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说课稿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说课稿

巧家一中政治教研组 说课人:时间: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结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高二哲学常识第三课第一节的第一框,是唯物辨证法中的很重要的一框,是从第二课“普遍联系”中引出矛盾的思想,着重掌握矛盾的概念,在整个辨证法中起到一个基础作用,为后面所要学习的知识作好铺垫。

2、【教学重点及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是因为:矛盾概念是第三课最基本的概念,只有真正搞懂了什么是矛盾,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而且,哲学上的矛盾概念高度概括和抽象,对于刚刚接触这一概念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因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矛盾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有着“奠基”、“启蒙”的重要意义。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对矛盾的概念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能通过各种实例对矛盾的概念加以阐述;识记“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

2、【能力目标】:应着重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3、【德育目标】:学生能够明确,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从而认识到无论在个人成长或是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各方面,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方向转化。

三、 教学思想和方法:

1、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始终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前收集材料和信息,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当中,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

2、哲学的基本概念往往是抽象的,这一点,矛盾的概念更为突出。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始终掌握教学直观性原则,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俗的表述,从具体现象着手,慢慢引导学生概括出抽象的哲学概念。

3、在教学手段上结合传统教学和多媒体工具,通过多媒体创设大量的材料、信息,辅助教学。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代寓言故事

【故事】 《塞翁失马》

“塞翁因祸得福”

引导学生从语文角度对比,导入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二)讲授新课:

先由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者老子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表述中,让学生体会一分为二的思想,并让学生按照书中所述的“有和无,长和短,前和后,义与非正义”用其他内容把这个句子排列下去,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大量的具体的事例中去引出抽象的矛盾概念——对立统一(这里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例子来突破)。

在同学们所举的例子里选择一个,比如:

“上下、东西、南北、左右、前后”

两者既不同,又紧密联系,这就是哲学中所说的矛盾,即对立统一。

1.矛盾的含义

在得出矛盾的概念之后,关键就在于具体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用设疑法、漫画讨论法、古诗词比较法等,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想象、思考,来突破一个一个的难点和重点。

(1)对立的含义

首先来理解“对立”,这一点相对比较简单,通过一组反义词来理解对立的含义,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这里还有一个注意点,即“斗争性”的理解:

设疑:哲学上讲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是不是一回事?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这是“共性与个性的区别”。

(2)统一的含义

其次来理解“统一”,这一点应具体分两个方面讲(通过两个情境)

A.漫画 “你敢剪吗?” (适当在漫画中添加有关信息:如颜色、海洋或尖刀等,以增强漫画的形象性、直观性)

设问 多少人? 神态、动作怎样? (添加画外音)

某甲和某乙所处位置和神态说明什么?

某甲敢剪吗?为什么?说明什么?

得出结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适当地补充一些简单的例子 ,如磁铁的南北两极)

B.故事情境 “曹不兴画苍蝇”

忧(一滴墨水弄脏了画绢)→曹不兴通过思索把墨点画成活灵活现的苍蝇 →喜 (得到了孙权的夸奖和奖励)

结合教材中的“议一议”: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 (这里联系学生实际,加强德育教育)

讲到这里,矛盾的含义讲得差不多了,为了加深理解和正确把握这一概念,还需指出几个注意点:

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这是一个难点,教材只是通过举例,没具体分析,学生得出这一结论有点困难)

(1)设问:如果没有“上”会有“下”吗?没有“胖”会有“廋”吗?没有“聪明”会有“愚蠢”吗?„.. ——学生讨论、发言,得出结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离不开对立。

设问:“聪明”会变成“胖”或“廋”吗?“上”会成大或小吗?“东”或“西”会变成“聪明”或“愚蠢”吗?„.. ——学生讨论、发言,得出结论,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离不开对立。

(2)设问:两毫不相干的事物会有对立、斗争吗?无产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会产生斗争吗?张飞会杀岳飞?„.. ——学生讨论、发言,得出结论,对立离不开统一。

——综上得出结论,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相反相成)。

2. 不能把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这是一个难点,教材没有没有具体分析,学生得出这一结论有点困难)

设问:《自相矛盾》故事里的“矛盾”和“辩证矛盾”是一样的吗?“没来的请举手”是什么矛盾?“自然数是正数,1是负数”存不存在矛盾?是什么矛盾?„.. ——学生讨论、发言,得出结论,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不能混为一谈。

3.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存在于事物内部,又存在于事物外部。(简要分析:事物内部与事物外部区分的相对性)

(三)结尾:朗诵狄更斯的文章(多媒体显示或朗诵):狄更斯在描写第一次产业革命时代的英国时写到:“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冬天,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秋天。我们面前什么也没有,我们面前什么都有。”

再次体会矛盾的思想,进一步巩固消化新吸收的知识,同时,还可补充时政资料: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有对立,又有统一)。

(四)板书设计

第三课 坚持矛盾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 矛盾的含义

(1) 对立的含义(斗争性)

(2) 统一的含义(同一性)

①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②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需注意一下几点

(1)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不可分割

① 统一离不开对立(“依存”离不开对立、“转化”离不开对立)

② 对立离不开统一

(2) 不能把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3) 对立统一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说课稿

巧家一中政治教研组 说课人:时间: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结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高二哲学常识第三课第一节的第一框,是唯物辨证法中的很重要的一框,是从第二课“普遍联系”中引出矛盾的思想,着重掌握矛盾的概念,在整个辨证法中起到一个基础作用,为后面所要学习的知识作好铺垫。

2、【教学重点及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是因为:矛盾概念是第三课最基本的概念,只有真正搞懂了什么是矛盾,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而且,哲学上的矛盾概念高度概括和抽象,对于刚刚接触这一概念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因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矛盾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有着“奠基”、“启蒙”的重要意义。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对矛盾的概念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能通过各种实例对矛盾的概念加以阐述;识记“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

2、【能力目标】:应着重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3、【德育目标】:学生能够明确,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从而认识到无论在个人成长或是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各方面,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方向转化。

三、 教学思想和方法:

1、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始终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前收集材料和信息,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当中,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

2、哲学的基本概念往往是抽象的,这一点,矛盾的概念更为突出。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始终掌握教学直观性原则,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俗的表述,从具体现象着手,慢慢引导学生概括出抽象的哲学概念。

3、在教学手段上结合传统教学和多媒体工具,通过多媒体创设大量的材料、信息,辅助教学。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代寓言故事

【故事】 《塞翁失马》

“塞翁因祸得福”

引导学生从语文角度对比,导入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二)讲授新课:

先由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者老子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表述中,让学生体会一分为二的思想,并让学生按照书中所述的“有和无,长和短,前和后,义与非正义”用其他内容把这个句子排列下去,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大量的具体的事例中去引出抽象的矛盾概念——对立统一(这里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例子来突破)。

在同学们所举的例子里选择一个,比如:

“上下、东西、南北、左右、前后”

两者既不同,又紧密联系,这就是哲学中所说的矛盾,即对立统一。

1.矛盾的含义

在得出矛盾的概念之后,关键就在于具体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用设疑法、漫画讨论法、古诗词比较法等,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想象、思考,来突破一个一个的难点和重点。

(1)对立的含义

首先来理解“对立”,这一点相对比较简单,通过一组反义词来理解对立的含义,学生比较容易掌握。这里还有一个注意点,即“斗争性”的理解:

设疑:哲学上讲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是不是一回事?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这是“共性与个性的区别”。

(2)统一的含义

其次来理解“统一”,这一点应具体分两个方面讲(通过两个情境)

A.漫画 “你敢剪吗?” (适当在漫画中添加有关信息:如颜色、海洋或尖刀等,以增强漫画的形象性、直观性)

设问 多少人? 神态、动作怎样? (添加画外音)

某甲和某乙所处位置和神态说明什么?

某甲敢剪吗?为什么?说明什么?

得出结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适当地补充一些简单的例子 ,如磁铁的南北两极)

B.故事情境 “曹不兴画苍蝇”

忧(一滴墨水弄脏了画绢)→曹不兴通过思索把墨点画成活灵活现的苍蝇 →喜 (得到了孙权的夸奖和奖励)

结合教材中的“议一议”: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 (这里联系学生实际,加强德育教育)

讲到这里,矛盾的含义讲得差不多了,为了加深理解和正确把握这一概念,还需指出几个注意点:

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这是一个难点,教材只是通过举例,没具体分析,学生得出这一结论有点困难)

(1)设问:如果没有“上”会有“下”吗?没有“胖”会有“廋”吗?没有“聪明”会有“愚蠢”吗?„.. ——学生讨论、发言,得出结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离不开对立。

设问:“聪明”会变成“胖”或“廋”吗?“上”会成大或小吗?“东”或“西”会变成“聪明”或“愚蠢”吗?„.. ——学生讨论、发言,得出结论,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离不开对立。

(2)设问:两毫不相干的事物会有对立、斗争吗?无产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会产生斗争吗?张飞会杀岳飞?„.. ——学生讨论、发言,得出结论,对立离不开统一。

——综上得出结论,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相反相成)。

2. 不能把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这是一个难点,教材没有没有具体分析,学生得出这一结论有点困难)

设问:《自相矛盾》故事里的“矛盾”和“辩证矛盾”是一样的吗?“没来的请举手”是什么矛盾?“自然数是正数,1是负数”存不存在矛盾?是什么矛盾?„.. ——学生讨论、发言,得出结论,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不能混为一谈。

3.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存在于事物内部,又存在于事物外部。(简要分析:事物内部与事物外部区分的相对性)

(三)结尾:朗诵狄更斯的文章(多媒体显示或朗诵):狄更斯在描写第一次产业革命时代的英国时写到:“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冬天,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秋天。我们面前什么也没有,我们面前什么都有。”

再次体会矛盾的思想,进一步巩固消化新吸收的知识,同时,还可补充时政资料: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既有对立,又有统一)。

(四)板书设计

第三课 坚持矛盾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 矛盾的含义

(1) 对立的含义(斗争性)

(2) 统一的含义(同一性)

①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②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需注意一下几点

(1)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不可分割

① 统一离不开对立(“依存”离不开对立、“转化”离不开对立)

② 对立离不开统一

(2) 不能把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3) 对立统一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


相关文章

  •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最新个人年度总结
  •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工作岗位 =个人原创,有效防止雷同,欢迎下载= 转眼之间,一年的光阴又将匆匆逝去.回眸过去的一年,在×××(改成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岗位所在的单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工作岗位上,我始终秉承着"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qu ...查看


  • 高中思想政治课阅读教学设计与研究论文
  • 高中思想政治课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知识.信息对于经济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空前的重大意义.在当代,我们面临的是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 ...查看


  • 基于微课的学习任务单设计与开发
  • 摘 要: 学习任务单和微课是实施翻转课堂的主要方式,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新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微课在高中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主题式学习任务单整合教学资源,促进高中生自主探究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任务 ...查看


  •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烹调"政治课,思想政治课教学论文
  • 主体性与兴趣---政治课新教学方法初探 自从舟山实现中考政治开卷形式,对高中政治课教学带来了重重困难,学生思想上不重视, 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烹调"政治课 作者/ 金改平 养 ...查看


  •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怎么学好高中政治
  • 高中政治学习要比初中政治学习复杂的多,如果从高一开始就学不好政治那么以后的政治课程学习起来就困难多了,这点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深有体会,其实想学好高中政治也不是一件难事,怎么学好高中政治呢?我把我高中政治学习方法总结了一下,现在分享给想要学好高 ...查看


  • 高中全套课本清单-20140912
  • 高中全套课本清单 首先,高中有以下课程: 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高考科目,都有学分) 体育,美术(或音乐),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分科目) 心理,自习,班会 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九门课共有课本(必修和选修)共111本,清单如下 书名 价 ...查看


  •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论文
  •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论文 摘 要:高中政治课程生活化教学是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丰富和探索,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顺应新课程标准教学的发展趋势,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使用能充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倡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实施高中思想政治生 ...查看


  • 浅谈"生活化"融入乡村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具体举措
  • 摘 要:我国的基础教育对个人知识学习和素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也涵盖乡村高中教学内容,其中涵盖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需要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体现出现阶段乡村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发展趋势,展现出基础教学素质化教育的内涵 ...查看


  •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_刘爱华
  • 260 年 4月 第 19卷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A pr . , 206 第 4期 Journla of IneMr ongoail N orm al Un ivers ity ( E du cationla Scien ...查看


  •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时事教育论文
  •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时事教育 摘 要:时事政治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试中的考察要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强时事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新的思想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的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