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阅读训练附答案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苏幕遮①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阅读训练】 1.诗歌的开头用碧云、 、 、 ,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2.哪两句诗从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

3.“芳萆”历来是别离主题吟咏的意象之一,如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萆,更行更远还生”。作者字面上是埋怨“芳草”无情,其实流露出来的意思是什么? 4.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廖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5.“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7.上片描写的秋景有那些特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下片“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表情达意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黄叶 绿波 翠烟 2.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3.作者的多情和重情。 4.B 5.诗人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即借无情的芳草表达出了浓重的离愁别恨。 6.要点: 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 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 7. ①景物特点:寥廓苍茫,迷蒙凄清,萧索冷落。 作用:芳草延伸到望不到头的极远处,触动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芳草“无情”正反衬出诗人思乡怀人之情的深浓;写景中带出一个“情”字,为上片的写景转为下片的抒情做了自然的过渡。 ②意思是说,除非好梦才能使诗人入睡,否则乡思旅愁萦绕心头无法入睡;好梦显然指梦中返乡与亲人团聚。 这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羁旅愁思。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苏幕遮①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阅读训练】 1.诗歌的开头用碧云、 、 、 ,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2.哪两句诗从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

3.“芳萆”历来是别离主题吟咏的意象之一,如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萆,更行更远还生”。作者字面上是埋怨“芳草”无情,其实流露出来的意思是什么? 4.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廖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5.“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7.上片描写的秋景有那些特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下片“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表情达意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黄叶 绿波 翠烟 2.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3.作者的多情和重情。 4.B 5.诗人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即借无情的芳草表达出了浓重的离愁别恨。 6.要点: 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 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 7. ①景物特点:寥廓苍茫,迷蒙凄清,萧索冷落。 作用:芳草延伸到望不到头的极远处,触动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芳草“无情”正反衬出诗人思乡怀人之情的深浓;写景中带出一个“情”字,为上片的写景转为下片的抒情做了自然的过渡。 ②意思是说,除非好梦才能使诗人入睡,否则乡思旅愁萦绕心头无法入睡;好梦显然指梦中返乡与亲人团聚。 这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羁旅愁思。


相关文章

  •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巩固训练·提能力 一.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御 街 行 范仲淹 ...查看


  • 语文:第3课[山行]同步测试(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 <山行> 第二题 "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什么成为千古名句?"主编导读"及相关的参考资料已作了详尽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领会时,要把握几个要点: ①对比.比喻新异.一般而言,秋叶意味着飘零.衰 ...查看


  • 广州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15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5分) 一.(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攫取ju é 精神矍铄ju é 应和hu ò 风和日丽h é B .涟漪y ī 风光 ...查看


  • 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的素材演练
  • 新材料作文写作始于对材料的审读,审题准确,立意则水到渠成,审题不准或偏题,则造成立意偏颇,对新材料作文进行审题立意的素材演练非常必要. 一.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印度的克里西那穆提曾说:"聆听是不易达成的一门艺术,在我们听的 ...查看


  • 中考命题依据与原则
  • 一.命题依据与原则 (一)命题依据 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参照<2013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语文)>的精神,结合福州市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 ...查看


  • 语文八年级下册默写练习(含答案)
  • 语文八年级下册默写资料 1.,千丈见底. 2.,猛浪若奔. 3.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 5. 6.,有时见日. 7. 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9 10.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11.余立侍左右, 12.或遇其叱咄,, ...查看


  • 2015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
  • 2015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5分) 一.(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攫取ju é 精神矍铄ju é 应和hu ò 风和日丽h é B .涟漪y ī 风光 ...查看


  • 高一语文周测
  • 梁河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周测试题 班级: 姓名 : 得分: 一. 阅读理解(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并不贴切. 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 ...查看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求学五篇(练习及答案)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求学五篇(练习及答案) 司马光好学 [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