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_可真是梦一样地豪华优雅_读_哥伦比亚的倒影_

今年年初,陈丹青毫无保留地宣扬起木心来,说:“木心可能是我们时代惟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以陈丹青的个性,他不是谀师的人;以陈丹青的声望,他不需要通过营造老师的令名来抬高自己。“惟一”表明这是一句狂言,但最终归于谨慎与谦虚。他没有给老师戴上满天飞的“大师”帽子,没有称老师为巨子,而是“文学作者”。陈丹青是深懂老师的,因为木心自从1982年由台湾定居纽约后,一直处于半隐居状态,用他的话来说,是“深匿于纽约”那样无比庞杂的国际大都市。木心自己也曾谦称自己是业余作者,他执著的不是舞台上的主角,甚至连配角都不是,而是“每到终场,那值台的便衣男子”。世界大舞台,但木心喜欢在舞台之外,举着镜子,风流自赏。

我感兴趣的还是陈丹青对木心的定位。我想,这是他作为有良知有勇气的知识分子在大陆语境里所发出的强烈感慨。说实话,我一直在寻找当代人笔下的“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字。我在连连失望的同时,倒是在台港和海外的一些作家那儿,找到了这样的文字。木心就是其中之一。毋庸讳言,我喜欢木心,主要是喜欢他的语言方式。

他写的是真正的随笔,随便,随意,随心所欲,甚至随笔所欲。有的时候寥寥几句,就是一篇。有的时候,一气写出上万字。有时数千字的文章表面看来只是一句话。有的形容词和动词,突然之间从句法结构中挣脱出来,以一副“狡童”的样子,站在句子的头里或屁股后头。

木心的写作是让我辈嫉妒的自然自由自足自私的状态,至少在写作行为发生的当口,他并没有想到让别人分享,并没有顾及别人的口味,甚至明知道是报刊的约稿也把编辑抛到了九霄云外。而木心的这些文字又恰恰都是在海外的各种报刊的副刊上发表的。这些文字可谓幸运。报人的无己、无心,反而造就了副刊的柳荫。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也造就什么样的文。

木心的心并不“木”,并不机械,而是相当活跃、敏感,活跃于回忆,活跃于艺术的把玩,活跃于诗文的阅读,活跃于对汉字的拿捏。作为老人,作为有丰富阅历、古典情怀的老人,他确实与纽约那个五方杂处的花花世界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也许,纽约太年轻,像我辈一样,只有听他断喝或絮叨的份,很难成为与他对谈的主体,也很难在他的文字里显影。在我们所处的语境里,读木心的文字,真有恍若隔世之感。然而,木心的心也是我的心,因为他也有我读他文字时的类似感觉。在非常诗意的小说《月亮出来了》中,他借主人公之口说,十九世纪的马车“可真是梦一样地豪华优雅。”我最想用三个字来描述木心的文风:梦,豪华,优雅。

New

Review特别推荐

心『

:可——真读□

是文

哥/

伦梦北比塔

亚的一倒影样》

地豪华优』

《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6.1,22.00元

!

2007.

特别推荐New

Review

本期阅读提示>>

《为什么读经典》

在我看来,卡尔维诺是一位通过小说及其他作品阐述寓言的大师。他以自身的现世存在,预言了过去的真实和未来的可能。他那种过去与现在、内心与外部、幻想与现实相结合的独特的风格为我们的文学视界开辟了新的疆域。

《相期以茶———季羡林散文选》

冯友兰先生88岁时曾有一副自寿联:“何止于米,相期以茶;胸怀四化,意寄三松。”去年林庚教授95岁寿辰,季先生手书“相期以茶”为贺。林庚教授在96岁之际为这本散文集又回赠题“相期以茶”书名,以寓对季先生的祝愿。同时也增添了此书的价值和意义。

《温莎墓园日记》

木心的小说款式素朴。《温莎墓园日记》这本集子,在台北初版于1988年(时名《

温莎墓园》),正是大陆小说形式剧变之际。其多重自我的暧昧和表达形式的清晰,与现代主义文学初起时的纪德有神似之处。

《于丹论语心得》

读完于丹的论语心得,突然有种感觉,眼前的孔子很亲切。感叹于丹那句“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的警示,过多地外寻耽误了我们的内省,我们不再叩问灵魂到底需要什么。

《身边的博弈》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董志强博士的《身边的博弈》充分体现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近百个故事讲述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实世界的运用,特别适合作为非专业人士了解博弈论的入门读物,也是不错的本科生博弈论课程的辅助教材。

《晚清悲风———文廷式传》

“这位生在晚清未曾谋面的伯父大人,在我心目中是个传奇性人物,他生在中国国势衰微遭到外族侵略的危难时期,胸怀大志,不畏权势和强暴,敢于进行不屈的斗争,但命运多舛,壮志未酬而英年早逝。”

・2007.

!

《经典阅读书系・名家课堂》

“经典:不是说你读过没有,而是说你读过几遍。”眼前的这套《经典阅读书系・名家课堂》让我们在鲁迅、郭沫若、朱自清、闻一多、朱光潜、俞平伯、钱钟书等众多现代文学和学术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师陪同下进入经典之旅。

《近看东西方》

距离产生美,近看却更真实。在看完全书的时候,我有一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一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过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就像余秋雨先生所说的,在文明的大事上,激进极端是要不得的,我们的进步也许会更快一些。

《哥伦比亚的倒影》

今年年初,陈丹青毫无保留地宣扬起木心来,说:“木心可能是我们时代惟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以陈丹青的个性,他不是谀师的人;以陈丹青的声望,他不需要通过营造老师的令名来抬高自己。

《青春长征路》

此书以青青和春春两位初中生对红军长征故事的挖掘和探讨的形式为主线,将7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悉心记录下来了。书中没有对长征路上的大小事情一一阐述,而是以红一方面军的长征为主,有重点有详略地展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公司责任》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仍处于粗放式增长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责任》及时地传播了公司社会责任这一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出了公司治理的新的发展动向,为国内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并有助于他们在商业经营中更好地贯彻科学的发展观。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创新研究》

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来源,大量的失地农民必将涌入城市,年轻力壮者尚可以凭借自己的劳动力成为农民工,而年长者的归宿必将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前,作者研究从制度和文化两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一实质性问题,可谓既有理论基础

又有操作可能。

今年年初,陈丹青毫无保留地宣扬起木心来,说:“木心可能是我们时代惟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以陈丹青的个性,他不是谀师的人;以陈丹青的声望,他不需要通过营造老师的令名来抬高自己。“惟一”表明这是一句狂言,但最终归于谨慎与谦虚。他没有给老师戴上满天飞的“大师”帽子,没有称老师为巨子,而是“文学作者”。陈丹青是深懂老师的,因为木心自从1982年由台湾定居纽约后,一直处于半隐居状态,用他的话来说,是“深匿于纽约”那样无比庞杂的国际大都市。木心自己也曾谦称自己是业余作者,他执著的不是舞台上的主角,甚至连配角都不是,而是“每到终场,那值台的便衣男子”。世界大舞台,但木心喜欢在舞台之外,举着镜子,风流自赏。

我感兴趣的还是陈丹青对木心的定位。我想,这是他作为有良知有勇气的知识分子在大陆语境里所发出的强烈感慨。说实话,我一直在寻找当代人笔下的“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字。我在连连失望的同时,倒是在台港和海外的一些作家那儿,找到了这样的文字。木心就是其中之一。毋庸讳言,我喜欢木心,主要是喜欢他的语言方式。

他写的是真正的随笔,随便,随意,随心所欲,甚至随笔所欲。有的时候寥寥几句,就是一篇。有的时候,一气写出上万字。有时数千字的文章表面看来只是一句话。有的形容词和动词,突然之间从句法结构中挣脱出来,以一副“狡童”的样子,站在句子的头里或屁股后头。

木心的写作是让我辈嫉妒的自然自由自足自私的状态,至少在写作行为发生的当口,他并没有想到让别人分享,并没有顾及别人的口味,甚至明知道是报刊的约稿也把编辑抛到了九霄云外。而木心的这些文字又恰恰都是在海外的各种报刊的副刊上发表的。这些文字可谓幸运。报人的无己、无心,反而造就了副刊的柳荫。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也造就什么样的文。

木心的心并不“木”,并不机械,而是相当活跃、敏感,活跃于回忆,活跃于艺术的把玩,活跃于诗文的阅读,活跃于对汉字的拿捏。作为老人,作为有丰富阅历、古典情怀的老人,他确实与纽约那个五方杂处的花花世界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也许,纽约太年轻,像我辈一样,只有听他断喝或絮叨的份,很难成为与他对谈的主体,也很难在他的文字里显影。在我们所处的语境里,读木心的文字,真有恍若隔世之感。然而,木心的心也是我的心,因为他也有我读他文字时的类似感觉。在非常诗意的小说《月亮出来了》中,他借主人公之口说,十九世纪的马车“可真是梦一样地豪华优雅。”我最想用三个字来描述木心的文风:梦,豪华,优雅。

New

Review特别推荐

心『

:可——真读□

是文

哥/

伦梦北比塔

亚的一倒影样》

地豪华优』

《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6.1,22.00元

!

2007.

特别推荐New

Review

本期阅读提示>>

《为什么读经典》

在我看来,卡尔维诺是一位通过小说及其他作品阐述寓言的大师。他以自身的现世存在,预言了过去的真实和未来的可能。他那种过去与现在、内心与外部、幻想与现实相结合的独特的风格为我们的文学视界开辟了新的疆域。

《相期以茶———季羡林散文选》

冯友兰先生88岁时曾有一副自寿联:“何止于米,相期以茶;胸怀四化,意寄三松。”去年林庚教授95岁寿辰,季先生手书“相期以茶”为贺。林庚教授在96岁之际为这本散文集又回赠题“相期以茶”书名,以寓对季先生的祝愿。同时也增添了此书的价值和意义。

《温莎墓园日记》

木心的小说款式素朴。《温莎墓园日记》这本集子,在台北初版于1988年(时名《

温莎墓园》),正是大陆小说形式剧变之际。其多重自我的暧昧和表达形式的清晰,与现代主义文学初起时的纪德有神似之处。

《于丹论语心得》

读完于丹的论语心得,突然有种感觉,眼前的孔子很亲切。感叹于丹那句“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的警示,过多地外寻耽误了我们的内省,我们不再叩问灵魂到底需要什么。

《身边的博弈》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董志强博士的《身边的博弈》充分体现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近百个故事讲述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实世界的运用,特别适合作为非专业人士了解博弈论的入门读物,也是不错的本科生博弈论课程的辅助教材。

《晚清悲风———文廷式传》

“这位生在晚清未曾谋面的伯父大人,在我心目中是个传奇性人物,他生在中国国势衰微遭到外族侵略的危难时期,胸怀大志,不畏权势和强暴,敢于进行不屈的斗争,但命运多舛,壮志未酬而英年早逝。”

・2007.

!

《经典阅读书系・名家课堂》

“经典:不是说你读过没有,而是说你读过几遍。”眼前的这套《经典阅读书系・名家课堂》让我们在鲁迅、郭沫若、朱自清、闻一多、朱光潜、俞平伯、钱钟书等众多现代文学和学术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师陪同下进入经典之旅。

《近看东西方》

距离产生美,近看却更真实。在看完全书的时候,我有一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一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过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就像余秋雨先生所说的,在文明的大事上,激进极端是要不得的,我们的进步也许会更快一些。

《哥伦比亚的倒影》

今年年初,陈丹青毫无保留地宣扬起木心来,说:“木心可能是我们时代惟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以陈丹青的个性,他不是谀师的人;以陈丹青的声望,他不需要通过营造老师的令名来抬高自己。

《青春长征路》

此书以青青和春春两位初中生对红军长征故事的挖掘和探讨的形式为主线,将7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悉心记录下来了。书中没有对长征路上的大小事情一一阐述,而是以红一方面军的长征为主,有重点有详略地展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公司责任》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仍处于粗放式增长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责任》及时地传播了公司社会责任这一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出了公司治理的新的发展动向,为国内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并有助于他们在商业经营中更好地贯彻科学的发展观。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创新研究》

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来源,大量的失地农民必将涌入城市,年轻力壮者尚可以凭借自己的劳动力成为农民工,而年长者的归宿必将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前,作者研究从制度和文化两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一实质性问题,可谓既有理论基础

又有操作可能。


相关文章

  • 哥伦比亚的倒影
  • 木铎有心 --读作品集<哥伦比亚的倒影>有感 木心带着旧时光的微茫和清醒,带着痛彻心扉的冷静,遗世而立.他的文字含带有风格的优雅,眼界是穿透了悲喜的. 在<同车人的啜泣>篇中,"我"以旁观者的身份 ...查看


  • 木心的经典语句
  • 1.我追索人心的深度,却看到了人心的浅薄.--<云雀叫了一整天> 2.很多人的失落,是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成熟.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于是,我们就此变成自己年少时最憎恶的那种人.--& ...查看


  • 2014年阅读书单
  • 2014年阅读书单 1. 窦苹<酒谱>,中华书局 2. 朱肱<酒经>,中华书局 3. 叶嘉莹<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中华书局 4. 张荫麟<中国史纲>,中华书局 5. 加西亚•马尔克斯& ...查看


  • 个人的文学史读木心[文学回忆录](上.下)
  • --读木心<文学回忆录>(上.下) 黄春燕 北京物资学院外语学院 摘 要:从最初读到木心先生的那首<从前慢>就喜欢,心想有时间了一定细细拜读他的作品.后来真的一股脑儿搬回了他的十来本书,有诗集,有散文集,谈话录,包括 ...查看


  • 请给木心先生起码的尊重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木心与他的<文学回忆录> <新周刊>:这本迟来的<文学回忆录>,你觉得它够"木心"吗? 陈丹青:里面每句话都是木心说的.我可能漏记,但绝不添一句一字.现 ...查看


  • [读书笔记]伊卡洛斯带来的思考
  • 雅典人曾被克里特Crete人战败,按照战败后协定,每年须供七对少男少女给牛面人身的怪物弥诺陶洛斯Minotaur吃掉.克里特人不敢违背神命加害怪物,只好请代达罗斯建造一座迷宫来囚禁怪物. 代达罗斯带着儿子伊卡洛斯Icarus一起设计建造,很 ...查看


  • 木心,一个文学的鲁滨孙
  • 木心 , 中 国 当代 文 学大师 . 画 家, 本 名孙 璞 , 字 仰 中 ,笔 名木 心 .毕 业 于上 海 美术 专科 学校 西 画 履之往> < 同情 中断录> , 诗集< 西班牙三棵树> < ...查看


  • 年2015作文素材木心
  • 有关木心的作文素材及运用:被遗忘的文学大师 木心,画家,作家.1927年生,浙江桐乡乌镇东栅人.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私塾教育,1982年移居纽约.出版10多本小说.散文和诗集,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这是20世纪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 ...查看


  • 木心诗歌中的古典意味
  • 摘 要:木心是自五四以来被遗忘的一位诗人,可能是他不专攻于诗,却自成一体.木心的诗即透着中国古代文学的韵味又有着西方文化的精神,就如同他说的那样"我是绍兴希腊人,我的祖先在绍兴,我的精神传统在古希腊". 关键词:诗歌: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