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冷长河》读后感
夜深人静,独坐灯下,翻开书本,品读《霜冷长河》,那些动人的文字充满着神奇的力量,饱含着意味深长的人生智慧;那些贴近生活的内容,有血有肉,扣人心弦;随处可见的作者对人生的独到见解,总能让人有获益匪浅之感。
关于友情,秋雨先生说:“在古今中外有关友情的万千美言中,他特别赞成英国诗人赫巴德的说法‘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地友情都应该具有“无所求”的性质,一旦有所求,“求”也就成了目的,友情却转化为一种外在的装点”。
其实友情,并不是自己有个多大势力的好朋友,常常帮自己收拾烂摊子,而是即使知道不能改变什么还是会挡在我前面,事后也不会耿耿于怀在我面前咬舌根,彼此都不相信的事又何必再提;不是听到我在背后中伤她的流言蜚语就想要撇清关系,而是站起来说她知道我对她的好,相信我不曾如此;不是无话不谈如影随形的连体婴儿,而是一个眼神就明了彼此心情,一起哭一起笑;也不是从不吵架、从不分开,而是即使争吵也知道一定会和好,即使分开,想起彼此还是感觉不到距离。
现在,已步入工作行列的我们,时间与距离可能冲淡了朋友间的联系,但我们还年轻,好好把握,好好珍惜,友情之树依旧能常青不衰呢!
关于嫉妒,秋雨老先生说:“嫉妒者可以把被嫉妒者批判得一无是处,而实质上,那是他们心底最羡慕的对象。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居然已经有人做了而且又做得那么好;自己最想达到的目标,居然有人已经达到而且有目共睹,这就忍不住要用口和笔来诅咒、来批判了”。
每个人都有好胜之心,他能使人更加努力,促进我们进步。不过,当好胜之心被畸形发展后就成了嫉妒之心。它是一种心理病态,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所以说:“嫉妒是前进的绊脚石。历史上,就有许多人才都失于嫉妒之上。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想方设法地陷害他,两人最后在战场上争斗,庞涓最终败于孙膑手下,自己也拔刀自刎;《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也因嫉妒诸葛亮而吐血身亡,死前还说:“既生瑜,何生亮?”可以说庞涓、周瑜两人都是难得的人才,都因嫉妒而死,实在不值得。为他人的成功而高兴,甚至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我国著名教授华罗庚,有一次收到一位中学教师的来信,信中指出了华
罗庚的一部名著中的一处错误,华罗庚丝毫没有感到不快,反而高兴地请来了此人,向他请教,这个人就是陈景润。
当一个人的嫉妒之心产生后,想的是如何拖住别人或掩盖别人的才华,到头来不仅自己一事无成,还有可能害了别人,真是害人又害己。巴尔扎克说过:“嫉妒的本质就是愚蠢和蛮不讲理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当别人有了成就超越自己时,应有华罗庚那样的胸怀,虚心请教,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如果像庞涓、周瑜那样心胸狭窄,嫉妒他人,哀叹人生,那只能是自毁终生。
关于善良,秋雨先生说:“佛教中的善,并不寻找起始原因,也不追求具体结果”。
我想作为老师,给犯错的孩子一点宽容,为学生的一点习惯坚持教育,对自己的每一节课负责,给孩子适时的帮助,甚至一个动作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亲昵的话语,摸摸孩子的头,和孩子一起谈话……那其实也算得上善良了。当然,如果这些都是以爱为前提,发自内心的行为,并不是带着让孩子更听话,学习成绩更好,让家长心存感激而请客送礼之类的目的,那大概就是秋雨先生所说的真正的善良了吧!
人生是个漫长的过程,不管你身处何时何地,不管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我相信,只要坚守善良,人生之花就一定会开得无比艳丽。
《霜冷长河》一书虽然距今已历时十多年,但岁月荡涤不掉其特有的魅力。因为,她带给读者太多关于人生况味的冷静思考。我想,《霜冷长河》这本书一定会伴随着我接下来的人生岁月,在迷茫困惑时、骄傲得意时拿出来细细品读,整理心绪……
撰写人:刘敏
2015年1月14日
《霜冷长河》读后感
夜深人静,独坐灯下,翻开书本,品读《霜冷长河》,那些动人的文字充满着神奇的力量,饱含着意味深长的人生智慧;那些贴近生活的内容,有血有肉,扣人心弦;随处可见的作者对人生的独到见解,总能让人有获益匪浅之感。
关于友情,秋雨先生说:“在古今中外有关友情的万千美言中,他特别赞成英国诗人赫巴德的说法‘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地友情都应该具有“无所求”的性质,一旦有所求,“求”也就成了目的,友情却转化为一种外在的装点”。
其实友情,并不是自己有个多大势力的好朋友,常常帮自己收拾烂摊子,而是即使知道不能改变什么还是会挡在我前面,事后也不会耿耿于怀在我面前咬舌根,彼此都不相信的事又何必再提;不是听到我在背后中伤她的流言蜚语就想要撇清关系,而是站起来说她知道我对她的好,相信我不曾如此;不是无话不谈如影随形的连体婴儿,而是一个眼神就明了彼此心情,一起哭一起笑;也不是从不吵架、从不分开,而是即使争吵也知道一定会和好,即使分开,想起彼此还是感觉不到距离。
现在,已步入工作行列的我们,时间与距离可能冲淡了朋友间的联系,但我们还年轻,好好把握,好好珍惜,友情之树依旧能常青不衰呢!
关于嫉妒,秋雨老先生说:“嫉妒者可以把被嫉妒者批判得一无是处,而实质上,那是他们心底最羡慕的对象。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居然已经有人做了而且又做得那么好;自己最想达到的目标,居然有人已经达到而且有目共睹,这就忍不住要用口和笔来诅咒、来批判了”。
每个人都有好胜之心,他能使人更加努力,促进我们进步。不过,当好胜之心被畸形发展后就成了嫉妒之心。它是一种心理病态,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所以说:“嫉妒是前进的绊脚石。历史上,就有许多人才都失于嫉妒之上。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想方设法地陷害他,两人最后在战场上争斗,庞涓最终败于孙膑手下,自己也拔刀自刎;《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也因嫉妒诸葛亮而吐血身亡,死前还说:“既生瑜,何生亮?”可以说庞涓、周瑜两人都是难得的人才,都因嫉妒而死,实在不值得。为他人的成功而高兴,甚至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我国著名教授华罗庚,有一次收到一位中学教师的来信,信中指出了华
罗庚的一部名著中的一处错误,华罗庚丝毫没有感到不快,反而高兴地请来了此人,向他请教,这个人就是陈景润。
当一个人的嫉妒之心产生后,想的是如何拖住别人或掩盖别人的才华,到头来不仅自己一事无成,还有可能害了别人,真是害人又害己。巴尔扎克说过:“嫉妒的本质就是愚蠢和蛮不讲理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当别人有了成就超越自己时,应有华罗庚那样的胸怀,虚心请教,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如果像庞涓、周瑜那样心胸狭窄,嫉妒他人,哀叹人生,那只能是自毁终生。
关于善良,秋雨先生说:“佛教中的善,并不寻找起始原因,也不追求具体结果”。
我想作为老师,给犯错的孩子一点宽容,为学生的一点习惯坚持教育,对自己的每一节课负责,给孩子适时的帮助,甚至一个动作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亲昵的话语,摸摸孩子的头,和孩子一起谈话……那其实也算得上善良了。当然,如果这些都是以爱为前提,发自内心的行为,并不是带着让孩子更听话,学习成绩更好,让家长心存感激而请客送礼之类的目的,那大概就是秋雨先生所说的真正的善良了吧!
人生是个漫长的过程,不管你身处何时何地,不管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我相信,只要坚守善良,人生之花就一定会开得无比艳丽。
《霜冷长河》一书虽然距今已历时十多年,但岁月荡涤不掉其特有的魅力。因为,她带给读者太多关于人生况味的冷静思考。我想,《霜冷长河》这本书一定会伴随着我接下来的人生岁月,在迷茫困惑时、骄傲得意时拿出来细细品读,整理心绪……
撰写人:刘敏
2015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