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 秋思]认知语境与语篇的解读

《天净沙·秋思》认知语境与语篇的解读

刘洁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产生于遥远的古代,以其凝练简洁的语言和篇章特点及其所蕴含的丰富复杂的情感内容而被世人世代传诵。领悟诗歌其中的感情基调和内容意义是对诗歌含意准确把握并世代相传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如何用现代人的认知方式理解遥远古代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候的思想和情感,就成为解读诗歌的关键。诗歌篇幅虽短小,却也蕴含着起承转合的篇章结构,同样可以用各种语言学理论对其进行语篇分析。本文就从认知语境和语篇的角度对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进行解读。

关键词:诗歌;认知语境/语篇;补足/阐释;显性/隐性表述

Cognitive Context and Discourse Interpretation in Tian Jing

Sha · Missing in Autumn

LIU Ji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Henan University, Kai Feng 475000)

Abstract: Poetry is a kind of literary genre. It emerged in the ancient times. Because of the brief and concise language and patterns, as well as the rich and complex meaning, the poems have been widely read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generation. To comprehend the poetry ’s emotion and main ide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emises to inherit it. As a result, how we can use our congnitive capacities to understand this ancient literary genre, the poets’ thoughts and the emotions is the key to analysing poetry. Although poetry has the very limited length, it has all four steps in writing an essay. So we can use any linguistic theories to do researches on it. This text does cognitive Context and Discourse study on Ma Zhiyuan ’s poem Tian Jing Sha · Missing in Autumn.

Key words: poetry; Cognitive Context/ Discouse; elucidation/ supplementation;

explicit/ implicit expression

1. 引言

认知语言学最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句法和语用方面,而对语篇分析解读的研究却不是很多。但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随着Langacker ,Goldberg 等一些认知语言学方面专家对认知语言学的进一步学习和阐释。人们开始逐渐地将认知研究扩展到了语篇分析方面上来,认知语言学认为词素、词汇、形态、句子、语篇构成了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其基本观点和理论是适用于每一个语言层面的。所以,对于语篇分析来说,同样可以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对其进行解读。 自Talmy 将格式塔心理学关于人类感知的规律引进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之后,Langacker 又将Talmy 的研究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认知语言学也因此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与成果。完型趋向律理论在认知语言学中的体现只要集中在它的几个原则上:即包容原则、相似原则、相邻原则、对称原则、延续原则。其中,相邻相似原则是尤为重要和突出的原则。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在条件允许下总是会利用过去的经验使有关的感知场趋向于“完型”。格式塔心理学将这一心理特征概括为“完型趋向律”(Law of Pragnänz ),大意是:当有机体接触到一个不完整的感知场时,这个有机体就会以一种“可预见”的方式把这个场“看成”是有秩序的。所谓“可预见”的方式,指的是“以过去的经验为依据”沿“好”的完型方向改变这样的方式;但这只是一种心理活动,“改变”并不涉及物理环境的改变,改变的只是有机体如何“看”这个物理环境。“好”的完型的特征是正常的、简单的、稳定的(Blosser ,1973)。另外,认知科学关于人类智能的研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就是发现人类智能的一个关键的特征是具有缺省推理的能力。所谓缺省推理,就是在有些信息还是处于“缺省”的情况下进行的推理,是一种“跳到结论去”的推理。而当当时处于“缺省”状态的信息后来得到补足以后,“跳跃”得来的结论就有可能被取消(Rescher ,1976)。对诗歌中词语的理解,从本质来说,也是以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来“扩充词句的可能存在环境”,具体来说,就是补足或阐释词句显性表述(explicit expression)中的“缺省”;有关的补足或阐释的内容,相对于有关的显性表述来说,就是其含意,或称隐性表述(implicit expression )。

诗词曲赋的产生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一个很好体现。诗人们能以最简练明了的

词句向人们呈现出壮阔无边的画面,抒发无限情怀。这样的能力固然是诗人或与生俱来或后天习得的,但是吟咏诗词、把酒赋诗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现在的我们又是如何感受到了当时诗人所描述的壮阔画面的呢?就只是凭借寥寥几句诗词就可以了解诗人描述的整个画面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要借助格式塔心理学和“完型趋向律”的作用。正是因为人们在经历任何事物时都会不自觉的遵循这个“完型趋向律”,所以才有了诗词曲赋的流传至今。虽然诗词的繁华时代已逝,但是“完型趋向律”却帮助人们将寥寥几句诗词通过阐释或补足,将诗歌中缺省的部分,即隐性表述,完整的理解出来。本文就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认知语言学对诗歌的解读。

2. 《天净沙·秋思》的特点及以往的研究成果

2.1 《天净沙·秋思》的诗歌特点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本文中所用“诗歌”一词的定义。“诗歌”有许多解释,这里我们选取的是它的宏观上的意义,即一种文学体裁。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诗歌可分为多种类型。在本文中所提到的诗歌,包含了从古至今所有的诗词曲赋等等。之所以选取元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作为认知语言学对诗歌解读研究的例子,是因为该诗歌特点鲜明,语言简练,极具特色和研究价值。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该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全诗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马致远的这首小令明确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二十八个字中出现了多达十种意象。意象的繁复性和单一性是并存的,在同一作品中,不同的意象地位均衡,并没有刻意突出的个体,所有意象共同传达作者的唯一的感情基调。此曲也是如此,情与景的结合使作品中的意象情感呈现一致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2.2 以往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以往将《天净沙·秋思》和语言学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有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的,但多半研究成果还是集中在图形背景理论和意象图式这两个方

面。例如梁昭、刘代英《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认知诗学解读》和李丽霞《从看诗歌解读的认知模型》。前者运用图形背景理论,从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分析并研究了该诗的文学效果。由于此曲句式的特殊性,开始三句均是由名词短语组成,中间没有任何介词或动词等,并且这些诗句中的名词短语有动有静,有远有近,所以,这三句中到底以哪些名词短语为背景,哪些为图形就成为了梁昭、刘代英的讨论重点。最终结合后两句诗歌,得出图形背景不断地在读者大脑认知系统中形成、变化的结论。

促使笔者最终决定选取此曲作为研究案例的还是商燕、林立红所写的《从格式塔心理学看的空间语义》。同样是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马致远的这首元曲,以上两位学者所选取的视角是从单元结合和意境整合方面探寻该曲的空间语义。基于这首诗歌凝练的语言,要想透彻的理解该诗歌的意义,语义的理解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但是,只是将诗歌中的每句话解读清楚就能够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要想完全理解诗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心境,还是应当从语篇的角度对其进行从部分到整体的分析和把握。笔者将从阐释与补足,显性与隐性表述的角度对马致远的这首小令进行语篇分析解读。

3. 案例分析

3.1 诗歌语义补足

马致远这首元曲句式具有典型的特点。前三句是由纯粹的九个名词短语构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乍看之下毫无关联。但是人类智能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向我们说明:人们总倾向将不完整或有缺陷的东西在自己头脑中补足。例如:当人们遇到一个缺了角的正方形时,第一反应并不是将其看成一个五边形,而是将它补足成一个正方形。不仅在有形的事物下会呈现出这样的倾向,对于抽象的思维或语言,人类同样具有这样的补足与阐释意向。因此,在《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前三句中看似毫无关联的名词短语,在人们的认知能力下就产生了一定的联系,也由此形成了一幅画卷。由于读者的补足与阐释,诗歌字面中原本没有表现出来的意象也被读者补足,进而使读者更加准确的捕捉和把握到了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的心境与情感。

首先,此曲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由三个名词构成,而根据人们日常生

活的经验可以得知:“枯藤”是“老树”上的一部分,而“昏鸦”很有可能就栖息在这棵遍布“枯藤”的“老树”上。因此,读者很容易的就将这三者联系在了一起,将句子解释为:枯萎的藤条,将死的老树,栖息在上的无精打采的乌鸦。这就是一个根据人类认知能力对缺省进行补足的过程。其次,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同样是由三个名词构成,那么运用同样的道理,可以解释为:精巧的小桥,潺潺的流水,几间破旧的茅屋。接着,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可以理解为:荒凉的古道上,瘦弱的马儿载着游子在西风中踌躇前进。最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诗歌的点睛之笔。前三句虽然可以根据人们的认知,将句子中的缺省补足,但是读者的理解仍然还是停留在语义层面上。如何才能使读者准确的把握住整篇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内心情感,这就需要运用阐释,将诗歌中的隐性表述解读出来。

3.2 诗歌整体感情基调的阐释

根据人类认知能力对诗歌中缺省的补足,我们已经将《天净沙•秋思》的每一句诗句进行了合理的解读,但是各个诗句之间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又是如何构成一幅完整画面的?要想使读者从篇章的角度准确的把握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内心情感,还需对整个诗歌的语篇进行总体的解读。即研究整篇诗歌的感情基调,要把握感情基调,不论是文章还是诗歌,都需要从作者所运用的词语上来推敲。而读者在看到一个词语时又是怎样判断其所具有的感情色彩的呢?这仍然需要借助完型理论中的相邻与相似原则来进行阐释。

在这首诗歌中,决定感情基调的词语是非常明显的,从诗歌前三句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就可以将其定义为游子秋思之情难抑的经典之作。但以上这些词又是为何能够让读者和秋思联系在一起的呢?这就需要依靠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和经验来进行阐释。我们不妨用以下两个图表将读者对这首诗歌感情基调的解读表现出来:

枯→枯萎

由 老→垂老

远 昏→黄昏

及 古→古老暮年 → 万物缺乏生机 → 将要进入冬季 → 秋季 近 西→西坠

瘦→瘦弱

(图一)

小→纤巧

流→潺潺) 精致纤巧的小桥和潺潺的流水越发显得温馨

(图二)

图一中的这组词语表现出的是诗歌创作的时间和自然环境。而随着横向箭头所指方向的发展,正是所有读者在阅读此曲之后都会不自觉地进行的阐释和补足。另外,图一中的这些词语所表现出来的景物皆是遵循由远及近的纵向箭头一一向读者展现的。借助这些阐述和补足,以及由远及近的景物呈现,诗歌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就显得越发的自然和连贯,自然而然地就会在读者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深秋黄昏时刻的悲凉画卷。图二中两个词语的表现力虽没有图一那组词语强烈,但正是在图一词语勾勒出的画面的衬托下,才能得以凸显。精致的小桥和潺潺的流水,这一动一静更加显示出环境的静谧和“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另外加之最后一句中的“断肠人”,一语道破诗人情感,反衬羁旅在外的作者触景生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至此,我们已将整首诗歌的隐性表述全部补足并阐释出来。诗中那些看似毫不相关的十种事物也很合理的联系在了一起,并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悲凉无限的天涯游子思乡图。

4. 结语

诗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古代大量优秀的诗歌经典,以其凝练短小的篇幅,脍炙人口、附有韵律的节奏而世代相传。其中,把握和通晓诗人借诗传情、传义、传志是诗歌能够被世人传诵的一个重要前提。这就要求读者要能够从篇章的角度出发,充分理解和把握诗歌中的感情基调和篇章大意。本文是通过认

知语言学的视角,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对诗歌的语篇进行分析解读和研究。通过补足与阐释显性与隐性表述的方法,对看似短小凝练的诗歌进行整体语篇意义的解读。每一首短小的诗歌都是诗人勾勒的一幅画卷,有些借景抒情、有些叙事,但是由于诗歌这种体裁的限制,诗人只能将复杂的情感、细致的事件压缩成短小的篇幅,剩下的就留给了世代传诵的读者去领悟。因此,诗歌也是最能体现人类补足缺省,力求“完型”这项认知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同时,完型趋向律和格式塔理论也为研究诗歌体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语篇分析是语言学发展下的一个分支,它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依据和循序渐进的理论发展。因为不论是现代文还是古代诗歌,各种文学体裁都属于语篇分析的范畴,而如何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取决于研究者们所选取的视角。笔者上述提到的其他几篇有关研究《天净沙·秋思》的文章也都各有特色,这里将它们举例列出也并非褒此贬彼,语言研究本来就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关键要看选取的视角是否具有举一反三、以小见大的长远的研究意义。本文也是笔者在初涉认知语言学之后,对其与语篇分析相结合的一次尝试,还需更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班光语. 用功能语法学解读《天净沙·秋思》[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 (5).

[2] 李丽霞. 从《天净沙·秋思》看诗歌解读的认知模型[J]. 科技信息, 2006, (12).

[3] 梁昭, 刘代英.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天净沙·秋思》认知诗学解读[J]. 名作欣赏, 2012, (8).

[4] 天净沙·秋思_百度百科[DB/OL]. . 2013-2-15

[5] 商燕, 林立红. 从格式塔心理学看《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J]. 现代语文, 2011, (3).

作者简介:刘洁(1986-09),女,汉族,河南省开封市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联系人:刘洁;

通讯地址:河南省开封市黄河大街城市花园9号楼1单元302。邮编:475000;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1**********]

《天净沙·秋思》认知语境与语篇的解读

刘洁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产生于遥远的古代,以其凝练简洁的语言和篇章特点及其所蕴含的丰富复杂的情感内容而被世人世代传诵。领悟诗歌其中的感情基调和内容意义是对诗歌含意准确把握并世代相传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如何用现代人的认知方式理解遥远古代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候的思想和情感,就成为解读诗歌的关键。诗歌篇幅虽短小,却也蕴含着起承转合的篇章结构,同样可以用各种语言学理论对其进行语篇分析。本文就从认知语境和语篇的角度对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进行解读。

关键词:诗歌;认知语境/语篇;补足/阐释;显性/隐性表述

Cognitive Context and Discourse Interpretation in Tian Jing

Sha · Missing in Autumn

LIU Ji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Henan University, Kai Feng 475000)

Abstract: Poetry is a kind of literary genre. It emerged in the ancient times. Because of the brief and concise language and patterns, as well as the rich and complex meaning, the poems have been widely read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generation. To comprehend the poetry ’s emotion and main ide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emises to inherit it. As a result, how we can use our congnitive capacities to understand this ancient literary genre, the poets’ thoughts and the emotions is the key to analysing poetry. Although poetry has the very limited length, it has all four steps in writing an essay. So we can use any linguistic theories to do researches on it. This text does cognitive Context and Discourse study on Ma Zhiyuan ’s poem Tian Jing Sha · Missing in Autumn.

Key words: poetry; Cognitive Context/ Discouse; elucidation/ supplementation;

explicit/ implicit expression

1. 引言

认知语言学最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句法和语用方面,而对语篇分析解读的研究却不是很多。但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随着Langacker ,Goldberg 等一些认知语言学方面专家对认知语言学的进一步学习和阐释。人们开始逐渐地将认知研究扩展到了语篇分析方面上来,认知语言学认为词素、词汇、形态、句子、语篇构成了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其基本观点和理论是适用于每一个语言层面的。所以,对于语篇分析来说,同样可以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对其进行解读。 自Talmy 将格式塔心理学关于人类感知的规律引进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之后,Langacker 又将Talmy 的研究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认知语言学也因此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与成果。完型趋向律理论在认知语言学中的体现只要集中在它的几个原则上:即包容原则、相似原则、相邻原则、对称原则、延续原则。其中,相邻相似原则是尤为重要和突出的原则。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在条件允许下总是会利用过去的经验使有关的感知场趋向于“完型”。格式塔心理学将这一心理特征概括为“完型趋向律”(Law of Pragnänz ),大意是:当有机体接触到一个不完整的感知场时,这个有机体就会以一种“可预见”的方式把这个场“看成”是有秩序的。所谓“可预见”的方式,指的是“以过去的经验为依据”沿“好”的完型方向改变这样的方式;但这只是一种心理活动,“改变”并不涉及物理环境的改变,改变的只是有机体如何“看”这个物理环境。“好”的完型的特征是正常的、简单的、稳定的(Blosser ,1973)。另外,认知科学关于人类智能的研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就是发现人类智能的一个关键的特征是具有缺省推理的能力。所谓缺省推理,就是在有些信息还是处于“缺省”的情况下进行的推理,是一种“跳到结论去”的推理。而当当时处于“缺省”状态的信息后来得到补足以后,“跳跃”得来的结论就有可能被取消(Rescher ,1976)。对诗歌中词语的理解,从本质来说,也是以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来“扩充词句的可能存在环境”,具体来说,就是补足或阐释词句显性表述(explicit expression)中的“缺省”;有关的补足或阐释的内容,相对于有关的显性表述来说,就是其含意,或称隐性表述(implicit expression )。

诗词曲赋的产生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一个很好体现。诗人们能以最简练明了的

词句向人们呈现出壮阔无边的画面,抒发无限情怀。这样的能力固然是诗人或与生俱来或后天习得的,但是吟咏诗词、把酒赋诗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现在的我们又是如何感受到了当时诗人所描述的壮阔画面的呢?就只是凭借寥寥几句诗词就可以了解诗人描述的整个画面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要借助格式塔心理学和“完型趋向律”的作用。正是因为人们在经历任何事物时都会不自觉的遵循这个“完型趋向律”,所以才有了诗词曲赋的流传至今。虽然诗词的繁华时代已逝,但是“完型趋向律”却帮助人们将寥寥几句诗词通过阐释或补足,将诗歌中缺省的部分,即隐性表述,完整的理解出来。本文就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认知语言学对诗歌的解读。

2. 《天净沙·秋思》的特点及以往的研究成果

2.1 《天净沙·秋思》的诗歌特点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本文中所用“诗歌”一词的定义。“诗歌”有许多解释,这里我们选取的是它的宏观上的意义,即一种文学体裁。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诗歌可分为多种类型。在本文中所提到的诗歌,包含了从古至今所有的诗词曲赋等等。之所以选取元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作为认知语言学对诗歌解读研究的例子,是因为该诗歌特点鲜明,语言简练,极具特色和研究价值。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该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全诗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马致远的这首小令明确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二十八个字中出现了多达十种意象。意象的繁复性和单一性是并存的,在同一作品中,不同的意象地位均衡,并没有刻意突出的个体,所有意象共同传达作者的唯一的感情基调。此曲也是如此,情与景的结合使作品中的意象情感呈现一致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2.2 以往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以往将《天净沙·秋思》和语言学联系在一起的研究有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的,但多半研究成果还是集中在图形背景理论和意象图式这两个方

面。例如梁昭、刘代英《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认知诗学解读》和李丽霞《从看诗歌解读的认知模型》。前者运用图形背景理论,从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分析并研究了该诗的文学效果。由于此曲句式的特殊性,开始三句均是由名词短语组成,中间没有任何介词或动词等,并且这些诗句中的名词短语有动有静,有远有近,所以,这三句中到底以哪些名词短语为背景,哪些为图形就成为了梁昭、刘代英的讨论重点。最终结合后两句诗歌,得出图形背景不断地在读者大脑认知系统中形成、变化的结论。

促使笔者最终决定选取此曲作为研究案例的还是商燕、林立红所写的《从格式塔心理学看的空间语义》。同样是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马致远的这首元曲,以上两位学者所选取的视角是从单元结合和意境整合方面探寻该曲的空间语义。基于这首诗歌凝练的语言,要想透彻的理解该诗歌的意义,语义的理解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但是,只是将诗歌中的每句话解读清楚就能够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要想完全理解诗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心境,还是应当从语篇的角度对其进行从部分到整体的分析和把握。笔者将从阐释与补足,显性与隐性表述的角度对马致远的这首小令进行语篇分析解读。

3. 案例分析

3.1 诗歌语义补足

马致远这首元曲句式具有典型的特点。前三句是由纯粹的九个名词短语构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乍看之下毫无关联。但是人类智能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向我们说明:人们总倾向将不完整或有缺陷的东西在自己头脑中补足。例如:当人们遇到一个缺了角的正方形时,第一反应并不是将其看成一个五边形,而是将它补足成一个正方形。不仅在有形的事物下会呈现出这样的倾向,对于抽象的思维或语言,人类同样具有这样的补足与阐释意向。因此,在《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前三句中看似毫无关联的名词短语,在人们的认知能力下就产生了一定的联系,也由此形成了一幅画卷。由于读者的补足与阐释,诗歌字面中原本没有表现出来的意象也被读者补足,进而使读者更加准确的捕捉和把握到了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的心境与情感。

首先,此曲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由三个名词构成,而根据人们日常生

活的经验可以得知:“枯藤”是“老树”上的一部分,而“昏鸦”很有可能就栖息在这棵遍布“枯藤”的“老树”上。因此,读者很容易的就将这三者联系在了一起,将句子解释为:枯萎的藤条,将死的老树,栖息在上的无精打采的乌鸦。这就是一个根据人类认知能力对缺省进行补足的过程。其次,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同样是由三个名词构成,那么运用同样的道理,可以解释为:精巧的小桥,潺潺的流水,几间破旧的茅屋。接着,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可以理解为:荒凉的古道上,瘦弱的马儿载着游子在西风中踌躇前进。最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诗歌的点睛之笔。前三句虽然可以根据人们的认知,将句子中的缺省补足,但是读者的理解仍然还是停留在语义层面上。如何才能使读者准确的把握住整篇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内心情感,这就需要运用阐释,将诗歌中的隐性表述解读出来。

3.2 诗歌整体感情基调的阐释

根据人类认知能力对诗歌中缺省的补足,我们已经将《天净沙•秋思》的每一句诗句进行了合理的解读,但是各个诗句之间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又是如何构成一幅完整画面的?要想使读者从篇章的角度准确的把握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内心情感,还需对整个诗歌的语篇进行总体的解读。即研究整篇诗歌的感情基调,要把握感情基调,不论是文章还是诗歌,都需要从作者所运用的词语上来推敲。而读者在看到一个词语时又是怎样判断其所具有的感情色彩的呢?这仍然需要借助完型理论中的相邻与相似原则来进行阐释。

在这首诗歌中,决定感情基调的词语是非常明显的,从诗歌前三句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就可以将其定义为游子秋思之情难抑的经典之作。但以上这些词又是为何能够让读者和秋思联系在一起的呢?这就需要依靠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和经验来进行阐释。我们不妨用以下两个图表将读者对这首诗歌感情基调的解读表现出来:

枯→枯萎

由 老→垂老

远 昏→黄昏

及 古→古老暮年 → 万物缺乏生机 → 将要进入冬季 → 秋季 近 西→西坠

瘦→瘦弱

(图一)

小→纤巧

流→潺潺) 精致纤巧的小桥和潺潺的流水越发显得温馨

(图二)

图一中的这组词语表现出的是诗歌创作的时间和自然环境。而随着横向箭头所指方向的发展,正是所有读者在阅读此曲之后都会不自觉地进行的阐释和补足。另外,图一中的这些词语所表现出来的景物皆是遵循由远及近的纵向箭头一一向读者展现的。借助这些阐述和补足,以及由远及近的景物呈现,诗歌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就显得越发的自然和连贯,自然而然地就会在读者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深秋黄昏时刻的悲凉画卷。图二中两个词语的表现力虽没有图一那组词语强烈,但正是在图一词语勾勒出的画面的衬托下,才能得以凸显。精致的小桥和潺潺的流水,这一动一静更加显示出环境的静谧和“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另外加之最后一句中的“断肠人”,一语道破诗人情感,反衬羁旅在外的作者触景生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至此,我们已将整首诗歌的隐性表述全部补足并阐释出来。诗中那些看似毫不相关的十种事物也很合理的联系在了一起,并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悲凉无限的天涯游子思乡图。

4. 结语

诗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古代大量优秀的诗歌经典,以其凝练短小的篇幅,脍炙人口、附有韵律的节奏而世代相传。其中,把握和通晓诗人借诗传情、传义、传志是诗歌能够被世人传诵的一个重要前提。这就要求读者要能够从篇章的角度出发,充分理解和把握诗歌中的感情基调和篇章大意。本文是通过认

知语言学的视角,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对诗歌的语篇进行分析解读和研究。通过补足与阐释显性与隐性表述的方法,对看似短小凝练的诗歌进行整体语篇意义的解读。每一首短小的诗歌都是诗人勾勒的一幅画卷,有些借景抒情、有些叙事,但是由于诗歌这种体裁的限制,诗人只能将复杂的情感、细致的事件压缩成短小的篇幅,剩下的就留给了世代传诵的读者去领悟。因此,诗歌也是最能体现人类补足缺省,力求“完型”这项认知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同时,完型趋向律和格式塔理论也为研究诗歌体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语篇分析是语言学发展下的一个分支,它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依据和循序渐进的理论发展。因为不论是现代文还是古代诗歌,各种文学体裁都属于语篇分析的范畴,而如何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取决于研究者们所选取的视角。笔者上述提到的其他几篇有关研究《天净沙·秋思》的文章也都各有特色,这里将它们举例列出也并非褒此贬彼,语言研究本来就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关键要看选取的视角是否具有举一反三、以小见大的长远的研究意义。本文也是笔者在初涉认知语言学之后,对其与语篇分析相结合的一次尝试,还需更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班光语. 用功能语法学解读《天净沙·秋思》[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 (5).

[2] 李丽霞. 从《天净沙·秋思》看诗歌解读的认知模型[J]. 科技信息, 2006, (12).

[3] 梁昭, 刘代英.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天净沙·秋思》认知诗学解读[J]. 名作欣赏, 2012, (8).

[4] 天净沙·秋思_百度百科[DB/OL]. . 2013-2-15

[5] 商燕, 林立红. 从格式塔心理学看《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J]. 现代语文, 2011, (3).

作者简介:刘洁(1986-09),女,汉族,河南省开封市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联系人:刘洁;

通讯地址:河南省开封市黄河大街城市花园9号楼1单元302。邮编:475000;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电话:[1**********]


相关文章

  • 从概念整合理论看[滕王阁序]的翻译
  • 摘 要: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对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借助王斌教授在<整合翻译再论>一文中对于整合概念的四种基本网络机制的分析,且以<滕王阁序>的英文翻译为例来具体探讨整合理论对于翻 ...查看


  •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 2013年第4期总第173期 外语学刊 FOREIGNLANGUAGERESEARCH 2013,No.4SerialNo.173 ●语言学 〇索绪尔逝世百周年纪念专栏 编者按:费尔南德·德·索绪尔率先揭开现代语言学从无到有的第一页.其学术 ...查看


  • 七年级语文[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天净沙 秋思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课前准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音乐美. (2)能借助注释 ...查看


  • 西方叙事学
  •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 第十一章 认知叙事学 高明莹 认知叙事学探讨叙事与思维或心理的关系,聚焦于认知过程在叙事理解中如何起作用,或读者(观者.听者)如何在大脑中重构故事世界.从另一角度看,认知叙事学家探讨叙事如何激发思 ...查看


  • 语境的意义
  • 作者:王健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04期 [中图分类号]B8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12)03-0073-06 近十几年来语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语言学.逻辑学的人讨论语 ...查看


  •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主要特色
  • 使用建议及有关问题的说明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编委会副主编赖瑞云教授讲座 写在前面: 韦卫受学校派遣,于12月10-11日,在王伟主任带领下和七八年级九位语文老师去薛城,参加"2009年北师大版全国初中语文研讨课大赛"活 ...查看


  • 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 一.语言学.英语教育.教学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语言教学类 1.新<课程要求>与形成性评估手段的应用2.词典编纂如何对对待语流中的一次性用词用法, 3.自我概念与外语语音学习假设, 4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 5.我的双 ...查看


  •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成语.谚语和俗语
  •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成语.谚语和俗语 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东语系 李联现 [摘要]成语.谚语和俗语是社会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们恰如其分的使用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标志.说话或写作中如无这种表达则常常显得缺乏色彩而无味,但过多或不恰当使用又会 ...查看


  • 关联理论和具有文化意义差异性的语言翻译
  • 摘 要: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翻译是一个交际过程,关键之处在于译者要实现译文读者对译文中所有的语言信息和他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语境信息达到最佳关联,以使译文读者能最好地理解原文作者所传达的意义.在语言的具体翻译上,根据不同的情况主要有两种策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