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

析版)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我们都是一起到这儿来到,我们有困难了,你们竭力帮我们,你们有困难时,尽管吩咐,我们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B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C .灾难使成批的人流离失所,尤其是战争,不但造成田园寥落,骨肉分离,还可能导致道德崩坏,人性扭曲。

D .以词为诗,苏东坡可是始作俑者,在他的倡导和实践下,词在宋代兴盛起来了,宋词成了继唐诗之后诗歌发展史上的另一座高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A 项“鼎力”是受助方对赞助方的感谢用语。B 项“不绝如缕”:用来形容事情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本句误用为连绵不绝之意。C 项“流离失所”多作谓语、定语,指无处安身,到处流浪,此处正确。D 项“始作俑者”是贬义词,形容坏风气的创始者。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技巧点拨】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搭配恰当,此题中B 项“不绝如缕”:用来形容事情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本句误用为连绵不绝之意。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用法的积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B .《华盛顿邮报》报道说,积极应对可能涉及全球8.5亿人口的粮食危机,正成为联合国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C .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沙乡年鉴》,作者是具有“近代环保之父”之称的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作者之手。

D .通过学习《赤壁赋》,使我们对苏轼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更加了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

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项主客颠倒;C 项“作者是具有„„作者之手”句式杂糅;D 项“通过„„使”,使主语残缺。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如C 项“作者是具有„„作者之手”句式杂糅。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A 项主客颠倒。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3.下列文学常识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宗元,字子厚,今称柳河东,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B .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以讽刺幽默的风格,赢得了人民喜爱,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C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他提出“性善论”,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韩非子即为他的学生。

D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偶等形式,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有时虚设主客,通过“抑客扬主”的方式阐述观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 项荀子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需要后天的学习改造。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

【名师点睛】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 性善论' 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等平时需要注意积累。

4.下列短语类型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 )

例:管理学校

A .举止稳重

B .调查研究

C .履行义务

D .积极听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短语类型,示例属于动宾短语,C 项属于动宾短语。A 项属于主谓,B 项属于并列短语,D 项属于偏正短语。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技巧点拨】短语有以下几类: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1.并列短语:词与词之间有并列关系。2.偏正短语:前面的词修饰、限制后面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3.动宾短语:前面的动词支配或关涉后面的词。4.后补短语:后面的词补充说明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5.主谓短语:后面的词陈述前面的词,前后有被陈述和陈述关系。6.方位短

语:名词或动词后面带上方位名词。7.介宾短语:有介词和名词或代词等结合构成。如本题C 项属于动宾短语。

5.下列句子中属于单句的一项是( )

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B .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增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C .你快让他去,以免他闹情绪。

D .即使没人提醒,你也应该时时严格要求自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单句和复句,理解单句的要求,A 项可以是“他学习好”“他工作好”“他思想好”三个小句子;C 项也是两个小句子;D 项也是复句。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技巧点拨】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如本题A 项可以是“他学习好”“他工作好”“他思想好”三个小句子。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大明湖之春

老舍

①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记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开的时候,也就是下午两三点钟吧,屋中就非点灯不可了;风是一阵比一阵大,天色由灰而黄,而深黄,而黑黄,而漆黑,黑得可怕。第二天去看院中的两株紫丁香,花已像煮过一回,嫩叶几乎全破了!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②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 ③济南的三大名胜,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都多么响亮好听!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字,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事实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④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无波。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艇行沟内,如穿高梁地然,热气腾腾,碰巧了还臭气烘烘。夏天总算还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春天,则下有黑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又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恰似挣命。所以,它即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⑤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湖之不大与不明,都因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且明起来:湖面原本不小,而济南又有的是清凉的泉水呀。这个,也许一时做不到。不过,即使做不到这一步,就现状而言,它还应当算作名胜。北方的城市,要找有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满可以不算数儿,配作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因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水,可大难找了。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这个湖是少不得的。设若我游湖时,只见沟而不见湖,请到高处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的一片──大明湖;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一道灰亮

光儿──黄河。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

⑥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懂得什么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叨那里龙井茶,藕粉与莼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不论怎么说吧,这些东西既都是水产,多少总带者些南国风味;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的大白莲花出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⑦我写过一本小说──《大明湖》──在一二八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了。记得我描写过一段大明湖的秋景,词句全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是什么什么秋。桑子中先生给我画过一张油画,也画的是大明湖之秋,现在还在我的屋中挂着。我写的他画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这里大概有点意思。对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济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无风,处处明朗。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橛子”──大概是塔个塔吧──静静的立在山头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这时候;我们真得到个“明”字了。桑先生那张画便是在北城墙上面的,湖边只有几株秋柳,湖中只有一只游艇,水作灰蓝色,柳叶儿半黄。湖外,他画上了千佛山;湖光山色,联成一幅秋图,明朗,素净,柳梢上似乎吹着点不大能觉出来的微风。

⑧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 载一九三七年三月《宇宙风》第三十六期

6.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文章第三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前半句是根据大明湖三个字而产生的联想,是一片美景,烘托出下文真实的大明湖景色。

B .文中“阔气”本指家庭富有,这里表现了大明湖大白莲花的名贵和丰富,其中流露出作者对大明湖幽默反讽的味道。

C .老舍先生文中的幽默之语随处可见,比如文中第⑦段,老舍把塔比喻为“橛子”,运用方言,既俏皮地写出了开元寺塔的形象,又写出了愿望开元寺时的光秃,寺庙的伶仃突兀。

D .作者认为,即使大明湖不大不明不湖,到底算个名胜,是因为济南大明湖历史悠久,非其他景点所能比。

E .老舍在描摹景物时,非常注意生活画面或景物画面的细节描写,在《想北平》和本文中都有所体现。如“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新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等。

7.为什么作者说春天的大明湖“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8.文章结尾处,作者说“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用不少篇幅写大明湖之秋的作用。

【答案】

6.C3分,E2分,A1分

7.①湖中用坝划成许多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所以看起来湖“不大”。②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水黑而不清,水定而无波,所以“不明”。③湖中不再是一片清水,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所以“不湖”。

8.作者写大明湖“明朗”的秋景是为了与大明湖不大、不明、不湖的春景相对比(或衬托、反衬等),从而更突出了“大明湖之春”衰微破败的现实和自己对这种现状的遗

憾、失落之情。

【解析】

6.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A 项此处不是烘托,而是对比、反衬;B 项不是幽默反讽,而是流露出作者一种喜悦的骄傲之情;D 项原因是:大明湖是北方水城的必要条件,绝无仅有;湖中的出产丰富而名贵;秋天的大明湖空阔明朗。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技巧点拨】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张冠李戴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注意1分选项,1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如本题D 项原因是:大明湖是北方水城的必要条件,绝无仅有;湖中的出产丰富而名贵;秋天的大明湖空阔明朗。

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筛选信息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分析题干,理解“不大”“不明”“不湖”的内涵,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原因。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技巧点拨】先明确位置,结合题干分析,最后点明原因。结合题干提示“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分别理解“不大”“不明”“不湖”的内涵,然后分析这样说的原因。如本题湖中用坝划成许多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所以看起来湖“不大”。②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水黑而不清,水定而无波,所以“不明”。 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谈谈作者用不少篇幅写大明湖之秋的作用,用文中的事例进行说明。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

【技巧点拨】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分析题干要求,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作者写大明湖“明朗”的秋景是为了与大明湖不大、不明、不湖的春景相对比(或衬托、反衬等),从而更突出了“大明湖之春”衰微破败的现实。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高帝默然。问陈平,平固辞谢,曰:“诸将云何?”上具告之。陈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不知。”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上曰:“为之奈何?”平曰:“古者天 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岀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岀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高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南游云梦。”上因随以行。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后车。信呼曰:“天下已定,我固当烹!”高帝顾谓信曰:“若毋声!而反,明矣!”

高帝从破布军还,病创,徐行至长安。燕王卢绾反,上使樊哙以相国将兵攻之。既行,人有短恶哙者。高帝怒曰:“哙见吾病,乃冀我死也。”用陈平谋而召绛侯周勃受诏床下,曰:“陈平亟驰传载勃代哙将,平至军中即斩哙头!”二人既受诏,驰传未至军,行计之曰:“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媭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后悔。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未至军,为坛,以节召樊哙。哙受诏,即反接载槛车,传诣长安。

„„高祖崩。吕媭常以前陈平为高帝谋执樊哙,数谗曰:“陈平为相非治事,日饮醇酒,戏妇女。”陈平闻,日益甚。吕太后闻之,私独喜。面质吕媭于陈平曰:“鄙语曰‘儿妇人口不可用’,顾君与我何 如耳。无畏吕媭之谗也。”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平固辞谢 固:本来 B .上具告之 具:详细 C .为陛下危之 危:感到危险 D .高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 发:派遣 .

1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楚王信果郊迎道中 A .侣鱼虾而友麋鹿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 .小学而大遗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11.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

A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有人密告韩信谋反时,刘邦没轻信诸将意见,而是认真听取陈平的分析,并采纳了他的意见,说明刘邦很信任陈平。

B .韩信被刘邦捆绑后愤怒高呼,后悔自己没有早烹杀刘邦,刘邦说:“你不用出声喊叫了!你谋反,已经很明显了!”

C .刘邦善于用人,但又多疑,听到有人说樊哙的坏话,立即恼羞成怒,便采用陈平的计谋,让周勃代替樊哙领兵,让陈平到了军中立即斩下樊哙的头。

D .陈平曾为高祖出谋划策捉拿樊哙,刘邦死后,樊哙夫人吕媭就多次在吕太后面前说陈平坏话,可吕太后闻知此事,却暗自高兴。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

(3)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

【答案】

9.A

10.D

11.A

12.B

13.(1)(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可对于自身的学习,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

(2)陛下的精锐部队跟楚国比哪个(强)?

(3)(韩信)拜见时,陛下趁机捉住他,这只不过是一个力士就能办到的事。

【解析】

9.

试题分析:A 项“平固辞谢”的“固”,结合后面的内容,可知是推辞,应该译为坚决地。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A “平固辞谢”的“固”,结合后面的内容,可知是推辞,应该译为坚决地。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对于词类活用,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常见的有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等。A 项“友”,意动用法,以„„为友;B 项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游泳;C 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D 项名词活用为状语,在上面。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

【技巧点拨】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是怎么活用的。一个词是不是活用作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所谓词类的活用,是说某词本属于某一词类,只是在句中临时具有别一词类的性质,并不是说这个词分属于两个词类,否则就成了词的兼类了。如本题B 项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游泳。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A 项“于”,表示状语后置 ;B 项“有异态者”修饰“州之山水”,定语后置句;C 项“不知句读”,宾语前置句;D 项“也”,判断句式。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

【技巧点拨】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定语后置,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了这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常见的类型有: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本题④“八百余人”修饰“骑从者”。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如本题B 项“有异态者”修饰“州之山水”,定语后置句。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 项文中“天下已定,我固当烹”意为:天下已经平定,自己固然要被杀了。而非“后悔自己没有早烹刘邦”。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如本题B 项文中“天下已定,

我固当烹”意为:天下已经平定,自己固然要被杀了。而非“后悔自己没有早烹刘邦”。 13.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补充句首主语“人们”,“择”译为选择,“于”译为对于,“则”译为却,“耻”译为以„„为耻,“惑”译为糊涂。第二句中“孰与”译为和„„比哪个更强。第三句中“谒”译为拜见,“禽”译为捉住,“特”译为只是。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固定用法在翻译的时候要体现,古今异义词要注意体现,句首主语省略的要补充。

【参考译文】

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里贫穷,喜欢读书。乡里举行社祭,陈平主持分祭肉,分得很公平。父老们都说:“陈平这孩子主持分祭肉,分得好!”陈平感慨地说:“要让我主宰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陈涉起兵在陈县称王以后,立魏咎为魏王,陈平带着一些年轻人一道去临济投奔魏王魏咎。陈平向魏王提出建议,魏玉没有采纳,又有人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因此逃跑了。陈平就到修武归降了汉王。后来,楚军加紧进攻,把汉王包围在荥阳城里。过了一些时间,汉王为此忧虑起来,就对陈平说:“天下纷争,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陈平说:“项羽这个人恭敬爱人,那些讲究廉节礼仪的人大都归附他。但是到了按照功劳应该封给爵位和食邑的时候,他却很吝啬,人们因此又离开他。现在看来楚军中存在着可以导致分裂混乱的因素。项王身边刚直而又忠实的臣子,只有亚父范增、钟离昧、周殷这么几个人。如果大王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用反间计去离间项王君臣,使他们互相怀疑,项王这个人又爱听谗言,容易猜忌别人,这样他们内部就会互相残杀。然后汉军趁势发兵攻打,必定能打败楚军。”汉王赞成他的意见,就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陈平用大量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让人在楚军将领中公开散布,说钟离昧等人为项王领兵打仗,功劳很多,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裂土为王的封赏,他们都想与汉王联合起来,灭掉项氏,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不再相信钟离昧等人。项王既然对这些人产生了怀疑,就派使者到汉王那里去。汉王特地让人准备了丰盛的酒席,端了进去。一见使者,就假装惊讶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又端了回来,换了粗劣的饭菜给楚军使者吃。使者回去后,把情况如实报告项王,项王果然更力。怀疑亚父。亚父打算加紧进攻,很快攻克荥阳城,项王不相信他的话,也不按照他的意见做。亚父知道了项王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天下大事基本上定局了,君王自己干吧!请把这把老骨头赏给我,让我回家去吧!”范曾在回家的路上,还没有走到彭城,因背上生了毒疮而死去了。

四、诗歌鉴赏

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星星变奏曲

江河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1)诗歌的前三行选取了哪些意象?写出了夜晚怎样的特点?

(2)“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选取了“柔软的湖”“游动的萤火虫和星星”以及“睡莲”。写出了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是用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与下一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一起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胧迷离的美好意境,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这夜的沉醉和赞美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分析诗歌的意象和特点。结合题干的提示“前三行”的意象,“柔软的湖”“游动的萤火虫和星星”以及“睡莲”。分析特点,结合相关的形容词特点概括。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技巧点拨】意象是指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常见的以名词为多。如本题“湖”“萤火虫”等,概括特点需要注意结合诗句中的形容词等概括。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效果。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是用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技巧点拨】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诗歌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如本题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是用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答题时要注意每条中手法和分析。

五、默写

15.根据情景,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 , ”两句中,荀子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劝学》中,作者将柔弱的蚯蚓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有六跪而二螯,然“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4)《赤壁赋》中,作者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通过蛟龙和寡妇侧面表现箫声的凄婉悱恻的句子是: , ”。

(5)《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的语句是: , 。

【答案】(1)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2)非蛇鳝之学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3)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砺”“鳝”“躁”“壑”“沧”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如本题“泣孤舟之嫠妇”的“泣”是使哭泣的意思,“渺沧海之一粟”的“沧”错误率很高,需要注意。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六、语言表达

16.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人物,并化用“或者引用”其作品,补写两个句子,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

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帝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需要一座井冈山,让他胸有“凌云志”,建立新中国。

【答案】李白需要一座天姥山,让他追求“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光明与自由;苏轼需要一座庐山,让他认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仿写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所选的人物的作品一定要与“山”有关联;然后要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寻找符合要求的诗句,确定所写人物;最后要根据前面的分析,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技巧点拨】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特别注意要化用或引用所写人物的作品;其次要认真阅读横线前后的句子,分析所选对象的特点和句式特点。如本题注意句式。

17.请你向老师或同学们推荐《目送》这本书,并写一段推荐语。要求:核心突出,层次清晰,至少用一种修辞,不能脱离《目送》的内容来谈,字数在150字左右。

【答案】翻阅目录,这本书写有朋友的牵挂和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极具亲情,感人至深。龙应台素以文笔犀利著称,刀光剑影,寒气逼人。但这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难以言尽的时候。看书时可以感受到她的言不尽,很多东西很多感受她深刻的体会到了,但她说不尽,真的,不好说。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注意①核心突出,②层次清晰,③至少使用一种修辞,④不能脱离《目送》的内容来谈,字数在150字左右。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技巧点拨】注意题干的要求和提示,注意《目送》的内容要求,使用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偶等。如本题使用排比手法。

七、话题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五大民生心愿”征集活动结果揭晓:患病的人病有所医;老百姓居有其所,房价降到合理水平;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让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合理地分配社会财富,让更多的人享受幸福生活。这些心愿,勾勒出了2010年的五大民生关键词:教育、医疗、住房、尊严、收入分配。

请以“我心中的关键词”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诗歌除外,文体自选。③800字左右。④文章真诚,不得抄袭。

【答案】

我心中的关键词

当萧条的冬日踏着轻盈的步调缓缓而来,当直线下降的温度冻结了急速前行的时间,我站在青春的尾巴上,将手轻轻的放在胸口的左上方,因为那里有我正在流淌的梦想。 我心中的关键词——梦想。

在时间的照耀下,我慢慢成长,我发现,曾经让我被别人追捧的光环慢慢消退,在强者与强者的碰撞中,我变成了一个弱者,一个与别人有很大差距的弱者。

刺眼的分数无时无刻不在敲打着我心中的那份自尊,那是差生,他讽刺地告诉我。 我摸摸胸口的左上方,告诉自己,这里有一个属于我的梦想,这个梦想一直在鼓励我请不要放弃。

于是,在某一个寒冬的晚上,月光冷静地照射着大地的一切,天空只有偶然出现的几颗星星与月亮为伴。

有一个身影从这个场景缓缓出现,她是主角,这场夜幕中唯一的主角,那便是我。 我拿着一本教科书,轻手轻脚地走出寝室,来到阳台上。

晚上的空气是有些冷的,没有多添加衣服,任凭冷风穿过我的身躯,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安静,孤月,残星,还有我,构成了一幅没有声响的画。

我轻轻地翻开书本,开始复习从前的知识,因为漏洞太多,所以只能慢慢的看着,借助着手电筒的微光,慢慢地梳理学习过的知识。

眼睛总是不争气地想要合上,困意袭击了我的整个身躯,但是,我告诉自己,绝不能就这样睡去。因为我知道我的背后有梦想在支持着我。

时间就这样一秒,一秒的过去。

当东方开始泛起一丝丝白光,我突然变得清醒,我知道天亮了。才发现原来日出是那样的美丽,一丝丝光线将光线晕染成红色,我知道那冉冉升起的是我心中的梦想。因为有梦想再疲劳的身躯也应去奋斗,因为有梦想再苦我也不会觉得累。

我心中的关键词——梦想。因为有梦想,一切都应该为之而奋斗。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结合话题要求,抓住“关键词”分析,心中的关键词可以有很多,如关心、勤劳、友爱、奋斗等,可以是关于亲情的、友情的等情感类;也可以是奋斗励志类的;还可以是青春感悟类的等。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话题作文的题目。本作文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对于“关键词”的现象,考生没有陌生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理解“关键词”的内涵,结合关键词的内涵选取材料立意,立意科学合理,贴近生活等。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都要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没有牵强的痕迹。

试卷第11页,总11页

2016-2017学年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

析版)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我们都是一起到这儿来到,我们有困难了,你们竭力帮我们,你们有困难时,尽管吩咐,我们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B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C .灾难使成批的人流离失所,尤其是战争,不但造成田园寥落,骨肉分离,还可能导致道德崩坏,人性扭曲。

D .以词为诗,苏东坡可是始作俑者,在他的倡导和实践下,词在宋代兴盛起来了,宋词成了继唐诗之后诗歌发展史上的另一座高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A 项“鼎力”是受助方对赞助方的感谢用语。B 项“不绝如缕”:用来形容事情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本句误用为连绵不绝之意。C 项“流离失所”多作谓语、定语,指无处安身,到处流浪,此处正确。D 项“始作俑者”是贬义词,形容坏风气的创始者。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技巧点拨】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搭配恰当,此题中B 项“不绝如缕”:用来形容事情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本句误用为连绵不绝之意。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用法的积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B .《华盛顿邮报》报道说,积极应对可能涉及全球8.5亿人口的粮食危机,正成为联合国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C .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沙乡年鉴》,作者是具有“近代环保之父”之称的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作者之手。

D .通过学习《赤壁赋》,使我们对苏轼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更加了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

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项主客颠倒;C 项“作者是具有„„作者之手”句式杂糅;D 项“通过„„使”,使主语残缺。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如C 项“作者是具有„„作者之手”句式杂糅。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A 项主客颠倒。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3.下列文学常识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宗元,字子厚,今称柳河东,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B .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以讽刺幽默的风格,赢得了人民喜爱,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C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他提出“性善论”,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韩非子即为他的学生。

D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偶等形式,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有时虚设主客,通过“抑客扬主”的方式阐述观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 项荀子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需要后天的学习改造。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

【名师点睛】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 性善论' 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等平时需要注意积累。

4.下列短语类型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 )

例:管理学校

A .举止稳重

B .调查研究

C .履行义务

D .积极听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短语类型,示例属于动宾短语,C 项属于动宾短语。A 项属于主谓,B 项属于并列短语,D 项属于偏正短语。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技巧点拨】短语有以下几类: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1.并列短语:词与词之间有并列关系。2.偏正短语:前面的词修饰、限制后面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3.动宾短语:前面的动词支配或关涉后面的词。4.后补短语:后面的词补充说明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5.主谓短语:后面的词陈述前面的词,前后有被陈述和陈述关系。6.方位短

语:名词或动词后面带上方位名词。7.介宾短语:有介词和名词或代词等结合构成。如本题C 项属于动宾短语。

5.下列句子中属于单句的一项是( )

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B .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增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C .你快让他去,以免他闹情绪。

D .即使没人提醒,你也应该时时严格要求自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单句和复句,理解单句的要求,A 项可以是“他学习好”“他工作好”“他思想好”三个小句子;C 项也是两个小句子;D 项也是复句。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技巧点拨】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如本题A 项可以是“他学习好”“他工作好”“他思想好”三个小句子。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大明湖之春

老舍

①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记得有一回,正是丁香乍开的时候,也就是下午两三点钟吧,屋中就非点灯不可了;风是一阵比一阵大,天色由灰而黄,而深黄,而黑黄,而漆黑,黑得可怕。第二天去看院中的两株紫丁香,花已像煮过一回,嫩叶几乎全破了!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

②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 ③济南的三大名胜,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都多么响亮好听!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字,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事实上,可是,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④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无波。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艇行沟内,如穿高梁地然,热气腾腾,碰巧了还臭气烘烘。夏天总算还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春天,则下有黑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又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恰似挣命。所以,它即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⑤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湖之不大与不明,都因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且明起来:湖面原本不小,而济南又有的是清凉的泉水呀。这个,也许一时做不到。不过,即使做不到这一步,就现状而言,它还应当算作名胜。北方的城市,要找有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满可以不算数儿,配作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因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水,可大难找了。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这个湖是少不得的。设若我游湖时,只见沟而不见湖,请到高处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的一片──大明湖;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一道灰亮

光儿──黄河。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

⑥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懂得什么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叨那里龙井茶,藕粉与莼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不论怎么说吧,这些东西既都是水产,多少总带者些南国风味;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的大白莲花出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⑦我写过一本小说──《大明湖》──在一二八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了。记得我描写过一段大明湖的秋景,词句全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是什么什么秋。桑子中先生给我画过一张油画,也画的是大明湖之秋,现在还在我的屋中挂着。我写的他画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这里大概有点意思。对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济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无风,处处明朗。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橛子”──大概是塔个塔吧──静静的立在山头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这时候;我们真得到个“明”字了。桑先生那张画便是在北城墙上面的,湖边只有几株秋柳,湖中只有一只游艇,水作灰蓝色,柳叶儿半黄。湖外,他画上了千佛山;湖光山色,联成一幅秋图,明朗,素净,柳梢上似乎吹着点不大能觉出来的微风。

⑧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 载一九三七年三月《宇宙风》第三十六期

6.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文章第三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前半句是根据大明湖三个字而产生的联想,是一片美景,烘托出下文真实的大明湖景色。

B .文中“阔气”本指家庭富有,这里表现了大明湖大白莲花的名贵和丰富,其中流露出作者对大明湖幽默反讽的味道。

C .老舍先生文中的幽默之语随处可见,比如文中第⑦段,老舍把塔比喻为“橛子”,运用方言,既俏皮地写出了开元寺塔的形象,又写出了愿望开元寺时的光秃,寺庙的伶仃突兀。

D .作者认为,即使大明湖不大不明不湖,到底算个名胜,是因为济南大明湖历史悠久,非其他景点所能比。

E .老舍在描摹景物时,非常注意生活画面或景物画面的细节描写,在《想北平》和本文中都有所体现。如“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新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等。

7.为什么作者说春天的大明湖“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8.文章结尾处,作者说“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用不少篇幅写大明湖之秋的作用。

【答案】

6.C3分,E2分,A1分

7.①湖中用坝划成许多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所以看起来湖“不大”。②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水黑而不清,水定而无波,所以“不明”。③湖中不再是一片清水,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所以“不湖”。

8.作者写大明湖“明朗”的秋景是为了与大明湖不大、不明、不湖的春景相对比(或衬托、反衬等),从而更突出了“大明湖之春”衰微破败的现实和自己对这种现状的遗

憾、失落之情。

【解析】

6.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A 项此处不是烘托,而是对比、反衬;B 项不是幽默反讽,而是流露出作者一种喜悦的骄傲之情;D 项原因是:大明湖是北方水城的必要条件,绝无仅有;湖中的出产丰富而名贵;秋天的大明湖空阔明朗。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技巧点拨】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张冠李戴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注意1分选项,1分选项多为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如本题D 项原因是:大明湖是北方水城的必要条件,绝无仅有;湖中的出产丰富而名贵;秋天的大明湖空阔明朗。

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筛选信息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分析题干,理解“不大”“不明”“不湖”的内涵,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原因。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技巧点拨】先明确位置,结合题干分析,最后点明原因。结合题干提示“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分别理解“不大”“不明”“不湖”的内涵,然后分析这样说的原因。如本题湖中用坝划成许多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所以看起来湖“不大”。②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水黑而不清,水定而无波,所以“不明”。 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谈谈作者用不少篇幅写大明湖之秋的作用,用文中的事例进行说明。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

【技巧点拨】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分析题干要求,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作者写大明湖“明朗”的秋景是为了与大明湖不大、不明、不湖的春景相对比(或衬托、反衬等),从而更突出了“大明湖之春”衰微破败的现实。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高帝默然。问陈平,平固辞谢,曰:“诸将云何?”上具告之。陈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不知。”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上曰:“为之奈何?”平曰:“古者天 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岀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岀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高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南游云梦。”上因随以行。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后车。信呼曰:“天下已定,我固当烹!”高帝顾谓信曰:“若毋声!而反,明矣!”

高帝从破布军还,病创,徐行至长安。燕王卢绾反,上使樊哙以相国将兵攻之。既行,人有短恶哙者。高帝怒曰:“哙见吾病,乃冀我死也。”用陈平谋而召绛侯周勃受诏床下,曰:“陈平亟驰传载勃代哙将,平至军中即斩哙头!”二人既受诏,驰传未至军,行计之曰:“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媭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后悔。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未至军,为坛,以节召樊哙。哙受诏,即反接载槛车,传诣长安。

„„高祖崩。吕媭常以前陈平为高帝谋执樊哙,数谗曰:“陈平为相非治事,日饮醇酒,戏妇女。”陈平闻,日益甚。吕太后闻之,私独喜。面质吕媭于陈平曰:“鄙语曰‘儿妇人口不可用’,顾君与我何 如耳。无畏吕媭之谗也。”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平固辞谢 固:本来 B .上具告之 具:详细 C .为陛下危之 危:感到危险 D .高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 发:派遣 .

1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楚王信果郊迎道中 A .侣鱼虾而友麋鹿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 .小学而大遗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11.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

A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有人密告韩信谋反时,刘邦没轻信诸将意见,而是认真听取陈平的分析,并采纳了他的意见,说明刘邦很信任陈平。

B .韩信被刘邦捆绑后愤怒高呼,后悔自己没有早烹杀刘邦,刘邦说:“你不用出声喊叫了!你谋反,已经很明显了!”

C .刘邦善于用人,但又多疑,听到有人说樊哙的坏话,立即恼羞成怒,便采用陈平的计谋,让周勃代替樊哙领兵,让陈平到了军中立即斩下樊哙的头。

D .陈平曾为高祖出谋划策捉拿樊哙,刘邦死后,樊哙夫人吕媭就多次在吕太后面前说陈平坏话,可吕太后闻知此事,却暗自高兴。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

(3)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

【答案】

9.A

10.D

11.A

12.B

13.(1)(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可对于自身的学习,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

(2)陛下的精锐部队跟楚国比哪个(强)?

(3)(韩信)拜见时,陛下趁机捉住他,这只不过是一个力士就能办到的事。

【解析】

9.

试题分析:A 项“平固辞谢”的“固”,结合后面的内容,可知是推辞,应该译为坚决地。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A “平固辞谢”的“固”,结合后面的内容,可知是推辞,应该译为坚决地。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对于词类活用,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常见的有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等。A 项“友”,意动用法,以„„为友;B 项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游泳;C 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D 项名词活用为状语,在上面。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

【技巧点拨】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是怎么活用的。一个词是不是活用作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所谓词类的活用,是说某词本属于某一词类,只是在句中临时具有别一词类的性质,并不是说这个词分属于两个词类,否则就成了词的兼类了。如本题B 项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游泳。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A 项“于”,表示状语后置 ;B 项“有异态者”修饰“州之山水”,定语后置句;C 项“不知句读”,宾语前置句;D 项“也”,判断句式。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

【技巧点拨】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定语后置,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了这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常见的类型有: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本题④“八百余人”修饰“骑从者”。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如本题B 项“有异态者”修饰“州之山水”,定语后置句。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 项文中“天下已定,我固当烹”意为:天下已经平定,自己固然要被杀了。而非“后悔自己没有早烹刘邦”。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如本题B 项文中“天下已定,

我固当烹”意为:天下已经平定,自己固然要被杀了。而非“后悔自己没有早烹刘邦”。 13.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补充句首主语“人们”,“择”译为选择,“于”译为对于,“则”译为却,“耻”译为以„„为耻,“惑”译为糊涂。第二句中“孰与”译为和„„比哪个更强。第三句中“谒”译为拜见,“禽”译为捉住,“特”译为只是。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固定用法在翻译的时候要体现,古今异义词要注意体现,句首主语省略的要补充。

【参考译文】

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里贫穷,喜欢读书。乡里举行社祭,陈平主持分祭肉,分得很公平。父老们都说:“陈平这孩子主持分祭肉,分得好!”陈平感慨地说:“要让我主宰天下,也会像分祭肉一样!”陈涉起兵在陈县称王以后,立魏咎为魏王,陈平带着一些年轻人一道去临济投奔魏王魏咎。陈平向魏王提出建议,魏玉没有采纳,又有人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因此逃跑了。陈平就到修武归降了汉王。后来,楚军加紧进攻,把汉王包围在荥阳城里。过了一些时间,汉王为此忧虑起来,就对陈平说:“天下纷争,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陈平说:“项羽这个人恭敬爱人,那些讲究廉节礼仪的人大都归附他。但是到了按照功劳应该封给爵位和食邑的时候,他却很吝啬,人们因此又离开他。现在看来楚军中存在着可以导致分裂混乱的因素。项王身边刚直而又忠实的臣子,只有亚父范增、钟离昧、周殷这么几个人。如果大王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用反间计去离间项王君臣,使他们互相怀疑,项王这个人又爱听谗言,容易猜忌别人,这样他们内部就会互相残杀。然后汉军趁势发兵攻打,必定能打败楚军。”汉王赞成他的意见,就拿出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让陈平随意使用,不加过问。陈平用大量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让人在楚军将领中公开散布,说钟离昧等人为项王领兵打仗,功劳很多,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裂土为王的封赏,他们都想与汉王联合起来,灭掉项氏,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不再相信钟离昧等人。项王既然对这些人产生了怀疑,就派使者到汉王那里去。汉王特地让人准备了丰盛的酒席,端了进去。一见使者,就假装惊讶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又端了回来,换了粗劣的饭菜给楚军使者吃。使者回去后,把情况如实报告项王,项王果然更力。怀疑亚父。亚父打算加紧进攻,很快攻克荥阳城,项王不相信他的话,也不按照他的意见做。亚父知道了项王怀疑自己,就生气地说:“天下大事基本上定局了,君王自己干吧!请把这把老骨头赏给我,让我回家去吧!”范曾在回家的路上,还没有走到彭城,因背上生了毒疮而死去了。

四、诗歌鉴赏

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星星变奏曲

江河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1)诗歌的前三行选取了哪些意象?写出了夜晚怎样的特点?

(2)“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选取了“柔软的湖”“游动的萤火虫和星星”以及“睡莲”。写出了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是用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与下一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一起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胧迷离的美好意境,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这夜的沉醉和赞美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分析诗歌的意象和特点。结合题干的提示“前三行”的意象,“柔软的湖”“游动的萤火虫和星星”以及“睡莲”。分析特点,结合相关的形容词特点概括。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技巧点拨】意象是指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常见的以名词为多。如本题“湖”“萤火虫”等,概括特点需要注意结合诗句中的形容词等概括。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效果。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是用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技巧点拨】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诗歌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如本题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是用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答题时要注意每条中手法和分析。

五、默写

15.根据情景,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 , ”两句中,荀子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劝学》中,作者将柔弱的蚯蚓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有六跪而二螯,然“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4)《赤壁赋》中,作者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通过蛟龙和寡妇侧面表现箫声的凄婉悱恻的句子是: , ”。

(5)《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的语句是: , 。

【答案】(1)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2)非蛇鳝之学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3)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砺”“鳝”“躁”“壑”“沧”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如本题“泣孤舟之嫠妇”的“泣”是使哭泣的意思,“渺沧海之一粟”的“沧”错误率很高,需要注意。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六、语言表达

16.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人物,并化用“或者引用”其作品,补写两个句子,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

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帝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需要一座井冈山,让他胸有“凌云志”,建立新中国。

【答案】李白需要一座天姥山,让他追求“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光明与自由;苏轼需要一座庐山,让他认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仿写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所选的人物的作品一定要与“山”有关联;然后要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寻找符合要求的诗句,确定所写人物;最后要根据前面的分析,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技巧点拨】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特别注意要化用或引用所写人物的作品;其次要认真阅读横线前后的句子,分析所选对象的特点和句式特点。如本题注意句式。

17.请你向老师或同学们推荐《目送》这本书,并写一段推荐语。要求:核心突出,层次清晰,至少用一种修辞,不能脱离《目送》的内容来谈,字数在150字左右。

【答案】翻阅目录,这本书写有朋友的牵挂和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极具亲情,感人至深。龙应台素以文笔犀利著称,刀光剑影,寒气逼人。但这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难以言尽的时候。看书时可以感受到她的言不尽,很多东西很多感受她深刻的体会到了,但她说不尽,真的,不好说。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注意①核心突出,②层次清晰,③至少使用一种修辞,④不能脱离《目送》的内容来谈,字数在150字左右。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技巧点拨】注意题干的要求和提示,注意《目送》的内容要求,使用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偶等。如本题使用排比手法。

七、话题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五大民生心愿”征集活动结果揭晓:患病的人病有所医;老百姓居有其所,房价降到合理水平;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让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合理地分配社会财富,让更多的人享受幸福生活。这些心愿,勾勒出了2010年的五大民生关键词:教育、医疗、住房、尊严、收入分配。

请以“我心中的关键词”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诗歌除外,文体自选。③800字左右。④文章真诚,不得抄袭。

【答案】

我心中的关键词

当萧条的冬日踏着轻盈的步调缓缓而来,当直线下降的温度冻结了急速前行的时间,我站在青春的尾巴上,将手轻轻的放在胸口的左上方,因为那里有我正在流淌的梦想。 我心中的关键词——梦想。

在时间的照耀下,我慢慢成长,我发现,曾经让我被别人追捧的光环慢慢消退,在强者与强者的碰撞中,我变成了一个弱者,一个与别人有很大差距的弱者。

刺眼的分数无时无刻不在敲打着我心中的那份自尊,那是差生,他讽刺地告诉我。 我摸摸胸口的左上方,告诉自己,这里有一个属于我的梦想,这个梦想一直在鼓励我请不要放弃。

于是,在某一个寒冬的晚上,月光冷静地照射着大地的一切,天空只有偶然出现的几颗星星与月亮为伴。

有一个身影从这个场景缓缓出现,她是主角,这场夜幕中唯一的主角,那便是我。 我拿着一本教科书,轻手轻脚地走出寝室,来到阳台上。

晚上的空气是有些冷的,没有多添加衣服,任凭冷风穿过我的身躯,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安静,孤月,残星,还有我,构成了一幅没有声响的画。

我轻轻地翻开书本,开始复习从前的知识,因为漏洞太多,所以只能慢慢的看着,借助着手电筒的微光,慢慢地梳理学习过的知识。

眼睛总是不争气地想要合上,困意袭击了我的整个身躯,但是,我告诉自己,绝不能就这样睡去。因为我知道我的背后有梦想在支持着我。

时间就这样一秒,一秒的过去。

当东方开始泛起一丝丝白光,我突然变得清醒,我知道天亮了。才发现原来日出是那样的美丽,一丝丝光线将光线晕染成红色,我知道那冉冉升起的是我心中的梦想。因为有梦想再疲劳的身躯也应去奋斗,因为有梦想再苦我也不会觉得累。

我心中的关键词——梦想。因为有梦想,一切都应该为之而奋斗。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结合话题要求,抓住“关键词”分析,心中的关键词可以有很多,如关心、勤劳、友爱、奋斗等,可以是关于亲情的、友情的等情感类;也可以是奋斗励志类的;还可以是青春感悟类的等。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话题作文的题目。本作文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对于“关键词”的现象,考生没有陌生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理解“关键词”的内涵,结合关键词的内涵选取材料立意,立意科学合理,贴近生活等。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都要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没有牵强的痕迹。

试卷第11页,总11页


相关文章

  • 江苏省大丰市新丰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数学试题
  •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 把答案直接填空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函数fx log22x1 的定义域是 3.集合A ...查看


  • 海南省文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科段考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80分) 一.文言文阅读(4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查看


  •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注:本套题上图示均在电子版上有,这里由于篇幅问题忽略掉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共48分)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才能看 ...查看


  •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卷分析
  • 数学培优网熊老师分析 本次考试由武汉四中命题,整份试卷计算量较大,难度略高,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下面对整份试卷进行简短分析. 第1题:主要考核集合的性质,里面的元素必须具备确定性,如数学必修一中所有的难题,在难题的评价没有一个标准,因此不是 ...查看


  • 山西省大同市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查看


  • 高二余弦定理解答题
  • 如图1,渔船甲位于岛屿A 的南偏西60 方向的B 处,且与岛屿 A 相距12海里,渔船乙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从岛屿A 出发沿正北方向航行,若渔船甲同时从B 处出发沿北偏东α的方向追赶渔船乙,刚好用2小时追上. (1)求渔船甲的速度: (2 ...查看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相关栏目推荐 北京中考答案 北京中考数学试题 北京2014中考真题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 北京中考改革 北京中考模拟试题 北京中考报名网 北京中考生物真题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100字 北京中考试卷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北京 ...查看


  •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试题列表
  • 难度: 使用次数:17 入库时间:2015-12-24 来源: 2016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6.根据下面图表内容和文字表述,回答下面问题. 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 ...查看


  •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长安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在答题卡卡头填涂相应信息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