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渔夫]原·译文

《楚辞‧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1]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2]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3]何故深思高举,[4]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5]物之汶汶者乎![6]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7]「沧浪之水清兮,

[8]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9]遂去不复与言。

〔注〕[1]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屈原曾任此职。[2]淈(gu古) :搅混。[3]铺(bo补) :吃。歠(chuo啜) :饮。酾(li离) :薄酒。[4]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 自命清高。举,举动。[5]察察:洁净。[6]汶(men门) 汶:玷辱。[7]鼓枻(yi义) :打桨。[8]

样子。[9]「沧浪之水清兮」四句:按这首《沧浪歌》也见于《孟子‧离娄上》,二「吾」字皆作「我」字。

【译文】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楚辞‧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1]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2]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3]何故深思高举,[4]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5]物之汶汶者乎![6]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7]「沧浪之水清兮,

[8]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9]遂去不复与言。

〔注〕[1]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屈原曾任此职。[2]淈(gu古) :搅混。[3]铺(bo补) :吃。歠(chuo啜) :饮。酾(li离) :薄酒。[4]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 自命清高。举,举动。[5]察察:洁净。[6]汶(men门) 汶:玷辱。[7]鼓枻(yi义) :打桨。[8]

样子。[9]「沧浪之水清兮」四句:按这首《沧浪歌》也见于《孟子‧离娄上》,二「吾」字皆作「我」字。

【译文】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相关文章

  • [渔父]导学案 1
  • <渔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形象,探讨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 3.思考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查看


  • 浅谈"渔父"精神在吴镇绘画中的应用
  • [摘要]中国美术史上有文献记载渔父形象的绘画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之际,在此之后,传世的画作中便留有渔父形象,至元代时,渔父形象在山水画中最为盛行.吴镇将渔父这一形象赋予了更多的时代意义和思想内涵,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通过对画面内容进行对比和 ...查看


  • 离骚 译文 2
  • 离骚译文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苗裔子孙,我先父的尊名叫做伯庸. 正当夏历寅年的孟春正月,又在庚寅之日我便降生. 生父观察我初生的器宇容度,始将美名赐予儿身. 我的美名叫做正则,我的表字称为灵均. 我既有华盛的内在美质,又有清秀的外貌丰姿. 披佩 ...查看


  • [史记]中渔夫形象浅析
  • <史记>中渔夫形象浅析 摘要:<史记>中司马迁为我们叙述了一系列零散的渔夫形象,这些形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完整的意象群,为我们认识这个特殊人群的生存环境列开了足够宽阔的思路. 关键词:渔夫 处士 隐逸 政治谋略 ...查看


  • 文言文被动句试题
  • 被动句专项训练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实例一] (1)郤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 译文: (2)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 ...查看


  • 屈原[橘颂]评析及尝试翻译
  • 屈原<九章·橘颂>评析及尝试翻译 龙 洋 (西安市临潼区马额中学 高中一级教师.语文教育硕士 西安710609) 作者简介: 龙洋,西安临潼人,1967年10月生,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陕西省首批高中语文骨干教师.198 ...查看


  • 必修一名著导读
  • 必修一名著导读 <论语> [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的书.<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查看


  • 好事近·渔夫词(朱敦儒)原词及翻译赏析
  • 好事近·渔夫词(朱敦儒)原词及翻译赏析 好事近·渔夫词(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 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年)辞官离开朝廷,长 ...查看


  • [归去来兮辞并序]
  • <归去来兮辞并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积累"来.胡.奚.而.以.谏.樽.觞.眄.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