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的制定和开始实施阶段总结

计划的制定和开始实施阶段总结

一、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初中‛——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学段和群体,即义务教育阶段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初中学生。‚历史‛——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属性、范围,即历史学科。‚复习‛——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是学生在常规新课讲授中已经学过的‚东西‛,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东西‛更加系统、扎实、巩固,并在原有基础上,融会贯通,有所提高。‚方法‛——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是解决复习过程中所遇问题的门路、途径、程序等并从中探索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更高效的复习方法,更好的指导复习教学。

二、 运用“例证教学方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想与中考考查能力的现实要求

首先,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逐步获得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外,正确合理的教学评价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复习能力则是实现 ‚教‛与 ‚学‛双向达标的重要方法。

其次,陕西历史学业考试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即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近年来陕西历史中考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注重对学生读图、读材料、历史思辨能力的考查等);中考试题也呈现出立意价值化、题型多样化、情境新颖化、考查主干化、思维迁移化、开放合理化、思考辩证化、导向明晰化的新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特别注意对复习方法的掌握和落实,提高复习效率和针对性。

复次,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的探究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在复习备考中扎扎实实的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陕西历史中考‚开卷‛形式的要求

陕西历史中考采用开卷考试,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这对学生的日常复习提出了新的挑战。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前人诸如此类的论述,都强调了工具和方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初中历史教学和后期复习备考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内容繁杂、工作量大、学科分值少、学生甚至家长重视不够的尴尬现实。因此,通过探讨、研究,构建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效益,提高单位时间的复习效率,进一步落实历史复习教学的三维目标,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义务教育各学段的成绩,为高中输送优秀的人才,这一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就摆在了每个初中历史教师的面前,并成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实教与学活动中的渴望

在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大背景下,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查仍然是以试卷考试的形式为主。因此,有效、简便的复习方法不仅是学生巩固所学、提升能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最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例如:针对中考,学校普遍采用‚三轮复习法‛或‚多轮复习法‛,为完成计划,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味灌输和讲授,仅仅通过大量习题和考试来突破重难点和提升能力显然是存在缺陷的。所以,这种传统的复习方法亟需改进。

初中课程安排的需要

从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来看,在七、八、九三个年级同步实施‚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构建有效的复习教学乃至逐步打造高效的复习教学;根据各年级复习侧重点的不同,将‚点——线结合‛式的、主题化的初中历史,用时空顺序加以联系,更有利于落实初中历史学习的延续性、把握知识网络的完整性,形成宏观历史框架和微观历史考点的有机、有效契合,从而实现复习课有效和高效教学、教师学科能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提高,同时,也可为相关学科提供复习方法借鉴。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程以及中考考查的各种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中学阶段打下一个坚实的历史基础,课题组认为,开

展‚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它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校本资源(如历史教研组、历史学科组研讨)、阅读相关书籍、获取相关网络信息、学生问卷调查、‚请进来,走出去‛、案例教学、研究小论文等,其中,借鉴既往复习方法,开展学生问卷调查,有的放矢,实施案例教学,并从中探索、总结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是实施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

解决问题的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

(1)理论研究:

从理论上探索初中历史复习方法。具体步骤是:采取利用校本资源(如历史教研组、历史学科组研讨)、阅读相关书籍、获取相关网络信息、‚请进来,走出去‛等途径展开理论研究,寻找理论支撑,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形成相关理论研究论文。

(2)学情分析:

通过专家指导、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合理制定‚学生问卷调查表‛,掌握初中不同学段学生历史复习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同时辅助以试卷分析、与学生家长交流等方式发掘和掌握现实中学生存在问题。

根据课题组成员特长,明确个人分工,通过小组会议讨论形成研究初步方案,明确课题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1月)

调查问卷初稿编制成功后,在课题组内讨论完善,形成问卷第一稿,在本校2014届学生中试调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一步完善问卷,形成第二稿,最后在各年级进行调查,将数据做分类统计,形成研究结果。

将理论研究成果,参照相应学段的学生实际情况,以案例教学的形式,运用到课堂复习教学和课后相关指导中去,检验复习效果,并从中进一步探索、总结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总结实践研究成果,形成相关实践研究论文,并总结第一、第二阶段研究成果,形成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2月——2013年5月)

整理小课题档案袋,系统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案例实践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在整个课题研究中,注意三个研究小组(按学段划分)的协调和组内的协调,督促落实研究进度、检查研究实效,完善过程性资料并整理、保存,按要求撰写阶段性研究总结、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研究过程中,历史教研组、历史学科组及课题研究成员的研讨记录。

(2)阅读相关书籍、获取相关网络信息进行系统整理的资料或有感而发所写的随笔。

(3)学生问卷调查的原始资料、汇总整理资料及对资料剖析所形成的认识性资料。

(4)‚请进来,走出去‛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性、经验性、实践性资料的总结。

(5)案例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设计、教案、课件、课堂实录、教后记、学生反馈的重要信息资料及有感而发所形成的教育叙事、研究小论文等。

(6)阶段性研究报告、结题报告,及与该研究课题相关的其他过程性资料。

中期课题研究进展总结

一、 中期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该研究课题的实施主要分三个阶段展开:目前该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是:按计划和进度已完成了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的研究内容。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

课题组成员主要完成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 ‚理论研究‛

课题组全体成员通力配合,通过召开小课题专题研讨会(8次)、阅读与课题相关的专业书籍(10余部)、在网上获取课题研究相关网络信息(下载期刊文章300余篇)、‚请进来,走出去‛与省市专家交流(得到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胡卫平博士的悉心指导)等途径展开理论研究,获得了建构理论、统计学等理论支撑,为从理论上探究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形成相关理论研究论文、开展‚学情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

为全面真实地掌握初中不同学段学生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全体成员不辞劳苦,多次利用课余时间,采取通过与学生代表谈话、与家长班主任交流、听取专家学者指导意见、搜集问卷调查相关资料等多种途径、方法,在获取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学生问卷调查表‛初稿,为小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1月)

课题组主要完成了两方面工作。

(一) 审定‚学生问卷调查表‛形成定稿、在各年级实施问卷调查并分析数据形成理论研究成果。

在该环节中,课题组成员首先将调查问卷初稿在组内反复讨论完善,形成问卷第一稿并进行初次调查;其次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一步完善问卷,形成了较为科学、系统、合理的定稿;然后在初2015届、2014届、2013届三个年级进行了分层调查,并将数据做了分类统计;最后经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形成了较为科学、系统、合理、实用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详见‚调查问卷分析表‛)

(二) 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检验复习效果。

在该环节中,三个年级的负责老师调查情况汇总如下:

负责初2015届的陆孔存老师就调查问卷研究成果中反映出来的‚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一般‛、‚对知识线索的把握一般‛、‚缺乏及时有效的总结‛等问题,在课堂中开展了以‚制作经线‘年代尺’‛、‚梳理纬线‘知识网’‛为主题的案例教学。

负责初2014届的丁伟、芮钊两位老师就调查问卷研究成果中反映出来的‚学生较为依赖老师,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如改错本、

答题的规范性问题‛、‚学习中存在‘抓大放小’的问题、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学习方法的总结‛等问题,在课堂中开展了以‚重视基础、强化技能、凸显个性‛为主题的案例教学。

负责初2013届的赵长征、索海峰两位老师就调查问卷研究成果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知识线索等掌握不牢固‛‚对历史教科书知识结构、知识体系欠缺‛‚历史时代特征、阶段特征把握不准‛‚辅导练习力求经典‛、‚试题纠错缺失‛等问题,在课堂中开展了以‚陕西师大附中初2013届历史中考一轮‘考点’复习方案‛、‚《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复习‛、‚中国古代史重要历史阶段特征复习‛、‚中国古代史经典练习‛、‚建立错题记录‛等为主题的案例教学。

通过近两个月的实施效果来看,学生的‚把握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分析历史事件发生原因‛‚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述‛、‚历史联系实际‛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案例教学等研究成果实施过程中:

负责初2015届‚历史复习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组成员陆孔存老师探索出了‚年代尺制作法‛‚‘5W+I’复习法‛、‚内外因分析法‛等复习方法;

负责初2014届‚历史复习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组成员丁伟、芮钊两位老师老师探索出了‚基础+技能‛、‚历史要素验证法‛、‚乡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复习法‛等复习方法;

负责初2013届‚历史复习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组成员索海峰、赵长征两位老师探索出了‚力求精细,一轮‘考点’复习法‛、‚梳理知识结构、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等复习方法;

课题组已完成了对该课题中期的研究报告文本(见下文)。相信,随着后期研究工作的进一步系统、全面、深入开展,课题组一定会探索、总结出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为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2月——2013年5月)积累更丰硕的成果。

二、 该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的参考资料如下

该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的部分参考资料如下: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2.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 沈阳出版社 1990年12月第1版。

3. 《普通心理学》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年2月第1版。

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第3版。

5.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第1版

三、该课题在研究中存在的困难、解决的思路及专家的指导情况

存在的困难:

1. 研究者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储备有待进一步更新;对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尚缺乏有效把握。

2. 研究者所带年级、班级,或是初三毕业年级,或是跨年级教学,或是教学班较多,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时间紧、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测试多、升学压力大的实际情况,研究时间很难保证,对课题研究有一定程度冲击。

3. 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历史能力、复习方法掌握欠缺。

4. 学生对参与该研究活动态度不一,重视程度参差不齐。

解决思路:

1. 钻研有关教育学、心理学书籍,吸收最新研究成果;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并将所掌握的知识、所形成的能力和最新研究成果充分运用到初中各年级历史复习当中去。

2. 在课题研究中希望进一步得到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胡卫平老师、市教科所历史教研室闫璟老师等专家组成员、学校教研室、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班主任、历史课代表、班干部等的有力支持,保障研究时间、研究进度、研究计划的逐步落实。

3. 各年级历史教师通过常规教学,进一步落实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历史能力、复习方法的掌握。

4. 课题组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进一步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历史复习各环节的重要性,从而改变学生的态度,积极参与研究。

该课题在申报、论证、立项、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实施方案、开题报告以及初期、中期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了闫璟老师等全体专家组成员的悉心指导,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增强了该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极大地推动了该课题的顺利展开。在此对闫璟老师等全体专家组成员的悉心指导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并希望得到更深入的指导!

后期研究情况及结题成果总结

一、 课题后期研究情况

在第一、第二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新学期开学后,七、八、九年级三个课题小组的主要负责人陆孔存、丁伟及芮钊、赵长征和索海峰,分别开展并深化了以下有关小课题研究的实践工作,其中:

从事七年级历史教学的陆孔存老师主要在课题实验班开展了‚‛‚‛‚‛等复习实践。

从事八年级历史教学的丁伟和芮钊老师主要在课题实验班开展了‚‛‚‛‚‛等复习实践。

从事九年级历史教学的赵长征和索海峰老师主要在课题实验班开展了‚相关中考专题复习‛‚答题方法与技巧复习‛‚图表材料题解题技巧‛‚考后反思‛‚错题、错字纠正‛等复习实践。

几个月的实践证明,上述复习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拓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仅从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就有明显的进步,充分说明上述复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

在上述复习研究和开展实验的同时,课题组成员还通力配合、协调工作,注重督促落实研究进度、检查研究实效,完善过程性资料并整理、保存,重点开展了对小课题档案袋的整理、完善工作,系统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案例实践研究成果,撰写了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促进了小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如期完成,为初中历史有效和高效复习积累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相信,随着‚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工作的后续深入开展,学生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经世致用能力、应试能力,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二、 结题成果——最后,在系统整理“档案袋”材料,进行反思、总结的

基础上,形成结题报告、论文,完成该课题。

形成论文:

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前人诸如此类的论述,都强调了工具和方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通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逐步获得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可见,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育外,进行正确合理的教学评价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复习能力则是实现 ‚教‛与 ‚学‛双向达标的重要方法。

就陕西历史中考而言,近年来陕西历史中考虽采用开卷考试,但命题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注重对学生读图、读材料、历史思辨能力的考查等,试题也呈现出立意价值化、题型多样化、情境新颖化、考查主干化、思维迁移化、开

放合理化、思考辩证化、导向明晰化的新特点,它对学生的日常复习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迫切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在日常学习中特别注意对复习方法的掌握和落实,提高复习效率和复习的针对性。

特别是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的探究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在有限的复习备考时间中扎扎实实的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初中历史教学和后期复习备考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内容繁杂、工作量大、学科分值少、学生甚至家长重视不够的尴尬现实。因此,通过探讨、研究构建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向复习课堂的45分钟要质量、效益,提高单位时间复习的实效,进一步落实历史复习教学的三维目标,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高中输入优秀的人才,这一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就摆在了每一个初中历史教师的面前,并成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课堂复习教学是历史复习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切实落实减负、增效、提分、为高中培养优秀人才的主战场,因此,探究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构建有效的复习教学、乃至逐步打造高效的复习教学也就成为初中历史教学刻不容缓的要务。

目前,在我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大背景下,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查仍然是以试卷考试的形式为主的。因此,有效、简便、可行的复习方法不仅是学生巩固所学、提升能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最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例如:针对中考,学校普遍采用‚三轮复习法‛,为完成计划,有些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一味灌输和讲授,有些教师则力图通过作大量习题或通过大量测试来突破重难点和提升能力,这些做法教学实践证明,显然都是存在一定缺陷的。所以,这种传统的复习方法亟需改进,有效和高效的复习方法亟待加强。

从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来看,在七、八、九三个年级同步实施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构建有效的复习教学、乃至逐步打造高效的复习教学,能将点——线结合式的、主题化的初中历史,用时、空顺序加以联系,利于落实初中历史学习的延续性、把握知识网络的完整性,形成宏观历史框架和微观历史考点的有机、

有效契合,从而实现复习课有效和高效教学、教师学科能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提高并为相关学科复习方法提供借鉴‚四赢‛。

因此,开展‚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这一课题,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小课题立项审定后,课题组成员对课题进行了细致研磨。课题组对‚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是这样界定的:‚初中‛——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学段和群体,即义务教育阶段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初中学生。‚历史‛——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属性、范围,即历史学科。‚复习‛——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是学生在常规新课讲授中已经学过的‚东西‛,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东西‛更加系统、扎实、巩固,并在原有基础上,融会贯通,有所提高。‚方法‛——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是解决复习过程中所遇问题的门路、途径、程序等并从中探索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更高效的复习方法,更好的指导复习教学。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以探索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为主要目标, 以本校2015、2014、2013届初中各年级某些班级学生为实施对象开展研究。其中: 七年级主要由陆孔存老师负责实施;八年级主要由丁伟、芮钊两位老师负责实施;九年级主要由索海峰、赵长征两位老师负责实施;赵长征老师负责组织协调和统筹工作。在研究中课题组注重利用校本资源(如历史教研组、历史学科组研讨)、阅读相关书籍、获取相关网络信息、学生问卷调查、‚请进来,走出去‛、案例教学、研究小论文等,其中以借鉴既往复习方法,开展学生问卷调查,有的放矢,实施案例教学,并从中探索、总结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是实施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

在长达半年多的小课题研究实践中,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主要分三个步骤和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课题组成员主要完成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理论研究:

即从理论上探索初中历史复习方法。具体步骤是:采取利用校本资源(如历史教研组、历史学科组研讨)、阅读相关书籍、获取相关网络信息、‚请进来,

走出去‛等途径展开理论研究,寻找理论支撑,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形成相关理论研究论文。具体工作如下:

课题组全体成员通力配合,通过召开小课题专题研讨会(8次)、阅读与课题相关的专业书籍(10余部)、在网上获取课题研究相关网络信息(下载期刊文章300余篇)、‚请进来,走出去‛与省市专家交流(得到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胡卫平博士的悉心指导)等途径展开理论研究,获得了建构理论、统计学等理论支撑,为从理论上探究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形成相关理论研究论文、开展‚学情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专家指导、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合理制定‚学生问卷调查表‛,掌握初中不同学段学生历史复习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同时辅助以试卷分析、与学生家长交流等方式发掘和掌握现实中学生存在问题。根据课题组成员特长,明确个人分工,通过小组会议讨论形成研究初步方案,明确课题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具体工作如下:

为全面真实地掌握初中不同学段学生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全体成员不辞劳苦,多次利用课余时间,采取通过与学生代表谈话、与家长班主任交流、听取专家学者指导意见、搜集问卷调查相关资料等多种途径、方法,在获取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学生问卷调查表‛初稿,为小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1月)

调查问卷初稿编制成功后,在课题组内讨论完善,形成问卷第一稿,在本校2014届学生中试调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一步完善问卷,形成第二稿,最后在各年级进行调查,将数据做分类统计,形成研究结果。

将理论研究成果,参照相应学段的学生实际情况,以案例教学的形式,运用到课堂复习教学和课后相关指导中去,检验复习效果,并从中进一步探索、总结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总结实践研究成果,形成相关实践研究论文,并总结第一、第二阶段研究成果,形成中期报告。

在整个实施阶段,课题组主要完成了两方面工作:

一是审定‚学生问卷调查表‛形成定稿、在各年级实施问卷调查并分析数据形成理论研究成果。

在该环节中,课题组成员首先将调查问卷初稿在组内反复讨论完善,形成问卷第一稿并进行初次调查;其次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一步完善问卷,形成了较为科学、系统、合理的定稿;然后在初2015届、2014届、2013届三个年级进行了分层调查,并将数据做了分类统计;最后经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形成了较为科学、系统、合理、实用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详见‚调查问卷分析表‛等)

二是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检验复习效果。

在该环节中,三个年级的负责老师调查问卷汇总及应对策略情况如下: 负责初2015届的陆孔存老师就调查问卷研究成果中反映出来的‚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一般‛、‚对知识线索的把握一般‛、‚缺乏及时有效的总结‛等问题,在课堂中开展了以‚制作经线‘年代尺’‛、‚梳理纬线‘知识网’‛为主题的案例教学。

负责初2014届的丁伟、芮钊两位老师就调查问卷研究成果中反映出来的‚学生较为依赖老师,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如改错本、答题的规范性问题‛、‚学习中存在‘抓大放小’的问题、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学习方法的总结‛等问题,在课堂中开展了以‚重视基础、强化技能、凸显个性‛为主题的案例教学。

负责初2013届的赵长征、索海峰两位老师就调查问卷研究成果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知识线索等掌握不牢固‛‚对历史教科书知识结构、知识体系欠缺‛‚历史时代特征、阶段特征把握不准‛‚辅导练习力求经典‛、‚试题纠错缺失‛等问题,在课堂中开展了以‚陕西师大附中初2013届历史中考一轮‘考点’复习方案‛、‚《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复习‛、‚中国古代史重要历史阶段特征复习‛、‚中国古代史经典练习‛、‚建立错题记录‛等为主题的案例教学。

通过近半年的实施效果来看,学生的‚把握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分析历史事件发生原因‛‚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述‛、‚历史联系实际‛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案例教学等研究成果实施过程中:

负责初2015届‚历史复习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组成员陆孔存老师探索出了‚年代尺制作法‛‚‘5W+I’复习法‛、‚内外因分析法‛等复习方法。

负责初2014届‚历史复习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组成员丁伟、芮钊两位老师探索出了‚基础+技能‛、‚历史要素验证法‛、‚乡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复习法‛等复习方法。

负责初2013届‚历史复习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组成员索海峰、赵长征两位老师探索出了‚力求精细,一轮‘考点’复习法‛、‚梳理知识结构、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等复习方法。

在此阶段课题组不断总结理论和实践经验完成了中期研究报告,为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2月——2013年5月)积累了丰富的复习经验和较有效的复习方法,为科学有效的进行初中历史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2月——2013年5月)

在第一、第二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新学期开学后,七、八、九年级三个课题小组的主要负责人陆孔存、丁伟及芮钊、赵长征和索海峰,分别开展并深化了以下有关小课题研究的实践工作,其中:

从事七年级历史教学的陆孔存老师主要在课题实验班开展了‚中国古代史年代尺制作‛‚中西阶段特征比较‛‚增强阅读意识,提高中考成绩‛等复习实践。

从事八年级历史教学的丁伟和芮钊老师主要在课题实验班开展了‚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册复习建议‛ “初二学生制作整理基础知识框架原始文本‛等复习实践。

从事九年级历史教学的赵长征和索海峰老师主要在课题实验班开展了‚相关中考专题复习‛‚答题方法与技巧复习‛‚图表材料题解题技巧‛‚考后反思‛‚错题、错字纠正‛等复习实践。

几个月的实践证明,上述复习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拓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仅从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就有明显的进步,充分说明上述复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

在上述复习研究和开展实验的同时,课题组成员还通力配合、协调工作,注重督促落实研究进度、检查研究实效,完善过程性资料并整理、保存,重点开展了对小课题档案袋的整理、完善工作,系统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案例实践研

究成果,撰写了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促进了小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如期完成,为初中历史有效和高效复习积累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相信,随着‚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工作的后续深入开展,学生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经世致用能力、应试能力,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资料: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2.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 沈阳出版社 1990年12月第1版。

3. 《普通心理学》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年2月第1版。

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第3版。

5.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计划的制定和开始实施阶段总结

一、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初中‛——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学段和群体,即义务教育阶段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初中学生。‚历史‛——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属性、范围,即历史学科。‚复习‛——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是学生在常规新课讲授中已经学过的‚东西‛,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东西‛更加系统、扎实、巩固,并在原有基础上,融会贯通,有所提高。‚方法‛——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是解决复习过程中所遇问题的门路、途径、程序等并从中探索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更高效的复习方法,更好的指导复习教学。

二、 运用“例证教学方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想与中考考查能力的现实要求

首先,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逐步获得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外,正确合理的教学评价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复习能力则是实现 ‚教‛与 ‚学‛双向达标的重要方法。

其次,陕西历史学业考试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即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近年来陕西历史中考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注重对学生读图、读材料、历史思辨能力的考查等);中考试题也呈现出立意价值化、题型多样化、情境新颖化、考查主干化、思维迁移化、开放合理化、思考辩证化、导向明晰化的新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特别注意对复习方法的掌握和落实,提高复习效率和针对性。

复次,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的探究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在复习备考中扎扎实实的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陕西历史中考‚开卷‛形式的要求

陕西历史中考采用开卷考试,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这对学生的日常复习提出了新的挑战。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前人诸如此类的论述,都强调了工具和方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初中历史教学和后期复习备考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内容繁杂、工作量大、学科分值少、学生甚至家长重视不够的尴尬现实。因此,通过探讨、研究,构建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效益,提高单位时间的复习效率,进一步落实历史复习教学的三维目标,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义务教育各学段的成绩,为高中输送优秀的人才,这一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就摆在了每个初中历史教师的面前,并成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实教与学活动中的渴望

在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大背景下,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查仍然是以试卷考试的形式为主。因此,有效、简便的复习方法不仅是学生巩固所学、提升能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最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例如:针对中考,学校普遍采用‚三轮复习法‛或‚多轮复习法‛,为完成计划,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味灌输和讲授,仅仅通过大量习题和考试来突破重难点和提升能力显然是存在缺陷的。所以,这种传统的复习方法亟需改进。

初中课程安排的需要

从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来看,在七、八、九三个年级同步实施‚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构建有效的复习教学乃至逐步打造高效的复习教学;根据各年级复习侧重点的不同,将‚点——线结合‛式的、主题化的初中历史,用时空顺序加以联系,更有利于落实初中历史学习的延续性、把握知识网络的完整性,形成宏观历史框架和微观历史考点的有机、有效契合,从而实现复习课有效和高效教学、教师学科能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提高,同时,也可为相关学科提供复习方法借鉴。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程以及中考考查的各种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中学阶段打下一个坚实的历史基础,课题组认为,开

展‚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它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校本资源(如历史教研组、历史学科组研讨)、阅读相关书籍、获取相关网络信息、学生问卷调查、‚请进来,走出去‛、案例教学、研究小论文等,其中,借鉴既往复习方法,开展学生问卷调查,有的放矢,实施案例教学,并从中探索、总结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是实施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

解决问题的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

(1)理论研究:

从理论上探索初中历史复习方法。具体步骤是:采取利用校本资源(如历史教研组、历史学科组研讨)、阅读相关书籍、获取相关网络信息、‚请进来,走出去‛等途径展开理论研究,寻找理论支撑,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形成相关理论研究论文。

(2)学情分析:

通过专家指导、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合理制定‚学生问卷调查表‛,掌握初中不同学段学生历史复习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同时辅助以试卷分析、与学生家长交流等方式发掘和掌握现实中学生存在问题。

根据课题组成员特长,明确个人分工,通过小组会议讨论形成研究初步方案,明确课题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1月)

调查问卷初稿编制成功后,在课题组内讨论完善,形成问卷第一稿,在本校2014届学生中试调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一步完善问卷,形成第二稿,最后在各年级进行调查,将数据做分类统计,形成研究结果。

将理论研究成果,参照相应学段的学生实际情况,以案例教学的形式,运用到课堂复习教学和课后相关指导中去,检验复习效果,并从中进一步探索、总结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总结实践研究成果,形成相关实践研究论文,并总结第一、第二阶段研究成果,形成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2月——2013年5月)

整理小课题档案袋,系统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案例实践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在整个课题研究中,注意三个研究小组(按学段划分)的协调和组内的协调,督促落实研究进度、检查研究实效,完善过程性资料并整理、保存,按要求撰写阶段性研究总结、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研究过程中,历史教研组、历史学科组及课题研究成员的研讨记录。

(2)阅读相关书籍、获取相关网络信息进行系统整理的资料或有感而发所写的随笔。

(3)学生问卷调查的原始资料、汇总整理资料及对资料剖析所形成的认识性资料。

(4)‚请进来,走出去‛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性、经验性、实践性资料的总结。

(5)案例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设计、教案、课件、课堂实录、教后记、学生反馈的重要信息资料及有感而发所形成的教育叙事、研究小论文等。

(6)阶段性研究报告、结题报告,及与该研究课题相关的其他过程性资料。

中期课题研究进展总结

一、 中期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该研究课题的实施主要分三个阶段展开:目前该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是:按计划和进度已完成了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的研究内容。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

课题组成员主要完成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 ‚理论研究‛

课题组全体成员通力配合,通过召开小课题专题研讨会(8次)、阅读与课题相关的专业书籍(10余部)、在网上获取课题研究相关网络信息(下载期刊文章300余篇)、‚请进来,走出去‛与省市专家交流(得到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胡卫平博士的悉心指导)等途径展开理论研究,获得了建构理论、统计学等理论支撑,为从理论上探究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形成相关理论研究论文、开展‚学情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

为全面真实地掌握初中不同学段学生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全体成员不辞劳苦,多次利用课余时间,采取通过与学生代表谈话、与家长班主任交流、听取专家学者指导意见、搜集问卷调查相关资料等多种途径、方法,在获取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学生问卷调查表‛初稿,为小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1月)

课题组主要完成了两方面工作。

(一) 审定‚学生问卷调查表‛形成定稿、在各年级实施问卷调查并分析数据形成理论研究成果。

在该环节中,课题组成员首先将调查问卷初稿在组内反复讨论完善,形成问卷第一稿并进行初次调查;其次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一步完善问卷,形成了较为科学、系统、合理的定稿;然后在初2015届、2014届、2013届三个年级进行了分层调查,并将数据做了分类统计;最后经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形成了较为科学、系统、合理、实用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详见‚调查问卷分析表‛)

(二) 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检验复习效果。

在该环节中,三个年级的负责老师调查情况汇总如下:

负责初2015届的陆孔存老师就调查问卷研究成果中反映出来的‚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一般‛、‚对知识线索的把握一般‛、‚缺乏及时有效的总结‛等问题,在课堂中开展了以‚制作经线‘年代尺’‛、‚梳理纬线‘知识网’‛为主题的案例教学。

负责初2014届的丁伟、芮钊两位老师就调查问卷研究成果中反映出来的‚学生较为依赖老师,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如改错本、

答题的规范性问题‛、‚学习中存在‘抓大放小’的问题、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学习方法的总结‛等问题,在课堂中开展了以‚重视基础、强化技能、凸显个性‛为主题的案例教学。

负责初2013届的赵长征、索海峰两位老师就调查问卷研究成果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知识线索等掌握不牢固‛‚对历史教科书知识结构、知识体系欠缺‛‚历史时代特征、阶段特征把握不准‛‚辅导练习力求经典‛、‚试题纠错缺失‛等问题,在课堂中开展了以‚陕西师大附中初2013届历史中考一轮‘考点’复习方案‛、‚《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复习‛、‚中国古代史重要历史阶段特征复习‛、‚中国古代史经典练习‛、‚建立错题记录‛等为主题的案例教学。

通过近两个月的实施效果来看,学生的‚把握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分析历史事件发生原因‛‚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述‛、‚历史联系实际‛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案例教学等研究成果实施过程中:

负责初2015届‚历史复习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组成员陆孔存老师探索出了‚年代尺制作法‛‚‘5W+I’复习法‛、‚内外因分析法‛等复习方法;

负责初2014届‚历史复习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组成员丁伟、芮钊两位老师老师探索出了‚基础+技能‛、‚历史要素验证法‛、‚乡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复习法‛等复习方法;

负责初2013届‚历史复习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组成员索海峰、赵长征两位老师探索出了‚力求精细,一轮‘考点’复习法‛、‚梳理知识结构、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等复习方法;

课题组已完成了对该课题中期的研究报告文本(见下文)。相信,随着后期研究工作的进一步系统、全面、深入开展,课题组一定会探索、总结出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为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2月——2013年5月)积累更丰硕的成果。

二、 该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的参考资料如下

该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的部分参考资料如下: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2.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 沈阳出版社 1990年12月第1版。

3. 《普通心理学》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年2月第1版。

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第3版。

5.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第1版

三、该课题在研究中存在的困难、解决的思路及专家的指导情况

存在的困难:

1. 研究者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储备有待进一步更新;对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尚缺乏有效把握。

2. 研究者所带年级、班级,或是初三毕业年级,或是跨年级教学,或是教学班较多,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时间紧、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测试多、升学压力大的实际情况,研究时间很难保证,对课题研究有一定程度冲击。

3. 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历史能力、复习方法掌握欠缺。

4. 学生对参与该研究活动态度不一,重视程度参差不齐。

解决思路:

1. 钻研有关教育学、心理学书籍,吸收最新研究成果;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并将所掌握的知识、所形成的能力和最新研究成果充分运用到初中各年级历史复习当中去。

2. 在课题研究中希望进一步得到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胡卫平老师、市教科所历史教研室闫璟老师等专家组成员、学校教研室、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班主任、历史课代表、班干部等的有力支持,保障研究时间、研究进度、研究计划的逐步落实。

3. 各年级历史教师通过常规教学,进一步落实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历史能力、复习方法的掌握。

4. 课题组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进一步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历史复习各环节的重要性,从而改变学生的态度,积极参与研究。

该课题在申报、论证、立项、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实施方案、开题报告以及初期、中期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了闫璟老师等全体专家组成员的悉心指导,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增强了该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极大地推动了该课题的顺利展开。在此对闫璟老师等全体专家组成员的悉心指导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并希望得到更深入的指导!

后期研究情况及结题成果总结

一、 课题后期研究情况

在第一、第二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新学期开学后,七、八、九年级三个课题小组的主要负责人陆孔存、丁伟及芮钊、赵长征和索海峰,分别开展并深化了以下有关小课题研究的实践工作,其中:

从事七年级历史教学的陆孔存老师主要在课题实验班开展了‚‛‚‛‚‛等复习实践。

从事八年级历史教学的丁伟和芮钊老师主要在课题实验班开展了‚‛‚‛‚‛等复习实践。

从事九年级历史教学的赵长征和索海峰老师主要在课题实验班开展了‚相关中考专题复习‛‚答题方法与技巧复习‛‚图表材料题解题技巧‛‚考后反思‛‚错题、错字纠正‛等复习实践。

几个月的实践证明,上述复习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拓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仅从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就有明显的进步,充分说明上述复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

在上述复习研究和开展实验的同时,课题组成员还通力配合、协调工作,注重督促落实研究进度、检查研究实效,完善过程性资料并整理、保存,重点开展了对小课题档案袋的整理、完善工作,系统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案例实践研究成果,撰写了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促进了小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如期完成,为初中历史有效和高效复习积累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相信,随着‚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工作的后续深入开展,学生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经世致用能力、应试能力,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二、 结题成果——最后,在系统整理“档案袋”材料,进行反思、总结的

基础上,形成结题报告、论文,完成该课题。

形成论文:

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前人诸如此类的论述,都强调了工具和方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要求:‚通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逐步获得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可见,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育外,进行正确合理的教学评价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复习能力则是实现 ‚教‛与 ‚学‛双向达标的重要方法。

就陕西历史中考而言,近年来陕西历史中考虽采用开卷考试,但命题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注重对学生读图、读材料、历史思辨能力的考查等,试题也呈现出立意价值化、题型多样化、情境新颖化、考查主干化、思维迁移化、开

放合理化、思考辩证化、导向明晰化的新特点,它对学生的日常复习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迫切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在日常学习中特别注意对复习方法的掌握和落实,提高复习效率和复习的针对性。

特别是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的探究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在有限的复习备考时间中扎扎实实的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历史学科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初中历史教学和后期复习备考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内容繁杂、工作量大、学科分值少、学生甚至家长重视不够的尴尬现实。因此,通过探讨、研究构建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向复习课堂的45分钟要质量、效益,提高单位时间复习的实效,进一步落实历史复习教学的三维目标,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高中输入优秀的人才,这一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就摆在了每一个初中历史教师的面前,并成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课堂复习教学是历史复习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切实落实减负、增效、提分、为高中培养优秀人才的主战场,因此,探究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构建有效的复习教学、乃至逐步打造高效的复习教学也就成为初中历史教学刻不容缓的要务。

目前,在我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大背景下,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查仍然是以试卷考试的形式为主的。因此,有效、简便、可行的复习方法不仅是学生巩固所学、提升能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最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例如:针对中考,学校普遍采用‚三轮复习法‛,为完成计划,有些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一味灌输和讲授,有些教师则力图通过作大量习题或通过大量测试来突破重难点和提升能力,这些做法教学实践证明,显然都是存在一定缺陷的。所以,这种传统的复习方法亟需改进,有效和高效的复习方法亟待加强。

从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来看,在七、八、九三个年级同步实施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构建有效的复习教学、乃至逐步打造高效的复习教学,能将点——线结合式的、主题化的初中历史,用时、空顺序加以联系,利于落实初中历史学习的延续性、把握知识网络的完整性,形成宏观历史框架和微观历史考点的有机、

有效契合,从而实现复习课有效和高效教学、教师学科能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提高并为相关学科复习方法提供借鉴‚四赢‛。

因此,开展‚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这一课题,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小课题立项审定后,课题组成员对课题进行了细致研磨。课题组对‚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是这样界定的:‚初中‛——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学段和群体,即义务教育阶段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初中学生。‚历史‛——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属性、范围,即历史学科。‚复习‛——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是学生在常规新课讲授中已经学过的‚东西‛,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东西‛更加系统、扎实、巩固,并在原有基础上,融会贯通,有所提高。‚方法‛——限定了本课题研究的是解决复习过程中所遇问题的门路、途径、程序等并从中探索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更高效的复习方法,更好的指导复习教学。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以探索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为主要目标, 以本校2015、2014、2013届初中各年级某些班级学生为实施对象开展研究。其中: 七年级主要由陆孔存老师负责实施;八年级主要由丁伟、芮钊两位老师负责实施;九年级主要由索海峰、赵长征两位老师负责实施;赵长征老师负责组织协调和统筹工作。在研究中课题组注重利用校本资源(如历史教研组、历史学科组研讨)、阅读相关书籍、获取相关网络信息、学生问卷调查、‚请进来,走出去‛、案例教学、研究小论文等,其中以借鉴既往复习方法,开展学生问卷调查,有的放矢,实施案例教学,并从中探索、总结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是实施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

在长达半年多的小课题研究实践中,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主要分三个步骤和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课题组成员主要完成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理论研究:

即从理论上探索初中历史复习方法。具体步骤是:采取利用校本资源(如历史教研组、历史学科组研讨)、阅读相关书籍、获取相关网络信息、‚请进来,

走出去‛等途径展开理论研究,寻找理论支撑,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形成相关理论研究论文。具体工作如下:

课题组全体成员通力配合,通过召开小课题专题研讨会(8次)、阅读与课题相关的专业书籍(10余部)、在网上获取课题研究相关网络信息(下载期刊文章300余篇)、‚请进来,走出去‛与省市专家交流(得到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胡卫平博士的悉心指导)等途径展开理论研究,获得了建构理论、统计学等理论支撑,为从理论上探究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形成相关理论研究论文、开展‚学情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专家指导、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合理制定‚学生问卷调查表‛,掌握初中不同学段学生历史复习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同时辅助以试卷分析、与学生家长交流等方式发掘和掌握现实中学生存在问题。根据课题组成员特长,明确个人分工,通过小组会议讨论形成研究初步方案,明确课题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具体工作如下:

为全面真实地掌握初中不同学段学生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全体成员不辞劳苦,多次利用课余时间,采取通过与学生代表谈话、与家长班主任交流、听取专家学者指导意见、搜集问卷调查相关资料等多种途径、方法,在获取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学生问卷调查表‛初稿,为小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1月)

调查问卷初稿编制成功后,在课题组内讨论完善,形成问卷第一稿,在本校2014届学生中试调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一步完善问卷,形成第二稿,最后在各年级进行调查,将数据做分类统计,形成研究结果。

将理论研究成果,参照相应学段的学生实际情况,以案例教学的形式,运用到课堂复习教学和课后相关指导中去,检验复习效果,并从中进一步探索、总结更科学、更系统、更实用、更有效、甚至更高效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总结实践研究成果,形成相关实践研究论文,并总结第一、第二阶段研究成果,形成中期报告。

在整个实施阶段,课题组主要完成了两方面工作:

一是审定‚学生问卷调查表‛形成定稿、在各年级实施问卷调查并分析数据形成理论研究成果。

在该环节中,课题组成员首先将调查问卷初稿在组内反复讨论完善,形成问卷第一稿并进行初次调查;其次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一步完善问卷,形成了较为科学、系统、合理的定稿;然后在初2015届、2014届、2013届三个年级进行了分层调查,并将数据做了分类统计;最后经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形成了较为科学、系统、合理、实用的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详见‚调查问卷分析表‛等)

二是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检验复习效果。

在该环节中,三个年级的负责老师调查问卷汇总及应对策略情况如下: 负责初2015届的陆孔存老师就调查问卷研究成果中反映出来的‚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一般‛、‚对知识线索的把握一般‛、‚缺乏及时有效的总结‛等问题,在课堂中开展了以‚制作经线‘年代尺’‛、‚梳理纬线‘知识网’‛为主题的案例教学。

负责初2014届的丁伟、芮钊两位老师就调查问卷研究成果中反映出来的‚学生较为依赖老师,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如改错本、答题的规范性问题‛、‚学习中存在‘抓大放小’的问题、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学习方法的总结‛等问题,在课堂中开展了以‚重视基础、强化技能、凸显个性‛为主题的案例教学。

负责初2013届的赵长征、索海峰两位老师就调查问卷研究成果中反映出来的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知识线索等掌握不牢固‛‚对历史教科书知识结构、知识体系欠缺‛‚历史时代特征、阶段特征把握不准‛‚辅导练习力求经典‛、‚试题纠错缺失‛等问题,在课堂中开展了以‚陕西师大附中初2013届历史中考一轮‘考点’复习方案‛、‚《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复习‛、‚中国古代史重要历史阶段特征复习‛、‚中国古代史经典练习‛、‚建立错题记录‛等为主题的案例教学。

通过近半年的实施效果来看,学生的‚把握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分析历史事件发生原因‛‚历史事件的对比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述‛、‚历史联系实际‛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案例教学等研究成果实施过程中:

负责初2015届‚历史复习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组成员陆孔存老师探索出了‚年代尺制作法‛‚‘5W+I’复习法‛、‚内外因分析法‛等复习方法。

负责初2014届‚历史复习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组成员丁伟、芮钊两位老师探索出了‚基础+技能‛、‚历史要素验证法‛、‚乡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复习法‛等复习方法。

负责初2013届‚历史复习方法研究‛的课题研究组成员索海峰、赵长征两位老师探索出了‚力求精细,一轮‘考点’复习法‛、‚梳理知识结构、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等复习方法。

在此阶段课题组不断总结理论和实践经验完成了中期研究报告,为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2月——2013年5月)积累了丰富的复习经验和较有效的复习方法,为科学有效的进行初中历史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2月——2013年5月)

在第一、第二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新学期开学后,七、八、九年级三个课题小组的主要负责人陆孔存、丁伟及芮钊、赵长征和索海峰,分别开展并深化了以下有关小课题研究的实践工作,其中:

从事七年级历史教学的陆孔存老师主要在课题实验班开展了‚中国古代史年代尺制作‛‚中西阶段特征比较‛‚增强阅读意识,提高中考成绩‛等复习实践。

从事八年级历史教学的丁伟和芮钊老师主要在课题实验班开展了‚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册复习建议‛ “初二学生制作整理基础知识框架原始文本‛等复习实践。

从事九年级历史教学的赵长征和索海峰老师主要在课题实验班开展了‚相关中考专题复习‛‚答题方法与技巧复习‛‚图表材料题解题技巧‛‚考后反思‛‚错题、错字纠正‛等复习实践。

几个月的实践证明,上述复习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拓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仅从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就有明显的进步,充分说明上述复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

在上述复习研究和开展实验的同时,课题组成员还通力配合、协调工作,注重督促落实研究进度、检查研究实效,完善过程性资料并整理、保存,重点开展了对小课题档案袋的整理、完善工作,系统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案例实践研

究成果,撰写了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促进了小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如期完成,为初中历史有效和高效复习积累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相信,随着‚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研究‛工作的后续深入开展,学生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经世致用能力、应试能力,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资料: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2.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 沈阳出版社 1990年12月第1版。

3. 《普通心理学》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年2月第1版。

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第3版。

5.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相关文章

  • 软件项目实施管理制度
  • 软件项目实施管理制度 颁布日期:2013年 1月 1 日 执行日期:2013年 1 月 1 日 执行部门:信 息 部 目 录 前言及修订记录 ................................................. ...查看


  • 项目管理流程中的七要素
  • 项目管理流程中的七要素 引言:PACE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和扩展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挑战,而那些成功运用PACE 方法论和工具的企业也必将从这种挑战中得到显著的回报. PACE(Product And Cycle-time Excellen ...查看


  • 项目计划与跟踪
  • 本文关键字:项目,计划,跟踪 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的第一步,它可以让思想成为产品.一个项目的管理是否混乱的判断首先应该从项目计划开始.以一个项目为例,我们可以将从混乱到清晰的状态分成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知道目标,知道现在该作什么,知道将来该做 ...查看


  • 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3)--如何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
  • 对于具有成功并有效的项目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还是非常难得的.因为项目管理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虽然自己对于项目管理的理解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利用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还是想做一次归纳,希望对大家能够受用.那么就开始本篇文章. 一.项目是 ...查看


  • 学校文明交通行动工作总结
  • 篇一:创建文明交通行动学校活动总结 "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交通文明和社会公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为了继续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配合祁县道 ...查看


  • 项目管理重点总结
  • 一. 名词解释 1.项目沟通管理 项目沟通管理就是要保证项目信息及时.正确地提取.收集.传播.存储以及最终进行处置,保证项目信息畅通的一系列过程.(第九章PPT ) 2.费用基线 费用基线是一项面向阶段时间的预算,主要用于测量和监控项目费用 ...查看


  • 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修订版
  • 碧城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 指导思想: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教育科研对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学校办学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教育科研又是提高教师 ...查看


  • 绩效管理实施细则
  • 绩效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第一条 总则 本细则是在<绩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公司目前 经营管理特点而制定.目的在于增强绩效管理的可操作性,清晰的指 引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做好绩效管理工作, 使绩效管理真正成为全员共 享的有效管理 ...查看


  • 自考应用文写作学笔记三
  • 事务文书篇 1. 事务文书 也称机关常用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时用以沟通信息,知道工作,总结得失,探讨问题的公务文书. 2. 事务文书的特点 1) 使用频繁:凡发布规约,制定章程,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记录事项,发布信息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