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责任的代价 会被疏离与孤立 心理距离 审美距离

为自己的能量负责  不负责任的代价 会被疏离与孤立

“责任”这个字很容易被人们误解为“职责”或“规范”。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被教导过什么叫做“正确”、“适当”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许多人往往不假思索地就会把职责与规范加诸自己身上,努力遵循不已。但是,真正的“责任”其实是觉知到我们行动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并且愿意去注意到自己的行为是如何地影响到他人。或是正如我们的灵性师父所说的,责任意味着一种“反应的能力”,也就是一种待在当下片刻,适当响应当下情境的能力。当我们以这种方式负起责任的时候,不仅他人能够信任我们,在我们的内在深处,我们也能够尊重自己和信任自己。

不负责任的代价

当我们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时,我们会变得疏离与孤立,然后我们谴责他人不理会我们。但是更糟的是当我们不负责任的时候,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是被当成一个孩子来对待,而且在内心深处,我们也会觉得自己像是个孩子。

我(克里希)童年时最痛苦的一部分就是我发展出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孩子”(老二综合症)的自我认同。由于这样一个认同,我得到许多注意力,但它同时也侵蚀了我的自尊。然后那变成一个痛苦的恶性循环,我的行为强化了我这种负面的自我认同,而当这种自我认同感变得越深的时候,我强迫性的行为也变得越严重。我会责怪别人没有把我当成一个成人来对待,但是当我的行为不像个成人时,我要如何期待别人把当个成人来看待呢?后来当我进入心理治疗之后,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自我认同的根源,那是当一个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满足他人期待与压力时所产生的状况。慢慢地,我非常努力地面对自己的恐惧,试图了解所有这一切的根源并且开始冒险去探索与滋养我自己的天赋,我开始穿越了这样一个自我认同。

有一个男人最近告诉我们他的妻子跟他最好的朋友发生关系,当我们更深入地挖掘他的故事时,我们发现当他的妻子在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时,她其实不觉得那是自己怀孕生子的好时候,因为她当时不仅有一份全职的工作,她也同时还在学习一项新的技能。这名男士当时恳求他的妻子留下孩子,他并且承诺愿意在她念书、忙碌的时候承担大部分的婴儿照顾工作。所以他们有了孩子。但是现在,在孩子出生三年之后,他的内心充满了生气、怨恨和萎缩的感觉。他责怪她没有做到他想要她做的事情。对他来说,和她共同生育一个孩子更像是一个浪漫的美梦,而不是一件实际的事情,现在他一点也不想面对自己必须照顾孩子的这个事实。然而更糟的是他把需要照顾孩子这件事情当成是一个借口,迟迟不愿意跨出去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他的妻子虽然仍然还爱着他,但是也深觉得自己被背叛,所以,她通过和先生的好友上床这件事情来表达她的愤怒以及被背叛的情绪。常常,觉知到自己的不负责任就是我们通往负起责任的第一步。

对自己的能量不负责任

责任并不只是满足某一种承诺或义务,它还牵涉到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在最近的一个工作坊中,有一名男子经常在团体进行分享时发言,但是当轮到别人说话,而他没有得到团体的注意力时,他会不会去倾听他人的分享,有时候他甚至就干脆躺了下来,做出一副睡觉的样子。一段时间后,有另外一个团体成员说他的这种行为让他觉得没有受到尊重,结果这名男子开始变得愤怒且自我防御,他宣称他一直都在倾听。然而,很明显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感觉到只要在这个人没有得到注意力的时候,他也没有任何兴趣去倾听他人说话。稍后在工作坊之中,他的妻子在分享时提及他曾经对她和孩子暴力相向,所以她非常害怕他的暴力。结果在那9天的工作坊里,许多学员都开始害怕他,这虽然让他觉得自己拥有某种力量与控制权,但是他却失去了他人的温暖与情感。

谴责或放弃

另外一种没有为自己的能量负起责任的方式就是把情绪归咎于他人、归咎于周围的环境,认为外在世界需要为我们内在的状态负起责任。大部分的时候,我们这种看待生命以及看待他人的方式是从我们的父母身上学到的,然后责怪他人就变成了我们一种自动化的反应。

像是我(阿曼娜)的父亲常常会把自己的“坏运气”归咎于某一个人,然后他可以持续不断地责怪、抱怨那个人有多么的恶劣。通常,他最主要的抱怨对象就是我的外公、外婆,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但是事实上,他总是可以找到一些理由来责怪别人。他变得越来越愤世嫉俗,最后那个无法为自己生命负责的部分接管了他的一切,他用酒精来驱逐他的失望与失落,他用各种方式虐待自己的身体,然后他在38岁的时候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父亲这种行为的阴影一直围绕着我的生命,我从很小就学习到如果生命没有给予你所想要的东西时,你不是谴责生命就是放弃。虽然,为了不要受我父亲的影响,我的行为摆荡到相反的那一极,我变成了一个极度责任的人,但是有时候我还是会陷入我父亲那种充满了忧郁的旋涡。特别是当我觉得疲倦、精疲力竭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像是被一种能量接管一样。在那种状况中,我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给予自己所需要的,而同时我也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开口去寻求支持。那是一种全然黑暗且无助的空间,我需要我所有的力量才能够保持观照,静静地坐着感受它或者是让自己出去散一会儿步。后来当我知道这种状况的根源来自哪里时,那对我有极大的帮助,我开始了解到,透过这样一个充满了放弃的空间,我像是再度和我父亲有所羁绊(bond)一样,而这样一个羁绊是一个孩子想要和父亲在一起的深沉渴望。当我了解到这一点时,我可以花一些时间给予自己我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再需要掉入忧郁当中。

愤怒

我们对于自己的愤怒常常是相当不负责任的,我们大多数的人内心都携带了许多未曾探索过的无意识愤怒,而当我们不曾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去面对这些愤怒时,它们往往会以一种突兀而不适当的方式出现。

我们曾经和一对伴侣进行过工作,一开始的时候,他们看起来对对方充满爱意与亲密。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男方常常会在喝过酒之后毫无预警地爆发出他强烈的愤怒,他会用言语污辱她、虐待她,甚至在孩子面前羞辱她。虽然他现在已经开始接受治疗,面对这个状况,也开始为自己的愤怒负起责任,但是他的妻子却已经发展出深度的不信任感,她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像以往那样向他敞开自己。而他虽然能够承认、接受自己对妻子的虐待行为,不过他还不愿意对感受他对她所带来的伤痛。除非他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感受自己对妻子所造成的伤害,否则她将很难敞开自己去信任他。

关于愤怒和受伤的感觉,另外一种不负责任的处理方式就是通过切断关系、收回爱与能量这种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虽然这是人们面对伤害时常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好方式。因为它是一种间接的表达,它让能量持续地停滞、封锁在我们的系统当中,毒化自己。有时候,我们这种退缩性的行为可以延续好几年,让我们无法深入自己的感受里。

在我们的工作坊里,有一名男子难于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愤怒,特别是当他想要做爱而他的妻子却不愿意配合的时候。面对这种拒绝,他行为上的反弹方式就是变得极度情绪化,脾气暴躁又易怒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但是如果他的妻子问他:“有什么事情不对劲吗?”他又会说自己只是心情不好而已。在这种状况下,这些受到压抑的愤怒只能转向内心深处,为他带来许多身体上的症状,最后导致重度的忧郁症。

我们的身体

在我们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向度就是为自己的身体负起责任。而只有当我们开始从内心去感受自己的身体时,我们才能够开始为自己的身体负起责任,像是如何去满足身体的需要,给予适当的食物、睡眠、环境与运动。当我们让某些不健康的上瘾行为虐待自己的身体、不去倾听自己身体的需要时,我们只是让自己变得退化,并且更加强化了我们原本的低自尊。结果这整个情况会变成一个痛苦的循环,因为我们会批判自己,然后这些批判会让自我破坏的行为变得更加严重。对一个孩子来说,他不知道什么是健康,他不知道哪些东西对身体有益,他追求的是立即性的满足,他不会去思索后果。所以在我们学习为自己的身体负起责任时,我们开始成为自己的父母,试着找到某些有益于身体的方式来照顾自己。不过,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有着严重的自我破坏行为,而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又不足以改变这种行为模式时,这时候我们的责任就是往外寻找我们所需要的支持,协助自己改善这些负面的生活模式。

当我(阿曼娜)年纪还小的时候,我和自己的身体就已经变得非常的疏离,我甚至切断了和身体之间的联结。我所成长的环境非常强调外在的事物,我周围的人都以一种痛苦而肤浅的方式在互动,因为在那里感觉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所以任何一种情绪都被认为是一种威胁。所以结果是我不再去感觉自己的身体,然后从我的青春期开始,我就用香烟、毒品、熬夜不睡、垃圾食物等方式来苛待我的身体。我会想尽办法节食瘦身,不断地计算着食物的卡路里。当我二十出头开始参与团体和静心之后,我才第一次开始从内心去感受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的需要,我开始注意它想要吃些什么,它想要如何地移动。我学习到如何一个片刻接着一个片刻地去倾听自己的身体,尊重自己的身体。我也开始舞蹈、慢跑、做瑜伽,还有到大自然里去散步。现在我的体重和二十年前我青少年时期的体重是一样的,但是我再也不需要节食或者计算卡路里,我吃我觉得想吃的东西,不需要任何挣扎,我的身体开始变得和谐。

金钱与物质世界

我们另外一项需要学习的挑战是如何在金钱与物质世界的向度上为自己负起责任。在金钱与物质的向度上,我们有时候可以变得非常的草率、轻率且不负责任,例如不付清账款、借东西不还、不处理自己的账单、让信用卡的账款累积得越来越多、不去照顾保险或税务等实际事务、让别人持续性地为我们支付账单,等等。对我们来说,我们需要看到自己是否允许退化的孩童控制我们对于金钱与物质的处理方式。

比如说,我们有一个朋友常常在大家一起上餐厅吃饭时不付他自己该付的费用,或者宣称他没有零钱稍后再付,但是稍后就干脆忘记有这么一回事。我们另外一个朋友的桌上总是堆着一叠未拆封的账单,当信用卡的债务累积到某个可观的程度之后,他只好宣布破产。还有一个朋友则是在借用东西之后总是要别人提醒才会记得归还。我(克里希)过去在不同时期里,也都有过这些让我觉得深感罪恶的行为。除非我们去面对自己对物质世界的恐惧以及我们无意识中希望被照顾的欲望,否则我们退化的孩童会继续接管我们这个向度上的行为。其实这些轻率与不负责任的行为呈现了我们对于金钱与物质的恐惧,但是当我们继续这样的行为时,我们必须付出相当高昂的代价,那就是我们会失去对自己的尊重。

摘自克里希那南达&阿曼娜 著/ 莎薇塔 译 《真爱的旅程》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责任

故事:小娟的母亲为了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她不顾亲人的反对,不顾年老的父母,放弃情深的丈夫,毅然绝然的辞掉工作,带着小娟跑到北京来生活,她艰苦奋斗,任劳任怨,为了小娟可以在北京接受好的教育。终于小鹃考上了大学。小鹃上了大学并拿到奖学金,她也毅然绝然的离开了母亲,专心于学习,连休假也不回母亲身边。真所为屋檐水,点点流,有什么样的母亲也会有什么样的女儿。

评述: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潜在的心理动能,被发展心理学称着为成就力。成就力强的孩子大多有三个特征,一是有很强的欲望,二是个性独立,三是很能吃苦耐劳。研究成功学的人发现不少例外的事例,如世世代代的贫困之家突然冒出个首屈一指的富翁,社会地位低微的家庭养出位大权在握的当权者,平庸无味的家里培养出国际型的艺术家,学识平平的家庭教育出了一个流传几代的大学问家,等等。简单的认为是糟糠之家的孩子懂得持之以恒的奋斗是不够的,对这些例外做家谱分析可以发现这种成就的欲望其实已在家族中延续了许多代,甚至十几代,为此也许还牺牲了几代人的幸福。心理学认识到家族的欲望,像是一种“债务”会代代相传,每个孩子一出生就会面对这些无形压力。

心理治疗师在接诊咨客前,大多要仔细思考当事人的名字,想从取名中看出家族对孩子未来的期望,看出家庭的情结。小娟的母亲可能就成长在这种“欠债”的家庭里,她虽经奋斗仍不能成名,她是一名饱受灵魂不安的孤独的“长跑者”,孩子是下一个跑接力的人。让小娟接受良好的教育比一切都重要,为此母亲可以抛家离夫,离开年老的父母和生长的土地,带孩子不远千里到北京求学。其心不可谓不坚,其志不可谓不明。温情、孝道、关爱不是家族关注的中心,只有克己、努力,奋斗,获取一种高度的成功,才能释放无形压力,慰籍家族的灵魂。我们也发现,许多精英家庭的子女一代不如一代,慢慢的使家族内部压力积攒,多少代后又有一个有志气的子孙顽强的崛起。像是一种流动的循环,每个姓氏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此起彼伏。观察这个社会的权力、金钱、文化大儒的新生与消隐,你会发现一种平衡循环原则在调控,没有永恒的富足,也没有永远的贫穷。

所以,我们不能夸耀小娟母亲的忘我,她的牺牲有其深层的意义,同意也会理解小娟对母亲的绝情,母亲的责任已成句号。接下来只有她才能为家族的荣誉在所不惜。经验老到的心理师,能够从家庭的族谱图中找到证据,分析和预见这一代孩子在家系循环中的位置,勾画出孩子在未来的大致前景。那么代际间的压力是如何传递和如何被孩子感知?

家庭具有四个方面的塑型力。一是家庭的内部知觉,这是家庭的集体无意识,父辈们说不清,道不明,却一直在为此痛苦烦恼。他们可能为一些琐碎的事彼此争吵,抱怨与愤愤不平,这一切却来源于家庭内核的不稳定。观察什么事情能激起他们极大的幸福感和尊严感,什么事情造成他们的恐慌与混乱,什么事情又是他们不愿言明的禁忌,以此可以透视一斑。事实上,为钱争吵不休的家庭,孩子长大后喜欢对钱有控制力;为婚姻争吵不休的家庭,孩子对情感也敏感;深受慢性病与不健康折磨的家庭,孩子会把健康放在重要的位置;为社会地位和权力大伤脑筋的家庭,孩子对社会的攻击欲就会增强,不是精英就成其为叛逆。家庭内部的知觉与父辈们的内心体验必然导致孩子的主动关注增强,发展的力量便以此为中心积聚。

第二个对孩子有雕塑作用的是父母的行为,尊师重道的家庭,孩子知书识礼,喜欢藏书读书的父母,孩子小时候虽然也会撕书毁书,长大后却会自然的爱书读书,孩子的行为就像是父母行为的延续。要想孩子长成后孝顺自己,那你要好好孝顺你的父母,孩子看在眼里会记在心里,顺其自然的会孝义为先。抱怨孩子不爱学习的人,常常也不能在学习中获得快意,学习对他们是受罪,孩子也不会把学习当作乐事。在十年动乱后最初的三届高考,大多教师,医生、知识分子的子女考中,原因是他们的父母因为知识获益和生存,孩子对学习也要灵光一些。现在每个孩子都可以接受同等的教育环境,这样的差异不再明显,但潜在的发展力还是不能小觑。父母的行为,生活习俗,兴趣爱好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功用,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要装作喜欢那一行来做诱导。我们也观察到,打骂孩子,虐待与暴力也是有家族“遗传”的,父母的行为对幼小孩子有心理印刻作用,在孩子还未有自己的判断和决断之前,内心的认知和情绪模型已基本形成。

第三个对孩子品行的雕塑力量是父母的语言。语言是一种描述,而非家庭内部的感觉,语言中有评价和判断,涉及世界观,但语言总是会激发内心情绪。心理学认同“皮格马利翁效应”??你用什么方式与孩子说话,把孩子描述成什么样,孩子也慢慢的变成什么样。有些家长喜欢贬低、否定孩子,以为这样会激发他的自尊心和奋斗心,那样激发出来的自尊是假的自尊,是为了掩藏自卑的自尊,这自尊是做给父母看的。语言上贬低孩子,势必把孩子导向弱势人群,所以,心理学者都建议用积极,正面的语言肯定孩子,为他导航。在家庭治疗的技术中,常常使用夸大孩子的优点,缩小孩子的缺点的方法,为孩子营建一个自己还行的心理气氛,好的习惯和情绪就会慢慢接踵而至。夸奖和批评都可能是一种强化,批评缺点也可能强化或者建构了这些缺点,使孩子完整的自我变得百孔千疮。我们也观察到,好的老师和好的教育都是建立在积极肯定和奖励之上的,孩子在学校不仅学习知识还能体验学习的快乐,喜欢学习成了自然的事!

第四个塑型力量是环境,环境的问题不是单个家庭能很好解决的,除了家庭的生活环境外,更主要是社会风气,社会教育状况,社会物质条件,社会治安秩序等。环境的改变必须是社会整体的努力,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对环境选择,减少与不良环境的接触。确保孩子的温饱与安静的学习条件,选择秩序严明、教育水平高的学校,鼓励孩子交往有上进心的同学朋友,以及欣赏社会正面文化与精神道德,做到了这些,家长们可以是问心无愧。

对孩子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家庭潜藏的“债务”,压力是无形的,家长们被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我们鼓励父母对自我的家庭做深层觉察,画一个家系图来分析家庭的“问题”,有觉察的父母不会把一些不健康的压力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失去生存的快乐。富裕满足的父母不让孩子从小就过于舒适安乐,保持孩子奋斗独立的个性。有其父有其子,虎父无犬子看起来不错,其实做到也很难。每一代人都有一个家族发展中的自然位置,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感”,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化解不利因素,如何利用家族的内部压力让孩子在成长中获益。

一听到“责任”就逃之夭夭的人

一听到“责任”就逃之夭夭的人,在今天的大都会里,可是为数不少。他们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吗?

“我最怕别人跟我说,作为男人,你要负责任!一听到‘责任’这个词,我全身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头痛,胸闷,好像自己被意外关在电梯里一样。”已经35岁的邵兵,体健貌端,收入高,钻石级王老五,却仍是单身贵族。“我怕别人依赖我。跟女孩子拍拖没有任何问题,可只要她说咱们什么时候结婚呀,我就逃得比兔子还快。”

害怕受人评判,害怕失去独立,害怕对自己的行动、选择和欲望作出回应……拒绝承担责任有多种表现,但其原因却都是内心的恐慌,这种恐慌可能会转变为真正的恐惧心理。

“在工作、家庭和道德方面承担责任,无疑会让人紧张。”心理医生瑞金·弗朗克尔(Regine Frankel)说:“生物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员杰罗姆·卡甘(Jerome Kagan)的研究证明:大约20%的人在出生时的神经化学特性,让他们容易对紧张的情绪和新奇的事物过于敏感。”

研究表明,在他们的大脑中,负责发出指令和管理恐惧情绪的部分过于活跃,所以这方面的任何信号都会让他们发狂。当遇到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或接受他人评判的时候,他们的不安就会很快暴露,而且表现得相当强烈。所以,他们总是尽力避免面对这种情况。那么,害怕承担责任是与生俱来的?“应该说,这和人类其他所有行为表现一样,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瑞金·弗朗克尔医生说。

掩盖自己的懦弱

Jason喜欢在工作中做执行者,不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Owen总让他的妻子对两人之间的问题承担责任;而Anne在与人发生矛盾时,总是把所有的错误都推到别人身上。这3种态度都是为了满足同一种需要:掩盖自己的懦弱。

“最害怕被别人指出缺陷的人,实际上总认为自己有缺陷。”精神分析师热拉尔·娄万(Gerard Louvain)说:“父母过于严厉的态度使他们总也忘不了:‘你真没用,是个坏孩子,什么都做不好,你就欠罚。’心理分析把这种来自内心的声音称为‘严厉的超我’。”

父母的禁令给孩子带来的强烈心理冲击,正是造成这种心理顽疾的根源。一个人越是美化父亲的硬朗和母亲的完美,他就越觉得自己承受着严格的评判。即使成年以后,他也会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承担较多责任的职务,他在潜意识中认为,这样的职务是留给父母的,因而常常选择服从或逃避。“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的一生就是很好的例证。”热拉尔·娄万说,“他虽然赞美婚姻带来的责任和义务,却没能超越父亲形象的影响,终生未和自己的爱人瑞金(Regine)结婚。”

你自己是这样的人

■ 对自己宽容一些

拒绝承担责任也隐藏着潜意识中对完美的幻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父母从没有对我们感到十分满意或者他们的要求太高。这样,我们的潜意识认为:“要父母爱我,我就必须做到完美。如果我不负担责任,他们也就不会知道我是不完美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世界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偶尔犯错误比总是逃避责任要好得多。

■ 改变你的想法

很多害怕承担责任的人都以为,可以用逃避来保留自己的自由。这实际是误区。如果我们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对自己所受到的限制或所处的困境都不负责任,如果我们对别人给予的爱、或者对自己没有得到爱也不负责任,那么其他人就要替我们负起责任,而我们将对这些人产生绝对的依赖……

■ 勇敢面对你的恐惧

敢于承担责任就要敢于承认自我,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如果对一个问题考虑过多,我们就会感到烦恼并陷入困惑。与其固执地认为“我不能承担责任”,我们似乎更应该问问自己:“我到底在怕什么?我在什么时候对负责任感到特别困难?”

你周围有这样的人

他不守信?他改主意像老天爷变脸一样快,还不承认自己以前的想法?他有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别人长期把他当成孩子对待,对他没有什么要求。你如果因为他的善变或者不守信用而指责他,是不会起作用的,并可能更强化他的“超我”的力量,令他更无力摆脱这种境况。他需要的其实是个人价值的不断发展和保障。你应该让他明白,你并不是他的父母,而且你希望面对的是一个懂得诚信的成年人。让你的朋友安静地面对他自己的困境,努力让他信守自己的承诺。

职业责任让位于心灵美感——用文艺心理学原理

布洛认为,主体和审美对象保持“心理距离”是唤起主体美感的基本条件。“心理距离”的作用就是有效地切断人与现实的功利关系,使审美主体以超然的心态去观照这些对象;这样才能使对象产生审美效应。“距离”虽然是引起美感的内在条件和基本原则,但这种“距离”要适当,“距离”太小,主体难能产生美感

,“距离”太大,主体对客体无动于衷,当然也无美感可言。所以,不论是从创造美学讲还是从接受美学讲,都有一个最佳距离问题。当主、客体间的“距离”太近时,主体就很难用审美的眼光去观照对象,往往用快感、情欲等替代了美感。然而,如果主客体间的“距离”太大,主体对对象不关心,对象不能唤起主体的兴趣与热情,主体自然也就不可能产生美感。不论是“差距”还是“超距”,都是“失距”,主、客体间未能保持适当的心理方面的“审美距离”,自然也就无美可言。这就是布氏“心理距离”的基本内容。他非常注重审美过程中主体的情感投入和移情的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者都注意到,布洛根本否认美的客观性,而注重对美感效应的研究。他强调从“心理学方面、主观方面来研究美学”,认为那样做的好处是“它不会造成用客观的标准、准则和范畴来抹杀掉丰富多彩的美感事实,使人们更加重视美感效应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见《美学词典·布洛》)。布氏曾在《距离》一文中明确讲到:“距离并不意味着非人情的纯理性关系。恰恰相反,它所描述的是人情的关系,而且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只不过有其奇异的特性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布洛的“‘心理距离’也就是指主体能把某种主观经验的内容投射到客体上去,但这种内容已不完全是某人的主观经验,它能被作为一种客观的事物加以静观”(参见朱荻《当代西方美学》)。说得明白一点,就是主体把自己的某种感觉、某种心情“移于”对象,形成一种审美观照。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他所举的海上遇雾的例子:当时环境并没有变,危险也不曾解除,但如果人们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换另外一种情绪和另外一种心态来审视这场海雾,它不仅变得不那么可怕,反而幻化成了一幅幅美景,从而给你一种美的享受。这就是移情所起的作用。

在小说《女贼》中,警察凭借职业的本能和眼光,认为这个漂亮的女子是一个贼,希望在她行窃时能当场捉住她来呈现他履行警察抓小偷的职业成就和履行保一方平安的神圣使命。他凭着灵敏的嗅觉、老道的抓捕经验、鱼目混珠的本领,不紧不慢、不慌不

忙尾随他的抓捕对象,丝毫不敢有所懈怠和放松,尽管被追捕的对象有所察觉,想甩掉可恶的尾巴,或者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可是也无可奈何,只能慢慢地想办法对付他。这个女贼一旦被盯梢,想摆脱警察的追捕变得非常困难,尤其难上加难的是,她没有底气、心虚、不自信,很难坦然面对她的克星——警察,警察可以从蛛丝马迹中发觉她不同于常人的诡异和神秘,去破解她的行动动机和作案的手段、方法,以便当场揭露她的犯罪事实,使她老老实实地伏法受罚。

女贼察颜观色,从这个貌似痞子的男人身上看出了他的真实身份,她的天敌(警察)正在化装侦察,发现目标,实行跟踪,而跟踪的目标就是还未偷窃的她,她内心紧张不安,急于摆脱可恶的盯梢,重新找回贼的自信。于是,与这个痞子似的警察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与他周旋,不让他抓到把柄,边走边想对付他的办法。这个女贼果真技高一筹,能够抓住警察对她似疑非疑的心理和没有犯罪事实和证据就不能证明她是个女贼的逻辑推理,违反人之常情主动地向他自首,要警察铐住她,向他承认她是个女贼,给他来个下马威,使他猝不及防,身处云里雾里,难以判断真伪,从而开始怀疑自己的直觉和认为自己对她的判断失误,一举击垮了这个有着像狗一样灵敏的鼻子的警察的心理防线,最终完全抛弃对她的准确判断,而解除对她的敌意。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充满着利害关系,没有丝毫的脉脉温情,即使有,也是披着它的外衣来实施人的别有用心。可以说,一旦人进入了充满利益纠葛的社会关系网络,每个人就像其中的一个棋子,牵一发而动全身,你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必然会涉及别人的利益得失,别人会根据你的表现来趋利避害,从而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断和应对措施。这样,你越想突出自己,摆脱他人的羁绊,你就会被捆缚得越紧,越难以摆脱,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如果你想摆脱这个利益网络,那么你将一无所有,在现实生活中,你就是一个失败者,人人都看不起你,因为你没有赢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别人的尊重,你在社会上将很难立足,这就是众多天才艺术家不能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得到承认,而只能在别人的冷眼和讥讽中讨生活,难以显露自己应有的社会价值。其实,他们的社会价值是巨大的,只不过在当时别人和社会难以接受,不予承认,“自古圣贤多寂寞”,“况且我辈孤且直”,在当时不能功成名就,有待于后人的发掘和重新认识。在泥沙里的金子经过千淘万洗才闪耀着璀璨的光辉,这些生前寂寞的有着真正

光彩的“金子”由于尘沙太厚,被埋藏得太深,众人看不到它的光辉,只有经过严格的筛选、残酷的斗争,经过历史时间的真正检验,才蓦然瞥见它的朴素光辉。这时,那块“金子”已经去世很多年了,就像一块璞玉,挖掘出来经过琢磨,才开始熠熠生辉,而那位生前寂寞的“金子”只能赢得“身后名”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现实利益角逐中总有人败下阵来,女贼击垮了警察的心理防线,赢得了这场利益角逐的胜利,她能居高临下地俯视她的猎物--警察,这时的警察就失去了他的职业光辉,而成为女贼的玩物。

如果我们抛弃现实利益关系,从审美角度或者说用男人的眼光、女人的眼光来看待彼此,警察和女贼的关系就会变得愉悦起来,好像一个英俊的小伙追逐一个漂亮的女孩,她始终若即若离,他始终不离不弃,追求爱情的过程显得那么扑朔迷离,曲曲折折,出人意料,这位英俊的小伙凭着自己的直觉就喜欢上了这种类型的女子,在他心中涌起爱怜和同情,泛起阵阵涟漪,她一举手、一投足,他都看得真真切切,仿佛满世界都是她的影子。女子也觉察到了男子的爱意,她对他也颇有好感,甚至觉得即使被他用手铐铐住,也妙不可言,这可谓爱屋及乌,爱一个人就喜欢他(她)的一切,包括他(她)的缺点和不足。如果不能容纳对方的过错,这种爱还是较自私的,没有从对方着想。“情人眼里出西施”,正因为双方都爱慕着对方,都不太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处于一种雾里看花、水中看月的距离和状况,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就难免会把那看不清楚的地方想象得那么美好,把对象诗意化和美化,看清楚了就没有诗意在,在仿佛朦胧中似乎有某种神的启示,你尽可以去美化和加工创造,因为它与你没有现实利害关系,一个英俊的男人和一个美丽的女子,当你用男人的眼光或者女人的眼光去欣赏异性时难免会被异性的美所吸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男人都想找一位美丽的女子当女朋友,每个女人都想找一位英俊的男子做男朋友,带着欣赏的目光去观察对方,就会被对方的美所吸引和陶醉,感到生理的快感和心理的满足,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你的梦中情人,他(她)的一举一动那么可爱,那么惹人怜爱,那么令人想入非非,你渴望感受对方的气息,抚摸对方的肌肤,希望与之交往、亲近,内心涌起无限柔情蜜意。得不到的永远是美好的,得到了的才会不尽如人意。如果你不存在占有欲,或者说把它从现实生活中进行剥离,只是把它加以欣赏、玩味,那么你就可以进入审美境

[论文网 lunwen.nangxue.com]界,而摆脱尘世羁绊,进入那自由快乐的诗化境界,感到超脱无滞碍,你会深入地体会物理人情,“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你会觉得完全的放松自在,世俗观念显得那么俗不可耐,令人懊恼。

这个警察用男人的眼光去观察时,才会觉得对方的美丽,她的一举一动是那么令人心动,如果不是有碍于警察的身份和职责,她真是他的意中人,在人世间让他心动的唯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些许惊喜开始漫过他的全身,他甚至心里想,能抓住这么美丽的女贼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因为抓住了她,意味着他就征服了她,她就必须屈从于他的意志和命令。现实的考量与审美的幻想此消彼长,随着情节的进展,警察的责任意识逐渐丢失,审美意识愈加泛滥,甚至希望她不是一个贼,而是作为他的梦中情人来出现,当这种欲念愈加炽烈时,也就是他内心挣扎得愈加厉害之时。这位美丽的女子也是与他经历了同样的内心斗争过程,开始时觉得他像个痞子流氓,惹人厌恶,但外表还英俊;当意识到他像个尾巴跟着她,她有些惊慌失措;但最终她能反败为胜,关键是她在心理上占有优势,用自己美好的形象去撞击他的心理幻象,两者显得那样重合一致,这种想象的美来得突然,那么让人魂不守舍,让这位警察甘心成为它的俘虏,成为美的欣赏者和生活中诗意的创造者。惊鸿一瞥的美成为他人生永远瞬间,这一瞬间的获得正是幻想中的“他”代替了现实生活中警察身份的“他”,处于审美无功利关系中的男人代替了处于现实利害关系之中的警察,处于恋爱光环之中的男人是全然不顾审美对象的外在身份,而只觉得她是个值得男人怜爱和崇拜的美丽女子,心中涌起无限爱恋和许多诗意化的幻象,并且为此忘乎所以,现实中的“我”逐渐消失,美好的幻象缓缓升起,最终他恋爱了,他被她的美俘获了,从内心五体投地地崇拜她,宁愿做她的奴隶也在所不惜。

当这个女子用女人的眼光去观看她的追捕者时,内心也在逐渐地把追捕者美化,给他穿上五彩的衣服,随意涂抹着白马王子的光环,在刺激和惊慌中把追捕者想象成一个英俊魁伟、热情执着的坚强男子,值得女子爱慕,这时的追捕者成为她的审美对象。由于浓烈情感的羼入,追捕者成了被追捕者心中敢于斗争愿意为她牺牲献身的勇敢者形象,女子的女性温柔体贴的情感被激发,她甚至愿意被他铐住,觉得这种痛苦也是一种享受。为了得到他的心,她欲擒故纵,施展女性的魅力,不惜往他的枪口上撞,让他觉得在自己爱慕的女神面前简直微不足道,只好向她如实交待。她知道自己的魅力有多大,男人的心理防线有多脆弱,她能投其所好,以自己的审美形象占据这个男人的心,从而逐步挤占现实生活中警察的心理空间,渐渐地,美丽的女子形象充满了他的心,她的审美形象战胜了现实生活中女贼形象,成就了她勾魂摄魄的美。

主要参考资料:《文艺心理学》讲课提纲,主讲人:邵维加。

儿童责任心的内涵与发展特征

一、责任心概念的界定

关于责任心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界定。部分学者认为,责任心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对自己应承担任务、行为方式与群体活动的自觉态度,表现为个体对自身责任的意识。还有学者指出,责任心是个人对他人、家庭、集体的责任意识与负责行为,主要涵盖了法律与道德两个层面所界定的个体责任与职责。。也有学者认为,个体对其所在群体中责任关系的感知称之为责任心,即个体在遭遇他人或社会群体的客观要求时,内心所反映出的自觉体验与主观感知。当处于特定任务情境与事件结果时,责任心转化为个体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价值的核心体系,这种行为价值评判将给个体带来直接情感体验,并产生相应思想动机与行为模式。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责任心是个体内化外在客观要求或行为准则进而建立起稳定的意识与行为倾向。当处于特定事物情境时,个体将通过其责任心指引下做出相应评价与判断,进而产生与个体角色相应的责任感知、情感体验与行为倾向。

二、儿童责任心的内涵

不同学科对于责任的关注点不同,心理学层面主要关注责任形成的内化过程、价值判断体系、主观情感体验及情感体验对后续行为的影响。

1.国外研究

国外关于责任心内涵的界定比较多元化。有学者认为,责任心包括对伤害负责、在社会情境中的责任、对责任的积极看法以及思想和行为相结合这四个维度。还有学者认为责任心应该包含已发生或预期中的特定事件、相关的行为规范和与事件和规则有关的身份三个要素。也有学者认为责任心包含四个部分,即理解责任情境、考虑责任行为的原则、决定行为计划和执行行为计划。

2.国内研究

国内对责任心内涵维度的研究越趋深入,主要通过个体心理过程以及个体责任心相关对象这两个视角来进行维度的划分与界定。

(1)心理过程角度。部分学者将责任心的内容维度从知、情、意的心理过程角度划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维度一,责任认知表示个体依据衡量责任心的特定标准所产生的态度与感知;维度二,责任情感表示个体采取积极的、负责的态度以对待自己的言行与承诺,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维度三,责任行为表示个体进行责任评判后所采取的相应行为。有些学者对责任心的内容维度进行了补充,他们指出责任心内容不仅包括了个体的心理过程,个体的个性因素(包括责任能力与责任动机等)也对个体责任心有显着影响;此外,还有学者在责任心研究中补充了责任意识作为其基本维度。

有学者对上述责任心内涵的三个维度做了细化分解,最终获得影响责任心的 9 个因素,包括反映性、敏感性、评价性、效能性、自控性、灵活性、主动性、坚持性和独立性。

也有学者将责任心归纳出 20 个基本要素,分别为事件起因、性质与结果、挑战与威胁、应对能力、影响力、安全感、自我效能、他人影响、关系定位、自愿承担、个人义务、被转嫁、被放弃、承担意愿、满足感、价值感、成就感、动机、责任履行。从个体心理过程视角如此细化地划分责任心维度,全面分析了责任心各方面。

(2)责任心涉及对象的角度。国内学者从责任心相关对象视角做了不少关于责任心内涵方面的研究。有些学者认为,根据责任性质可将责任心划分为 6 个维度,即自我责任心、任务责任心、他人责任心、过失责任心、集体责任心、承诺责任心。有不少研究者根据责任对象不同划分为自我责任、家庭责任、集体责任与社会责任四个维度。也有学者将责任心划分成家庭责任心、集体责任心、国家责任心与世界责任心四个维度。

三、儿童责任心的发展特征

人的责任心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个体对现实生活中各种责任关系的反映。有研究认为儿童责任心的发展遵循道德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本文在对相关研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儿童责任心的发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出下列 4个特点:

第一,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过程,即从初期被动地完成任务,被迫地承担责任,到积极主动完成任务和承担责任。如有研究表明,个体在小学至高中(7~16 岁)的阶段中,社会责任观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水平,首先是强制性水平,只是根据家长或老师的要求,被动地完成任务;接着会发展到半理解水平,这时个体对责任有了一定的理解,逐渐摆脱盲目地服从,有一定的自主性;最后是原则性水平,此时个体已经基本摆脱了外界的要求,主动接受并将规则内化,形成了自己的判断标准。

第二,从外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即个体从最初对责任的不理解,盲目顺从权威的要求,到最后建立自己的价值标准体系,初中阶段是这一转化的关键期。如有研究将儿童责任心发展划分为盲目顺从、内化顺从、半主动以及积极主动4 个水平。

第三,从简单接纳到持续固化的转化过程,即从直接造成的责任,到自我调节以及坚持履行责任。如有研究从责任的具体领域,如“家务事”这一层面对儿童责任心进行研究。该研究通过了解 8-14 岁儿童对“你的任务”这一概念的理解,将儿童责任心的发展由浅到深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直接造成的责任,如谁的问题谁负责,每个人都要对自己造成的问题负责任,并解决它;第二个层次为自我调节,如不应期待他人对你的问题负责;第三个层次为坚持履行责任,如即便他人愿意帮你做,你也不应接受,因为它是“你的任务”。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对“你的任务”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个体逐渐从直接后果责任心转变到自我规则责任心,最后发展到持续责任心。

第四,在儿童阶段,责任心的成熟与年龄增长基本呈正比,即青少年的责任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初步增强。如有研究在对 7~15 岁个体的集体可交流责任发展状况调研中发现,7~9 岁的儿童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接受有较为显着的变化,在承担这一责任的过程中,所有个体都体验到消极情绪。相对于低年龄个体,11~15 岁的个体更不愿意承担此项责任。还有研究对青少年社会责任心的发展做了研究,相对于初中生,高中生在责任心的反映性、独立性、坚持性等主要内容上存在显着差异,高中生较初中生成熟。

四、儿童责任心的评估

1.问卷法

儿童责任心的评估,目前采用的方法较多,问卷法是其中采用最多的测量方式。国外的责任心量表有一些是人格量表中的一部分,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中的社会责任感量表,还有一些是完整的责任心量表,如 Sangeeta 等人编制的学生个人责任心量表等。国内也有许多成熟的责任心量表,如刘勇等人编制的《中学生社会责任心量表》;黄希庭等人编制的中学生责任心量表等。

2.内隐联想测验

内 隐 联 想 测 验 , 简 称 IAT , 是 由 格 林 沃 尔 德(A.G.Greenwald)在 1998 年首先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方式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两者的自动关联程度进行测量,并实现对内隐社会认知(诸如内隐态度、内隐心理)科学测量。内隐联想测验在儿童责任心的评估中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评估方法。如有学者为达证实个体责任判断受内隐联想的影响程度,设计了合理的验证实验,实验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不同个体所产生内隐联想的差异性,因此选择了普通学生与工读学生(这里特指有违法经历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而科学对比了两者的内隐联想差异性与同一性,了解其责任心的状况 。但是,其研究也指出由于内隐联想测验测量所涉及的责任内容比较宽泛,因此不能够深入了解个体在面对与责任有关的具体事件时的态度、情感及行为反应。

3.责任情境法

采用特定的情境测量法亦可得出个体责任心程度。个体依据自身责任品性通过主观意识评价客观事物所得出的感知结果即为责任情境,责任心是依存于具体事件中的,因为个体在身处具体的责任情境时将会产生特定的责任心特征。

不少学者采用实验法来实施责任情境测量策略,通过为被试者设定特定真实的测试情境,根据被试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意识倾向与行为特征获得其责任心程度与特征,比如采用猜字谜、为特定社会事件给出评论等方式来分析个体自主调节能力与责任心水平的影响相关性。还有学者对儿童的责任心进行了研究,研究中通过给儿童讲述关于责任心的情境故事,并让被试儿童给出自主责任认知、责任情感与行为评价,进而对其进行归因分析,最终获得影响儿童责任心发展因素与发展特征。此外,还有学者对个体自我能效与责任行为的影响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中设定了日常生活的一般责任情境,比如学生的学业责任、大学生的公德责任情境、学生的交友责任情境等,进而得出个体自我能效与责任行为的影响关联性。

4.日常经验取向方法

日常经验取向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说属于责任情景法的分支,是其具体运用。日常经验取向方法通常让被试者给出特定责任情境,因此该责任情境与被试者日常经验更贴近,这种方法可更正确的测量被试者对责任情境的感知、情感体验与行为倾向。但当前研究中并未太多关于日常经验取向方法的应用,不过已有的相关研究显示了良好的测量效果。

5.结构化访谈

还有学者基于结构化访谈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况志华采用结构化访谈方法对年龄阶层为18至45岁的人群进行了责任内涵的研究,访谈过程要求被试者评价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责任事件,学者依据被试者的信息反馈获得其责任心特点与结构组成。

五、研究展望

通过对前人研究工作的总结与思考可知,当前的研究虽然有涉及责任心概念和内涵的界定,但多是通过研究者的视角来界定,而针对研究者以外的普通个体对于责任心的理解探讨的比较少。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以儿童的视角,来探讨儿童自身所认为的责任心内涵,进而更全面深入地掌握儿童理解责任心的方式、具体表现形式及内容。

目前关于责任心的评估与测量多采用责任心涉及对象为切入点进行责任心的研究,并主要集中于个体责任心、社会责任心与集体责任心等维度上,而基于个体心理过程进行责任心的测量与评估还较少。而少数以心理过程为切入点的研究,多采用了实验虚拟情境或典型社会事件为责任情境。

笔者认为,这种研究手段将会降低生态学效度,无法有效预测个体在面临此类真实事件时的责任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所以,通过深入研究日常生活所出现的事件中儿童所反馈的责任认知、责任情感与行为倾向是该类研究一个可行的研究范式。

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1.言传身教。

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

2、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父母的包办行为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重播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3、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承担责任。

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教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例如,当孩子要养些花草动物时,家长在答应前,可以让孩子承诺定时浇水或给小动物喂养等。

4、培养孩子的耐心。

心理学家提出了用“等一下再享受”的原则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例如放学回家后要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或玩耍;让孩子学会忍耐,先面对痛苦解决问题,事后享受的快乐才会更大。否则尽管他们智力不比人差,成绩却因不肯用功而落后。

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5、让孩子体验成功。

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为自己的能量负责  不负责任的代价 会被疏离与孤立

“责任”这个字很容易被人们误解为“职责”或“规范”。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经被教导过什么叫做“正确”、“适当”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许多人往往不假思索地就会把职责与规范加诸自己身上,努力遵循不已。但是,真正的“责任”其实是觉知到我们行动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并且愿意去注意到自己的行为是如何地影响到他人。或是正如我们的灵性师父所说的,责任意味着一种“反应的能力”,也就是一种待在当下片刻,适当响应当下情境的能力。当我们以这种方式负起责任的时候,不仅他人能够信任我们,在我们的内在深处,我们也能够尊重自己和信任自己。

不负责任的代价

当我们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时,我们会变得疏离与孤立,然后我们谴责他人不理会我们。但是更糟的是当我们不负责任的时候,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是被当成一个孩子来对待,而且在内心深处,我们也会觉得自己像是个孩子。

我(克里希)童年时最痛苦的一部分就是我发展出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孩子”(老二综合症)的自我认同。由于这样一个认同,我得到许多注意力,但它同时也侵蚀了我的自尊。然后那变成一个痛苦的恶性循环,我的行为强化了我这种负面的自我认同,而当这种自我认同感变得越深的时候,我强迫性的行为也变得越严重。我会责怪别人没有把我当成一个成人来对待,但是当我的行为不像个成人时,我要如何期待别人把当个成人来看待呢?后来当我进入心理治疗之后,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自我认同的根源,那是当一个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满足他人期待与压力时所产生的状况。慢慢地,我非常努力地面对自己的恐惧,试图了解所有这一切的根源并且开始冒险去探索与滋养我自己的天赋,我开始穿越了这样一个自我认同。

有一个男人最近告诉我们他的妻子跟他最好的朋友发生关系,当我们更深入地挖掘他的故事时,我们发现当他的妻子在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时,她其实不觉得那是自己怀孕生子的好时候,因为她当时不仅有一份全职的工作,她也同时还在学习一项新的技能。这名男士当时恳求他的妻子留下孩子,他并且承诺愿意在她念书、忙碌的时候承担大部分的婴儿照顾工作。所以他们有了孩子。但是现在,在孩子出生三年之后,他的内心充满了生气、怨恨和萎缩的感觉。他责怪她没有做到他想要她做的事情。对他来说,和她共同生育一个孩子更像是一个浪漫的美梦,而不是一件实际的事情,现在他一点也不想面对自己必须照顾孩子的这个事实。然而更糟的是他把需要照顾孩子这件事情当成是一个借口,迟迟不愿意跨出去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他的妻子虽然仍然还爱着他,但是也深觉得自己被背叛,所以,她通过和先生的好友上床这件事情来表达她的愤怒以及被背叛的情绪。常常,觉知到自己的不负责任就是我们通往负起责任的第一步。

对自己的能量不负责任

责任并不只是满足某一种承诺或义务,它还牵涉到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在最近的一个工作坊中,有一名男子经常在团体进行分享时发言,但是当轮到别人说话,而他没有得到团体的注意力时,他会不会去倾听他人的分享,有时候他甚至就干脆躺了下来,做出一副睡觉的样子。一段时间后,有另外一个团体成员说他的这种行为让他觉得没有受到尊重,结果这名男子开始变得愤怒且自我防御,他宣称他一直都在倾听。然而,很明显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感觉到只要在这个人没有得到注意力的时候,他也没有任何兴趣去倾听他人说话。稍后在工作坊之中,他的妻子在分享时提及他曾经对她和孩子暴力相向,所以她非常害怕他的暴力。结果在那9天的工作坊里,许多学员都开始害怕他,这虽然让他觉得自己拥有某种力量与控制权,但是他却失去了他人的温暖与情感。

谴责或放弃

另外一种没有为自己的能量负起责任的方式就是把情绪归咎于他人、归咎于周围的环境,认为外在世界需要为我们内在的状态负起责任。大部分的时候,我们这种看待生命以及看待他人的方式是从我们的父母身上学到的,然后责怪他人就变成了我们一种自动化的反应。

像是我(阿曼娜)的父亲常常会把自己的“坏运气”归咎于某一个人,然后他可以持续不断地责怪、抱怨那个人有多么的恶劣。通常,他最主要的抱怨对象就是我的外公、外婆,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但是事实上,他总是可以找到一些理由来责怪别人。他变得越来越愤世嫉俗,最后那个无法为自己生命负责的部分接管了他的一切,他用酒精来驱逐他的失望与失落,他用各种方式虐待自己的身体,然后他在38岁的时候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父亲这种行为的阴影一直围绕着我的生命,我从很小就学习到如果生命没有给予你所想要的东西时,你不是谴责生命就是放弃。虽然,为了不要受我父亲的影响,我的行为摆荡到相反的那一极,我变成了一个极度责任的人,但是有时候我还是会陷入我父亲那种充满了忧郁的旋涡。特别是当我觉得疲倦、精疲力竭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像是被一种能量接管一样。在那种状况中,我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给予自己所需要的,而同时我也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开口去寻求支持。那是一种全然黑暗且无助的空间,我需要我所有的力量才能够保持观照,静静地坐着感受它或者是让自己出去散一会儿步。后来当我知道这种状况的根源来自哪里时,那对我有极大的帮助,我开始了解到,透过这样一个充满了放弃的空间,我像是再度和我父亲有所羁绊(bond)一样,而这样一个羁绊是一个孩子想要和父亲在一起的深沉渴望。当我了解到这一点时,我可以花一些时间给予自己我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再需要掉入忧郁当中。

愤怒

我们对于自己的愤怒常常是相当不负责任的,我们大多数的人内心都携带了许多未曾探索过的无意识愤怒,而当我们不曾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去面对这些愤怒时,它们往往会以一种突兀而不适当的方式出现。

我们曾经和一对伴侣进行过工作,一开始的时候,他们看起来对对方充满爱意与亲密。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男方常常会在喝过酒之后毫无预警地爆发出他强烈的愤怒,他会用言语污辱她、虐待她,甚至在孩子面前羞辱她。虽然他现在已经开始接受治疗,面对这个状况,也开始为自己的愤怒负起责任,但是他的妻子却已经发展出深度的不信任感,她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像以往那样向他敞开自己。而他虽然能够承认、接受自己对妻子的虐待行为,不过他还不愿意对感受他对她所带来的伤痛。除非他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感受自己对妻子所造成的伤害,否则她将很难敞开自己去信任他。

关于愤怒和受伤的感觉,另外一种不负责任的处理方式就是通过切断关系、收回爱与能量这种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虽然这是人们面对伤害时常常使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好方式。因为它是一种间接的表达,它让能量持续地停滞、封锁在我们的系统当中,毒化自己。有时候,我们这种退缩性的行为可以延续好几年,让我们无法深入自己的感受里。

在我们的工作坊里,有一名男子难于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愤怒,特别是当他想要做爱而他的妻子却不愿意配合的时候。面对这种拒绝,他行为上的反弹方式就是变得极度情绪化,脾气暴躁又易怒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但是如果他的妻子问他:“有什么事情不对劲吗?”他又会说自己只是心情不好而已。在这种状况下,这些受到压抑的愤怒只能转向内心深处,为他带来许多身体上的症状,最后导致重度的忧郁症。

我们的身体

在我们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的过程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向度就是为自己的身体负起责任。而只有当我们开始从内心去感受自己的身体时,我们才能够开始为自己的身体负起责任,像是如何去满足身体的需要,给予适当的食物、睡眠、环境与运动。当我们让某些不健康的上瘾行为虐待自己的身体、不去倾听自己身体的需要时,我们只是让自己变得退化,并且更加强化了我们原本的低自尊。结果这整个情况会变成一个痛苦的循环,因为我们会批判自己,然后这些批判会让自我破坏的行为变得更加严重。对一个孩子来说,他不知道什么是健康,他不知道哪些东西对身体有益,他追求的是立即性的满足,他不会去思索后果。所以在我们学习为自己的身体负起责任时,我们开始成为自己的父母,试着找到某些有益于身体的方式来照顾自己。不过,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有着严重的自我破坏行为,而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又不足以改变这种行为模式时,这时候我们的责任就是往外寻找我们所需要的支持,协助自己改善这些负面的生活模式。

当我(阿曼娜)年纪还小的时候,我和自己的身体就已经变得非常的疏离,我甚至切断了和身体之间的联结。我所成长的环境非常强调外在的事物,我周围的人都以一种痛苦而肤浅的方式在互动,因为在那里感觉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所以任何一种情绪都被认为是一种威胁。所以结果是我不再去感觉自己的身体,然后从我的青春期开始,我就用香烟、毒品、熬夜不睡、垃圾食物等方式来苛待我的身体。我会想尽办法节食瘦身,不断地计算着食物的卡路里。当我二十出头开始参与团体和静心之后,我才第一次开始从内心去感受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的需要,我开始注意它想要吃些什么,它想要如何地移动。我学习到如何一个片刻接着一个片刻地去倾听自己的身体,尊重自己的身体。我也开始舞蹈、慢跑、做瑜伽,还有到大自然里去散步。现在我的体重和二十年前我青少年时期的体重是一样的,但是我再也不需要节食或者计算卡路里,我吃我觉得想吃的东西,不需要任何挣扎,我的身体开始变得和谐。

金钱与物质世界

我们另外一项需要学习的挑战是如何在金钱与物质世界的向度上为自己负起责任。在金钱与物质的向度上,我们有时候可以变得非常的草率、轻率且不负责任,例如不付清账款、借东西不还、不处理自己的账单、让信用卡的账款累积得越来越多、不去照顾保险或税务等实际事务、让别人持续性地为我们支付账单,等等。对我们来说,我们需要看到自己是否允许退化的孩童控制我们对于金钱与物质的处理方式。

比如说,我们有一个朋友常常在大家一起上餐厅吃饭时不付他自己该付的费用,或者宣称他没有零钱稍后再付,但是稍后就干脆忘记有这么一回事。我们另外一个朋友的桌上总是堆着一叠未拆封的账单,当信用卡的债务累积到某个可观的程度之后,他只好宣布破产。还有一个朋友则是在借用东西之后总是要别人提醒才会记得归还。我(克里希)过去在不同时期里,也都有过这些让我觉得深感罪恶的行为。除非我们去面对自己对物质世界的恐惧以及我们无意识中希望被照顾的欲望,否则我们退化的孩童会继续接管我们这个向度上的行为。其实这些轻率与不负责任的行为呈现了我们对于金钱与物质的恐惧,但是当我们继续这样的行为时,我们必须付出相当高昂的代价,那就是我们会失去对自己的尊重。

摘自克里希那南达&阿曼娜 著/ 莎薇塔 译 《真爱的旅程》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责任

故事:小娟的母亲为了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她不顾亲人的反对,不顾年老的父母,放弃情深的丈夫,毅然绝然的辞掉工作,带着小娟跑到北京来生活,她艰苦奋斗,任劳任怨,为了小娟可以在北京接受好的教育。终于小鹃考上了大学。小鹃上了大学并拿到奖学金,她也毅然绝然的离开了母亲,专心于学习,连休假也不回母亲身边。真所为屋檐水,点点流,有什么样的母亲也会有什么样的女儿。

评述: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潜在的心理动能,被发展心理学称着为成就力。成就力强的孩子大多有三个特征,一是有很强的欲望,二是个性独立,三是很能吃苦耐劳。研究成功学的人发现不少例外的事例,如世世代代的贫困之家突然冒出个首屈一指的富翁,社会地位低微的家庭养出位大权在握的当权者,平庸无味的家里培养出国际型的艺术家,学识平平的家庭教育出了一个流传几代的大学问家,等等。简单的认为是糟糠之家的孩子懂得持之以恒的奋斗是不够的,对这些例外做家谱分析可以发现这种成就的欲望其实已在家族中延续了许多代,甚至十几代,为此也许还牺牲了几代人的幸福。心理学认识到家族的欲望,像是一种“债务”会代代相传,每个孩子一出生就会面对这些无形压力。

心理治疗师在接诊咨客前,大多要仔细思考当事人的名字,想从取名中看出家族对孩子未来的期望,看出家庭的情结。小娟的母亲可能就成长在这种“欠债”的家庭里,她虽经奋斗仍不能成名,她是一名饱受灵魂不安的孤独的“长跑者”,孩子是下一个跑接力的人。让小娟接受良好的教育比一切都重要,为此母亲可以抛家离夫,离开年老的父母和生长的土地,带孩子不远千里到北京求学。其心不可谓不坚,其志不可谓不明。温情、孝道、关爱不是家族关注的中心,只有克己、努力,奋斗,获取一种高度的成功,才能释放无形压力,慰籍家族的灵魂。我们也发现,许多精英家庭的子女一代不如一代,慢慢的使家族内部压力积攒,多少代后又有一个有志气的子孙顽强的崛起。像是一种流动的循环,每个姓氏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此起彼伏。观察这个社会的权力、金钱、文化大儒的新生与消隐,你会发现一种平衡循环原则在调控,没有永恒的富足,也没有永远的贫穷。

所以,我们不能夸耀小娟母亲的忘我,她的牺牲有其深层的意义,同意也会理解小娟对母亲的绝情,母亲的责任已成句号。接下来只有她才能为家族的荣誉在所不惜。经验老到的心理师,能够从家庭的族谱图中找到证据,分析和预见这一代孩子在家系循环中的位置,勾画出孩子在未来的大致前景。那么代际间的压力是如何传递和如何被孩子感知?

家庭具有四个方面的塑型力。一是家庭的内部知觉,这是家庭的集体无意识,父辈们说不清,道不明,却一直在为此痛苦烦恼。他们可能为一些琐碎的事彼此争吵,抱怨与愤愤不平,这一切却来源于家庭内核的不稳定。观察什么事情能激起他们极大的幸福感和尊严感,什么事情造成他们的恐慌与混乱,什么事情又是他们不愿言明的禁忌,以此可以透视一斑。事实上,为钱争吵不休的家庭,孩子长大后喜欢对钱有控制力;为婚姻争吵不休的家庭,孩子对情感也敏感;深受慢性病与不健康折磨的家庭,孩子会把健康放在重要的位置;为社会地位和权力大伤脑筋的家庭,孩子对社会的攻击欲就会增强,不是精英就成其为叛逆。家庭内部的知觉与父辈们的内心体验必然导致孩子的主动关注增强,发展的力量便以此为中心积聚。

第二个对孩子有雕塑作用的是父母的行为,尊师重道的家庭,孩子知书识礼,喜欢藏书读书的父母,孩子小时候虽然也会撕书毁书,长大后却会自然的爱书读书,孩子的行为就像是父母行为的延续。要想孩子长成后孝顺自己,那你要好好孝顺你的父母,孩子看在眼里会记在心里,顺其自然的会孝义为先。抱怨孩子不爱学习的人,常常也不能在学习中获得快意,学习对他们是受罪,孩子也不会把学习当作乐事。在十年动乱后最初的三届高考,大多教师,医生、知识分子的子女考中,原因是他们的父母因为知识获益和生存,孩子对学习也要灵光一些。现在每个孩子都可以接受同等的教育环境,这样的差异不再明显,但潜在的发展力还是不能小觑。父母的行为,生活习俗,兴趣爱好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功用,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要装作喜欢那一行来做诱导。我们也观察到,打骂孩子,虐待与暴力也是有家族“遗传”的,父母的行为对幼小孩子有心理印刻作用,在孩子还未有自己的判断和决断之前,内心的认知和情绪模型已基本形成。

第三个对孩子品行的雕塑力量是父母的语言。语言是一种描述,而非家庭内部的感觉,语言中有评价和判断,涉及世界观,但语言总是会激发内心情绪。心理学认同“皮格马利翁效应”??你用什么方式与孩子说话,把孩子描述成什么样,孩子也慢慢的变成什么样。有些家长喜欢贬低、否定孩子,以为这样会激发他的自尊心和奋斗心,那样激发出来的自尊是假的自尊,是为了掩藏自卑的自尊,这自尊是做给父母看的。语言上贬低孩子,势必把孩子导向弱势人群,所以,心理学者都建议用积极,正面的语言肯定孩子,为他导航。在家庭治疗的技术中,常常使用夸大孩子的优点,缩小孩子的缺点的方法,为孩子营建一个自己还行的心理气氛,好的习惯和情绪就会慢慢接踵而至。夸奖和批评都可能是一种强化,批评缺点也可能强化或者建构了这些缺点,使孩子完整的自我变得百孔千疮。我们也观察到,好的老师和好的教育都是建立在积极肯定和奖励之上的,孩子在学校不仅学习知识还能体验学习的快乐,喜欢学习成了自然的事!

第四个塑型力量是环境,环境的问题不是单个家庭能很好解决的,除了家庭的生活环境外,更主要是社会风气,社会教育状况,社会物质条件,社会治安秩序等。环境的改变必须是社会整体的努力,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对环境选择,减少与不良环境的接触。确保孩子的温饱与安静的学习条件,选择秩序严明、教育水平高的学校,鼓励孩子交往有上进心的同学朋友,以及欣赏社会正面文化与精神道德,做到了这些,家长们可以是问心无愧。

对孩子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家庭潜藏的“债务”,压力是无形的,家长们被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我们鼓励父母对自我的家庭做深层觉察,画一个家系图来分析家庭的“问题”,有觉察的父母不会把一些不健康的压力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失去生存的快乐。富裕满足的父母不让孩子从小就过于舒适安乐,保持孩子奋斗独立的个性。有其父有其子,虎父无犬子看起来不错,其实做到也很难。每一代人都有一个家族发展中的自然位置,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感”,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化解不利因素,如何利用家族的内部压力让孩子在成长中获益。

一听到“责任”就逃之夭夭的人

一听到“责任”就逃之夭夭的人,在今天的大都会里,可是为数不少。他们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吗?

“我最怕别人跟我说,作为男人,你要负责任!一听到‘责任’这个词,我全身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头痛,胸闷,好像自己被意外关在电梯里一样。”已经35岁的邵兵,体健貌端,收入高,钻石级王老五,却仍是单身贵族。“我怕别人依赖我。跟女孩子拍拖没有任何问题,可只要她说咱们什么时候结婚呀,我就逃得比兔子还快。”

害怕受人评判,害怕失去独立,害怕对自己的行动、选择和欲望作出回应……拒绝承担责任有多种表现,但其原因却都是内心的恐慌,这种恐慌可能会转变为真正的恐惧心理。

“在工作、家庭和道德方面承担责任,无疑会让人紧张。”心理医生瑞金·弗朗克尔(Regine Frankel)说:“生物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员杰罗姆·卡甘(Jerome Kagan)的研究证明:大约20%的人在出生时的神经化学特性,让他们容易对紧张的情绪和新奇的事物过于敏感。”

研究表明,在他们的大脑中,负责发出指令和管理恐惧情绪的部分过于活跃,所以这方面的任何信号都会让他们发狂。当遇到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或接受他人评判的时候,他们的不安就会很快暴露,而且表现得相当强烈。所以,他们总是尽力避免面对这种情况。那么,害怕承担责任是与生俱来的?“应该说,这和人类其他所有行为表现一样,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瑞金·弗朗克尔医生说。

掩盖自己的懦弱

Jason喜欢在工作中做执行者,不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Owen总让他的妻子对两人之间的问题承担责任;而Anne在与人发生矛盾时,总是把所有的错误都推到别人身上。这3种态度都是为了满足同一种需要:掩盖自己的懦弱。

“最害怕被别人指出缺陷的人,实际上总认为自己有缺陷。”精神分析师热拉尔·娄万(Gerard Louvain)说:“父母过于严厉的态度使他们总也忘不了:‘你真没用,是个坏孩子,什么都做不好,你就欠罚。’心理分析把这种来自内心的声音称为‘严厉的超我’。”

父母的禁令给孩子带来的强烈心理冲击,正是造成这种心理顽疾的根源。一个人越是美化父亲的硬朗和母亲的完美,他就越觉得自己承受着严格的评判。即使成年以后,他也会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承担较多责任的职务,他在潜意识中认为,这样的职务是留给父母的,因而常常选择服从或逃避。“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Kierkegaard)的一生就是很好的例证。”热拉尔·娄万说,“他虽然赞美婚姻带来的责任和义务,却没能超越父亲形象的影响,终生未和自己的爱人瑞金(Regine)结婚。”

你自己是这样的人

■ 对自己宽容一些

拒绝承担责任也隐藏着潜意识中对完美的幻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父母从没有对我们感到十分满意或者他们的要求太高。这样,我们的潜意识认为:“要父母爱我,我就必须做到完美。如果我不负担责任,他们也就不会知道我是不完美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世界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偶尔犯错误比总是逃避责任要好得多。

■ 改变你的想法

很多害怕承担责任的人都以为,可以用逃避来保留自己的自由。这实际是误区。如果我们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对自己所受到的限制或所处的困境都不负责任,如果我们对别人给予的爱、或者对自己没有得到爱也不负责任,那么其他人就要替我们负起责任,而我们将对这些人产生绝对的依赖……

■ 勇敢面对你的恐惧

敢于承担责任就要敢于承认自我,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如果对一个问题考虑过多,我们就会感到烦恼并陷入困惑。与其固执地认为“我不能承担责任”,我们似乎更应该问问自己:“我到底在怕什么?我在什么时候对负责任感到特别困难?”

你周围有这样的人

他不守信?他改主意像老天爷变脸一样快,还不承认自己以前的想法?他有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别人长期把他当成孩子对待,对他没有什么要求。你如果因为他的善变或者不守信用而指责他,是不会起作用的,并可能更强化他的“超我”的力量,令他更无力摆脱这种境况。他需要的其实是个人价值的不断发展和保障。你应该让他明白,你并不是他的父母,而且你希望面对的是一个懂得诚信的成年人。让你的朋友安静地面对他自己的困境,努力让他信守自己的承诺。

职业责任让位于心灵美感——用文艺心理学原理

布洛认为,主体和审美对象保持“心理距离”是唤起主体美感的基本条件。“心理距离”的作用就是有效地切断人与现实的功利关系,使审美主体以超然的心态去观照这些对象;这样才能使对象产生审美效应。“距离”虽然是引起美感的内在条件和基本原则,但这种“距离”要适当,“距离”太小,主体难能产生美感

,“距离”太大,主体对客体无动于衷,当然也无美感可言。所以,不论是从创造美学讲还是从接受美学讲,都有一个最佳距离问题。当主、客体间的“距离”太近时,主体就很难用审美的眼光去观照对象,往往用快感、情欲等替代了美感。然而,如果主客体间的“距离”太大,主体对对象不关心,对象不能唤起主体的兴趣与热情,主体自然也就不可能产生美感。不论是“差距”还是“超距”,都是“失距”,主、客体间未能保持适当的心理方面的“审美距离”,自然也就无美可言。这就是布氏“心理距离”的基本内容。他非常注重审美过程中主体的情感投入和移情的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者都注意到,布洛根本否认美的客观性,而注重对美感效应的研究。他强调从“心理学方面、主观方面来研究美学”,认为那样做的好处是“它不会造成用客观的标准、准则和范畴来抹杀掉丰富多彩的美感事实,使人们更加重视美感效应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见《美学词典·布洛》)。布氏曾在《距离》一文中明确讲到:“距离并不意味着非人情的纯理性关系。恰恰相反,它所描述的是人情的关系,而且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只不过有其奇异的特性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布洛的“‘心理距离’也就是指主体能把某种主观经验的内容投射到客体上去,但这种内容已不完全是某人的主观经验,它能被作为一种客观的事物加以静观”(参见朱荻《当代西方美学》)。说得明白一点,就是主体把自己的某种感觉、某种心情“移于”对象,形成一种审美观照。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他所举的海上遇雾的例子:当时环境并没有变,危险也不曾解除,但如果人们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换另外一种情绪和另外一种心态来审视这场海雾,它不仅变得不那么可怕,反而幻化成了一幅幅美景,从而给你一种美的享受。这就是移情所起的作用。

在小说《女贼》中,警察凭借职业的本能和眼光,认为这个漂亮的女子是一个贼,希望在她行窃时能当场捉住她来呈现他履行警察抓小偷的职业成就和履行保一方平安的神圣使命。他凭着灵敏的嗅觉、老道的抓捕经验、鱼目混珠的本领,不紧不慢、不慌不

忙尾随他的抓捕对象,丝毫不敢有所懈怠和放松,尽管被追捕的对象有所察觉,想甩掉可恶的尾巴,或者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可是也无可奈何,只能慢慢地想办法对付他。这个女贼一旦被盯梢,想摆脱警察的追捕变得非常困难,尤其难上加难的是,她没有底气、心虚、不自信,很难坦然面对她的克星——警察,警察可以从蛛丝马迹中发觉她不同于常人的诡异和神秘,去破解她的行动动机和作案的手段、方法,以便当场揭露她的犯罪事实,使她老老实实地伏法受罚。

女贼察颜观色,从这个貌似痞子的男人身上看出了他的真实身份,她的天敌(警察)正在化装侦察,发现目标,实行跟踪,而跟踪的目标就是还未偷窃的她,她内心紧张不安,急于摆脱可恶的盯梢,重新找回贼的自信。于是,与这个痞子似的警察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与他周旋,不让他抓到把柄,边走边想对付他的办法。这个女贼果真技高一筹,能够抓住警察对她似疑非疑的心理和没有犯罪事实和证据就不能证明她是个女贼的逻辑推理,违反人之常情主动地向他自首,要警察铐住她,向他承认她是个女贼,给他来个下马威,使他猝不及防,身处云里雾里,难以判断真伪,从而开始怀疑自己的直觉和认为自己对她的判断失误,一举击垮了这个有着像狗一样灵敏的鼻子的警察的心理防线,最终完全抛弃对她的准确判断,而解除对她的敌意。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充满着利害关系,没有丝毫的脉脉温情,即使有,也是披着它的外衣来实施人的别有用心。可以说,一旦人进入了充满利益纠葛的社会关系网络,每个人就像其中的一个棋子,牵一发而动全身,你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必然会涉及别人的利益得失,别人会根据你的表现来趋利避害,从而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断和应对措施。这样,你越想突出自己,摆脱他人的羁绊,你就会被捆缚得越紧,越难以摆脱,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如果你想摆脱这个利益网络,那么你将一无所有,在现实生活中,你就是一个失败者,人人都看不起你,因为你没有赢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别人的尊重,你在社会上将很难立足,这就是众多天才艺术家不能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得到承认,而只能在别人的冷眼和讥讽中讨生活,难以显露自己应有的社会价值。其实,他们的社会价值是巨大的,只不过在当时别人和社会难以接受,不予承认,“自古圣贤多寂寞”,“况且我辈孤且直”,在当时不能功成名就,有待于后人的发掘和重新认识。在泥沙里的金子经过千淘万洗才闪耀着璀璨的光辉,这些生前寂寞的有着真正

光彩的“金子”由于尘沙太厚,被埋藏得太深,众人看不到它的光辉,只有经过严格的筛选、残酷的斗争,经过历史时间的真正检验,才蓦然瞥见它的朴素光辉。这时,那块“金子”已经去世很多年了,就像一块璞玉,挖掘出来经过琢磨,才开始熠熠生辉,而那位生前寂寞的“金子”只能赢得“身后名”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现实利益角逐中总有人败下阵来,女贼击垮了警察的心理防线,赢得了这场利益角逐的胜利,她能居高临下地俯视她的猎物--警察,这时的警察就失去了他的职业光辉,而成为女贼的玩物。

如果我们抛弃现实利益关系,从审美角度或者说用男人的眼光、女人的眼光来看待彼此,警察和女贼的关系就会变得愉悦起来,好像一个英俊的小伙追逐一个漂亮的女孩,她始终若即若离,他始终不离不弃,追求爱情的过程显得那么扑朔迷离,曲曲折折,出人意料,这位英俊的小伙凭着自己的直觉就喜欢上了这种类型的女子,在他心中涌起爱怜和同情,泛起阵阵涟漪,她一举手、一投足,他都看得真真切切,仿佛满世界都是她的影子。女子也觉察到了男子的爱意,她对他也颇有好感,甚至觉得即使被他用手铐铐住,也妙不可言,这可谓爱屋及乌,爱一个人就喜欢他(她)的一切,包括他(她)的缺点和不足。如果不能容纳对方的过错,这种爱还是较自私的,没有从对方着想。“情人眼里出西施”,正因为双方都爱慕着对方,都不太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处于一种雾里看花、水中看月的距离和状况,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就难免会把那看不清楚的地方想象得那么美好,把对象诗意化和美化,看清楚了就没有诗意在,在仿佛朦胧中似乎有某种神的启示,你尽可以去美化和加工创造,因为它与你没有现实利害关系,一个英俊的男人和一个美丽的女子,当你用男人的眼光或者女人的眼光去欣赏异性时难免会被异性的美所吸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男人都想找一位美丽的女子当女朋友,每个女人都想找一位英俊的男子做男朋友,带着欣赏的目光去观察对方,就会被对方的美所吸引和陶醉,感到生理的快感和心理的满足,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你的梦中情人,他(她)的一举一动那么可爱,那么惹人怜爱,那么令人想入非非,你渴望感受对方的气息,抚摸对方的肌肤,希望与之交往、亲近,内心涌起无限柔情蜜意。得不到的永远是美好的,得到了的才会不尽如人意。如果你不存在占有欲,或者说把它从现实生活中进行剥离,只是把它加以欣赏、玩味,那么你就可以进入审美境

[论文网 lunwen.nangxue.com]界,而摆脱尘世羁绊,进入那自由快乐的诗化境界,感到超脱无滞碍,你会深入地体会物理人情,“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你会觉得完全的放松自在,世俗观念显得那么俗不可耐,令人懊恼。

这个警察用男人的眼光去观察时,才会觉得对方的美丽,她的一举一动是那么令人心动,如果不是有碍于警察的身份和职责,她真是他的意中人,在人世间让他心动的唯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些许惊喜开始漫过他的全身,他甚至心里想,能抓住这么美丽的女贼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因为抓住了她,意味着他就征服了她,她就必须屈从于他的意志和命令。现实的考量与审美的幻想此消彼长,随着情节的进展,警察的责任意识逐渐丢失,审美意识愈加泛滥,甚至希望她不是一个贼,而是作为他的梦中情人来出现,当这种欲念愈加炽烈时,也就是他内心挣扎得愈加厉害之时。这位美丽的女子也是与他经历了同样的内心斗争过程,开始时觉得他像个痞子流氓,惹人厌恶,但外表还英俊;当意识到他像个尾巴跟着她,她有些惊慌失措;但最终她能反败为胜,关键是她在心理上占有优势,用自己美好的形象去撞击他的心理幻象,两者显得那样重合一致,这种想象的美来得突然,那么让人魂不守舍,让这位警察甘心成为它的俘虏,成为美的欣赏者和生活中诗意的创造者。惊鸿一瞥的美成为他人生永远瞬间,这一瞬间的获得正是幻想中的“他”代替了现实生活中警察身份的“他”,处于审美无功利关系中的男人代替了处于现实利害关系之中的警察,处于恋爱光环之中的男人是全然不顾审美对象的外在身份,而只觉得她是个值得男人怜爱和崇拜的美丽女子,心中涌起无限爱恋和许多诗意化的幻象,并且为此忘乎所以,现实中的“我”逐渐消失,美好的幻象缓缓升起,最终他恋爱了,他被她的美俘获了,从内心五体投地地崇拜她,宁愿做她的奴隶也在所不惜。

当这个女子用女人的眼光去观看她的追捕者时,内心也在逐渐地把追捕者美化,给他穿上五彩的衣服,随意涂抹着白马王子的光环,在刺激和惊慌中把追捕者想象成一个英俊魁伟、热情执着的坚强男子,值得女子爱慕,这时的追捕者成为她的审美对象。由于浓烈情感的羼入,追捕者成了被追捕者心中敢于斗争愿意为她牺牲献身的勇敢者形象,女子的女性温柔体贴的情感被激发,她甚至愿意被他铐住,觉得这种痛苦也是一种享受。为了得到他的心,她欲擒故纵,施展女性的魅力,不惜往他的枪口上撞,让他觉得在自己爱慕的女神面前简直微不足道,只好向她如实交待。她知道自己的魅力有多大,男人的心理防线有多脆弱,她能投其所好,以自己的审美形象占据这个男人的心,从而逐步挤占现实生活中警察的心理空间,渐渐地,美丽的女子形象充满了他的心,她的审美形象战胜了现实生活中女贼形象,成就了她勾魂摄魄的美。

主要参考资料:《文艺心理学》讲课提纲,主讲人:邵维加。

儿童责任心的内涵与发展特征

一、责任心概念的界定

关于责任心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界定。部分学者认为,责任心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对自己应承担任务、行为方式与群体活动的自觉态度,表现为个体对自身责任的意识。还有学者指出,责任心是个人对他人、家庭、集体的责任意识与负责行为,主要涵盖了法律与道德两个层面所界定的个体责任与职责。。也有学者认为,个体对其所在群体中责任关系的感知称之为责任心,即个体在遭遇他人或社会群体的客观要求时,内心所反映出的自觉体验与主观感知。当处于特定任务情境与事件结果时,责任心转化为个体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价值的核心体系,这种行为价值评判将给个体带来直接情感体验,并产生相应思想动机与行为模式。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责任心是个体内化外在客观要求或行为准则进而建立起稳定的意识与行为倾向。当处于特定事物情境时,个体将通过其责任心指引下做出相应评价与判断,进而产生与个体角色相应的责任感知、情感体验与行为倾向。

二、儿童责任心的内涵

不同学科对于责任的关注点不同,心理学层面主要关注责任形成的内化过程、价值判断体系、主观情感体验及情感体验对后续行为的影响。

1.国外研究

国外关于责任心内涵的界定比较多元化。有学者认为,责任心包括对伤害负责、在社会情境中的责任、对责任的积极看法以及思想和行为相结合这四个维度。还有学者认为责任心应该包含已发生或预期中的特定事件、相关的行为规范和与事件和规则有关的身份三个要素。也有学者认为责任心包含四个部分,即理解责任情境、考虑责任行为的原则、决定行为计划和执行行为计划。

2.国内研究

国内对责任心内涵维度的研究越趋深入,主要通过个体心理过程以及个体责任心相关对象这两个视角来进行维度的划分与界定。

(1)心理过程角度。部分学者将责任心的内容维度从知、情、意的心理过程角度划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维度一,责任认知表示个体依据衡量责任心的特定标准所产生的态度与感知;维度二,责任情感表示个体采取积极的、负责的态度以对待自己的言行与承诺,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维度三,责任行为表示个体进行责任评判后所采取的相应行为。有些学者对责任心的内容维度进行了补充,他们指出责任心内容不仅包括了个体的心理过程,个体的个性因素(包括责任能力与责任动机等)也对个体责任心有显着影响;此外,还有学者在责任心研究中补充了责任意识作为其基本维度。

有学者对上述责任心内涵的三个维度做了细化分解,最终获得影响责任心的 9 个因素,包括反映性、敏感性、评价性、效能性、自控性、灵活性、主动性、坚持性和独立性。

也有学者将责任心归纳出 20 个基本要素,分别为事件起因、性质与结果、挑战与威胁、应对能力、影响力、安全感、自我效能、他人影响、关系定位、自愿承担、个人义务、被转嫁、被放弃、承担意愿、满足感、价值感、成就感、动机、责任履行。从个体心理过程视角如此细化地划分责任心维度,全面分析了责任心各方面。

(2)责任心涉及对象的角度。国内学者从责任心相关对象视角做了不少关于责任心内涵方面的研究。有些学者认为,根据责任性质可将责任心划分为 6 个维度,即自我责任心、任务责任心、他人责任心、过失责任心、集体责任心、承诺责任心。有不少研究者根据责任对象不同划分为自我责任、家庭责任、集体责任与社会责任四个维度。也有学者将责任心划分成家庭责任心、集体责任心、国家责任心与世界责任心四个维度。

三、儿童责任心的发展特征

人的责任心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个体对现实生活中各种责任关系的反映。有研究认为儿童责任心的发展遵循道德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本文在对相关研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儿童责任心的发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出下列 4个特点:

第一,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过程,即从初期被动地完成任务,被迫地承担责任,到积极主动完成任务和承担责任。如有研究表明,个体在小学至高中(7~16 岁)的阶段中,社会责任观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水平,首先是强制性水平,只是根据家长或老师的要求,被动地完成任务;接着会发展到半理解水平,这时个体对责任有了一定的理解,逐渐摆脱盲目地服从,有一定的自主性;最后是原则性水平,此时个体已经基本摆脱了外界的要求,主动接受并将规则内化,形成了自己的判断标准。

第二,从外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即个体从最初对责任的不理解,盲目顺从权威的要求,到最后建立自己的价值标准体系,初中阶段是这一转化的关键期。如有研究将儿童责任心发展划分为盲目顺从、内化顺从、半主动以及积极主动4 个水平。

第三,从简单接纳到持续固化的转化过程,即从直接造成的责任,到自我调节以及坚持履行责任。如有研究从责任的具体领域,如“家务事”这一层面对儿童责任心进行研究。该研究通过了解 8-14 岁儿童对“你的任务”这一概念的理解,将儿童责任心的发展由浅到深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直接造成的责任,如谁的问题谁负责,每个人都要对自己造成的问题负责任,并解决它;第二个层次为自我调节,如不应期待他人对你的问题负责;第三个层次为坚持履行责任,如即便他人愿意帮你做,你也不应接受,因为它是“你的任务”。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对“你的任务”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个体逐渐从直接后果责任心转变到自我规则责任心,最后发展到持续责任心。

第四,在儿童阶段,责任心的成熟与年龄增长基本呈正比,即青少年的责任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初步增强。如有研究在对 7~15 岁个体的集体可交流责任发展状况调研中发现,7~9 岁的儿童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接受有较为显着的变化,在承担这一责任的过程中,所有个体都体验到消极情绪。相对于低年龄个体,11~15 岁的个体更不愿意承担此项责任。还有研究对青少年社会责任心的发展做了研究,相对于初中生,高中生在责任心的反映性、独立性、坚持性等主要内容上存在显着差异,高中生较初中生成熟。

四、儿童责任心的评估

1.问卷法

儿童责任心的评估,目前采用的方法较多,问卷法是其中采用最多的测量方式。国外的责任心量表有一些是人格量表中的一部分,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中的社会责任感量表,还有一些是完整的责任心量表,如 Sangeeta 等人编制的学生个人责任心量表等。国内也有许多成熟的责任心量表,如刘勇等人编制的《中学生社会责任心量表》;黄希庭等人编制的中学生责任心量表等。

2.内隐联想测验

内 隐 联 想 测 验 , 简 称 IAT , 是 由 格 林 沃 尔 德(A.G.Greenwald)在 1998 年首先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方式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两者的自动关联程度进行测量,并实现对内隐社会认知(诸如内隐态度、内隐心理)科学测量。内隐联想测验在儿童责任心的评估中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评估方法。如有学者为达证实个体责任判断受内隐联想的影响程度,设计了合理的验证实验,实验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不同个体所产生内隐联想的差异性,因此选择了普通学生与工读学生(这里特指有违法经历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而科学对比了两者的内隐联想差异性与同一性,了解其责任心的状况 。但是,其研究也指出由于内隐联想测验测量所涉及的责任内容比较宽泛,因此不能够深入了解个体在面对与责任有关的具体事件时的态度、情感及行为反应。

3.责任情境法

采用特定的情境测量法亦可得出个体责任心程度。个体依据自身责任品性通过主观意识评价客观事物所得出的感知结果即为责任情境,责任心是依存于具体事件中的,因为个体在身处具体的责任情境时将会产生特定的责任心特征。

不少学者采用实验法来实施责任情境测量策略,通过为被试者设定特定真实的测试情境,根据被试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意识倾向与行为特征获得其责任心程度与特征,比如采用猜字谜、为特定社会事件给出评论等方式来分析个体自主调节能力与责任心水平的影响相关性。还有学者对儿童的责任心进行了研究,研究中通过给儿童讲述关于责任心的情境故事,并让被试儿童给出自主责任认知、责任情感与行为评价,进而对其进行归因分析,最终获得影响儿童责任心发展因素与发展特征。此外,还有学者对个体自我能效与责任行为的影响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中设定了日常生活的一般责任情境,比如学生的学业责任、大学生的公德责任情境、学生的交友责任情境等,进而得出个体自我能效与责任行为的影响关联性。

4.日常经验取向方法

日常经验取向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说属于责任情景法的分支,是其具体运用。日常经验取向方法通常让被试者给出特定责任情境,因此该责任情境与被试者日常经验更贴近,这种方法可更正确的测量被试者对责任情境的感知、情感体验与行为倾向。但当前研究中并未太多关于日常经验取向方法的应用,不过已有的相关研究显示了良好的测量效果。

5.结构化访谈

还有学者基于结构化访谈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况志华采用结构化访谈方法对年龄阶层为18至45岁的人群进行了责任内涵的研究,访谈过程要求被试者评价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责任事件,学者依据被试者的信息反馈获得其责任心特点与结构组成。

五、研究展望

通过对前人研究工作的总结与思考可知,当前的研究虽然有涉及责任心概念和内涵的界定,但多是通过研究者的视角来界定,而针对研究者以外的普通个体对于责任心的理解探讨的比较少。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以儿童的视角,来探讨儿童自身所认为的责任心内涵,进而更全面深入地掌握儿童理解责任心的方式、具体表现形式及内容。

目前关于责任心的评估与测量多采用责任心涉及对象为切入点进行责任心的研究,并主要集中于个体责任心、社会责任心与集体责任心等维度上,而基于个体心理过程进行责任心的测量与评估还较少。而少数以心理过程为切入点的研究,多采用了实验虚拟情境或典型社会事件为责任情境。

笔者认为,这种研究手段将会降低生态学效度,无法有效预测个体在面临此类真实事件时的责任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所以,通过深入研究日常生活所出现的事件中儿童所反馈的责任认知、责任情感与行为倾向是该类研究一个可行的研究范式。

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1.言传身教。

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

2、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父母的包办行为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重播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3、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承担责任。

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教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例如,当孩子要养些花草动物时,家长在答应前,可以让孩子承诺定时浇水或给小动物喂养等。

4、培养孩子的耐心。

心理学家提出了用“等一下再享受”的原则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例如放学回家后要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或玩耍;让孩子学会忍耐,先面对痛苦解决问题,事后享受的快乐才会更大。否则尽管他们智力不比人差,成绩却因不肯用功而落后。

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5、让孩子体验成功。

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相关文章

  • 乌合之众读书报告
  • <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读书报告 本书着重在于对大众心理的研究,分析大众心理形成的机制.特征.表现以及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行为分析.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生活在群体之中的我们可能一不留神就会卷入这种集体的无意识之中,做出甚至连我们自己 ...查看


  • 文类的赋格曲
  • 作者:顾明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07期 中图分类号:I71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2X(2013)02-0106-06 0.引言 <朝圣>(Pilgrimage)的创作实践注定其文类归属将 ...查看


  • "大众社会"的理论与现实
  • 当代社会的"集体分裂"与文化幻觉--"大众社会"的理论与现实 摘要:"大众社会"理论是在20世纪中叶兴盛一时的社会理论,其对个人与群体.个体选择与大众生产.精英与大众.组织与社会. ...查看


  • 谈个性化阅读教学
  • "个性化阅读"这一阅读方式,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应重实践.重人文精神培养的特点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等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结合学生个体情感体验,多元化.多角度地理解文本,这对打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手捧教参一讲到 ...查看


  • 自考"美学"备考复习资料
  • 第一章 绪论 1.美学: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美学>(Aestetica)在德 ...查看


  • "独狼"恐怖主义的类型.激进化及其遏制策略
  • 王晴锋,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博士. 摘要:"独狼"是当代恐怖主义的重要形式,它没有阶序等级化的组织结构,是去中心化和自我激进化的实体. ...查看


  • 浅谈社会亚文化论文
  • 浅谈社会亚文化 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一直在声称要抵制打击低俗文化.偶然翻开文化漫谈的课本,看到了这篇名为"亚文化"的文章,终于对这种低俗文化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亚文化,又叫次文化或副文化,是指社会中少数人群所独有的价值观念 ...查看


  • 美学复习资料) 1
  • 第一章 绪论 1.美学: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鲍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美学> (Aestetica)在 ...查看


  • [在酒楼上]的叙事与抒情
  • < 在酒 楼 上> 的 叙 事 与 抒 情 王 卫 平 摘要 :对 < 在酒楼 上> 的解读存 在种种 互相 矛盾 .似是而非甚 至扭 曲的 结论 .本文对于海 内 外 关于这篇作 品研 究的 问题做一 个整体考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