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现在举出一个例子来形容妙法,这形容本来不大恰当,可是以这形容或者令我们明白一小部分的妙法。在以前有一个管,这个官信佛,他会背法华经,而法华经有两册,他对上册一目了然,能读能诵,明白经中的道理。但下册他就格格不入,也没法子懂,也没法子诵念。他觉得这件事真妙,对上册他读一次就机主了,但下册读了几千万次也无法记住,这是什么原因呢?于是,他便到附近一个寺院,这个寺院有一位开悟的和尚。这个官到寺里请方丈和尚为他开示,方丈和尚就欢迎他,招待他。他对方丈和尚说:“我很信佛。我对法华经很有兴趣。但不知为什么,上册我读一遍就能永远记住,但下册无论怎样读也记不住。这究竟是什么道理?我不明白,所以来请和尚开示。”那个方丈和尚是个开悟得到五眼六通的人。五眼就是:(一)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开了五眼者,能观察过去世,一切事。和尚听他这样问,就对他说:“我告诉你也可以的,不过你不要生 恨心。因为我所说的都是真的,并不是骂你。”这个官说:“这当然,您告诉我前因后果的事情,我当人不会嗔恨。”和尚告诉他:“你前生是在寺里耕田的一条牛,帮庙上做工,所以有很大的功劳。而庙上每年到了六月,照例把经典搬到外面去晒,因为晒过之后这些经典就不会生虫。在晒经时你曾经走到晒经的地方用鼻孔嗅过这部法华经,但只嗅到上半部,下半部没有嗅到。因为你对寺庙有功,所以今生你做官,你不要以为做官的都是人,其实马、牛、羊、鸡、犬、嗔、什么都有的。因为你用鼻子嗅到上半部的法华经,所以你对上半卷特别熟悉,对下半卷则格格不入,就是由于这种因果。希望你以后更加精进拥护佛法和道场。”因为他前生只用鼻子嗅过上半卷法华经,就永远也能记得,那是什么道理呢?这就是妙法之一。

我的一位弟子曾对我说:“楞严咒对我是一个大障碍,我怎样读也记不住。”你不要望洋兴叹。我教你一个方法,你不要一下子把全部咒文读完。你要一句一句,一行一行的读,记得上一句再读下一句,多读几遍,把眼睛闭上也能背出来,才再多加一句。如此一句一句的加下去就会背了。千万不可贪多,贪多嚼不烂。就像那位问吃肉可不可以开悟的居士。我告诉他说:“你若能一口吞一只牛,你就能开悟。若不能一口吞一只牛,那是永远不能开悟的。但他还是不懂,说他没办法。若没办法怎么想要开悟呢?试问哪一个佛是吃肉开悟的?哪一个祖师或菩萨是吃肉开悟的?为什么你要那么特别,又要吃肉又要开悟?这只是开吃肉的悟。因为吃肉是贪心,他将来的果报可不得了,因为他欢喜吃别人的肉,别人也欢喜吃他的肉,可惜他还不知其危险性。读楞严经可不要贪多,虽然楞严咒很长,但你要是专心也会背诵的。

妙法是法法皆妙,没有一法不妙。我讲妙法莲花经,单讲妙法两个字就讲了好几天,而妙法两个字也总没讲完。不过比起智者大师那相差太远了。智者大师讲妙字讲了九十天还没讲完。那么什么是妙法?你知道也是妙法,不知道的更是妙法!如果不知道才是妙法,那么,能够学吗?现在就要学不知道,学不知道打妄想:学不知道嗔恨心,学不知道生贪心,学不知道生痴心:把贪、嗔、痴丢了不要,这就是妙。你要是舍不得贪、嗔、痴,那就妙也不妙了。能舍了贪、嗔、痴,那是不妙而妙。你想要知道这个原理,就须专心一致的用功修行,到了得到五眼六通时,就会知道这个原理和这个妙法。

“妙法莲花经”,谈到妙法的妙,有众生法妙和佛法妙。现在是按照天台宗所定的六即佛来解释这个妙法。妙法就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议。

所谓妙法,放在佛的份上,它没增一点。在众生份上,也没减一点。在诸佛的份上,它也不静;在众生份上也不灭。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妙法的本体。我们人人本具,个个无缺:可是却没人认知道,这叫理即佛;只是具有佛的道理。所以说人人是佛,只可以说是理即佛。

现在举出一个例子来形容妙法,这形容本来不大恰当,可是以这形容或者令我们明白一小部分的妙法。在以前有一个管,这个官信佛,他会背法华经,而法华经有两册,他对上册一目了然,能读能诵,明白经中的道理。但下册他就格格不入,也没法子懂,也没法子诵念。他觉得这件事真妙,对上册他读一次就机主了,但下册读了几千万次也无法记住,这是什么原因呢?于是,他便到附近一个寺院,这个寺院有一位开悟的和尚。这个官到寺里请方丈和尚为他开示,方丈和尚就欢迎他,招待他。他对方丈和尚说:“我很信佛。我对法华经很有兴趣。但不知为什么,上册我读一遍就能永远记住,但下册无论怎样读也记不住。这究竟是什么道理?我不明白,所以来请和尚开示。”那个方丈和尚是个开悟得到五眼六通的人。五眼就是:(一)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开了五眼者,能观察过去世,一切事。和尚听他这样问,就对他说:“我告诉你也可以的,不过你不要生 恨心。因为我所说的都是真的,并不是骂你。”这个官说:“这当然,您告诉我前因后果的事情,我当人不会嗔恨。”和尚告诉他:“你前生是在寺里耕田的一条牛,帮庙上做工,所以有很大的功劳。而庙上每年到了六月,照例把经典搬到外面去晒,因为晒过之后这些经典就不会生虫。在晒经时你曾经走到晒经的地方用鼻孔嗅过这部法华经,但只嗅到上半部,下半部没有嗅到。因为你对寺庙有功,所以今生你做官,你不要以为做官的都是人,其实马、牛、羊、鸡、犬、嗔、什么都有的。因为你用鼻子嗅到上半部的法华经,所以你对上半卷特别熟悉,对下半卷则格格不入,就是由于这种因果。希望你以后更加精进拥护佛法和道场。”因为他前生只用鼻子嗅过上半卷法华经,就永远也能记得,那是什么道理呢?这就是妙法之一。

我的一位弟子曾对我说:“楞严咒对我是一个大障碍,我怎样读也记不住。”你不要望洋兴叹。我教你一个方法,你不要一下子把全部咒文读完。你要一句一句,一行一行的读,记得上一句再读下一句,多读几遍,把眼睛闭上也能背出来,才再多加一句。如此一句一句的加下去就会背了。千万不可贪多,贪多嚼不烂。就像那位问吃肉可不可以开悟的居士。我告诉他说:“你若能一口吞一只牛,你就能开悟。若不能一口吞一只牛,那是永远不能开悟的。但他还是不懂,说他没办法。若没办法怎么想要开悟呢?试问哪一个佛是吃肉开悟的?哪一个祖师或菩萨是吃肉开悟的?为什么你要那么特别,又要吃肉又要开悟?这只是开吃肉的悟。因为吃肉是贪心,他将来的果报可不得了,因为他欢喜吃别人的肉,别人也欢喜吃他的肉,可惜他还不知其危险性。读楞严经可不要贪多,虽然楞严咒很长,但你要是专心也会背诵的。

妙法是法法皆妙,没有一法不妙。我讲妙法莲花经,单讲妙法两个字就讲了好几天,而妙法两个字也总没讲完。不过比起智者大师那相差太远了。智者大师讲妙字讲了九十天还没讲完。那么什么是妙法?你知道也是妙法,不知道的更是妙法!如果不知道才是妙法,那么,能够学吗?现在就要学不知道,学不知道打妄想:学不知道嗔恨心,学不知道生贪心,学不知道生痴心:把贪、嗔、痴丢了不要,这就是妙。你要是舍不得贪、嗔、痴,那就妙也不妙了。能舍了贪、嗔、痴,那是不妙而妙。你想要知道这个原理,就须专心一致的用功修行,到了得到五眼六通时,就会知道这个原理和这个妙法。

“妙法莲花经”,谈到妙法的妙,有众生法妙和佛法妙。现在是按照天台宗所定的六即佛来解释这个妙法。妙法就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议。

所谓妙法,放在佛的份上,它没增一点。在众生份上,也没减一点。在诸佛的份上,它也不静;在众生份上也不灭。这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妙法的本体。我们人人本具,个个无缺:可是却没人认知道,这叫理即佛;只是具有佛的道理。所以说人人是佛,只可以说是理即佛。


相关文章

  • 妙法莲华经 生字注音
  • 妙法莲华经 注音 卷第一 后 hou4 秦 qin2 龟 qiu1 兹 zi2 国三藏 zang4 法师鸠 jiu1 摩罗 luo2 什 序 品第一 耆 qi2 闍 du1 崛 jue2 烦恼 nao3 逮 dai4 得己 ji3 利 阿 ...查看


  • 关于梵文写本[法华经]
  •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探讨<妙法莲华经>梵文写本及其译注本的概况.着墨较多的是梵本<法华经>在中国内地.新疆.西藏以及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域自19-20世纪初叶的新发现,特别述及在喀什噶尔.尼泊尔.吉尔吉特等地所发现的 ...查看


  • 多宝塔碑译文
  • <多宝塔碑>白话译文 大唐国长安城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碑文 南阳人岑勋撰文.朝议郎.加尚书衔.兵部员外郎.琅琊人颜真卿书丹.朝散大夫.代理尚书.都官郎中.东海人徐浩题写匾额. 咦,<妙法莲华经>,乃是 ...查看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注音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an3)右肩 ...查看


  • 中国文学典籍
  • I.法华经 开元释教录略出 法华三昧经一卷 宋凉州沙门释智严译 无量义经一卷 萧齐天竺沙门昙摩伽陀耶舍译 萨昙分陀利经一卷 僧佑录云安公录中失译 妙法莲华经七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上四经十卷同帙计一百九十纸 [凤] 正法华经十卷 西晋三藏 ...查看


  • 印广法师讲解[法华经
  • 大乘妙法莲华经讲记·序品第一 印广法师主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下面我们来解释<大乘妙法莲华经>的经题.有的叫<妙法莲华经>,也有的叫作 ...查看


  • 关于多宝塔的常识.碑文及译文
  • 关于<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的常识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年(752)立.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现藏于西安碑林.楷书,高285厘米,宽10 ...查看


  • 净空法师讲 妙法莲华经(第十九集)台湾景美华藏佛教图书馆 | 儒释道多元文化讲堂
  • 上次我们将「宗趣通别」介绍过了,今天接着给诸位介绍「部类品会」,在十门开启裡面是第八,就是第八大段,第九段是「传译感通」,下面就入经文.在我们经本的前面有一篇终南山道宣律师的「弘传序」,这篇弘传序内容也是讲的本经大意.如果我们要省略掉的话, ...查看


  • 莲心禅韵:莲花与佛教
  • 莲心禅韵:莲花与佛教 踏进寺庙,低眉微笑的菩萨跏趺于莲花座上:救苦救难的观音脚踩花,对著大千火宅洒下甘霖.道场印制的善书,在商家店面外的骑廊随手可取,封面上一朵红莲伴著低垂的荷叶,少了开在湖塘的艳丽,多了几分善意.志哀的白包上也赫然一组黑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