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有着不同的实质内涵,两种精神对现代护理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将两者应用于指导护生教育和工作实践中,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而促进护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护生教育工作的完善。
关键词:雷锋精神 南丁格尔精神 实质内涵 护生 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236-01
雷锋精神,是当今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是先进文化的表征,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南丁格尔“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也已经成为崇高与奉献的象征。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国家新型人际关系孕育的产物[1],它所蕴含的爱国、奉献、敬业、创新和创业等精神一直在指引着大学生不断地完善政治思想,塑造崇高人格。在实践中将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融入护生教育与学生工作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将创新与奉献并重,从而培养护生更高水平的职业道德素质。
1 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的实质内涵
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有着不同的实质内涵。雷锋精神的产生有着社会和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2],其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南丁格尔精神则是以南丁格尔命名、以“人道、博爱、奉献”为核心、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对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弗罗伦斯・南丁格尔的言行和事迹所表现出的崇高品质、道德观念和先进思想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随着时代的变迁,雷锋精神在不断发展为一个有丰富内容和多层次境界的思想体系[3],主要体现为: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服务人民、扶危济困的奉献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对于南丁格尔精神而言,胸怀道义是它的基础,厚学博爱是它的本质,勇敢奉献是它的崇高境界,崇尚科学是它的主线[4]。人道主义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保护个人的权利,宣传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博爱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它要求护理工作者能用同样的热忱与无私对待每一个人。奉献精神是指对自己事业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是南丁格尔精神的最高境界。
2 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对护生的教育意义
(1)用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与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激励护生开拓创新、提升道德品质。随着人们健康理念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在这个竞争加剧与不断进步的社会,护理事业也在快速地发展。然而在护理学发展的初期,南丁格尔精神的弘扬受到了限制[5]。在我国,护理学科要想与其它学科或者发达国家的护理学科并驾齐驱,只有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是不够的,还要将创新融入其中,才能推动护理学科更快地向前发展。在护生的教育与学生工作中,利用现代新型科技产品与工具,采取多种宣传和教育方法来渗透创新精神与奉献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激励护生开拓创新与提高道德品质。
(2)用雷锋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与南丁格尔的博爱精神指引护生爱岗敬业、塑造优良品德。在工作岗位上的护士应该立足本职,以南丁格尔、雷锋等为榜样,树立正确的职业感。护理模式发生转变后,强调以人为中心,这就要求护生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坚定的事业心,时刻记得自己的社会责任,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6]。护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有宽大、博爱的心,热情地为患者服务。因此,在加强护生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其敬业精神和博爱精神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此外,护生在实习操作中体验职业情感与行为规范,也具有重要意义。
(3)学习雷锋精神,传承南丁格尔人道主义精神,重视护生人文精神培养。医疗护理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充分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要尊重患者、理解患者。人道主义精神是南丁格尔精神的基础,一切以人为本,一切服务于病人,充分体现人的重要性,它要求护理工作者爱护患者,对患者仁慈、同情、关心。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理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是人,首先必须要懂得人、理解人,必须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否则便无法胜任现代护理学的工作需要[7]。现代护理教育应该注重完善护生知识结构,培养护生人文素质,坚定护生政治信念,使护生拥有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结语
在新世纪的护理本科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学生的责任感、意志力等品质的培养,使护生拥有崇高的理想境界、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对于护生来说,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都很重要,传承雷锋精神的同时,要用南丁格尔精神指导职业发展,树立起南丁格尔精神的标杆。从护生的教育角度来讲,要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两种精神的实质内涵,同时引导护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而促进护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护生教育工作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善玲.论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报,2012,31(7):1-3.
[2]钟惠英.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2,26(4):1-5.
[3]张理海.雷锋精神的时代解读[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2,25(2):14-16.
[4]寇晋,朱京慈.让南丁格尔精神焕发时代光芒[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77-78.
[5]王倩,陈慧.创新与奉献同等重要的南丁格尔精神[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7.
[6]王斌全,高晓红.南丁格尔与现代护理教育[J].护理研究,2007,21(11):2913-2914.
[7]刘佳.重视护生人文精神培养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3):5520-5521.
摘 要: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有着不同的实质内涵,两种精神对现代护理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将两者应用于指导护生教育和工作实践中,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而促进护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护生教育工作的完善。
关键词:雷锋精神 南丁格尔精神 实质内涵 护生 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236-01
雷锋精神,是当今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是先进文化的表征,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南丁格尔“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也已经成为崇高与奉献的象征。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国家新型人际关系孕育的产物[1],它所蕴含的爱国、奉献、敬业、创新和创业等精神一直在指引着大学生不断地完善政治思想,塑造崇高人格。在实践中将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融入护生教育与学生工作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将创新与奉献并重,从而培养护生更高水平的职业道德素质。
1 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的实质内涵
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有着不同的实质内涵。雷锋精神的产生有着社会和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2],其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南丁格尔精神则是以南丁格尔命名、以“人道、博爱、奉献”为核心、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对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弗罗伦斯・南丁格尔的言行和事迹所表现出的崇高品质、道德观念和先进思想的理论概括和总结。
随着时代的变迁,雷锋精神在不断发展为一个有丰富内容和多层次境界的思想体系[3],主要体现为: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服务人民、扶危济困的奉献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对于南丁格尔精神而言,胸怀道义是它的基础,厚学博爱是它的本质,勇敢奉献是它的崇高境界,崇尚科学是它的主线[4]。人道主义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保护个人的权利,宣传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博爱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它要求护理工作者能用同样的热忱与无私对待每一个人。奉献精神是指对自己事业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是南丁格尔精神的最高境界。
2 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对护生的教育意义
(1)用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与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激励护生开拓创新、提升道德品质。随着人们健康理念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在这个竞争加剧与不断进步的社会,护理事业也在快速地发展。然而在护理学发展的初期,南丁格尔精神的弘扬受到了限制[5]。在我国,护理学科要想与其它学科或者发达国家的护理学科并驾齐驱,只有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是不够的,还要将创新融入其中,才能推动护理学科更快地向前发展。在护生的教育与学生工作中,利用现代新型科技产品与工具,采取多种宣传和教育方法来渗透创新精神与奉献精神,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激励护生开拓创新与提高道德品质。
(2)用雷锋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与南丁格尔的博爱精神指引护生爱岗敬业、塑造优良品德。在工作岗位上的护士应该立足本职,以南丁格尔、雷锋等为榜样,树立正确的职业感。护理模式发生转变后,强调以人为中心,这就要求护生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坚定的事业心,时刻记得自己的社会责任,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6]。护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有宽大、博爱的心,热情地为患者服务。因此,在加强护生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其敬业精神和博爱精神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此外,护生在实习操作中体验职业情感与行为规范,也具有重要意义。
(3)学习雷锋精神,传承南丁格尔人道主义精神,重视护生人文精神培养。医疗护理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充分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要尊重患者、理解患者。人道主义精神是南丁格尔精神的基础,一切以人为本,一切服务于病人,充分体现人的重要性,它要求护理工作者爱护患者,对患者仁慈、同情、关心。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理工作者的服务对象是人,首先必须要懂得人、理解人,必须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否则便无法胜任现代护理学的工作需要[7]。现代护理教育应该注重完善护生知识结构,培养护生人文素质,坚定护生政治信念,使护生拥有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结语
在新世纪的护理本科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学生的责任感、意志力等品质的培养,使护生拥有崇高的理想境界、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对于护生来说,雷锋精神与南丁格尔精神都很重要,传承雷锋精神的同时,要用南丁格尔精神指导职业发展,树立起南丁格尔精神的标杆。从护生的教育角度来讲,要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两种精神的实质内涵,同时引导护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而促进护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护生教育工作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善玲.论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报,2012,31(7):1-3.
[2]钟惠英.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2,26(4):1-5.
[3]张理海.雷锋精神的时代解读[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2,25(2):14-16.
[4]寇晋,朱京慈.让南丁格尔精神焕发时代光芒[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77-78.
[5]王倩,陈慧.创新与奉献同等重要的南丁格尔精神[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7.
[6]王斌全,高晓红.南丁格尔与现代护理教育[J].护理研究,2007,21(11):2913-2914.
[7]刘佳.重视护生人文精神培养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3):5520-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