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灵长类

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万玉玲,刘晓明‘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州510260)

中圈分类号:Q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84(2008)14-2175-03

摘要: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已成为全球重点关注的公共性卫生问题。糖尿病动物模型可以部分模拟人的糖尿病状态,广泛应用于对糖尿病病因与治疗方法方面的研究与分析。非人灵长类动物在生理学、遗传学及生物学等特性方面与人类极相似,是生命科学及生物医药研究与开发方面是不可替代的实验动物。文章旨在对自发糖尿病动物模型,特别是非人灵长类糖尿病动物模型进行综述。

关键词: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非人灵长类动物

ModelsofSpontaneousType2DiabeticMellitus融Ⅳ玩一ling,ⅡⅣXiao—ming.(Guang-dD嘴EntomologicalInstitute,Guangzhou510260,吼ina)

AIlinlal

AIWtract:OcculTence

comethe

ofthe

现象¨J。

大鼠ZDF模型与OB小鼠

糖尿病模型的理论机制相似,

GK模型为非肥胖型糖尿病鼠,其发病过程中13细胞数目降低后有一个增殖的过程,这与人类发病情况有很大不同,也是限制

diabetesinhumanwasincreasing

moreattentionfromdiabetes

problemofpublichealthattracting

diabeticmeUituscanimitatetheconditionof

ofdiabetesabout

its

dramaticallyyearbyyear.It

aU0ft}leworld.Theanimalmodel

can

hasbe—

of

partly.which

etiologyandtherapy.Thenon—humananalysis

physiology,biologyandgenetics,SOitWaSthemostidealismmodel

ment

bewidelyusedinthestudyandprimateswassimilartohumanin

for

GK大鼠应用的关键【2J。ZDF大

鼠、GK大鼠、OLETF大鼠等,这类动物多数肥胖,有明显的高胰

thebiologymedicinedevelop—

andresearch.besidesthe

most

idealismmodel

in

the

researchoflife

science.This

articlereviews

thespontaneous

nIaIl

diabeticmodels.particalarlytlleNON—humanprimates’model.

Keywords: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Type2DiabetesMellitus:Animalmodel;Non.hu.

岛素血症,类似人类T2DM的发

primate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icMellitus,T2DM)占糖尿病发病率的90%。T2DM的发病原因尚不很清

楚,其临床症状主要为代谢失调、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相对不足。目前,自发性动物模型成为T2DM病理、病因研究的最理想动物模型。1啮齿类自发糖尿病动物模型

病特征,国外研发口服抗糖尿病

及并发症的新药多选用这类动物。

其余主要为营养过剩模型,非洲刺毛鼠给予高

能量膳食后表现出特殊的代谢反应,体质量急剧上

升并且伴有胰岛素抵抗,其缺点为不能模拟老年非肥胖糖尿病的发生。沙鼠给予高能膳食后表现为肌

目前,人们筛选成功并能够作为种系保存下来

的自发性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主要是啮齿类动物糖尿

胰岛素抵抗,其胰岛素信号不能活化,胰岛素抵抗及其一系列过程导致B细胞功能失常,增加分泌胰岛

素前体‘3|。

啮齿类动物模型与人类T2DM的一个显著区别

病模型。大多数自发性的糖尿病模型为基因缺陷型或易感型自发糖尿病鼠,但最终发展为1型糖尿病。

主要包括有,Diabetes(DB)小鼠、Obese(OB)小鼠、Toronto—KK(T—KK)小鼠、Nagoya

Shibata

YasudaDiabetes

就是人类胰岛小体有淀粉样沉积,淀粉样沉积是胰

岛素淀粉样多肽发生免疫反应的结果,根据这一特点,有学者将胰岛素淀粉样多肽基因转移进大鼠中,

(NSY)小鼠;Biobreeding(BB)大鼠、Zucker

Long.EvansTokushima

其中半纯合的HIP(humanisletamyloidpolypeptide,

Fatty(ZDF)大鼠、Goto—Kakizaki(GK)大鼠、Otsuka

Fatty(OLETF)糖尿病大鼠等。

h-lAPP)大鼠由于存活时间较长从而被应用得最多,表现出与人类T2DM相似的症状,如进行性B细胞丢失,胰岛素小体淀粉化及13细胞凋亡[4]。

DB小鼠其瘦素受体基因失去功能,在出生后2周内就发生高胰岛素血症,3~4周发展为肥胖,4~8

周后就发展为非常严重的高血糖症,其问有胰岛素抵抗发生,B细胞功能衰竭;OB小鼠模型是一种瘦素受体与瘦素基因均发生变异的模型,表现为饮食过量,3~4周发展为高胰岛素血症伴发胰岛素抵抗,最后发展为非常严重的糖尿病;T.KK小鼠模型是通过选择性杂交的方式获得的,具有适度肥胖、高胰岛

总之,与其他种类相比,这些鼠模型具有基因组信息完整,易进行遗传控制,传代时间短,被允许进行病理性、损伤性实验等优势。这些模型中虽然也

有肥胖发生,但所表现的主要是B细胞数不足从而

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虽然B细胞数不足引

起T2DM这一机制仍然不能完全被否认,但是人们却

更倾向于认为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代谢异常。

2猫科动物自发模型

T2DM猫科动物与人类T2DM的临床症状有80%的相似,显著的特征是也好发于中老年阶段,其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作为糖尿病发生的早期症状。

素抵抗和高血糖症的特征;NSY小鼠发展为糖尿病

的速度相对较为缓慢,12周龄后,胰岛素抵抗也不是

很明显,其与人类疾病情况相似,减肥食谱的摄入能

减轻其疾病状态,高脂食品能够加速疾病的发生过

程,并且会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及胰岛素作用受损Feldhahn等¨J研究发现,T2DM猫其胰岛素敏感性为

 

正常猫的1/6,最为重要的是胰岛的病理性变化也与人类十分相似,90%的T2DM患者中会有胰岛淀粉样,而几乎在所有的自发猫科动物中均发现有淀粉样沉积。推测这些相似性的发生可能与猫科与人类

生活习性和环境极其相似有关。3猪自发模型

自发的猪T2DM模型,主要有2个品种,尤卡坦小型猪和哥廷根小型猪。其中尤卡坦小型猪的一种品系表现为糖耐量增高,另一品系则表现为糖耐量受损。哥廷根小型猪给予高脂高能食物后,成为代

谢综合征的理想模型。自发糖尿病猪模型主要的应

用领域是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如心血管、肾脏

以及眼病等。猪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通过STZ等化学制剂建立糖尿病模型,主要应用于糖尿病

大血管并发症疾病的相关研究∞1。4非人灵长类自发动物模型

所有种类的动物模型中,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

型中所观察到的血糖规律、病理特征与在人类糖尿病患者中所观察到的临床特征最为相似。自发性的糖尿病在食蟹猴、恒河猴、冠毛猴、台湾猴、豚尾猴、西伯里斯岛猴、非洲绿猴以及狒狒等非人灵长类动

物中均有发现和报道l7|。除病原、病理学方面的研

究外,利用灵长类动物进行糖尿病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优势在于研究糖尿病并发心血管和大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4.1非人灵长类动物T2DM早期诊断方式与相关

诊断因子对人类而言,当空腹血糖≥7mmol/L时被诊断为显性糖尿病,餐后2h血糖值>7.8

mmol/L

时,诊断为糖耐量受损。正常情况下灵长类动物的血糖值比人血糖值要低1—1.77mmol/L,因此当空腹糖耐量值为5.6~7mmoVL时,则极有可能已为糖尿病。

非人灵长类动物糖尿病自然发生的早期,在糖

耐量正常的情况下,胰岛素分泌受损前期,有胰岛素

抵抗、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等现象。在绝对或相对的胰岛素分泌缺陷之前,猴发展为糖耐量受损,禁食血糖会稍微偏高。事实上,在禁食血糖发生异常之

前有大量临床数据会先发生变化,如胰岛素的浓度,因此,临床检测胰岛素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比检

测血糖和胰岛素更为重要的是检测给糖后血糖和胰岛素的反应情况,称为糖耐量检测,按照实验方式的不同,分为静脉糖耐量检测和口服糖耐量检测。

Wagner等¨1通过纯粹膳食诱导的方式,用静脉

糖耐量检测的检验方法,对非糖尿病食蟹猴糖尿病

发展的进程进行了研究,所有食蟹猴均喂食高碳水

化合物和低胆固醇的实验食谱(18%蛋白,22%的脂 

肪以及60%的碳水化合物),实验中逐步增加果糖的

含量,虽然大部分食蟹猴的空腹血糖值保持正常,但糖耐量检测发现,其血糖和胰岛素的反映有很大的

差别(按照空腹胰岛素浓度≥30mlU/L被诊断为高胰岛素血症以及禁食后1h静脉糖耐量测试血糖值

≥4.4

mmol/L诊断为糖耐量受损),观察发现其中糖

耐量受损组血糖下降明显慢于其他组,1h内的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其他组,表明其体内胰岛素分泌受损,导致血糖浓度清除率降低;而高胰岛素糖耐量受损组体重明显高于其他组,且检测到血清中的瘦素蛋白明显增高。瘦素蛋白与肥胖显著相关,人

体中研究表明,其与代谢综合征显著相关,该实验进

一步表明瘦素蛋白与T2DM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

关一J。另外,这些高胰岛素血症以及糖耐量受损的

猴中还发现其血清三酰甘油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

白的浓度显著降低,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高胰岛素糖耐量受损猴1年后就都发展为糖尿病,也进一步证明了上述诊断因子对监测糖尿病早期病情变化的重要意义。

脂联素是一种脂肪活性因子,与其他活性因子不同,其与炎性反应呈负相关,是一种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管反应的因子010]。T2DM模型中脂联素的浓度显著降低,并且,从胰岛素抵抗直到发展为糖尿病,脂联素的浓度与胰岛素敏感性成正比,目

前,已成为糖尿病研究中监测的重要因子。

糖尿病猴的血浆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浓度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可能是最终导致糖尿病猴易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素。临床实验诱导的

猴模型中,血糖浓度升高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浓度

的升高,高浓度的低密度脂蛋白与血管壁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过氧化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表明,雌激素和孕激素也是糖尿病的影响因子¨1|。

一般而青,怀孕初期,孕妇体内胰岛素敏感性增强。

但是,当胎盘形成,妊娠激素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增加,就会开始产生胰岛素抵抗。非人灵长类妊娠

性糖尿病在食蟹猴及恒河猴中早有报道,Meis等u21

对孕猴进行研究,发现当胎盘相关激素增加时,胰岛

分泌的胰岛素量也会增加,从而导致血液中胰岛素

浓度增加。正常情况下,早期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

升高,妊娠期空腹血糖会偏低,但是对于胰岛受损的

孕妇而肓,其妊娠糖尿病为高发。进一步研究证明,妊娠糖尿病猴也非常容易发展为T2DM。

绝经后的妇女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发生,雌激素

有保护绝经妇女及猴子变胖的作用,也对胰岛素分

泌以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积极的影响。Kavanagh

4.2非人灵长类动物T2DM相关影响因子研究

等[1纠的研究中7个绝经后的雌猴有2个发展为T2DM,通过雌激素治疗后绝经后的猴对血糖的控制

5结论

能力有所改善。以上研究均表明雌激素是雌猴患糖尿病发生过程的重要内源因子。孕激素倾向于减弱

雌激素的作用,受损胰岛与孕激素的相互作用就是

综上所述,理想的糖尿病动物模型特别是非人灵长类动物对于糖尿病相关致病因子以及治疗的研

究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对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

研究尚局限于自发和实验诱导方面,虽然,非人灵长

类动物在基因转导方面的研究不如啮齿类动物那么的方便、快速,但是如果能够开发出非人灵长类自发

降低胰岛素依赖的血糖转移因子的数量,影响对胰

岛素信号的转导¨“。

也有研究发现,压力是影响非人灵长类动物糖

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Kaplan等【I纠将非洲绿猴和红卷尾赤猴放置于相对拥挤的群体中,与对照组相比,它们清除血糖的能力明显降低。但是,在相同的条

糖尿病动物品系,将能极大的促进糖尿病的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前研究。

参考文献

『l

williamTC.AnimalModelsofType2Diabetes:ClinicalPresents-tionandPathophysiologicalRelevancetotheHUlTlanConditionJ

via-

件下,猕猴和狒狒的反应并不明显,可能是由于其本

身生活于相对较大的集体中,因此,以改变其原有的

1.ILARJ,2006,47(3):186一198.

2】PorthaB,GiroixMH,SerradasP.cta1.Beta.eellfunctionand

bility

in

Gl(/Par

生活方式为目的的研究方式对于诱导研究对象的代谢失常将更有意义。

4.3非人灵长类自发糖尿病动物的临床症状糖

尿病猴在无任何治疗措施的情况下,会发展为脂肪

thespontaneouslydiabeticGKrat:InformationfromthecolonyIJ1.Diabetes,200l,50(Suppl1):¥89一¥93.

as

『3]

ShafrirE,ZivE,KalmanR.Nutritionallyinduceddiabetesindes.errrodentsmodelsoftype2diabetes:Acomyscahifinus(spiny

mice)and[4]

Psammomys

ObeSUS(desertgerbil){J).IL~RJ,2006,

47(3):212-224.

ButlerAE,JangJ,GurloT,eta1.Diabetesduetoaprogressivede.feetinbeta.eelImassinratstransgenicforhumanisletamyloid

代谢障碍及至尿糖升高,在进行胰岛素介入治疗前血糖和三酰甘油能够持续增高达几年时间。但是,

随着持续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的减少会发生血

polypeptide(HIPRat):af51『6]

newmodelfor

type

diabetes[J].Dia・

normal

betes.2004,53(6):1509—1516.

FeldhahnJR,RandJS,MartinG.Insulin

diabeticcats[J].J

FelineMed

糖急速升高,最终发展为酮症酸中毒。另外,非人灵

长类糖尿病动物模型中还观察到胰岛素抵抗与脂代谢障碍以及炎性反应。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在灵长类动物中经常相伴而生,能量摄人的控制在改善灵长

BellingerDA,Merrieks

abetesmellitus:insulinresistance。ducose

and

Surg,1999,l(2):107一115.

EP.Ni(:holsTC.Swinemodelsoftype2di.

sensitivityintolerance,and

eardiovaa.

eularcomplications.[J].IL~RJ.2006,47(3):243-258.

[7]TignoXT,GerzanichG,HarisenBC.Age—relatedchangesinmeta-

bolicparametersonnonhumanprimates【J】.JGerontol,2004,59

(11):1081一1088.

[81

a1.OldW0ddprimaterood—WagnerJD,Kavanaugh

elsoftype2diabetesmeUitus[J].IL~RJ,2006,47(3):259-271.

K,ⅧGM。et

类动物的血糖控制方面也非常有效,甚至还可以改

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人类12DM患者中90%都发生了胰岛淀粉化,

[9]FranksPW,BrageS,LuanJ,eta1.Leptinpredictsaworseningof

thefeaturesofthemetabolicsyndromeindependentlyofobesity【J1.ObesRes,2005,13(8):1476.1484.lO1TanKCB,XuA,ChowWS.eta1.Hypoadiponectinemiaisesaociat-

edwith

impairedendothelium—dependentvasodilation

EndocrinolMetab,2004,89(2):765-769.

J1.J

Clin

许多研究者认为,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T2DM临床病理特征最相似的地方就是胰岛淀粉样沉积,多

种非人灵长类动物自发T2DM都具有这一特征(恒河猴、黑猴、食蟹猴以及豚尾猴等)ⅢJ。这些非人灵

[11]

WagnerJD,ClineJM,ShadoanMK,eta1.Naturallyoccurringandexperimentaldiabetesincynomolgusmonkeys:AcomparisonofcarbohydrateandlipidmetabolismandisletpathologyJI.ToxPath.2001,29(1):142.148.

MeisPJ,KaplanJR,KoritnikDR,eta1.Effectsofgestationonsh-cosetoleranceandplasmainsulinincynomolgusmonkeys(Macacafascicularis)lJI.AmJObstetGynec01.1982,144(5):543-545.

Kavanaghpause

in

[12]

长类动物糖尿病模型发展到最后,胰岛耗竭,被淀粉

样小体所取代。Lorenzo等¨引的研究表明,淀粉样小体对13细胞有毒性作用,能诱导B细胞的凋亡。目

[13]K,Koudy

measures

WJ,WagnerJD.Naturallyoccurring

in

meno-

cynomolgnsmonkeys:Changes

withhormonal

hormone,lipid,andcar-

behydrate

[14]

status『JI.J

Med

Primatol。

前已发现的T2DM中具有淀粉样沉积现象的有人、

猫以及非人灵长类动物,虽然在非糖尿病的猴中也发现有淀粉样沉积现象,但是在老年猴、发生胰岛素

2005.34(4):17l一177.

ShadoanMK,ZhangL,WagnerJD.Effectsofhormonereplacement

insulinsignalingproteinsinskeletalmuscleofcynomol-therapy

on

[15]

gusmonkeys[J].Steroids,2004,69(5):313-318.

KaplanJR,ManuckSB.Status,Stress,andatherosclerosis:TheroleofenvironmentandindividualbehaviorfJ].AnnNYAcadSci。

抵抗的猴和糖尿病猴中的这种沉积现象更严重。根

据淀粉样沉积的严重程度与所需的外源治疗胰岛素的量成正比¨引。因此,淀粉样沉积也可以作为T2DM的进程重要指示因子。

1999.896:145一161.

『16]

CefaluWT.WangZQ。Bell.FarrowAD.eta1.Caloricrestrictionandcardiovascularagingincynomolgnsmonkeys(Macacafaseicu.

1aris):Metabolic,physiologic,andatherescleroticmeasures

from

观察自发T2DM猴,多发于年老、体质量个体,符合人类T2DM的发病特征。王艳静等ⅢJ通过糖耐量测试以及尿糖测定,从100只>8岁的中老年猕猴

中筛选到的3只自发性糖尿病猕猴均属中老龄,筛选

4一yearintervention伍al{J1.JGeronol,2004,59(10):1007—1014.

[17]HubbardGB,SteeleKE,DavisKJ,et“.SpontaneouspanereHtieislet

amyloidosisin加baboons{J].JMedPrimat01.2002。3l(2):84-90.

f18]LorenzoA,RazzaboniB,WeirGC,eta1.Pancreaticisletcelltoxiei.

tvofamylinassociated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J1.Nature.

1994.368(6473):756-760.

比例为3%,发生率与人类糖尿病患病率非常近似。

[19]HopponerJwM,AhrenB,LipsCJM.Isletamyloidandtype2dia-betesmellitusjJ】.NEnslJMed.2000.343(6):411_419.

[20]王艳静,叶华虎,邵军石.猕猴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初步

探讨[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4,14(1):13-15.

收稿El期:2007.10-23修回日期:2008-03-31

 

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万玉玲, 刘晓明, WAN Yu-ling, LIU Xiao-ming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州,510260医学综述

MEDICAL RECAPITULATE2008,14(14)0次

参考文献(20条)

1. William TC Animal Models of Type 2 Diabetes: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Pathophysiological Relevanceto the Human Condition 2006(03)

2. Portha B. Giroix MH. Serradas P Beta-cell function and viability in the spontaneously diabetic GKrat:Information from the GK/Par colony 2001(z1)

3. Shafrir E. Ziv E. Kalman R Nutritionally induced diabetes in desert rodents as models of type 2diabetes:Acomys cabirinus(spiny mice) and Psammomys obesus(desert gerbil) 2006(03)

4. Butler AE. Jang J. Gurlo T Diabetes due to a progressive defect in beta-cell mass in rats transgenicfor human 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 (HIP Rat):a new model for type 2 diabetes 2004(06)5. Feldhahn JR. Rand JS. Martin G Insulin sensitivity in normal and diabetic cats 1999(02)6. Bellinger DA. Merricks EP. Nichols TC Swine model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insulinresistance,glucose tolerance,and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2006(03)

7. Tigno XT. Gerzanich G. Hansen BC Age-related changes in metabolic parameters on nonhuman primates2004(11)

8. Wagner J D. Kavanaugh K. Ward GM Old World primate model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2006(03)9. Franks PW. Brage S. Luan J Leptin predicts a worsening of the feature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independently of obesity 2005(08)

10. Tan KCB. Xu A. Chow WS Hypoadiponectinemia i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endothelium-dependentvasodilation 2004(02)

11. Wagner JD. Cline JM. Shadoan M K Naturally occurring and experimental diabetes in cynomolgusmonkeys:A comparison of carbohydrate and lipid metabolism and islet pathology 2001(01)

12. Meis PJ. Kaplan JR. Koritnik DR Effects of gestation on glucose tolerance and plasma insulin incynomolgus monkeys(Macaca fascicularis) 1982(05)

13. Kavanagh K. Koudy WJ. Wagner JD Naturally occurring menopause in cynomolgus monkeys:Changes inhormone,lipid,and carbehydrate measures with hormonal status 2005(04)

14. Shadoan MK. Zhang L. Wagner JD Effects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on insulin signaling proteinsin skeletal muscle of cynomolgus monkeys 2004(05)

15. Kaplan JR. Manuck SB Status,Stress,and atherosclerosis:The role of environment and individualbehavior 1999

16. Cefalu WT. Wang ZQ. Bell-Farrow AD Caloric restri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aging in cynomolgusmonkeys (Macaca fascicularis):Metabolic,physiologic,and atherosclerotic measures from a 4-yearintervention trial 2004(10)

17. Hubbard GB. Steele KE. Davis KJ Spontaneous pancreatic islet amyloidosis in 40 baboons 2002(02)18. Lorenzo A. Raszaboni B. Weir GC Pancreatic islet cell toxicity of amylin associated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1994(6473)

19. Hopponer JWM. Ahren B. Lips CJM Islet amyloid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2000(06)

20. 王艳静. 叶华虎. 邵军石 猕猴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初步探讨[期刊论文]-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4(0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余瑜. 郭亚飞. 吴骏. 严燊和 抗2型糖尿病新药曲格列酮的合成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0,25(3)

目的研究曲格列酮的合成路线.方法为避免选择性醚化反应,将前两步(还原和选择性醚化)反应,重新设计和调整为三步反应,即酯化、醚化和还原反应.结果每步反应专属性较强.有二个新的化合物(Ⅱ)和(Ⅲ)生成;整个反应革除了用柱色谱分离而直接得到产物.结论酚醚化反应收率为98%,比文献报道提高了10%以上.总收率约为17%,并有工业化生产的可能.

2.期刊论文 朱虹. 方萍. 朱健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血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变化 -临床中老年保健2003,6(4)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代谢的变化及其与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了50例2型糖尿病(2-DM)并发脑梗死(CI)患者(DM+CI组),50例老年2-DM无并发症患者(DM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代谢指标及50例健康老年人(N组).结果DM+CI组与DM组相比,全血粘度(BV)、血浆粘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gt)、脂蛋白(a)[Lp(a)]显著增高(P<0.05).两组与N组相比,BV、PV、PAgt、Lp(a)明显增高(P<0.05).结论2-DM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与脑梗死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3.期刊论文 陈燕. 徐卓华. 蒋文. Chen Yan. Xu Zuohua. Jiang Wen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变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1,36(2)

目的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皮质醇分泌的变化及其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RIA法测定60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及非肥胖者各30例)晨8时、下午4时以及口服糖耐量试验期间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变化,同时作血清葡萄糖浓度及胰岛素浓度测定。4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①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晨8时及下午4时血清皮质醇浓度均高于同BMI的正常对照组(P

4.学位论文 沈征 2型糖尿病大鼠建模、基因表达谱与细胞凋亡研究 2004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代谢失调性内分泌疾病,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 nsulin-dependent diabetesmellitus,IDDM),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发;2型糖尿病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是由于胰岛素拮抗所引起的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很高,占85%~95%以上,该论文将利用基因芯片技术主要对Ⅱ型糖尿病进行研究.国外用于2型糖尿病研究的动物模型多为遗传型,虽然这类模型是2型糖尿病研究的良好模型,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饲养和繁殖条件相对严格,因此国内不易获得.所以该文根据大量糖摄入和脂肪摄入会导致肌肉和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及会引起内源性糖产生抑制受损的原理选用6周Wistar大鼠先喂以高脂高糖饲料10周诱导胰岛素抵抗,然后给予小剂量STZ(25mg/kg)腹腔注射,继续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最后诱导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后用生化检测仪、放射免疫法等对模型大鼠血清进行了一系列有关2型糖尿病的生化测定以进一步确定所建模型是否符合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同时对其右肾组织进行了冷冻切片,并用TUNEL试剂盒对其进行了细胞凋亡检测用以确定2型糖尿病肾组织损伤是否与肾组织细胞凋亡有关;同时用一步法提取左肾组织的总RNA,并将其反转录为cDNA,将其用于基因芯片杂交以检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与正常大鼠之间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并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在基因水平上来探讨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的基因,以进一步阐述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5.期刊论文 郭忠奎. 李娜. 王露霏. 胡丽娜. 林喆 芒黄颗粒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8)

目的 观察芒黄颗粒(MHG)对高脂血症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饮食制备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观察芒黄颗粒对T2DM大鼠空腹12 h血糖,血脂,血胰岛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芒黄颗粒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高脂高糖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对胰岛素无影响.结论 芒黄颗粒具有较好的降血糖,降低血脂作用.

6.期刊论文 张勤. 张雁儒. 赵学信. 武贵臻. 许道盛 新疆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转运子-4基因突变研究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2)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子-4(GLUT-4)基因4α侧翼突变是否与新疆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2-DM)相关.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单连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方法,对60例2-DM患者和30例正常个体(全为汉族)GLUT-4基因4α侧翼突变进行筛查.结果 2-DM患者与正常组均未发现GLUT-4基因4α侧翼突变.结论 GLUT-4基因4α侧翼突变出现频率在2-DM患者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4α侧翼突变对GLUT-4活性的影响及其在2-DM发病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7.期刊论文 郑薇. 王季猛. 唐业华 2型糖尿病人尿酸增高与脂质紊乱和体重指数的关系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尿酸增高与肥胖和脂质紊乱的关系.方法用酶法和放免测定法测定糖尿病人和非糖尿病人尿酸、血脂、肾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并测定血压和体重指数.并计算尿酸与各因素的相关系数.结果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尿酸、血压、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尿酸增高与血脂和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人血清尿酸、血脂、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增高,尿酸增高与血脂和肥胖有关.

8.期刊论文 黄青林. 张沁春 针刀手法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中医药学刊2006,24(9)

目的:了解针刀手法治疗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药物组和针刀手法治疗组进行观察.结果:针刀手法治疗NIDDM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指标结果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针刀手法对NIDDM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良性调整作用.

9.学位论文 连霁虹 抗2型糖尿病药物筛选系统的建立及治疗活性物质的筛选 2007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患病率最高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并且其流行趋势还在不断保持增长的势头。因而,对于抗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工作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病人表现出复杂的病理表型,包括胰腺β细胞胰岛素分泌能力的损伤、机体对胰岛素作用的抵抗,以及增加的肝糖输出。这三方面共同作用,最终导致机体糖代谢失衡以及明显的高血糖。在本论文的工作中,我们在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和病理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药物筛选靶点进行了选择,用于建立细胞水平的体外药物筛选系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是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负调控因子,在基因水平上对其进行抑制,可以显著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转运子GLUT4是一类胰岛素响应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在机体维持糖稳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增加其表达

量可以显著改善血糖的控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 γ)是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的配体激活转录因子。PPAR γ一旦被其配体激活,能够调节代谢有关的一系列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和分泌,调节脂质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发挥其抗炎作用。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PTP-1B和GLUT4启动子基因分别克隆至报告基因载体pGL3B-neo中,并分别将重组载体转染进非洲绿猴肾细胞CV1中,构建稳定表达的细胞株SPTP-1B和SGLUT4,作为PTP-1B表达下调剂和GLUT4表达上调剂的筛选模型。并且,我们克隆了PPAR γ的配体结合域基因序列,使之与酵母GAL4DNA结合域共同表达,并与报告基因质粒pGL3BN—tk—luc共同转染CV1细胞,构建稳定细胞株SPPAR γ,从而建立了PPAR γ激动剂筛选模型。SPTP-1B、SGLUT4和SPPAR γ共同构成了抗2型糖尿病药物体外筛选系统。并且,我们还发展了使用此筛选系统进行筛选工作的分析方法,并对筛选过程进行了优化。

使用建立的药物筛选系统,我们对有抗2型糖尿病作用的活性化合物或者中药提取混合物进行了筛选。在此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对PTP-1B启动子活性有良好抑制作用及量效关系的化合物CM107和中药提取混合物SZY3,对GLUT4启动子有良好激活作用及量效关系的化合物077和中药提取混合物MMH1,以及对PPAR γ有明显激活作用的几个活性样品。

同时,我们还建立并研究了对活性物质进行体内研究的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使用特别设计的高脂高糖饲料诱导C57BL/6J小鼠胰岛素抵抗状态,并配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获得了具有2型糖尿病病理特征的小鼠模型。STZ注射后高血糖出现,同时模型动物表现出胰岛素耐量低减、胰岛素抵抗、降低的肝糖原储备、脂质代谢紊乱等症状。我们使用阳性药二甲双胍对此动物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同时建立起使用此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进行药物体内研究的检测指标,从而建立了一种2型糖尿病药物体内筛选模型,由此,在本工作中所建立的抗2型糖尿病药物体外筛选系统和体内研究模型,共同组成了抗2型糖尿病药物筛选系统。

10.期刊论文 王丽芳. 陆振康 老年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3(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方法通过肌电图的测定和分析,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神经传导速度(NCV)较正常对照组减慢,异常率为42%~85%,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尤以腓浅神经SCV最敏感.结论NCV检查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具有实用价值.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xzs200814032.aspx授权使用:李健立(wfkmdws),授权号:9c2dd73c-ec10-4d85-8668-9e0a0090cd22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9日

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万玉玲,刘晓明‘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州510260)

中圈分类号:Q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84(2008)14-2175-03

摘要: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已成为全球重点关注的公共性卫生问题。糖尿病动物模型可以部分模拟人的糖尿病状态,广泛应用于对糖尿病病因与治疗方法方面的研究与分析。非人灵长类动物在生理学、遗传学及生物学等特性方面与人类极相似,是生命科学及生物医药研究与开发方面是不可替代的实验动物。文章旨在对自发糖尿病动物模型,特别是非人灵长类糖尿病动物模型进行综述。

关键词: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非人灵长类动物

ModelsofSpontaneousType2DiabeticMellitus融Ⅳ玩一ling,ⅡⅣXiao—ming.(Guang-dD嘴EntomologicalInstitute,Guangzhou510260,吼ina)

AIlinlal

AIWtract:OcculTence

comethe

ofthe

现象¨J。

大鼠ZDF模型与OB小鼠

糖尿病模型的理论机制相似,

GK模型为非肥胖型糖尿病鼠,其发病过程中13细胞数目降低后有一个增殖的过程,这与人类发病情况有很大不同,也是限制

diabetesinhumanwasincreasing

moreattentionfromdiabetes

problemofpublichealthattracting

diabeticmeUituscanimitatetheconditionof

ofdiabetesabout

its

dramaticallyyearbyyear.It

aU0ft}leworld.Theanimalmodel

can

hasbe—

of

partly.which

etiologyandtherapy.Thenon—humananalysis

physiology,biologyandgenetics,SOitWaSthemostidealismmodel

ment

bewidelyusedinthestudyandprimateswassimilartohumanin

for

GK大鼠应用的关键【2J。ZDF大

鼠、GK大鼠、OLETF大鼠等,这类动物多数肥胖,有明显的高胰

thebiologymedicinedevelop—

andresearch.besidesthe

most

idealismmodel

in

the

researchoflife

science.This

articlereviews

thespontaneous

nIaIl

diabeticmodels.particalarlytlleNON—humanprimates’model.

Keywords: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Type2DiabetesMellitus:Animalmodel;Non.hu.

岛素血症,类似人类T2DM的发

primate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icMellitus,T2DM)占糖尿病发病率的90%。T2DM的发病原因尚不很清

楚,其临床症状主要为代谢失调、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相对不足。目前,自发性动物模型成为T2DM病理、病因研究的最理想动物模型。1啮齿类自发糖尿病动物模型

病特征,国外研发口服抗糖尿病

及并发症的新药多选用这类动物。

其余主要为营养过剩模型,非洲刺毛鼠给予高

能量膳食后表现出特殊的代谢反应,体质量急剧上

升并且伴有胰岛素抵抗,其缺点为不能模拟老年非肥胖糖尿病的发生。沙鼠给予高能膳食后表现为肌

目前,人们筛选成功并能够作为种系保存下来

的自发性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主要是啮齿类动物糖尿

胰岛素抵抗,其胰岛素信号不能活化,胰岛素抵抗及其一系列过程导致B细胞功能失常,增加分泌胰岛

素前体‘3|。

啮齿类动物模型与人类T2DM的一个显著区别

病模型。大多数自发性的糖尿病模型为基因缺陷型或易感型自发糖尿病鼠,但最终发展为1型糖尿病。

主要包括有,Diabetes(DB)小鼠、Obese(OB)小鼠、Toronto—KK(T—KK)小鼠、Nagoya

Shibata

YasudaDiabetes

就是人类胰岛小体有淀粉样沉积,淀粉样沉积是胰

岛素淀粉样多肽发生免疫反应的结果,根据这一特点,有学者将胰岛素淀粉样多肽基因转移进大鼠中,

(NSY)小鼠;Biobreeding(BB)大鼠、Zucker

Long.EvansTokushima

其中半纯合的HIP(humanisletamyloidpolypeptide,

Fatty(ZDF)大鼠、Goto—Kakizaki(GK)大鼠、Otsuka

Fatty(OLETF)糖尿病大鼠等。

h-lAPP)大鼠由于存活时间较长从而被应用得最多,表现出与人类T2DM相似的症状,如进行性B细胞丢失,胰岛素小体淀粉化及13细胞凋亡[4]。

DB小鼠其瘦素受体基因失去功能,在出生后2周内就发生高胰岛素血症,3~4周发展为肥胖,4~8

周后就发展为非常严重的高血糖症,其问有胰岛素抵抗发生,B细胞功能衰竭;OB小鼠模型是一种瘦素受体与瘦素基因均发生变异的模型,表现为饮食过量,3~4周发展为高胰岛素血症伴发胰岛素抵抗,最后发展为非常严重的糖尿病;T.KK小鼠模型是通过选择性杂交的方式获得的,具有适度肥胖、高胰岛

总之,与其他种类相比,这些鼠模型具有基因组信息完整,易进行遗传控制,传代时间短,被允许进行病理性、损伤性实验等优势。这些模型中虽然也

有肥胖发生,但所表现的主要是B细胞数不足从而

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虽然B细胞数不足引

起T2DM这一机制仍然不能完全被否认,但是人们却

更倾向于认为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代谢异常。

2猫科动物自发模型

T2DM猫科动物与人类T2DM的临床症状有80%的相似,显著的特征是也好发于中老年阶段,其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作为糖尿病发生的早期症状。

素抵抗和高血糖症的特征;NSY小鼠发展为糖尿病

的速度相对较为缓慢,12周龄后,胰岛素抵抗也不是

很明显,其与人类疾病情况相似,减肥食谱的摄入能

减轻其疾病状态,高脂食品能够加速疾病的发生过

程,并且会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及胰岛素作用受损Feldhahn等¨J研究发现,T2DM猫其胰岛素敏感性为

 

正常猫的1/6,最为重要的是胰岛的病理性变化也与人类十分相似,90%的T2DM患者中会有胰岛淀粉样,而几乎在所有的自发猫科动物中均发现有淀粉样沉积。推测这些相似性的发生可能与猫科与人类

生活习性和环境极其相似有关。3猪自发模型

自发的猪T2DM模型,主要有2个品种,尤卡坦小型猪和哥廷根小型猪。其中尤卡坦小型猪的一种品系表现为糖耐量增高,另一品系则表现为糖耐量受损。哥廷根小型猪给予高脂高能食物后,成为代

谢综合征的理想模型。自发糖尿病猪模型主要的应

用领域是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如心血管、肾脏

以及眼病等。猪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通过STZ等化学制剂建立糖尿病模型,主要应用于糖尿病

大血管并发症疾病的相关研究∞1。4非人灵长类自发动物模型

所有种类的动物模型中,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

型中所观察到的血糖规律、病理特征与在人类糖尿病患者中所观察到的临床特征最为相似。自发性的糖尿病在食蟹猴、恒河猴、冠毛猴、台湾猴、豚尾猴、西伯里斯岛猴、非洲绿猴以及狒狒等非人灵长类动

物中均有发现和报道l7|。除病原、病理学方面的研

究外,利用灵长类动物进行糖尿病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优势在于研究糖尿病并发心血管和大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4.1非人灵长类动物T2DM早期诊断方式与相关

诊断因子对人类而言,当空腹血糖≥7mmol/L时被诊断为显性糖尿病,餐后2h血糖值>7.8

mmol/L

时,诊断为糖耐量受损。正常情况下灵长类动物的血糖值比人血糖值要低1—1.77mmol/L,因此当空腹糖耐量值为5.6~7mmoVL时,则极有可能已为糖尿病。

非人灵长类动物糖尿病自然发生的早期,在糖

耐量正常的情况下,胰岛素分泌受损前期,有胰岛素

抵抗、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等现象。在绝对或相对的胰岛素分泌缺陷之前,猴发展为糖耐量受损,禁食血糖会稍微偏高。事实上,在禁食血糖发生异常之

前有大量临床数据会先发生变化,如胰岛素的浓度,因此,临床检测胰岛素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比检

测血糖和胰岛素更为重要的是检测给糖后血糖和胰岛素的反应情况,称为糖耐量检测,按照实验方式的不同,分为静脉糖耐量检测和口服糖耐量检测。

Wagner等¨1通过纯粹膳食诱导的方式,用静脉

糖耐量检测的检验方法,对非糖尿病食蟹猴糖尿病

发展的进程进行了研究,所有食蟹猴均喂食高碳水

化合物和低胆固醇的实验食谱(18%蛋白,22%的脂 

肪以及60%的碳水化合物),实验中逐步增加果糖的

含量,虽然大部分食蟹猴的空腹血糖值保持正常,但糖耐量检测发现,其血糖和胰岛素的反映有很大的

差别(按照空腹胰岛素浓度≥30mlU/L被诊断为高胰岛素血症以及禁食后1h静脉糖耐量测试血糖值

≥4.4

mmol/L诊断为糖耐量受损),观察发现其中糖

耐量受损组血糖下降明显慢于其他组,1h内的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其他组,表明其体内胰岛素分泌受损,导致血糖浓度清除率降低;而高胰岛素糖耐量受损组体重明显高于其他组,且检测到血清中的瘦素蛋白明显增高。瘦素蛋白与肥胖显著相关,人

体中研究表明,其与代谢综合征显著相关,该实验进

一步表明瘦素蛋白与T2DM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

关一J。另外,这些高胰岛素血症以及糖耐量受损的

猴中还发现其血清三酰甘油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

白的浓度显著降低,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高胰岛素糖耐量受损猴1年后就都发展为糖尿病,也进一步证明了上述诊断因子对监测糖尿病早期病情变化的重要意义。

脂联素是一种脂肪活性因子,与其他活性因子不同,其与炎性反应呈负相关,是一种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管反应的因子010]。T2DM模型中脂联素的浓度显著降低,并且,从胰岛素抵抗直到发展为糖尿病,脂联素的浓度与胰岛素敏感性成正比,目

前,已成为糖尿病研究中监测的重要因子。

糖尿病猴的血浆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浓度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可能是最终导致糖尿病猴易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素。临床实验诱导的

猴模型中,血糖浓度升高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浓度

的升高,高浓度的低密度脂蛋白与血管壁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过氧化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表明,雌激素和孕激素也是糖尿病的影响因子¨1|。

一般而青,怀孕初期,孕妇体内胰岛素敏感性增强。

但是,当胎盘形成,妊娠激素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增加,就会开始产生胰岛素抵抗。非人灵长类妊娠

性糖尿病在食蟹猴及恒河猴中早有报道,Meis等u21

对孕猴进行研究,发现当胎盘相关激素增加时,胰岛

分泌的胰岛素量也会增加,从而导致血液中胰岛素

浓度增加。正常情况下,早期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

升高,妊娠期空腹血糖会偏低,但是对于胰岛受损的

孕妇而肓,其妊娠糖尿病为高发。进一步研究证明,妊娠糖尿病猴也非常容易发展为T2DM。

绝经后的妇女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发生,雌激素

有保护绝经妇女及猴子变胖的作用,也对胰岛素分

泌以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积极的影响。Kavanagh

4.2非人灵长类动物T2DM相关影响因子研究

等[1纠的研究中7个绝经后的雌猴有2个发展为T2DM,通过雌激素治疗后绝经后的猴对血糖的控制

5结论

能力有所改善。以上研究均表明雌激素是雌猴患糖尿病发生过程的重要内源因子。孕激素倾向于减弱

雌激素的作用,受损胰岛与孕激素的相互作用就是

综上所述,理想的糖尿病动物模型特别是非人灵长类动物对于糖尿病相关致病因子以及治疗的研

究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对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

研究尚局限于自发和实验诱导方面,虽然,非人灵长

类动物在基因转导方面的研究不如啮齿类动物那么的方便、快速,但是如果能够开发出非人灵长类自发

降低胰岛素依赖的血糖转移因子的数量,影响对胰

岛素信号的转导¨“。

也有研究发现,压力是影响非人灵长类动物糖

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Kaplan等【I纠将非洲绿猴和红卷尾赤猴放置于相对拥挤的群体中,与对照组相比,它们清除血糖的能力明显降低。但是,在相同的条

糖尿病动物品系,将能极大的促进糖尿病的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前研究。

参考文献

『l

williamTC.AnimalModelsofType2Diabetes:ClinicalPresents-tionandPathophysiologicalRelevancetotheHUlTlanConditionJ

via-

件下,猕猴和狒狒的反应并不明显,可能是由于其本

身生活于相对较大的集体中,因此,以改变其原有的

1.ILARJ,2006,47(3):186一198.

2】PorthaB,GiroixMH,SerradasP.cta1.Beta.eellfunctionand

bility

in

Gl(/Par

生活方式为目的的研究方式对于诱导研究对象的代谢失常将更有意义。

4.3非人灵长类自发糖尿病动物的临床症状糖

尿病猴在无任何治疗措施的情况下,会发展为脂肪

thespontaneouslydiabeticGKrat:InformationfromthecolonyIJ1.Diabetes,200l,50(Suppl1):¥89一¥93.

as

『3]

ShafrirE,ZivE,KalmanR.Nutritionallyinduceddiabetesindes.errrodentsmodelsoftype2diabetes:Acomyscahifinus(spiny

mice)and[4]

Psammomys

ObeSUS(desertgerbil){J).IL~RJ,2006,

47(3):212-224.

ButlerAE,JangJ,GurloT,eta1.Diabetesduetoaprogressivede.feetinbeta.eelImassinratstransgenicforhumanisletamyloid

代谢障碍及至尿糖升高,在进行胰岛素介入治疗前血糖和三酰甘油能够持续增高达几年时间。但是,

随着持续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的减少会发生血

polypeptide(HIPRat):af51『6]

newmodelfor

type

diabetes[J].Dia・

normal

betes.2004,53(6):1509—1516.

FeldhahnJR,RandJS,MartinG.Insulin

diabeticcats[J].J

FelineMed

糖急速升高,最终发展为酮症酸中毒。另外,非人灵

长类糖尿病动物模型中还观察到胰岛素抵抗与脂代谢障碍以及炎性反应。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在灵长类动物中经常相伴而生,能量摄人的控制在改善灵长

BellingerDA,Merrieks

abetesmellitus:insulinresistance。ducose

and

Surg,1999,l(2):107一115.

EP.Ni(:holsTC.Swinemodelsoftype2di.

sensitivityintolerance,and

eardiovaa.

eularcomplications.[J].IL~RJ.2006,47(3):243-258.

[7]TignoXT,GerzanichG,HarisenBC.Age—relatedchangesinmeta-

bolicparametersonnonhumanprimates【J】.JGerontol,2004,59

(11):1081一1088.

[81

a1.OldW0ddprimaterood—WagnerJD,Kavanaugh

elsoftype2diabetesmeUitus[J].IL~RJ,2006,47(3):259-271.

K,ⅧGM。et

类动物的血糖控制方面也非常有效,甚至还可以改

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人类12DM患者中90%都发生了胰岛淀粉化,

[9]FranksPW,BrageS,LuanJ,eta1.Leptinpredictsaworseningof

thefeaturesofthemetabolicsyndromeindependentlyofobesity【J1.ObesRes,2005,13(8):1476.1484.lO1TanKCB,XuA,ChowWS.eta1.Hypoadiponectinemiaisesaociat-

edwith

impairedendothelium—dependentvasodilation

EndocrinolMetab,2004,89(2):765-769.

J1.J

Clin

许多研究者认为,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T2DM临床病理特征最相似的地方就是胰岛淀粉样沉积,多

种非人灵长类动物自发T2DM都具有这一特征(恒河猴、黑猴、食蟹猴以及豚尾猴等)ⅢJ。这些非人灵

[11]

WagnerJD,ClineJM,ShadoanMK,eta1.Naturallyoccurringandexperimentaldiabetesincynomolgusmonkeys:AcomparisonofcarbohydrateandlipidmetabolismandisletpathologyJI.ToxPath.2001,29(1):142.148.

MeisPJ,KaplanJR,KoritnikDR,eta1.Effectsofgestationonsh-cosetoleranceandplasmainsulinincynomolgusmonkeys(Macacafascicularis)lJI.AmJObstetGynec01.1982,144(5):543-545.

Kavanaghpause

in

[12]

长类动物糖尿病模型发展到最后,胰岛耗竭,被淀粉

样小体所取代。Lorenzo等¨引的研究表明,淀粉样小体对13细胞有毒性作用,能诱导B细胞的凋亡。目

[13]K,Koudy

measures

WJ,WagnerJD.Naturallyoccurring

in

meno-

cynomolgnsmonkeys:Changes

withhormonal

hormone,lipid,andcar-

behydrate

[14]

status『JI.J

Med

Primatol。

前已发现的T2DM中具有淀粉样沉积现象的有人、

猫以及非人灵长类动物,虽然在非糖尿病的猴中也发现有淀粉样沉积现象,但是在老年猴、发生胰岛素

2005.34(4):17l一177.

ShadoanMK,ZhangL,WagnerJD.Effectsofhormonereplacement

insulinsignalingproteinsinskeletalmuscleofcynomol-therapy

on

[15]

gusmonkeys[J].Steroids,2004,69(5):313-318.

KaplanJR,ManuckSB.Status,Stress,andatherosclerosis:TheroleofenvironmentandindividualbehaviorfJ].AnnNYAcadSci。

抵抗的猴和糖尿病猴中的这种沉积现象更严重。根

据淀粉样沉积的严重程度与所需的外源治疗胰岛素的量成正比¨引。因此,淀粉样沉积也可以作为T2DM的进程重要指示因子。

1999.896:145一161.

『16]

CefaluWT.WangZQ。Bell.FarrowAD.eta1.Caloricrestrictionandcardiovascularagingincynomolgnsmonkeys(Macacafaseicu.

1aris):Metabolic,physiologic,andatherescleroticmeasures

from

观察自发T2DM猴,多发于年老、体质量个体,符合人类T2DM的发病特征。王艳静等ⅢJ通过糖耐量测试以及尿糖测定,从100只>8岁的中老年猕猴

中筛选到的3只自发性糖尿病猕猴均属中老龄,筛选

4一yearintervention伍al{J1.JGeronol,2004,59(10):1007—1014.

[17]HubbardGB,SteeleKE,DavisKJ,et“.SpontaneouspanereHtieislet

amyloidosisin加baboons{J].JMedPrimat01.2002。3l(2):84-90.

f18]LorenzoA,RazzaboniB,WeirGC,eta1.Pancreaticisletcelltoxiei.

tvofamylinassociated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J1.Nature.

1994.368(6473):756-760.

比例为3%,发生率与人类糖尿病患病率非常近似。

[19]HopponerJwM,AhrenB,LipsCJM.Isletamyloidandtype2dia-betesmellitusjJ】.NEnslJMed.2000.343(6):411_419.

[20]王艳静,叶华虎,邵军石.猕猴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初步

探讨[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4,14(1):13-15.

收稿El期:2007.10-23修回日期:2008-03-31

 

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万玉玲, 刘晓明, WAN Yu-ling, LIU Xiao-ming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州,510260医学综述

MEDICAL RECAPITULATE2008,14(14)0次

参考文献(20条)

1. William TC Animal Models of Type 2 Diabetes: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Pathophysiological Relevanceto the Human Condition 2006(03)

2. Portha B. Giroix MH. Serradas P Beta-cell function and viability in the spontaneously diabetic GKrat:Information from the GK/Par colony 2001(z1)

3. Shafrir E. Ziv E. Kalman R Nutritionally induced diabetes in desert rodents as models of type 2diabetes:Acomys cabirinus(spiny mice) and Psammomys obesus(desert gerbil) 2006(03)

4. Butler AE. Jang J. Gurlo T Diabetes due to a progressive defect in beta-cell mass in rats transgenicfor human 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 (HIP Rat):a new model for type 2 diabetes 2004(06)5. Feldhahn JR. Rand JS. Martin G Insulin sensitivity in normal and diabetic cats 1999(02)6. Bellinger DA. Merricks EP. Nichols TC Swine model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insulinresistance,glucose tolerance,and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2006(03)

7. Tigno XT. Gerzanich G. Hansen BC Age-related changes in metabolic parameters on nonhuman primates2004(11)

8. Wagner J D. Kavanaugh K. Ward GM Old World primate model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2006(03)9. Franks PW. Brage S. Luan J Leptin predicts a worsening of the feature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independently of obesity 2005(08)

10. Tan KCB. Xu A. Chow WS Hypoadiponectinemia i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endothelium-dependentvasodilation 2004(02)

11. Wagner JD. Cline JM. Shadoan M K Naturally occurring and experimental diabetes in cynomolgusmonkeys:A comparison of carbohydrate and lipid metabolism and islet pathology 2001(01)

12. Meis PJ. Kaplan JR. Koritnik DR Effects of gestation on glucose tolerance and plasma insulin incynomolgus monkeys(Macaca fascicularis) 1982(05)

13. Kavanagh K. Koudy WJ. Wagner JD Naturally occurring menopause in cynomolgus monkeys:Changes inhormone,lipid,and carbehydrate measures with hormonal status 2005(04)

14. Shadoan MK. Zhang L. Wagner JD Effects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on insulin signaling proteinsin skeletal muscle of cynomolgus monkeys 2004(05)

15. Kaplan JR. Manuck SB Status,Stress,and atherosclerosis:The role of environment and individualbehavior 1999

16. Cefalu WT. Wang ZQ. Bell-Farrow AD Caloric restri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aging in cynomolgusmonkeys (Macaca fascicularis):Metabolic,physiologic,and atherosclerotic measures from a 4-yearintervention trial 2004(10)

17. Hubbard GB. Steele KE. Davis KJ Spontaneous pancreatic islet amyloidosis in 40 baboons 2002(02)18. Lorenzo A. Raszaboni B. Weir GC Pancreatic islet cell toxicity of amylin associated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1994(6473)

19. Hopponer JWM. Ahren B. Lips CJM Islet amyloid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2000(06)

20. 王艳静. 叶华虎. 邵军石 猕猴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初步探讨[期刊论文]-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4(0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余瑜. 郭亚飞. 吴骏. 严燊和 抗2型糖尿病新药曲格列酮的合成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0,25(3)

目的研究曲格列酮的合成路线.方法为避免选择性醚化反应,将前两步(还原和选择性醚化)反应,重新设计和调整为三步反应,即酯化、醚化和还原反应.结果每步反应专属性较强.有二个新的化合物(Ⅱ)和(Ⅲ)生成;整个反应革除了用柱色谱分离而直接得到产物.结论酚醚化反应收率为98%,比文献报道提高了10%以上.总收率约为17%,并有工业化生产的可能.

2.期刊论文 朱虹. 方萍. 朱健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血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变化 -临床中老年保健2003,6(4)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代谢的变化及其与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了50例2型糖尿病(2-DM)并发脑梗死(CI)患者(DM+CI组),50例老年2-DM无并发症患者(DM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代谢指标及50例健康老年人(N组).结果DM+CI组与DM组相比,全血粘度(BV)、血浆粘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gt)、脂蛋白(a)[Lp(a)]显著增高(P<0.05).两组与N组相比,BV、PV、PAgt、Lp(a)明显增高(P<0.05).结论2-DM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与脑梗死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3.期刊论文 陈燕. 徐卓华. 蒋文. Chen Yan. Xu Zuohua. Jiang Wen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变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1,36(2)

目的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皮质醇分泌的变化及其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RIA法测定60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及非肥胖者各30例)晨8时、下午4时以及口服糖耐量试验期间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变化,同时作血清葡萄糖浓度及胰岛素浓度测定。4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①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晨8时及下午4时血清皮质醇浓度均高于同BMI的正常对照组(P

4.学位论文 沈征 2型糖尿病大鼠建模、基因表达谱与细胞凋亡研究 2004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代谢失调性内分泌疾病,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又称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 nsulin-dependent diabetesmellitus,IDDM),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发;2型糖尿病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是由于胰岛素拮抗所引起的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很高,占85%~95%以上,该论文将利用基因芯片技术主要对Ⅱ型糖尿病进行研究.国外用于2型糖尿病研究的动物模型多为遗传型,虽然这类模型是2型糖尿病研究的良好模型,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饲养和繁殖条件相对严格,因此国内不易获得.所以该文根据大量糖摄入和脂肪摄入会导致肌肉和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及会引起内源性糖产生抑制受损的原理选用6周Wistar大鼠先喂以高脂高糖饲料10周诱导胰岛素抵抗,然后给予小剂量STZ(25mg/kg)腹腔注射,继续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最后诱导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后用生化检测仪、放射免疫法等对模型大鼠血清进行了一系列有关2型糖尿病的生化测定以进一步确定所建模型是否符合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同时对其右肾组织进行了冷冻切片,并用TUNEL试剂盒对其进行了细胞凋亡检测用以确定2型糖尿病肾组织损伤是否与肾组织细胞凋亡有关;同时用一步法提取左肾组织的总RNA,并将其反转录为cDNA,将其用于基因芯片杂交以检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与正常大鼠之间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并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在基因水平上来探讨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的基因,以进一步阐述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5.期刊论文 郭忠奎. 李娜. 王露霏. 胡丽娜. 林喆 芒黄颗粒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8)

目的 观察芒黄颗粒(MHG)对高脂血症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加高糖高脂饮食制备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观察芒黄颗粒对T2DM大鼠空腹12 h血糖,血脂,血胰岛素含量的影响.结果 芒黄颗粒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高脂高糖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对胰岛素无影响.结论 芒黄颗粒具有较好的降血糖,降低血脂作用.

6.期刊论文 张勤. 张雁儒. 赵学信. 武贵臻. 许道盛 新疆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转运子-4基因突变研究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2)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子-4(GLUT-4)基因4α侧翼突变是否与新疆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2-DM)相关.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单连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方法,对60例2-DM患者和30例正常个体(全为汉族)GLUT-4基因4α侧翼突变进行筛查.结果 2-DM患者与正常组均未发现GLUT-4基因4α侧翼突变.结论 GLUT-4基因4α侧翼突变出现频率在2-DM患者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4α侧翼突变对GLUT-4活性的影响及其在2-DM发病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7.期刊论文 郑薇. 王季猛. 唐业华 2型糖尿病人尿酸增高与脂质紊乱和体重指数的关系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尿酸增高与肥胖和脂质紊乱的关系.方法用酶法和放免测定法测定糖尿病人和非糖尿病人尿酸、血脂、肾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并测定血压和体重指数.并计算尿酸与各因素的相关系数.结果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尿酸、血压、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尿酸增高与血脂和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人血清尿酸、血脂、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增高,尿酸增高与血脂和肥胖有关.

8.期刊论文 黄青林. 张沁春 针刀手法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中医药学刊2006,24(9)

目的:了解针刀手法治疗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药物组和针刀手法治疗组进行观察.结果:针刀手法治疗NIDDM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指标结果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针刀手法对NIDDM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良性调整作用.

9.学位论文 连霁虹 抗2型糖尿病药物筛选系统的建立及治疗活性物质的筛选 2007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患病率最高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并且其流行趋势还在不断保持增长的势头。因而,对于抗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工作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病人表现出复杂的病理表型,包括胰腺β细胞胰岛素分泌能力的损伤、机体对胰岛素作用的抵抗,以及增加的肝糖输出。这三方面共同作用,最终导致机体糖代谢失衡以及明显的高血糖。在本论文的工作中,我们在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和病理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药物筛选靶点进行了选择,用于建立细胞水平的体外药物筛选系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是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负调控因子,在基因水平上对其进行抑制,可以显著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转运子GLUT4是一类胰岛素响应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在机体维持糖稳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增加其表达

量可以显著改善血糖的控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 γ)是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的配体激活转录因子。PPAR γ一旦被其配体激活,能够调节代谢有关的一系列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和分泌,调节脂质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发挥其抗炎作用。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PTP-1B和GLUT4启动子基因分别克隆至报告基因载体pGL3B-neo中,并分别将重组载体转染进非洲绿猴肾细胞CV1中,构建稳定表达的细胞株SPTP-1B和SGLUT4,作为PTP-1B表达下调剂和GLUT4表达上调剂的筛选模型。并且,我们克隆了PPAR γ的配体结合域基因序列,使之与酵母GAL4DNA结合域共同表达,并与报告基因质粒pGL3BN—tk—luc共同转染CV1细胞,构建稳定细胞株SPPAR γ,从而建立了PPAR γ激动剂筛选模型。SPTP-1B、SGLUT4和SPPAR γ共同构成了抗2型糖尿病药物体外筛选系统。并且,我们还发展了使用此筛选系统进行筛选工作的分析方法,并对筛选过程进行了优化。

使用建立的药物筛选系统,我们对有抗2型糖尿病作用的活性化合物或者中药提取混合物进行了筛选。在此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对PTP-1B启动子活性有良好抑制作用及量效关系的化合物CM107和中药提取混合物SZY3,对GLUT4启动子有良好激活作用及量效关系的化合物077和中药提取混合物MMH1,以及对PPAR γ有明显激活作用的几个活性样品。

同时,我们还建立并研究了对活性物质进行体内研究的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使用特别设计的高脂高糖饲料诱导C57BL/6J小鼠胰岛素抵抗状态,并配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获得了具有2型糖尿病病理特征的小鼠模型。STZ注射后高血糖出现,同时模型动物表现出胰岛素耐量低减、胰岛素抵抗、降低的肝糖原储备、脂质代谢紊乱等症状。我们使用阳性药二甲双胍对此动物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同时建立起使用此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进行药物体内研究的检测指标,从而建立了一种2型糖尿病药物体内筛选模型,由此,在本工作中所建立的抗2型糖尿病药物体外筛选系统和体内研究模型,共同组成了抗2型糖尿病药物筛选系统。

10.期刊论文 王丽芳. 陆振康 老年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3(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方法通过肌电图的测定和分析,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神经传导速度(NCV)较正常对照组减慢,异常率为42%~85%,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尤以腓浅神经SCV最敏感.结论NCV检查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具有实用价值.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xzs200814032.aspx授权使用:李健立(wfkmdws),授权号:9c2dd73c-ec10-4d85-8668-9e0a0090cd22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9日


相关文章

  • 实验动物模型
  • 第章实验动物模型 第一节 第二节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模型 选择什么样的实验动物作实验是生物医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不能随便选用一种实验动物来作科学研究,因为在不适当的动物身上进行实验,常可导致实验结果的不 ...查看


  • 糖尿病动物模型建立
  • 目录 目录 I型糖尿病模型建立 ........................................................................................................ ...查看


  • 实验动物学--动物
  • 特征 淋巴系统发达,胸腺性成熟最大,35-80日退化:(见下)雄长毛:昼伏夜出:(鼠癣螨鼠肉螨寄生虫)无胆囊,小鼠有:尾巴散热:昼伏夜出: 抗菌素,免疫抑制剂,体温敏感:少换饲料,多换垫料 牙齿咬铁丝,金属性音响:颊囊储食,缺乏腺体和完整的 ...查看


  • 再生医学-中国研究进展
  • 再生医学在中国:必要性与研究成果 中国拥有超过13亿人口,迫切需要开展组织修复与再生医疗技术研究,服务于广大民众卫生保健的需求.据国家卫生部报道,在城镇地区因机体损伤.意外事故或者其它因素导致的人数占住院治疗人数的9%,该比例仅次于呼吸道疾 ...查看


  • 人胚胎干细胞研究进展
  • 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周进 学号10170807 [摘要]干细胞( Stem Cell)是一类具有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的早期未分化细胞.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 stem cells, ES细胞)是一种早期胚胎内细胞(inner c ...查看


  • 2015年广东省科技计划立项
  • 序号项目名称 12型1-磷酸鞘鞍醇受体介导糖尿病内皮功能障碍作用研究 299mTc标记核酸适配子在前列腺癌显像中的研究 3ADAM8 低甲基化活化Notch 信号通路调控结直肠癌侵袭转移机制的研究 4AML白血病干细胞特异miRNA的筛选鉴 ...查看


  • 生物医学实验小鼠种类
  • 鼠的种类----沈阳嘉乾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KM小鼠 特征与用途: ◇ 繁殖力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强,适应性强 ◇广泛应用于药理.毒理.微生物学研究 ◇我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实验动物 BALB/C小鼠 特征与用途: ◇ 繁殖期长,生产性能好 ◇ ...查看


  • 新药毒理实验动物组织病理学图谱
  • 基本资料 新药毒理实验动物组织病理学图谱 作者: 苏宁 出版社: 出版年: 2005年05月第1版 页数: 定价: 7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590幅彩色照片,以大鼠组织病变图片为主,展示正常动物的组织形态,正常动物出现 ...查看


  • 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及动物模型的建立
  • 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及动物模型的建立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orosis , As) 是一种动脉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由于确切发病原因不明,建立As 动物模型成为对其病因研究及探讨治疗措施的主要方法之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