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中期试卷

武威第十一中学

2014-2015学年度 七 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科目:历史 命题人:徐长宝 审核人:蔡中英

一、单项选择题 (25个,每个2分,共50分)

1、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 、元谋人 B、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2、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它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很早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在原始社会时,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山顶洞人 B. 元谋人 北京人 C. 半坡人 山顶洞人D. 北京人 山顶洞人 3、右图是《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的想象图,下列说法与图中表示的现象不符的是 A 北京人会使用火 B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C 北京人生活的时期自然环境非常恶劣 D .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并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租,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 A .尧 B.舜 C.禹 D.黄帝

5、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 A. 秦 B.夏 C.宋 D.唐

6、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 夏朝 B.商朝 C.西周 D. 东周

7、“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8

、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B C D 9、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A.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B.管仲改革,壮大了齐国的力量 C. 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D.齐国经济富庶 10、“围魏救赵”的成语与下列哪一战役相关

A. 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11、下列关于长平之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发生在魏赵之间 B. 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强秦的进攻 C. 赵军40万人被俘 D.“纸上谈兵”的成语出自于此 12、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A. 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13、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中原市场的繁荣 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的耕种 D.大兴水利工程

14、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把天府之国带入了极大的灾难之中,一切生命财产安全牵动着国人的心。一个学生也问道:“成都平原上的举世瞩目、造福千秋的防洪灌溉工程,是否幸存?”这项巨大工程是

A .灵渠 B.白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 15、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C. 得到了国王秦孝公的支持 D.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16右图是我国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这种文字对于研究哪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A. 夏朝 B.商朝

C. 战国 D.秦朝

17、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 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8、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A .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 .中秋节

19、“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 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20、我们的祖先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A. 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1、“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这是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 A. 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孙子 22、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B.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C.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23、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一直被中医沿用。其中的“闻”的意思是

A .听说 B嗅 C.看气色 D.听声音 24、秦朝统一后的都城设在

A. 阳城 B.殷 C. 镐京 D.咸阳 25、假如你生活在秦朝,写字最有可能用的字体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或隶书 D.楷书 二、非选择题( 42分 )

26、利用历史图片了解历史现象,形象的感知历史知识和概念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途径,仔细观察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分别写出“图一”和“图二”的名称。(4分)

(2)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4分) (3)这些房屋的出现,说明我国居民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纣夏桀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公(秦国国君)曰:“善!”遂令变法。——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注:不循古而兴:没有按照祖宗传下来的制度治理国家,可是国家富强起来;

不易礼而亡:墨守祖宗的成规,结果使国家灭亡

(1)在论辩中,商鞅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改革的重要性。材料一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有哪些?(最少写两个)(2分) (2)材料中“公指的是谁?”(2分)

材料二:法令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因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

“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 也就说明了奖励的做法:将卒在战争中斩敌人首级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

(3)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的内容(6分)

材料三: 新法令推行几年后,秦国百姓家给人足,臣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故国势蒸蒸日上,孝公以商鞅为大良造。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4分)

28、仔细观察漫画,认真阅读每幅图片上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6分)

(2)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并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学派,选择你最熟悉的一

家(2分)简介其创始人(或代表人物)(2分),主要思想主张。(8分) 学派(名称):

创始人(或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三、简答题(8分)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武威第十一中学

2014-2015学年度 七 年级历史中期

试卷答题卡 科目:历史 命题人:徐长宝 审核人:蔡中英

一、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分别写出“图一”和“图二”的名称。(4分)

(2)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4分)

(3)这些房屋的出现,说明我国居民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1)在论辩中,商鞅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改革的重要性。材料一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有哪些?(最少写两个)(2分)

(2)材料中“公指的是谁?”(2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的内容(2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4分)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6分)

(2)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并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学派,选择你最熟悉的一家(2分)简介其创始人(或代表人物)(2分),主要思想主张。(4分) 学派(名称): 创始人(或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8分)

2014-2015学年度

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

23、 (1) “图一”是干栏式房屋 (2分)“图二”是半地穴式房屋(2分) 24、(1) 商汤、周武王、夏桀、商纣(任选其二)(2分) (2)秦孝公(2分) (3)奖励耕战(2分)

(4)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得到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4分) 25、(1)道家、(2分)法家、(2分)儒家(2分) (2)任选一家一人即可

儒家(2分):孔子(2分),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4分) 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仁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道家:老子,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武威第十一中学

2014-2015学年度 七 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科目:历史 命题人:徐长宝 审核人:蔡中英

一、单项选择题 (25个,每个2分,共50分)

1、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 、元谋人 B、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2、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它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很早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在原始社会时,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山顶洞人 B. 元谋人 北京人 C. 半坡人 山顶洞人D. 北京人 山顶洞人 3、右图是《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的想象图,下列说法与图中表示的现象不符的是 A 北京人会使用火 B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C 北京人生活的时期自然环境非常恶劣 D .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并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租,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 A .尧 B.舜 C.禹 D.黄帝

5、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 A. 秦 B.夏 C.宋 D.唐

6、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 夏朝 B.商朝 C.西周 D. 东周

7、“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8

、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B C D 9、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A.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B.管仲改革,壮大了齐国的力量 C. 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D.齐国经济富庶 10、“围魏救赵”的成语与下列哪一战役相关

A. 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11、下列关于长平之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发生在魏赵之间 B. 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强秦的进攻 C. 赵军40万人被俘 D.“纸上谈兵”的成语出自于此 12、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A. 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13、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中原市场的繁荣 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的耕种 D.大兴水利工程

14、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把天府之国带入了极大的灾难之中,一切生命财产安全牵动着国人的心。一个学生也问道:“成都平原上的举世瞩目、造福千秋的防洪灌溉工程,是否幸存?”这项巨大工程是

A .灵渠 B.白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 15、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C. 得到了国王秦孝公的支持 D.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16右图是我国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这种文字对于研究哪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A. 夏朝 B.商朝

C. 战国 D.秦朝

17、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 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8、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A .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 .中秋节

19、“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 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20、我们的祖先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A. 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1、“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这是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 A. 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孙子 22、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B.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C.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23、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一直被中医沿用。其中的“闻”的意思是

A .听说 B嗅 C.看气色 D.听声音 24、秦朝统一后的都城设在

A. 阳城 B.殷 C. 镐京 D.咸阳 25、假如你生活在秦朝,写字最有可能用的字体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或隶书 D.楷书 二、非选择题( 42分 )

26、利用历史图片了解历史现象,形象的感知历史知识和概念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途径,仔细观察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分别写出“图一”和“图二”的名称。(4分)

(2)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4分) (3)这些房屋的出现,说明我国居民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纣夏桀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公(秦国国君)曰:“善!”遂令变法。——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注:不循古而兴:没有按照祖宗传下来的制度治理国家,可是国家富强起来;

不易礼而亡:墨守祖宗的成规,结果使国家灭亡

(1)在论辩中,商鞅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改革的重要性。材料一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有哪些?(最少写两个)(2分) (2)材料中“公指的是谁?”(2分)

材料二:法令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因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

“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 也就说明了奖励的做法:将卒在战争中斩敌人首级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

(3)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的内容(6分)

材料三: 新法令推行几年后,秦国百姓家给人足,臣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故国势蒸蒸日上,孝公以商鞅为大良造。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4分)

28、仔细观察漫画,认真阅读每幅图片上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6分)

(2)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并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学派,选择你最熟悉的一

家(2分)简介其创始人(或代表人物)(2分),主要思想主张。(8分) 学派(名称):

创始人(或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三、简答题(8分)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武威第十一中学

2014-2015学年度 七 年级历史中期

试卷答题卡 科目:历史 命题人:徐长宝 审核人:蔡中英

一、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分别写出“图一”和“图二”的名称。(4分)

(2)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4分)

(3)这些房屋的出现,说明我国居民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1)在论辩中,商鞅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改革的重要性。材料一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有哪些?(最少写两个)(2分)

(2)材料中“公指的是谁?”(2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的内容(2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4分)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6分)

(2)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并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学派,选择你最熟悉的一家(2分)简介其创始人(或代表人物)(2分),主要思想主张。(4分) 学派(名称): 创始人(或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8分)

2014-2015学年度

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

23、 (1) “图一”是干栏式房屋 (2分)“图二”是半地穴式房屋(2分) 24、(1) 商汤、周武王、夏桀、商纣(任选其二)(2分) (2)秦孝公(2分) (3)奖励耕战(2分)

(4)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得到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4分) 25、(1)道家、(2分)法家、(2分)儒家(2分) (2)任选一家一人即可

儒家(2分):孔子(2分),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4分) 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仁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道家:老子,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孙武,“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相关文章

  • 九年级(上)历史期中试卷
  • 九年级(上)历史期中试题 2014.11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把每小题正确答案填入下面表格内,每题1分,25分) 1.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象形文字 C. 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2.8世纪前期,在西 ...查看


  • 九年级期末考试时间安排
  • +关于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初中期末考试的通知 1. 九年级:语文:九年级上册全部内容.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 .七八年级古诗词文言文要求 背诵篇目(只考默写部分). 数学:第二十一章到第二十六章结束 英语:十单元结束(包括6---10 ...查看


  • 计划的制定和开始实施阶段总结
  • 计划的制定和开始实施阶段总结 一.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初中‛--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学段和群体,即义务教育阶段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初中学生.‚历史‛--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属性.范围,即历史学科.‚复习‛--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是学生在常规 ...查看


  • 七年级上册思品中期试卷
  • ①各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各种生命需要互相尊重.相互关爱 ②还是人类的生命最重要 ③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 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己 蟠龙第一中学 李海霞 A. ...查看


  •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 ____________:号考准 ___________:级班 ___________:校学 __________:名姓 2017-2018学年(上)九年级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 ...查看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 1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分×20,共40分). 11.现阶段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 ( ) A.解放台湾 B.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查看


  •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卷
  •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卷 历史与社会部分 一.单项(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26分) 1.在16世纪的西欧,众多的雇佣工人大多自( ) A.破产的工场主 B.失去土地的农民 C.获得自由的奴隶 D.没落的贵族 2. ...查看


  •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新)
  • 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练习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 试题卷 I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战场上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血肉模糊. ...查看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分×20,共40分). 1.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始于 ( )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