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先生序(清)贺涛

经词质,诗独烂然而华,楚人既侈其体以为赋[1],而贾谊[2]、司马相如、枚乘[3]、扬雄、班固、张衡之伦[4],用以荐功风时[5],抒怀愫[6],状物变,益瑰放诡怪而不可穷。承效者多沿用为体。其弊也,庞芜而纤伪[7]。

后韩愈氏急起而持之,汰繁抑浮,一归于朴,群天下学者,惟韩之从,自汉迄唐,旷数百年,而文章始复于古。习传之既久,或孤抱韩氏之谊法[8],而不敢他有所涉,其弊也,意固而言俚。国朝姚姬传氏,篆录古文[9],益以楚辞汉赋,其说既美矣。曾文正公取其说而益恢之[10],以自治其文,而宋后数百年沿用之体,于是始变。

汉文伟丽矣,而所谓质者固在也,本流汩焉耳[11]。韩文简朴矣,而汉文气体固在也,末流靡焉耳[12]。韩氏振汉氏之末流反之古[13],曾公振韩氏之末流反之汉。先生师曾公,尝取姚氏所篆录而独说其辞赋以示学者。涛既蒙不弃,以为可与兹事,而数进以闳肆之境[14],夫闳肆之境,舍先生所说,固莫由达也。而孰思之而莫窥其涯[15],于先生之归也,敬以问之。

注释:

[1]侈:扩大。[2]贾谊:西汉文学家,曾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散文宏大雄辩,以《过秦论》等最为著名。辞赋以《鵩鸟赋》为代表作。[3]枚乘:西汉辞赋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枚马”,大赋的代表作家。[4]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文学作品以抒情小赋见长,也有《二京赋》等大赋。[5]荐:献,进。风:通“讽”。[6]怀愫:情怀。愫,诚意,真情。[7]庞:大。芜:杂乱。[8]谊:通“义”。[9]篆:(zuàn)录:编辑汇录。姚鼐编有《古文辞类篆》,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词赋,依文体分为十三类。[10]恢:扩大,发扬。[11]汩:扰乱,淹没。[12]靡:败。[13]反:同“返”,回复。[14]闳肆:即“闳中肆外”,指文章内容丰富,文笔又能发挥尽致。韩愈《进学解》:“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15]孰:同“熟”。

贺涛,字松坡,河北武强县人。光绪进士,官刑部主事,有文集。

张先生,即张裕钊。作者给张送行,字面上是说向张请教,实际内容却是恭维曾国藩、张裕钊等桐城派末期人物,说他们是继韩愈之后振兴古文的功臣,这当然不符合事实。反映出作者在文学观上的偏见,也见出桐城派在清代确有极大的影响。

经词质,诗独烂然而华,楚人既侈其体以为赋[1],而贾谊[2]、司马相如、枚乘[3]、扬雄、班固、张衡之伦[4],用以荐功风时[5],抒怀愫[6],状物变,益瑰放诡怪而不可穷。承效者多沿用为体。其弊也,庞芜而纤伪[7]。

后韩愈氏急起而持之,汰繁抑浮,一归于朴,群天下学者,惟韩之从,自汉迄唐,旷数百年,而文章始复于古。习传之既久,或孤抱韩氏之谊法[8],而不敢他有所涉,其弊也,意固而言俚。国朝姚姬传氏,篆录古文[9],益以楚辞汉赋,其说既美矣。曾文正公取其说而益恢之[10],以自治其文,而宋后数百年沿用之体,于是始变。

汉文伟丽矣,而所谓质者固在也,本流汩焉耳[11]。韩文简朴矣,而汉文气体固在也,末流靡焉耳[12]。韩氏振汉氏之末流反之古[13],曾公振韩氏之末流反之汉。先生师曾公,尝取姚氏所篆录而独说其辞赋以示学者。涛既蒙不弃,以为可与兹事,而数进以闳肆之境[14],夫闳肆之境,舍先生所说,固莫由达也。而孰思之而莫窥其涯[15],于先生之归也,敬以问之。

注释:

[1]侈:扩大。[2]贾谊:西汉文学家,曾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散文宏大雄辩,以《过秦论》等最为著名。辞赋以《鵩鸟赋》为代表作。[3]枚乘:西汉辞赋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枚马”,大赋的代表作家。[4]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文学作品以抒情小赋见长,也有《二京赋》等大赋。[5]荐:献,进。风:通“讽”。[6]怀愫:情怀。愫,诚意,真情。[7]庞:大。芜:杂乱。[8]谊:通“义”。[9]篆:(zuàn)录:编辑汇录。姚鼐编有《古文辞类篆》,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词赋,依文体分为十三类。[10]恢:扩大,发扬。[11]汩:扰乱,淹没。[12]靡:败。[13]反:同“返”,回复。[14]闳肆:即“闳中肆外”,指文章内容丰富,文笔又能发挥尽致。韩愈《进学解》:“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15]孰:同“熟”。

贺涛,字松坡,河北武强县人。光绪进士,官刑部主事,有文集。

张先生,即张裕钊。作者给张送行,字面上是说向张请教,实际内容却是恭维曾国藩、张裕钊等桐城派末期人物,说他们是继韩愈之后振兴古文的功臣,这当然不符合事实。反映出作者在文学观上的偏见,也见出桐城派在清代确有极大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1)
  • 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 一.之 (一) 最常用的是作助词 1.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七下<爱莲说>) 花之富贵者也 ②前人之述备矣(八上<醉翁亭记&g ...查看


  • 送东阳马生序_导学案
  • 24.送东阳马生序(总第 -- 课时) 教师寄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4.学习运用对比表现中心的写法. 5.引导学 ...查看


  • 山西2017中考面对面语文书外书课标21篇文言文综合训练
  • 第三节 课标文言文综合训练 (一)山西2016未考课标篇 1.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 B. 必以分人 自非亭午夜分 .. C.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 D. 曹刿请见 才 ...查看


  • 初中常用文言文虚词实词用法及举例
  • 25个)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quo ...查看


  •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3)_1200字
  • 重读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时想起曾经看过的许多名人学士求学成识的历程,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发意义. <送东阳马生序>不是板着面孔说教,也非轻施谀词以恭维对方,而是现身说法,针对时弊以加针砭,强调勤学苦读 ...查看


  •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部分,完成各题. <送东阳马生序> 节选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查看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txt遇事潇洒一点,看世糊涂一点.相亲是经销,恋爱叫直销,抛绣球招亲则为围标.没有准备请不要开始,没有能力请不要承诺.爱情这东西,没得到可能是缺憾,不表白就会有遗憾,可是如果自不量力,就只能抱憾了.送东阳马生序 ...查看


  •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渠县岩峰职业中学语文教研组张安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3.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发马生,以达到劝 ...查看


  • 送东阳马生序译文
  • 送东阳马生序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天气寒冷的时候,砚台里的水冻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敢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跑去送还,不敢稍稍超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