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战的真实故事

这几天山东某电视台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地雷战传奇》。据权威消息说:“电视剧《地雷战传奇》以抗战时期闻名中外的‘地雷战’发生地——山东海阳为背景,真实再现了我党领导下的当地抗日军民,打日寇、除汉奸、反恶霸,最终解放海阳的光辉历程。同当年亿万观众耳熟能详的电影《地雷战》相比,电视剧《地雷战传奇》的特别之处在于,除了海阳地区抗日战争主要的斗争形式如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伏击战、麻雀战、反间计等皆有展示之外,还表现了海阳作为螳螂拳之乡的剽悍民风,富有地域特色的‘海阳大秧歌’的火爆热烈以及依山傍海的绮丽景色。”

海阳县离我的家乡不远,是邻市邻县。本人对于60年前在那片土地上发生的地雷战知之甚少,倒是从我父亲那里知道本县的情况。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县里有十二个日本鬼子,几十个伪军。在八年时间里,只有几个伪军被消灭,这十二个日本鬼子都在1945年8月后毫发无损地回到日本。也就是说,这十多个日本鬼子有效地统治了全县长达八年。当时本地的抗日武装力量有好几支,除了三支国民党的残余部队,还有我们的地下党组织,倒是这些抗日力量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八路军所领导的游击队只有几十个人,是本地有名的英雄于得水领导的,这支部队被日军偷袭一次后伤亡过半,他被迫带领部队离开本地。解放后,于得水任某军分区司令员,文革中被红卫兵塞进冰洞里,活活冻死。

也就是说,这么多抗日力量,八年中没有消灭我县的一个日本鬼子。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日本兵基本不出县城,天天龟缩在

碉堡里,只让伪军下乡清乡、收粮。二是我方武器装备较差,三是抗日力量分散且勾心斗角。四是北方老百姓质朴木讷,只求温饱,很少关心国事,对日本侵略者并无足够的仇恨,因此,抗日的社会基础并不稳固。姜文的《鬼子来了》就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当时老百姓的心态,可惜这部影片也就因为真实而被禁映。

每晚工作结束回家,我都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机,逐一搜索过去,但看到《地雷战》,我就赶紧换台。并非我不爱国,实在是这些宣传片离历史真相太远,看了有点反胃。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八年抗战是个什么概念,假若没有美国将日本海军、空军力量全部消灭,假若没有美国的原子弹,假若没有苏联出兵,假若没有国民党的誓死抵抗,恐怕就要进行几个八年战争。但这些影片将惨烈残酷的日军侵华历史拍成了给人打趣逗乐的闹剧,失去了历史本来的面目。装备精良、凶残成性的日军在片中成了蠢驴,成为人人都能追杀的笨猪。尤其是冯小宁导演的《举起手来》,与其说是把日本侵略者拍成了傻瓜,不如说是把中国观众当成是弱智。

海阳县真实的地雷战是如何的,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海阳县地雷战纪念馆提供的数据看,海阳民兵先后作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897多人,也就是一次作战平均“毙伤俘敌”不到一名,而且这个平均数字包括“炸死、炸伤、俘虏”三种情况,假若再除掉其中我们司空见惯的夸大成份,我们就可以肯定那种炸得日伪军鬼哭狼嚎的场面是绝对虚构的。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真实的地雷战》,虽然不敢百分之百地确定真实性,倒是可以为我们揭开当时的部分历史真相——

“因为是抗日老根据地,所以还有机会听到许多革命教科书上所没有提到的非革命故事。其中之一就是地雷战。话题是由电影‘地雷战’引出来的。我们村是公社所在地,每年县电影队会来放几回电影。届时乡亲们总是扶老携幼扛着凳子夹着褥子等前往观看。因为那年月里多数电影都成了毒草,所以电影队放来放去就那么几部片,国产片大体就是地雷战、地道战和南征北战„„‘地雷战’里的许多情景至今仍然栩栩如生。历史教科书也不时提到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展开地道战,地雷战的英勇事迹,以此证明党是积极抗日的,而且还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然而,在抗日战争时亲手玩过地雷的老乡们说起来,则完全是另一回事。‘谁也不待见那个物件’,这是提起‘地雷战’话头后的第一句评论。‘不待见’在这里是讨厌的意思。从没有听到村里任何一个老乡对地雷战表示过好感。有人还表现出‘深恶痛绝’的感情。为什么?只因为‘地雷净害老百姓’„„老乡们很懂地雷的:地雷总要埋在人走的道上吧,那条道咱们男女老少骡马牛羊天天要走好几趟,鬼子们十天半月也不定来一回,你说它炸谁?埋雷的干部也非常难,白天是不能埋的,只好头晚上埋,天亮前起出来。每天傍黑后,干部就得挨家挨户问,看看还有谁出了村还没回来。

直到弄清都回来或者出去的人今晚不回来了,才敢出去把雷埋下。回来后也不敢睡死。因为勤劳的中国农民五更天甚至四更天就想起来出去干活,所以你得起的更早才能赶在乡亲们之前把雷起出来。

有位长辈记得他有一天睡误了,醒来一看天已亮,吓得连鞋也没穿就往村外猛跑,脚被扎得满是血。幸亏那天下雨,没有早起出村的人,才没有出事。而其他村就发生过把早起的农民炸死,把夜里外出请医生的人炸伤的事。

埋雷得罪乡亲,没人愿意干。但八路军就要你干,党员干部就只好执行。八路让埋雷,并不是为了保护乡亲,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地雷响等于报警,八路就可以及时转移。而鬼子是凶狠的。要是炸了他们的人,他们就把周围几个村子都给点火烧了。每到这个时候八路又总是躲的无影无踪。老乡们怎能不埋怨?他们又气又怕,有时就把火发在本村的党员身上。有一次八路把邻村的维持会长毙了。鬼子出来报复,路过我们村时把临街的一排房子也给点了。鬼子过去后老乡们出来救火,却故意不帮干部的家,只有几个党员们互相帮着救,结果损失非常惨。

摆弄地雷者自己的命也时常悬在半空。那时的地雷很杂,不少来自美国苏联等国。八路里能看懂洋文的人极少,而村里的干部甚至连汉字也识不了几个。没有经过认真训练,凭个大概就开始摆弄。那些地雷需要经常埋下又起出来,一不当心就出事。尤其是有的雷半夜里被野兽趟过一脚却没有炸,雷弦已经拉出一多半,你去起雷时稍碰一碰就可能炸。外村就有人这样不明不白地送了命。

整个抗战期间,那一带地区没听说哪个鬼子被地雷消灭,倒是老乡和民兵被伤了不少。有的人甚至讲,没炸死鬼子倒好,要不惹来鬼子报复,还不定多遭多少罪咧。自古以来有大量历史和文学作品记录

战祸给普通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杜甫的三吏三别就是一个典型。凡有人类良知的作家都不可能漠视平民百姓在战火蹂躏下的悲惨生活。”

应当说,自从拍了电影《血战台儿庄》,我们才逐渐开始正视历史,才逐渐揭开了国民党抗战的历史真相。前段时间播映的电视剧《八路军》,也终于让八路军军帽上出现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帽徽。这是对真实历史的还原,更是对历史的尊重——迷雾总会散去,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正如林肯所言:“你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欺骗一些人,你也可以在在一些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

据说电视剧版《地雷战传奇》有一个非常精彩的看点,就是比电影版增加了许多传奇色彩,比如有游击队员用飞镖引爆地雷。幸亏作者没有编出特异功能者遥感发功引发地雷的故事,反正已经荒谬了,就在荒谬的基础上继续荒谬吧。

地雷战的真实故事

当年下乡在太行山老抗日根据地里,从此离开革命教科书去看世界。 刚开始,为所见的

是组织上编造的幻景。中国农村的情况,说白一点就是

因为是抗日老根据地,所以还有机会听到许多革命教科书上所没有提到的非革命故事。其中之一就是地雷战。话题是由电影

有自己的高招

老三战的情节也是哙炙人口的。

然而,在抗日战争时亲手玩过地雷的老乡们说起来,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获得199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国际禁雷运动组织曾用数字向世人证明:地雷杀死的平民远远多于军人。其实太行山的农民们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知道这个事实了,只是他们没有机会向国际社会表达而已。

老乡们很懂地雷的:地雷总要埋在人走的道上吧,那条道咱们男女老少骡马牛羊天天要走好几趟,鬼子们十天半月也不定来一回,你说它炸谁?埋雷的干部也非常难,白天是不能埋的,只好头晚上埋,天亮前起出来。每天傍黑后,干部就得挨家挨户问,看看还有谁出了村还没回来。直到弄清都回来或者出去的人今晚不回来了,才敢出去把雷埋下。回来后也不敢睡死。因为勤劳的中国农民五更天甚至四更天就想起来出去干活,所以你得起的更早才能赶在乡亲们之前把雷起出来。有位长辈记得他有一天睡误了,醒来一看天已亮,吓得连鞋也

没穿就往村外猛跑,脚被扎得满是血。幸亏那天下雨,没有早起出村的人,才没有出事。而其他村就发生过把早起的农民炸死,把夜里外出请医生的人炸伤的事。

埋雷得罪乡亲,没人愿意干。但八路军就要你干,党员干部就只好执行。八路让埋雷,并不是为了保护乡亲,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地雷响等于报警,八路就可以及时转移。而鬼子是凶狠的。要是炸了他们的人,他们就把周围几个村子都给点火烧了。每到这个时候八路又总是躲的无影无踪。老乡们怎能不埋怨?他们又气又怕,有时就把火发在本村的党员身上。有一次八路把邻村的维持会长毙了。鬼子出来报复,路过我们村时把临街的一排房子也给点了。鬼子过去后老乡们出来救火,却故意不帮干部的家,只有几个党员们互相帮著救,结果损失非常惨。

摆弄地雷者自己的命也时常悬在半空。那时的地雷很杂,不少来自美国苏联等国。八路里能看懂洋文的人极少,而村里的干部甚至连汉字也识不了几个。没有经过认真训练,凭个大概就开始摆弄。那些地雷需要经常埋下又起出来,一不当心就出事。尤其是有的雷半夜里被野兽趟过一脚却没有炸,雷弦已经拉出一多半,你去起雷时稍碰一碰就可能炸。外村就有人这样不明不白地送了命。

整个抗战期间,那一带地区没听说哪个鬼子被地雷消灭,倒是老乡和民兵被伤了不少。有的人甚至讲,没炸死鬼子倒好,要不惹来鬼子报复,还不定多遭多少罪咧。

自古以来有大量历史和文学作品记录战祸给普通人民带来的深重

灾难。杜甫的三吏三别就是一个典型。凡有人类良知的作家都不可能漠视平民百姓在战火蹂躏下的悲惨生活。

凡稍有人性的政府也懂得尽量不要扰民伤民。过去的文艺作品中,决不能消极地去反映人民为本党所付出的代价。而必须突出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必须把人民教育得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价值,只懂得当好革命的螺丝钉所以,

这几天山东某电视台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地雷战传奇》。据权威消息说:“电视剧《地雷战传奇》以抗战时期闻名中外的‘地雷战’发生地——山东海阳为背景,真实再现了我党领导下的当地抗日军民,打日寇、除汉奸、反恶霸,最终解放海阳的光辉历程。同当年亿万观众耳熟能详的电影《地雷战》相比,电视剧《地雷战传奇》的特别之处在于,除了海阳地区抗日战争主要的斗争形式如地雷战、地道战、破袭战、伏击战、麻雀战、反间计等皆有展示之外,还表现了海阳作为螳螂拳之乡的剽悍民风,富有地域特色的‘海阳大秧歌’的火爆热烈以及依山傍海的绮丽景色。”

海阳县离我的家乡不远,是邻市邻县。本人对于60年前在那片土地上发生的地雷战知之甚少,倒是从我父亲那里知道本县的情况。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县里有十二个日本鬼子,几十个伪军。在八年时间里,只有几个伪军被消灭,这十二个日本鬼子都在1945年8月后毫发无损地回到日本。也就是说,这十多个日本鬼子有效地统治了全县长达八年。当时本地的抗日武装力量有好几支,除了三支国民党的残余部队,还有我们的地下党组织,倒是这些抗日力量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八路军所领导的游击队只有几十个人,是本地有名的英雄于得水领导的,这支部队被日军偷袭一次后伤亡过半,他被迫带领部队离开本地。解放后,于得水任某军分区司令员,文革中被红卫兵塞进冰洞里,活活冻死。

也就是说,这么多抗日力量,八年中没有消灭我县的一个日本鬼子。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日本兵基本不出县城,天天龟缩在

碉堡里,只让伪军下乡清乡、收粮。二是我方武器装备较差,三是抗日力量分散且勾心斗角。四是北方老百姓质朴木讷,只求温饱,很少关心国事,对日本侵略者并无足够的仇恨,因此,抗日的社会基础并不稳固。姜文的《鬼子来了》就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当时老百姓的心态,可惜这部影片也就因为真实而被禁映。

每晚工作结束回家,我都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机,逐一搜索过去,但看到《地雷战》,我就赶紧换台。并非我不爱国,实在是这些宣传片离历史真相太远,看了有点反胃。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八年抗战是个什么概念,假若没有美国将日本海军、空军力量全部消灭,假若没有美国的原子弹,假若没有苏联出兵,假若没有国民党的誓死抵抗,恐怕就要进行几个八年战争。但这些影片将惨烈残酷的日军侵华历史拍成了给人打趣逗乐的闹剧,失去了历史本来的面目。装备精良、凶残成性的日军在片中成了蠢驴,成为人人都能追杀的笨猪。尤其是冯小宁导演的《举起手来》,与其说是把日本侵略者拍成了傻瓜,不如说是把中国观众当成是弱智。

海阳县真实的地雷战是如何的,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海阳县地雷战纪念馆提供的数据看,海阳民兵先后作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897多人,也就是一次作战平均“毙伤俘敌”不到一名,而且这个平均数字包括“炸死、炸伤、俘虏”三种情况,假若再除掉其中我们司空见惯的夸大成份,我们就可以肯定那种炸得日伪军鬼哭狼嚎的场面是绝对虚构的。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真实的地雷战》,虽然不敢百分之百地确定真实性,倒是可以为我们揭开当时的部分历史真相——

“因为是抗日老根据地,所以还有机会听到许多革命教科书上所没有提到的非革命故事。其中之一就是地雷战。话题是由电影‘地雷战’引出来的。我们村是公社所在地,每年县电影队会来放几回电影。届时乡亲们总是扶老携幼扛着凳子夹着褥子等前往观看。因为那年月里多数电影都成了毒草,所以电影队放来放去就那么几部片,国产片大体就是地雷战、地道战和南征北战„„‘地雷战’里的许多情景至今仍然栩栩如生。历史教科书也不时提到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展开地道战,地雷战的英勇事迹,以此证明党是积极抗日的,而且还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然而,在抗日战争时亲手玩过地雷的老乡们说起来,则完全是另一回事。‘谁也不待见那个物件’,这是提起‘地雷战’话头后的第一句评论。‘不待见’在这里是讨厌的意思。从没有听到村里任何一个老乡对地雷战表示过好感。有人还表现出‘深恶痛绝’的感情。为什么?只因为‘地雷净害老百姓’„„老乡们很懂地雷的:地雷总要埋在人走的道上吧,那条道咱们男女老少骡马牛羊天天要走好几趟,鬼子们十天半月也不定来一回,你说它炸谁?埋雷的干部也非常难,白天是不能埋的,只好头晚上埋,天亮前起出来。每天傍黑后,干部就得挨家挨户问,看看还有谁出了村还没回来。

直到弄清都回来或者出去的人今晚不回来了,才敢出去把雷埋下。回来后也不敢睡死。因为勤劳的中国农民五更天甚至四更天就想起来出去干活,所以你得起的更早才能赶在乡亲们之前把雷起出来。

有位长辈记得他有一天睡误了,醒来一看天已亮,吓得连鞋也没穿就往村外猛跑,脚被扎得满是血。幸亏那天下雨,没有早起出村的人,才没有出事。而其他村就发生过把早起的农民炸死,把夜里外出请医生的人炸伤的事。

埋雷得罪乡亲,没人愿意干。但八路军就要你干,党员干部就只好执行。八路让埋雷,并不是为了保护乡亲,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地雷响等于报警,八路就可以及时转移。而鬼子是凶狠的。要是炸了他们的人,他们就把周围几个村子都给点火烧了。每到这个时候八路又总是躲的无影无踪。老乡们怎能不埋怨?他们又气又怕,有时就把火发在本村的党员身上。有一次八路把邻村的维持会长毙了。鬼子出来报复,路过我们村时把临街的一排房子也给点了。鬼子过去后老乡们出来救火,却故意不帮干部的家,只有几个党员们互相帮着救,结果损失非常惨。

摆弄地雷者自己的命也时常悬在半空。那时的地雷很杂,不少来自美国苏联等国。八路里能看懂洋文的人极少,而村里的干部甚至连汉字也识不了几个。没有经过认真训练,凭个大概就开始摆弄。那些地雷需要经常埋下又起出来,一不当心就出事。尤其是有的雷半夜里被野兽趟过一脚却没有炸,雷弦已经拉出一多半,你去起雷时稍碰一碰就可能炸。外村就有人这样不明不白地送了命。

整个抗战期间,那一带地区没听说哪个鬼子被地雷消灭,倒是老乡和民兵被伤了不少。有的人甚至讲,没炸死鬼子倒好,要不惹来鬼子报复,还不定多遭多少罪咧。自古以来有大量历史和文学作品记录

战祸给普通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杜甫的三吏三别就是一个典型。凡有人类良知的作家都不可能漠视平民百姓在战火蹂躏下的悲惨生活。”

应当说,自从拍了电影《血战台儿庄》,我们才逐渐开始正视历史,才逐渐揭开了国民党抗战的历史真相。前段时间播映的电视剧《八路军》,也终于让八路军军帽上出现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帽徽。这是对真实历史的还原,更是对历史的尊重——迷雾总会散去,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正如林肯所言:“你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欺骗一些人,你也可以在在一些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

据说电视剧版《地雷战传奇》有一个非常精彩的看点,就是比电影版增加了许多传奇色彩,比如有游击队员用飞镖引爆地雷。幸亏作者没有编出特异功能者遥感发功引发地雷的故事,反正已经荒谬了,就在荒谬的基础上继续荒谬吧。

地雷战的真实故事

当年下乡在太行山老抗日根据地里,从此离开革命教科书去看世界。 刚开始,为所见的

是组织上编造的幻景。中国农村的情况,说白一点就是

因为是抗日老根据地,所以还有机会听到许多革命教科书上所没有提到的非革命故事。其中之一就是地雷战。话题是由电影

有自己的高招

老三战的情节也是哙炙人口的。

然而,在抗日战争时亲手玩过地雷的老乡们说起来,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获得199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国际禁雷运动组织曾用数字向世人证明:地雷杀死的平民远远多于军人。其实太行山的农民们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知道这个事实了,只是他们没有机会向国际社会表达而已。

老乡们很懂地雷的:地雷总要埋在人走的道上吧,那条道咱们男女老少骡马牛羊天天要走好几趟,鬼子们十天半月也不定来一回,你说它炸谁?埋雷的干部也非常难,白天是不能埋的,只好头晚上埋,天亮前起出来。每天傍黑后,干部就得挨家挨户问,看看还有谁出了村还没回来。直到弄清都回来或者出去的人今晚不回来了,才敢出去把雷埋下。回来后也不敢睡死。因为勤劳的中国农民五更天甚至四更天就想起来出去干活,所以你得起的更早才能赶在乡亲们之前把雷起出来。有位长辈记得他有一天睡误了,醒来一看天已亮,吓得连鞋也

没穿就往村外猛跑,脚被扎得满是血。幸亏那天下雨,没有早起出村的人,才没有出事。而其他村就发生过把早起的农民炸死,把夜里外出请医生的人炸伤的事。

埋雷得罪乡亲,没人愿意干。但八路军就要你干,党员干部就只好执行。八路让埋雷,并不是为了保护乡亲,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地雷响等于报警,八路就可以及时转移。而鬼子是凶狠的。要是炸了他们的人,他们就把周围几个村子都给点火烧了。每到这个时候八路又总是躲的无影无踪。老乡们怎能不埋怨?他们又气又怕,有时就把火发在本村的党员身上。有一次八路把邻村的维持会长毙了。鬼子出来报复,路过我们村时把临街的一排房子也给点了。鬼子过去后老乡们出来救火,却故意不帮干部的家,只有几个党员们互相帮著救,结果损失非常惨。

摆弄地雷者自己的命也时常悬在半空。那时的地雷很杂,不少来自美国苏联等国。八路里能看懂洋文的人极少,而村里的干部甚至连汉字也识不了几个。没有经过认真训练,凭个大概就开始摆弄。那些地雷需要经常埋下又起出来,一不当心就出事。尤其是有的雷半夜里被野兽趟过一脚却没有炸,雷弦已经拉出一多半,你去起雷时稍碰一碰就可能炸。外村就有人这样不明不白地送了命。

整个抗战期间,那一带地区没听说哪个鬼子被地雷消灭,倒是老乡和民兵被伤了不少。有的人甚至讲,没炸死鬼子倒好,要不惹来鬼子报复,还不定多遭多少罪咧。

自古以来有大量历史和文学作品记录战祸给普通人民带来的深重

灾难。杜甫的三吏三别就是一个典型。凡有人类良知的作家都不可能漠视平民百姓在战火蹂躏下的悲惨生活。

凡稍有人性的政府也懂得尽量不要扰民伤民。过去的文艺作品中,决不能消极地去反映人民为本党所付出的代价。而必须突出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必须把人民教育得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价值,只懂得当好革命的螺丝钉所以,


相关文章

  • 海阳:遥想当年地雷战(民族记忆·你不知道的抗战故事)
  • 孙纯秀老人展示自己的荣誉证. 范树胜摄 "海阳'铁西瓜',威名震天下,炸得鬼子哇哇叫,炸得伪军上西天--" 1962年,一部电影<地雷战>在全国引起轰动,与<地道战><南征北战>并称& ...查看


  • 王耀南将军与电影[地雷战][地道战]
  • 电影<地雷战>和<地道战>,是上世纪60年代初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两部红色经典影片,四十岁以上的人对它们是耳熟能详.但是,说起它们的军事顾问.负责指导拍摄者,恐怕就没多少人知道了.他就是原安源煤矿工人.时任解放军工 ...查看


  • 诚信演讲稿:诚信是个宝
  •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品德.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宋庆龄,在这些伟人中,哪个不是诚信的人,其中宋庆龄奶奶是我们最熟悉的,她也是中华民族杰出的女性之一. 在宋庆龄当了国家的副主席后,她诚信的高尚品格仍不变.一次,她去 ...查看


  • 弘扬中国传统美德.
  • 弘扬中国传统美德--诚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下许多为人所一生受用的真谛.诚信--人们说的最多,追求最多的德行.作为新一代的少年,我们更应该把诚信二字作为做人的基本原则. 宋庆龄奶奶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在 ...查看


  • 四年级开学第一课学习心得
  • 2015年开学第一课学习心得 --铭记历史,报效祖国 曾所小学 四年级 梁淇惠 开学前夕,我有幸观看了<2015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节目,这是央视少儿节目专门为我们小学生策划的开学节目.看完后,我感受到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 ...查看


  •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1
  •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 ...查看


  •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改编)
  • 故事<小英雄雨来> 大家好!我是二(3)班王泠萱 老师常对我们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他们中有一些小战士.小英雄,非常能干,今天我带来的就是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雨来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小英雄.一次,日军 ...查看


  • [南征北战]诞生记(上)
  • 近年来,在中华大地刮起了追溯历史.回顾往事的热潮,"红色经典"成为我们建国前后几代人的记忆和情感.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革命与传统的震憾,也唤起我们对以往岁月的回忆. <南征北战> 影响了许多观众 电影<南征 ...查看


  • 关于小说之四:打开另外一扇窗户
  • 小说是故事.常规状态下,每一篇小说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小说家每创作一部小说,就等于制造了一个纷繁的世界,他们一定会乐在其中.小说家的目的当然不仅如此,他们要与读者分享那个纷繁的世界,否则他就无需使用文字,只在自己的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