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第一章

1、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

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活动。

3、 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

销售,又称输出贸易。

4、 进口贸易是指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国内市场销售,又

称输入贸易。

5、 过境贸易是指外国商品途经本国,最终销售地为第三

国的贸易,又称通过贸易。

6、 总贸易是以国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凡

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即总出口,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即总进口,总贸易额在数量上等于总出口与总进口之和。

7、 专门贸易是以关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

运出关境的本国商品以及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品列为出口即专门出口,进入关境以及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列为进口即专门进口。

8、 有形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贸易,即通常意义上

的商品购销活动。

9、 无形贸易也称无形商品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以无形

商品为交易对象的贸易活动。

10、 直接贸易是指贸易商品从生产国直接运销到消费国,

没有第三方参与的贸易活动。

11、 间接贸易是指通过第三国或其他中间环节,把商品从

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12、 转口贸易,又称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语商品消

费国之间的贸易,通过第三国转卖而成。

13、 陆路贸易是指采用汽车、火车和管道等陆路运输方式

的贸易。

14、 海路贸易是指利用各种船舶通过海洋运输商品的贸

易。

15、 空运贸易是指利用飞机运送商品的贸易。

16、 邮购贸易是指采用邮政包裹的方式寄送货物的贸易。

17、 现汇贸易又称自由结汇贸易,是指在国际商品买卖中,

以货币作为偿付工具的贸易方式。

18、 易货贸易又称换货贸易,是指货物经过计价,作为偿

付工具的贸易方式。

19、 对外贸易额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或地区

的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20、 国际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某种货

币统计的世界贸易总额,也称国际贸易值。

21、 贸易差额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

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22、 贸易值又叫贸易额,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

指标,各国一遍都用本国货币表示。

23、 贸易量是指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来表示进出口商

品的规模。

24、 贸易条件一般只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

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叫进出口交换比价,简称交换比价。

25、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各类商品在各国或地区进出口

贸易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26、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是指各洲、各国或地区在国际贸易

中所占的地位,即各洲、各国或地区参加国际商品流通的水平。

27、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指该国对外

贸易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章

1、劳动分工是指若干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的而又相互联系的工作,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上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2、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3、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4、商品的价值是人类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抽象劳动。

5、国际价值是指在世界经济现有条件下,按照世界平均劳

动强度和熟练程度产生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6、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国际间商品在不受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进行交易的价格。

7、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是指商品通过封闭性渠道到达消费者手中,如跨国公司在内部交易时采用的调拨价格,与外部企业交易时采用的垄断价格,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和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等。

8、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指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目标,在母公司与子公司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售商品和服务时采用的内部价格。

9、垄断价格是垄断企业或组织同其他企业交易时采用的价格。

第三章

1、绝对成本是产品的生产成本或生产费用,它是决定国与国之间开展国际分工和贸易必要性以及其模式的关键因素。(亚当·斯密)

2、比较成本是指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生产成本或所耗费劳动量的相对比较或比率,它对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和贸易模式起决定作用。(大卫·李嘉图)

3、生产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或对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

4、里昂惕夫之谜也称里昂惕夫反论,是指通过实践验证得出的与H-O模型理论性结论完全相反的一种结果。

5、贸易差额论是重商主义进入晚期后所形成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由于它强调对外贸易发展及贸易顺差的实现,因此被称为真正的重商主义,或重国际贸易主义。

6、幼稚产业是一国受到国外强有力竞争且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是那些尚不成熟,经不起外国竞争冲击的产业,但一旦对其进行保护扶持,未来即可获得比较优势。

7、对外贸易乘数指一国的进出口变动如同投资的变动一样,也会对该国国民收入产生倍数(倍增会倍减)效应,即一国出口贸易的增加会使本国国民收入产生倍增,反之会使本国国民收入出现倍减,对外贸易乘数的这种作用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

第四章

1、对外贸易政策是指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商品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所实行的各种政策的总称。

2、国际贸易政策是指世界各国国家、有关国际经济贸易条约与组织所制定和实施的调整国际商品或服务的规模、构成和方向等方面内容的各种政策措施的总和。

3、自由贸易政策,即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

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4、保护贸易政策,即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和控制经营领域与范围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给予优待和补贴。

5、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6、关境是指海关所管辖和执行有关海关各项法令和规章制度以及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

7、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关境时,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8、出口税是出口国家的海关在本国商品输出本国关境时,对本国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9、过境税又称通过税,是一国对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10、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本国某些商品市场、促进有关产业的发展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11、特惠税又称优惠税,是指对从某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和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12、差价税又称差价额,是指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

13、进口附加税是指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一般进口税外,还往往根据某种目的再额外加征的关税。

14、反补贴税又称抵消税或补偿税,它是直接或间接接受奖金或补贴的外国商品进口所征收的一种附加税。

15、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物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其目的在于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同类产品的国内市场。

16、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它是一国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口、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17、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手段。

18、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半年或一季度)以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进行直接的限制,规定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规定的则不准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

19、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的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20、自愿出口限制又称自愿出口配额,即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规定在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由出口国自行控制出

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21、进口许可证制度是指为了控制进口,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领取许可证,没有进口许可证一律不准进口。

22、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

23、进出口的国家垄断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队某些商品的进出口由国家机关直接经营,或者把商品的进出口经营的垄断权给予某些垄断组织。

24、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是指一国通过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做法。

25、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即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放一笔现金作为抵押。

26、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出口国家的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27、卖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28、买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起附带条件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因而起到促进商品出口的作用,即所谓的约束性贷款。

29、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指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厂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贷款,由

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进行出面担保。

30、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指一些国家的政府为了降低其国内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强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措施。

31、商品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

32、外汇倾销是指以降低本国货币汇率的方法来扩大商品的出口。

33、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都是划在关境以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港内或区内进行商品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便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的区域。

34、保税区又称保税仓库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

35、贸易协定是缔约国之间为巩固和发展彼此间经济、贸易关系而签订的一种书面协议。

36、贸易协定书是有关国家在签订贸易协定之外,就两国贸易关系中某项具体问题所达成的书面协议。

37、支付协定是规定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其他方面债权结算办法的一种书面协定。

38、国际商品协定是指某项商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就该项商品的价格、购销等问题,经过协商达成的政府间的多边协定。

39、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奖励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国对方。

40、互惠过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的双方根据协议相互给予对方的法人或自然人以对等的权利和待遇。

41、国民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的一方根据条约的规定,应将本国公民和法人享有的权利和优惠扩及缔约国对方在本国境内的公民和法人。

42、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相互协商制定经济贸易政策和措施,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定,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贸易联合体的过程。

43、自由贸易区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44、关税同盟是指成员国之间彻底取消了产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是商品在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45、共同市场是指成员国之间废除了商品贸易的关税和数量限制,并对非成员国商品进口征收共同关税,还规定生产要素可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

46、经济联盟是指成员国之间除了商品与生产要素可以进行

自由流动及建立对外共同关税外,还要求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各个方面的经济都统一协调地运行。

4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调整各缔约国之间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的相互权利与义务、确定某些共同遵守的关税与贸易准则、推行多边贸易和贸易自由化的一项惟一带有总括性的多边条约。

48、贸易术语,又称贸易条件、价格术语,是一个简短概念,用来说明商品的价格构成和买卖双方各自在交易过程中应承担的费用、风险和责任的划分,以确定买卖双方在交货和接货过程中应尽的义务。

49、佣金是中间商介绍交易或代买卖而取得的酬金。

50、折扣是卖方按原价给予买方的一定百分比的减让。

51、海运提单,简称提单,是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

52、货物的交付,简称交货,是指卖方自愿将其对货物的占有权转移给买方的行为。

53、货物运输保险指被保险人对一批或若干批货物向保险人按一定金额投保一定险别,并交纳保险费,保险人承保后,如果所承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约定范围内的损失,保险人应按他所出立的保险单的规定给予被保险人经济上的补

偿。

54、保险金额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也称保险人计算保险费的基础。

55、保险索赔是指进出口货物在保险责任有效期内发生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被保险人按照保险单的有关规定向保险公司提出赔偿要求。

56、汇票是一人签发给另一人的无条件书面命令,要求受票人见票时或在将来的某一规定时间或可以确定的时间,将一定金额的款项支付给某一特定的人或其指定人,或持票人。

57、汇付又称汇款,指付款人主动通过银行或其他途径将款项汇交收款人。

58、托收是指由接到委托指示的银行办理金融单据或商业单据以便取得承兑或付款,或者凭承兑或付款交出商业单据。

59、信用证又称信用状,是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者开具的载有一定金额,在一定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因而又名跟单信用证。

60、国际保理的全称是国际保付代理业务,简称保理,是指在以托收和赊销等方式结算贷款的情况下,由保理商根据出口商的委托,调查并提供进口商的资信和信用额度等情况后,对出口商提供催收应收账款、财务管理、资金融通和信用额度内的风险担保等项目的综合性财务服务。

61、商品检验是指对卖方交付的货物的品质、数量和包装进

行检验,以确定合同的标的是否符合买卖合同的规定,有时还要对装运技术条件、货物在装运过程中所发生的残损和短缺进行检验或鉴定,以明确事故的原因和责任的归属;此外,还包括根据一国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对某些进出口货物或有关事项进行质量。数量。包装。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强制性检验或检疫。

62、争议是指交易的一方认为对方未能部分或全部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与义务而引起的纠纷。

63、索赔是指遭受损害的一方在争议发生后,向违约方提出赔偿的要求。

64、违约是指买卖双方中任何一方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

65、不可抗力,又称人力部可抗拒,是指在货物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订约者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当事人既不能预见和预防,又无法避免和克服的意外事故,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这时,遭受意外事故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延期履行合同,对方不得要求赔偿。

66、仲裁,又称公断,是指买卖双方发生争议时,如通过协商不能解决,双方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给双方同意的第三者裁决以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67、交易磋商是指买卖双方为了买卖某种商品,通过一定程序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洽商,最后达成协议的整个过程。

68、易货贸易原义是以物易物,严格意义上讲,是指贸易双方之间互换等值货物的贸易方式。

69、补偿贸易是指交易的一方在对方提供信贷的基础上,向对方购进机器设备、器材或技术,而用返销的产品或劳务的价款分别偿还先期进口机器设备的价款和利息。

70、包销是指出口商通过签订包销协议,把某一种或某一类出口商品,在某一时间。某一地区的独家经营权利给予包销商,由包销商定期或不定期地签订具体的买卖合同,并在约定的市场上独家销售其包销的商品。

70、代理是指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授权,代表委托人鱼第三者订立合同或实施其他法律行为,而由委托人直接负责由此产生的权利和义务。

71、寄售是寄售人先将准备销售的货物运往国外寄售地,委托当地代销商按照寄售协议规定的条件代为销售的方式。

72、展卖又称展销,是指利用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博览会展出并出售商品的贸易方式。

73、商品交易所又称期货市场,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买卖特定商品的期货合同的有组织的市场。

74、招标是指招标人刊发招标公告或招标单,提出需要采购的商品或拟兴建的项目的各种要求和条件,邀请招标人在投标截止期内按照一定程序前来投标承卖或承包,并与条件最

优越的投标人达成交易的行为。

75、投标是指投标人研究招标通告和招标文件后,参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和条件,在指定时间内向招标人递交投标书,争取中标、达成交易的行为。

第一章 绪论

1.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它是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 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1) 实现了商品和要素的国际互通有无。

2) 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

3) 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4) 有助于一国经济增长。

5) 增进全球福利

⏹ 学习和研究国际贸易的必要性

1) 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面临着更多更大的风险:

2) 汇兑的复杂性;

3) 明显的国家与民族性;

4) 国际贸易的贸易障碍多于国内贸易;

5) 市场的不确定性;

6) 语言、法律、风俗习惯等环境障碍;

适应经济全球化,争取更多的贸易利得

1.2概念

⏹ 国际贸易→世界贸易

对外贸易(一国角度)→进出口贸易

⏹ 国际贸易额★

(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以货币表示的,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又称国际贸易值,它能够反映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额。

国际贸易量(quantum of international trade时期的国际贸易额,即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以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的办法,得出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额/价格指数

指标的经济意义:度量贸易规模

国际贸易量消除了价格波动,可用于跨时期比较

⏹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A.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是指一定时期各类商品在一国对

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即各类商品进出口贸易额与整个出口贸易额相比,以份额表示。

B. 指标的经济意义:说明不同产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 对外贸易依存度

A. (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在

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 or GNP)×100%

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

B. 指标的经济意义:说明某国经济对外的依赖程度 问题:如何理解一国适宜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 贸易差额

A.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balance of trade)

B. 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其差额称为贸易顺差,或称贸易黑字,我国也称之为

出超。

当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时,其差额称为贸易逆差,或称贸易赤字,我国也称之为入超。

若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则称为贸易平衡。

C. 指标的经济意义:衡量某国对外贸易基本状况

⏹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A.

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了一国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联系程度。

B. 指标的经济意义:说明一国对不同地区市场的依赖程度。

⏹ 国际贸易条件

A. 国际贸易条件TOT或叫国际交换比价,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1单位商品可以

交换多少单位外国进口商品的比例。

B. 国际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C. 该指标的经济意义:表示一定时期内一国得自对外贸易的好处的变化状况,用于衡

量该时期该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变化。

1.3国际贸易的分类与特点

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

进口贸易又称输入贸易,是指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

过境贸易又称通过贸易,是指贸易货物通过一国国境,不经加工地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 general trade)。[我国] special trade)。

国境>关境 一国设有经济特区、自由贸易区、自由港、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仓库时

关境>国境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 有形贸易

无形贸易是指非实物商品(无形商品)的贸易、例如教育、通讯、旅游、运输等服务的交换活动。一般说来,无形贸易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直接贸易是指贸易商品由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不通过第三方直接进行的贸易活动。

间接贸易它是直接贸易的对称。

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也称中转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发生交易关系,仍属于转口贸易。

⏹ 重点:

总贸易和专门贸易的区别

前者包括所有进出入该国商品,反映一国在国际贸易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后者只包括那些进口用于该国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和出口该国生产的商品,反映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的区别

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于生产国和消费国来说,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是间接贸易。对于第三国,则是转口贸易。转口贸易属于复出口,是过境贸易的一部分。

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区别

前者有第三国的商人参与商品交易过程,而不论货物是否经由第三国运送,后者则无第三国商人参与。转口贸易以盈利为目的,通常有一个正常的商业加价,而过境贸易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

自由结汇方式贸易(free liquidation trade进行的贸易。其前提条件是作为支付的货币必须能够在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兑换。

易货贸易(barter trade)是指经过计价的货物作为清偿工具所进行的贸易。它起因于贸易双方的货币不能自由兑换,而且缺乏可以兑换的外汇储备。

⏹ 依据交易手段不同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第一章

1、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

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活动。

3、 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

销售,又称输出贸易。

4、 进口贸易是指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国内市场销售,又

称输入贸易。

5、 过境贸易是指外国商品途经本国,最终销售地为第三

国的贸易,又称通过贸易。

6、 总贸易是以国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凡

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即总出口,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即总进口,总贸易额在数量上等于总出口与总进口之和。

7、 专门贸易是以关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

运出关境的本国商品以及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品列为出口即专门出口,进入关境以及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列为进口即专门进口。

8、 有形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贸易,即通常意义上

的商品购销活动。

9、 无形贸易也称无形商品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以无形

商品为交易对象的贸易活动。

10、 直接贸易是指贸易商品从生产国直接运销到消费国,

没有第三方参与的贸易活动。

11、 间接贸易是指通过第三国或其他中间环节,把商品从

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12、 转口贸易,又称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语商品消

费国之间的贸易,通过第三国转卖而成。

13、 陆路贸易是指采用汽车、火车和管道等陆路运输方式

的贸易。

14、 海路贸易是指利用各种船舶通过海洋运输商品的贸

易。

15、 空运贸易是指利用飞机运送商品的贸易。

16、 邮购贸易是指采用邮政包裹的方式寄送货物的贸易。

17、 现汇贸易又称自由结汇贸易,是指在国际商品买卖中,

以货币作为偿付工具的贸易方式。

18、 易货贸易又称换货贸易,是指货物经过计价,作为偿

付工具的贸易方式。

19、 对外贸易额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或地区

的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20、 国际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某种货

币统计的世界贸易总额,也称国际贸易值。

21、 贸易差额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

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22、 贸易值又叫贸易额,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

指标,各国一遍都用本国货币表示。

23、 贸易量是指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来表示进出口商

品的规模。

24、 贸易条件一般只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

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叫进出口交换比价,简称交换比价。

25、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各类商品在各国或地区进出口

贸易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26、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是指各洲、各国或地区在国际贸易

中所占的地位,即各洲、各国或地区参加国际商品流通的水平。

27、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指该国对外

贸易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章

1、劳动分工是指若干劳动者从事各种不同的而又相互联系的工作,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上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2、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3、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4、商品的价值是人类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抽象劳动。

5、国际价值是指在世界经济现有条件下,按照世界平均劳

动强度和熟练程度产生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6、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国际间商品在不受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进行交易的价格。

7、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是指商品通过封闭性渠道到达消费者手中,如跨国公司在内部交易时采用的调拨价格,与外部企业交易时采用的垄断价格,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和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等。

8、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指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目标,在母公司与子公司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售商品和服务时采用的内部价格。

9、垄断价格是垄断企业或组织同其他企业交易时采用的价格。

第三章

1、绝对成本是产品的生产成本或生产费用,它是决定国与国之间开展国际分工和贸易必要性以及其模式的关键因素。(亚当·斯密)

2、比较成本是指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生产成本或所耗费劳动量的相对比较或比率,它对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和贸易模式起决定作用。(大卫·李嘉图)

3、生产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或对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

4、里昂惕夫之谜也称里昂惕夫反论,是指通过实践验证得出的与H-O模型理论性结论完全相反的一种结果。

5、贸易差额论是重商主义进入晚期后所形成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由于它强调对外贸易发展及贸易顺差的实现,因此被称为真正的重商主义,或重国际贸易主义。

6、幼稚产业是一国受到国外强有力竞争且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是那些尚不成熟,经不起外国竞争冲击的产业,但一旦对其进行保护扶持,未来即可获得比较优势。

7、对外贸易乘数指一国的进出口变动如同投资的变动一样,也会对该国国民收入产生倍数(倍增会倍减)效应,即一国出口贸易的增加会使本国国民收入产生倍增,反之会使本国国民收入出现倍减,对外贸易乘数的这种作用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

第四章

1、对外贸易政策是指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商品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所实行的各种政策的总称。

2、国际贸易政策是指世界各国国家、有关国际经济贸易条约与组织所制定和实施的调整国际商品或服务的规模、构成和方向等方面内容的各种政策措施的总和。

3、自由贸易政策,即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

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4、保护贸易政策,即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和控制经营领域与范围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给予优待和补贴。

5、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6、关境是指海关所管辖和执行有关海关各项法令和规章制度以及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

7、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关境时,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8、出口税是出口国家的海关在本国商品输出本国关境时,对本国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9、过境税又称通过税,是一国对通过其关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10、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本国某些商品市场、促进有关产业的发展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11、特惠税又称优惠税,是指对从某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和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12、差价税又称差价额,是指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

13、进口附加税是指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一般进口税外,还往往根据某种目的再额外加征的关税。

14、反补贴税又称抵消税或补偿税,它是直接或间接接受奖金或补贴的外国商品进口所征收的一种附加税。

15、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物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其目的在于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同类产品的国内市场。

16、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它是一国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口、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17、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手段。

18、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半年或一季度)以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进行直接的限制,规定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规定的则不准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

19、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的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20、自愿出口限制又称自愿出口配额,即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规定在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由出口国自行控制出

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21、进口许可证制度是指为了控制进口,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领取许可证,没有进口许可证一律不准进口。

22、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

23、进出口的国家垄断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队某些商品的进出口由国家机关直接经营,或者把商品的进出口经营的垄断权给予某些垄断组织。

24、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是指一国通过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做法。

25、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即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放一笔现金作为抵押。

26、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出口国家的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27、卖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28、买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起附带条件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因而起到促进商品出口的作用,即所谓的约束性贷款。

29、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指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厂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贷款,由

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进行出面担保。

30、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指一些国家的政府为了降低其国内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强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措施。

31、商品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

32、外汇倾销是指以降低本国货币汇率的方法来扩大商品的出口。

33、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都是划在关境以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准许在港内或区内进行商品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便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的区域。

34、保税区又称保税仓库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

35、贸易协定是缔约国之间为巩固和发展彼此间经济、贸易关系而签订的一种书面协议。

36、贸易协定书是有关国家在签订贸易协定之外,就两国贸易关系中某项具体问题所达成的书面协议。

37、支付协定是规定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其他方面债权结算办法的一种书面协定。

38、国际商品协定是指某项商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就该项商品的价格、购销等问题,经过协商达成的政府间的多边协定。

39、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奖励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国对方。

40、互惠过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的双方根据协议相互给予对方的法人或自然人以对等的权利和待遇。

41、国民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的一方根据条约的规定,应将本国公民和法人享有的权利和优惠扩及缔约国对方在本国境内的公民和法人。

42、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相互协商制定经济贸易政策和措施,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定,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贸易联合体的过程。

43、自由贸易区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44、关税同盟是指成员国之间彻底取消了产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是商品在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45、共同市场是指成员国之间废除了商品贸易的关税和数量限制,并对非成员国商品进口征收共同关税,还规定生产要素可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

46、经济联盟是指成员国之间除了商品与生产要素可以进行

自由流动及建立对外共同关税外,还要求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各个方面的经济都统一协调地运行。

47、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调整各缔约国之间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的相互权利与义务、确定某些共同遵守的关税与贸易准则、推行多边贸易和贸易自由化的一项惟一带有总括性的多边条约。

48、贸易术语,又称贸易条件、价格术语,是一个简短概念,用来说明商品的价格构成和买卖双方各自在交易过程中应承担的费用、风险和责任的划分,以确定买卖双方在交货和接货过程中应尽的义务。

49、佣金是中间商介绍交易或代买卖而取得的酬金。

50、折扣是卖方按原价给予买方的一定百分比的减让。

51、海运提单,简称提单,是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

52、货物的交付,简称交货,是指卖方自愿将其对货物的占有权转移给买方的行为。

53、货物运输保险指被保险人对一批或若干批货物向保险人按一定金额投保一定险别,并交纳保险费,保险人承保后,如果所承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约定范围内的损失,保险人应按他所出立的保险单的规定给予被保险人经济上的补

偿。

54、保险金额是指保险人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也称保险人计算保险费的基础。

55、保险索赔是指进出口货物在保险责任有效期内发生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被保险人按照保险单的有关规定向保险公司提出赔偿要求。

56、汇票是一人签发给另一人的无条件书面命令,要求受票人见票时或在将来的某一规定时间或可以确定的时间,将一定金额的款项支付给某一特定的人或其指定人,或持票人。

57、汇付又称汇款,指付款人主动通过银行或其他途径将款项汇交收款人。

58、托收是指由接到委托指示的银行办理金融单据或商业单据以便取得承兑或付款,或者凭承兑或付款交出商业单据。

59、信用证又称信用状,是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者开具的载有一定金额,在一定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因而又名跟单信用证。

60、国际保理的全称是国际保付代理业务,简称保理,是指在以托收和赊销等方式结算贷款的情况下,由保理商根据出口商的委托,调查并提供进口商的资信和信用额度等情况后,对出口商提供催收应收账款、财务管理、资金融通和信用额度内的风险担保等项目的综合性财务服务。

61、商品检验是指对卖方交付的货物的品质、数量和包装进

行检验,以确定合同的标的是否符合买卖合同的规定,有时还要对装运技术条件、货物在装运过程中所发生的残损和短缺进行检验或鉴定,以明确事故的原因和责任的归属;此外,还包括根据一国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对某些进出口货物或有关事项进行质量。数量。包装。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强制性检验或检疫。

62、争议是指交易的一方认为对方未能部分或全部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与义务而引起的纠纷。

63、索赔是指遭受损害的一方在争议发生后,向违约方提出赔偿的要求。

64、违约是指买卖双方中任何一方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

65、不可抗力,又称人力部可抗拒,是指在货物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订约者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当事人既不能预见和预防,又无法避免和克服的意外事故,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这时,遭受意外事故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延期履行合同,对方不得要求赔偿。

66、仲裁,又称公断,是指买卖双方发生争议时,如通过协商不能解决,双方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给双方同意的第三者裁决以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67、交易磋商是指买卖双方为了买卖某种商品,通过一定程序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洽商,最后达成协议的整个过程。

68、易货贸易原义是以物易物,严格意义上讲,是指贸易双方之间互换等值货物的贸易方式。

69、补偿贸易是指交易的一方在对方提供信贷的基础上,向对方购进机器设备、器材或技术,而用返销的产品或劳务的价款分别偿还先期进口机器设备的价款和利息。

70、包销是指出口商通过签订包销协议,把某一种或某一类出口商品,在某一时间。某一地区的独家经营权利给予包销商,由包销商定期或不定期地签订具体的买卖合同,并在约定的市场上独家销售其包销的商品。

70、代理是指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授权,代表委托人鱼第三者订立合同或实施其他法律行为,而由委托人直接负责由此产生的权利和义务。

71、寄售是寄售人先将准备销售的货物运往国外寄售地,委托当地代销商按照寄售协议规定的条件代为销售的方式。

72、展卖又称展销,是指利用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博览会展出并出售商品的贸易方式。

73、商品交易所又称期货市场,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买卖特定商品的期货合同的有组织的市场。

74、招标是指招标人刊发招标公告或招标单,提出需要采购的商品或拟兴建的项目的各种要求和条件,邀请招标人在投标截止期内按照一定程序前来投标承卖或承包,并与条件最

优越的投标人达成交易的行为。

75、投标是指投标人研究招标通告和招标文件后,参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和条件,在指定时间内向招标人递交投标书,争取中标、达成交易的行为。

第一章 绪论

1.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它是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 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1) 实现了商品和要素的国际互通有无。

2) 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

3) 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4) 有助于一国经济增长。

5) 增进全球福利

⏹ 学习和研究国际贸易的必要性

1) 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面临着更多更大的风险:

2) 汇兑的复杂性;

3) 明显的国家与民族性;

4) 国际贸易的贸易障碍多于国内贸易;

5) 市场的不确定性;

6) 语言、法律、风俗习惯等环境障碍;

适应经济全球化,争取更多的贸易利得

1.2概念

⏹ 国际贸易→世界贸易

对外贸易(一国角度)→进出口贸易

⏹ 国际贸易额★

(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以货币表示的,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又称国际贸易值,它能够反映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额。

国际贸易量(quantum of international trade时期的国际贸易额,即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以当时的进口额或出口额的办法,得出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额/价格指数

指标的经济意义:度量贸易规模

国际贸易量消除了价格波动,可用于跨时期比较

⏹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A.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是指一定时期各类商品在一国对

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或地位,即各类商品进出口贸易额与整个出口贸易额相比,以份额表示。

B. 指标的经济意义:说明不同产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 对外贸易依存度

A. (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在

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 or GNP)×100%

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

B. 指标的经济意义:说明某国经济对外的依赖程度 问题:如何理解一国适宜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 贸易差额

A.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balance of trade)

B. 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其差额称为贸易顺差,或称贸易黑字,我国也称之为

出超。

当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时,其差额称为贸易逆差,或称贸易赤字,我国也称之为入超。

若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则称为贸易平衡。

C. 指标的经济意义:衡量某国对外贸易基本状况

⏹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A.

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了一国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联系程度。

B. 指标的经济意义:说明一国对不同地区市场的依赖程度。

⏹ 国际贸易条件

A. 国际贸易条件TOT或叫国际交换比价,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1单位商品可以

交换多少单位外国进口商品的比例。

B. 国际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C. 该指标的经济意义:表示一定时期内一国得自对外贸易的好处的变化状况,用于衡

量该时期该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变化。

1.3国际贸易的分类与特点

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

进口贸易又称输入贸易,是指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

过境贸易又称通过贸易,是指贸易货物通过一国国境,不经加工地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 general trade)。[我国] special trade)。

国境>关境 一国设有经济特区、自由贸易区、自由港、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仓库时

关境>国境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 有形贸易

无形贸易是指非实物商品(无形商品)的贸易、例如教育、通讯、旅游、运输等服务的交换活动。一般说来,无形贸易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直接贸易是指贸易商品由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不通过第三方直接进行的贸易活动。

间接贸易它是直接贸易的对称。

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也称中转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发生交易关系,仍属于转口贸易。

⏹ 重点:

总贸易和专门贸易的区别

前者包括所有进出入该国商品,反映一国在国际贸易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后者只包括那些进口用于该国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和出口该国生产的商品,反映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的区别

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于生产国和消费国来说,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是间接贸易。对于第三国,则是转口贸易。转口贸易属于复出口,是过境贸易的一部分。

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区别

前者有第三国的商人参与商品交易过程,而不论货物是否经由第三国运送,后者则无第三国商人参与。转口贸易以盈利为目的,通常有一个正常的商业加价,而过境贸易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

自由结汇方式贸易(free liquidation trade进行的贸易。其前提条件是作为支付的货币必须能够在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兑换。

易货贸易(barter trade)是指经过计价的货物作为清偿工具所进行的贸易。它起因于贸易双方的货币不能自由兑换,而且缺乏可以兑换的外汇储备。

⏹ 依据交易手段不同


相关文章

  • 2014年南京财经大学431金融专硕真题
  • 一.名词解释 1.外汇套利交易 2. 相机抉择 3. 金融创新 4. 财务报表 5.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二.简答题 1. 考察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口径主要有哪些? 2. 简述利率风险结构及其运用. 3. 简述主要外汇风险. 4. 简述支出调整政 ...查看


  • 17考研:揭秘各大高校王牌专业
  • 17考研:揭秘各大高校王牌专业 17的考研已经提上日程,最重要的第一步莫过于择校选专业.强中自有强中手,名校中的王牌专业有哪些?今天凯程的老师为大家揭秘各大高校的优势专业,以方便大家参考.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C9联盟,国防七子.王牌专业 ...查看


  • 经济学科排名和专业优势
  • 应用经济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2厦门大学3中央财经大学4南开大学5上海财经大学6东北财经大学7西南财经大学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9暨南大学10复旦大学11西安交通大学12辽宁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大学2武汉大学3湖南大学4吉 ...查看


  • 西南财经大学期刊分级
  • <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等级分类目录> (2005年修定) 中文学术期刊等级分类目录(试行) 一.A 级学术期刊 A 1级:(3) <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 A2级:(11) ...查看


  • 教育部学位中心全国学科排名公布
  • 教育部学位中心2009年全国学科排名公布 学科排名是指: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除军事学门类外的全部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并根据评 ...查看


  • 中国大学会计专业排名
  • 中国大学会计专业排名.txt 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中国大学会计专业排名 1厦门大学 2上海财经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4北京大学 5清华大学 6东北财经大学 7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财经 ...查看


  • 211大学是什么意思
  • 211大学是什么意思? 简介--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简单说"211"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两个100,即百个重点学校百个重 ...查看


  • 电子商务专业研究生实力排行榜
  • 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研究生实力排行榜A类1.西安交通大学 11.四川大学 2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华南理工大学 12.天津财经大学 22. 吉林大学3.暨南大学 13.浙江工商大学 23.西南交通大学4.浙江大学 14.西安科技大学 24 ...查看


  • 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
  • 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 工商管理经济学[1].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生产管理. 工商管理毕业生主要 ...查看


  • 南京财经大学论文发表期刊指导目录及说明
  • 南京财经大学 南财大科字[2015]1号 南京财经大学论文发表期刊 指导目录及说明 各部门: 为了提高全校师生科研工作积极性,根据国家学科分类,结合我校学科建设实际,经研究确定论文发表期刊指导目录,现将相关问题说明如下: 1. 期刊目录共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