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今夜从我枕边流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汉江今夜从我枕边流过

高建群

①汉江的中游有座山城叫紫阳。当地人每年都举办茶文化节。小小的山城,人头攒动,为这个节日,外边来的人,当地的人,大家都激动起来,亢奋起来,县城街道上的每一块石板都在响。

②紫阳茶是大大有名的。我很惭愧,喝了大半辈子紫阳茶了,来紫阳茶山还是头一回。在说这话时,我摘了一片茶树上的嫩叶放进嘴里,咀嚼着。满口生津,满口溢香,稍稍有一点苦涩。那感觉,正像生活的况味。

③我是在北方长大的,我的笔也一直写北方的景物和北方的故事。我去过南方很多次,或者东南,或者华南,或者岭南,但是总觉得有点“隔”的感觉。我的思维很难进入南方。现在,在这汉江边,这种南方的感觉终于找到了。有一条伟大的江叫汉江,这条江一肩担南北。中国的北方正是这样,一步一摇走入南方的那山形水势,那树木植被,那人的秉性,正是靠这条江贯通的。

④在紫阳,我还听到了最好的民歌。对于南方的民歌,诚实地讲来,我以前也是很难进入的。我更喜欢北方的黄钟大吕和那些慷慨悲凉的东西。但此刻听到陕南民歌,我突然眼睛湿润起来。那歌里有一种人生况味。我想,千百年以来汉江两岸的先民们,正是唱着这样的歌,一代一代打发着日月的。再过千年,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了我们,世事已经沧海桑田、山谷为陵之后,这些头戴斗笠、身穿汗夹、肩扛锄头的山民们,他们依然倚这条大江而活着,依然在唱着这千年不改的歌声。

⑤民歌中有“三千里汉江,三千里流动的画廊”的歌词。这是一个叫张宣强的紫阳籍作家编的。紫阳这么个小地方,出了不少的人物。张宣强大约算一个。我认识他,快30年了。此外,还有一个新出的作家叫李春平,我这次也见到了他。李春平在上海打工,然后写了一本关于上海的故事,叫《上海是个滩》。上海好像评了个奖,不给巴金,不给王安忆,不给叶辛,给了这个从安康紫阳来的打工仔。这事一方面说明了李春平的书写得好,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上海人大气和公正。

⑥我还见到个紫阳人叫黄振洲的,一肚子文化,满腹经纶,谈起文坛的事情,见解精辟,一针见血。我以这位黄先生为同类,我对他说,幸亏你的双脚被捆在紫阳,所以只能应了古人这“江湖居土闲处志”一句话,倘放在安康,你就是安康的人物,倘放在西安,你就是西安的人物了。

⑦我在紫阳只呆了一天,也就是说,时对时,呆了24个小时,然后在画家谭宗林的陪伴下,来到安康城。夜来,在汉江南岸,一边喝着新茶,一边看着沉静而深邃的、仪态万方地从身边流过的汉江。次日,又去了一趟岚皋,登上了南宫山,见到了诸如岚河、溢河这些蓝汪汪的汉江支流。见识了“远山如黛、近水如岚”这句古话。汉江是一条伟大的水流,一条肩担中国南北的水流。夜来,在汉江边的一个旅馆,我不能入睡,我将旅馆的《旅客意见表》拿过来,在背面写上以上的文字,以记述汉江给我带来的感动,以记述我对这条河流的礼赞。

⑧据说汉民族——这个称谓,就是因汉江而名,不知道我听来的这个说法对不对?

⑨汉江发源于汉中的宁强县,然后一路走来,像一根藤一样一路结出许多的瓜。仅在陕西境内,它就孕育了两座重要的城市,一是气象森森的汉中,一是安详如水的安康,然后它继续着它的行程,三千里奔流之后,在武汉三镇与长江交汇。

⑩据说这一江汉水,将南水北调到北京,以解北京的水荒。如脂如玉的一江汉水,历史给了它这样的一个使命。

⑾旅馆的纸用完了,我们这篇短文也该结束了。汉江的又一个早晨开始了,安康这座城市已经苏醒,又开始了它新的一天。而在安康的上游,那个叫紫阳的小城,茶文化节既罢,那些一个一个紫阳人物,大约又开始他们的故事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1月2日第07版),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没有直接写汉江,却宕开一笔,从汉江中游的紫阳山城茶文化节写起,是为了对比说明汉江文化与紫阳山城文化异曲同工。

B.本文语言平实自然,但平淡中又不乏含蓄精美之句,看似随意点染,其实乃大家风范,令人回味。

C.“汉江今夜从我枕边流过”,这个题目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表达了作者对山城紫阳的喜爱和亲切感。

D.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土地的执着热爱和对理想的苦苦追寻,以及那来自朴素的力量。

2.作者说“在这汉江边,这种南方的感觉终于找到了”,结合文本,简要说明“这种南方的感觉”的内涵。

3.为什么“更喜欢北方的黄钟大吕和那些慷慨悲凉的东西”的作者“此刻听到陕南民歌”, “突然眼睛湿润起来”?

4.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汉江是一条伟大的水流,一条肩担中国南北的水流。

(2)(汉江)像一根藤一样一路结出许多的瓜。

阅读答案:

1.答案 A

解析 作者开篇宕开一笔,从紫阳茶文化写起,其目的是说明汉江文化哺育滋养着紫阳文化,从而表达作者对这条伟大的河流的礼赞,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

2.“这种南方的感觉”指的是:①伟大的汉江横贯中国南北,滋养着南方的植被和南方人民;②汉江培育着南方人的秉性,融合南北文化;③汉江让南方文化受到北方慷慨悲凉的文明滋养和浸润。

3.作者眼睛湿润的原因有:①陕南民歌熔铸了北方的黄钟大吕和那些慷慨悲凉的地域风格和气质;②陕南民歌里洋溢着一种朴素的人生况味:汉江两岸的先民们祖祖辈辈在歌谣里书写着生生不息的奋斗史;③陕南民歌凝聚着紫阳人的才气和智慧;④作者为此心中强烈感到自豪、激动和震撼。

4.(1)汉江滋润着中国南北风物人情,沟通融合着中国南北文化和文明,成为汉民族朴素的象征和生生不息的写照。这句生动地揭示了汉江在南北文明交流中的伟大意义。(意思对即可)

(2)汉江源远流长,以它不绝的流水哺育着两岸人民,孕育着许多重要城市,成为汉民族发展的重要纽带。这句话运用形象地表现了汉江为城市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汉江今夜从我枕边流过

高建群

①汉江的中游有座山城叫紫阳。当地人每年都举办茶文化节。小小的山城,人头攒动,为这个节日,外边来的人,当地的人,大家都激动起来,亢奋起来,县城街道上的每一块石板都在响。

②紫阳茶是大大有名的。我很惭愧,喝了大半辈子紫阳茶了,来紫阳茶山还是头一回。在说这话时,我摘了一片茶树上的嫩叶放进嘴里,咀嚼着。满口生津,满口溢香,稍稍有一点苦涩。那感觉,正像生活的况味。

③我是在北方长大的,我的笔也一直写北方的景物和北方的故事。我去过南方很多次,或者东南,或者华南,或者岭南,但是总觉得有点“隔”的感觉。我的思维很难进入南方。现在,在这汉江边,这种南方的感觉终于找到了。有一条伟大的江叫汉江,这条江一肩担南北。中国的北方正是这样,一步一摇走入南方的那山形水势,那树木植被,那人的秉性,正是靠这条江贯通的。

④在紫阳,我还听到了最好的民歌。对于南方的民歌,诚实地讲来,我以前也是很难进入的。我更喜欢北方的黄钟大吕和那些慷慨悲凉的东西。但此刻听到陕南民歌,我突然眼睛湿润起来。那歌里有一种人生况味。我想,千百年以来汉江两岸的先民们,正是唱着这样的歌,一代一代打发着日月的。再过千年,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了我们,世事已经沧海桑田、山谷为陵之后,这些头戴斗笠、身穿汗夹、肩扛锄头的山民们,他们依然倚这条大江而活着,依然在唱着这千年不改的歌声。

⑤民歌中有“三千里汉江,三千里流动的画廊”的歌词。这是一个叫张宣强的紫阳籍作家编的。紫阳这么个小地方,出了不少的人物。张宣强大约算一个。我认识他,快30年了。此外,还有一个新出的作家叫李春平,我这次也见到了他。李春平在上海打工,然后写了一本关于上海的故事,叫《上海是个滩》。上海好像评了个奖,不给巴金,不给王安忆,不给叶辛,给了这个从安康紫阳来的打工仔。这事一方面说明了李春平的书写得好,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上海人大气和公正。

⑥我还见到个紫阳人叫黄振洲的,一肚子文化,满腹经纶,谈起文坛的事情,见解精辟,一针见血。我以这位黄先生为同类,我对他说,幸亏你的双脚被捆在紫阳,所以只能应了古人这“江湖居土闲处志”一句话,倘放在安康,你就是安康的人物,倘放在西安,你就是西安的人物了。

⑦我在紫阳只呆了一天,也就是说,时对时,呆了24个小时,然后在画家谭宗林的陪伴下,来到安康城。夜来,在汉江南岸,一边喝着新茶,一边看着沉静而深邃的、仪态万方地从身边流过的汉江。次日,又去了一趟岚皋,登上了南宫山,见到了诸如岚河、溢河这些蓝汪汪的汉江支流。见识了“远山如黛、近水如岚”这句古话。汉江是一条伟大的水流,一条肩担中国南北的水流。夜来,在汉江边的一个旅馆,我不能入睡,我将旅馆的《旅客意见表》拿过来,在背面写上以上的文字,以记述汉江给我带来的感动,以记述我对这条河流的礼赞。

⑧据说汉民族——这个称谓,就是因汉江而名,不知道我听来的这个说法对不对?

⑨汉江发源于汉中的宁强县,然后一路走来,像一根藤一样一路结出许多的瓜。仅在陕西境内,它就孕育了两座重要的城市,一是气象森森的汉中,一是安详如水的安康,然后它继续着它的行程,三千里奔流之后,在武汉三镇与长江交汇。

⑩据说这一江汉水,将南水北调到北京,以解北京的水荒。如脂如玉的一江汉水,历史给了它这样的一个使命。

⑾旅馆的纸用完了,我们这篇短文也该结束了。汉江的又一个早晨开始了,安康这座城市已经苏醒,又开始了它新的一天。而在安康的上游,那个叫紫阳的小城,茶文化节既罢,那些一个一个紫阳人物,大约又开始他们的故事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1月2日第07版),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没有直接写汉江,却宕开一笔,从汉江中游的紫阳山城茶文化节写起,是为了对比说明汉江文化与紫阳山城文化异曲同工。

B.本文语言平实自然,但平淡中又不乏含蓄精美之句,看似随意点染,其实乃大家风范,令人回味。

C.“汉江今夜从我枕边流过”,这个题目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表达了作者对山城紫阳的喜爱和亲切感。

D.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土地的执着热爱和对理想的苦苦追寻,以及那来自朴素的力量。

2.作者说“在这汉江边,这种南方的感觉终于找到了”,结合文本,简要说明“这种南方的感觉”的内涵。

3.为什么“更喜欢北方的黄钟大吕和那些慷慨悲凉的东西”的作者“此刻听到陕南民歌”, “突然眼睛湿润起来”?

4.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汉江是一条伟大的水流,一条肩担中国南北的水流。

(2)(汉江)像一根藤一样一路结出许多的瓜。

阅读答案:

1.答案 A

解析 作者开篇宕开一笔,从紫阳茶文化写起,其目的是说明汉江文化哺育滋养着紫阳文化,从而表达作者对这条伟大的河流的礼赞,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

2.“这种南方的感觉”指的是:①伟大的汉江横贯中国南北,滋养着南方的植被和南方人民;②汉江培育着南方人的秉性,融合南北文化;③汉江让南方文化受到北方慷慨悲凉的文明滋养和浸润。

3.作者眼睛湿润的原因有:①陕南民歌熔铸了北方的黄钟大吕和那些慷慨悲凉的地域风格和气质;②陕南民歌里洋溢着一种朴素的人生况味:汉江两岸的先民们祖祖辈辈在歌谣里书写着生生不息的奋斗史;③陕南民歌凝聚着紫阳人的才气和智慧;④作者为此心中强烈感到自豪、激动和震撼。

4.(1)汉江滋润着中国南北风物人情,沟通融合着中国南北文化和文明,成为汉民族朴素的象征和生生不息的写照。这句生动地揭示了汉江在南北文明交流中的伟大意义。(意思对即可)

(2)汉江源远流长,以它不绝的流水哺育着两岸人民,孕育着许多重要城市,成为汉民族发展的重要纽带。这句话运用形象地表现了汉江为城市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关文章

  • 汉江临泛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下题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山翁,指晋人山简,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家园林,风景很美.山简常到习家 ...查看


  • 枕边的夜莺阅读答案
  • ①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②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夏天时 ...查看


  • 表白情书:有一种爱,写在眼泪中
  • 思念在岁月里蔓延,眸光在时光中深远.今夜星光依然灿烂,情已逝,谁人解读那流年里的星星点点?旧梦难却,如今却形影孑然,携一滴晶莹的泪,划破漫长的黑暗,清泪轻弹脚下阶,胸中愁闷伊人解.一袭眸光,穿越记忆的栅栏,是你用半世的相遇,迷离我三世的情缘 ...查看


  • 2016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例说
  • 2016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例说 [古代诗歌阅读的自觉意识] ①重视诗歌,淡化题目,联想和想象:②检索诗歌重要文字信息,把握形象:③连缀形象,将其加工.上升为意象: ④理解意象,体会诗歌中诗人的感情: 一.理解诗歌 ①关注诗歌的题目.诗序.注 ...查看


  • 平常心阅读答案
  • 平常心阅读答案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 "快撒些草籽吧,好难看啊."徒弟说. "等天凉了,"师傅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大包草籽,叫弟子去播种. 秋风突起,草 ...查看


  • 五年级诗歌
  • 五年级目录 枫桥夜泊------------唐"张继 别董大-------------唐"高适 暮江吟-------------唐"白居易 春夜喜雨------------唐"杜甫 次北固山下---- ...查看


  • 古诗歌鉴赏题教学心得体会
  • 古诗歌鉴赏题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组 李欣悦 古诗歌鉴赏在语文高考试卷中占据7%的分值.它较之现代文阅读多一份历史文化背景,较之文言文阅读又多一份含蓄和言外之意.它的篇幅极短,分值又少,难度却是极大,也是众人的必争之地.普通班的考生在面对这一题 ...查看


  • 美到心痛的句子 红尘一梦醉千年
  • 1.沧海泪,巫山云,紫陌红尘的繁华沉醉中,蓦然回首,那如花的容颜,那似海的柔情,会闪耀光影无间的泛黄流年,于史卷上镌刻永恒的美丽瞬间.今夜,远去了兰舟,远去了芳草:不想柳舞,不忆花飞.云断,疏影横斜:雁过,栖息无声.此时,只想与你,共婵娟. ...查看


  • 五年级必背古诗 4
  • 五年级目录 枫桥夜泊------------唐"张继 别董大-------------唐"高适 暮江吟-------------唐"白居易 春夜喜雨------------唐"杜甫 次北固山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