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机采血小板的质量_郭俊成

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第25卷增刊(中国输血协会第六届输血大会)

·57·

大减少浓缩血小板的报废率。

好采血前咨询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人员培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结论血站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血液储存、运输、制备各环节关键控制点,增强工作人员的采集、责任心,合理开源节流,从各方面保证血液质量,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

B 1-044*

张水晶

冷沉淀的制备要点与输注的护理

瞿晓明

怀化市中心血站418000

研究冷沉淀的制备要点与输注的护理,保证冷沉淀凝血

因子的质量及输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离心法或虹吸6h 内制成新鲜冰法制备。制备要点按要求采集原料全血,

冻原料血浆,制备融化时正确的摆放方式、精确控制融化的温度和融化速度都是制备的关键控制点。输注的护理细致的心理护理、严格的查对制度以及掌握输注的注意事项是输注冷沉淀基本要求。掌握成分血的制备要点与输注的护理,对于保证血液制品安全和输注有效至关重要。

B 1-041过期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探讨

王美蓉

大连市血液中心116001

为了使血液满足临床供应,减少血液报废,降低

血液资源浪费。方法根据2007 2011年发出的悬浮红细

目的

胞总量、过期血量、按各血型出库量以及按年月分别统计汇总。结果根据以往的采、供血量,制定了严格的血液过期报废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库存管理规程,并根据临床需求,及时与血液采集部门和采血计划下达人员交流沟通,及时调整遵循先进先出的发血原则,每天盘点库采血计划和库存量,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防止了血液的浪费又能够保证血液供应。结论报废率。

良好的沟通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血液过期

B 1-045用F Ⅷʒ C 回收率评价冷沉淀制备

工艺的探讨

张庆武

张益荣

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261041

目的方法

探索和建立对冷沉淀制备工艺评价的有效方法。选择体检和血液初筛合格的无偿献血者30人(男20肖玉华

B 1-042核对措施在血站成分科各环节的

应用

马丽华

大连市血液中心116001

随着成分输血发展的日新月异,输血安全也越来

越受到社会关注,血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

目的

效果与生命安全。成份科的核对是涉及多环节贯穿所有成份制备始终的一项艰巨细致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可能会引起安全隐患。方法核对措施在实施前的人员培训,入待检库、在分离过程中、血液隔离、放行等整个工作环节应采取相应的核对措施。结果我中心2010年3月至

在血液采集、制备、发今制作各种血液成分制品达13万袋,

放过程核对中实施严格的核对制度,无1例严重事故的发各个工作环节均按生。结论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质量教育,

照规定进行核对,减少人为差错,已取得显著成效,从而保证

血液质量和患者临床输注的安全。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人女10人)采集400ml 全血30袋,按照

(血站部分)和《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BG 18469-规程》

2001)要求进行冷沉淀制备、储存和含量检测,分别计算从全新鲜冰冻血浆到冷沉淀、全血到冷沉淀血到新鲜冰冻血浆、

(分别以“一步回收率”、“二步回收三个过程F Ⅷʒ C 回收率,

“终回收率”率”和标示)和3个制品中的F Ⅷʒ C ,并将终回收40% 50%(n =16)、率按≥50%(n =8)、≤40%(n =6)分成高中低3组,用SPSS17. 0统计学软件作相关数据处理,分析评价回收率与冷沉淀成品F Ⅷʒ C 在冷沉淀制备工艺中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间联系。结果终回收率(46. 68ʃ 7. 43)个较沉淀成品F Ⅷʒ C (102. 20ʃ 体间变异系数(CV =15. 91%),

26. 55)变异系数(CV =25. 98%)明显小,且从全血到新鲜冰冻血浆的回收率(一步回收率73. 20ʃ 7. 00)的变异系数(CV =9. 57%),相对从新鲜冰冻血浆到冷沉淀回收率(二步回收率63. 59ʃ 10. 70)的变异系数(CV =16. 83%)更加稳定;在终回收率组别中沉淀成品F Ⅷʒ C ,高、中组比(129. 21ʃ

98. 98ʃ 25. 52)和中、91. 46ʃ 11. 69,低组比(98. 98ʃ 24. 52,7. 79)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利用F Ⅷʒ C 回收率评价冷沉淀制备工艺和产品质量,比单纯采用质量抽检控制成品冷沉淀Ⅷʒ C 含量更加科学、有效。

B 1-043全自动成分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

保存时间探讨

刘川桥

刘米佳

武汉血液中心430030

探讨用全自动成分分离机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在

22ħ 保存0、1、3、5d 的质量效果。方法随机抽取30袋用压延膜四联血袋采集的400ml 全血,使用全自动成分分离机

1、3、5d 的血小板含量、并检测0、白膜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

pH 值、白细胞混入量、红细胞混入量、血小板容量及无菌试

验。结果用全自动成分分离机使用压延膜四联血袋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在保存5d 的血小板含量、白细胞混入量、红细

pH 值与保存0d 的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胞混入量、0. 05)。结论

用压延膜四联血袋采集的全血制备浓缩血小

板在保存5d 的质量效果均符合国家标准,如临床应用可大

目的

薛炼

B 1-046如何保证机采血小板的质量

郭俊成

靳丽丽

安阳市中心血站455001

我们从献血者筛选、采集中的质量控制、血小板的质量检测和血小板储存与运输5个方面,讨论机采血小板的质量保证。

孙文清

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第25卷增刊(中国输血协会第六届输血大会)

·57·

大减少浓缩血小板的报废率。

好采血前咨询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人员培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结论血站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血液储存、运输、制备各环节关键控制点,增强工作人员的采集、责任心,合理开源节流,从各方面保证血液质量,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

B 1-044*

张水晶

冷沉淀的制备要点与输注的护理

瞿晓明

怀化市中心血站418000

研究冷沉淀的制备要点与输注的护理,保证冷沉淀凝血

因子的质量及输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离心法或虹吸6h 内制成新鲜冰法制备。制备要点按要求采集原料全血,

冻原料血浆,制备融化时正确的摆放方式、精确控制融化的温度和融化速度都是制备的关键控制点。输注的护理细致的心理护理、严格的查对制度以及掌握输注的注意事项是输注冷沉淀基本要求。掌握成分血的制备要点与输注的护理,对于保证血液制品安全和输注有效至关重要。

B 1-041过期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探讨

王美蓉

大连市血液中心116001

为了使血液满足临床供应,减少血液报废,降低

血液资源浪费。方法根据2007 2011年发出的悬浮红细

目的

胞总量、过期血量、按各血型出库量以及按年月分别统计汇总。结果根据以往的采、供血量,制定了严格的血液过期报废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库存管理规程,并根据临床需求,及时与血液采集部门和采血计划下达人员交流沟通,及时调整遵循先进先出的发血原则,每天盘点库采血计划和库存量,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防止了血液的浪费又能够保证血液供应。结论报废率。

良好的沟通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血液过期

B 1-045用F Ⅷʒ C 回收率评价冷沉淀制备

工艺的探讨

张庆武

张益荣

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261041

目的方法

探索和建立对冷沉淀制备工艺评价的有效方法。选择体检和血液初筛合格的无偿献血者30人(男20肖玉华

B 1-042核对措施在血站成分科各环节的

应用

马丽华

大连市血液中心116001

随着成分输血发展的日新月异,输血安全也越来

越受到社会关注,血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

目的

效果与生命安全。成份科的核对是涉及多环节贯穿所有成份制备始终的一项艰巨细致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可能会引起安全隐患。方法核对措施在实施前的人员培训,入待检库、在分离过程中、血液隔离、放行等整个工作环节应采取相应的核对措施。结果我中心2010年3月至

在血液采集、制备、发今制作各种血液成分制品达13万袋,

放过程核对中实施严格的核对制度,无1例严重事故的发各个工作环节均按生。结论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质量教育,

照规定进行核对,减少人为差错,已取得显著成效,从而保证

血液质量和患者临床输注的安全。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人女10人)采集400ml 全血30袋,按照

(血站部分)和《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BG 18469-规程》

2001)要求进行冷沉淀制备、储存和含量检测,分别计算从全新鲜冰冻血浆到冷沉淀、全血到冷沉淀血到新鲜冰冻血浆、

(分别以“一步回收率”、“二步回收三个过程F Ⅷʒ C 回收率,

“终回收率”率”和标示)和3个制品中的F Ⅷʒ C ,并将终回收40% 50%(n =16)、率按≥50%(n =8)、≤40%(n =6)分成高中低3组,用SPSS17. 0统计学软件作相关数据处理,分析评价回收率与冷沉淀成品F Ⅷʒ C 在冷沉淀制备工艺中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间联系。结果终回收率(46. 68ʃ 7. 43)个较沉淀成品F Ⅷʒ C (102. 20ʃ 体间变异系数(CV =15. 91%),

26. 55)变异系数(CV =25. 98%)明显小,且从全血到新鲜冰冻血浆的回收率(一步回收率73. 20ʃ 7. 00)的变异系数(CV =9. 57%),相对从新鲜冰冻血浆到冷沉淀回收率(二步回收率63. 59ʃ 10. 70)的变异系数(CV =16. 83%)更加稳定;在终回收率组别中沉淀成品F Ⅷʒ C ,高、中组比(129. 21ʃ

98. 98ʃ 25. 52)和中、91. 46ʃ 11. 69,低组比(98. 98ʃ 24. 52,7. 79)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利用F Ⅷʒ C 回收率评价冷沉淀制备工艺和产品质量,比单纯采用质量抽检控制成品冷沉淀Ⅷʒ C 含量更加科学、有效。

B 1-043全自动成分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

保存时间探讨

刘川桥

刘米佳

武汉血液中心430030

探讨用全自动成分分离机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在

22ħ 保存0、1、3、5d 的质量效果。方法随机抽取30袋用压延膜四联血袋采集的400ml 全血,使用全自动成分分离机

1、3、5d 的血小板含量、并检测0、白膜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

pH 值、白细胞混入量、红细胞混入量、血小板容量及无菌试

验。结果用全自动成分分离机使用压延膜四联血袋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在保存5d 的血小板含量、白细胞混入量、红细

pH 值与保存0d 的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胞混入量、0. 05)。结论

用压延膜四联血袋采集的全血制备浓缩血小

板在保存5d 的质量效果均符合国家标准,如临床应用可大

目的

薛炼

B 1-046如何保证机采血小板的质量

郭俊成

靳丽丽

安阳市中心血站455001

我们从献血者筛选、采集中的质量控制、血小板的质量检测和血小板储存与运输5个方面,讨论机采血小板的质量保证。

孙文清


相关文章

  • 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 生垡捡堕医堂盘查!!!!生!!旦箜!!鲞筮!Q塑坠也』k!丛鲤,Q!!!!堕!Q!!:!!!:堑t塑!:!! .专家论坛. 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刘小娟曾蓉江咏梅 [摘要]分析前过程是临床实验室检验全过程中关键性的第一步,其操 ...查看


  • 乳腺癌如何分期
  • 乳腺癌如何分期? 乳腺癌细胞的倍增时间平均为90天,在临床能发现肿块前,肿瘤的隐匿阶段平均为12年(6~20年) .肿瘤一旦发生,其发展可通过以下方式:局部扩展.淋巴道播散.血行播散.乳腺癌如不经治疗,或者给药无效,会逐渐侵犯以下一些区域: ...查看


  • [临床输血学检验]成人教育期末考试 检验3班+李丽芳
  •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成人教育2014-2015学年期末考试 <临床输血学检验>适用班级 检验3班 班级: 学号: 姓名: 课程学时数: 72 考试日期: 2015.01,考试时长: 100 分钟,组卷人:李丽芳,核准人: 一.单选题 ...查看


  • 血站上岗证试题
  • 一.单选题: 1. 在献血者招募时,下列属于低危献血人群的是(C) A.家庭互助献血者 B.非自愿的献血者 C.定期的 自愿无偿献血者 D.非自愿的献血者 2. 献血者的管理依赖一个高效文件体系,下列有关文件的类型和层次表述错误地是(D) ...查看


  • 输血科三基试题
  • 一.输血知识 (一) 申请输血前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应由谁负责签字核准? 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 (二) 决定输血治疗前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1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 ...查看


  •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流式细胞分析仪
  •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流式细胞分析仪(Beckman coulter cell) 产品型号:Cell Lab Quanta SC 当前价格:0.00元 产品数量:0 新旧程度:全新 有效期至:0000-00-00 所在地: 产品简介: 仪器简介: ...查看


  • 临床输血与检验题库
  •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题库 课程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 编 写 人: 魏爱婷 二〇一〇 年 五 月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2学时 第二章 输血安全„„„„„„„„„„„„„„ 4学时 第三 ...查看


  • V-V ECMO 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2)
  • V-V ECMO 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2)重症行者翻译组  范震V-V ECMO的并发症在V-V ECMO运行中各种潜在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十分常见:因此,能尽早的了解,识别和及时处理ECMO的各种并发症是十分重要的.插管并发症V-V EC ...查看


  •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 题目:正确看待使用"床旁检验" 日期: 作者:杨志毅 2016.6.8 正确看待使用"床旁检验"(POCT) 杨志毅 [摘要]目的:通过对"床旁检验"的正确认识,以规范的操作,严格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