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矿井防灭火设计

xx煤矿二0一四年矿井

防灭火设计

矿总工程师: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副总工程师:

调 度 室:

安全检查科:

生产技术科:

审 核:

编 制:

日 期:

一、 矿井概况

目前,矿井有1个回采工作面即11051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综合低位放顶煤采煤法;2个煤巷综掘工作面即25011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1201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3个炮掘工作面即二采区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二采区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二采区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

矿井于2011年7月28日取煤5层煤样,经煤尘爆炸性鉴定,其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80%,煤尘具有爆炸性。

矿井自燃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最短28天,矿井于2011年7月28日取煤5层煤样,经煤自燃倾向性鉴定,其检验报告结论为:煤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类,煤的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

2012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32m/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31m/min,鉴定结果矿井属瓦斯矿井。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目前矿井总进风量3157m/min,总回风量3267m/min,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其它各用风地点均为全风压通风。

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矿井防灭火管理工作,有效抑制煤炭自燃发火,提高矿井抗灾能力,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特编制本年度矿井防灭火设计。

二、2014年我矿防灭火重点区域

1、目前矿井回采的11051工作面和准备回采的1201工作面及采空区;

3333

2、其它巷道自燃发火区;

3、地面煤场及矸石山煤炭自燃发火区;

4、机电硐室及外部火灾;

三、2014年主要防灭火措施

2013年主要采取的防灭火措施:预测预报、注氮防灭火、灌浆注胶防灭火、均压通风防灭火等措施。

1、预测预报

主要采取的预测预报方法有安全监测、束管监测、人工监测、采样分析等方法,以CO气体为早期预测预报的主要气体,以CO、耗氧量为判断自然发火阶段和程度的标志性气体,辅以空气温度指标和空气气味、水雾等表象类特征对火灾进行预测预报。

(1)安全监测系统:

矿井安装有KJ90NA型安全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为

自然发火监测的辅助系统,利用该系统的一氧化碳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井下观测点的观测内容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

①监测点布置

A)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布置在工作面回风巷距切顶线

1.0m以内的上帮,安设CH4传感器;

B)综采工作面回风巷:布置在回风巷距离巷口10m处,有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CH4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其中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监测数据用于防灭火预测预报;

C)综采工作面运输巷:布置在有皮带的运输巷的回风

侧机头或机尾处,有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运输巷胶带运输机着火的防灭火预测预报;

D)掘进工作面:在每个掘进工作面的回风流安装一台

CO传感器,主要用于掘进工作面的防灭火预测预报;

E)风井总回和采区回风巷:在风井总回和采区回风巷

各安装一台CO传感器,主要用于矿井的防灭火预测预报;

②监测方法

系统每5分钟自动巡回监测一次,每1小时将监测数据的拟合值读入报表,每天生成一份报表,并逐日上报生产技术科、通灭副总、矿总工程师、矿长审阅,结合束管检测、人工检测、取样分析等综合判断自然发火危险性。

(2)束管监测系统:

矿井安装有KSS-2100型束管监测系统,以该系统为自

然发火监测的主要手段,对井下空气中的O2、CO、CO2、N2、CH4、C2H2、C2H4、C2H6等气体含量进行定时巡回监测,并具有历史数据记录、历史曲线分析和报表打印功能。

①监测点布置

A)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布置三个测点,位于回风巷采

空区距切顶线30m处,采用束管埋管,交替前移。

B)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布置一个测点,在工作面回风

巷距切顶线1.0m以内的上帮。

C)综采工作面回风流:布置二个测点,分别位于工作

面上口向外10m处、回风巷口向里70m处。

②监测方法

正常情况下,每天监测1次,发现CO连续升高,每班

监测2次。并将监测结果打印成报表,并结合人工检测数据,将连续15天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变化曲线图后逐日上报通灭队、生产技术科、通风副总、矿总工程师审阅,判断自然发火危险性。

(3)人工检测:

①测点布置: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规定: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有人员作业的地点都应纳入检查范围。根据矿井防灭火的需要,在以上地点重点检查CO、温度,每班检测2次,如果任何一处CO和温度异常,可随时根据变化情况设置测点,且增加每班观测次数。

②检测手段和方法

用多种气体检测器、便携式CO报警仪,检测测点的CO、O2浓度;用红外温度测定仪测定煤体表面温度。具体由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测。正常情况下每班检查2次,与其他监测手段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发火危险性。

(4)采样分析

①测点布置:井下所有密闭、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

②检测手段和方法

用多种气体检测器、便携式CO报警仪,检测测点的CO、O2浓度;用红外温度测定仪测定密闭墙表面温度。具体由防灭火检查员负责检测并进行每周一次采样分析;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由瓦斯检查员负责每天进行采样分析;以上气样由监测中心站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逐日上报通灭队、生产技术科、通风副总、矿总工程师审阅,判断自然发火危险性。

2、注氮防灭火

(1)注氮工艺

在工业场地建有2套吸附制氮设备的制氮站,正常时一套工作,一套备用。工作面注氮方法为预先埋管注氮,即采空区埋管出氮口伸入采空区切顶线以内30米的位置,端头2米为打眼花管。地面制氮设备必须保证氮气产量≥400m/h;产氮纯度>97%,供气压力≥0.5MPa。

(2)采空区注氮量的确定

采空区防火注氮量确定原则:采空区氧化带氧气浓度不大于5%,工作面回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不小于19%。若采空区中CO浓度较高>50ppm或者工作面下隅角CO浓度超限,3

或出现高温、异味等自燃征兆,都应加大注氮量。若发现工作面下隅角氧气浓度降低,应减小注氮量。

(3)注氮条件

①采煤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采用持续开放式注氮的措

施。

(A)由通灭队日常安排人员对注氮埋管全面进行认真检查,确保管路正常使用,确保采空区埋管出氮口进入采空区30米。

(B)对工作面的输氮管路进行全面的通气实验,发现问题及时维护,确保管路严密不漏气,控制闸阀可靠;工作面埋管采用塑料管时,必须保证管路平、顺、直,避免管路折曲而影响注氮。

(C)注氮期间,束管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各传感器在原来的位置不变,且悬挂位置符合相关规定。

(D)注氮期间一台制氮机组运转,要求制备的氮气浓度在97%以上,输氮压力在0.5Mpa以上,流量不低于400m/h。

(E)制氮机房安排专职维修人员在注氮期间值班。

(F)注氮期间通灭队做好各种记录,技术人员认真分析、研究各类检测、监测数据,寻找规律,总结经验。每天检测、监测数据以日报送矿总工程师审阅。

3、灌浆注胶防灭火 3

在工业场地已建成灌浆站,有贮土场、储水池、供电设备,井下敷设一套灌浆注胶管路。该系统可做为采煤工作面防灭火的重要手段。

(1)灌浆注胶工艺

工作面灌浆方法为预先埋管灌浆,即采空区埋管出浆口伸入采空区切顶线以内30米的位置,端头2米为打眼花管

①灌注泥浆:在地面灌浆站,根据计划注浆的流量和浓度调整水量;通水一段时间后使用装载机(推土机)把砂土从土场加入到定量送料机料箱内,定量送料机会按已设定的输送量把砂土均匀送上输送机,输送机把砂土送入制浆机;水也在制浆机的进料口位置加入,制浆机把水与砂土混合、搅拌制成均匀浓度浆液,并将浆液中大于8mm的颗粒滤出;浆液自流进入滤浆机,滤浆机将浆液中大于3mm的颗粒过滤出来,以免将输浆管路沉淀堵塞;合格浆液自流进入缓冲池,由渣浆泵(泥浆泵)送至井下注浆地点。

②灌注凝胶:将注胶泵打运至井下现场(即需要注胶地点),然后在巷道内布置施工注胶钻孔,同时在施工的注胶孔内插入钢管进行插管注凝胶。

4、均压通风防灭火:

(1)适用条件

井下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流中的CO浓度超过0.0024%且呈上升趋势,温度升高或工作面发现其他发火征兆时,也可采取均压防灭火方法。

(2)采用方法及原理

均压防灭火有调节风窗调压、局扇调压、风窗—局扇调压等方法。

在进行风窗-局扇联合降压调节时,通灭队必须在回风巷设置好两道调节风门,在运输巷安装好局部通风机,按照风量分配方案进行风量调节,确保工作面风流的压能比原来有所降低。通灭队必须保证风、机两巷的风门闭锁完好,均压风机必须设专职风机工进行看管,执行专用开关及专用线路并挂牌管理。

(3)注意事项

①在均压通风实行后,通灭队测风员必须每天对工作面风量进行测定,均压风门的完好性和风量每天随瓦斯日报表上报矿总工程师。

②当均压风机停转后,风机看管人员应立即电话通知调度室,并立即打开风门,专职瓦检员检查气体浓度,若CH4≥1%,CO2≥1.5%或CO≥0.0024%或O2≤18%时,必须按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中的灾害事故撤人路线进行撤人断电。

③工作面实行均压防灭火时,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四、管理措施

(1)采煤工作面

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尽量减少顶煤,浮煤必须清理干净,提高回采率,减少采空区遗煤。对自燃煤层的采空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止漏风的措施,与采空区相连通的地表裂隙应及时进行充填,以减少地面裂隙漏风,防止井下自燃发火,一般裂缝采用人工充填,充填工作由通灭队指派专职人员进行,放假期间安排山缝充填工照常作业,如遇特殊情况,通灭队可临时加派人员协助进行此项工作;生产技术科应加强山缝充填质量的日常检查,对充填不合格的山缝督促重新充填。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封闭采空区,封闭的密闭、防火墙质量必须符合质量标准,每周对密闭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密闭内、外气体浓度、密闭质量、内外压差等。在采煤工作面安装和回收时必须编制专项防灭火措施并严格落实。

(2)掘进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所有掘进巷道安排巡回瓦检员每班不少于两次到迎头

检查气体浓度和温度,并查看巷道内其他情况,如果发现CO浓度大于0.0024%或有温度异常、巷道顶帮有挂红、挂汗、煤油味等发火征兆时,必须立即撤离,及时汇报生产技术科、调度室以及有关领导进行处理。

(3)机电硐室及外部火灾防灭火措施

①、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井下严禁使用灯炮取暖和使用电炉。

②、地面储煤场及产品仓周围应避免不同粒度和品种的煤炭混堆,堆煤必须避开地面建筑物及其支撑桁架以及地沟检查井,严防煤炭自燃损害建筑物。产品仓的存煤每月必须至少放空一次,每班放煤时必须对前后放煤口交替(或同时)放煤,严禁只放前仓口或后仓口,否则仓内积煤时间过长会发生自燃。地面堆煤着火时,必须将着火煤及时隔离(或运出),然后用消防水熄灭。

③、井下爆破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井底车场,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压耦合器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应备有灭火器材。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应在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确定,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④、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沙、布头和纸等,必须有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沙、布头和纸也必须存放在盖严的桶内,并由专人负责送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和硐室内。

⑤、硐室内的电器设备必须符合“MA”标志,电器设备的电线接头要做到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井下电器设备严禁私自拆卸,若必须要拆卸检修时,相关单

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有专职瓦检员和安检员在场时,方可进行,防止因电气设备产生火花而引起火灾事故。

⑥、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等工作,如果确需使用,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同意后方可使用。

⑦、井下所有作业人员都要掌握和熟悉自己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放置地点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加强所有入井作业人员对于井下识别自然发火征兆、火灾预防知识、灭火知识、避灾路线及避灾知识方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矿井及人员的整体防灾、抗灾能力。

⑧、配合教育部门加强不允许入井作业人员破坏防治自燃发火的设施,保证入井人员能够识别自燃发火征兆,在井下发现自燃发火征兆时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井下自燃发火及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矸石山及地面煤场防灭火

1、矸石山防灭火

①、纯矸石覆盖法:将纯矸石倒在有自燃发火的区域内,及时对发火的煤矸石进行覆盖,达到窒息灭火。

②、将煤矸石尽量分散处理,即可分散沿矸石山周围倒入斜坡,也可将其倒在平场的低洼处压实,煤矸石的堆放坚持分散而不集中的原则。

③、对发火严重的区域,可用洒水车进行洒水灭火,将明火熄灭,然后用矸石覆盖法处理。

④、在下雨天严禁对矸石山进行灭火处理,严防矸石山滑坡。

2、地面煤场防灭火

①、坚持陈煤先销的原则,对存放时间时间超过三个月的煤炭要优先进行销售,以免自燃。

②、对已发现自燃的煤炭采用浇水的方法进行灭火。 ③、将发火煤炭清理出煤堆,单独用水浇灭。

六、防灭火应急措施

(1)防止CO超限、中毒和窒息事故的措施

1、如果发现综采工作面有CO超限区域,瓦检员必须班班检查工作面、下隅角的氧气浓度,如果氧气浓度低于 19%,必须停止注氮或减少注氮量。

2、如果发现综采工作面上隅角CO超限,必须悬挂警标,严禁作业人员在超限区逗留。

3、如果发现综采工作面和回风流CO大于等于100ppm,必须立即撤出工作面作业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综采队现场作业人员严禁站在上隅角长时间作业,而在上隅角长时间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随时掌握一氧化碳变化情况。

(2)火灾事故的征兆和应急避险

1、自然发火征兆

(1)一氧化碳浓度达到自然发火危险等级。

(2)工作面或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汗”。

(3)冬季在钻孔或塌陷区冒出水蒸气或冰雪融化现象。

(4)井下闻到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或焦油味。

(5)从煤炭自热或自燃地点流出的水或空气,其温度较正常的高。

(6)人体不舒适感、如头痛、闷热、精神疲乏等。

2、应急避险措施

(1)井下不论任何人发现烟气或明火等火灾灾情,应立即向现场领导进行汇报,并迅速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进行灭火,同时通知附近工作人员紧急避险。

(2)现场人员要立即组织起来,在尽可能判明事故性质、地点及灾害程度、蔓延方向等情况的同时,迅速向调度室报告,请求救护队的援救,并立即投入抢救。

(3)抢救时,应及时切断灾区的电源,并迅速通知或协助撤出受火灾影响区域内的人员。

(4)如果火势不大,就应根据现场条件,立即组织力量将火直接扑灭。如果火灾范围大或火势猛,则应在撤出灾区人员且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稳定风流、控制火势发展,防止人员中毒和预防瓦斯、煤尘爆炸的措施,并随时保持和地面指挥部的联系,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行事。

(5)如果现场人员无力抢救,人身安全有受到威胁的可能,立即停止作业、安全撤退。

xx煤矿二0一四年矿井

防灭火设计

矿总工程师: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副总工程师:

调 度 室:

安全检查科:

生产技术科:

审 核:

编 制:

日 期:

一、 矿井概况

目前,矿井有1个回采工作面即11051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综合低位放顶煤采煤法;2个煤巷综掘工作面即25011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1201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3个炮掘工作面即二采区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二采区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二采区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

矿井于2011年7月28日取煤5层煤样,经煤尘爆炸性鉴定,其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80%,煤尘具有爆炸性。

矿井自燃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最短28天,矿井于2011年7月28日取煤5层煤样,经煤自燃倾向性鉴定,其检验报告结论为:煤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类,煤的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

2012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32m/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31m/min,鉴定结果矿井属瓦斯矿井。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目前矿井总进风量3157m/min,总回风量3267m/min,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其它各用风地点均为全风压通风。

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矿井防灭火管理工作,有效抑制煤炭自燃发火,提高矿井抗灾能力,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特编制本年度矿井防灭火设计。

二、2014年我矿防灭火重点区域

1、目前矿井回采的11051工作面和准备回采的1201工作面及采空区;

3333

2、其它巷道自燃发火区;

3、地面煤场及矸石山煤炭自燃发火区;

4、机电硐室及外部火灾;

三、2014年主要防灭火措施

2013年主要采取的防灭火措施:预测预报、注氮防灭火、灌浆注胶防灭火、均压通风防灭火等措施。

1、预测预报

主要采取的预测预报方法有安全监测、束管监测、人工监测、采样分析等方法,以CO气体为早期预测预报的主要气体,以CO、耗氧量为判断自然发火阶段和程度的标志性气体,辅以空气温度指标和空气气味、水雾等表象类特征对火灾进行预测预报。

(1)安全监测系统:

矿井安装有KJ90NA型安全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为

自然发火监测的辅助系统,利用该系统的一氧化碳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井下观测点的观测内容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

①监测点布置

A)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布置在工作面回风巷距切顶线

1.0m以内的上帮,安设CH4传感器;

B)综采工作面回风巷:布置在回风巷距离巷口10m处,有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CH4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其中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监测数据用于防灭火预测预报;

C)综采工作面运输巷:布置在有皮带的运输巷的回风

侧机头或机尾处,有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运输巷胶带运输机着火的防灭火预测预报;

D)掘进工作面:在每个掘进工作面的回风流安装一台

CO传感器,主要用于掘进工作面的防灭火预测预报;

E)风井总回和采区回风巷:在风井总回和采区回风巷

各安装一台CO传感器,主要用于矿井的防灭火预测预报;

②监测方法

系统每5分钟自动巡回监测一次,每1小时将监测数据的拟合值读入报表,每天生成一份报表,并逐日上报生产技术科、通灭副总、矿总工程师、矿长审阅,结合束管检测、人工检测、取样分析等综合判断自然发火危险性。

(2)束管监测系统:

矿井安装有KSS-2100型束管监测系统,以该系统为自

然发火监测的主要手段,对井下空气中的O2、CO、CO2、N2、CH4、C2H2、C2H4、C2H6等气体含量进行定时巡回监测,并具有历史数据记录、历史曲线分析和报表打印功能。

①监测点布置

A)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布置三个测点,位于回风巷采

空区距切顶线30m处,采用束管埋管,交替前移。

B)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布置一个测点,在工作面回风

巷距切顶线1.0m以内的上帮。

C)综采工作面回风流:布置二个测点,分别位于工作

面上口向外10m处、回风巷口向里70m处。

②监测方法

正常情况下,每天监测1次,发现CO连续升高,每班

监测2次。并将监测结果打印成报表,并结合人工检测数据,将连续15天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变化曲线图后逐日上报通灭队、生产技术科、通风副总、矿总工程师审阅,判断自然发火危险性。

(3)人工检测:

①测点布置: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规定: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有人员作业的地点都应纳入检查范围。根据矿井防灭火的需要,在以上地点重点检查CO、温度,每班检测2次,如果任何一处CO和温度异常,可随时根据变化情况设置测点,且增加每班观测次数。

②检测手段和方法

用多种气体检测器、便携式CO报警仪,检测测点的CO、O2浓度;用红外温度测定仪测定煤体表面温度。具体由瓦斯检查员负责检测。正常情况下每班检查2次,与其他监测手段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发火危险性。

(4)采样分析

①测点布置:井下所有密闭、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

②检测手段和方法

用多种气体检测器、便携式CO报警仪,检测测点的CO、O2浓度;用红外温度测定仪测定密闭墙表面温度。具体由防灭火检查员负责检测并进行每周一次采样分析;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由瓦斯检查员负责每天进行采样分析;以上气样由监测中心站利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逐日上报通灭队、生产技术科、通风副总、矿总工程师审阅,判断自然发火危险性。

2、注氮防灭火

(1)注氮工艺

在工业场地建有2套吸附制氮设备的制氮站,正常时一套工作,一套备用。工作面注氮方法为预先埋管注氮,即采空区埋管出氮口伸入采空区切顶线以内30米的位置,端头2米为打眼花管。地面制氮设备必须保证氮气产量≥400m/h;产氮纯度>97%,供气压力≥0.5MPa。

(2)采空区注氮量的确定

采空区防火注氮量确定原则:采空区氧化带氧气浓度不大于5%,工作面回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不小于19%。若采空区中CO浓度较高>50ppm或者工作面下隅角CO浓度超限,3

或出现高温、异味等自燃征兆,都应加大注氮量。若发现工作面下隅角氧气浓度降低,应减小注氮量。

(3)注氮条件

①采煤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采用持续开放式注氮的措

施。

(A)由通灭队日常安排人员对注氮埋管全面进行认真检查,确保管路正常使用,确保采空区埋管出氮口进入采空区30米。

(B)对工作面的输氮管路进行全面的通气实验,发现问题及时维护,确保管路严密不漏气,控制闸阀可靠;工作面埋管采用塑料管时,必须保证管路平、顺、直,避免管路折曲而影响注氮。

(C)注氮期间,束管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各传感器在原来的位置不变,且悬挂位置符合相关规定。

(D)注氮期间一台制氮机组运转,要求制备的氮气浓度在97%以上,输氮压力在0.5Mpa以上,流量不低于400m/h。

(E)制氮机房安排专职维修人员在注氮期间值班。

(F)注氮期间通灭队做好各种记录,技术人员认真分析、研究各类检测、监测数据,寻找规律,总结经验。每天检测、监测数据以日报送矿总工程师审阅。

3、灌浆注胶防灭火 3

在工业场地已建成灌浆站,有贮土场、储水池、供电设备,井下敷设一套灌浆注胶管路。该系统可做为采煤工作面防灭火的重要手段。

(1)灌浆注胶工艺

工作面灌浆方法为预先埋管灌浆,即采空区埋管出浆口伸入采空区切顶线以内30米的位置,端头2米为打眼花管

①灌注泥浆:在地面灌浆站,根据计划注浆的流量和浓度调整水量;通水一段时间后使用装载机(推土机)把砂土从土场加入到定量送料机料箱内,定量送料机会按已设定的输送量把砂土均匀送上输送机,输送机把砂土送入制浆机;水也在制浆机的进料口位置加入,制浆机把水与砂土混合、搅拌制成均匀浓度浆液,并将浆液中大于8mm的颗粒滤出;浆液自流进入滤浆机,滤浆机将浆液中大于3mm的颗粒过滤出来,以免将输浆管路沉淀堵塞;合格浆液自流进入缓冲池,由渣浆泵(泥浆泵)送至井下注浆地点。

②灌注凝胶:将注胶泵打运至井下现场(即需要注胶地点),然后在巷道内布置施工注胶钻孔,同时在施工的注胶孔内插入钢管进行插管注凝胶。

4、均压通风防灭火:

(1)适用条件

井下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流中的CO浓度超过0.0024%且呈上升趋势,温度升高或工作面发现其他发火征兆时,也可采取均压防灭火方法。

(2)采用方法及原理

均压防灭火有调节风窗调压、局扇调压、风窗—局扇调压等方法。

在进行风窗-局扇联合降压调节时,通灭队必须在回风巷设置好两道调节风门,在运输巷安装好局部通风机,按照风量分配方案进行风量调节,确保工作面风流的压能比原来有所降低。通灭队必须保证风、机两巷的风门闭锁完好,均压风机必须设专职风机工进行看管,执行专用开关及专用线路并挂牌管理。

(3)注意事项

①在均压通风实行后,通灭队测风员必须每天对工作面风量进行测定,均压风门的完好性和风量每天随瓦斯日报表上报矿总工程师。

②当均压风机停转后,风机看管人员应立即电话通知调度室,并立即打开风门,专职瓦检员检查气体浓度,若CH4≥1%,CO2≥1.5%或CO≥0.0024%或O2≤18%时,必须按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中的灾害事故撤人路线进行撤人断电。

③工作面实行均压防灭火时,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四、管理措施

(1)采煤工作面

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尽量减少顶煤,浮煤必须清理干净,提高回采率,减少采空区遗煤。对自燃煤层的采空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止漏风的措施,与采空区相连通的地表裂隙应及时进行充填,以减少地面裂隙漏风,防止井下自燃发火,一般裂缝采用人工充填,充填工作由通灭队指派专职人员进行,放假期间安排山缝充填工照常作业,如遇特殊情况,通灭队可临时加派人员协助进行此项工作;生产技术科应加强山缝充填质量的日常检查,对充填不合格的山缝督促重新充填。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封闭采空区,封闭的密闭、防火墙质量必须符合质量标准,每周对密闭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密闭内、外气体浓度、密闭质量、内外压差等。在采煤工作面安装和回收时必须编制专项防灭火措施并严格落实。

(2)掘进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所有掘进巷道安排巡回瓦检员每班不少于两次到迎头

检查气体浓度和温度,并查看巷道内其他情况,如果发现CO浓度大于0.0024%或有温度异常、巷道顶帮有挂红、挂汗、煤油味等发火征兆时,必须立即撤离,及时汇报生产技术科、调度室以及有关领导进行处理。

(3)机电硐室及外部火灾防灭火措施

①、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井下严禁使用灯炮取暖和使用电炉。

②、地面储煤场及产品仓周围应避免不同粒度和品种的煤炭混堆,堆煤必须避开地面建筑物及其支撑桁架以及地沟检查井,严防煤炭自燃损害建筑物。产品仓的存煤每月必须至少放空一次,每班放煤时必须对前后放煤口交替(或同时)放煤,严禁只放前仓口或后仓口,否则仓内积煤时间过长会发生自燃。地面堆煤着火时,必须将着火煤及时隔离(或运出),然后用消防水熄灭。

③、井下爆破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井底车场,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压耦合器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应备有灭火器材。其数量,规格和存放地点,应在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确定,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④、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沙、布头和纸等,必须有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沙、布头和纸也必须存放在盖严的桶内,并由专人负责送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和硐室内。

⑤、硐室内的电器设备必须符合“MA”标志,电器设备的电线接头要做到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井下电器设备严禁私自拆卸,若必须要拆卸检修时,相关单

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有专职瓦检员和安检员在场时,方可进行,防止因电气设备产生火花而引起火灾事故。

⑥、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等工作,如果确需使用,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同意后方可使用。

⑦、井下所有作业人员都要掌握和熟悉自己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放置地点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加强所有入井作业人员对于井下识别自然发火征兆、火灾预防知识、灭火知识、避灾路线及避灾知识方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矿井及人员的整体防灾、抗灾能力。

⑧、配合教育部门加强不允许入井作业人员破坏防治自燃发火的设施,保证入井人员能够识别自燃发火征兆,在井下发现自燃发火征兆时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井下自燃发火及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矸石山及地面煤场防灭火

1、矸石山防灭火

①、纯矸石覆盖法:将纯矸石倒在有自燃发火的区域内,及时对发火的煤矸石进行覆盖,达到窒息灭火。

②、将煤矸石尽量分散处理,即可分散沿矸石山周围倒入斜坡,也可将其倒在平场的低洼处压实,煤矸石的堆放坚持分散而不集中的原则。

③、对发火严重的区域,可用洒水车进行洒水灭火,将明火熄灭,然后用矸石覆盖法处理。

④、在下雨天严禁对矸石山进行灭火处理,严防矸石山滑坡。

2、地面煤场防灭火

①、坚持陈煤先销的原则,对存放时间时间超过三个月的煤炭要优先进行销售,以免自燃。

②、对已发现自燃的煤炭采用浇水的方法进行灭火。 ③、将发火煤炭清理出煤堆,单独用水浇灭。

六、防灭火应急措施

(1)防止CO超限、中毒和窒息事故的措施

1、如果发现综采工作面有CO超限区域,瓦检员必须班班检查工作面、下隅角的氧气浓度,如果氧气浓度低于 19%,必须停止注氮或减少注氮量。

2、如果发现综采工作面上隅角CO超限,必须悬挂警标,严禁作业人员在超限区逗留。

3、如果发现综采工作面和回风流CO大于等于100ppm,必须立即撤出工作面作业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综采队现场作业人员严禁站在上隅角长时间作业,而在上隅角长时间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随时掌握一氧化碳变化情况。

(2)火灾事故的征兆和应急避险

1、自然发火征兆

(1)一氧化碳浓度达到自然发火危险等级。

(2)工作面或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汗”。

(3)冬季在钻孔或塌陷区冒出水蒸气或冰雪融化现象。

(4)井下闻到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或焦油味。

(5)从煤炭自热或自燃地点流出的水或空气,其温度较正常的高。

(6)人体不舒适感、如头痛、闷热、精神疲乏等。

2、应急避险措施

(1)井下不论任何人发现烟气或明火等火灾灾情,应立即向现场领导进行汇报,并迅速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进行灭火,同时通知附近工作人员紧急避险。

(2)现场人员要立即组织起来,在尽可能判明事故性质、地点及灾害程度、蔓延方向等情况的同时,迅速向调度室报告,请求救护队的援救,并立即投入抢救。

(3)抢救时,应及时切断灾区的电源,并迅速通知或协助撤出受火灾影响区域内的人员。

(4)如果火势不大,就应根据现场条件,立即组织力量将火直接扑灭。如果火灾范围大或火势猛,则应在撤出灾区人员且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稳定风流、控制火势发展,防止人员中毒和预防瓦斯、煤尘爆炸的措施,并随时保持和地面指挥部的联系,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行事。

(5)如果现场人员无力抢救,人身安全有受到威胁的可能,立即停止作业、安全撤退。


相关文章

  • xx煤矿安全设施预验收报告
  • xxx煤矿整合工程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 竣 工 预 验 收 报 告 xxx煤矿技改扩建项目 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自行验收组 xxxx年xxx月 项目名称:xxx煤矿项目性质:整合工程 项目地址:------------ 设计规模:150kt/a ...查看


  • 2014第4季度XX矿业公司矿井五大系统
  • 邯郸通顺矿业有限公司 2014年第四季度矿井"五大系统"审查 总工程师: 安全副总: 通风区长: 编 制: 时 间:汇报材料 2014年10月8日 通顺公司2014年第四季度矿井"五大系统"审查汇报材 ...查看


  •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 鄂尔多斯市恒泰煤炭有限公司碾盘梁一井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编 制: 总工程师: 碾盘梁一井生产技术科 2017年5月 目 录 一.绪论 ................................................. ...查看


  • 防灭火设计
  • 贵州松河煤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松 河 西 井 矿井防灭火设计 编 制 人:卢庚忠 审 核: 编 制 单 位: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会 审 意 见 名 称: 时 间: 地 点: 主 持 人: 会审意见: 会审人员签字: 机电 副区长: 年 ...查看


  • 2014-2016年公司安全技术发展规划
  • 2014-2016年安全技术发展规划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 ...查看


  • 防灭火管理制度汇编
  • 甘肃开拓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防灭火管理制度汇编 编 制:通灭部 目 录 第一章 防火责任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矿井下防灭火工作领导小组: .............. 3 二.各部门职责 ....... ...查看


  • 2015年度矿井瓦斯涌出量测定报告
  • 报告编号 省(区.市) 市(县) 瓦斯涌出量测定报告 (2015年度) 矿 井 名 称: 鉴 定 机 构(公章): 测定单位负责人(签字): 测定负责人(签字): 测定审批人(签字): 报告审批人(签字): 编 制 日 期: 2015 年 ...查看


  • 黑龙沟煤矿黄泥灌浆设计方案与配置
  • 陕西省黑龙沟煤矿 FDFM60/0.6一体机黄土注浆防灭火系统 设计方案与配置 邹城市凡德机电技有限公司 www.fande.asia 2015年7月18日 目录 一设计方案 . .............................. ...查看


  • 龙山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工作方案[1]
  • 龙山煤矿2012-2014年瓦斯综合 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煤业化工集团高突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纲要>(河南煤业化工[2011]1219号).<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关于2012年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