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启示

【摘要】认知负荷理论是一种现代心理学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标实施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认知负荷理论对于教师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将探究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认知负荷理论;小学数学教育;启示

小学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必须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在小学教育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发育水平有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能够承受的认知负荷,减轻学生的认知压力,让学生轻松的学习数学知识。

一、认知负荷的概念

认知负荷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澳大利亚心理学家斯威乐和同事们提出来的。所谓认知负荷就是人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认知资源总量[1]。这种理论的基础是图式理论和资源有限理论。人在短时间内能记忆并掌握的内容是有限的,认知资源量超过了人能够掌握的限度就会造成认知负荷过重,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并且,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在必要的时候有效的调用记忆中的知识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考虑学习内容量是否在学生能够记忆并掌握的限度之内,控制课堂的知识量和知识难度,并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系统,让学生能够清晰有效的掌握知识,并能够合理的应用知识。

二、认知负荷理论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启示

(一)教学方式选择的启示

基于数学学科高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数学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小学数学教育。小学生的思维发育还处在基础阶段,思维特征以直观性为主,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所能承受的认知负荷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探究学习、样例学习是当前教学活动中常见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育方式会给学生的认知负荷造成不同的影响。样例教学方式就是由教师为学生讲解例题,然后让学生大量的练习,在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原理和公式的前提下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明确每一步计算考察的内容、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直到不再犯错误为止。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在具体的解题步骤中将知识提炼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探究学习则是要让学生通过讨论、试验等方式,自行发掘知识的规律,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自我矫正的过程[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矫正思维问题,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

(二)教学活动开展的启示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数学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其教学的难度。小学生不喜欢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难以被激发,学习的潜力也难以得到挖掘,学生将数学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的安排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喜欢并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例如,在学习“相遇问题”应用题时,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分别代表两辆相向行驶的汽车,以不同的速度前进,并在一点汇合,让学生对相遇问题有直观的感知,减少理解过程中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呈现的启示

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所不同,其内容以数字为主,并配合一定的文字描述、图表、公式等辅助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合理的选择知识呈现方式,以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为原则。图表是一种综合性的视觉呈现方式,信息内容含量比较大,并且形势简明清晰,有效的减少文字描述给学生带来的认知负担,降低学生的信息摄入量,减少学生记忆中的冗杂信息,让学生更清晰准确的把握知识。其次,图表能够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数据信息,将抽象的数据概念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的认知。例如,数学题目中涉及到某城市近30年的人口增长情况,大量的文字描述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可以根据题目所给的关键数据信息绘制图表,以直观的形式呈现数据信息,学生能够一目了然,轻松的掌握关键信息,为做题提供帮助。除了图表,还可以结合其他的形式,如动画、实物展示等,丰富知识的呈现形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认知负荷理论对小学数学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方向,优化教学效果,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以更浅显易懂的形式呈现数学知识,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认知负荷理论是一种现代心理学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标实施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认知负荷理论对于教师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将探究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认知负荷理论;小学数学教育;启示

小学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必须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在小学教育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发育水平有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能够承受的认知负荷,减轻学生的认知压力,让学生轻松的学习数学知识。

一、认知负荷的概念

认知负荷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澳大利亚心理学家斯威乐和同事们提出来的。所谓认知负荷就是人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认知资源总量[1]。这种理论的基础是图式理论和资源有限理论。人在短时间内能记忆并掌握的内容是有限的,认知资源量超过了人能够掌握的限度就会造成认知负荷过重,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并且,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在必要的时候有效的调用记忆中的知识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考虑学习内容量是否在学生能够记忆并掌握的限度之内,控制课堂的知识量和知识难度,并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系统,让学生能够清晰有效的掌握知识,并能够合理的应用知识。

二、认知负荷理论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启示

(一)教学方式选择的启示

基于数学学科高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数学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小学数学教育。小学生的思维发育还处在基础阶段,思维特征以直观性为主,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所能承受的认知负荷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探究学习、样例学习是当前教学活动中常见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育方式会给学生的认知负荷造成不同的影响。样例教学方式就是由教师为学生讲解例题,然后让学生大量的练习,在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原理和公式的前提下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明确每一步计算考察的内容、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直到不再犯错误为止。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在具体的解题步骤中将知识提炼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探究学习则是要让学生通过讨论、试验等方式,自行发掘知识的规律,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自我矫正的过程[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矫正思维问题,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

(二)教学活动开展的启示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数学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其教学的难度。小学生不喜欢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难以被激发,学习的潜力也难以得到挖掘,学生将数学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的安排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喜欢并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例如,在学习“相遇问题”应用题时,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分别代表两辆相向行驶的汽车,以不同的速度前进,并在一点汇合,让学生对相遇问题有直观的感知,减少理解过程中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负担,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呈现的启示

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所不同,其内容以数字为主,并配合一定的文字描述、图表、公式等辅助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合理的选择知识呈现方式,以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为原则。图表是一种综合性的视觉呈现方式,信息内容含量比较大,并且形势简明清晰,有效的减少文字描述给学生带来的认知负担,降低学生的信息摄入量,减少学生记忆中的冗杂信息,让学生更清晰准确的把握知识。其次,图表能够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数据信息,将抽象的数据概念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的认知。例如,数学题目中涉及到某城市近30年的人口增长情况,大量的文字描述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可以根据题目所给的关键数据信息绘制图表,以直观的形式呈现数据信息,学生能够一目了然,轻松的掌握关键信息,为做题提供帮助。除了图表,还可以结合其他的形式,如动画、实物展示等,丰富知识的呈现形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认知负荷理论对小学数学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方向,优化教学效果,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以更浅显易懂的形式呈现数学知识,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相关文章

  • 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2.12) 1 培养直觉思维 促进智慧发展 缪宏敏; 初中数学教与学 2 "组块理论"视角下的几何教学 郑松茹; 初中数学教与学 3 数学课堂提问贵在巧 彭秋兰; 初中数学教与学 4 一堂几何复习课 ...查看


  • 特殊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082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小学生数学学习观_结构与特点的研究
  • 2006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第1期 文章编号:100124918(2006)0120063268 小学生数学学习观:结构与特点的研究 李 琼 3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摘 要:采用问卷法,. ...查看


  •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
  • 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小学生心理学 英文名称: Pupil Psychology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 总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思想道德 ...查看


  • 数学教师考试题
  • 第一部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 1.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2.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 ...查看


  •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综合
  • 信息技术 教育技术(一) 知识梳理 教育技术的含义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 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一.何为教学行为?有哪些基本类型? 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查看


  •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效性的探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效性的探究 作者:黎利平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09期 摘 要:随着小学数学的改善教学策略意识不断加强,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成为小 ...查看


  • 罗杰斯的教学理论的应用
  • 罗杰斯的教学理论的应用 (张晶晶1215020119,崔丹1215020121,苗菁菁1215020133,田丽臣1215020132) 摘要 关键词 1.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1.1.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学习观 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类,一类近似于心 ...查看


  • 二语听力元认知问卷的编制和修订张晓东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 (总第216期) <二语听力元认知问卷>的编制和修订* 张晓东1 殷 燕2 (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024:2.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100075) 摘 要:听力元认知问卷的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