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如灯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文学如灯

铁凝

上世纪70年代初,在我的少年时代,中国的大门还没有向世界打开。当时有一部名叫《看不见的战线》的朝鲜电影,影片中一位化装成教师模样的韩国越境特务手拿一本书,和朝鲜的暗藏特务对接头暗号:     问:你拿的是什么书?     答:歌曲集。     问:什么歌曲?     答:《阿里郎》。     这段对话在中国的中学生中广为流传。上课时常有学生压低嗓音问旁边正在阅读课文的同学:“你拿的是什么书……”      到了21世纪初,有媒体让我举出青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两本文学作品,前提是只举两本,一本中国的,一本外国的。这要求有点苛刻,尤其对于写作的人。这是一个谁都怕说自己不深刻的时代。但最后,我还是决定说实话――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又因为出身灰色,内心总有某种紧张和自卑。我自幼喜欢写日记,在那个年代,日记都是成了“忏悔体”了。我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实在没有错误,还会虚构一点写下来――不知这是否可以算作我最初的“文学训练”。偶尔的快乐也是有的,比如看了朝鲜电影,没完没了地模仿其中特务间的接头暗号:“你拿的是什么书?……”这几句平淡的对白之所以被我长久地记住,是因为那个时代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太过贫乏了吧。但我仍然觉得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这对白里毕竟还有几分属于文学的美感,比如歌曲集和阿里郎。我喜欢阿里郎的发音,就像我喜欢耶路撒冷的发音。类似这样一些词的发音给我的唇舌和声带带来了一种无法言表的愉悦和快感。当然,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所能看到和听到的文艺作品更多的是愤怒、仇恨以及对个体的不屑。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读到一部被家中大人偷着藏起来的书: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上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一时间我觉得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说连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操,更何况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呢。更重要的还有后面一句:“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正是这两句话震撼了我,让我偷着把我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点又肯定了那么一小点,并生出一种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所以我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个特殊年代,对我的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初次领略到了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另一本中国文学,我觉得是《聊斋志异》。在那个沉默、呆板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作者蒲松龄生活在同样也很压抑的清代,他却有那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象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聊斋》里有一篇名叫《婴宁》的小说当时我读过不止一遍。在中国古代小说里,如果哭得最美的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笑得最美的就是狐仙婴宁。她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她是天生爱笑,笑起来便无法无天,率性自由,哪怕来到人间结婚拜堂时也可以笑得无法行礼……正是这样一些善良的狐狸洒脱而又明亮的性情,她们的悲喜交加的缠绵故事,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这“打击”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

(本文是作者在韩国首届东亚文学论坛上的讲稿,有删节)

16.文章开头写电影片段中的对话有什么作用?(6分)

17.简要概括《约翰?克利斯朵夫》与《聊斋志异》给作者的精神影响。(6分)

18.文章叙写《聊斋志异》给自己的影响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5分)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是一篇演讲稿,语言通俗,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含哲理,给人以精神的震撼。

B.作者说“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是因为狐仙鬼怪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率性自由。

C.作者说自己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纯粹的人,是为了说明那个时代是文化荒芜的年代,压抑个性的年代。

D.作者选取两部文学经典,透过小说中的情节,表现了它们对自己心灵的深刻影响,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E.作者在演讲中,着重写了两部文学经典在“文化大革命”那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中给自己的影响 ,紧扣了“文学如灯”这个题目。

阅读答案:

16.衬托当时文化生活的荒凉,极其匮乏。(1分)表现自己对文化艺术的追求。(1分)为后文写两本书给自己的影响作铺垫。(2分) 本文是作者在韩国首届东亚文学论坛上的讲演,用朝鲜影片对话开头,能吸引听众,增添情趣。(2分)

17. (1)、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1分)使我在那个文化荒凉的时代认识到人的自身价值,并敢于去追求个体的独特价值。(2分)

(2)、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1分)给我带来了人生的趣味,使我敢于打破种种约束,去追求人的本质,去做一个真正的人。(2分)

18.运用点面结合(或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的手法(1分)。先面写《聊斋志异》书中的那些狐狸,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反常规,实在是比人更像人。(1分)然后点写《婴宁》中的狐仙婴宁,她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率性自由。(1分)既全面又具体地揭示了《聊斋志异》的价值。(2分)

19.B、D(B“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是说体现了人的本质,是真正的人D没有透过故事情节)(4分,选对1个给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文学如灯

铁凝

上世纪70年代初,在我的少年时代,中国的大门还没有向世界打开。当时有一部名叫《看不见的战线》的朝鲜电影,影片中一位化装成教师模样的韩国越境特务手拿一本书,和朝鲜的暗藏特务对接头暗号:     问:你拿的是什么书?     答:歌曲集。     问:什么歌曲?     答:《阿里郎》。     这段对话在中国的中学生中广为流传。上课时常有学生压低嗓音问旁边正在阅读课文的同学:“你拿的是什么书……”      到了21世纪初,有媒体让我举出青少年时期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两本文学作品,前提是只举两本,一本中国的,一本外国的。这要求有点苛刻,尤其对于写作的人。这是一个谁都怕说自己不深刻的时代。但最后,我还是决定说实话――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那是一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又因为出身灰色,内心总有某种紧张和自卑。我自幼喜欢写日记,在那个年代,日记都是成了“忏悔体”了。我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实在没有错误,还会虚构一点写下来――不知这是否可以算作我最初的“文学训练”。偶尔的快乐也是有的,比如看了朝鲜电影,没完没了地模仿其中特务间的接头暗号:“你拿的是什么书?……”这几句平淡的对白之所以被我长久地记住,是因为那个时代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太过贫乏了吧。但我仍然觉得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这对白里毕竟还有几分属于文学的美感,比如歌曲集和阿里郎。我喜欢阿里郎的发音,就像我喜欢耶路撒冷的发音。类似这样一些词的发音给我的唇舌和声带带来了一种无法言表的愉悦和快感。当然,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我们所能看到和听到的文艺作品更多的是愤怒、仇恨以及对个体的不屑。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读到一部被家中大人偷着藏起来的书: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上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一时间我觉得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说连英雄也可以有卑下的情操,更何况我这样一个普通人呢。更重要的还有后面一句:“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正是这两句话震撼了我,让我偷着把我自己解放了那么一小点又肯定了那么一小点,并生出一种既鬼祟又昂扬的豪情,一种冲动,想要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所以我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个特殊年代,对我的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初次领略到了文学的魅力,这魅力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同时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另一本中国文学,我觉得是《聊斋志异》。在那个沉默、呆板和压抑的时代读《聊斋》,觉得书中的那些狐狸,她们那么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那么反常规。作者蒲松龄生活在同样也很压抑的清代,他却有那么神异、飞扬、趣味盎然的想象力,他的那些充满人间情味的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聊斋》里有一篇名叫《婴宁》的小说当时我读过不止一遍。在中国古代小说里,如果哭得最美的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笑得最美的就是狐仙婴宁。她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她是天生爱笑,笑起来便无法无天,率性自由,哪怕来到人间结婚拜堂时也可以笑得无法行礼……正是这样一些善良的狐狸洒脱而又明亮的性情,她们的悲喜交加的缠绵故事,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这“打击”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

(本文是作者在韩国首届东亚文学论坛上的讲稿,有删节)

16.文章开头写电影片段中的对话有什么作用?(6分)

17.简要概括《约翰?克利斯朵夫》与《聊斋志异》给作者的精神影响。(6分)

18.文章叙写《聊斋志异》给自己的影响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5分)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是一篇演讲稿,语言通俗,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含哲理,给人以精神的震撼。

B.作者说“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是因为狐仙鬼怪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率性自由。

C.作者说自己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纯粹的人,是为了说明那个时代是文化荒芜的年代,压抑个性的年代。

D.作者选取两部文学经典,透过小说中的情节,表现了它们对自己心灵的深刻影响,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E.作者在演讲中,着重写了两部文学经典在“文化大革命”那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中给自己的影响 ,紧扣了“文学如灯”这个题目。

阅读答案:

16.衬托当时文化生活的荒凉,极其匮乏。(1分)表现自己对文化艺术的追求。(1分)为后文写两本书给自己的影响作铺垫。(2分) 本文是作者在韩国首届东亚文学论坛上的讲演,用朝鲜影片对话开头,能吸引听众,增添情趣。(2分)

17. (1)、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1分)使我在那个文化荒凉的时代认识到人的自身价值,并敢于去追求个体的独特价值。(2分)

(2)、为我当时狭窄的灰色生活开启了一个秘密而有趣味,但又不可与人言的空间。(1分)给我带来了人生的趣味,使我敢于打破种种约束,去追求人的本质,去做一个真正的人。(2分)

18.运用点面结合(或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的手法(1分)。先面写《聊斋志异》书中的那些狐狸,活泼、聪慧、率真、勇敢而又娇憨,反常规,实在是比人更像人。(1分)然后点写《婴宁》中的狐仙婴宁,她打破了中国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甚至不会笑的约束和规矩,率性自由。(1分)既全面又具体地揭示了《聊斋志异》的价值。(2分)

19.B、D(B“狐仙鬼怪实在是比人更像人”是说体现了人的本质,是真正的人D没有透过故事情节)(4分,选对1个给2分)


相关文章

  • 林清玄哲理散文3篇
  • "因为,家里的这一本经和佛堂墙壁上的经是一样深奥.不可思议的呀!" 林清玄哲理散文欣赏 与太阳赛跑 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看到天边的夕阳正要沉落,晚霞一道一道从山谷升起. "我要和太阳赛跑,要在 ...查看


  •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2013年1月
  •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13 年1 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 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咐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 ...查看


  • 网络文学的价值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 网络文学的价值 网络文学以全民书写的方式,模糊了文学原有的边界,这种境况的出现,冲破了传统文学的樊篱,有助于形成一种大文学观,不仅使各个社会层面的精神思绪和文化含量得到全方位的表现,而且拓开了文学自身内部的容量和限度,扩大了 ...查看


  • 忆夏志清阅读答案
  • 篇一:忆夏志清阅读答案 15.(6分)①生活态度上:童真乐观,直面人生,幽默风趣,较为自负. ②学术研究上:西为中用,见解独特,治学严谨,奖掖后进. 评分建议:每点3分:"方面"1分,"分析"2分,意 ...查看


  • 走进书房里去阅读答案大全
  • 篇一:走进书房里去阅读答案大全 走进书房里去阅读答案!急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_百度作业帮 走进书房里去阅读答 ...查看


  • 突击 |最新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训练12题(宋代)
  • 一.阅读下面的两首同题古诗,回答问题. 寻隐者不遇 [北宋]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结合两首诗作的寓意,请赏析 ...查看


  • [为你打开一扇门]阅读答案
  • 为你打开一扇门 ??①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 ...查看


  • 苏教版初二语文带答案
  • „ „__„__„_„__„__„__„_„__„_号„学„) 线 _(__„_„__„__„__„_„__„__„名„姓„ „ „ 班)订__(__„__„_„__„__„级„_„__„_„___„_„__„校)装_学(__„__„__„ ...查看


  • 网络文学的新贡献阅读答案
  • 网络文学的新贡献桫椤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发展史,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始终在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中摇摆前进.但是,基于人类情感的稳定性,文学所要表达的人的内心世界已是常量状态,唯有文学的形式才是变量.从甲骨文到当代长 ...查看


  • 网络文学阅读答案
  • ①网络文学的诞生,加速了文学大众化的进程;晋升为作家的路途大为缩短.过去的文学爱好者,须长期被文学期刊折磨,经历多次退稿和修改,才逐渐由学习写短中篇发展为写长篇.今日青年写手,将编辑抛在一旁,出手便是长篇,在网上直接面对读者,一经受众认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