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党的纪律和规矩时都用过哪些典故?(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党的纪律和

规矩时都用过哪些典故?(下)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6-01-19 17:00 分享

7.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述摘编】

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一些人在腐败泥坑中越陷越深,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其身上出现的一些违法违纪的小错,党组织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网开一面,法外施恩,就可能导致要么不暴露,要么就出大问题。所以,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这是对干部的爱护。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孔子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一见到善要觉得赶不上似地急切追求,见到不善就要像用手试沸水一样赶快躲开。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群众说,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月14日)

【名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出处】《论语季氏》

【原典】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释义】

这句话是说:看见善的,努力追求,好像赶不上似的;看见恶的,使劲避开,好像将手伸到沸水里。

汤,古代指热水。孔子用“探汤”这一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个人看到不好的事情时所应采取的态度。《韩诗外传》中说:“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即跟道德高尚的人相比,就有高的奋斗目标,会使德行增进;跟落后的人相比,标准要求降低了,会使德行减退。其实都是在警示人们要趋善避恶。

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论述摘编】

制定纪律就是要执行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党的规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遵照执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组织纪律性》(2014年1月14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70页

【名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处】《孟子离娄上》

【原典】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释义】

这是《孟子离娄上》开篇第一句,意思是: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听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之道,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规和矩,原本分别是匠人画圆所用的工具和画方形或直角的曲尺,因此在这里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后来在本义的基础上,规和矩引申出标准、准则或规范等意思,《韩非子解老》说“万物莫不有规矩”,意思就是万事万物都有其准则法度。由此,“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也就用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名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出处】《荀子劝学》

【原典】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释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木材经过墨线加工才能取直,金属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

《劝学》是《荀子》的首篇,顾名思义,就是鼓励学习。全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如青出于蓝、锲而不舍、跬步千里等。

9.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论述摘编】

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无论是因为“法盲”导致违纪违法,还是故意违规违法,都要受到追究,否则就会形成“破窗效应”。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说:“人心似铁,官法如炉。”意思是任人心中冷酷如铁,终扛不住法律的熔炉。法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5年2月2日)

【名句】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四

【原典】一程离了钱塘门,取今时景灵宫贡院前,过梅家桥,到白雁池边来,问到陈干娘门首时,十字儿竹竿封着门,一碗官灯在门前。上面写着八个字道:“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释义】

《警世通言》是明代冯梦龙所编的白话短篇小说集,题材来自民间传说或史传、小说,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早在元代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中就已出现:“你待结绸缪,我怕遭刑狱。我人心似铁,他官法如炉。”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卷十四中则省去了“我”、“他”的口语表达。意为:人心即使冷酷如铁,也扛不住法律的熔炉。

10.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论述摘编】

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现在,我们有法规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的问题,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的法规制度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6月26日)

【名句】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出处】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原典】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释义】

这段话是明朝首辅张居正上疏明神宗实行考成法时提到的。意思是说,大凡国家大事,制定法令条例并不难,难的是有法必依。

1573 年,即万历元年,张居正上《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提出了著名的考成法。“考成”,即考核官吏的政绩,实行赏罚,奖廉惩贪,以此来整治官吏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不良之风。

11.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述摘编】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怎么抓?就从中央政治局抓起,正所谓“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上面没有先做到,要求下边就没有说服力和号召力。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月14日)

【名句】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出处】《论语颜渊》

【原典】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释义】

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治。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

季康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在这章之后,还有两章。这三章,孔子都是在说政治责任在上不在下。因此为政者要带头端正自己。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述摘编】

我一直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对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等经商办企业,党纪国法都有明确规定,问题是没有落实好。对领导干部,要求就是要严一些,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5年3月5日)

【名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

【原典】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释义】

孔子说:“(管理者)自身端正,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自身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

这其实和“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是一个道理。在《子路》篇里,还有一章: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说:假如端正了自己,治理国家有什么难呢?连自身都不能端正,怎么端正别人?)

基本与这段话意思一样。可见孔子一直在强调为政者自身修养、德行的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党的纪律和

规矩时都用过哪些典故?(下)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6-01-19 17:00 分享

7.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述摘编】

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一些人在腐败泥坑中越陷越深,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其身上出现的一些违法违纪的小错,党组织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网开一面,法外施恩,就可能导致要么不暴露,要么就出大问题。所以,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这是对干部的爱护。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孔子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一见到善要觉得赶不上似地急切追求,见到不善就要像用手试沸水一样赶快躲开。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群众说,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月14日)

【名句】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出处】《论语季氏》

【原典】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释义】

这句话是说:看见善的,努力追求,好像赶不上似的;看见恶的,使劲避开,好像将手伸到沸水里。

汤,古代指热水。孔子用“探汤”这一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个人看到不好的事情时所应采取的态度。《韩诗外传》中说:“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即跟道德高尚的人相比,就有高的奋斗目标,会使德行增进;跟落后的人相比,标准要求降低了,会使德行减退。其实都是在警示人们要趋善避恶。

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论述摘编】

制定纪律就是要执行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党的规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遵照执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组织纪律性》(2014年1月14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70页

【名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处】《孟子离娄上》

【原典】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释义】

这是《孟子离娄上》开篇第一句,意思是: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听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之道,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规和矩,原本分别是匠人画圆所用的工具和画方形或直角的曲尺,因此在这里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后来在本义的基础上,规和矩引申出标准、准则或规范等意思,《韩非子解老》说“万物莫不有规矩”,意思就是万事万物都有其准则法度。由此,“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也就用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名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出处】《荀子劝学》

【原典】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释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木材经过墨线加工才能取直,金属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

《劝学》是《荀子》的首篇,顾名思义,就是鼓励学习。全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如青出于蓝、锲而不舍、跬步千里等。

9.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论述摘编】

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无论是因为“法盲”导致违纪违法,还是故意违规违法,都要受到追究,否则就会形成“破窗效应”。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说:“人心似铁,官法如炉。”意思是任人心中冷酷如铁,终扛不住法律的熔炉。法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5年2月2日)

【名句】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四

【原典】一程离了钱塘门,取今时景灵宫贡院前,过梅家桥,到白雁池边来,问到陈干娘门首时,十字儿竹竿封着门,一碗官灯在门前。上面写着八个字道:“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释义】

《警世通言》是明代冯梦龙所编的白话短篇小说集,题材来自民间传说或史传、小说,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早在元代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中就已出现:“你待结绸缪,我怕遭刑狱。我人心似铁,他官法如炉。”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卷十四中则省去了“我”、“他”的口语表达。意为:人心即使冷酷如铁,也扛不住法律的熔炉。

10.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论述摘编】

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现在,我们有法规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的问题,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的法规制度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6月26日)

【名句】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出处】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原典】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释义】

这段话是明朝首辅张居正上疏明神宗实行考成法时提到的。意思是说,大凡国家大事,制定法令条例并不难,难的是有法必依。

1573 年,即万历元年,张居正上《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提出了著名的考成法。“考成”,即考核官吏的政绩,实行赏罚,奖廉惩贪,以此来整治官吏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不良之风。

11.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述摘编】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怎么抓?就从中央政治局抓起,正所谓“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上面没有先做到,要求下边就没有说服力和号召力。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月14日)

【名句】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出处】《论语颜渊》

【原典】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释义】

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治。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

季康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在这章之后,还有两章。这三章,孔子都是在说政治责任在上不在下。因此为政者要带头端正自己。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述摘编】

我一直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对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等经商办企业,党纪国法都有明确规定,问题是没有落实好。对领导干部,要求就是要严一些,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5年3月5日)

【名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

【原典】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释义】

孔子说:“(管理者)自身端正,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自身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

这其实和“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是一个道理。在《子路》篇里,还有一章: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说:假如端正了自己,治理国家有什么难呢?连自身都不能端正,怎么端正别人?)

基本与这段话意思一样。可见孔子一直在强调为政者自身修养、德行的重要。


相关文章

  • 党章知识竞赛试题
  • 阳高县党章党纪党规知识竞赛试题 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后的代码涂黑.共100题,每题0.5分,合计50分) 1.<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党的十八大上做了部分修改 ...查看


  •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二专题研讨发言
  •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二专题研讨发言 ----张宾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且明确 ...查看


  • 守纪律讲规矩讲话稿
  •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我县民政系统"守纪律.讲规矩"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我县有关会议精神,对我们民政系统开展"守纪律.讲规矩"主题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 ...查看


  • 2015领导干部讲规矩守纪律演讲稿
  • 2015领导干部讲规矩守纪律演讲稿 干部讲规矩守纪律演讲稿_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在省纪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夏宝龙结合学习习近平 ...查看


  • "守纪律.讲规矩.树正气.干实事"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 "守纪律.讲规矩.树正气.干实事"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加强党性修养,切实解决新常态下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区委统一部署,xx党工委决定在全xx开展"守纪律.讲规矩.树正气.干实 ...查看


  • 五个必须----中共的政治规矩是什么
  • 中共的政治规矩是什么 本报记者 申孟哲 陈振凯 刘少华 2015年01月29日 04: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碾压腐败 程 硕作(新华社发) 重拳出击 大巢作(新华社发) 制约 徐 骏 ...查看


  • 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 1
  • 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 近期,设备管理部在全部门范围内掀起了"两学一做"的学习高潮,作为一名党员我用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讲话中,从树立党章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等层面 ...查看


  • 什么是党的政治规矩
  • 什么是党的政治规矩 提示: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令计划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决定给予令计划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经查,令计 ...查看


  • 团员一学一做心得体会1000字一
  • 团员一学一做心得体会1000字一 近期,鄂西管理处在全处范围内掀起了"一学一做"的学习高潮,各个党支部纷纷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学一做".在全处"十三五"开局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怎样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