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一)

老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一)

北京有一条城市中轴线穿过皇宫,贯穿南北,好比北京的脊梁,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建筑都在对称轴上,称为中轴线。

明北京城沿用了元大都城的中轴线,是规划设计中最先确定的核心要素。也就是先定中轴线,后建北京城。

在元代,元大都城墙即为左右对称,南边正门丽正门即在中轴线上。皇城坐落在中轴线上,也是左右对称的。

人们在后门桥(万宁桥)的河泥里发现了石老鼠(地支子鼠),在前门附近的河里发现了石马(地支午马),据说这是北京中轴线(子午线)的标志物。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约7.8公里。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今年两会上说,数百年来,北京传统中轴线始终处于驾驭全城的至尊地位,众多重要建筑、广场和道路,或有序安排于中轴线之上,或对称布置于中轴线之侧,形成空间的韵律与高潮,“就像北京的一条文化血管,里面流淌的是一种北京的特有血液”。

元上都和元大都有很亲密的关系,当时元朝是两都制,也就是一个国家有两个首都,那么北京的这条中轴线是否和元上都有关系呢?

夔中羽把连接元大都与元上都的这条线称为两都线。北京城的中轴线就位于两都线的南端。

中轴线既子午线,但自皇城以北,中轴线向西偏斜2°。在这个偏斜中轴线上的地安门向西偏离子午线200多米,而元大都的钟鼓楼已向西偏离子午线近300米。这个偏斜的中轴线(两都线)顺延270余公里后,即为忽必烈入主中原前的国都元上都(今锡林郭勒正蓝旗兆奈曼苏默)。

在元上都,当夔中羽手中的GPS仪显示出东经116度12分的时候,他知道距离真正通过中轴线的那个点只差1分的经度,也就是几百米的距离。

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赞美这条中轴线是“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建筑从南往北依次为,

外城:

1、永定门箭楼(1957年拆除)、

2、永定门城楼(1957年拆除,2005年重建)、

(对称建筑:左安门、右安门)

3、天桥(1934年拆除)、

(对称建筑:天坛、先农坛)

4、正阳桥坊(五牌楼)、

内城:

5、正阳门(前门)箭楼,

6、正阳门城楼、

(对称建筑:崇文门、宣武门)

皇城:

7、中华门(明称大明门,清称大清门,民国时改为中华门,1954年拆除)、

8、千步廊(1913年拆除)

9、前金水桥

(对称建筑:长安左门、长安右门1952年拆除)

10、天安门(承天门)、

(对称建筑: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中山公园])

11、端门、

紫禁城:

12、午门、

(对称建筑:阙左门、阙右门)

13、后金水桥、

14、太和门(奉天门、皇极门)、

(对称建筑:东华门、西华门)

(对称建筑:文华殿、英武殿)

15、太和殿(奉天殿、皇极殿)、

16、中和殿(华盖殿、中极殿)、

17、保和殿(谨身殿、建极殿)、

18、乾清门、

19、乾清宫、

(对称建筑:养心殿、斋宫)

20、交泰殿、

21、坤宁宫、

(对称建筑:东六宫、西六宫)

22、坤宁门、

23、天一门、

24、钦安殿、

25、承光门

26、顺贞门、

27、神武门、(玄武门)

皇城:

28、北上门(1956年拆除)、

(对称建筑: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已拆

29、万岁门、(清代景山官学堂)

30、绮望楼、

31、万春亭、

32、九楼牌楼、

(对称建筑:山左里门、山右里门)

33、寿皇门、

34、戢门、

35、寿皇殿、

36、北中门、

(对称建筑:山左北门、山右北门)已拆

37、地安门(北安门,1954年拆除)、

皇城外:

38、万宁桥、(桥西,火德真君庙)

39、鼓楼、

40、钟楼。

1949年以后

改造天安门广场

1949年开国大典上使用的旗杆即在中轴线上。

1952年,北京拆除了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1954年,北京拆除了中华门,使得天安门广场扩大到现在的规模。广场中央建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东西两侧则是基本对称的人民大会堂(西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东侧)(原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及中国历史博物馆)。

1976年毛泽东逝世之后,在原中华门的位置建造了毛主席纪念堂。

北京中轴线连着四重城,即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好似北京城的脊梁,鲜明地突出了九重宫阙的位置,体现封建帝王居天下之中“唯我独尊”的思想。

北京城的布局,鲜明地体现皇权至上和大一统思想。其中的一大特点,就是以一条贯穿南北中轴线为骨干,宫殿、坛庙、衙署和其他重要建筑皆依附于此。在这条南起永定门、北到钟楼,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上,错落有序的建筑,就有40座之多。

梁思成先生曾多次呼吁“保护中轴线”。他认为,北京城的整个形制既是历史上可贵的孤例,又是艺术上的杰作,城内外许多建筑是各个历史时期的至宝。它们综合起来是一个庞大的“历史艺术陈列馆”。

著名作家舒乙曾经撰文指出随着商业大厦和行政大厦的拔地而起,北京城区内的传统四合院民居成片地消失。此次中轴线申遗,无疑是对北京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的一次有益实践。

老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一)

北京有一条城市中轴线穿过皇宫,贯穿南北,好比北京的脊梁,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建筑都在对称轴上,称为中轴线。

明北京城沿用了元大都城的中轴线,是规划设计中最先确定的核心要素。也就是先定中轴线,后建北京城。

在元代,元大都城墙即为左右对称,南边正门丽正门即在中轴线上。皇城坐落在中轴线上,也是左右对称的。

人们在后门桥(万宁桥)的河泥里发现了石老鼠(地支子鼠),在前门附近的河里发现了石马(地支午马),据说这是北京中轴线(子午线)的标志物。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约7.8公里。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今年两会上说,数百年来,北京传统中轴线始终处于驾驭全城的至尊地位,众多重要建筑、广场和道路,或有序安排于中轴线之上,或对称布置于中轴线之侧,形成空间的韵律与高潮,“就像北京的一条文化血管,里面流淌的是一种北京的特有血液”。

元上都和元大都有很亲密的关系,当时元朝是两都制,也就是一个国家有两个首都,那么北京的这条中轴线是否和元上都有关系呢?

夔中羽把连接元大都与元上都的这条线称为两都线。北京城的中轴线就位于两都线的南端。

中轴线既子午线,但自皇城以北,中轴线向西偏斜2°。在这个偏斜中轴线上的地安门向西偏离子午线200多米,而元大都的钟鼓楼已向西偏离子午线近300米。这个偏斜的中轴线(两都线)顺延270余公里后,即为忽必烈入主中原前的国都元上都(今锡林郭勒正蓝旗兆奈曼苏默)。

在元上都,当夔中羽手中的GPS仪显示出东经116度12分的时候,他知道距离真正通过中轴线的那个点只差1分的经度,也就是几百米的距离。

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赞美这条中轴线是“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建筑从南往北依次为,

外城:

1、永定门箭楼(1957年拆除)、

2、永定门城楼(1957年拆除,2005年重建)、

(对称建筑:左安门、右安门)

3、天桥(1934年拆除)、

(对称建筑:天坛、先农坛)

4、正阳桥坊(五牌楼)、

内城:

5、正阳门(前门)箭楼,

6、正阳门城楼、

(对称建筑:崇文门、宣武门)

皇城:

7、中华门(明称大明门,清称大清门,民国时改为中华门,1954年拆除)、

8、千步廊(1913年拆除)

9、前金水桥

(对称建筑:长安左门、长安右门1952年拆除)

10、天安门(承天门)、

(对称建筑: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中山公园])

11、端门、

紫禁城:

12、午门、

(对称建筑:阙左门、阙右门)

13、后金水桥、

14、太和门(奉天门、皇极门)、

(对称建筑:东华门、西华门)

(对称建筑:文华殿、英武殿)

15、太和殿(奉天殿、皇极殿)、

16、中和殿(华盖殿、中极殿)、

17、保和殿(谨身殿、建极殿)、

18、乾清门、

19、乾清宫、

(对称建筑:养心殿、斋宫)

20、交泰殿、

21、坤宁宫、

(对称建筑:东六宫、西六宫)

22、坤宁门、

23、天一门、

24、钦安殿、

25、承光门

26、顺贞门、

27、神武门、(玄武门)

皇城:

28、北上门(1956年拆除)、

(对称建筑: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已拆

29、万岁门、(清代景山官学堂)

30、绮望楼、

31、万春亭、

32、九楼牌楼、

(对称建筑:山左里门、山右里门)

33、寿皇门、

34、戢门、

35、寿皇殿、

36、北中门、

(对称建筑:山左北门、山右北门)已拆

37、地安门(北安门,1954年拆除)、

皇城外:

38、万宁桥、(桥西,火德真君庙)

39、鼓楼、

40、钟楼。

1949年以后

改造天安门广场

1949年开国大典上使用的旗杆即在中轴线上。

1952年,北京拆除了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1954年,北京拆除了中华门,使得天安门广场扩大到现在的规模。广场中央建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东西两侧则是基本对称的人民大会堂(西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东侧)(原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及中国历史博物馆)。

1976年毛泽东逝世之后,在原中华门的位置建造了毛主席纪念堂。

北京中轴线连着四重城,即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好似北京城的脊梁,鲜明地突出了九重宫阙的位置,体现封建帝王居天下之中“唯我独尊”的思想。

北京城的布局,鲜明地体现皇权至上和大一统思想。其中的一大特点,就是以一条贯穿南北中轴线为骨干,宫殿、坛庙、衙署和其他重要建筑皆依附于此。在这条南起永定门、北到钟楼,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上,错落有序的建筑,就有40座之多。

梁思成先生曾多次呼吁“保护中轴线”。他认为,北京城的整个形制既是历史上可贵的孤例,又是艺术上的杰作,城内外许多建筑是各个历史时期的至宝。它们综合起来是一个庞大的“历史艺术陈列馆”。

著名作家舒乙曾经撰文指出随着商业大厦和行政大厦的拔地而起,北京城区内的传统四合院民居成片地消失。此次中轴线申遗,无疑是对北京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的一次有益实践。


相关文章

  • 曲阜师范大学北京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 人文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地理与旅游学院 地理科学 2014 年 7 月 目 录 一. 实习区域范围 二. 考察地点 三. 考察时间 四. 实习目的 五. 实习方法 六. 实习内容 1. 北京中轴线概述 2. 北 ...查看


  • 故宫发布[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再现70年前中轴线历史原貌
  • ▲故宫博物院供图 上世纪40年代的峥嵘岁月中,北京城中轴线呈现出怎样的面貌?6月2日下午,故宫研究院在建福宫花园举行学术工作发布会,发布重大古建筑文献整理项目成果 <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该项目 ...查看


  • 从明清北京城看"礼制"思想在建筑中的体现
  • 摘 要:本文以明清北京城平面布局.明清故宫建筑布局及北京传统四合院空间布局为例,分析了中国老北京传统建筑布局折射的礼制的思想及其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礼制:故宫:四合院:明清北京城 1 明清北京城空间布局体现的礼制思想 ...查看


  • 前门外历史街区改造的三种方案
  • 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拥有众多历史文化保护片区,每一片保护区.每一个文物单位都是古都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有其自身的独特品质.在整体的名城保护中,需要对不同的对象进行详细分类,根据它们的特性因地制宜地确定保护方法和措施,使它们在统一的古都文化 ...查看


  • 北京历史城市设计分析
  • 北京历史城市设计分析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她的城市发展一直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弦.这是一个复杂的城市,对于他我们有着很多的城市定位.政治中心,历史名城,经济中心等.但是随着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忽视了他的历史意义,这些不仅仅是单纯的旅游收入,这 ...查看


  • 北京风水俯视图
  • 北京风水俯视图 北京历来被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其西部的西山,为太行山脉:北部的军都山为燕山山脉,均属昆仑山系.两山脉在北京的南口(南口是兵家要地)会合形成向东南巽方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山湾环抱的是北 ...查看


  • 北京故宫的风水格局分析
  • 香港风水师解读鸟巢水立方 有香港风水师说: 1.水立方建在北京的北面(北方属水),以水为主题的场馆,将会滋润北京城: 2.北京古称「燕京」,象徵也是燕子,以鸟巢命名国家体育场,「燕归巢」的风水含义不言而喻: 3.圆形的鸟巢.方形的水立方分立 ...查看


  • 北京景点介绍 1
  •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国家体育场(鸟巢)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国家体育场(鸟巢)建筑面积258,000M².国家体育场(鸟巢)内观众坐席约为910 ...查看


  • [中国建筑史重点知识]图文资料
  • <中国建筑史> 绪论 1.穿斗式: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的一种,其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2.抬梁式:是我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