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圈子文化"危害政治生态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2018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山头”、“圈子”现象,75.9%的受访者坦言当前社会以“山头”、“圈子”为代表的附庸思维普遍存在。更有47.3%的受访者表示正因“山头”、“圈子”或附庸问题而苦恼,47.2%的受访者认同,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跟对人比个人努力更重要。(3月2日《中国青年报》)

“圈子文化”并非今天才出现,自古就有,比如历史上的门阀、朋党等,可以说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社会现象。由于圈子文化的存在和影响,在官场上,跟对人,进对圈子,就能平步青云,官运亨通,步步高升;相反,不跟人,不入圈子,可能处处受排挤打压,人生不得志;如果跟错人,进错圈子,甚至可能人头落地,祸及子女、亲人。所以,“跟对人”比努力更重要,是生活中的现实。

所谓圈子,其实就是一些小集团、小团体、小帮派,一般来说,每个圈子都必有一个核心人物,核心人物当然是具有非凡影响力的权势人物,圈内人都以其为荣,马首是瞻。

其实,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总是属于某一群体,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圈子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象,不足为怪。但是,我们需要的是大圈子大团结,不是小圈子小团结。特别是在中央明确提出反腐要坚决打击“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的当前,我们更要认识到官场“圈子文化”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态的极端危害性。

笔者认为,官场“圈子文化”对政治生态的危害具体表现在:

影响党的团结。党内存在大大小小的“圈子”,“圈子”与“圈子”之间党同伐异,必然影响全党的团结统一。党是一个统一整体,不容分割,不允许任何人在党内搞分裂、建圈子、闹独立。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就必须旗帜鲜明地打击“圈子文化”。

影响中央权威。官场“圈子文化”的存在,目的就是与中央分庭抗礼,挑战中央权威,影响政令畅通,影响行政执行力。官场拉帮结派,破坏团结统一,党和国家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不战自乱,不攻自破,危害极大。因此,维护中央权威,拥护中央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全党和地方各级的政治使命。

影响政治清明。官场上“圈子”一旦形成,各个“圈子”就会为了各自的小团体利益,背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结党营私,自私自利,彼此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导致国家政治生活乌烟瘴气,影响政治清明,危害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影响干部干事。官场一旦出现“圈子”,各个“圈子”都会极力把权力控制在自己人手里,导致领导只用自己人,只用圈内人,因而在干部使用上染上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为小团体利益服务。在客观上可能导致不少人不愿意在工作上努力干出成绩,体现能力,转而醉心于官场钻营,寻找自己的政治靠山,投机取巧,走捷径,谋求政治前途。对于那些真正有真才实学做实事却又没有参加山头进入圈子的老实人,则是一种致命打击和严重伤害,因为看不到自己的政治前途和人生希望,而心灰意冷、得过且过,影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即使对于圈内人,也同样会患得患失,惴惴不安,更不可能去干实事,服务人民。

综上,官场“圈子文化”严重危害政治生态,影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坚决彻底打击官场“圈子文化”,铲除“圈子文化”的生存土壤。(刘运喜)

作者:刘运喜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2018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山头”、“圈子”现象,75.9%的受访者坦言当前社会以“山头”、“圈子”为代表的附庸思维普遍存在。更有47.3%的受访者表示正因“山头”、“圈子”或附庸问题而苦恼,47.2%的受访者认同,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跟对人比个人努力更重要。(3月2日《中国青年报》)

“圈子文化”并非今天才出现,自古就有,比如历史上的门阀、朋党等,可以说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社会现象。由于圈子文化的存在和影响,在官场上,跟对人,进对圈子,就能平步青云,官运亨通,步步高升;相反,不跟人,不入圈子,可能处处受排挤打压,人生不得志;如果跟错人,进错圈子,甚至可能人头落地,祸及子女、亲人。所以,“跟对人”比努力更重要,是生活中的现实。

所谓圈子,其实就是一些小集团、小团体、小帮派,一般来说,每个圈子都必有一个核心人物,核心人物当然是具有非凡影响力的权势人物,圈内人都以其为荣,马首是瞻。

其实,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总是属于某一群体,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圈子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象,不足为怪。但是,我们需要的是大圈子大团结,不是小圈子小团结。特别是在中央明确提出反腐要坚决打击“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的当前,我们更要认识到官场“圈子文化”对党和国家政治生态的极端危害性。

笔者认为,官场“圈子文化”对政治生态的危害具体表现在:

影响党的团结。党内存在大大小小的“圈子”,“圈子”与“圈子”之间党同伐异,必然影响全党的团结统一。党是一个统一整体,不容分割,不允许任何人在党内搞分裂、建圈子、闹独立。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就必须旗帜鲜明地打击“圈子文化”。

影响中央权威。官场“圈子文化”的存在,目的就是与中央分庭抗礼,挑战中央权威,影响政令畅通,影响行政执行力。官场拉帮结派,破坏团结统一,党和国家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不战自乱,不攻自破,危害极大。因此,维护中央权威,拥护中央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全党和地方各级的政治使命。

影响政治清明。官场上“圈子”一旦形成,各个“圈子”就会为了各自的小团体利益,背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结党营私,自私自利,彼此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导致国家政治生活乌烟瘴气,影响政治清明,危害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影响干部干事。官场一旦出现“圈子”,各个“圈子”都会极力把权力控制在自己人手里,导致领导只用自己人,只用圈内人,因而在干部使用上染上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为小团体利益服务。在客观上可能导致不少人不愿意在工作上努力干出成绩,体现能力,转而醉心于官场钻营,寻找自己的政治靠山,投机取巧,走捷径,谋求政治前途。对于那些真正有真才实学做实事却又没有参加山头进入圈子的老实人,则是一种致命打击和严重伤害,因为看不到自己的政治前途和人生希望,而心灰意冷、得过且过,影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即使对于圈内人,也同样会患得患失,惴惴不安,更不可能去干实事,服务人民。

综上,官场“圈子文化”严重危害政治生态,影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坚决彻底打击官场“圈子文化”,铲除“圈子文化”的生存土壤。(刘运喜)

作者:刘运喜


相关文章

  • 反对圈子文化克服好人主义措施2篇
  • 反对圈子文化克服好人主义措施2篇: "圈子文化"显而易见的巨大危害有两个. 首先,"圈子文化"是诱发腐败窝案的大染缸."圈子文化"的巨大危害不仅仅在于滋生腐败,而在于传染腐败.扩散 ...查看


  • "圈子文化"是政治生态的"致命杀手"
  • 一些地方政治生态出现问题,有的甚至比较突出,从山西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一些大案要案查处揭露出来的问题,表明"圈子文化"对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杀伤力比较大,影响比较深,危害比较重.因为能形成"圈子",表明已不 ...查看


  • 从[人民的名义]看"圈子文化"
  • 最近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经常能听到"汉大帮"."秘书帮"等台词,此类"帮派"是不良政治环境下畸形繁荣"圈子文化"衍生的一种产物,它折射出的是一 ...查看


  • 要反的不是圈子,而是圈子文化
  • 要反的不是圈子,而是圈子文化 圈子现象在官场的存在,让官场在帮派的勾心斗角中,变得人人自危,官场变得并不是能者上,而成了一种任人唯亲的恶性生态.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18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74.2%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存在&qu ...查看


  • 2017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模拟题: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 2017四川公务员笔试申论模拟题: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查看


  • 深刻认识背离"三严三实"的严重危害
  • 2015年06月22日 第A1版:要闻要论[字体] 大 | 默认 | 小深刻认识背离"三严三实"的严重危害作者:李纪恒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477 对照中央要求和近年来我省系列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巡视工作以及党的群 ...查看


  • 两学一做之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对照检查材料
  • 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仔细研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重新学习领会了政治 ...查看


  • 论严守党的政治规矩
  • 作者:包心鉴 廉政文化研究 2016年04期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15)06-0001-08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严守党的政治规矩,是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既是在继承中 ...查看


  • 信奉"跟对人"苦了谁
  • 阮直先生曾写了一篇<稻草捆绑术>的文章,主要批评一些如同稻草的人,总是想着靠上强权.攀附大人物,而那些一时攀附不上大人物的就找圈子,结"乡党".他说:"人的价值还是自身的素质决定一切,把命运捆绑在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