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练习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不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它只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增进文言语感的一种训练方式。翻译可以全面集中地训练对实词意义的确认,对虚词功能的把握,对句子语气的理解,对句中词语结合、点段的认识。所以,要积极看待这一训练。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文言造句的方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练习“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生僻的文言字词和“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一定要译成相应的现代汉语。

2.有些虚词只起到参与“造句”的作用,不要牵强“对译”;有些虚词古今相通,可以保留在翻译后的语句中。

比如“人之为学有难易乎”,这个“之”是助词,不译。再如“学以致用”,“以”字也可以不译。

3.有“成分省略”,译文要将省略的成分添补在恰当的位置上。

4.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因此在翻译时可能要对原句某些词语的顺序作必要、合理的调换。

在上一讲读古典诗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这一点了。“两个黄鹂呜翠柳”,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有两只黄鹂在青翠的柳枝上呜叫,词序要调整。因此,古汉语有本身造句的习惯、法则,翻译成现代汉语则应当符合现代汉语的造句习惯、法则。

对比《出师表》的原文和译文: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茅庐之中。

译文:先帝不因臣(身份)低微鄙俗,屈尊亲往,三次来到茅庐中看望臣。

这是诸葛亮的话。“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以”表示原因,应该译成“因为”。先帝指刘备,“臣”译成第一人称“我”也可以。“卑鄙”,现代汉语中的“卑鄙”是一个贬义词,但在上面引文句中指的是出身低微卑俗,不含贬义。当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刘备礼贤下士,并不看重他的出身。“卑鄙”译为卑微、低微,是直译。

“猥自枉屈”就是屈尊亲自来。把意思体会清楚,表达出大致意思,这是活译、意译。

“三顾臣于茅庐之中”,三次来到茅庐中看望我。如果照原句语序译成:三次看望我在茅庐中,就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①一狼洞其中。    《聊斋志异》

②其一犬坐于前。   《聊斋志异》

③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译文:

①一只狼在里面打洞。

②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③您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一狼洞其中”,一只狼在里面打洞。这个“洞”是动词,在其中打洞。

“其一犬坐于前”,这个“犬”要结合原文来理解。原文中没有出现狗,讲两只狼,其中一只坐在前面。“犬”是修饰狼的坐姿,像狗一样直着身子坐在前面,这叫“犬坐”。所以,括号里要补省略成分: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君将哀而生之乎”,“生”是使……生,使……活下去。所以这个“生”字不是单独意义的生存、生活,而是使动用法。

这就是特殊用法,要靠积累。“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不能译成:孔子登上泰山小了天下。应该是:认为天下都变小了。“小”是认为小,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再看这些例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②吾谁与归?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④负者歌于途。

“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先看这句译文:“我只爱莲花出于淤泥而不染。”可以略去“之”字,“不染”是不被污染,是被动句式。

“吾谁与归?”“归”有投奔的意思;“与”,追随。我追随投奔谁呢 ? 词序应该调整。

“马之千里者”,指的就是千里马。千里马有时一次进食就能吃光一石 (dàn) 米,所以“食”读成“ sì ”,用作动词。

“负者歌于途”,“负”:背负、背包、挑担。“者”:……的人。“歌于途”:就是“于途歌”,在路上歌唱。词序需要调整。

所以在翻译中进一步解决字词关、语意关、语序关,把翻译当成一种训练。文言文学习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提高,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对今后文言文的学习非常有用。

三、练习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不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它只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增进文言语感的一种训练方式。翻译可以全面集中地训练对实词意义的确认,对虚词功能的把握,对句子语气的理解,对句中词语结合、点段的认识。所以,要积极看待这一训练。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可以发现文言造句的方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练习“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生僻的文言字词和“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一定要译成相应的现代汉语。

2.有些虚词只起到参与“造句”的作用,不要牵强“对译”;有些虚词古今相通,可以保留在翻译后的语句中。

比如“人之为学有难易乎”,这个“之”是助词,不译。再如“学以致用”,“以”字也可以不译。

3.有“成分省略”,译文要将省略的成分添补在恰当的位置上。

4.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因此在翻译时可能要对原句某些词语的顺序作必要、合理的调换。

在上一讲读古典诗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这一点了。“两个黄鹂呜翠柳”,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有两只黄鹂在青翠的柳枝上呜叫,词序要调整。因此,古汉语有本身造句的习惯、法则,翻译成现代汉语则应当符合现代汉语的造句习惯、法则。

对比《出师表》的原文和译文: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茅庐之中。

译文:先帝不因臣(身份)低微鄙俗,屈尊亲往,三次来到茅庐中看望臣。

这是诸葛亮的话。“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以”表示原因,应该译成“因为”。先帝指刘备,“臣”译成第一人称“我”也可以。“卑鄙”,现代汉语中的“卑鄙”是一个贬义词,但在上面引文句中指的是出身低微卑俗,不含贬义。当时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刘备礼贤下士,并不看重他的出身。“卑鄙”译为卑微、低微,是直译。

“猥自枉屈”就是屈尊亲自来。把意思体会清楚,表达出大致意思,这是活译、意译。

“三顾臣于茅庐之中”,三次来到茅庐中看望我。如果照原句语序译成:三次看望我在茅庐中,就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①一狼洞其中。    《聊斋志异》

②其一犬坐于前。   《聊斋志异》

③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译文:

①一只狼在里面打洞。

②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③您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一狼洞其中”,一只狼在里面打洞。这个“洞”是动词,在其中打洞。

“其一犬坐于前”,这个“犬”要结合原文来理解。原文中没有出现狗,讲两只狼,其中一只坐在前面。“犬”是修饰狼的坐姿,像狗一样直着身子坐在前面,这叫“犬坐”。所以,括号里要补省略成分: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君将哀而生之乎”,“生”是使……生,使……活下去。所以这个“生”字不是单独意义的生存、生活,而是使动用法。

这就是特殊用法,要靠积累。“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不能译成:孔子登上泰山小了天下。应该是:认为天下都变小了。“小”是认为小,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再看这些例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②吾谁与归?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④负者歌于途。

“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先看这句译文:“我只爱莲花出于淤泥而不染。”可以略去“之”字,“不染”是不被污染,是被动句式。

“吾谁与归?”“归”有投奔的意思;“与”,追随。我追随投奔谁呢 ? 词序应该调整。

“马之千里者”,指的就是千里马。千里马有时一次进食就能吃光一石 (dàn) 米,所以“食”读成“ sì ”,用作动词。

“负者歌于途”,“负”:背负、背包、挑担。“者”:……的人。“歌于途”:就是“于途歌”,在路上歌唱。词序需要调整。

所以在翻译中进一步解决字词关、语意关、语序关,把翻译当成一种训练。文言文学习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提高,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对今后文言文的学习非常有用。


相关文章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案
  • [文言文阅读]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案 目标:1 考纲解读: 2 命题趋向和应试对策: 3 理解文言翻译的误区,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 4 针对练习. 重点:方法指导,针对练习. 课时:4课时. 方法:导学. 准备:学案. 内容和过程: ...查看


  • 01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方法
  • 文言翻译(一) :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方法 全昌波 教学目的:1. 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标准.原则.方法. 2. 运用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与方法进行文言文翻译.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下面我们以高中教材课文片断为范例,一起 ...查看


  • 中考文言文命题走向及复习方法
  • 中考文言文命题走向及复习方法 时间:2012-05-08 08:42:21 来源:转载 作者:佚 名 点击: 34 中考文言文命题走向及复习方法 转载"槐荫学苑""百度无痕"帖 语文成绩的取得,功夫在 ...查看


  •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海南侨中初一语文组 刘玥彤 教学目标: 1.能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词,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能正确流利的背诵课文并能默写. 3.能用故事性的语言正确翻译本文. 4.挖掘本则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 ...查看


  • [五柳先生传]课后练习答案
  • <五柳先生传>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背诵课文,画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说说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通过背诵,增加 ...查看


  • 小学趣味文言文(3-5年级)
  • 学习指南 1.了解文言文的概念 2.学习文言文的好处 3.了解文言文词句翻译的基本方法 4.学习文言文 5.实战演练 6.课后练习 课堂引入 有一子弟不学无术,但却爱卖弄斯文,之乎者也时不离口,以至其岳父甚轻之. 一日,岳父有疾卧床不起,此 ...查看


  • 5.伤仲永(导学案)
  • 5 伤仲永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朗读与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和要求,这一点,本教学方案考虑得很到位.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是文言文教学最重要的要求,符合现阶段学生实际需求.为此,本教案特别 ...查看


  •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 博客首页 登录注册 让你的微博变成经典语录 发博文 博文 一松柏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czhangmingcheng [订阅][手机订阅] 首页 博文目录 图片 关于我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个人资料 ...查看


  •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1.寓言二则-画蛇添足
  • 21. 寓言二则 第二课时-画蛇添足 一.创设情境 放<画蛇添足>的现代文录音,教师在前边配表情,配口形,配动作,如演"双簧"一般,让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有趣的图画.(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