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心中的鬼神

浅谈孔子心中的鬼神

([**************] 袁慊 植物所)

关于孔子相不相信鬼神的存在问题,我最先听说的是一个哲学老师的观点,他认为孔子是不相信鬼神的,因为“子不语怪力乱神”。当时我就对这个观点产生了疑问——不语就是不信吗?但当时并没有深究。进来读《论语》,对这个问题我有了新的理解。

“子不语怪力乱神”,现通常读为“子不语怪、力、乱、神。”意思是说孔子不谈论怪异、强力、暴乱、鬼神。我认为孔子的不语,恰恰说明了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是有一些相信的。我认为孔子是一个很自我的人,只要他认为确切的人、事,他都会毫无顾忌的直接说出来,就像孔子指控季氏的僭礼一样。(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若是认为鬼神是不存在的,我相信他一定会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而不是这样遮遮掩掩的不谈论。但他又不敢确定,所以只能是避而不谈。

在通读《论语》后,我发现孔子谈论了很多次鬼神,虽然存在一定的疑惑,但总的来说还是相信鬼神的存在的。

《论语·八佾》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认为祭神需要亲身而为,以示尊重,如果不亲自去祭祀,还不如不去;对灶神祈祷前,应先尊重上天,否则,祈祷时没有用的。从此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神是存在的,并且孔子对神很是敬畏。

《论语·泰伯》中有言: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孔子对于禹对祭祀的慎重庄严(宁可吃的少也要祭品丰盛,宁愿穿得差也要祭服华美)很是赞同,毫不怀疑,如果有需要的话,孔子也会这样做。

由此,孔子相信鬼神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只有相信鬼神存在,才可能在祭祀方面对自己有这样严格的要求。

另外在《论语·先进》中,“李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意思是说:子路问侍奉鬼神的事。孔子说:“还没有侍奉活人,有怎能侍奉鬼神呢?”这一句话经常被人们用来证明孔子是不相信鬼神这一观点,但经过上下文分析,我认为这只是孔子为了严格遵循礼制而反对厚葬颜渊而提出的。孔子对于周礼的看重是毫无争论的,所以在为了维持周礼的前提下,说出这番话,我认为并不能严格的证明孔子是不相信鬼神的。

孔子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因没有证据证明鬼神不存在而不否认其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相信其存在;但他又无法证明鬼神是存在的。所以他不相信鬼神的力量,要求人们敬而远之,如《论语·雍也》中说到: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孔子认为致力于做符合人民利益的事,敬奉鬼神但要离开他们远一些,可以说是聪明的了。在孔子看来,聪明人虽然相信鬼神的存在,并敬之;但不依赖于鬼神的力量,要远之,需要个人的努力。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叶谈到了他的这一观点——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孔子病了,子路想为他祈祷,并且给出了前人的言论说明祈祷治病是有用的,孔子却说他很早以前就在祈祷了。这里,孔子因相信鬼神存在而祈祷,但是鬼神的力量似乎并不可靠,他的祈祷没有用,病还是没有祈祷,所以委婉的拒绝了子路的请求。也许孔子曾经相信鬼神的力量,相信祈祷可以治病,但在他拒绝子路继续为他祈祷开始,他就不在相信鬼神的力量了。

孔子因无法证明鬼神存在,同时也不能证明鬼神不存在,所以他不谈鬼神,这符合他一直以来的智人观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但人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敬畏,尤其是鬼神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事物,人们总会不由自主的联想:万一鬼神是存在的呢?万一祈祷是有用的呢?万一因不敬鬼神而被惩罚了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孔子虽被尊为圣人,但还是无法避免这一点,所以他不否认鬼神的存在,敬鬼神,庄重对待祭祀,病而祈祷;但他又理智的不过度依赖鬼神,要求人们远之。

孔子的这种心理不仅在巫鬼势力强盛的古代很普遍,在科学技术极度发达的现代也很常见。清明扫墓时,常常会听到人们在祈祷:“某某某保佑我考个好成绩”,或者“某某某保佑我工作顺利”。甚至是一些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研究生在考试前,找工作前也会特意去寺庙里拜拜菩萨,以求心安。也有一些严格的

无神论者在路过某些名寺时,会自然而然的鞠个躬。

既然无法用科学方法证明鬼神的存在与否,那就没有理由强制的要求人们否认鬼神是存在的。我认为即使相信鬼神的存在,也应像孔子一般,保持理性,不能过度依赖鬼神的力量,还需要付出努力。对待鬼神还是应该“敬而远之”。

浅谈孔子心中的鬼神

([**************] 袁慊 植物所)

关于孔子相不相信鬼神的存在问题,我最先听说的是一个哲学老师的观点,他认为孔子是不相信鬼神的,因为“子不语怪力乱神”。当时我就对这个观点产生了疑问——不语就是不信吗?但当时并没有深究。进来读《论语》,对这个问题我有了新的理解。

“子不语怪力乱神”,现通常读为“子不语怪、力、乱、神。”意思是说孔子不谈论怪异、强力、暴乱、鬼神。我认为孔子的不语,恰恰说明了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是有一些相信的。我认为孔子是一个很自我的人,只要他认为确切的人、事,他都会毫无顾忌的直接说出来,就像孔子指控季氏的僭礼一样。(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若是认为鬼神是不存在的,我相信他一定会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而不是这样遮遮掩掩的不谈论。但他又不敢确定,所以只能是避而不谈。

在通读《论语》后,我发现孔子谈论了很多次鬼神,虽然存在一定的疑惑,但总的来说还是相信鬼神的存在的。

《论语·八佾》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认为祭神需要亲身而为,以示尊重,如果不亲自去祭祀,还不如不去;对灶神祈祷前,应先尊重上天,否则,祈祷时没有用的。从此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神是存在的,并且孔子对神很是敬畏。

《论语·泰伯》中有言: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孔子对于禹对祭祀的慎重庄严(宁可吃的少也要祭品丰盛,宁愿穿得差也要祭服华美)很是赞同,毫不怀疑,如果有需要的话,孔子也会这样做。

由此,孔子相信鬼神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只有相信鬼神存在,才可能在祭祀方面对自己有这样严格的要求。

另外在《论语·先进》中,“李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意思是说:子路问侍奉鬼神的事。孔子说:“还没有侍奉活人,有怎能侍奉鬼神呢?”这一句话经常被人们用来证明孔子是不相信鬼神这一观点,但经过上下文分析,我认为这只是孔子为了严格遵循礼制而反对厚葬颜渊而提出的。孔子对于周礼的看重是毫无争论的,所以在为了维持周礼的前提下,说出这番话,我认为并不能严格的证明孔子是不相信鬼神的。

孔子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因没有证据证明鬼神不存在而不否认其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相信其存在;但他又无法证明鬼神是存在的。所以他不相信鬼神的力量,要求人们敬而远之,如《论语·雍也》中说到: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孔子认为致力于做符合人民利益的事,敬奉鬼神但要离开他们远一些,可以说是聪明的了。在孔子看来,聪明人虽然相信鬼神的存在,并敬之;但不依赖于鬼神的力量,要远之,需要个人的努力。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叶谈到了他的这一观点——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孔子病了,子路想为他祈祷,并且给出了前人的言论说明祈祷治病是有用的,孔子却说他很早以前就在祈祷了。这里,孔子因相信鬼神存在而祈祷,但是鬼神的力量似乎并不可靠,他的祈祷没有用,病还是没有祈祷,所以委婉的拒绝了子路的请求。也许孔子曾经相信鬼神的力量,相信祈祷可以治病,但在他拒绝子路继续为他祈祷开始,他就不在相信鬼神的力量了。

孔子因无法证明鬼神存在,同时也不能证明鬼神不存在,所以他不谈鬼神,这符合他一直以来的智人观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但人对于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敬畏,尤其是鬼神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事物,人们总会不由自主的联想:万一鬼神是存在的呢?万一祈祷是有用的呢?万一因不敬鬼神而被惩罚了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孔子虽被尊为圣人,但还是无法避免这一点,所以他不否认鬼神的存在,敬鬼神,庄重对待祭祀,病而祈祷;但他又理智的不过度依赖鬼神,要求人们远之。

孔子的这种心理不仅在巫鬼势力强盛的古代很普遍,在科学技术极度发达的现代也很常见。清明扫墓时,常常会听到人们在祈祷:“某某某保佑我考个好成绩”,或者“某某某保佑我工作顺利”。甚至是一些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研究生在考试前,找工作前也会特意去寺庙里拜拜菩萨,以求心安。也有一些严格的

无神论者在路过某些名寺时,会自然而然的鞠个躬。

既然无法用科学方法证明鬼神的存在与否,那就没有理由强制的要求人们否认鬼神是存在的。我认为即使相信鬼神的存在,也应像孔子一般,保持理性,不能过度依赖鬼神的力量,还需要付出努力。对待鬼神还是应该“敬而远之”。


相关文章

  • 从中庸「达孝」章谈宗庙祭祀与治国的关系
  • 黄忠天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 关键词:宗庙.治国.中庸.礼记 摘要 <中庸>一书中,论及「宗庙」(祖庙)者,共有五处,除十七.十八章各有一则外,主要集中在「达孝」章(即十九章,依朱熹<中庸章句>所分).由于文中 ...查看


  • "未知生,焉知死"再探
  • [摘 要]关于<论语>中"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许多学者认为其中含有唯物主义思想.文章首先对这类观点提出质疑,在分析原文和参考古人注疏的基础上认为文本 ...查看


  • 论孔子的人文鬼神观
  • 摘要: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由神本的"天命观"转向人本的人文思想的集大成者和重要标志.其人文生死观是从一个侧面反应了这一重大思想文化转型.孔子注重现实人生,追求现实有限生命的不朽和永恒,这与崇信彼岸世界.寻求来世归宿的宗教信 ...查看


  • 孔子与儒家讲稿.
  • 孔子与儒家 一.西周时代 按照司马迁在其著作<史记>的记载,周王朝始祖姬弃和夏王朝的始祖大禹.商王朝的始祖子契一样都是尧舜时代的大臣,后来几经周折,到了第十三代古公亶父始定居于岐山,而周族也在此时开始变得强大,到了古公亶父的孙子 ...查看


  • [论语]中庸思想之解读
  • <论语>中庸思想之解读 摘要:中庸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作为衡量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对中国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作为孔子思想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思想时时刻刻体现在其伦理观.宇宙观.教育观等各个方面.<论语>一书集中体 ...查看


  • 王阳明[传习录]经典语录: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 [作者:王阳明(明朝)]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 ...查看


  • [论语讲义]--先进第十一(6)
  • 李里<论语讲义>--先进第十一(6) http://blog.sina.com.cn/liliguoxue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 ...查看


  • 郑?:孔子在"人间"
  • 两年前的一个夏日,92岁的韩国儒学家郑第一次来到他的"心之故乡"―曲阜,完成了他人生中最神圣的一次朝拜.这个热爱孔子的老人向我们讲述了他心中的"人间孔子",他说:"孔子是一个十分可爱的有人情 ...查看


  • 07墨子主要思想
  • 墨子的主要思想及其艺术特色 <墨子>一书大部分是墨子弟子对他言行记录.其主要思想简单地说就是: " 兼爱 " 和 " 非攻 " ,另外主张 " 尚贤 "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