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平民选秀类节目发展历程状况的对比分析研究

定义

“选”是挑选、评选的意思。“秀”为英文show 的音译,意思是“表现、展现”。顾名思义,选秀就是通过人们真实的展现,来对其加以挑选和评选。基于这样的意义,选秀节目必须满足一下条件:第一,是对真实人物的展现和表现 第二,是通过观众参与评选的方式进行竞赛。

发展

选秀节目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电视选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草根文化”但它在迎合人们内心欲望的同时, 也难免产生媒介的迷失、个人的迷失等问题。。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节目开播,让中国观众首次领略到了“真人秀”这种全球炙手可热的电视节目的魅力。随后,中央电视台及上海、湖南、四川、贵州、浙江等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真人秀节目,一试身手。一股“真人秀”浪潮席卷全国。

真人秀作为一种新型电视节目迅速走红有其必然性,它不仅与文化环境、电视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同时也适应了观众更向往自然天性、更喜欢真实环境的需求。2003年作为《美国偶像》本土化的湖南卫视的《超级男声》开播,开启了中国平民选秀时代的序幕。2004年起,湖南卫视和上海东方卫视分别推出综艺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我型我show 》正式宣告全国范围的综艺选秀时代的到来。而真正把这股综艺选秀节目热潮推向全国的则是湖南卫视2005年的《超级女声》、上海东方卫视2006年的《我型我show 》和《加油!好男儿》。此后,大量的平民选秀节目在中国电视荧屏兴起,包括央视二套《梦想中国》、北京卫视的《红楼梦中人》、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等。从2006-2007年,全国各大电视台共退出了大大小小的选秀节目多达500个,在短期内将此类节目的能量集中爆发。从2000年至今,中国节目真人秀发展的过程大体可以划分兴起和发展二个阶段。

00年-04年 05年至今

节目现状及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喻国明:中国的选秀节目大多是靠近虚拟的,而不是真实的,在体验方面、真实方面比较少、秀的层面比较多一些。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建龙:在社会资本觊觎投入中,表现出娱乐产业的盲目性。荧屏选秀的热播,形成了商家和电视台的共赢,但是却表现出目前我们娱乐产业的盲目性。随着社会物质的的不断丰富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休闲渴望娱乐产业成为一种社会倾向。娱乐产业具有很大的市场与辉煌前景。但是当下我们的娱乐产业尚不成熟,既缺乏对市场的调查分析,又缺少市场前景规划使得选秀节目呈现随意性、无根性。

这类选秀类真人秀不仅仅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更充分体现了娱乐节目的草根情结,成为当时娱乐节目创新中的最大热门。这个时期,观众对节目的参与性前所未有的扩大,而明星也不再是这类综艺节目的主角,反而是与观众同样的平民成为节目中的“明星”,综艺节目的参与性与真实性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问题 一

同质化现象严重

随着选秀节目的异军突起,大量节目质量良莠不齐,恶性竞争消耗了观众对该类节目的收视热情。广电总局也下令规定,对选秀类节目的播出时段、节目内容和播出形式等做出了严格限制,真人秀类节目在短暂的辉煌后开始趋于平淡。

二节目定位不明确

中国的选秀节目更多的是一个移植形态,中国文化跟选秀的本质之间是有一定差异的,这种形态要在中国成为非常主流和大众化的东西,尚待时日。

再者,节目翻版已经成为全球电视媒体行业的普遍现象,在信息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下,模式的翻版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个节目的比拼最终还是要有独特的创新要素和核心竞争力。

三 恶意炒作

当选秀节目占据了多个电视频道的周末荧幕并成为各电视台的收视率的“杀手锏”时,如何抢夺观众注意力从而使节目在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就成了节目创作人最费心思的头等大事。于是炒作成了一些选秀节目吸引大众关注的重要手段,制造绯闻、制造事端甚至无中生有、竭泽而渔的恶性炒作严重破坏了娱乐节目的生态平衡。目前电视广告的投放标准是基于收视率这个“万恶之源”,早巨额利润的驱使下,选秀节目为了圈钱,可谓是广告无孔不入。

沉寂了相对平静的几年后,有人说2012年迎来了选秀节目的第二春。十余个选秀节目集体开播,中国迎来2005年后的选秀第二春。《中国好声音》领衔,《激情唱响》《花儿朵朵》《大地飞歌》《声动亚洲》组成的选秀军团,让暑期档的音乐节目硝烟四起,竞争激烈。12

年选秀看点除了评委,还是评委。收视率竞争转化成为了多家卫视的评委大战,比明星排场,拼评委阵容,选秀节目成了一场真金白银的较量。

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中国好声音》的原版是风靡海外的节目《The Voice 》,此次浙江卫视引进该节目形式,并加以本土化改造。“它讲究整体包装,比如拿着麦克风的手、红颜色的背景、片头以及所有的Logo 及其位置都是要跟国外一模一样的。而且角度都需一样,正一点或斜一点都不行,这是他们要求的。

节目的一大特点是“盲听”,不过,今年很多节目都引入了“盲听”的概念,即评委背对着选手,只听声音来决定选手是否晋级。而《中国好声音》让人觉得新鲜的是,节目中几位一线歌手担任评委,在现场争夺有实力的选手,“互掐”过程相当有趣。

节目的制作精良,或许是成功的一个原因。陆伟告诉记者,《中国好声音》请来了一支专给一线明星伴奏的乐队,“是由刘卓和零点乐队的王笑冬领衔的,他们不但要给所有学员伴奏,更重要的是,他们会结合每个人的特点,对每一首歌进行重新编曲。”

《中国好声音》的幕后团队包括录音师、调音师,都是一流的。

看节目的时候,观众会发现,那英、刘欢、杨坤和庾澄庆这4个大牌评委并不是那种会飙出很多专业术语来唬人的严厉角色,而是非常放得开和人性化的明星,他们在现场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欢乐、随意和善意的氛围,让选手个个受宠若惊。

但是,不过对于节目最大的争议也来自于选手的人生故事。农民出身、父亲去世、双眼失明、家庭条件不好„„选手的这些经历让节目蒙上一层草根色彩,但不久之后就有人提出种种证据对这些学员的身份产生了质疑。对此,节目组和选手们都多次作出回应。陆伟也坦承,好故事的背后确实来自节目组的有意安排。“任何一个电视台的这种类型的节目,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设计和安排,尤其是台上一些比较动情的故事。虽然不会故意地去编造,但会跟要去做这件事的人说,你到时在台上讲一讲这件事,以这个经历和故事来打动评委。同时,可能也会去跟评委说,待会选手会讲这样一个故事,你要有这样的准备。这样做是因为怕场面会失控,比如选手讲完故事之后,评委一点反应都没有。” 、

相信《中国好声音》为中国选秀节目乃至娱乐节目带来的震荡只是刚刚开始,接下来必定会有大量卫视模仿其节目形式,新一轮的选秀节目争霸战才刚刚开始。

主持 主持人华少独特的主持风格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认可,无论是前期盲选阶段逆天的语速,还是导师考核阶段激情幽默的解说,都成为他身上全新的标签。被误解为“广告帝”偶尔也会让这位浙江卫视一哥感觉的委屈,但这并不妨碍粉丝奉华少为《中国好声音》的最佳男配角。一年工作340天,这样的超负荷的强度实在令人惊愕。

“哪怕是配角 我也要努力做个最佳配角”

角色代入到《中国好声音》的主持中,华少每期的录影时间都超过10几个小时,节目中,他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向学员的父母亲朋说:“感谢你相信《中国好声音》。”在一个互相

尊重的舞台上,华少的努力和职业精神令人感慨。哈尼小王子李维真曾在微博上盛赞华少的敬业,并且感谢他对自己的加油打气。

华少:《中国好声音》的最佳男配角

今后的中国好声音何去何从? 中国的选秀节目何去何从?

明年,

东方卫视8亿买电视剧 引进《美国偶像》原班人马

《激情唱响》(曾用名:唱响中国) 是辽宁卫视在引进全球顶级音乐选秀节目《X Factor 》模式基础上

中国电视原创节目如何“走出去”?在众多“外来”节目大行其道的当下荧屏,SMG 东方卫视《声动亚洲》似乎成了一个“异类”——日前,随着其携手日本、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十余家亚洲主流媒体以及经纪公司、演艺公司共同完成的亚太区联合播出的启动,由东方卫视发起制作的这一原创节目,成为国内第一个正式输出模式的同类节目。

浅析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及应对策略 (2011-07-11 21:50:20)转载▼

标签: 杂谈

在中国,我们所熟知电视选秀节目是在2004年,湖南卫视举办第一届的《超级女声》。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中国荧屏上的电视选秀节目从当初的“全民参与”到如今的毁誉参半,广电的“强制介入”等等。很多人在质疑中国电视选秀节目是否有存在的需要,娱乐艺人攻击选秀明星专业素质低下,各卫视互相掐架打混战,各色“怪人”怪事等选秀后遗症的出现无疑给本就不完善的电视选秀放大了“伤口”,无数人在问,中国电视选秀的未来在那里? 其实“超女”并不是中国最早的电视娱乐选秀,在此之前也有类似的娱乐选秀,像早期广东卫视的《明日之星影视新星大赛》,和在湖南地面频道播出的“超女”的前身《超级男声》。 “超女”的成功可以说是湖南卫视“经营有道”,但另一个方面的因素也不可忽略——时代的需要,“超女”与其说是娱乐的产物,倒不如说是平民时代精神的需要。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在改变,电视很大程度上承载着人们精神与文化,但一直以来人们往往是作为接受者,并没有与电视文化进行沟通,这时人们迫切需要一个突破口。而“超女”率先引进《美国偶像》中海选的概念,采用晋级的赛制,使整个选秀栏目平民气氛浓厚,参与者则是在社会上最为活跃的“80后”,她们以最为平民的身份展现最为青春的朝气,人们第一次如此零距离的与电视文化交流,选出属于自己的明星,这可以说是电视选秀成功最大的原因了。

存在必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所以在一些人要求叫停电视选秀时,我们到应该想一想,电视选秀本身就是时代的文化的产物,我们不可否认其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因噎废食,电视娱乐选秀应该受到规范的管理,而非一味的批评,叫停,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中国电视选秀的未来!

现在电视选秀的问题主要在于,选秀节目的泛化,多而杂;个别“奇人怪事”,低俗化;和大量选秀选手的“雪埋”等,这些问题都不可能在一时间能得到全部的解决,但这也不代表我们要对其放任不管,广电、电视台、选手都应该为电视选秀的未来做好对自己的规范。 对于广电而言,规范娱乐选秀是必须的,但这种规范显然不只是简单的限时、限“制”、叫停。因为“超女”的红遍全国,各卫视也纷纷推出同类型的节目,一时“风起云涌”,这种现象不仅浪费宝贵的广电资源,也造成广电之间无谓的“较劲”,而这些显然都是为了对观众视线的抢夺,但不是所有的电视台都有能力承办高质高量的节目。广电在这时应该掌握全局,将电视选秀的承办权通过公开合理的竞争方式交给最具实力创意的一个或有限制的几个电视台,在源头上把关,杜绝选秀节目日如今存在的乱俗的现象,将电视选秀节目定位为长足发展的文化产业,而非昙花一现的娱乐快餐。

而对于电视台来说,选秀节目是个巨大的商机,但也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选秀节目的投入大,节目周期长,市场份额满盈,经营不当不但不会带来机遇,还会血本无归,所以说,电视台投资须谨慎。而在选秀节目在制作过程中,电视台应该重视的是选手们的个人魅力的展现和节目本身的娱乐色彩,不是推出“奇人怪事”,因为一个长久的电视栏目并不是靠一两个“怪人”,而是维系节目生存的品牌“精神”。电视选秀会需要像李宇春那样代表“80后”的个性张扬,但却不应该有如刘著这样的“变装癖”,电视台应该规范自己,做电视文化的前行人,而非广电产业的垃圾。

最后我们说到的是选秀节目中的参与者,这里既包括出道的艺人,也包括默默无闻的“过路人”,对于选手来说,参与电视选秀是一个展现个人风采的机遇,但我们同样看到很多选秀出来的艺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发展,而自己本身的生活有遭到破坏。这时我们也希望选手们能摆正自己的心态,参加选秀节目只是个人人生的一个机遇,得与失也只是一时。在参与过程中展现你所最好的一面,不需哗众取宠,在赛后能走上舞台最好,不能,也不要过多的留恋,失去自己。电视选秀最大的亮点在于平民、大众,为抵制选秀的低俗化,一味的强调提高门槛是不可取的,反而会失去选秀节目的原始“精神”,选手的心态的规范不是一时能改变的,但我们相信在冷静过后,他们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我们看到经过修整后的电视选秀节目已经有所改进,无论是从欣赏性还是价值性,我们也相信这种全民娱乐的草根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电视选秀的未来将是一场健康文化的盛宴。

浅谈我国选秀节目发展现状及趋势

[] 期次:2009年 第35期 位置:X5 发布时间:2009-9-3 15:50:00 浏览次数:16039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 舟缘 赵君

从美国到中国,从《美国偶像》到《超级女声》。选秀节目的魅力不仅仅只停留在收视率的爆涨。它已经影响到了年轻人的人生观和大众的审美导向,早在选秀节目刚刚诞生的时候,它的设计者肯定没有预料到节目日后的影响力有如此之大。

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美国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网络中播出的选秀节目已经超过100种,在欧洲各国也是难以计算。即便是在中国,陆续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频道播出的选秀节目至少也有数十个之多。不同类型的选秀节目靠不同的玩法和花样制造了中国观众需要的娱乐快餐,另一方面也为中国选秀节目的运作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自2005年超级女声点燃平民选秀的热潮之后,2006年各类选秀节目风起云涌。尽管娱乐类选秀近两年在节目内部形态方面不断创新,但是由于此类节目的被大量复制、模仿以及重复上演,再加上部分节目为博收视率所做的低级炒作,使得观众对此类节目产生了审美疲劳。

选秀节目在我国走过了7年的历程。7年里,中国各类选秀节目在不断掀起收视高潮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引来了不少质疑与非议。

1、选秀节目文化品味不够高雅,道德风范有待提高

选秀节目的模式有较强的参与度和观赏性,如果能在节目内容上做出调整,给予观众全新正面的引导,在收视率和舆论引导上会产生更为积极的效果。选秀节目火爆之时,许多人表现出了极端关注,形成了一股不理智的力量,一些年轻人产生过激行为,比如在街上疯狂拉票,放弃学业做明星梦等。

2、选秀节目过度泛滥,形成无序竞争局面

随着“超级女声”的成功,很多电视台纷纷跟风。今年的娱乐节目市场,将先后启动的有广电总局颁发批文的20多个“类超女”选秀节目。不少真人秀节目本身就是模仿欧美的产物,而这个模仿的产物现在又被不断地复制,最后只能导致资源的浪费与观众的视觉疲倦。不少原本很真实、很生活化的东西开始变得矫揉造作。据了解,很多电视台选秀节目的制作还依赖制片人、编导的个人智慧,节目出台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节目的核心内容、游戏规则及价值观念,均缺乏论证;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如果不重视研发投入,不注重产品的推陈出新,节目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3、选秀节目真实感欠缺,作秀成分较大

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及娱乐趣味性,据不少制作人介绍,选秀节目对选手的包装必不可少。加之选手大多是普通百姓,面对镜头,难免紧张或希望更好的表现,因此不自觉也就带有做戏的成份。此外,国内不少真人秀节目画外音过多而且带有明显的评论色彩,显得制作方人为介入的痕迹过重,失却真人秀本来的真实魅力。这些都违背了选秀节目应具备的真实性。

4、选秀节目制作简单,单纯记录,缺乏审美

在选秀节目的制作方面,国内外节目存在较大差距。国外不仅节目的参与者从形象到表情、动作、语言都“秀”到极致,而且在镜头运用、音乐、特技等方面通过航拍、烟雾、交响乐等一般电视节目中鲜有用到的手段和方式渲染气氛。在国内的许多选秀节目只是简单运用了空镜头以及参赛者休息聊天等镜头,节奏拖沓,气氛沉闷。

5、国内选秀重在节目,忽视了其商业运作,没有得到最大的收益

国外选秀节目高收视率带来的高赢利。《美国偶像》前四季节目在广告、唱片、纪念品、门票等方面的全球收入超过9亿美元,这些收入远远超过了销售节目本身的收入。国内选秀节目,只有湖南卫视为运作《超级女声》专门成立了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运用整合营销的模式和策略,对节目进行立体传播和后续产业链的开发。中国社科院估算这个节目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7亿多元。而国内其他选秀节目并未在后续产业链上有太多投入,仅仅看到的是节目播出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

尽管当前国内的选秀电视节目还不完善,在创意能力、制作水准、产业经营上同国外相比都还有很大差距,但作为一种颇具潜力的节目形态,已经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选秀节目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值得我们一步步地去探索。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央视经济频道的《非常6+l》,这几档选秀节目都非常受观众的欢迎,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收视狂潮。但目前选秀节目在我国还处于一种比较年轻的状态,它的出路和发展仍值得我们深思。选秀节目要想在众多的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走品牌化经营道路是电选秀节目的最佳选择。

首先,品牌栏目容易吸引和巩固电视观众,品牌效应对于受众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当一档电视栏目形成了自己的牌子,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无疑会更容易吸引受众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再加上品牌栏目在资金、人才、设备、管理上往往都有一定的优势,能保证节目的稳定性、精品性、创新性,容易形成固定的受众群。

其次,品牌栏目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潜在的开发价值。电视机构出于收益最大化的考

虑,往往都会把品牌栏目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或是安排在其他比较好的时间段,以对其市场价值进行充分的利用。尽管其广告价格比较高,但在收视率高的节目中穿插广告是富有影响的,因而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像《超级女声》、《梦想中国》、《非常6+1》等节目就取得了高收视率和巨额广告回报率。同时品牌栏目的开发潜力也是很大的,一档品牌栏目往往可以拓宽节目领域,为副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这样也有利于品牌栏目的品牌延伸。

再次,品牌栏目的生命周期比较长。任何产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通常包括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一般来讲,品牌栏目的导入期、成长期较短,而成熟期和衰退期则比较长,湖南卫视的品牌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的节目内容从一开始的明星加娱乐的方式转换到现在的全民娱乐,每一期都有一个不同的全民娱乐主题,这种节目的改版,让《快乐大本营》从衰退期成功地进入到下一个生命周期,稳坐同类娱乐节目收视冠军的宝座。

以下对电视选秀节目品牌经营的几点建议:

要有一套完整的品牌经营战略。当前的各种选秀节目在与观众见面之前,都要经历选择场地、物色选手、媒体造势等复杂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海选、概念及品牌推广一系列运营环节,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节目生产者和品牌推广者只有具备经营意识和完整的经营战略,采取更可能多的营销方式,这样才能使产品产生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不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警惕过分追求市场效益的庸俗化倾向,把握节目尺度,不以怪异和低级的感官刺激取胜。

精心策划节目内容,科学设计节目环节,严格实施精品战略。在品牌推出前,务必要先进行细致的市场调查、策划设计和组织准备,对受众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同时还应当科学地分析目前的选秀节目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取其精华,扬长避短,推出精品。

突出个性,精心打造,注重宣传。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一档节目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仅靠形式上的“克隆”是难以有生命力的,因此我们在打造品牌栏目时要彰显自身的风格和个性,强力打造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从本地实际出发,在节目中加入地方特色,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如江西卫视的《红歌会》就很好地利用了江西的红色资源,取得了很大成功。同时要注重宣传,我们只有通过宣传将栏目的风格和价值向外推广,才能获得观众和客户的接受和认可,使观众及时全面地了解所推出的品牌栏目。

培养风格各异的主持人。对于一个想把选秀节目打造成品牌的频道来说,一个风格独立的主持人也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往往可以成为一个节目的标志,提到李咏,

我们就会想到《非常6+1》;提到毕福剑,我们就会想到《星光大道》。观众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位主持人而喜爱他所主持的节目,反之亦然。节目主持人作为品牌的代言人,是构成品牌的人格化符号,应当作为无形资产加以培育和保护。因此我们应根据栏目自身的定位和风格选择恰当的主持人,重视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地位。

也许这样,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中国电视工作者加大研发投入,深入理解选秀节目的运作规律,提高节目的创意能力和制作水平,是完全可以改变目前国内选秀节目简单克隆、自产自销的生产方式,将选秀节目推向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促进中国电视产业的繁荣.

定义

“选”是挑选、评选的意思。“秀”为英文show 的音译,意思是“表现、展现”。顾名思义,选秀就是通过人们真实的展现,来对其加以挑选和评选。基于这样的意义,选秀节目必须满足一下条件:第一,是对真实人物的展现和表现 第二,是通过观众参与评选的方式进行竞赛。

发展

选秀节目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电视选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草根文化”但它在迎合人们内心欲望的同时, 也难免产生媒介的迷失、个人的迷失等问题。。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节目开播,让中国观众首次领略到了“真人秀”这种全球炙手可热的电视节目的魅力。随后,中央电视台及上海、湖南、四川、贵州、浙江等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真人秀节目,一试身手。一股“真人秀”浪潮席卷全国。

真人秀作为一种新型电视节目迅速走红有其必然性,它不仅与文化环境、电视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同时也适应了观众更向往自然天性、更喜欢真实环境的需求。2003年作为《美国偶像》本土化的湖南卫视的《超级男声》开播,开启了中国平民选秀时代的序幕。2004年起,湖南卫视和上海东方卫视分别推出综艺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我型我show 》正式宣告全国范围的综艺选秀时代的到来。而真正把这股综艺选秀节目热潮推向全国的则是湖南卫视2005年的《超级女声》、上海东方卫视2006年的《我型我show 》和《加油!好男儿》。此后,大量的平民选秀节目在中国电视荧屏兴起,包括央视二套《梦想中国》、北京卫视的《红楼梦中人》、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等。从2006-2007年,全国各大电视台共退出了大大小小的选秀节目多达500个,在短期内将此类节目的能量集中爆发。从2000年至今,中国节目真人秀发展的过程大体可以划分兴起和发展二个阶段。

00年-04年 05年至今

节目现状及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喻国明:中国的选秀节目大多是靠近虚拟的,而不是真实的,在体验方面、真实方面比较少、秀的层面比较多一些。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建龙:在社会资本觊觎投入中,表现出娱乐产业的盲目性。荧屏选秀的热播,形成了商家和电视台的共赢,但是却表现出目前我们娱乐产业的盲目性。随着社会物质的的不断丰富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休闲渴望娱乐产业成为一种社会倾向。娱乐产业具有很大的市场与辉煌前景。但是当下我们的娱乐产业尚不成熟,既缺乏对市场的调查分析,又缺少市场前景规划使得选秀节目呈现随意性、无根性。

这类选秀类真人秀不仅仅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更充分体现了娱乐节目的草根情结,成为当时娱乐节目创新中的最大热门。这个时期,观众对节目的参与性前所未有的扩大,而明星也不再是这类综艺节目的主角,反而是与观众同样的平民成为节目中的“明星”,综艺节目的参与性与真实性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问题 一

同质化现象严重

随着选秀节目的异军突起,大量节目质量良莠不齐,恶性竞争消耗了观众对该类节目的收视热情。广电总局也下令规定,对选秀类节目的播出时段、节目内容和播出形式等做出了严格限制,真人秀类节目在短暂的辉煌后开始趋于平淡。

二节目定位不明确

中国的选秀节目更多的是一个移植形态,中国文化跟选秀的本质之间是有一定差异的,这种形态要在中国成为非常主流和大众化的东西,尚待时日。

再者,节目翻版已经成为全球电视媒体行业的普遍现象,在信息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下,模式的翻版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个节目的比拼最终还是要有独特的创新要素和核心竞争力。

三 恶意炒作

当选秀节目占据了多个电视频道的周末荧幕并成为各电视台的收视率的“杀手锏”时,如何抢夺观众注意力从而使节目在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就成了节目创作人最费心思的头等大事。于是炒作成了一些选秀节目吸引大众关注的重要手段,制造绯闻、制造事端甚至无中生有、竭泽而渔的恶性炒作严重破坏了娱乐节目的生态平衡。目前电视广告的投放标准是基于收视率这个“万恶之源”,早巨额利润的驱使下,选秀节目为了圈钱,可谓是广告无孔不入。

沉寂了相对平静的几年后,有人说2012年迎来了选秀节目的第二春。十余个选秀节目集体开播,中国迎来2005年后的选秀第二春。《中国好声音》领衔,《激情唱响》《花儿朵朵》《大地飞歌》《声动亚洲》组成的选秀军团,让暑期档的音乐节目硝烟四起,竞争激烈。12

年选秀看点除了评委,还是评委。收视率竞争转化成为了多家卫视的评委大战,比明星排场,拼评委阵容,选秀节目成了一场真金白银的较量。

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中国好声音》的原版是风靡海外的节目《The Voice 》,此次浙江卫视引进该节目形式,并加以本土化改造。“它讲究整体包装,比如拿着麦克风的手、红颜色的背景、片头以及所有的Logo 及其位置都是要跟国外一模一样的。而且角度都需一样,正一点或斜一点都不行,这是他们要求的。

节目的一大特点是“盲听”,不过,今年很多节目都引入了“盲听”的概念,即评委背对着选手,只听声音来决定选手是否晋级。而《中国好声音》让人觉得新鲜的是,节目中几位一线歌手担任评委,在现场争夺有实力的选手,“互掐”过程相当有趣。

节目的制作精良,或许是成功的一个原因。陆伟告诉记者,《中国好声音》请来了一支专给一线明星伴奏的乐队,“是由刘卓和零点乐队的王笑冬领衔的,他们不但要给所有学员伴奏,更重要的是,他们会结合每个人的特点,对每一首歌进行重新编曲。”

《中国好声音》的幕后团队包括录音师、调音师,都是一流的。

看节目的时候,观众会发现,那英、刘欢、杨坤和庾澄庆这4个大牌评委并不是那种会飙出很多专业术语来唬人的严厉角色,而是非常放得开和人性化的明星,他们在现场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欢乐、随意和善意的氛围,让选手个个受宠若惊。

但是,不过对于节目最大的争议也来自于选手的人生故事。农民出身、父亲去世、双眼失明、家庭条件不好„„选手的这些经历让节目蒙上一层草根色彩,但不久之后就有人提出种种证据对这些学员的身份产生了质疑。对此,节目组和选手们都多次作出回应。陆伟也坦承,好故事的背后确实来自节目组的有意安排。“任何一个电视台的这种类型的节目,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设计和安排,尤其是台上一些比较动情的故事。虽然不会故意地去编造,但会跟要去做这件事的人说,你到时在台上讲一讲这件事,以这个经历和故事来打动评委。同时,可能也会去跟评委说,待会选手会讲这样一个故事,你要有这样的准备。这样做是因为怕场面会失控,比如选手讲完故事之后,评委一点反应都没有。” 、

相信《中国好声音》为中国选秀节目乃至娱乐节目带来的震荡只是刚刚开始,接下来必定会有大量卫视模仿其节目形式,新一轮的选秀节目争霸战才刚刚开始。

主持 主持人华少独特的主持风格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认可,无论是前期盲选阶段逆天的语速,还是导师考核阶段激情幽默的解说,都成为他身上全新的标签。被误解为“广告帝”偶尔也会让这位浙江卫视一哥感觉的委屈,但这并不妨碍粉丝奉华少为《中国好声音》的最佳男配角。一年工作340天,这样的超负荷的强度实在令人惊愕。

“哪怕是配角 我也要努力做个最佳配角”

角色代入到《中国好声音》的主持中,华少每期的录影时间都超过10几个小时,节目中,他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向学员的父母亲朋说:“感谢你相信《中国好声音》。”在一个互相

尊重的舞台上,华少的努力和职业精神令人感慨。哈尼小王子李维真曾在微博上盛赞华少的敬业,并且感谢他对自己的加油打气。

华少:《中国好声音》的最佳男配角

今后的中国好声音何去何从? 中国的选秀节目何去何从?

明年,

东方卫视8亿买电视剧 引进《美国偶像》原班人马

《激情唱响》(曾用名:唱响中国) 是辽宁卫视在引进全球顶级音乐选秀节目《X Factor 》模式基础上

中国电视原创节目如何“走出去”?在众多“外来”节目大行其道的当下荧屏,SMG 东方卫视《声动亚洲》似乎成了一个“异类”——日前,随着其携手日本、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十余家亚洲主流媒体以及经纪公司、演艺公司共同完成的亚太区联合播出的启动,由东方卫视发起制作的这一原创节目,成为国内第一个正式输出模式的同类节目。

浅析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及应对策略 (2011-07-11 21:50:20)转载▼

标签: 杂谈

在中国,我们所熟知电视选秀节目是在2004年,湖南卫视举办第一届的《超级女声》。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中国荧屏上的电视选秀节目从当初的“全民参与”到如今的毁誉参半,广电的“强制介入”等等。很多人在质疑中国电视选秀节目是否有存在的需要,娱乐艺人攻击选秀明星专业素质低下,各卫视互相掐架打混战,各色“怪人”怪事等选秀后遗症的出现无疑给本就不完善的电视选秀放大了“伤口”,无数人在问,中国电视选秀的未来在那里? 其实“超女”并不是中国最早的电视娱乐选秀,在此之前也有类似的娱乐选秀,像早期广东卫视的《明日之星影视新星大赛》,和在湖南地面频道播出的“超女”的前身《超级男声》。 “超女”的成功可以说是湖南卫视“经营有道”,但另一个方面的因素也不可忽略——时代的需要,“超女”与其说是娱乐的产物,倒不如说是平民时代精神的需要。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在改变,电视很大程度上承载着人们精神与文化,但一直以来人们往往是作为接受者,并没有与电视文化进行沟通,这时人们迫切需要一个突破口。而“超女”率先引进《美国偶像》中海选的概念,采用晋级的赛制,使整个选秀栏目平民气氛浓厚,参与者则是在社会上最为活跃的“80后”,她们以最为平民的身份展现最为青春的朝气,人们第一次如此零距离的与电视文化交流,选出属于自己的明星,这可以说是电视选秀成功最大的原因了。

存在必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所以在一些人要求叫停电视选秀时,我们到应该想一想,电视选秀本身就是时代的文化的产物,我们不可否认其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因噎废食,电视娱乐选秀应该受到规范的管理,而非一味的批评,叫停,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中国电视选秀的未来!

现在电视选秀的问题主要在于,选秀节目的泛化,多而杂;个别“奇人怪事”,低俗化;和大量选秀选手的“雪埋”等,这些问题都不可能在一时间能得到全部的解决,但这也不代表我们要对其放任不管,广电、电视台、选手都应该为电视选秀的未来做好对自己的规范。 对于广电而言,规范娱乐选秀是必须的,但这种规范显然不只是简单的限时、限“制”、叫停。因为“超女”的红遍全国,各卫视也纷纷推出同类型的节目,一时“风起云涌”,这种现象不仅浪费宝贵的广电资源,也造成广电之间无谓的“较劲”,而这些显然都是为了对观众视线的抢夺,但不是所有的电视台都有能力承办高质高量的节目。广电在这时应该掌握全局,将电视选秀的承办权通过公开合理的竞争方式交给最具实力创意的一个或有限制的几个电视台,在源头上把关,杜绝选秀节目日如今存在的乱俗的现象,将电视选秀节目定位为长足发展的文化产业,而非昙花一现的娱乐快餐。

而对于电视台来说,选秀节目是个巨大的商机,但也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选秀节目的投入大,节目周期长,市场份额满盈,经营不当不但不会带来机遇,还会血本无归,所以说,电视台投资须谨慎。而在选秀节目在制作过程中,电视台应该重视的是选手们的个人魅力的展现和节目本身的娱乐色彩,不是推出“奇人怪事”,因为一个长久的电视栏目并不是靠一两个“怪人”,而是维系节目生存的品牌“精神”。电视选秀会需要像李宇春那样代表“80后”的个性张扬,但却不应该有如刘著这样的“变装癖”,电视台应该规范自己,做电视文化的前行人,而非广电产业的垃圾。

最后我们说到的是选秀节目中的参与者,这里既包括出道的艺人,也包括默默无闻的“过路人”,对于选手来说,参与电视选秀是一个展现个人风采的机遇,但我们同样看到很多选秀出来的艺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发展,而自己本身的生活有遭到破坏。这时我们也希望选手们能摆正自己的心态,参加选秀节目只是个人人生的一个机遇,得与失也只是一时。在参与过程中展现你所最好的一面,不需哗众取宠,在赛后能走上舞台最好,不能,也不要过多的留恋,失去自己。电视选秀最大的亮点在于平民、大众,为抵制选秀的低俗化,一味的强调提高门槛是不可取的,反而会失去选秀节目的原始“精神”,选手的心态的规范不是一时能改变的,但我们相信在冷静过后,他们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我们看到经过修整后的电视选秀节目已经有所改进,无论是从欣赏性还是价值性,我们也相信这种全民娱乐的草根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电视选秀的未来将是一场健康文化的盛宴。

浅谈我国选秀节目发展现状及趋势

[] 期次:2009年 第35期 位置:X5 发布时间:2009-9-3 15:50:00 浏览次数:16039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 舟缘 赵君

从美国到中国,从《美国偶像》到《超级女声》。选秀节目的魅力不仅仅只停留在收视率的爆涨。它已经影响到了年轻人的人生观和大众的审美导向,早在选秀节目刚刚诞生的时候,它的设计者肯定没有预料到节目日后的影响力有如此之大。

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美国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网络中播出的选秀节目已经超过100种,在欧洲各国也是难以计算。即便是在中国,陆续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频道播出的选秀节目至少也有数十个之多。不同类型的选秀节目靠不同的玩法和花样制造了中国观众需要的娱乐快餐,另一方面也为中国选秀节目的运作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自2005年超级女声点燃平民选秀的热潮之后,2006年各类选秀节目风起云涌。尽管娱乐类选秀近两年在节目内部形态方面不断创新,但是由于此类节目的被大量复制、模仿以及重复上演,再加上部分节目为博收视率所做的低级炒作,使得观众对此类节目产生了审美疲劳。

选秀节目在我国走过了7年的历程。7年里,中国各类选秀节目在不断掀起收视高潮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引来了不少质疑与非议。

1、选秀节目文化品味不够高雅,道德风范有待提高

选秀节目的模式有较强的参与度和观赏性,如果能在节目内容上做出调整,给予观众全新正面的引导,在收视率和舆论引导上会产生更为积极的效果。选秀节目火爆之时,许多人表现出了极端关注,形成了一股不理智的力量,一些年轻人产生过激行为,比如在街上疯狂拉票,放弃学业做明星梦等。

2、选秀节目过度泛滥,形成无序竞争局面

随着“超级女声”的成功,很多电视台纷纷跟风。今年的娱乐节目市场,将先后启动的有广电总局颁发批文的20多个“类超女”选秀节目。不少真人秀节目本身就是模仿欧美的产物,而这个模仿的产物现在又被不断地复制,最后只能导致资源的浪费与观众的视觉疲倦。不少原本很真实、很生活化的东西开始变得矫揉造作。据了解,很多电视台选秀节目的制作还依赖制片人、编导的个人智慧,节目出台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节目的核心内容、游戏规则及价值观念,均缺乏论证;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如果不重视研发投入,不注重产品的推陈出新,节目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3、选秀节目真实感欠缺,作秀成分较大

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及娱乐趣味性,据不少制作人介绍,选秀节目对选手的包装必不可少。加之选手大多是普通百姓,面对镜头,难免紧张或希望更好的表现,因此不自觉也就带有做戏的成份。此外,国内不少真人秀节目画外音过多而且带有明显的评论色彩,显得制作方人为介入的痕迹过重,失却真人秀本来的真实魅力。这些都违背了选秀节目应具备的真实性。

4、选秀节目制作简单,单纯记录,缺乏审美

在选秀节目的制作方面,国内外节目存在较大差距。国外不仅节目的参与者从形象到表情、动作、语言都“秀”到极致,而且在镜头运用、音乐、特技等方面通过航拍、烟雾、交响乐等一般电视节目中鲜有用到的手段和方式渲染气氛。在国内的许多选秀节目只是简单运用了空镜头以及参赛者休息聊天等镜头,节奏拖沓,气氛沉闷。

5、国内选秀重在节目,忽视了其商业运作,没有得到最大的收益

国外选秀节目高收视率带来的高赢利。《美国偶像》前四季节目在广告、唱片、纪念品、门票等方面的全球收入超过9亿美元,这些收入远远超过了销售节目本身的收入。国内选秀节目,只有湖南卫视为运作《超级女声》专门成立了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运用整合营销的模式和策略,对节目进行立体传播和后续产业链的开发。中国社科院估算这个节目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7亿多元。而国内其他选秀节目并未在后续产业链上有太多投入,仅仅看到的是节目播出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

尽管当前国内的选秀电视节目还不完善,在创意能力、制作水准、产业经营上同国外相比都还有很大差距,但作为一种颇具潜力的节目形态,已经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选秀节目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值得我们一步步地去探索。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央视经济频道的《非常6+l》,这几档选秀节目都非常受观众的欢迎,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收视狂潮。但目前选秀节目在我国还处于一种比较年轻的状态,它的出路和发展仍值得我们深思。选秀节目要想在众多的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走品牌化经营道路是电选秀节目的最佳选择。

首先,品牌栏目容易吸引和巩固电视观众,品牌效应对于受众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当一档电视栏目形成了自己的牌子,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无疑会更容易吸引受众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再加上品牌栏目在资金、人才、设备、管理上往往都有一定的优势,能保证节目的稳定性、精品性、创新性,容易形成固定的受众群。

其次,品牌栏目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潜在的开发价值。电视机构出于收益最大化的考

虑,往往都会把品牌栏目安排在黄金时段播出,或是安排在其他比较好的时间段,以对其市场价值进行充分的利用。尽管其广告价格比较高,但在收视率高的节目中穿插广告是富有影响的,因而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像《超级女声》、《梦想中国》、《非常6+1》等节目就取得了高收视率和巨额广告回报率。同时品牌栏目的开发潜力也是很大的,一档品牌栏目往往可以拓宽节目领域,为副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这样也有利于品牌栏目的品牌延伸。

再次,品牌栏目的生命周期比较长。任何产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通常包括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一般来讲,品牌栏目的导入期、成长期较短,而成熟期和衰退期则比较长,湖南卫视的品牌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的节目内容从一开始的明星加娱乐的方式转换到现在的全民娱乐,每一期都有一个不同的全民娱乐主题,这种节目的改版,让《快乐大本营》从衰退期成功地进入到下一个生命周期,稳坐同类娱乐节目收视冠军的宝座。

以下对电视选秀节目品牌经营的几点建议:

要有一套完整的品牌经营战略。当前的各种选秀节目在与观众见面之前,都要经历选择场地、物色选手、媒体造势等复杂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海选、概念及品牌推广一系列运营环节,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节目生产者和品牌推广者只有具备经营意识和完整的经营战略,采取更可能多的营销方式,这样才能使产品产生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不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警惕过分追求市场效益的庸俗化倾向,把握节目尺度,不以怪异和低级的感官刺激取胜。

精心策划节目内容,科学设计节目环节,严格实施精品战略。在品牌推出前,务必要先进行细致的市场调查、策划设计和组织准备,对受众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同时还应当科学地分析目前的选秀节目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取其精华,扬长避短,推出精品。

突出个性,精心打造,注重宣传。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一档节目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仅靠形式上的“克隆”是难以有生命力的,因此我们在打造品牌栏目时要彰显自身的风格和个性,强力打造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从本地实际出发,在节目中加入地方特色,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如江西卫视的《红歌会》就很好地利用了江西的红色资源,取得了很大成功。同时要注重宣传,我们只有通过宣传将栏目的风格和价值向外推广,才能获得观众和客户的接受和认可,使观众及时全面地了解所推出的品牌栏目。

培养风格各异的主持人。对于一个想把选秀节目打造成品牌的频道来说,一个风格独立的主持人也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往往可以成为一个节目的标志,提到李咏,

我们就会想到《非常6+1》;提到毕福剑,我们就会想到《星光大道》。观众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位主持人而喜爱他所主持的节目,反之亦然。节目主持人作为品牌的代言人,是构成品牌的人格化符号,应当作为无形资产加以培育和保护。因此我们应根据栏目自身的定位和风格选择恰当的主持人,重视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地位。

也许这样,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中国电视工作者加大研发投入,深入理解选秀节目的运作规律,提高节目的创意能力和制作水平,是完全可以改变目前国内选秀节目简单克隆、自产自销的生产方式,将选秀节目推向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促进中国电视产业的繁荣.


相关文章

  • 2015年综艺节目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2015年版中国综艺节目市场专题研究分析 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6616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 ...查看


  • 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的影响论文完整版
  • HUNAN UNIVERSITY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名称: 指导老师: 学院院长: 20 年 月 日 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的影响 *** 新闻学 09 级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 ...查看


  •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及发展
  •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及发展 学 生:邓 芳 指导老师:贺敏 湖南女子大学文学与传媒系,长沙410004 摘 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节目体系逐步成熟和受众对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认同.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了 ...查看


  • 选秀节目利弊谈
  • 选 秀 节 目 利 弊 谈 如今,众多选秀节目挤满了电视屏幕,2010年,选秀节目更是迎来了又一个大丰收,<快乐男声>.<花儿朵朵>.<中国达人秀>.<名师高徒>.<非同凡响>„„ ...查看


  • 流行音乐简史(大陆篇)
  • (1).首开风气的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期 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是诞生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当时涌向出了黎锦晖.陈歌辛.贺绿汀著名音乐创作人,以及周旋.李香兰等中国第一批流行歌手.但是这时候的流行歌曲发展的并不完善,一般 ...查看


  • 浅析地方卫视选秀节目制播分离的意义以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为案例
  • 2013年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浅析地方卫视选秀节目制播分离的意义 --以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为案例 院 系: 专 业: 年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导师及职称: 2013年5月 2013 Annual Graduat ...查看


  • 浅析亲子类节目对亲子关系的意义
  • 浅析亲子类节目对亲子关系的意义 摘要 随着<爸爸去哪儿>的大热,我国内地真人秀节目迅速由选秀.婚恋为主的"梦想.爱情"时代,进人到萌娃竞技的"小"时代. 在同类型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中,不得 ...查看


  • 媒体对青少年崇拜对象转移的消极影响
  • 近10年来,青少年的崇拜对象从"明星"转移到"民星",究其原因,与当前我国社会的媒介发展背景分不开-- 媒体对青少年崇拜对象转移的消极影响 < 光明日报 >( 2013年11月09日   ...查看


  • 山东电视综艺频道_百姓春晚梦想绽放_王娟
  • ADVERTISING 圈 子 传媒圈 山东电视综艺频道:百姓春晚 梦想绽放 ■ 王娟 阴娜娜 山东广播电视台 众所周知,春节期间大量电视观众涌入,各频道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去争抢这块诱人的收视蛋糕.春晚作为重中之重,市场竞争更是倍加残酷.央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