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
以下是黄煌教授于07年11月22日晚在广东省中医院作的学术讲座记录。
一、常用经方的应用体会
1. 排脓散
组成:枳实 芍药 桔梗
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
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 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所以可称“排痰散”
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 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
2. 小半夏加茯苓汤
《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
治偏头痛,伴吐水者。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
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
3. 芍药甘草汤
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
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
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
4. 栀子厚朴汤
组成:栀子 厚朴 枳实
原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治焦虑症专方。
表现有:腹满、多气、食欲不振,出汗。
5. 甘草泻心汤
狐惑病专方,治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其它药用常量。
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它有修复粘膜的作用,可作为粘膜修复剂,治疗粘膜糜烂充血,可治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阴道炎、宫颈炎
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治疗抑郁症专方。治疗“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张仲景时代:战争抑郁症。
症状:
烦:睡不好觉,注意力不集中
惊:做恶梦,心慌心悸
胸满:胸闷,气透不过来
用法:原方即可,不要乱加减,如合欢皮,夜交藤,钩藤等,有可能
破坏原方的结构
7. 温胆汤
组成:半夏 茯苓 甘草 陈皮 枳壳 竹茹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专方,不是温药,是壮胆药,胆寒适用。 胆小,心惊胆战,吓破胆后,服此方。
症状:胸闷心悸,血压高,腹胀;此病多有。
8. 五苓散
治疗脂肪肝专方。
阳气不足,寒湿停留体内,五苓散可通阳,称通阳散。 症状:见肚大,面发灰,肉多,食即腹泻,腹胀,胃口好,血脂高;脂肪肝患者肝较脆弱。 用法:打成粉,装胶囊,用麦糊送服,或用脱脂酸奶调服,或泡茶喝亦可。
9. 半夏泻心汤
治胃炎专方,治上消化道炎症。中青年男性,喝酒者多有 用法:
如果舌淡,脸较晦暗,病程较久:加点肉桂,即与黄连汤合方 如果大便干结,糜烂出血,脸色通红,少加大黄,即与三黄泻心汤合方
10. 猪苓汤
治膀胱炎,泌尿道感染专方。比八正散疗效稳定
用法:
若尿痛甚,尿黄加栀子
尿路结石合四逆散,通淋排石,比金钱草好
11. 黄连阿胶汤
治疗干燥综合征。
养阴药基本无效,小柴胡汤有一点效果 许多干燥综合征是女性,皮肤白,嘴唇通红,舌红,睡眠差,月经淋漓不尽或量较多
症状缓解很快,眼干,口干好转,睡眠好转
12. 小柴胡汤
治小柴胡汤综合征
治疗感冒。
头面部炎症:中耳炎、鼻窦炎,虹膜炎;
皮肤科:过敏性皮炎;
呼吸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
内分泌科:桥本氏病;
风湿科: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伏邪在少阳经);
精神科: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征。
往来寒热:疾病处于迁延期,进入慢性化 半表半里:军事上的概念,和:求和。不断发作,反复发作的疾病,过敏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不断发烧的免疫性疾病
13. 大柴胡汤
治大柴胡汤综合征
最关键指征:《金匮》:心下按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用大柴胡汤一定要腹诊,心下按之疼痛、硬满者用之。 痛得厉害的用最好,肚子饱满、充实也可用;按压后手指尖有抵抗感也可用。
治胆囊炎,胰腺炎专方。胆结石发作,可配合茵陈蒿汤和三黄泻心汤 治高血压有效,加黄连,或合桂枝茯苓丸(伴下肢浮肿,舌质暗红) X 综合征: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早搏,或房颤,慌慌张张,吃人参不能解决问题,炙甘草汤服后胀肚子者,用大柴胡汤
代谢综合征:血压高,血糖高,结实,肥胖
支气管哮喘:胁下硬满,合桂枝茯苓丸
胆汁返流性胃炎,乳腺小叶增生
14. 三黄泻心汤综合征
治疗很多出血性病症。 鼻出血,支气管扩张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出血、高血压、血液病、脾功能亢进
15. 桂枝汤
非感冒药,非发汗药,是强壮剂,治人。 张仲景时代:一群从战场上下来的疲惫不堪的将士,几番搏杀,一路上饥寒交迫,血糖很低,功能很差。出汗,是疲劳的汗,惊吓的汗。给服姜汤。桂枝汤是特制姜汤,军用姜汤:包括姜、枣、桂皮、芍药、甘草,喝完后吃粥,服用后瞬间血糖可达到高峰。服用后再睡觉,盖
被子:半夜,阳气升腾,出汗,第二天则精神很多,疲劳恢复。 现代:用于大病后,大出血后,产后,运动疲劳后调理;肿瘤患者,手术后化疗后。表现为不能食,呕吐,消瘦
16. 炙甘草汤 张仲景时代:治疗受伤的伤员,受伤、中箭后血流不止。心动悸、脉结代:循环功能不全,将要失血性休克
阿胶,生地止血,人参,肉桂,甘草,麦冬强心,大枣30枚补充能量,并加米酒。本方是止血药,强心药,滋补药,强壮药,不是治心律失常的药。
这两张方只看人不看病。
17. 温经汤
治妇人,年50许,女性美感消失,嘴唇干枯,指掌角质化,手粗糙,干燥,开裂,唇干枯,无血色,头发枯黄,脸上黄褐斑,皱纹,月经不来
这是真正的血虚。
本方是美容方、美首方,是女性的一张良方。
18. 桂枝茯苓丸
原用治症痼害。为产妇用方,治难产,死胎不下,古人认为是催生汤。 可治深部静脉血栓,水肿。冠心病后装支架,肺动脉栓塞,一动则气喘,两目暗黑,合大黄蟅虫丸
治痔疮;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加牛膝
适用桂枝茯苓丸体质,一种瘀血性体质
19. 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阳萎效果不错,可称东方伟哥。朱良春先生经验;冠心病患者忌用,会引发心绞痛。
闭经可用,温阳,有黄体酮样作用。
心动过缓。
坐骨神经痛:本方合芍药甘草汤
失眠、嗜睡:晚上不眠,白天瞌睡
本方体质:面黄暗,动作比较迟缓,对寒冷不敏感,皮肤粗糙,无汗。
二、使用经方的三个感悟
1. 重视原文,但不局限在原文。
经典是真的,但不全,它只是局部,一角。
其表述只是一个,或一类病的典型症状。 要吸收后世的东西,千金方,外台秘要,金元四大家,明清,日本汉方医家。
2. 经方的加减要慎重。
A. 按仲景原则加减。
B. 经方的合方。
如小柴胡汤加干姜、五味子,治变异性哮喘
大柴胡汤合三黄泻心汤、小陷胸汤
用原方,便于总结经验
3. 既重视仲景方,也重视唐宋方。
王清任的书:有很多好方。
从后世方中寻找有效药物。
糖尿病足:四味健步汤(赤芍、丹参、石斛、牛膝),消除血栓效果好 唐代治疗腰腿酸软:石斛用得很多。牛膝:扩张下肢血管;石斛:保护血管。
黄煌经方治疗肿瘤
腫瘤特點:細胞過度增殖
西醫治療:非早期(不能切除者) 便使用綜合治療
中醫介入的腫瘤患者,通常為受不了化療或兼有其他慢性重症不適用化療者。
基本思路:調整體質、緩解症狀、提高生存質量(保持三不:1. 精神不乏,2. 體重不減,3. 胃口不倒;留人治病) 、延長生命 (消、托、補法兼用)
優點:1. 副作用小;2. 患者易接受;3. 治療成本低
一般民間常用偏方:山豆根、附子、蟾酥…
肝癌: 使用活血化瘀的思路並不正確
一、 小柴胡湯
1. 本方適用於腫瘤伴有噁心、嘔吐、發熱(疾病處於遷延期、慢性化階段) →常見血液系統、胃癌、肝癌、肺癌,發燒不愈(往來寒熱) 為主症
黃煌老師臨床醫案:
(1) 本方合桂枝湯(柴胡桂枝湯) ,治療骨髓異常增生病所致發熱,能迅速退熱(柴胡可至30g 、用紅參代人參、肉桂及桂枝各10g)
(2) 本方加連翹30g 以上,可治療胃癌、肝癌轉移後的腹痛、嘔吐→延長生命期
(3) 本方加連翹、茯苓、豬苓,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配合西藥(羥(ㄑㄧㄤ) 基脲(ㄋㄧㄠ)) ,可穩定病情
2. 本方適用於全身狀況較好,無貧血之腫瘤患者的體質調養→小劑量(小於8兩,因為要長期食用) ,可配合【麥門冬、天門冬(贏瘦;癌症可胖不可瘦) 】、枸杞(多醣、防貧血) 、【茯苓、豬苓、澤瀉、白朮(建脾利水) 】、肉桂
3. 加連翹30g(本草:主寒熱、鼠痿瘰癘、廱腫惡瘡、癭(ㄧㄥ) 瘤、結熱、蠱毒;張錫純:瘡家聖藥;副作用→量大可致腹瀉) ,可治療淋巴瘤轉移致淋巴結腫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4. 動物實驗:小柴胡湯的動物實驗有一堆,提示抑制 / 誘導癌細胞、調節
二、 五苓散
豬苓15~30g 澤瀉20~40g 白朮15~30g 茯苓15~30g 桂枝10~20g/肉桂6~12g
(古方治療水逆:渴欲飲水,水入則吐)
1. 本方適用腫瘤伴有腹瀉、浮腫或腹水、胸水者,以肝、腸、肺癌
居多(化療後可見水逆諸症)
→可緩解軀體症狀、緩解口渴,大便成型
→消除精神神經方面症狀 – 頭昏、暈、水氣上沖、肌動、心悸 →本方含黃耆桂枝五物湯,治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熱多(小柴胡證) 、多汗浮腫(五苓散證)
→本方配合真武湯,治療肝癌、肝硬化
2. 本方與小柴胡湯合用名柴苓湯,可用於腫瘤化療期後之常規體質調養
醫案:用於子宮頸癌患者化療時,緩解腹瀉、白細胞、血小板下降、下肢浮腫,
但服藥期較長(3~4週以上)
黃煌老師語:本方不限子宮頸癌均可使用以調體質 (化療中)
三、 炙甘草湯 (傷寒 177條)
原方:甘草 生薑 人參 生地 桂枝 阿膠 麥門冬 麻仁 大棗
黃煌方:炙甘草3~15g 乾薑5~10g 人參或黨參10~20g 生地10~20g 肉桂6~12g
阿膠6~12g 火麻仁6~12g 大棗15~30g
1. 本方是腫瘤患者惡液質,極度消瘦、貧血時之營養方,以食道、胃、肝、肺癌居多
(體質極度虛弱、大出血後循環衰竭) →推測用於當時戰爭傷員 為古代的止血強方,又稱復脈湯
大劑量生地、阿膠→止血
人參、桂枝、炙甘草、麥門冬→強心定悸
本方含19種胺基酸,9種為人類必須胺基酸
2. 本方麥門冬(主贏瘦短氣) 可重用,並可加入天門冬(養肌膚)
3. 本方可加入龍骨、牡蠣、山藥
龍骨、牡蠣→動悸(動則氣促) ,貧血者多見
山藥→健脾、增加食慾,因為含澱粉,可以增加龍骨、牡蠣有效成分的吸收
(礦物類藥物加澱粉,可以增加有效成分的吸收)
4. 本方宜久煎,並以米酒或黃酒煎服 (有利藥方中有效物質釋出) 仲景方曰: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內膠烊(ㄧㄤ) 消盡,溫服一升,日三升
地黃得酒良
5. 本方可做為煎膏劑,以利長期服用 (因為含阿膠)
(20~30劑加入冰糖、桂圓、蜂蜜等)
6. 服藥期間配合紅燒豬蹄等富含膠質食物
加黃酒、薑、蔥、冰糖、八角、花椒,用小火煮3~4個小時,去浮油,大火收汁 (黃煌大師美食講堂)
7. 本方的效果判定,近期主要看食慾、精神、大便,遠期主要看體重、營養狀況
若腹瀉、腹脹→不良反應
→湯液過濃 (減少劑量,一劑服2~3天)
四、 附子理中湯 (也有附子理中丸)
黃煌方:制附子6~12g 黨參10~20g/紅參6~12g 乾薑10~20g 白朮10~20g
炙/乾甘草6~20g
1. 本方適用於腫瘤患者化療後的腹瀉、腹脹
面色黃暗、精神萎靡、食慾不振、四肢皮膚色青、脈象沉著無力等,可配合肉桂、茯苓
陽虛→膚黑無光澤
陰虛→唇紅膚白
2. 本方可用於胰腺(多陰黃) 、肝、腸癌等消化腫瘤出現腹瀉者 黄煌经方治疗感冒经验
感冒(傷風) ,寒流感
一、小柴胡湯
經方:柴胡半斤(8兩) 黃芩3兩 人蔘3兩 甘草3兩 半夏半升 生薑3兩 大棗12枚
黃煌方:10~20g 10~20g 黨蔘 生甘草 薑制半夏 乾薑 大棗
劑:3~5 6~12g 3~6g 6~12g 6~12g (小)15~30枚
價:5.5/劑 3~6片 (大)6~12枚
1. 發熱性疾病,病毒性感冒
(往來寒熱)
2. 以發熱、汗微出、不退為特徵(症狀較多樣、複雜)
3. 恢復期一般較久
4. 此種感冒較易轉移,誘發他症(肺炎、心肌炎….)
5. 欲退燒,柴胡用量要加大,可用到30~45g,至少20g(初劑大汗,脈靜身涼為安)
6. 加連翹(30~50g)可治淋巴腫、咽痛
連翹:瘡家要藥,證:汗出而煩,淋巴結腫大,(瘰癘) ,燒不退 由小柴胡湯加減成[柴胡,甘草,黃芩,連翹]
7. 加桔梗(6~12g),生石膏(10~20g) 治扁桃體炎、紅腫。 利咽清熱
8. 經期感冒多用小柴胡湯(熱入血室)(可加薑、棗或桂枝) ,經期若腹痛甚,可加桂枝和白芍,即為柴胡桂枝湯
9. 嘔吐者,湯液要濃縮(去藥渣再煎)
10. 煎藥不便,可用小柴胡沖劑兩包,但含糖量較大,糖尿病禁。
二、葛根湯
經方:葛根4兩 麻黃3兩 桂枝2兩 芍藥2兩 甘草3兩 生薑3兩 大棗12枚
黃煌方:葛根12~30g 生麻黃5~12g 肉桂3~6g 白芍(解痙止痛)/赤芍(去瘀)10~15g
生甘草3~10g 生薑10~20g/乾薑5~10g 大棗15~30枚(小)/5~10枚(大)
劑量:3-5 價:3/劑 (明通治傷風顆粒)
1. 惡寒無汗,體格壯實,頭痛身重者。
→體力勞動者, 青壯年, 酒客, 肌肉結實, 膚黑, 皮膚乾, 咽不紅, 無感染者。
2. 肌肉酸痛、關節痛、頭項強痛、項背強几几
3. 此乃溫和之發汗解表劑,服後覆取(蓋被) 微似汗
4. 麻黃含興奮劑成分,運動員賽前禁用(藥檢陽性)
(桂枝可緩解) 凡體型瘦弱,面白多汗,體弱多病,慎用/禁用。
5. 天然之提神、抗疲勞藥(感冒後之嗜睡,易疲倦可用)
6. 可用於醒酒
7. 加川芎(6~12g)、辛夷花(5~10g) 可治鼻炎、鼻塞、鼻竇炎
8. 加大黃(制,5~10g) 治感冒紅眼,結膜炎,眼垢多,大便秘結,可加生大黃,一般用制大黃
小柴胡湯:有汗,熱不退,咽痛,呼吸道症狀,感染 → 風熱感 V.S.
葛根湯: 無汗,肌肉痛 → 風寒感
三、大青龍湯
經方:麻黃6兩 桂枝2兩 甘草2兩 杏仁40枚 生薑3兩 大棗12枚 石膏如雞子大
黃煌方:生麻黃10~20g 肉桂3~6g/桂枝5~10g 生甘草5~10g 杏仁10~20g
生薑15~30g/乾薑6~12g 大棗10枚 生石膏10~30g
1. 體格壯實,高熱無汗,煩躁
2. 發汗退熱的峻劑,得汗即止,勿再服
3. 脈微弱,汗出惡風者 禁 ← 產婦,老年人,心功能不全,失眠,
(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 低血糖,高血壓,肺結核
4. 誤服麻黃過量 → 虛脫 ←───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 心悸 救治 生薑, 紅棗, 紅糖 混
濃糖湯
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
以下是黄煌教授于07年11月22日晚在广东省中医院作的学术讲座记录。
一、常用经方的应用体会
1. 排脓散
组成:枳实 芍药 桔梗
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
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 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所以可称“排痰散”
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 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
2. 小半夏加茯苓汤
《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
治偏头痛,伴吐水者。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
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
3. 芍药甘草汤
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
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
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
4. 栀子厚朴汤
组成:栀子 厚朴 枳实
原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治焦虑症专方。
表现有:腹满、多气、食欲不振,出汗。
5. 甘草泻心汤
狐惑病专方,治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其它药用常量。
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它有修复粘膜的作用,可作为粘膜修复剂,治疗粘膜糜烂充血,可治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阴道炎、宫颈炎
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治疗抑郁症专方。治疗“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张仲景时代:战争抑郁症。
症状:
烦:睡不好觉,注意力不集中
惊:做恶梦,心慌心悸
胸满:胸闷,气透不过来
用法:原方即可,不要乱加减,如合欢皮,夜交藤,钩藤等,有可能
破坏原方的结构
7. 温胆汤
组成:半夏 茯苓 甘草 陈皮 枳壳 竹茹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专方,不是温药,是壮胆药,胆寒适用。 胆小,心惊胆战,吓破胆后,服此方。
症状:胸闷心悸,血压高,腹胀;此病多有。
8. 五苓散
治疗脂肪肝专方。
阳气不足,寒湿停留体内,五苓散可通阳,称通阳散。 症状:见肚大,面发灰,肉多,食即腹泻,腹胀,胃口好,血脂高;脂肪肝患者肝较脆弱。 用法:打成粉,装胶囊,用麦糊送服,或用脱脂酸奶调服,或泡茶喝亦可。
9. 半夏泻心汤
治胃炎专方,治上消化道炎症。中青年男性,喝酒者多有 用法:
如果舌淡,脸较晦暗,病程较久:加点肉桂,即与黄连汤合方 如果大便干结,糜烂出血,脸色通红,少加大黄,即与三黄泻心汤合方
10. 猪苓汤
治膀胱炎,泌尿道感染专方。比八正散疗效稳定
用法:
若尿痛甚,尿黄加栀子
尿路结石合四逆散,通淋排石,比金钱草好
11. 黄连阿胶汤
治疗干燥综合征。
养阴药基本无效,小柴胡汤有一点效果 许多干燥综合征是女性,皮肤白,嘴唇通红,舌红,睡眠差,月经淋漓不尽或量较多
症状缓解很快,眼干,口干好转,睡眠好转
12. 小柴胡汤
治小柴胡汤综合征
治疗感冒。
头面部炎症:中耳炎、鼻窦炎,虹膜炎;
皮肤科:过敏性皮炎;
呼吸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
内分泌科:桥本氏病;
风湿科: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伏邪在少阳经);
精神科: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征。
往来寒热:疾病处于迁延期,进入慢性化 半表半里:军事上的概念,和:求和。不断发作,反复发作的疾病,过敏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不断发烧的免疫性疾病
13. 大柴胡汤
治大柴胡汤综合征
最关键指征:《金匮》:心下按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用大柴胡汤一定要腹诊,心下按之疼痛、硬满者用之。 痛得厉害的用最好,肚子饱满、充实也可用;按压后手指尖有抵抗感也可用。
治胆囊炎,胰腺炎专方。胆结石发作,可配合茵陈蒿汤和三黄泻心汤 治高血压有效,加黄连,或合桂枝茯苓丸(伴下肢浮肿,舌质暗红) X 综合征: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早搏,或房颤,慌慌张张,吃人参不能解决问题,炙甘草汤服后胀肚子者,用大柴胡汤
代谢综合征:血压高,血糖高,结实,肥胖
支气管哮喘:胁下硬满,合桂枝茯苓丸
胆汁返流性胃炎,乳腺小叶增生
14. 三黄泻心汤综合征
治疗很多出血性病症。 鼻出血,支气管扩张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出血、高血压、血液病、脾功能亢进
15. 桂枝汤
非感冒药,非发汗药,是强壮剂,治人。 张仲景时代:一群从战场上下来的疲惫不堪的将士,几番搏杀,一路上饥寒交迫,血糖很低,功能很差。出汗,是疲劳的汗,惊吓的汗。给服姜汤。桂枝汤是特制姜汤,军用姜汤:包括姜、枣、桂皮、芍药、甘草,喝完后吃粥,服用后瞬间血糖可达到高峰。服用后再睡觉,盖
被子:半夜,阳气升腾,出汗,第二天则精神很多,疲劳恢复。 现代:用于大病后,大出血后,产后,运动疲劳后调理;肿瘤患者,手术后化疗后。表现为不能食,呕吐,消瘦
16. 炙甘草汤 张仲景时代:治疗受伤的伤员,受伤、中箭后血流不止。心动悸、脉结代:循环功能不全,将要失血性休克
阿胶,生地止血,人参,肉桂,甘草,麦冬强心,大枣30枚补充能量,并加米酒。本方是止血药,强心药,滋补药,强壮药,不是治心律失常的药。
这两张方只看人不看病。
17. 温经汤
治妇人,年50许,女性美感消失,嘴唇干枯,指掌角质化,手粗糙,干燥,开裂,唇干枯,无血色,头发枯黄,脸上黄褐斑,皱纹,月经不来
这是真正的血虚。
本方是美容方、美首方,是女性的一张良方。
18. 桂枝茯苓丸
原用治症痼害。为产妇用方,治难产,死胎不下,古人认为是催生汤。 可治深部静脉血栓,水肿。冠心病后装支架,肺动脉栓塞,一动则气喘,两目暗黑,合大黄蟅虫丸
治痔疮;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加牛膝
适用桂枝茯苓丸体质,一种瘀血性体质
19. 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阳萎效果不错,可称东方伟哥。朱良春先生经验;冠心病患者忌用,会引发心绞痛。
闭经可用,温阳,有黄体酮样作用。
心动过缓。
坐骨神经痛:本方合芍药甘草汤
失眠、嗜睡:晚上不眠,白天瞌睡
本方体质:面黄暗,动作比较迟缓,对寒冷不敏感,皮肤粗糙,无汗。
二、使用经方的三个感悟
1. 重视原文,但不局限在原文。
经典是真的,但不全,它只是局部,一角。
其表述只是一个,或一类病的典型症状。 要吸收后世的东西,千金方,外台秘要,金元四大家,明清,日本汉方医家。
2. 经方的加减要慎重。
A. 按仲景原则加减。
B. 经方的合方。
如小柴胡汤加干姜、五味子,治变异性哮喘
大柴胡汤合三黄泻心汤、小陷胸汤
用原方,便于总结经验
3. 既重视仲景方,也重视唐宋方。
王清任的书:有很多好方。
从后世方中寻找有效药物。
糖尿病足:四味健步汤(赤芍、丹参、石斛、牛膝),消除血栓效果好 唐代治疗腰腿酸软:石斛用得很多。牛膝:扩张下肢血管;石斛:保护血管。
黄煌经方治疗肿瘤
腫瘤特點:細胞過度增殖
西醫治療:非早期(不能切除者) 便使用綜合治療
中醫介入的腫瘤患者,通常為受不了化療或兼有其他慢性重症不適用化療者。
基本思路:調整體質、緩解症狀、提高生存質量(保持三不:1. 精神不乏,2. 體重不減,3. 胃口不倒;留人治病) 、延長生命 (消、托、補法兼用)
優點:1. 副作用小;2. 患者易接受;3. 治療成本低
一般民間常用偏方:山豆根、附子、蟾酥…
肝癌: 使用活血化瘀的思路並不正確
一、 小柴胡湯
1. 本方適用於腫瘤伴有噁心、嘔吐、發熱(疾病處於遷延期、慢性化階段) →常見血液系統、胃癌、肝癌、肺癌,發燒不愈(往來寒熱) 為主症
黃煌老師臨床醫案:
(1) 本方合桂枝湯(柴胡桂枝湯) ,治療骨髓異常增生病所致發熱,能迅速退熱(柴胡可至30g 、用紅參代人參、肉桂及桂枝各10g)
(2) 本方加連翹30g 以上,可治療胃癌、肝癌轉移後的腹痛、嘔吐→延長生命期
(3) 本方加連翹、茯苓、豬苓,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配合西藥(羥(ㄑㄧㄤ) 基脲(ㄋㄧㄠ)) ,可穩定病情
2. 本方適用於全身狀況較好,無貧血之腫瘤患者的體質調養→小劑量(小於8兩,因為要長期食用) ,可配合【麥門冬、天門冬(贏瘦;癌症可胖不可瘦) 】、枸杞(多醣、防貧血) 、【茯苓、豬苓、澤瀉、白朮(建脾利水) 】、肉桂
3. 加連翹30g(本草:主寒熱、鼠痿瘰癘、廱腫惡瘡、癭(ㄧㄥ) 瘤、結熱、蠱毒;張錫純:瘡家聖藥;副作用→量大可致腹瀉) ,可治療淋巴瘤轉移致淋巴結腫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4. 動物實驗:小柴胡湯的動物實驗有一堆,提示抑制 / 誘導癌細胞、調節
二、 五苓散
豬苓15~30g 澤瀉20~40g 白朮15~30g 茯苓15~30g 桂枝10~20g/肉桂6~12g
(古方治療水逆:渴欲飲水,水入則吐)
1. 本方適用腫瘤伴有腹瀉、浮腫或腹水、胸水者,以肝、腸、肺癌
居多(化療後可見水逆諸症)
→可緩解軀體症狀、緩解口渴,大便成型
→消除精神神經方面症狀 – 頭昏、暈、水氣上沖、肌動、心悸 →本方含黃耆桂枝五物湯,治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熱多(小柴胡證) 、多汗浮腫(五苓散證)
→本方配合真武湯,治療肝癌、肝硬化
2. 本方與小柴胡湯合用名柴苓湯,可用於腫瘤化療期後之常規體質調養
醫案:用於子宮頸癌患者化療時,緩解腹瀉、白細胞、血小板下降、下肢浮腫,
但服藥期較長(3~4週以上)
黃煌老師語:本方不限子宮頸癌均可使用以調體質 (化療中)
三、 炙甘草湯 (傷寒 177條)
原方:甘草 生薑 人參 生地 桂枝 阿膠 麥門冬 麻仁 大棗
黃煌方:炙甘草3~15g 乾薑5~10g 人參或黨參10~20g 生地10~20g 肉桂6~12g
阿膠6~12g 火麻仁6~12g 大棗15~30g
1. 本方是腫瘤患者惡液質,極度消瘦、貧血時之營養方,以食道、胃、肝、肺癌居多
(體質極度虛弱、大出血後循環衰竭) →推測用於當時戰爭傷員 為古代的止血強方,又稱復脈湯
大劑量生地、阿膠→止血
人參、桂枝、炙甘草、麥門冬→強心定悸
本方含19種胺基酸,9種為人類必須胺基酸
2. 本方麥門冬(主贏瘦短氣) 可重用,並可加入天門冬(養肌膚)
3. 本方可加入龍骨、牡蠣、山藥
龍骨、牡蠣→動悸(動則氣促) ,貧血者多見
山藥→健脾、增加食慾,因為含澱粉,可以增加龍骨、牡蠣有效成分的吸收
(礦物類藥物加澱粉,可以增加有效成分的吸收)
4. 本方宜久煎,並以米酒或黃酒煎服 (有利藥方中有效物質釋出) 仲景方曰: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內膠烊(ㄧㄤ) 消盡,溫服一升,日三升
地黃得酒良
5. 本方可做為煎膏劑,以利長期服用 (因為含阿膠)
(20~30劑加入冰糖、桂圓、蜂蜜等)
6. 服藥期間配合紅燒豬蹄等富含膠質食物
加黃酒、薑、蔥、冰糖、八角、花椒,用小火煮3~4個小時,去浮油,大火收汁 (黃煌大師美食講堂)
7. 本方的效果判定,近期主要看食慾、精神、大便,遠期主要看體重、營養狀況
若腹瀉、腹脹→不良反應
→湯液過濃 (減少劑量,一劑服2~3天)
四、 附子理中湯 (也有附子理中丸)
黃煌方:制附子6~12g 黨參10~20g/紅參6~12g 乾薑10~20g 白朮10~20g
炙/乾甘草6~20g
1. 本方適用於腫瘤患者化療後的腹瀉、腹脹
面色黃暗、精神萎靡、食慾不振、四肢皮膚色青、脈象沉著無力等,可配合肉桂、茯苓
陽虛→膚黑無光澤
陰虛→唇紅膚白
2. 本方可用於胰腺(多陰黃) 、肝、腸癌等消化腫瘤出現腹瀉者 黄煌经方治疗感冒经验
感冒(傷風) ,寒流感
一、小柴胡湯
經方:柴胡半斤(8兩) 黃芩3兩 人蔘3兩 甘草3兩 半夏半升 生薑3兩 大棗12枚
黃煌方:10~20g 10~20g 黨蔘 生甘草 薑制半夏 乾薑 大棗
劑:3~5 6~12g 3~6g 6~12g 6~12g (小)15~30枚
價:5.5/劑 3~6片 (大)6~12枚
1. 發熱性疾病,病毒性感冒
(往來寒熱)
2. 以發熱、汗微出、不退為特徵(症狀較多樣、複雜)
3. 恢復期一般較久
4. 此種感冒較易轉移,誘發他症(肺炎、心肌炎….)
5. 欲退燒,柴胡用量要加大,可用到30~45g,至少20g(初劑大汗,脈靜身涼為安)
6. 加連翹(30~50g)可治淋巴腫、咽痛
連翹:瘡家要藥,證:汗出而煩,淋巴結腫大,(瘰癘) ,燒不退 由小柴胡湯加減成[柴胡,甘草,黃芩,連翹]
7. 加桔梗(6~12g),生石膏(10~20g) 治扁桃體炎、紅腫。 利咽清熱
8. 經期感冒多用小柴胡湯(熱入血室)(可加薑、棗或桂枝) ,經期若腹痛甚,可加桂枝和白芍,即為柴胡桂枝湯
9. 嘔吐者,湯液要濃縮(去藥渣再煎)
10. 煎藥不便,可用小柴胡沖劑兩包,但含糖量較大,糖尿病禁。
二、葛根湯
經方:葛根4兩 麻黃3兩 桂枝2兩 芍藥2兩 甘草3兩 生薑3兩 大棗12枚
黃煌方:葛根12~30g 生麻黃5~12g 肉桂3~6g 白芍(解痙止痛)/赤芍(去瘀)10~15g
生甘草3~10g 生薑10~20g/乾薑5~10g 大棗15~30枚(小)/5~10枚(大)
劑量:3-5 價:3/劑 (明通治傷風顆粒)
1. 惡寒無汗,體格壯實,頭痛身重者。
→體力勞動者, 青壯年, 酒客, 肌肉結實, 膚黑, 皮膚乾, 咽不紅, 無感染者。
2. 肌肉酸痛、關節痛、頭項強痛、項背強几几
3. 此乃溫和之發汗解表劑,服後覆取(蓋被) 微似汗
4. 麻黃含興奮劑成分,運動員賽前禁用(藥檢陽性)
(桂枝可緩解) 凡體型瘦弱,面白多汗,體弱多病,慎用/禁用。
5. 天然之提神、抗疲勞藥(感冒後之嗜睡,易疲倦可用)
6. 可用於醒酒
7. 加川芎(6~12g)、辛夷花(5~10g) 可治鼻炎、鼻塞、鼻竇炎
8. 加大黃(制,5~10g) 治感冒紅眼,結膜炎,眼垢多,大便秘結,可加生大黃,一般用制大黃
小柴胡湯:有汗,熱不退,咽痛,呼吸道症狀,感染 → 風熱感 V.S.
葛根湯: 無汗,肌肉痛 → 風寒感
三、大青龍湯
經方:麻黃6兩 桂枝2兩 甘草2兩 杏仁40枚 生薑3兩 大棗12枚 石膏如雞子大
黃煌方:生麻黃10~20g 肉桂3~6g/桂枝5~10g 生甘草5~10g 杏仁10~20g
生薑15~30g/乾薑6~12g 大棗10枚 生石膏10~30g
1. 體格壯實,高熱無汗,煩躁
2. 發汗退熱的峻劑,得汗即止,勿再服
3. 脈微弱,汗出惡風者 禁 ← 產婦,老年人,心功能不全,失眠,
(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 低血糖,高血壓,肺結核
4. 誤服麻黃過量 → 虛脫 ←───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 心悸 救治 生薑, 紅棗, 紅糖 混
濃糖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