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气息散文

1.放洋灯

2009年12月18日 分类:个人日记

快要过年了,每到夜晚,看到天上繁星闪烁,总感觉其中的一颗星星一定是我小时候放的洋灯(又称孔明灯),依然悬挂于苍穹之上„„

小时候,整个村子里有一台电视就不错了,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过年惟有的乐趣对我们小孩子来讲,就是放洋灯了。每到正月初五之后,在家的男人们没事可干,就做起了洋灯,于是到了夜晚,我们吃好饭就跑到家前屋后,仰望夜空,寻找天上那越飘越远或越飘越近的洋灯,那激动历历在目。

当然最有趣的要算自己做洋灯了。一帮小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找来了细长的芦竹(家乡的河岸边长的一种类似于竹子的植物),将它劈成粗细适中的藤条,我们小孩子就是将刮掉藤条中结巴处的竹刺,以防刺手。弄好后屁颠屁颠地送给大人们,这时候总免不了得到大人们的毫不吝啬的表扬。于是我们更加愿意当做他们的帮手,全然没有现在叫自己的儿子干事却总给老爸撅嘴的现象。

大人们先把两张白纸加以黏合成桶状,然后取另外一张白纸将它进行折叠,裁剪,使其成漏斗状,并将它于桶状黏合,形成一体。之后把我们削得光滑的藤条依据纸桶的大小用铁丝扎紧,把藤条圈用糨糊固定在纸桶的底端,最后用铁丝做成十字形放置在藤条圈上。这样一个洋灯的雏形就成了。

反正有时间,于是大人们就不停地做。我们也兴奋地数着堂屋里堆积越来越多的洋灯。

当然做好了,还有关键的灯芯不能马虎,因为灯芯的好坏决定了洋灯飞得高和远。于是家长带上一包好烟来到村里开拖拉机的人家中。一支烟换来一桶废旧的机油,现在看来这可是最划算的了。回家后找个破布浸在机油里,一般都要浸上一两天方可。

等待黑夜来临的过程让人觉得漫长。熬到晚上,天上的星星宛如调皮的孩子眨巴着眼睛,注视着我们。大人们手捧洋灯,小孩子手抓稻草,浩浩荡荡地来到田间,在一块没有庄稼的地方停下。我们小孩子将稻草等放到中间,此时所有的人自发围成一团。个子高的大人会拎起洋灯的尖顶,下面有两三人托着藤条圈,慢慢地移到火把的上方。热气调皮地钻进了洋灯的肚子,慢慢鼓起来。扶顶的人此时松开手,只见洋灯左右摇摆,如蠢蠢欲动的雨后竹笋。只听见下面托着的人喊道:“等下,等下,快要升了。”“不忙,等会,让里面的气足点,升得才高。”„„火光照应着我们的脸,通红通红的,感觉不到丝丝的寒意。“快,挂油布!”只见燃着的油布团快速地挂在铁丝的十字中心上。一松手,洋灯快速地升空,田野里传来兴奋的喊叫声,更有甚者会随着洋灯飘去的方向在田野里狂奔、追赶着„„几十双眼睛目送着洋灯的远去,依然兴奋地议论着洋灯飘到哪里?会被人接住再一次放飞?当洋灯也成了一颗亮点,如天上的繁星。孩子们会把多余的草把放到没有燃尽的火堆上,点着后,手举火把,呼喊着,追逐着„„ 空旷的田野此刻变得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随着生活的提高,现在人们不仅过年的时节放洋灯,就连传统的“七夕”“中秋”也放起了洋灯,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人往往在洋灯上写上美好的祝福,随洋灯的放飞、升空、飘移„„双手紧握放在胸前许愿、许愿、许愿„„那份虔诚让人感动。

今昔相比,我们放飞的是耍乐,他们放飞的是祝福!

2.捕蝉

2009年12月09日 分类:个人日记

小时候,家居农村,总喜欢夏天。放眼远眺,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随风飘扬,枝头摇曳,树叶低头细喃,发出沙沙的声响,似乎成了绿色的海洋。 太阳慢慢升高,空气中开始弥漫着闷热的躁动,这时陆续响起了蝉(俗称“知了”)鸣声,时长时短,时高时低,使人更加心烦。尤其到了午休时刻,蝉叫得更欢,此起彼伏,不知疲倦地用激扬而舒畅的调子蛊惑着烦闷的夏日。难以午休的父亲嘴里总是骂着:“这该死的知了,还让不让人睡呀!”。但我们的听来,却是最美的呼唤。等父母睡熟之后,我们蹑手蹑脚地偷偷出门,捕蝉去了„„

捕蝉必须有好的工具,空手是没法捕到的。先从河边找出非常长的芦竹砍下,去掉叶子,用刀削去竹结处的叶刺。再用网兜缝成袋状,将它固定在铁圈上,最后把铁圈固定在芦竹的顶端,像圣诞老人的帽子,一个简单的捕蝉器就这样形成了。 我带着伙伴们头顶烈日,肩扛芦竹,朝声音最响的大树走去。凭经验,声音越响,蝉的个头往往较大。到了树下,刚才还叫得正欢的蝉鸣声戛然而止,只有远处的蝉声依然响起。难道我们判断失误?于是睁大眼睛向上寻找。这时候蝉一点声息也不发出。由于蝉蛰伏在树枝上,颜色和树皮差不多,不仔细寻找是难以发现的。这时候不能急,越急越找不着。“我们可以假装离开,留个人躲在树后留意蝉声的方向。”其中一个伙伴提议。于是我们一行人浩浩汤汤地假装打道回去。离开没多久,先前的蝉鸣声骤然响起,我们互相对望,然后不约而同地发出哈哈的笑声,因为只要声音响起,留在树下的伙伴就会很快的发现。看来,蝉终究没有我们聪明。果然传来伙伴兴奋的呼唤声“找到了,找到了,在这里,快”。我们立即掉头,可到了树下,蝉鸣声又突然消失了。不过顺着同伴手指的方向,果然看到了一只体型肥硕的蝉。于是我将带有网罩的芦竹慢慢的向上移动,在离蝉将近1尺远的地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准确无误地将蝉罩住。这时的网罩里传来的却是绝望的嘶鸣声了。当然也有不走运的时候,网兜将要接近蝉的时候,蝉也狡猾地带着“吱吱”的鸣叫声逃之夭夭,仿佛嘲笑我们的愚蠢。

那时的蝉很多,即使到了夜里村庄里也能听到蝉鸣声,与村外稻田里的青蛙声遥相呼应,你歌我唱,倒使本来宁静的村子里充满了热闹的气息。无法入睡的男人们一边纳凉,一边找着乐子。于是来到一棵高大的杨树下,堆起树枝,燃起篝火。不多时,只看见一只只带着尖锐鸣叫声的蝉呼啸着俯冲下来,落在火中,或落在火边。这时候,早已等在旁边的孩子飞快地拣起那晕头转向的蝉,扔到手中的塑料桶子里。第二天饭桌上,必然有碗香味四溢的油炸蝉肉。现在的孩子恐怕难以吃到这天然的野味了。

后来,从书中才知道,蝉的卵常产在木质组织内,幼虫一孵出即钻入地下,吸食多年生植物根中的汁液。一般经5次蜕皮,需多年才能成熟。据说北美有一种蝉,幼虫会在土中生活长达十七年,才爬出地面羽化。雄蝉之所以鸣叫,那是吸引雌蝉进行交配,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一旦交配完成,雄蝉立即死去。十七年的蛰伏,换来个把月的生命,难怪雄蝉会尽情歌唱。可童年的我们只顾自个儿玩乐,将一只只即将走向生命辉煌的蝉过早的扼杀,现在想来是多么的残忍和无情

------那不仅是一只弱小的蝉,而是一具活生生的生命!

这样一来,有了刽子手般的负罪感!

转念一想:童年无忌,心里释释然! 3.家乡的老龙河

2009年12月04日 分类:个人日记

家乡的老龙河是贯穿全市东西走向的一条长江支河,长近百公里,宽约百米。传说,天上有条龙,遨游到家乡上空,看到这里风景如画,便飞落下来休憩,就形成了龙河。据老人们讲,老龙河原来有99个弯,那是龙歇的时候伸的懒腰。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不过,我家门前确实有一段水面,延伸出来,弯弯曲曲,大约几百米,河面戛然而止,俯瞰确实像爪子。这平添了我对老龙河神秘和虔诚的崇拜。

很小的时候,我一哭鼻子,父亲总喜欢带我到河边看船。那时候条件不好,能看到一条船算是不错了。印象中要想看汽车的话,必须走几十里的路到县城里才能偶尔看到,曾经我就想过汽车真是个稀奇的怪物,靠什么力气能拉那么多的人或物在马路上撒欢呢?所以每次站到岸上,带着激动的心情看着远远的河面,远远的,有一黑点,父亲就说,快,马上有船来了。于是睁大了眼珠,使劲地遥望。河风捎来了船上机器的通通声,我的心也扑通扑通地跳动着:那是小船,还是大轮船?船越来越近,终于看到了,瞧,水面被船分成的两股浪花,使劲儿拍打着岸边,冲刷着河边的沙土,发出哗哗的声音。“大船,大船!”才哭鼻子的我现在立即眉开眼笑。要是看到船队(前面是一条冒着黑烟的铁船,后面拖着几条,甚至十几条小船),此刻的我必定会挣脱爸爸的拥抱,在河边来回跳着、跑着,同时嘴里默默地数着“1、2、3„„”船继续向前航行,后来越来越小,成了一个黑点,最终消失眼前的时候,心里充满着不舍和期待,现在想来都觉得搞笑。

后来我稍会游泳,老龙河更成了夏天里的好去处。三两天,父亲总喊上几个邻居家的男人,穿着短裤,头顶木盆,去摸河蚌。此刻我嚷着也要跟去,一般情况下父亲都是同意的。于是我就光着屁股,屁颠屁颠的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路上,总少不了开着我们小孩子的玩笑,或荤或素,现在想来总洋溢着温馨。 到了河边,看到河边没有女人,有的大人也会脱下裤头,赤条条地下河,先向对岸游去。不过,他们一般都是两手举着裤头,这就是所谓的“踩水”。我是不会的了,只能羡慕的看着他们,实在心痒就在岸边来回游着。此刻父亲总提醒我不要到河中间去,那里深。

大人们游得差不多了,就分散开去,然后在离岸不远的水中,寸步移动。如果脚碰到了河蚌,就慢慢细心地用两脚挪松河蚌四周的淤泥,然后用脚丫夹住河蚌,同时手迅速地接住。然后用水洗去蚌壳上的淤泥,高举头顶,向我炫耀着,那得意劲让我心里恨恨的。当然碰到比较大的河蚌,而且陷得比较深时,一般大人们都要跃出水面,两手向下前倾,像跳水运动员那样潜入水中,在水底使劲力气将河蚌挖掘出来。一般都要几个来回。当然碰到更大的,一般要几个人配合,多次来回才能搞上来。记忆中最大的一个河蚌足有脸盆那么大,后来蚌壳成了猪饲料缸里的铲子了。我们不能去深水区,只能在岸边够得着的地方摸蚌。

幸运的话,会在河藻里摸上一只螃蟹出来,那高兴劲儿也让大人们羡慕不已。 大约一小时左右,就能摸上一盆子河蚌,大大小小堆放在盆里,有青有黑,煞是好看。回家之后,后面事情就是母亲们的了。到了晚上餐桌上自然多了河蚌面饼,韭菜炒蚌肉,甚至大锅的青菜蚌肉汤,我们肚子吃得滚圆滚圆的。那个鲜美劲儿到现在都让我回味无穷。

长大之后离开了家乡去外地读书,工作,看到外面的山山水水,总想起家乡的老龙河——童年的快乐之河,现在的牵挂之河! 4.凉爽的夏天

2009年12月02日 分类:个人日记

儿时,最渴望的是暑假的到来。如果放假的时候带着一张奖状(小学阶段只有1学期没有获得奖状),那会换来近两个月的疯狂。在这段时间里,我就象断线的风筝,想怎么飞就怎么飞。捉蝉、掏鸟窝、挖鼠洞等,其中最喜欢的要算游泳了。

那时的河水很清,没有现在的污浊,都能看见河底的水藻,还有游弋其间快乐的鱼儿。另外由于每户都有几个孩子,所以不像现在的家长把孩子当小皇帝一样保护。说句不好听的:死了一个都不会太伤心。于是家长的放松造就了我们快乐的童年。

每当天稍微热的时候,我们要好的几个伙伴便不约而同地来到离家最近的小河边,然后一字儿排开,对着河水,拿出小鸡鸡,看谁尿得最远,嘴里还不停议论哪条鱼能走运喝到我的童子尿营养液。尿完后我们飞快的脱下裤衩,光溜溜地站在河边,嘴里喊着“1、2、3,跳!”,这时我们像一条条泥鳅同时跃向河中,“扑通扑通”溅起的水花让岸上不会游泳的孩子羡慕不已。哦,原先的炎热被凉透心底的河水所瓦解。咦,脚底痒痒的,原来有些胆大的鱼儿吮吸着我们的脚底板!这时我们使劲拍打着水面,那些鱼被我们的疯狂吓跑了。于是我们向它们游远的地方追去,此时的水中,我们成了鱼,鱼成了我们!

原来农村里有许多的树木,家人或邻居就把成材的木头锯下,或长或短,扔到河中浸泡,据说这样会使木性更坚固。为什么我们不做一个木筏呢?不知道谁提到这样的一个好主意!说干就干。我们将凡是漂在水面上的木头收集到一起,然后安排岸上不会游泳的孩子回家找些绳子或铁丝。先把最粗长的木头放到中间,其次按长短大小,两边对称依次摆放,用绳子从最外边的一根木头按“倒8”方式将木头头尾固定。呵呵,成了,就连岸上不会游泳的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毫无畏惧的坐上来。

就这样,任木筏带我们漂向哪里,就连家长们看到了也夸我们的聪明。有时累了,顺势躺下,才发觉木头上面的疙疙瘩瘩让脊背很不舒服,于是我们又找来杂草铺在木头之间的凹槽中,并找来了破旧或遗弃不用的席子铺在上面。还真管用,既软又舒服。

不过,夏日的阳光实在厉害。没多长时间,我们又在木筏上面支起 了几根粗长的竹子 ,搭成了帐篷。先用绳子在上面绑成网状,然后将从河岸边现采的芦苇叶子铺在上面。这时的阳光只能从芦苇叶之间的缝隙里透射进来,就像一条条光束,煞是好看,就这样一座“天然游艇”产生了。当我们躺在上面,脚

垂挂在水里,看着天上的白云、蓝天、小鸟,那感觉不言而喻。有时劳累的亲人们也趁着晌午短暂的时光躺在上面享受这难得的清凉。

就这样,夏天的炎热对我们而言是那样的凉爽和惬意!

5.玩具

2009年12月01日 分类:个人日记

和孩子们说,我也想写一篇关于同名的作文,于是有了这篇。

当儿子还没出生的时候,我看到喜欢的玩具,主观认为儿子也一定会喜欢,便不加思索的买下。当儿子稍微懂事起,看到满盒子的各种各样的玩具,那睁得滚圆的眼睛里写满了兴奋和喜欢。于是,家里乱了,桌上是残肢断臂的各种玩具;地上满是零散的玩具部件„„每每看到这些,我满是心疼,而儿子却张开乳牙流着口水,“咯咯”的笑着。

那些玩具给了儿子快乐的童年,也给了我无尽的回忆。

小时候,由于家里贫穷,自然买不起玩具。可是玩的时候,不能手无寸铁呀。于是很小的时候,爸爸成了我的玩具制造商,一块废木头,经过爸爸的手,很快变成了一把“手枪”。从同伴们的眼中看到的羡慕自然让我身价暴涨——“小队长”的干活,往日的“死对头”这时候便成了我们的敌人。于是,金黄的油菜地里,红红高粱地中,甚至半人高的小麦地依然成了我们的战场。当邻居看到自家田中一片狼藉,心痛之后自然一阵告状。于是,在小村庄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拿着竹子(或藤条)的家长在后面喘着气,嘴里恨恨的嚷着“你这个死牙儿(家乡的口头语),我让你玩„„”前面自然是拼命逃跑的孩子,不过大部分孩子都是边笑边回头看着掉在身后越来越远的父母,然后胜仗般地笑了。此时围观的邻居这时候谁也不会阻拦我们,更多的是挡着气势汹汹的家长,然后都像看场大戏般的朝着我们大笑„„

当然有时候换了爸爸,一般也逃不了,自然少不了一顿“竹笋炒肉丝”。我们鬼哭狼嚎般的声音自然招引了妈妈的一顿责怪:“都是孩子,哪个不玩的,你都当爸了,这么大了还玩呢!”然后拉着我们自顾快走,留下“暴君”爸爸一人干瞪眼。不过,手枪自然会没收,但时间不长,总会被我们找到,于是田地里、树从中、沟渠边又会响起我们冲杀的呐喊声„„

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现在想起总是那样开心,正如现在流行语:“痛并快乐着”。

当我们慢慢长大,自己也成了能手,于是一把钳子,一块布,几根皮筋和一根钢丝,做成了一把“弹弓”。常常看到我们星期天满村的跑。这不小鸟可遭殃了,它们在我们的攻击下,带着无助的鸣叫重新寻找新家,这时候换来的是我们一阵狂笑。慢慢地,我们的“枪法”变准了,竟然也能将鸟打下来,我们更加兴奋,于是脱毛、去肠,偷油、搭锅„„摸着粘有鸟毛的嘴唇,现在想起都觉得这是世上最美的野味了!不过,有时候也不走运,由于只顾仰头寻找鸟儿,于是乎,“扑通”一声掉进了身后的粪池中,幸运的,会在大人的帮助拉上来;背运的,则成了亲人永远的伤痛。到现在,邻居张阿姨每看到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拭着眼角的泪水——因为她的儿子就是这样夭折的。每每想到这里,我心里隐隐作痛。

看着眼前儿子的玩具,虽然也能听到他那无邪的笑声,但我总觉得儿子却没有我们那时玩得疯狂和开心。

童年的快乐进步了还是倒退了?我自言自语道„„

6.别看《蜗居》的理由

2009年11月30日 分类:个人日记

今天吃中饭的时候,我和老婆就前天晚上她唠叨一事和她谈了我的想法。

前天晚上,我在电脑旁,老婆莫名其妙的冲我发火,说电脑成天看,她看10分钟也不同意?然后象老太婆,唠叨,还是唠叨„„后来我实在恼了,我一通怒骂,当时有怒发冲冠的感觉。可今天她告诉我,主要是看了《蜗居》,结尾处看到宋死了,想不开„„

所以,结婚了,千万不要让老婆看《蜗居》,准备结婚的,千万不要让准老婆看《蜗居》,因为坟墓等着你;恋爱的,千万不要未来老婆看《蜗居》,因为说不定老婆也是其中的女主角;情窦初开的,也是千万不要让女朋友看,因为你说不定还没小贝好„„

综上所述,没看《蜗居》,那是遗憾,看了《蜗居》,遗憾还有!!!

7.说说《蜗居》中的海藻------感恩

2009年11月30日 分类:个人日记

听一朋友介绍,奋斗了三天,终于一气呵成地将《蜗居》看完了。想想多可笑,这三天,早上的早饭免了,中午就一菜加白饭,晚上粥,为啥?老婆看了这电视剧,一是舍不得不看,所以不做或者简单做饭,二是因为郁闷。说真的,过去了几天,我的心才稍微转阳。看了网络上关于这电视剧的评价,褒贬不一,不掺和其中,只想说说自己心里话。

这电视剧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空前关注,我想最根本的就是该剧情十分现实,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我没有多少高尚的情操,也没有多么低贱的卑微,有的只是觉得之所以让我郁闷,那是因为心灵的震撼。姐姐海苹看似为生活靠自己的奋斗,妹妹看似贪图荣华而灵魂的出轨,其实不然。我觉得妹妹海藻是个好姑娘,可以说很大的一部分为了报恩,因为心中的姐姐给了她难忘的童年,给了她曾经的幸福,正如剧中所讲,有时候姐姐比妈妈还要亲。有人说,那后来海藻不是变得那样让人憎恨!是吗?如果结尾不出现海藻归还存折的镜头,我会和你一样的想法,可事实是退还了钱物,说明她对于宋的是一种真感情哦。自始之终,海藻都被宋强烈的浓郁的爱所包围和浸透,试问,如果你在生活中作为女人,被老公或者别的男人所宠爱,或者你作为男人,被妻子 、知己或者N奶所关心,你没有感动和幸福???我想不要违心的说,我不!除了你的心是石头,不,是钢铁做的!即使这样,还水滴石穿铁杵磨针呢!!!

之所以喜欢海藻,除了美丽的外表(我是男的,爱美之心,路人皆之,我不虚伪),其实最让我喜欢的是她感恩的心,说心里话,我想一个人如果连感

恩都没有,还能叫人吗?试看生活中有许多的忘恩的例子,结局或者下场有几个好的?其实我想这就是忘恩负义的报应!命运对他的惩罚!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谁都会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或者无情,难道是社会的原因?我想不,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心灵作怪。扪心自问,面对坏人使坏的时候,你会挺身而出?有——自己的家人受到侵犯的时候会;面对别人受伤的却很少,寥寥无几,星星之火,但不可以燎原,最后会成为一种回忆。正因为这样,感恩,友善等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可人们在埋怨的时候谁又会自己撒下一粒感恩的种子??? 说心理话,对于我的家人我很孝顺,那时因为他们给我了许多童年的幸福,如果他们童年对我虐待,我不怕背着“X跑跑”的骂名,也会说上我不可能对他们怎么善待。所以从这里讲,感恩是一种交换甚至是投资,没有先前的付出,谁愿意做赔本的买卖?正因为现在的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付出,而总想着收获,甚至不劳而获,才觉得感恩越来越稀少和珍贵!

感恩之心要有,具有了,你才觉得生活中的不快,原来是那么的美好!比如:看到红灯总是那么心烦,其实那要感谢上帝给你安全恩赐;遇到工作中的烦心, 那要感谢金钱购买不到的生活阅历的积累„„这样想的话,那你觉得感恩之心宛如常青树!

所以,理解海藻,懂得感恩,生活才美好!

8.妈妈的生日

2009年11月23日 分类:个人日记

昨天是妈妈的生日,要不是妻子的提醒,我又一次忘记了。想想都感到惭愧。 因为每年自己生日那天,妈妈总能准确无误的告诉我——今天是你的生日,想吃什

么„„而我已为人父,却没有记住一次妈妈的生日。

其实别人总说,自己也这么认为,生日,是妈妈的难日。是呀,在我的印象中她从来就没关心过自己的生日。或许以前是因为家庭的贫穷,过不起生日。因为那时确实处于吃了上顿,就愁下顿的岁月,没有多少人会记住自己的生日的。妈妈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自然更加不会记住自己的生日。可纳闷的是,每年逢到儿子生日的那天,妈妈总能变魔术似的从家中的小瓦罐团坛子里捞出一小撮大米,淘干净后用自制的纱布包紧,放粥里煮,熟了,妈妈将白纱布捞上来,妈妈一边吹着手中的纱布,一边开心地叫着我的乳名∶“华儿,今天是你的生日哦,妈妈煮米团给你吃了”。这样,我的饭碗里自然是白花花的米团,妈妈的碗里则是能照见人影的粥。妈妈却依然能笑眯眯地看着我吃,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碗

里的稀薄。

记得去年的某天,我突然想到没多长时间妈妈要过生日了,于是对妈妈说:“妈,你马上要过生日了,那天我回家给你过生日”。谁知妈发火了:“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过什么生日,你不要瞎花钱,再说现在的日子哪天不像过生日,又不是过去没吃没穿的”。我无言,妈妈的脾气我知道,她劳碌了一辈子,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可敬爱的妈妈呀,为什么每次儿子生日的那天,你总要叫儿子买点喜欢吃的?甚至孙子的生日,也会命令似的叫我一定要带孙子去吃KFC,买蛋糕,螃蟹(都是孙子喜欢吃的)等等?可到了自己的生日却变得那样的“吝啬” ?妈妈呀,现在儿子可以说也能挣到饭吃了,甚至也能常吃好点了,可

为什么你还要拒绝自己的生日呢?唯能解释的就是,妈妈的心里永远装着儿子,

从来没有装下自己!!!

所以,今年生日那天,我中午就叫儿子给妈妈打电话,祝奶奶生日快乐。从免提的声音中听出了妈妈的兴奋和激动,我的眼里湿润了,妈妈其实也渴望过自己的生日,只是妈妈不想因为自己的生日而麻烦儿子,一个电话对她来说就是最好的礼物了。电话打完后,我和妻子立即上街买件衣服(妈妈知道了,肯定又生气了),权当给妈妈的生日礼物了。路上我对妻子说:“索取的少,奉献的多

——这就是我的妈妈”。

明年不论多忙,我一定会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家陪妈妈过生日。

9.秋天的落叶

2009年11月20日 分类:个人日记

今天,我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同样的题目,却让我读来素然无味。问题不想多说,只是批改的时候,突然有种冲动,想写下来,于是来到这里。 秋天,总给人丰收和喜庆的感受,因为遍地的金黄和饱满的谷穗,给人充满了快乐,所以印象中到了秋天,总能听到亲人爽朗的笑声。在这 稻花香里说丰年 的嘈杂声中,给人以希望和憧憬。

秋天确实是美丽的,瞧,那颜色斑斓,让人旋目,金黄的稻浪给人丰收,火红的枫叶给人热情,就连遥远的天际总是那么瓦蓝透彻,时不时的白云宛如仙来之笔点缀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仿佛也成了一点水滴,慢慢浸透于其中,成了那一点绿,一点红,甚至一点蓝,将它们稀释,不,是它们将我融化!

秋天,前者是热烈的夏天,后面是严寒的冬日,感觉就象是个缓冲的季节,这不正象自己走过的岁月吗?看着儿子一天天成长,回忆起那年轻的岁月,那份冲动和激情依然回味和难忘。曾记得上学逃课,下河摸虾,瓜田摘瓜。。。。。摸摸屁股,那细长的竹痕依旧疼痛,只不过多了些悔恨和留恋而已。自己也象儿子一样成长,恋爱,结婚,生子,按部就班地进行,突然,觉得自己也有点老了的感觉,曾经的狂妄,梦想,都宛如断线的风筝,随风飘扬。那份激情和冲动变少了,甚至没有了,难道也要进入生命中的冬季???

一天,偶然发现父母的头发变成花白,做饭的锅底残留污物,才觉得父母真老了,他们也曾经年轻,也曾经梦想,可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着我这个不太争气的儿子,即使错了很多,也依然疼爱的儿子,从没有觉得时间的流逝,带给他们的是岁月的珍惜,他们依然劲头十足的为儿子,甚至孙子而忙活,仿佛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休息和劳累。而秋天的落叶其实也如父母,落叶归根,起于枝头,始于根底,融入泥土,生成沃肥,为来年的丰收和成长尽献最后一点力量,也算个圆满的结局,却毫无怨悔之意。

而我现在正是处于秋天的季节,细细想来,献给父母什么?留给孩子多少?答案都让自己汗颜和愧疚,难道不多的冬季里继续这样的碌碌无为?我想冬

季本来是寒冷的,为什么我不能让它变得温暖些?我苦思冥想,苦苦挣扎!但我依然相信: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1.放洋灯

2009年12月18日 分类:个人日记

快要过年了,每到夜晚,看到天上繁星闪烁,总感觉其中的一颗星星一定是我小时候放的洋灯(又称孔明灯),依然悬挂于苍穹之上„„

小时候,整个村子里有一台电视就不错了,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过年惟有的乐趣对我们小孩子来讲,就是放洋灯了。每到正月初五之后,在家的男人们没事可干,就做起了洋灯,于是到了夜晚,我们吃好饭就跑到家前屋后,仰望夜空,寻找天上那越飘越远或越飘越近的洋灯,那激动历历在目。

当然最有趣的要算自己做洋灯了。一帮小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找来了细长的芦竹(家乡的河岸边长的一种类似于竹子的植物),将它劈成粗细适中的藤条,我们小孩子就是将刮掉藤条中结巴处的竹刺,以防刺手。弄好后屁颠屁颠地送给大人们,这时候总免不了得到大人们的毫不吝啬的表扬。于是我们更加愿意当做他们的帮手,全然没有现在叫自己的儿子干事却总给老爸撅嘴的现象。

大人们先把两张白纸加以黏合成桶状,然后取另外一张白纸将它进行折叠,裁剪,使其成漏斗状,并将它于桶状黏合,形成一体。之后把我们削得光滑的藤条依据纸桶的大小用铁丝扎紧,把藤条圈用糨糊固定在纸桶的底端,最后用铁丝做成十字形放置在藤条圈上。这样一个洋灯的雏形就成了。

反正有时间,于是大人们就不停地做。我们也兴奋地数着堂屋里堆积越来越多的洋灯。

当然做好了,还有关键的灯芯不能马虎,因为灯芯的好坏决定了洋灯飞得高和远。于是家长带上一包好烟来到村里开拖拉机的人家中。一支烟换来一桶废旧的机油,现在看来这可是最划算的了。回家后找个破布浸在机油里,一般都要浸上一两天方可。

等待黑夜来临的过程让人觉得漫长。熬到晚上,天上的星星宛如调皮的孩子眨巴着眼睛,注视着我们。大人们手捧洋灯,小孩子手抓稻草,浩浩荡荡地来到田间,在一块没有庄稼的地方停下。我们小孩子将稻草等放到中间,此时所有的人自发围成一团。个子高的大人会拎起洋灯的尖顶,下面有两三人托着藤条圈,慢慢地移到火把的上方。热气调皮地钻进了洋灯的肚子,慢慢鼓起来。扶顶的人此时松开手,只见洋灯左右摇摆,如蠢蠢欲动的雨后竹笋。只听见下面托着的人喊道:“等下,等下,快要升了。”“不忙,等会,让里面的气足点,升得才高。”„„火光照应着我们的脸,通红通红的,感觉不到丝丝的寒意。“快,挂油布!”只见燃着的油布团快速地挂在铁丝的十字中心上。一松手,洋灯快速地升空,田野里传来兴奋的喊叫声,更有甚者会随着洋灯飘去的方向在田野里狂奔、追赶着„„几十双眼睛目送着洋灯的远去,依然兴奋地议论着洋灯飘到哪里?会被人接住再一次放飞?当洋灯也成了一颗亮点,如天上的繁星。孩子们会把多余的草把放到没有燃尽的火堆上,点着后,手举火把,呼喊着,追逐着„„ 空旷的田野此刻变得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随着生活的提高,现在人们不仅过年的时节放洋灯,就连传统的“七夕”“中秋”也放起了洋灯,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人往往在洋灯上写上美好的祝福,随洋灯的放飞、升空、飘移„„双手紧握放在胸前许愿、许愿、许愿„„那份虔诚让人感动。

今昔相比,我们放飞的是耍乐,他们放飞的是祝福!

2.捕蝉

2009年12月09日 分类:个人日记

小时候,家居农村,总喜欢夏天。放眼远眺,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随风飘扬,枝头摇曳,树叶低头细喃,发出沙沙的声响,似乎成了绿色的海洋。 太阳慢慢升高,空气中开始弥漫着闷热的躁动,这时陆续响起了蝉(俗称“知了”)鸣声,时长时短,时高时低,使人更加心烦。尤其到了午休时刻,蝉叫得更欢,此起彼伏,不知疲倦地用激扬而舒畅的调子蛊惑着烦闷的夏日。难以午休的父亲嘴里总是骂着:“这该死的知了,还让不让人睡呀!”。但我们的听来,却是最美的呼唤。等父母睡熟之后,我们蹑手蹑脚地偷偷出门,捕蝉去了„„

捕蝉必须有好的工具,空手是没法捕到的。先从河边找出非常长的芦竹砍下,去掉叶子,用刀削去竹结处的叶刺。再用网兜缝成袋状,将它固定在铁圈上,最后把铁圈固定在芦竹的顶端,像圣诞老人的帽子,一个简单的捕蝉器就这样形成了。 我带着伙伴们头顶烈日,肩扛芦竹,朝声音最响的大树走去。凭经验,声音越响,蝉的个头往往较大。到了树下,刚才还叫得正欢的蝉鸣声戛然而止,只有远处的蝉声依然响起。难道我们判断失误?于是睁大眼睛向上寻找。这时候蝉一点声息也不发出。由于蝉蛰伏在树枝上,颜色和树皮差不多,不仔细寻找是难以发现的。这时候不能急,越急越找不着。“我们可以假装离开,留个人躲在树后留意蝉声的方向。”其中一个伙伴提议。于是我们一行人浩浩汤汤地假装打道回去。离开没多久,先前的蝉鸣声骤然响起,我们互相对望,然后不约而同地发出哈哈的笑声,因为只要声音响起,留在树下的伙伴就会很快的发现。看来,蝉终究没有我们聪明。果然传来伙伴兴奋的呼唤声“找到了,找到了,在这里,快”。我们立即掉头,可到了树下,蝉鸣声又突然消失了。不过顺着同伴手指的方向,果然看到了一只体型肥硕的蝉。于是我将带有网罩的芦竹慢慢的向上移动,在离蝉将近1尺远的地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准确无误地将蝉罩住。这时的网罩里传来的却是绝望的嘶鸣声了。当然也有不走运的时候,网兜将要接近蝉的时候,蝉也狡猾地带着“吱吱”的鸣叫声逃之夭夭,仿佛嘲笑我们的愚蠢。

那时的蝉很多,即使到了夜里村庄里也能听到蝉鸣声,与村外稻田里的青蛙声遥相呼应,你歌我唱,倒使本来宁静的村子里充满了热闹的气息。无法入睡的男人们一边纳凉,一边找着乐子。于是来到一棵高大的杨树下,堆起树枝,燃起篝火。不多时,只看见一只只带着尖锐鸣叫声的蝉呼啸着俯冲下来,落在火中,或落在火边。这时候,早已等在旁边的孩子飞快地拣起那晕头转向的蝉,扔到手中的塑料桶子里。第二天饭桌上,必然有碗香味四溢的油炸蝉肉。现在的孩子恐怕难以吃到这天然的野味了。

后来,从书中才知道,蝉的卵常产在木质组织内,幼虫一孵出即钻入地下,吸食多年生植物根中的汁液。一般经5次蜕皮,需多年才能成熟。据说北美有一种蝉,幼虫会在土中生活长达十七年,才爬出地面羽化。雄蝉之所以鸣叫,那是吸引雌蝉进行交配,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一旦交配完成,雄蝉立即死去。十七年的蛰伏,换来个把月的生命,难怪雄蝉会尽情歌唱。可童年的我们只顾自个儿玩乐,将一只只即将走向生命辉煌的蝉过早的扼杀,现在想来是多么的残忍和无情

------那不仅是一只弱小的蝉,而是一具活生生的生命!

这样一来,有了刽子手般的负罪感!

转念一想:童年无忌,心里释释然! 3.家乡的老龙河

2009年12月04日 分类:个人日记

家乡的老龙河是贯穿全市东西走向的一条长江支河,长近百公里,宽约百米。传说,天上有条龙,遨游到家乡上空,看到这里风景如画,便飞落下来休憩,就形成了龙河。据老人们讲,老龙河原来有99个弯,那是龙歇的时候伸的懒腰。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不过,我家门前确实有一段水面,延伸出来,弯弯曲曲,大约几百米,河面戛然而止,俯瞰确实像爪子。这平添了我对老龙河神秘和虔诚的崇拜。

很小的时候,我一哭鼻子,父亲总喜欢带我到河边看船。那时候条件不好,能看到一条船算是不错了。印象中要想看汽车的话,必须走几十里的路到县城里才能偶尔看到,曾经我就想过汽车真是个稀奇的怪物,靠什么力气能拉那么多的人或物在马路上撒欢呢?所以每次站到岸上,带着激动的心情看着远远的河面,远远的,有一黑点,父亲就说,快,马上有船来了。于是睁大了眼珠,使劲地遥望。河风捎来了船上机器的通通声,我的心也扑通扑通地跳动着:那是小船,还是大轮船?船越来越近,终于看到了,瞧,水面被船分成的两股浪花,使劲儿拍打着岸边,冲刷着河边的沙土,发出哗哗的声音。“大船,大船!”才哭鼻子的我现在立即眉开眼笑。要是看到船队(前面是一条冒着黑烟的铁船,后面拖着几条,甚至十几条小船),此刻的我必定会挣脱爸爸的拥抱,在河边来回跳着、跑着,同时嘴里默默地数着“1、2、3„„”船继续向前航行,后来越来越小,成了一个黑点,最终消失眼前的时候,心里充满着不舍和期待,现在想来都觉得搞笑。

后来我稍会游泳,老龙河更成了夏天里的好去处。三两天,父亲总喊上几个邻居家的男人,穿着短裤,头顶木盆,去摸河蚌。此刻我嚷着也要跟去,一般情况下父亲都是同意的。于是我就光着屁股,屁颠屁颠的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路上,总少不了开着我们小孩子的玩笑,或荤或素,现在想来总洋溢着温馨。 到了河边,看到河边没有女人,有的大人也会脱下裤头,赤条条地下河,先向对岸游去。不过,他们一般都是两手举着裤头,这就是所谓的“踩水”。我是不会的了,只能羡慕的看着他们,实在心痒就在岸边来回游着。此刻父亲总提醒我不要到河中间去,那里深。

大人们游得差不多了,就分散开去,然后在离岸不远的水中,寸步移动。如果脚碰到了河蚌,就慢慢细心地用两脚挪松河蚌四周的淤泥,然后用脚丫夹住河蚌,同时手迅速地接住。然后用水洗去蚌壳上的淤泥,高举头顶,向我炫耀着,那得意劲让我心里恨恨的。当然碰到比较大的河蚌,而且陷得比较深时,一般大人们都要跃出水面,两手向下前倾,像跳水运动员那样潜入水中,在水底使劲力气将河蚌挖掘出来。一般都要几个来回。当然碰到更大的,一般要几个人配合,多次来回才能搞上来。记忆中最大的一个河蚌足有脸盆那么大,后来蚌壳成了猪饲料缸里的铲子了。我们不能去深水区,只能在岸边够得着的地方摸蚌。

幸运的话,会在河藻里摸上一只螃蟹出来,那高兴劲儿也让大人们羡慕不已。 大约一小时左右,就能摸上一盆子河蚌,大大小小堆放在盆里,有青有黑,煞是好看。回家之后,后面事情就是母亲们的了。到了晚上餐桌上自然多了河蚌面饼,韭菜炒蚌肉,甚至大锅的青菜蚌肉汤,我们肚子吃得滚圆滚圆的。那个鲜美劲儿到现在都让我回味无穷。

长大之后离开了家乡去外地读书,工作,看到外面的山山水水,总想起家乡的老龙河——童年的快乐之河,现在的牵挂之河! 4.凉爽的夏天

2009年12月02日 分类:个人日记

儿时,最渴望的是暑假的到来。如果放假的时候带着一张奖状(小学阶段只有1学期没有获得奖状),那会换来近两个月的疯狂。在这段时间里,我就象断线的风筝,想怎么飞就怎么飞。捉蝉、掏鸟窝、挖鼠洞等,其中最喜欢的要算游泳了。

那时的河水很清,没有现在的污浊,都能看见河底的水藻,还有游弋其间快乐的鱼儿。另外由于每户都有几个孩子,所以不像现在的家长把孩子当小皇帝一样保护。说句不好听的:死了一个都不会太伤心。于是家长的放松造就了我们快乐的童年。

每当天稍微热的时候,我们要好的几个伙伴便不约而同地来到离家最近的小河边,然后一字儿排开,对着河水,拿出小鸡鸡,看谁尿得最远,嘴里还不停议论哪条鱼能走运喝到我的童子尿营养液。尿完后我们飞快的脱下裤衩,光溜溜地站在河边,嘴里喊着“1、2、3,跳!”,这时我们像一条条泥鳅同时跃向河中,“扑通扑通”溅起的水花让岸上不会游泳的孩子羡慕不已。哦,原先的炎热被凉透心底的河水所瓦解。咦,脚底痒痒的,原来有些胆大的鱼儿吮吸着我们的脚底板!这时我们使劲拍打着水面,那些鱼被我们的疯狂吓跑了。于是我们向它们游远的地方追去,此时的水中,我们成了鱼,鱼成了我们!

原来农村里有许多的树木,家人或邻居就把成材的木头锯下,或长或短,扔到河中浸泡,据说这样会使木性更坚固。为什么我们不做一个木筏呢?不知道谁提到这样的一个好主意!说干就干。我们将凡是漂在水面上的木头收集到一起,然后安排岸上不会游泳的孩子回家找些绳子或铁丝。先把最粗长的木头放到中间,其次按长短大小,两边对称依次摆放,用绳子从最外边的一根木头按“倒8”方式将木头头尾固定。呵呵,成了,就连岸上不会游泳的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毫无畏惧的坐上来。

就这样,任木筏带我们漂向哪里,就连家长们看到了也夸我们的聪明。有时累了,顺势躺下,才发觉木头上面的疙疙瘩瘩让脊背很不舒服,于是我们又找来杂草铺在木头之间的凹槽中,并找来了破旧或遗弃不用的席子铺在上面。还真管用,既软又舒服。

不过,夏日的阳光实在厉害。没多长时间,我们又在木筏上面支起 了几根粗长的竹子 ,搭成了帐篷。先用绳子在上面绑成网状,然后将从河岸边现采的芦苇叶子铺在上面。这时的阳光只能从芦苇叶之间的缝隙里透射进来,就像一条条光束,煞是好看,就这样一座“天然游艇”产生了。当我们躺在上面,脚

垂挂在水里,看着天上的白云、蓝天、小鸟,那感觉不言而喻。有时劳累的亲人们也趁着晌午短暂的时光躺在上面享受这难得的清凉。

就这样,夏天的炎热对我们而言是那样的凉爽和惬意!

5.玩具

2009年12月01日 分类:个人日记

和孩子们说,我也想写一篇关于同名的作文,于是有了这篇。

当儿子还没出生的时候,我看到喜欢的玩具,主观认为儿子也一定会喜欢,便不加思索的买下。当儿子稍微懂事起,看到满盒子的各种各样的玩具,那睁得滚圆的眼睛里写满了兴奋和喜欢。于是,家里乱了,桌上是残肢断臂的各种玩具;地上满是零散的玩具部件„„每每看到这些,我满是心疼,而儿子却张开乳牙流着口水,“咯咯”的笑着。

那些玩具给了儿子快乐的童年,也给了我无尽的回忆。

小时候,由于家里贫穷,自然买不起玩具。可是玩的时候,不能手无寸铁呀。于是很小的时候,爸爸成了我的玩具制造商,一块废木头,经过爸爸的手,很快变成了一把“手枪”。从同伴们的眼中看到的羡慕自然让我身价暴涨——“小队长”的干活,往日的“死对头”这时候便成了我们的敌人。于是,金黄的油菜地里,红红高粱地中,甚至半人高的小麦地依然成了我们的战场。当邻居看到自家田中一片狼藉,心痛之后自然一阵告状。于是,在小村庄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拿着竹子(或藤条)的家长在后面喘着气,嘴里恨恨的嚷着“你这个死牙儿(家乡的口头语),我让你玩„„”前面自然是拼命逃跑的孩子,不过大部分孩子都是边笑边回头看着掉在身后越来越远的父母,然后胜仗般地笑了。此时围观的邻居这时候谁也不会阻拦我们,更多的是挡着气势汹汹的家长,然后都像看场大戏般的朝着我们大笑„„

当然有时候换了爸爸,一般也逃不了,自然少不了一顿“竹笋炒肉丝”。我们鬼哭狼嚎般的声音自然招引了妈妈的一顿责怪:“都是孩子,哪个不玩的,你都当爸了,这么大了还玩呢!”然后拉着我们自顾快走,留下“暴君”爸爸一人干瞪眼。不过,手枪自然会没收,但时间不长,总会被我们找到,于是田地里、树从中、沟渠边又会响起我们冲杀的呐喊声„„

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现在想起总是那样开心,正如现在流行语:“痛并快乐着”。

当我们慢慢长大,自己也成了能手,于是一把钳子,一块布,几根皮筋和一根钢丝,做成了一把“弹弓”。常常看到我们星期天满村的跑。这不小鸟可遭殃了,它们在我们的攻击下,带着无助的鸣叫重新寻找新家,这时候换来的是我们一阵狂笑。慢慢地,我们的“枪法”变准了,竟然也能将鸟打下来,我们更加兴奋,于是脱毛、去肠,偷油、搭锅„„摸着粘有鸟毛的嘴唇,现在想起都觉得这是世上最美的野味了!不过,有时候也不走运,由于只顾仰头寻找鸟儿,于是乎,“扑通”一声掉进了身后的粪池中,幸运的,会在大人的帮助拉上来;背运的,则成了亲人永远的伤痛。到现在,邻居张阿姨每看到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拭着眼角的泪水——因为她的儿子就是这样夭折的。每每想到这里,我心里隐隐作痛。

看着眼前儿子的玩具,虽然也能听到他那无邪的笑声,但我总觉得儿子却没有我们那时玩得疯狂和开心。

童年的快乐进步了还是倒退了?我自言自语道„„

6.别看《蜗居》的理由

2009年11月30日 分类:个人日记

今天吃中饭的时候,我和老婆就前天晚上她唠叨一事和她谈了我的想法。

前天晚上,我在电脑旁,老婆莫名其妙的冲我发火,说电脑成天看,她看10分钟也不同意?然后象老太婆,唠叨,还是唠叨„„后来我实在恼了,我一通怒骂,当时有怒发冲冠的感觉。可今天她告诉我,主要是看了《蜗居》,结尾处看到宋死了,想不开„„

所以,结婚了,千万不要让老婆看《蜗居》,准备结婚的,千万不要让准老婆看《蜗居》,因为坟墓等着你;恋爱的,千万不要未来老婆看《蜗居》,因为说不定老婆也是其中的女主角;情窦初开的,也是千万不要让女朋友看,因为你说不定还没小贝好„„

综上所述,没看《蜗居》,那是遗憾,看了《蜗居》,遗憾还有!!!

7.说说《蜗居》中的海藻------感恩

2009年11月30日 分类:个人日记

听一朋友介绍,奋斗了三天,终于一气呵成地将《蜗居》看完了。想想多可笑,这三天,早上的早饭免了,中午就一菜加白饭,晚上粥,为啥?老婆看了这电视剧,一是舍不得不看,所以不做或者简单做饭,二是因为郁闷。说真的,过去了几天,我的心才稍微转阳。看了网络上关于这电视剧的评价,褒贬不一,不掺和其中,只想说说自己心里话。

这电视剧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空前关注,我想最根本的就是该剧情十分现实,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我没有多少高尚的情操,也没有多么低贱的卑微,有的只是觉得之所以让我郁闷,那是因为心灵的震撼。姐姐海苹看似为生活靠自己的奋斗,妹妹看似贪图荣华而灵魂的出轨,其实不然。我觉得妹妹海藻是个好姑娘,可以说很大的一部分为了报恩,因为心中的姐姐给了她难忘的童年,给了她曾经的幸福,正如剧中所讲,有时候姐姐比妈妈还要亲。有人说,那后来海藻不是变得那样让人憎恨!是吗?如果结尾不出现海藻归还存折的镜头,我会和你一样的想法,可事实是退还了钱物,说明她对于宋的是一种真感情哦。自始之终,海藻都被宋强烈的浓郁的爱所包围和浸透,试问,如果你在生活中作为女人,被老公或者别的男人所宠爱,或者你作为男人,被妻子 、知己或者N奶所关心,你没有感动和幸福???我想不要违心的说,我不!除了你的心是石头,不,是钢铁做的!即使这样,还水滴石穿铁杵磨针呢!!!

之所以喜欢海藻,除了美丽的外表(我是男的,爱美之心,路人皆之,我不虚伪),其实最让我喜欢的是她感恩的心,说心里话,我想一个人如果连感

恩都没有,还能叫人吗?试看生活中有许多的忘恩的例子,结局或者下场有几个好的?其实我想这就是忘恩负义的报应!命运对他的惩罚!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谁都会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或者无情,难道是社会的原因?我想不,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心灵作怪。扪心自问,面对坏人使坏的时候,你会挺身而出?有——自己的家人受到侵犯的时候会;面对别人受伤的却很少,寥寥无几,星星之火,但不可以燎原,最后会成为一种回忆。正因为这样,感恩,友善等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可人们在埋怨的时候谁又会自己撒下一粒感恩的种子??? 说心理话,对于我的家人我很孝顺,那时因为他们给我了许多童年的幸福,如果他们童年对我虐待,我不怕背着“X跑跑”的骂名,也会说上我不可能对他们怎么善待。所以从这里讲,感恩是一种交换甚至是投资,没有先前的付出,谁愿意做赔本的买卖?正因为现在的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付出,而总想着收获,甚至不劳而获,才觉得感恩越来越稀少和珍贵!

感恩之心要有,具有了,你才觉得生活中的不快,原来是那么的美好!比如:看到红灯总是那么心烦,其实那要感谢上帝给你安全恩赐;遇到工作中的烦心, 那要感谢金钱购买不到的生活阅历的积累„„这样想的话,那你觉得感恩之心宛如常青树!

所以,理解海藻,懂得感恩,生活才美好!

8.妈妈的生日

2009年11月23日 分类:个人日记

昨天是妈妈的生日,要不是妻子的提醒,我又一次忘记了。想想都感到惭愧。 因为每年自己生日那天,妈妈总能准确无误的告诉我——今天是你的生日,想吃什

么„„而我已为人父,却没有记住一次妈妈的生日。

其实别人总说,自己也这么认为,生日,是妈妈的难日。是呀,在我的印象中她从来就没关心过自己的生日。或许以前是因为家庭的贫穷,过不起生日。因为那时确实处于吃了上顿,就愁下顿的岁月,没有多少人会记住自己的生日的。妈妈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自然更加不会记住自己的生日。可纳闷的是,每年逢到儿子生日的那天,妈妈总能变魔术似的从家中的小瓦罐团坛子里捞出一小撮大米,淘干净后用自制的纱布包紧,放粥里煮,熟了,妈妈将白纱布捞上来,妈妈一边吹着手中的纱布,一边开心地叫着我的乳名∶“华儿,今天是你的生日哦,妈妈煮米团给你吃了”。这样,我的饭碗里自然是白花花的米团,妈妈的碗里则是能照见人影的粥。妈妈却依然能笑眯眯地看着我吃,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碗

里的稀薄。

记得去年的某天,我突然想到没多长时间妈妈要过生日了,于是对妈妈说:“妈,你马上要过生日了,那天我回家给你过生日”。谁知妈发火了:“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过什么生日,你不要瞎花钱,再说现在的日子哪天不像过生日,又不是过去没吃没穿的”。我无言,妈妈的脾气我知道,她劳碌了一辈子,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可敬爱的妈妈呀,为什么每次儿子生日的那天,你总要叫儿子买点喜欢吃的?甚至孙子的生日,也会命令似的叫我一定要带孙子去吃KFC,买蛋糕,螃蟹(都是孙子喜欢吃的)等等?可到了自己的生日却变得那样的“吝啬” ?妈妈呀,现在儿子可以说也能挣到饭吃了,甚至也能常吃好点了,可

为什么你还要拒绝自己的生日呢?唯能解释的就是,妈妈的心里永远装着儿子,

从来没有装下自己!!!

所以,今年生日那天,我中午就叫儿子给妈妈打电话,祝奶奶生日快乐。从免提的声音中听出了妈妈的兴奋和激动,我的眼里湿润了,妈妈其实也渴望过自己的生日,只是妈妈不想因为自己的生日而麻烦儿子,一个电话对她来说就是最好的礼物了。电话打完后,我和妻子立即上街买件衣服(妈妈知道了,肯定又生气了),权当给妈妈的生日礼物了。路上我对妻子说:“索取的少,奉献的多

——这就是我的妈妈”。

明年不论多忙,我一定会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家陪妈妈过生日。

9.秋天的落叶

2009年11月20日 分类:个人日记

今天,我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同样的题目,却让我读来素然无味。问题不想多说,只是批改的时候,突然有种冲动,想写下来,于是来到这里。 秋天,总给人丰收和喜庆的感受,因为遍地的金黄和饱满的谷穗,给人充满了快乐,所以印象中到了秋天,总能听到亲人爽朗的笑声。在这 稻花香里说丰年 的嘈杂声中,给人以希望和憧憬。

秋天确实是美丽的,瞧,那颜色斑斓,让人旋目,金黄的稻浪给人丰收,火红的枫叶给人热情,就连遥远的天际总是那么瓦蓝透彻,时不时的白云宛如仙来之笔点缀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仿佛也成了一点水滴,慢慢浸透于其中,成了那一点绿,一点红,甚至一点蓝,将它们稀释,不,是它们将我融化!

秋天,前者是热烈的夏天,后面是严寒的冬日,感觉就象是个缓冲的季节,这不正象自己走过的岁月吗?看着儿子一天天成长,回忆起那年轻的岁月,那份冲动和激情依然回味和难忘。曾记得上学逃课,下河摸虾,瓜田摘瓜。。。。。摸摸屁股,那细长的竹痕依旧疼痛,只不过多了些悔恨和留恋而已。自己也象儿子一样成长,恋爱,结婚,生子,按部就班地进行,突然,觉得自己也有点老了的感觉,曾经的狂妄,梦想,都宛如断线的风筝,随风飘扬。那份激情和冲动变少了,甚至没有了,难道也要进入生命中的冬季???

一天,偶然发现父母的头发变成花白,做饭的锅底残留污物,才觉得父母真老了,他们也曾经年轻,也曾经梦想,可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着我这个不太争气的儿子,即使错了很多,也依然疼爱的儿子,从没有觉得时间的流逝,带给他们的是岁月的珍惜,他们依然劲头十足的为儿子,甚至孙子而忙活,仿佛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休息和劳累。而秋天的落叶其实也如父母,落叶归根,起于枝头,始于根底,融入泥土,生成沃肥,为来年的丰收和成长尽献最后一点力量,也算个圆满的结局,却毫无怨悔之意。

而我现在正是处于秋天的季节,细细想来,献给父母什么?留给孩子多少?答案都让自己汗颜和愧疚,难道不多的冬季里继续这样的碌碌无为?我想冬

季本来是寒冷的,为什么我不能让它变得温暖些?我苦思冥想,苦苦挣扎!但我依然相信: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相关文章

  • 试论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中的三重哲学
  • 试论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中的三重哲学 周群锋 [内容提要] 刘亮程是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散文家,1998年出版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随即蜚声文坛,他的散文质朴无华,却有饱含了中国乡间千万年的沧桑世事.西部贫瘠的 ...查看


  • 从大地的根上出发的声音
  • 乡野,是中国历史的基点,是中国文化的源泉和根基所在.我们的文学数千年来,一直虔诚地守望乡土.季川说:"一个好的作家,他的作品是有土壤,有根基的."刘绍良对于乡野土地有着如此固执而深沉的爱.他扎根本土,饱含依恋,在乡野生活 ...查看


  • 论沈从文的散文还乡
  • 第8卷第3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8 No.3 2007年6月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Jun.2007 论沈从文的散文还乡 ...查看


  • 回荡在乡野上的歌声
  • 回荡在乡野上的歌声 -读谢庆胜散文集<田园牧歌> 林建国 认识记者兼作家庆胜君,自己有种相见恨晚之感!或许缘于共同的人生遭际.信仰追求.志趣爱好,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如今,能为他的第三部书集<田园牧歌>校对文稿, ...查看


  • 中国著名文学家
  • 中国著名文学家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他的作品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曾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意在改变国民精神.他曾在北大.北 ...查看


  • 许达然·非马------关于诗的对话
  • 原载<笠诗刊> 128 期,1985.8 许达然:原名许文雄.散文家.诗人.现任教美国西北大学.著有散文集「含泪的微笑」.「远方」.「土」.「吐」.「水边」及「人行道」等. 非马:原名马为义,诗人.工程师.现任职美国阿冈国家研究 ...查看


  • 陌落春的气息[散文欣赏]
  • 沉浸在黑暗之中的我们,总在寻找着属于我们的归宿.城市中的黑夜总是那么灯火通明,喧嚣的城市在宁静的夜晚也是那么的热闹非凡,站在一个认为最高点的地方俯视着整个城市,则是另一番景象.一处处的路灯闪烁着象征着它们独特的美,车流依然是那么的川流不息. ...查看


  • 论陈忠实前后期散文创作的不同景观
  • 论陈忠实前后期散文创作的不同景观 作者:程 尚 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以一部死后可以它当枕头的长篇<白鹿原>奠定了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如果说他的小说创作的历程,是从逐渐摆脱外在精神控制力量的影响达到与现实保持一种"审 ...查看


  • 现当代题目
  • 名词解释 . (1)"双百"方针 (2)"两结合"创作方法 (3)政治抒情诗 (4)新民歌运动 (5)山药蛋派 (6) 社会主义教育剧 (7) 主题先行论 (8) 根本任务论 (9)"三突出 ...查看


  • 大学语文试题第二单元)谢丹
  • 大学语文第二单元(150题) 一.<七月>(选择题30题,判断题5题,共35题) (一)选择题 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D ).☆ A .<山海经> B.<乐府诗集> C .<楚辞> D.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