元。每个学生的变动成本是240元,该课程的固定成本是10000元。该课程保本销售额为:
20000050000300000150000
从上表可知,不同固定资产水平下的保本点不同,在新的作业水平下,应该重新计算保本点,以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三、存货价值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模型应用的前提是企业产品的生产量与销售量一致。但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企业往往会有存货存在。当产量和销售量不同时,利润方程式中的成本VX+F,不等于发生的成本。利润方程式中所示的变动成本为售出产品的变动制造成本与该期变动推销及管理成本的总和,同时利润方程式中的固定成本是该期预期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下面举例说明。
10000(元)PX=F==40000
1-1-其中,变动成本率是一个加权平均数,类似于产品品种结构,适合多种产品的本量利决策。如果产品品种结构发生变化,平均变
[例4]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售价30元/件。单位制造成
本中,直接材料4元/件,直接人工9元/件,制造费用4元/件,每单位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为5元/件,年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
・综合2008年第7期
41
理财研究FINANCIALMANAGEMENT
租赁对企业财务结构的影响探析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下简称“新准则”)明确,租赁是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的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协议。应在租赁开始日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是否将租赁资产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承租人,是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区别。租赁业务在会计核算上涉及以下几方面: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管理权的归属;承租人对租入资产价值的确认和计量,对经营成果的影响;对财务结构的影响;融资租赁与负债购入固定资产分别对企业产生什么影响。
一、租赁资产所有权、使用权与管理权的归属
新准则规范了融资租赁期开始日,应当将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承租人的租赁业务在报表中的列示,承租人应当对融资租赁作如下披露:各类租入固定资产的期初、期末原值、累计折旧;资产负债表日后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每年将支付的最低租赁付款额,以及以后年度将支付的最低租赁付款额总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余额,以及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所采用的方法。
上述规定表明资产所有权归出租人,租赁期届满时,资产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即使所有权不转移,承租人在租赁期内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75%以上)。租赁期间使用权和管理权归承租人,承租人对资产视同自有资产进行管理,按租入企业所采用的经营租赁业务计提折旧方法按时计提折旧,计提相应的维修费用。
的资产所有权归出租人,出租人将用作经营出租的资产包括在资
彭焕文
产负债表中的相关项目中,即对资产的“三权”均归出租人。
二、租赁业务会计处理及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一)
经营租赁会计处理
由于经营租赁不符合资本化条
件,与资产有关的风险和报酬仍归出租方所有,出租人不需转销出租资产,仍要承担出租资产的折旧以及其他费用,用定期取得的租金收入来补偿租赁资产的费用支出,并获得为承担风险而应得的报酬;承租方的租赁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税前列支。经营租赁租入的资产,不作“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对资产负债表不产生影响。日常也不用对固定资产实行管理,即不用计提折旧和修理费,只支付租金,支付租金时,每期所增加租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减少税息前利润的同时,减少交纳的所得税,并减少当期的净利润,也引起现金流出,产生当期费用而影响利润表,导致期末对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及盈余公积项目产生影响。租赁期满,资产归出租方,对承租方的财务状况无影响。
(二)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承租方融资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
律形式上未取得该项资产所有权,但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应将融资租入资产作为一项资产计价入账,在会计核算上视同自有资产,将取得的融资,作为一项负债与之对应。财务结构上,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其一,对租入的资产应当视同企业自有资产,实行固定资产管理,要计提折旧和维修费,产生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税前扣除。其二,可能会产生未确认融资租赁费用,摊销时作为期所以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对企业损益间费用,也可以在税前列支。
的影响不一致。租赁期间要计提折旧和维修费,期满按协议处理租
以及年固定制造成本为48万元。本期产量为10万件,本期销售量为9万件,期初产成品存货为2万元。
(万计算公司本期的营业利润π=[30-(4+9+4+5)]×9-48=24元)
(万件)=48=6
该年预期成本总额=F+V・(万元)X=48+22×9=246
实际成本发生金额=固定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变动推销
(万元)及管理费用=48+17×10+5×9=263
所以,其成本总额小于实际的成本发生数额17万元,即为没有销售出去的1万件库存商品的变动制造成本所负担的变动制造成本数额。因此,在进行决策时要考虑起初是否有存货、本期是否销售量和生产量(或存货量)相同等因素。
四、本量利分析的应用
本量利分析可以作为计划制定和业绩评价的依据。弹性预算可以计算在不同作业下的预期营业收入、成本和营业利润。假设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万元,产品的单位变动制造成本为1.3万元,假设销售量为X件,于是得到预期成本数额为(万元)。根据本期实际售出的产品数量进行计算来预TC=3+1.3X
公司的保本点X=F
算本期的成本,然后再与本期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比较,以此作为计划制定和业绩评价的依据。
通过前面的论述,在传统的本量利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本量利模型在现金流保证资金周转的情况下的应用;本量利模型在不同产品品种结构下的本量利分析,将原来的数量法求保本点扩展到以金额作为保本点;在固定成本变动情况下出现了不同的作业水平,从而需要对本量利模型进行不同作业水平下的计算;在存货存在的情况,也就是销售量和生产量不同情况下的本量利模型应考虑成本的真正包含的成本项目;本量利分析在制定计划和业绩评价中的应用。此外,在实践中还会遇到许多不同情况下的本量利模型的应用问题,当模型与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新的有条件的本量利模型,例如在考虑税收情况下的本量利模型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来完善本量利模型,使其在企业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莉:《本量利模型中的现金流量分析》,《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编辑李文婷)
42
・综合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