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追问"进行到底

  一、研究的背景   刚参加完两次优质课的评比活动,心头有颇多感受。两堂课(《风筝》《伟大的悲剧》)经过多次的磨课,不断地改稿。但每次试教,遇到不同的学生,依然有太多预设不到的“意外”。而要“化险为夷”,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智慧追问”。受此启发,结合两次优质课评比的亲身体验和平时的教学实践,我开展了“初中语文有效课堂之智慧追问”的研究活动,将“追问”进行到底。   二、研究的必要性   1.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要求文本的解读应呈开放的姿态,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追问是有效的催化剂。平等、深入的对话使教学更具有效性,师生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会激活思想的火花。   然而真实课堂上,追问的实际操作,却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陶行知先生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根据以往课堂的经验总结,教师在课堂追问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追问时机,不善捕捉;追问数量,不懂控制;追问质量,浅显琐碎;追问语言,简单贫乏;追问指向,模糊不清。   2.追问“显智”   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后续动作”,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的“下一个”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学习永远是追问的,然而追问难以预设。所以,从实质上来说,追问其实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这也充分说明为什么追问会是教师教学机智的直观表现,它需要教师是个智慧的人。只有在“智慧的追问”中,教师和学生才能在交流中碰撞出激活思想的火花。   “智慧追问”能暴露学生真实的思维进程,便于教师把握教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更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培养学生喜思善辩的理性思维,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何时进行追问、追问什么才是有效的呢?   三、研究的过程   1.把握良机,适时追问   追问,是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作“即时”的点拨和有效的控制,让追问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这“即时”就是我们所要把握的时机、要掌握的“火候”。   (1)追问于混沌状态。不确定性和无序性,是思维混沌状态的重要特点,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说的也许正是这种现象。而学生的思维一旦出现了混沌状态,其实也就出现了一个值得我们去把握的“良机”,一个需要教师适时追问、点拨的时机。这个时候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恰当的追问,或许就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追问于临界状态。追问追求的是一种“激活效应”,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由活跃到受阻、似懂非懂时实施追问,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临界点上产生顿悟、发生质的飞跃。   (3)追问于僵持状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是一帆风顺、畅通无阻的,总会有暂时停滞、相持不下的时候,特别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时,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个时机加以追问,或许就能突破“僵持”的“瓶颈”。   2.智慧追问的有效策略   (1)“引”――由浅入深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对一些较难较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深题浅问”的处理。这种连续提问,意在化难为易。   例如《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由学生语言中的“外表”一词,引发长达11次的追问。通过追问父亲衣服的颜色,引导学生梳理出父亲“奔丧”的背景;追问衣服布料引出“家境惨淡”;最后在理解了父亲承受两种巨大压力的基础上,通过高度对比,追问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一主旨。可谓化难为易,由浅入深。   (2)“接”――顺理成章   课堂教学中,前后内容的衔接与转换,两者之间需要必要的过渡,如果直接跳到下一个知识点,势必给学生带来认知障碍。知识衔接点的问题设计,彰显着教师的教育智慧。   《伟大的悲剧》对于初一新生来说篇幅较长,采用一课时进行优质课评比,无疑给参赛者出了一个大难题。文本必须要解读,而且还得让学生读明白,时间只有40分钟。“太难了”是我当时最大的感慨。   要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绝妙切入点,并由此串起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谈何容易。赛后有评课教师向我推荐了一个优秀的教学点:文章的最后一段“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是文章的主旨句,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之后,依然无法理解这句话的确切含义。假如整堂课始终围绕这一主旨句展开教学,通过追问“一个人指谁”“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厄运”“如何理解搏斗”“如何理解心灵高尚”“为何作者上升到一切时代”,以追问串联起课文内容,课堂效果应该很不错。   这个思路是在赛后才想到的,虽然并未实施,但由一个主问题的生发,通过不断追问,衔接起整篇文章,达到解决学生疑难的效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3)“挑”――一石激浪   朱熹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选择学生学习过程中看似寻常处、无疑处设置问题,揭开学生认识上的“疑点”“盲点”等,激起思维的波澜,促使学生醒悟、警觉,实现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   例如教授《春酒》一课,在赏析“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一句时,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学生已能理解选段文字对人物刻画的作用。似乎顺理成章,已经完成解读任务,但教师仍不满足于此。在学生无疑之处“蜜蜂似的”挑起“事端”,寻找学生认识上的“盲点”,打破平衡。一句“把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比喻成蜜蜂似的。蜜蜂好看吗?”人为制造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的波澜,实现认知转化。   (4)“拨”――自悟自醒   语文学习离不开“悟”。记得特级教师王耀君曾如此说:“‘语文’应该叫‘悟文’。”可见,只有学生真正理解、领悟,才是成功。平时的教学中,面对一个典型错误的出现,教师往往沉不住气,急于“一棍子打死”,这样势必掩盖问题出现的根源,也就做不到“对症下药”。但若延迟判断,把“球”再踢给学生,采取追问导引的方法,把学生的错误钓出来,摆在桌面上,在学生心悦诚服后,必定会有一番醒悟、一番长进。   在教授《羚羊木雕》一课时,我设置了“评价文中人物特点”这一环节。其中有两处,学生对人物的评价用词不确切。一处是关于“我”的:“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一个学生评价如下:“从‘我’见万芳喜欢羚羊就送给她的行为中,看出‘我’很大方。”显然此处用“大方”一词来形容,还有些偏颇。于是我追问道:“假如是老师我喜欢这只羚羊,你觉得文中的‘我’会送吗?”另一个学生早已按捺不住,举手示意:“我觉得应该是‘重情义’,因为‘我’把万芳当做最要好的朋友,只要她喜欢的东西,‘我’都能给她。”“看来‘我’把友情看得最重,送东西是为了证明这点。”我用眼神示意了第一位回答问题的学生,他微笑地点点头。另一处关于“万芳妈妈”:“看我待会儿揍她!”同样,学生单一地评价为“很凶”。我以“真的很凶吗”追问,学生联系了其他语言,明白了用“严格”评价更确切。   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评价某个人物”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在措辞上把握不好分寸。特别是初一学生或者是阅读能力差的孩子,犯错的几率更高。如何教学才能立竿见影呢?把学生的错误钓出来,摆在桌面上,让学生自悟自醒。实践证明以上的追问方式很有效。   (5)“挖”――画龙点睛   探究是画龙,追问是点睛。有很多问题我们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利用合情推理得到了猜想,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感性的高度,若没有“为什么”的追问引渡,学生只能在知识海洋的岸边徘徊,并容易产生误解,犯下想当然的错误。若在此时探本溯源,适时追问,就可能把学生由感知推向理性,在说理中练就自己的理性精神,使得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产生共振,奏出美妙的乐章。   《风筝》一文的教学中,当解读完“痴迷于风筝的小兄弟”和“我粗暴地弄坏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偷做的风筝”两句后,我追问:“‘我’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展开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很快答案有了:“文中写到‘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我顺势追问:“你能理解哥哥的行为吗?”“不能。因为小孩子玩儿是天经地义的事,哥哥居然这样对待弟弟,太无情了。”追问:“哥哥真的是无情吗?”此时插入一段背景介绍:鲁迅十六岁时,父亲忧愤成疾,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的鲁迅依然无法挽救父亲的生命,家道中落,作为长子的他只能站出来保护家人。于是,鲁迅用自己接受的封建教育思想继续教育弟弟,希望弟弟早日有所作为。学生因此得出结论:“误解和冲突中包藏着浓浓的手足亲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深“挖”,如同加入“味精”,容易诱发学生“食欲”般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发学生“品味式”的思考或讨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机智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智慧追问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有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使追问的教学机智从有痕到无痕,从偶然性转为常态性。   参考资料:   1.许华锋《把握追问时机构建有效课堂》,《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8期。   2.袁春华《让有效提问牵引高效课堂》,《考试周刊》2009年第45期。   3.于卓琳《有效追问使课堂灵动而深邃》,《语文建设》2012年第2期。   4.洪松舟、卢正芝《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余年回顾与反思》,《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一、研究的背景   刚参加完两次优质课的评比活动,心头有颇多感受。两堂课(《风筝》《伟大的悲剧》)经过多次的磨课,不断地改稿。但每次试教,遇到不同的学生,依然有太多预设不到的“意外”。而要“化险为夷”,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智慧追问”。受此启发,结合两次优质课评比的亲身体验和平时的教学实践,我开展了“初中语文有效课堂之智慧追问”的研究活动,将“追问”进行到底。   二、研究的必要性   1.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要求文本的解读应呈开放的姿态,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追问是有效的催化剂。平等、深入的对话使教学更具有效性,师生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会激活思想的火花。   然而真实课堂上,追问的实际操作,却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陶行知先生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根据以往课堂的经验总结,教师在课堂追问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追问时机,不善捕捉;追问数量,不懂控制;追问质量,浅显琐碎;追问语言,简单贫乏;追问指向,模糊不清。   2.追问“显智”   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后续动作”,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的“下一个”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学习永远是追问的,然而追问难以预设。所以,从实质上来说,追问其实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这也充分说明为什么追问会是教师教学机智的直观表现,它需要教师是个智慧的人。只有在“智慧的追问”中,教师和学生才能在交流中碰撞出激活思想的火花。   “智慧追问”能暴露学生真实的思维进程,便于教师把握教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更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培养学生喜思善辩的理性思维,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何时进行追问、追问什么才是有效的呢?   三、研究的过程   1.把握良机,适时追问   追问,是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作“即时”的点拨和有效的控制,让追问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平台,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这“即时”就是我们所要把握的时机、要掌握的“火候”。   (1)追问于混沌状态。不确定性和无序性,是思维混沌状态的重要特点,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说的也许正是这种现象。而学生的思维一旦出现了混沌状态,其实也就出现了一个值得我们去把握的“良机”,一个需要教师适时追问、点拨的时机。这个时候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恰当的追问,或许就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追问于临界状态。追问追求的是一种“激活效应”,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由活跃到受阻、似懂非懂时实施追问,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临界点上产生顿悟、发生质的飞跃。   (3)追问于僵持状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是一帆风顺、畅通无阻的,总会有暂时停滞、相持不下的时候,特别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时,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个时机加以追问,或许就能突破“僵持”的“瓶颈”。   2.智慧追问的有效策略   (1)“引”――由浅入深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对一些较难较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深题浅问”的处理。这种连续提问,意在化难为易。   例如《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由学生语言中的“外表”一词,引发长达11次的追问。通过追问父亲衣服的颜色,引导学生梳理出父亲“奔丧”的背景;追问衣服布料引出“家境惨淡”;最后在理解了父亲承受两种巨大压力的基础上,通过高度对比,追问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一主旨。可谓化难为易,由浅入深。   (2)“接”――顺理成章   课堂教学中,前后内容的衔接与转换,两者之间需要必要的过渡,如果直接跳到下一个知识点,势必给学生带来认知障碍。知识衔接点的问题设计,彰显着教师的教育智慧。   《伟大的悲剧》对于初一新生来说篇幅较长,采用一课时进行优质课评比,无疑给参赛者出了一个大难题。文本必须要解读,而且还得让学生读明白,时间只有40分钟。“太难了”是我当时最大的感慨。   要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绝妙切入点,并由此串起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谈何容易。赛后有评课教师向我推荐了一个优秀的教学点:文章的最后一段“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是文章的主旨句,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之后,依然无法理解这句话的确切含义。假如整堂课始终围绕这一主旨句展开教学,通过追问“一个人指谁”“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厄运”“如何理解搏斗”“如何理解心灵高尚”“为何作者上升到一切时代”,以追问串联起课文内容,课堂效果应该很不错。   这个思路是在赛后才想到的,虽然并未实施,但由一个主问题的生发,通过不断追问,衔接起整篇文章,达到解决学生疑难的效果,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3)“挑”――一石激浪   朱熹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选择学生学习过程中看似寻常处、无疑处设置问题,揭开学生认识上的“疑点”“盲点”等,激起思维的波澜,促使学生醒悟、警觉,实现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   例如教授《春酒》一课,在赏析“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一句时,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学生已能理解选段文字对人物刻画的作用。似乎顺理成章,已经完成解读任务,但教师仍不满足于此。在学生无疑之处“蜜蜂似的”挑起“事端”,寻找学生认识上的“盲点”,打破平衡。一句“把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比喻成蜜蜂似的。蜜蜂好看吗?”人为制造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的波澜,实现认知转化。   (4)“拨”――自悟自醒   语文学习离不开“悟”。记得特级教师王耀君曾如此说:“‘语文’应该叫‘悟文’。”可见,只有学生真正理解、领悟,才是成功。平时的教学中,面对一个典型错误的出现,教师往往沉不住气,急于“一棍子打死”,这样势必掩盖问题出现的根源,也就做不到“对症下药”。但若延迟判断,把“球”再踢给学生,采取追问导引的方法,把学生的错误钓出来,摆在桌面上,在学生心悦诚服后,必定会有一番醒悟、一番长进。   在教授《羚羊木雕》一课时,我设置了“评价文中人物特点”这一环节。其中有两处,学生对人物的评价用词不确切。一处是关于“我”的:“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一个学生评价如下:“从‘我’见万芳喜欢羚羊就送给她的行为中,看出‘我’很大方。”显然此处用“大方”一词来形容,还有些偏颇。于是我追问道:“假如是老师我喜欢这只羚羊,你觉得文中的‘我’会送吗?”另一个学生早已按捺不住,举手示意:“我觉得应该是‘重情义’,因为‘我’把万芳当做最要好的朋友,只要她喜欢的东西,‘我’都能给她。”“看来‘我’把友情看得最重,送东西是为了证明这点。”我用眼神示意了第一位回答问题的学生,他微笑地点点头。另一处关于“万芳妈妈”:“看我待会儿揍她!”同样,学生单一地评价为“很凶”。我以“真的很凶吗”追问,学生联系了其他语言,明白了用“严格”评价更确切。   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评价某个人物”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在措辞上把握不好分寸。特别是初一学生或者是阅读能力差的孩子,犯错的几率更高。如何教学才能立竿见影呢?把学生的错误钓出来,摆在桌面上,让学生自悟自醒。实践证明以上的追问方式很有效。   (5)“挖”――画龙点睛   探究是画龙,追问是点睛。有很多问题我们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利用合情推理得到了猜想,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感性的高度,若没有“为什么”的追问引渡,学生只能在知识海洋的岸边徘徊,并容易产生误解,犯下想当然的错误。若在此时探本溯源,适时追问,就可能把学生由感知推向理性,在说理中练就自己的理性精神,使得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产生共振,奏出美妙的乐章。   《风筝》一文的教学中,当解读完“痴迷于风筝的小兄弟”和“我粗暴地弄坏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偷做的风筝”两句后,我追问:“‘我’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展开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很快答案有了:“文中写到‘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我顺势追问:“你能理解哥哥的行为吗?”“不能。因为小孩子玩儿是天经地义的事,哥哥居然这样对待弟弟,太无情了。”追问:“哥哥真的是无情吗?”此时插入一段背景介绍:鲁迅十六岁时,父亲忧愤成疾,每天出入于当铺和药店之间的鲁迅依然无法挽救父亲的生命,家道中落,作为长子的他只能站出来保护家人。于是,鲁迅用自己接受的封建教育思想继续教育弟弟,希望弟弟早日有所作为。学生因此得出结论:“误解和冲突中包藏着浓浓的手足亲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深“挖”,如同加入“味精”,容易诱发学生“食欲”般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发学生“品味式”的思考或讨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机智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智慧追问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有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使追问的教学机智从有痕到无痕,从偶然性转为常态性。   参考资料:   1.许华锋《把握追问时机构建有效课堂》,《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8期。   2.袁春华《让有效提问牵引高效课堂》,《考试周刊》2009年第45期。   3.于卓琳《有效追问使课堂灵动而深邃》,《语文建设》2012年第2期。   4.洪松舟、卢正芝《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余年回顾与反思》,《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相关文章

  • 考试竞争的价值判断与意义追问
  • 作者:杨启亮 教育评论 2006年05期 基础教育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教育,它应当追求什么样的育人价值和意义,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很少有人静下心来思考.当全社会在执着地追逐着考试竞争教育的时候,并非专业化的各界人士仅仅基于世俗的教育价值判 ...查看


  • 电脑关不了机了怎么办??
  • 全部问题>电脑/数码>电脑常识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腾讯QQ 新浪微博 | 收藏 匿名 2012-11-04 电脑关不了机了怎么办?? 30 电脑开机.使用一切正常,就是关机时,就在"正在关机..." ...查看


  • [追问]为何多国卫星无法准确定位马航失联客机?
  • [祈福马航]我的心与你同在 疑问重重 八问马航飞机失联 飞机最后联络遭干扰说明什么? 马航失联客机疑问 为什么卫星无法准确定位? 通讯如此发达 为何卫星仍无法准确定位? 专家:马航失联客机要被卫星"找到"至少需三个条件 ...查看


  • 对话反腐纪实文学[追问]作者丁捷:看完应警醒而非津津乐道
  • (原标题:对话反腐纪实文学<追问>作者丁捷:看完应警醒而非津津乐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在丁捷的办公室墙上,赫然挂着这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作为江苏省一家省属文化集团的纪委书记,他最近有点 ...查看


  • 一站到底规则
  • 每挑战3个人就可以选择走或继续,继续的话如果没了免答权会补足一次(没用就不补):5人后再次选择走或留,留下的话每用一次免答权就会在下一次答题前补足(即在这一回合中我用免答权战胜了对手,下一次答题时有一次免答权):最后的5道题冲击成功后,可以 ...查看


  • 妻子面对丈夫外遇该如何应对
  • 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在咨询工作中常常遇到因为丈夫外遇而来求助的妻子,她们往往在这个巨大的婚姻难题面前手足无措,不知是否该如何面对这个背叛的丈夫,不知是否该原谅丈夫,也不知是否该继续保有这个婚姻.婚姻是复杂的,同样是丈夫外遇也是有各自不同 ...查看


  •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需要追问自己的50个问题
  • 我昨天买了一本名为<过想要的生活>的书,作者Bob和Melinda Blanchard,现在我已经将它看完了,书中每一句都有极深的感触,甚至感觉是被撕裂般难受.我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被归为"自我提升"类书籍,事 ...查看


  • 2015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取暖费该不该降)
  • 取暖费该不该降  热点概述 2014年10月20日,哈尔滨长达半年的供热期正式开始,40.35元/平方米的居民供热价格并没有像早前网络上流传的大幅下降,虽然当地煤炭价格已从峰值的每吨671元下降到566元. 煤价是影响北方取暖费的关键因素 ...查看


  • 2015天津面试分析
  • 2015天津公务员面试:企业面试与公务员面试迥异分析 有很多第一次参加公务员面试的考生都在思考:之前企业面试的经验用在公务员面试中能不能行呢,公务员面试到底有什么独有特点呢?天津公考培训中心教育专家认为,与企业招聘面试相比,公务员面试有其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