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唐朝似乎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顶峰,就像封建社会的前半夜和后半夜。而“安史之乱”就是这个前半夜与后半夜的分界线!从秦朝到唐朝中国是一直走上坡路,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是中国很多制度的开端,秦朝创立帝制及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又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文化风俗,加强了大一统的凝聚力,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西汉,定都长安。汉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汉文帝、汉景帝采取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被今人称为“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中兴”。8年,王莽篡汉,不久爆发绿林赤眉起义。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中期发生戚宦之争和党锢之祸,于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军事上,积极对付汉朝的最大外患—匈奴。汉武帝时期大幅提高军人的待遇,在巡视北方时,一次犒赏边防军就达100万匹丝绸和200万钱。这期间汉朝先后出现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优秀将领,终于击溃匈奴,修建外长城之光禄塞、居延塞,收复河套并将河西纳入版图,促使“漠南无王庭”的局面,又先后吞并南越、闽越、夜郎、滇国、卫满朝鲜等国,远征大宛降服西域诸国,使中国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强国。汉武帝时期奠定了汉地范围,也是汉朝走向强盛的起点。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并先后以两位翁主刘细君,刘解忧和亲西域乌孙,而达到了离间西域和匈奴,进而控制西域的目的,并开通了长安到中亚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西汉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汉代文化统一、四夷宾服,促使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型,华夏族自汉以后也逐渐改称为汉族,两汉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316年西晋灭亡,在其版图上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五胡乱华”给当时的华夏民族带来了深刻的伤痛。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汉代以前,政治主权完全在华夏族,汉代以后,政治主权不全在华夏族,边疆民族带来的草原游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时天下大乱,士族文人多不以道义为重,儒学中衰。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遂开清谈之风。晋室之兴,世乱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与印度东传之佛教交汇,中国文化逐渐转变为儒释道融合之状况。

为了巩固统治,隋廷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并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还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深刻影响后世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度,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开皇之治。

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臣服的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发动晋阳兵变,次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又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政治制度。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颜筋柳骨的颜真卿、柳公权,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唐朝与当时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自从唐朝以后,中国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了。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至宋真宗时期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了靖康之耻,宋室被迫南迁。1127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位,建立了南宋。1138年,迁都临安。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后期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被外族灭亡的中原统一国家在宋前很少,在综合国力世界第一的情况下,被外族灭亡,可见宋朝对国家的战力的固化有多严重!宋初的改革基本上算自费武功,尤其是军队的改革,基本上把军队改废了!

宋朝虽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在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还是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宋朝时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明清就更不用说了,明朝虽然建立了,但只是把蒙古族赶出长城以北,就连伤其主力都没达到,明朝的北伐成果聊聊啊!最后在各个王爷的“支持”下,灭亡了!清朝就不用说了,大好的局面居然把自己玩死了!

唐朝似乎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顶峰,就像封建社会的前半夜和后半夜。而“安史之乱”就是这个前半夜与后半夜的分界线!从秦朝到唐朝中国是一直走上坡路,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是中国很多制度的开端,秦朝创立帝制及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又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文化风俗,加强了大一统的凝聚力,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西汉,定都长安。汉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汉文帝、汉景帝采取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被今人称为“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中兴”。8年,王莽篡汉,不久爆发绿林赤眉起义。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中期发生戚宦之争和党锢之祸,于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军事上,积极对付汉朝的最大外患—匈奴。汉武帝时期大幅提高军人的待遇,在巡视北方时,一次犒赏边防军就达100万匹丝绸和200万钱。这期间汉朝先后出现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优秀将领,终于击溃匈奴,修建外长城之光禄塞、居延塞,收复河套并将河西纳入版图,促使“漠南无王庭”的局面,又先后吞并南越、闽越、夜郎、滇国、卫满朝鲜等国,远征大宛降服西域诸国,使中国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强国。汉武帝时期奠定了汉地范围,也是汉朝走向强盛的起点。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并先后以两位翁主刘细君,刘解忧和亲西域乌孙,而达到了离间西域和匈奴,进而控制西域的目的,并开通了长安到中亚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西汉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汉代文化统一、四夷宾服,促使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型,华夏族自汉以后也逐渐改称为汉族,两汉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316年西晋灭亡,在其版图上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五胡乱华”给当时的华夏民族带来了深刻的伤痛。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汉代以前,政治主权完全在华夏族,汉代以后,政治主权不全在华夏族,边疆民族带来的草原游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时天下大乱,士族文人多不以道义为重,儒学中衰。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遂开清谈之风。晋室之兴,世乱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与印度东传之佛教交汇,中国文化逐渐转变为儒释道融合之状况。

为了巩固统治,隋廷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并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还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深刻影响后世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度,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开皇之治。

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臣服的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发动晋阳兵变,次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之后武则天一度以周代唐,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经济繁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又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政治制度。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颜筋柳骨的颜真卿、柳公权,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唐朝与当时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自从唐朝以后,中国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了。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至宋真宗时期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了靖康之耻,宋室被迫南迁。1127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位,建立了南宋。1138年,迁都临安。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后期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被外族灭亡的中原统一国家在宋前很少,在综合国力世界第一的情况下,被外族灭亡,可见宋朝对国家的战力的固化有多严重!宋初的改革基本上算自费武功,尤其是军队的改革,基本上把军队改废了!

宋朝虽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在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还是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宋朝时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明清就更不用说了,明朝虽然建立了,但只是把蒙古族赶出长城以北,就连伤其主力都没达到,明朝的北伐成果聊聊啊!最后在各个王爷的“支持”下,灭亡了!清朝就不用说了,大好的局面居然把自己玩死了!


相关文章

  • 安史之乱对唐朝国际贸易的影响
  • 内 容 摘 要 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 叛,它不仅在政治上影响巨大,更是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经济与贸易格局变化的起点.这一政治事件对唐朝的对外贸易来说既有负面影响又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从它造成的直接后果来说,它 ...查看


  • "安史之乱"对唐朝对外交通的影响
  • 作者:王平 黔南民族师专学报:哲社版 1996年04期 摘要 本文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论述了"安史之乱"和唐朝对江南的开发,对中唐以后对外交通的影响,即"海上丝路"的繁荣,陆上交通衰退. 关键词 ...查看


  •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学案
  •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班级 姓名 等级 [学习目标] 1.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 ...查看


  • 第三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导学案.doc
  • 第一单元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 2.掌握中国古代中原人口三次南迁高潮及影响: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原因.影响. [预习学案] 一.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划分: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 ...查看


  • 安史之乱的起源及对中华民族思维的影响
  • 安史之乱的起源及对中华民族思维的影响(血狼兵团) 三皇炮锤 2014/2/11 21:16:29 收藏 分享 > 65 18670 中国人在海外,华人聚集区称为"唐人街",而中华民族主体又以"汉人&quo ...查看


  • 唐朝历史作业
  • <唐律疏议>: 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三十卷.永徽元年,唐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修<永徽律>,翌年颁行.三年,又令长孙无忌等对<永徽律>的精神实质和律文逐条逐句进行疏证解 ...查看


  •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示范课教案
  •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四课我们主要学习唐朝的强盛,但是一个王朝的兴衰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查看


  •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 感悟课标新理念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我国汉代的四大经济区:.概括我国古代人口迁徙的三次高潮:了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进程.原因. 通过研讨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 ...查看


  • 历史(初一下册1-10需要背诵的相关内容.作用.措施.意义等)
  • 一.隋朝建立的历史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为巩固隋朝统一的措施: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度和度量衡制度:2.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隋朝统一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