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行业分析

目录

第一章 行业概述 .......................................................................................................... 3

1.1行业简介 ............................................................................................................... 3

1.1.1 定义 ............................................................................................................ 3

1.1.2 证监会对信息技术行业分类 ......................................................................... 3

1.2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4

1.2.1 我国信息技术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4

1.2.2 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5

1.2.3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6

1.3 产业产品服务....................................................................................................... 8

1.3.1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产品及服务范围: .................................................... 8

1.3.2通信服务业产品及服务范围:....................................................................... 8

1.3.3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范围:................................................. 8

1.3.4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产品和服务范围:............................................................ 8

第二章 行业特点 .......................................................................................................... 8

3.1 行业总特点 .......................................................................................................... 8

3.1.1技术进步快 .................................................................................................... 9

3.1.2经济效益好 .................................................................................................... 9

3.1.3产业关联度强 ................................................................................................ 9

3.1.4高投入、高风险............................................................................................. 9

3.2 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特点 ...................................................................................... 10

3.2.1 政府政策导向作用明显............................................................................... 10

3.2.2 产业集聚已出现,初步形成四大产业基地................................................ 10

3.2.3 信息技术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10

第三章 环境分析 ........................................................................................................ 11

2.1自然环境 ............................................................................................................. 11

2.2 政府政策 ............................................................................................................ 11

2.2.1 政策及相关文件.......................................................................................... 12

2.2.2 对国家信息技术行业政策解读 .............................................................. 12

2.3 技术环境 ............................................................................................................ 13

2.3.1总体状况...................................................................................................... 13

2.3.2突破与机遇 .................................................................................................. 13

2.4 社会环境 ............................................................................................................ 14

第四章 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5

4.1行业发展的现状 .................................................................................................. 15

4.1.1产业地位保持领先,经济贡献日益突出 ...................................................... 15

4.1.2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 16

4.1.3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分析行业现状: ............................................................. 19

4.2信息技术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20

4.2.1影响中国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外部问题 ...................................................... 20

4.2.2影响中国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内部问题 ...................................................... 21

第五章 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23

5.1偿债能力分析 ..................................................................................................... 24

5.2营运能力分析 ..................................................................................................... 26

5.3 盈利能力分析..................................................................................................... 27

5.4发展能力分析 ..................................................................................................... 30

5.5财务分析总结: .................................................................................................. 32

5.6基于财务分析对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提出的建议 ................................... 32

5.6.1 重视成本的日常控制和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 32

5.6.2 正确处理内源性股权融资和外源性融资的关系。 ...................................... 32

5.6.3 加强管理水平,提高资产的营运能力。 ....................................................... 33

5.6.4 优化资本结构,改善债务期限结构。........................................................... 33

5.6.6 对无形资产进行重组。............................................................................... 33

5.7 信息技术子行业排名( 数据来源于和讯网) ................................................... 34

第六章 未来发展趋势(横向纵向) ........................................................................... 35

6.1信息技术产业的关键技术发展新趋势 ................................................................. 35

6.2 信息技术产业需求的新趋势............................................................................... 35

6.3 信息技术产品技术的发展新趋势 ....................................................................... 35

信息技术行业分析报告

第一章 行业概述

1.1行业简介

1.1.1 定义

信息技术行业,又称信息产业,它是运用信息手段和技术,收集、整理、储存、传递信息情报,提供信息服务,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手段、信息技术等服务的产业。

1.1.2 证监会对信息技术行业分类

1.2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2.1 我国信息技术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得到蓬勃发展,全社会信息意识逐渐普及.信息观念大大加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行业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务委员宋健强调,“八五”期间,即便我们牺牲几个项目投资,也要把信息技术行业搞上去。1992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又把信息技术行业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重点之一,信息技术行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行业而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不仅表明信息技术行业在我国已占有相当的地位,而且也预示着我国的信息技术行业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①用各产业增加值占GDP 增长值的比重(贡献率)来表示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90-2009

②各产业平均增长值和增长率的比较

说明:信息技术行业的平均环比增长率最高,而第一产业最低,同时第二产业的平均增长值最高,同样第一产业的平均增长值也是最低的。这说明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进一步上升

1.2.2 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已经确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整个宏观经济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行业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

1)在工业发达国家,信息技术行业正逐步取代钢铁、造船、汽车、石油等传统产业的地位,成为当代社会的带头产业。

2)信息技术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倍增作用。

3)信息技术行业具有差异经济特征,提高了国家竞争力

4)信息技术行业是高就业型的产业,可以扩大就业,带动产出。

根据信息技术行业对GDP的贡献率自2000年到2009年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的作用十分明显,并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小。

② 信息技术行业的成长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可持续发展要求信息技术行业充分增长

2)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基本资源有明显的替代作用

4)现代信息通信使传统的生产系统、社会系统结合方式发生了变化。

1.2.3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①产业结构方面.

信息技术行业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改变我国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化社会大生产中.经济发展的趋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信息技术行业将成为集约化生产的重要领域,成为依靠技术进步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因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必将给我国传统的产业结构注人新的活力。信息技术行业的崛起在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最引人注目,它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头性产业部门;其二是销售产业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有人设想,我国若致力干发展信息技术行业,截止到2010年,将会使信息技术行业创造的价值占我国

国民生产总值的1/3以上,信息技术行业就业人数将达到总就业人数的1/4以上。 ②就业结构方面。

信息技术行业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无论是向广度还是向深度发展,都需要一大批专业人员。因此,伴随着信息技术行业尤其是信息加工处理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的发展,势必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技术行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要求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知识面广而且学有专长,这样,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还将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资源结构方面。

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使得资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今社会,信息已与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三足鼎立”的形势,成为社会的生产支柱。一方面,信息技术行业的资源是知识、技术和思维,是一种水不枯蝎的资源;另一方面,信息具有资源替代功能,尽管信息资源不可能完全取代物质资源,但对信息的掌握和应用能导致物质资源耗费减少,以大量且廉价的资源替代昂贵而稀缺的资源。随着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信息的资源替代功能将更充分地发挥出来,以达到更大限度节约资源的目的。

④生活方式方面。

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首先是学习方式发生变化。电大、广播讲座使没有机会入学的人能够学习各种知识。各类信息网络提高了信息的修透率和覆盖率,扩大了人类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其次,信息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并代替了部分脑力劳动;再次,人们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加,有利于人类的自由发展,使每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这对于社会进步尤其是消除“脑体倒挂”的现象,将会起到重要的杠杆调节作用。

1.3 产业产品服务

1.3.1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产品及服务范围:

按制造产品的不同,分为通信设备制造和通信产品制造其中,通信设备有交换设备、接入设备、传输设备、移动通信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微波通信设备、卫星通信设备七大类;通信产品主要有固定通信终端和移动通信终端

1.3.2通信服务业产品及服务范围:

主要包括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信息提供业和提供通信网络服务的运营业。信息提供业的主要企业是互联网信息内容提供商ICP;通信网络运营业可分为三大类:固定通信网络运营、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和数据通信网络运营。

1.3.3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范围:

生产各种计算机系统、外围设备、终端设备以及其他有关装置的产业。它与计算机服务业一起构成计算机工业

1.3.4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产品和服务范围:

它和计算机制造业同属于计算机工业。日本称为“信息处理产业”。美国称为“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服务业”,与计算机制造业相分离,归属于服务业中的商业服务。中国有时将与软件有关的部分通称为软件行业。计算机服务业的内容包括处理服务、软件产品、专业服务和统合系统等方面,以及计算机和有关设备的租赁、修理和维护等

第二章 行业特点

3.1 行业总特点

信息技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它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产业具有技术进步快、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强等特征,同时也具备高新

技术产业特有的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

3.1.1技术进步快

信息技术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技术创新是信息技术行业的核心。信息技术的进步速度之快是其他行业所不能相提并论的。从最初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到现在的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信息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据统计,信息技术的数量每三年可以增加一倍,而信息技术专利每年新增超过 30 万件。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克瑞格·贝瑞特提出,摩尔定律、通讯力量、互联网是推动IT 技术进步的三大因素。归根结底,创新带来信息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使整个产业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

3.1.2经济效益好

信息技术产业的科技含量高,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资本回报率。信息技术企业由于其产品的复制性强,同时边际成本极低,因此能够维持比其他传统行业更高的利润率,特别是当一个企业独占某种技术时,带来的垄断利润更是惊人。IT 技术不但带给本行业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产品在其他行业得以应用以后,能显著提高其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工作效率,给其他行业也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3.1.3产业关联度强

信息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极强,它通过和其他传统产业相结合,使其他产业的生产工艺、组织和管理发生深刻变化,从而提升其他产业的竞争力。信息技术产业正不断向其他行业渗透,且几乎所有传统产业都可以与之结合。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更多产业的结构转型,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巨大。

3.1.4高投入、高风险

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投入,一方面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大量的研发费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产品更新速度极快,各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不得不加大研发的力度和频率,增加人、财、物的投入用于产品的开发、研制和生产。然而

在产品、技术更迭频繁的情况下,企业前期大量的资金和智力的投入很可能无法收回,信息技术产业面临很大的风险。因为新技术的研发本身就极具风险,能否开发成功以及开发的时效性都是 IT 企业需要关注的,信息产品一旦失去市场价值或被替代将严重贬值。所以说信息技术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

3.2 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特点

3.2.1 政府政策导向作用明显

中国信息技术行业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很大程度归功于政府对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重视。早在“八五计划”开始的 1991 年,国务院为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就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而从“八五计划”到现如今的“十二五规划”,政府都将发展信息技术行业,促进信息化建设作为了社会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帮助下,中国信息技术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3.2.2 产业集聚已出现,初步形成四大产业基地

我国信息技术行业集聚已出现,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信息技术行业群;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信息技术行业群;以北京和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信息技术行业群;以西安,重庆,成都以及武汉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行业群等四大产业基地。四大产业基地在信息技术行业发展方面又各具特色:珠三角区域在通讯设备,基础元件等方面优势明显;长三角区域在集成电路,软件以及计算机等方面有相当优势;而中西部地区则是中国军工电子的重要生产基地。四大信息技术行业群的初步形成,为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3.2.3 信息技术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各地区受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地理位置等影响,各区域信息技术行业发展不平衡。通过表 3.2:可以看到 2011年 6 月发布的“第 25 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中百强企业的区域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华东,中南以及华北 18 省(市)在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就

占了 87%;西南五省(市)仅占 5%,其中四川,重庆各两家,贵州一家(其中,重庆上榜的两家企业,分别是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而西北五省仅陕西有两家,其他四省均无上榜企业。2011 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超过 1.84 万亿元,但仅东部省市就完成了软件收入 1.56 万亿元,占全国比重高达 84.8%。各区域信息技术行业发展不平衡明显。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网站

第三章 环境分析

2.1自然环境

信息技术行业属于新兴产业,对自然环境的要求不像其他行业明显,倾向于市场分布和发展。

2.2 政府政策

进入21世纪,国家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并且强调优先发展信息技术行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为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国家十分重视先进信息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逐年增加,从集中投向科研院所扩大到创新型企业,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储备能力稳步增强。

2.2.1 政策及相关文件

①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里面关于信息技术的规定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 ③2010年9月8日,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④加快推动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相关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

⑤《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2.2 对国家信息技术行业政策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信息技术行业有利政策

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纲要指出要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大力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使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2) 完善税收激励政策。

3)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

4) 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5)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② 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纲要指出要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具体从以下方面实施:

1) 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2)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服务,提升软件开发应用水平,发

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行业。

③ 其他方面有利政策

1) 在文化事业重点工程的传播体系建设工程中指出要重点加强媒体传播能力、民族文字出版和民族语言广播、文化传播渠道、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2) 在出口方面,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出口,扩大软件和信息服务对外开放,提高软件和信息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

3) 在军事方面,指出要以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根本着力点,深入推进军事训练转变,坚持科技强军,加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加紧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总之、国家在这些方面政策的支持,必然给信息技术行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2.3 技术环境

2.3.1总体状况

虽有长足发展,实弹产业大而不强,产业核心技术受控于人的局面

2.3.2突破与机遇

虽然我国信息技术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不少差距,但近年来我国在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关键信息技术领域有了可喜的突破

①微电子技术

近年来我国微电子取得关键技术的突破,但在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方面仍然落后国际先进水平几年

②我国在光电子技术方面

我国在光电子技术方面也有所突破,在国际上独立提出并实现了优于现有其它结构性能的40Gb/sDFB+EA(带电吸收的分布反馈激光器)和SOA+EA(带电吸收的半导体光放大器)。研制出国际领先的可调谐长波长探测器,在全固态激光器技术方面,我国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紫外六倍频全固态激光

器和宽调谐全固态激光器。

③高端计算机研制方面

我国近年来在高端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十万亿次级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④软件方面

中文处理软件保持国际领先,我们自行开发了服务器操作系统,实现了桌面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国产Office办公软件产品取得进步,但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移植不足。今后电子政务的推开和开放源代码将为我国软件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⑤信息安全方面

我国专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

⑥移动通信设备和终端方面

中国有用户规模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目前普及率也仅是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现有网上使用的移动通信设备和终端的关键技术基本依赖国外

总之,信息化对我国来说也是难得的机遇,正视在信息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差距,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行业并重视推动信息技术在产业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2.4 社会环境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的活动突破了对传统交通、通讯手段的依赖,拓展了发展空间和交往空间。因此,现代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交往和信息交流的空间,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无不依赖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超大容量存储、信息搜索等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使人们获取、传输和利用知识的能力空前提高;电子学习和远程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终身学习,从而加速了人力资本积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医疗保健、教育娱乐、环境控制、家政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极大地改善生活品质,为数字化生活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应急事件的响应和处理能力,人

们对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进行有效的预防预警和处置,推动着硬件与软件、系统与终端、内容与应用的高度融合,大大整合和延伸了原来的产业价值链,形成更多的增值应用,将有力拉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四章 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行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等领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不断下滑,销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重点领域和骨干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利用外资额明显减少,信息技术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我国信息技术行业深层次问题仍很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信息技术行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而它的行业现状如下:

4.1.1产业地位保持领先,经济贡献日益突出

① 在工业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2011年,规模以上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工业平均水平2.0和近20个百分点。行业收入、利润占全国工业比重分别达到8.9%和6.1%,制造业在电子整体工业中的领先和支柱作用日益凸显。

②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加大

2011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从业人员940万人,比2010年新增60万人,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4.9%。上缴税金1245亿元,同比增长31.0%,增速

高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1292.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1.0%。信息技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③ 为信息化建设发挥有力支撑

截止2011年底,我国手机普及率达到73.6部/百人,比2010年提高9.2部/百人;3G网络渗透率达到13.0%,比2010年提高7.5个百分点。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占到网民总数的69.4%,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的彩电、计算机拥有率超过135台/百户和70台/百户,均比上年有所提高。金融、电信、电力、能源和政府等领域的软件业务收入增势迅猛;信息技术对其他行业的渗透进一步深化,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节能减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及推动通信业转型发展等发挥积极作用。 ④ 全球产业大国地位不断凸显

2011年,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主要电子产品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48.8%、70.6%和90.6%,均名列世界第一。软件业收入占全球软件企业收入的比重超过15%。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4.1.2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①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2011年,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3万亿元,增幅超过20%;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收入74909亿元,同比增长17.1%;软件业实现收入18468亿元(快报数据),比上年增长35.9%。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75445亿元,同比增长21.1%。手机、计算机、彩电、集成电路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1.3亿部、3.2亿台、1.2亿台和719.6亿块,同比增长13.5%、30.3%、3.4%和10.3%。 ② 经济效益波动明显

2011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909亿元,同比增长17.1%;实现利润总额3300亿元,同比增长16.8%。行业销售利润率为4.4%,与2010

年基本持平;全年有6个月份的利润呈下降态势,波动较为明显。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88.7%,比2010年提高0.6个百分点。行业中亏损企业2497个,同比增长36.7%,企业亏损面达16.6%;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52.9%。 ③ 外贸增速逐步趋稳

2011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增速呈前高后低态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29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1.0%。其中,出口66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比2010年同期下滑17.4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4.8%;进口4680.3亿美元,同比增长11.0%,增速比2010年同期下降23.0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口额的26.8%。出口额前三位的产品为:笔记本电脑1058.8亿美元,增长11.1%;手机627.6亿美元,增长34.3%;集成电路325.7亿美元,增长11.4%。 ④ 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2011年1-11月,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83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工业投资29.2个百分点。其中,电池行业完成投资达1505亿元,占全行业投资比重18.4%,同比增长111.7%,成为信息产业中投资最密集、增长最快的领域。1-11月,信息产业新开工项目6523个,同比增长59.1%,扭转去年同期下滑局面。其中,电子元器件、信息机电和信息化学品制造行业新开工项目数增长均超过55%,个数占全行业70%。

⑤ 结构调整不断深化

1)软硬件比例趋于合理,行业结构不断改善

2011年,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中软件业收入比重接近20%,与上年(17.5%)相比有明显提高。在制造业中,随着新型显示器件、LED、光伏产品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电子元、器件和电子材料行业收入比重达到36.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在软件业中,服务化趋势明显,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分别实现收入1864和3028亿元,所占比重达到10.1%和16.4%,比上年提高0.7和1.1个百分点。

2)内销市场稳步增长,产业对外依存度下降

2011年,规模以上信息制造业实现内销产值34165亿元,同比增长31.0%,比行业销售产值增速和出口交货值增速高9.9和17.1个百分点。电子制造业对外依存度(54.7%)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

3)内资企业快速发展,本土企业实力增强

2011年,规模以上信息制造业中内资企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增速分别达到31.1%和16.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0.0和2.5个百分点。内资企业经营水平不断提高,销售利润率达到6.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4)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区域结构持续优化

2011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信息制造业销售产值增长63.1%和74.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2和53.2个百分点;两个地区实现出口交货值增长均超过110%。东部地区制造业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增长15.9%和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2和

4.8个百分点,产业在东部地区的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比重(84.6%和91.5%)比2010年同期下降3.8和4.0个百分点。

5)外贸结构继续调整,抵御风险能力增强

201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1194.7亿美元,同比增长22.3%,比重达到18.1%,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内资企业出口1237.7亿美元,比重达18.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前十位出口对象所占比重72.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出口前五位省市所占比重84.9%,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 ⑥ 科研创新成果显著

截止2011年底,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36.4万件,占工业行业专利申请量的35.7%;比上年增加22.95万件,同比增长20.2%;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和新增量在各工业行业中均居于首位。产业内领军企业华为和中兴的专利申请量分别达到3.04和2.48万件,明显领先于其他企业。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海尔集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在新型显示技术、移动宽带、光通信等多个领域取得新突破,

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学研体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4.1.3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分析行业现状:

①.潜在进入者力量:

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十二五战略性产业之一,必然会引起众多其他行业的兴趣,争相而进。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尚未发展成熟,规模效应还不是很明显,所以原先进入的产业的所制造出的各种壁垒并不能对潜在竞争者造成很大的威胁。当新的技能改正者进入到此行业,必然带来瓜分市场需求的要求,所以潜在进入者的力量还是不容小视的。

②.行业竞争者力量:

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行业发展还没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所以现有企业间的竞争还不是非常的激烈的。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目前行业中的竞争数还不是很多;行业增长较快;产品差别化程度不高;行业产能正在越来越大;退出壁垒越来越高。

③.替代者力量:

对于信息技术产业而言,来自于替代品的威胁是非常小的,目前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改变还没有其他东西能够代替的,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也不会出现此类产品。

④.供应商力量:

现在的信息技术产业市场还是属于卖方市场的,毕竟很多的高新技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研制跟开发的,相对而言购买者的选择余地较小,供应商的力量较大。 ⑤消费者力量:

现在正是我国发展的快速期间,许多企业面临质变,他们对信息技术产品的需

求量很大,加之供应商未出现集中度很高的企业,所以从这个方面将消费者的力量也很大。

4.2信息技术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影响中国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外部问题

① 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

信息技术行业领域的竞争焦点已从传统简单的产品价格,产品质量竞争,进入到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品牌以及标准控制等为竞争焦点的新阶段。2011 年围绕专利的侵权诉讼案件不断出现:“苹果起诉三星”,“三星反诉苹果”,“华为起诉摩托罗信息技术行业领域的竞争焦点已从传统简单的产品价格,产品质量竞争,进入到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品牌以及标准控制等为竞争焦点的新阶段。2011 年围绕专利的侵权诉讼案件不断出现:“苹果起诉三星”,“三星反诉苹果”,“华为起诉摩托罗拉”等。一系列围绕专利诉讼案件的出现,凸显了当前信息技术行业领域竞争的加剧。而随着 2011 年谷歌,英特尔等的巨资收购活动的进行,以及诺基亚与微软的战略合作等的出现,显示出行业内巨头正在加快并购步伐,走向强强联合,信息技术行业内部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② 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融资渠道狭窄。

信息技术行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又具有高风险性。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同时信息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投资大,失败率高,使得信息技术行业呈现出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等“三高”特点。而现实中大部分从事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业又都属于中小企业,使得传统融资渠道无法满足其现实的资金需要。在国外,从事信息技术行业的中小企业,大都可以通过“创业板块”或者“风险投资”得到融资。虽然我国在 1998 年就已提出了“尽早研究设立创业板块股票市场问题”,但其设立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直到 2009 年,筹备长达十年之久的中国创业板块,才真正开始启动。而中国当前开启的创业板,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创业板,更像一个规模略小的主板,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创业期的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同时,中国风险投资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有较快发展,但真正要发挥其作用,还尚待时日。

③ 行政部门的过度干预。

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宏观调控的推动,从 1986 年 6 月启动实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到 1997 年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对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滞后,行政部门对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甚至产业布局等还存在过度干预的现象。行政力量干预经济,在短期看对重点部门或产业的发展的确能够发挥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这种正向的作用会逐步降低,甚至起到反作用。行政部门的过度干预,一方面会压制企业以及科研人员的技术创新动力与活力;另一方面会导致科技研发效率的降低,以及社会资源浪费等现象的出现。

4.2.2影响中国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内部问题

① 信息技术行业结构不合理,软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在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重硬轻软”的现象。一方面,中国已经有能力研制出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但在微处理器方面却完全依赖于进口;另一方面,虽然在 2008 年底,中国网民人数就已经超越美国,达到世界第一的规模,在 2010 年宽带网民更是达到 4.5 亿,宽带普及率达到 98.3%,但是就互联网网络速度而言,中国仅为 100.9kbps,而日本早在 2008 年就已实现了互联网连接载速度 63mbps。2008 年中国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 6.3 万亿元,相当于 1978 年的 4000 多倍,其产业增加值也是达到 1.49 万亿,但其中软件产业实现的增加值仅为 2946.2 亿元,占其比重的 19.78%,相对于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多在 50%以上。这种“重硬轻软”导致中国软件业无法有效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重要的基础18软件对进口的依赖度高,信息技术行业发展过程中 “重硬轻软”的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② 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低。

所谓的自主创新是指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当前中国信息技术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低表现在:软件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规模偏小;企业产品趋同

性强;软件业还不能自成独立体系,许多重要的基础软件需要进口,往往受制于人。而困扰中国企业的“涉外专利侵权”案件的增多,更是暴露出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不足。据统计,仅在上海一地此类外方控告中国企业的专利侵权案件,就从 1994年的200件剧增到了2005 年的600多件。我国信息技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一方面与企业自身缺乏创新的意识与动力有关,企业不愿意投入过多资金进行自主的创新与研发;另一方面与当前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联系不紧密有关。作为科学研究主体的科研机构,其研究成果不能立刻转换成企业产品,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现实的需要,造成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缺乏在市场机制引导下的紧密联系。

③ 投资不足,产业规模小。

信息技术行业中大部分生产企业具有高固定成本以及低边际成本的特点。企业在研究开发的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固定成本,而真正当产品进入生产制造阶段时,其成本则相对较低,特别是一些软件企业,其拷贝一份软件的成本甚至接近于零。因此,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需要前期大量的资本投入。

第五章 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选取的83家信息技术行业中国上市公司

5.1偿债能力分析

基于CSMAR数据库中已发布的年报数据,我们整理分析得到通信及其相关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通信服务业、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行业均值偿债能力相应财务指标的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负债比率

资产负债率

偿债能力是指上市公司偿还多重到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发展的关键。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该在1-2,速动比率应在1 以上。由上表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行业2009到2011整体都低于1,表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具有较高的财务风险,但是整体上呈现上升水平,说明行业偿债水平在缓步提高,同时也表明该行业资金利用水平比较高,有利于提高盈利能力。另外,现金流动比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可以从现金流动的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一般该指标大于0.3,表示企业流动负债的偿还有可靠保证。从表中可以看出,2009年-2011年该指标总体略高于0.3,但是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断提高。从资产负债率来看,通信技术行业长期偿债能力比较好而且相对稳定。

根据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发现:虽然流动比率在1-2速动比率在1是比较好的,但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我们要考虑到存货的积压与滞销对该比率值的影响,其次还要考虑公司的高层对于风险的预测和承受力。

小结:对于信息技术行业来说,短期偿债能力差强人意,未来发展趋势较为乐观,如何更有效地控制风险,在充分利用资金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整体的偿债能力进而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是其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5.2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的资产营运体现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本保值增值的过程,其对于企业的意义好比血液之于身体。一般而言,资产运营效率越高,获利能力越强,资本增值就越快;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作为衡量资产营运能力的两个主要指标,其意义不言而喻。而对企业营运能力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亦是了解企业营运状况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

基于CSMAR数据库中已发布的年报数据,我们整理分析得到通信及其相关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通信服务业、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行业均值经营能力相应财务指标的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总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行业无论是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还是存货周转率,整体都呈现上升趋势,表明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优越,前景看好。其中尤其以2010年最为突出,各项指标都呈现很好的发展态势。在2012年8月9号的《证券日报》中也显示,信息服务行业的存货周转率也是证券市场上五大资产运作效率最高的行业之一。

小结:信息技术行业经营能力较强并且发展态势良好,应该继续维持这一优势。

5.3 盈利能力分析

总资产报酬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2009年至2011年全行业总资产报酬率较低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且2010年较2009年下降0.67%,下降幅度较大。在子行业当中,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总资产报酬率一直下降;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总资产报酬率一直较高,且相对比较稳定;通信服务业总资产报酬率一直低于行业平均值,2010年较2009年下降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比较大;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一直高于行业平均值,2010年较2009年有小幅上升,但是在2011年却大幅度下降。行业总资产报酬率低说明行业内的企业资产利用率较低,企业管理不合理。

净资产收益率

一般而言,企业设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标准为8%,该指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行业净资产收益率低于一般标准,且2009年至2011年全行业净资产收益率逐步下降,2010年较2009年下降1.21个百分点,幅度相对较大。其中,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接近行业平均值,且与行业整体趋势相同,小幅下降;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全行业平均值,2010年较2009年略有上升,之后在2011年又有微幅下降;通信服务业则远低于行业平均值,2010年较2009年下降达2.49个百分点,2011年略有反弹;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总体远高于行业平均值,不过在这三年整体呈下降趋势。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整体较低,说明投资者投入资本盈利能力较差,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再融资较为困难。

毛利率

企业设定的标准销售毛利率为15%,上表反映出,信息技术行业毛利率远高于标准值,但是整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4.22%,2011年与2010年相比毛利率略有反弹。针对子行业而言,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毛利率很低,不仅低于行业平均值,而且低于标准值15%;计算机服务业毛利率仍然高于行业平均值,这三年起伏较小,不过总体呈上升趋势;通信服务业毛利率也比行业均值高出不少,只是起伏比较大,2010年比2009年高了9.11个百分点,但是2011年又比2010年下降了14.02个百分点;通信设备制造业也高于行业平均值,总体起伏不大,但呈现小幅下降。行业整体毛利率较高说明行业销售利润较高。

总体而言,信息技术行业2009年至2011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水平下降,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降,但是由于经济缓慢复苏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有利于信息技术行业政策的出台,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速度返还,甚至个别子行业盈利能力出现上升。而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盈利能力较差,原因还在于该子行业成本费用逐年上升, 净利润逐年下降, 造成销售净利率年年下滑。进一步分析表明, 我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多为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和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企业, 企业设备的无形损耗大、更新周期短, 每年需要追加一定的更新改造的投入, 购进部分材料和配件的价格上涨造成了成本费用上升。这也说明我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投入的费用与开支逐年增加, 投入大而收益小, 是以过度消耗财务资源所支撑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而且从我国现实情况看,我国计算机及设备制造业由于技术方面的缺陷,国内大部分此类企业只是从事简单制造,大部分利润被技术所有方拿走,导致利润较低。

小结:信息技术行业整体毛利率较高,但是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低,说明行业急需增强销售能力以及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能力。

5.4发展能力分析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总资产扩张率

从总资产扩张率来看全行业2009年处于高速扩张时期,2010-2011呈现了扩张速度减慢,但仍保持相对稳定的扩张率的态势。其中,从子行业来看,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在2009年高达118.77%的总资产扩张率一方面是由于002312三泰电子于2008年12月上市,造成了2009年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总资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是08年经济危机后09年经济呈现出了复苏态势;而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总体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总资产扩张率,2010年扩张较快,但通体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扩张趋势;通信服务业在全行业中扩张速度最慢,并且扩张呈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子行业 企业都为大型国有企业,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竞争性不强,并且禁止私企进入;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保持了稳定均衡的资产扩张趋势,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从净利润增长率来看全行业受08年经济危机影响很大,净利润增长基本为负,直到2011年才达到0.37%。从相关子行业来看,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由于新公司上市,导致09年净利润有了很大增长,而受到生产产品总体需求下降风险的影响,净利润增长率呈现了剧烈的下降趋势;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总体保持了稳定的净利润增长率,2011年相较09,10年略有下降,但与全行业相比发展较好;通信服务业由于行业巨头中国联通于2008年出售终止业务,导致当年净利润大幅度上升,与之相比造成了2009年净利润增长率大幅度下降;而2010年净利润增长率继续保持大幅度下降是受到600804上海鹏博士当年净利润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的影响导致了子行业显示下降趋势;2011年通信服务业运营良好呈现了10.22%的净利润增长率,远高于行业增长率;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2009,10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2011年净利润增长率下降是电信运营商集中采购模式降低了通信设备制造商的毛利率,同时随着总资产扩张造成了子行业内供过于求情况加剧。

主营业务增长率方面全行业呈现了相对稳定的趋势,其中2010年发展较快,主营业务增长明显高于09和11年,而总体保持了正增长,增幅维持在15%左右。子行业中,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受到行业综合成本水平下降的原因,主营业务增长呈现了高速发展的趋势,到2011年为止,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在很高水平;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与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呈现了相同的发展趋势,2010年略高于2009,11年,但总体保持稳定,实现了平稳发展;通信服务业表现出了持续发展的趋势,主营业务增长率逐年提高,表明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小结:信息技术全行业在经济危机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并且由于国家十二五规划下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生产成本整体降低的趋势,信息技术产业未来发展能力十分看好。

5.5财务分析总结:

鉴于以上四类财务指标分析,我们发现信息技术行业营运能力较好,发展潜力较大,虽然在短期偿债能力差强人意,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低,但是通过合理扩大流动资产比例,适当控制资产扩张速度、提高资产质量,提升资产利用率,增强销售、管理能力,提高核心技术研发应用水平,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会逐步增强。并且,如果能够继续发挥营运优势,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信息技术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会非常可观。

5.6基于财务分析对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提出的建议

5.6.1 重视成本的日常控制和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通过优化成本费用结构和开源节流,在公司内部消化客观因素引起的成本上升。信息技术上市公司还应不断开发自主创新技术,开发生产拥有自主产权的软件和硬件,减少高额进口费用。不断提高盈利水平是保持自有资本增长的重要源泉,只有提高盈利水平,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源性资本,才能保证企业长期可持续增长。

5.6.2 正确处理内源性股权融资和外源性融资的关系。

强调公司增加内源性股权资本,保持可持续增长,并不排斥外源性融资。勿庸置疑,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公司会不断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以支撑企业迅速发展。公司即使能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管理者也应清楚认识:筹集外源性资本往往受到资本利用效果、综合资本成本、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变化和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不能一味依赖外源性资本发展。

5.6.3 加强管理水平,提高资产的营运能力。

对收益仅敷支出的经营项目采取租赁或托管的方式,提高项目的盈利水平。对某些外购存货应减少在途时间,对自制的存货应减少生产周期或采取委托加工的方式,对销售存货应尽快收回货款,提高存货周转率。盘活现有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结构,挖掘资产潜力,进一步提高资产周转速度。

5.6.4 优化资本结构,改善债务期限结构。

不同的财务杠杆和债务期限结构,产生不同的财务治理方式、财务风险以及不同的综合资本成本。过高的流动负债虽然有利于降低综合资本成本,但财务风险明显增大,所有企业都存在一个由债权人施加的用于限制企业用途所能采用的财务杠杆的负债容量和负债结构。建议结合债务资本的用途适当降低短期负债,增加长期负债,以缓解企业临时偿债的压力和降低财务风险。

5.6.5合理权衡收益留存与股利支付。

公司削减股利支付比率甚至不分配,固然可以提高持续增长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过快增长所带来的财务资源短缺问题,但不应是经常采取的分配政策,若公司无法保证众多的投资者满意的收益,投资者的消极和失望必然反映在股价上,这将背离财务管理目标。公司应在收益留存和支付之间进行合理权衡,最终应依靠增加盈利来处理好分配和发展的关系。

5.6.6 对无形资产进行重组。

从整体看,我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技术竞争实力不够强,主要表现在:其一,技术资产规模过小。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相当低,反映出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结构存在着问题,资产的技术含量太低,这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现代高科技企业特征是不相符合的。面对入世后各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激烈竞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尽快调整资产结构,提高无形资产规模和水平;其二,企业无形资产效率不高。从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无形资产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体体现在无形资产比率与绩效的相关性不强,对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挖掘技术潜力,提高无形资产使用的经济效率。

5.7 信息技术子行业排名( 数据来源于和讯网)

第六章 未来发展趋势(横向纵向)

6.1信息技术产业的关键技术发展新趋势

信息技术产业的关键技术包括很多,例如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它们的发展方向也越来越广泛,其中,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主要面向着集成方向,这也成为了微电子技术在新世界发展的重点,而且在未来的几年内,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也将越来越微细化,精密化;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则是智能化,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包括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多媒体的出现也将计算机,通信、电器等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都将采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趋势则是高性能和增大容量,与通信技术相融合,向人们提供具有个性化和综合化的服务。此外,还包电子元件,配件等,也向着微型化,便携式等方向发展。

6.2 信息技术产业需求的新趋势

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是以技术为支撑的,而经济的发展是技术进步的保证,因此,市场经济的变化也影响着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状况,经济危机过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而且从目前它的发展范围可以看出,已有美国、日本等信息技术行业先进的国建逐步向亚太地区扩展,而且非洲等地区的信息产品在全球该类产品中也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而且,在众多信息技术行业中,计算机和通信产品成为产品投资的引领产品。

6.3 信息技术产品技术的发展新趋势

技术是电子信息产业获取高额利润的保障,因此,为了保证企业获取大量利润,对技术进行创新和获取技术垄断成为了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此外,由于技术的垄断,导致了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竞争更加集中,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等地区,他们也各自的垄断技术为保证,成为了信息产业独特的竞争优势。

目录

第一章 行业概述 .......................................................................................................... 3

1.1行业简介 ............................................................................................................... 3

1.1.1 定义 ............................................................................................................ 3

1.1.2 证监会对信息技术行业分类 ......................................................................... 3

1.2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4

1.2.1 我国信息技术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4

1.2.2 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5

1.2.3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6

1.3 产业产品服务....................................................................................................... 8

1.3.1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产品及服务范围: .................................................... 8

1.3.2通信服务业产品及服务范围:....................................................................... 8

1.3.3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范围:................................................. 8

1.3.4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产品和服务范围:............................................................ 8

第二章 行业特点 .......................................................................................................... 8

3.1 行业总特点 .......................................................................................................... 8

3.1.1技术进步快 .................................................................................................... 9

3.1.2经济效益好 .................................................................................................... 9

3.1.3产业关联度强 ................................................................................................ 9

3.1.4高投入、高风险............................................................................................. 9

3.2 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特点 ...................................................................................... 10

3.2.1 政府政策导向作用明显............................................................................... 10

3.2.2 产业集聚已出现,初步形成四大产业基地................................................ 10

3.2.3 信息技术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10

第三章 环境分析 ........................................................................................................ 11

2.1自然环境 ............................................................................................................. 11

2.2 政府政策 ............................................................................................................ 11

2.2.1 政策及相关文件.......................................................................................... 12

2.2.2 对国家信息技术行业政策解读 .............................................................. 12

2.3 技术环境 ............................................................................................................ 13

2.3.1总体状况...................................................................................................... 13

2.3.2突破与机遇 .................................................................................................. 13

2.4 社会环境 ............................................................................................................ 14

第四章 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5

4.1行业发展的现状 .................................................................................................. 15

4.1.1产业地位保持领先,经济贡献日益突出 ...................................................... 15

4.1.2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 16

4.1.3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分析行业现状: ............................................................. 19

4.2信息技术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20

4.2.1影响中国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外部问题 ...................................................... 20

4.2.2影响中国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内部问题 ...................................................... 21

第五章 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23

5.1偿债能力分析 ..................................................................................................... 24

5.2营运能力分析 ..................................................................................................... 26

5.3 盈利能力分析..................................................................................................... 27

5.4发展能力分析 ..................................................................................................... 30

5.5财务分析总结: .................................................................................................. 32

5.6基于财务分析对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提出的建议 ................................... 32

5.6.1 重视成本的日常控制和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 32

5.6.2 正确处理内源性股权融资和外源性融资的关系。 ...................................... 32

5.6.3 加强管理水平,提高资产的营运能力。 ....................................................... 33

5.6.4 优化资本结构,改善债务期限结构。........................................................... 33

5.6.6 对无形资产进行重组。............................................................................... 33

5.7 信息技术子行业排名( 数据来源于和讯网) ................................................... 34

第六章 未来发展趋势(横向纵向) ........................................................................... 35

6.1信息技术产业的关键技术发展新趋势 ................................................................. 35

6.2 信息技术产业需求的新趋势............................................................................... 35

6.3 信息技术产品技术的发展新趋势 ....................................................................... 35

信息技术行业分析报告

第一章 行业概述

1.1行业简介

1.1.1 定义

信息技术行业,又称信息产业,它是运用信息手段和技术,收集、整理、储存、传递信息情报,提供信息服务,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手段、信息技术等服务的产业。

1.1.2 证监会对信息技术行业分类

1.2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2.1 我国信息技术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得到蓬勃发展,全社会信息意识逐渐普及.信息观念大大加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行业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务委员宋健强调,“八五”期间,即便我们牺牲几个项目投资,也要把信息技术行业搞上去。1992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又把信息技术行业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重点之一,信息技术行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行业而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不仅表明信息技术行业在我国已占有相当的地位,而且也预示着我国的信息技术行业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①用各产业增加值占GDP 增长值的比重(贡献率)来表示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90-2009

②各产业平均增长值和增长率的比较

说明:信息技术行业的平均环比增长率最高,而第一产业最低,同时第二产业的平均增长值最高,同样第一产业的平均增长值也是最低的。这说明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进一步上升

1.2.2 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已经确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整个宏观经济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行业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

1)在工业发达国家,信息技术行业正逐步取代钢铁、造船、汽车、石油等传统产业的地位,成为当代社会的带头产业。

2)信息技术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倍增作用。

3)信息技术行业具有差异经济特征,提高了国家竞争力

4)信息技术行业是高就业型的产业,可以扩大就业,带动产出。

根据信息技术行业对GDP的贡献率自2000年到2009年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的作用十分明显,并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小。

② 信息技术行业的成长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可持续发展要求信息技术行业充分增长

2)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基本资源有明显的替代作用

4)现代信息通信使传统的生产系统、社会系统结合方式发生了变化。

1.2.3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①产业结构方面.

信息技术行业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改变我国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化社会大生产中.经济发展的趋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信息技术行业将成为集约化生产的重要领域,成为依靠技术进步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因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必将给我国传统的产业结构注人新的活力。信息技术行业的崛起在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最引人注目,它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头性产业部门;其二是销售产业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有人设想,我国若致力干发展信息技术行业,截止到2010年,将会使信息技术行业创造的价值占我国

国民生产总值的1/3以上,信息技术行业就业人数将达到总就业人数的1/4以上。 ②就业结构方面。

信息技术行业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无论是向广度还是向深度发展,都需要一大批专业人员。因此,伴随着信息技术行业尤其是信息加工处理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的发展,势必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技术行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要求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知识面广而且学有专长,这样,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还将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资源结构方面。

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使得资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今社会,信息已与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三足鼎立”的形势,成为社会的生产支柱。一方面,信息技术行业的资源是知识、技术和思维,是一种水不枯蝎的资源;另一方面,信息具有资源替代功能,尽管信息资源不可能完全取代物质资源,但对信息的掌握和应用能导致物质资源耗费减少,以大量且廉价的资源替代昂贵而稀缺的资源。随着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信息的资源替代功能将更充分地发挥出来,以达到更大限度节约资源的目的。

④生活方式方面。

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首先是学习方式发生变化。电大、广播讲座使没有机会入学的人能够学习各种知识。各类信息网络提高了信息的修透率和覆盖率,扩大了人类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其次,信息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并代替了部分脑力劳动;再次,人们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加,有利于人类的自由发展,使每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这对于社会进步尤其是消除“脑体倒挂”的现象,将会起到重要的杠杆调节作用。

1.3 产业产品服务

1.3.1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产品及服务范围:

按制造产品的不同,分为通信设备制造和通信产品制造其中,通信设备有交换设备、接入设备、传输设备、移动通信设备、数据通信设备、微波通信设备、卫星通信设备七大类;通信产品主要有固定通信终端和移动通信终端

1.3.2通信服务业产品及服务范围:

主要包括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信息提供业和提供通信网络服务的运营业。信息提供业的主要企业是互联网信息内容提供商ICP;通信网络运营业可分为三大类:固定通信网络运营、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和数据通信网络运营。

1.3.3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范围:

生产各种计算机系统、外围设备、终端设备以及其他有关装置的产业。它与计算机服务业一起构成计算机工业

1.3.4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产品和服务范围:

它和计算机制造业同属于计算机工业。日本称为“信息处理产业”。美国称为“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服务业”,与计算机制造业相分离,归属于服务业中的商业服务。中国有时将与软件有关的部分通称为软件行业。计算机服务业的内容包括处理服务、软件产品、专业服务和统合系统等方面,以及计算机和有关设备的租赁、修理和维护等

第二章 行业特点

3.1 行业总特点

信息技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它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产业具有技术进步快、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强等特征,同时也具备高新

技术产业特有的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

3.1.1技术进步快

信息技术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技术创新是信息技术行业的核心。信息技术的进步速度之快是其他行业所不能相提并论的。从最初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到现在的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信息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据统计,信息技术的数量每三年可以增加一倍,而信息技术专利每年新增超过 30 万件。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克瑞格·贝瑞特提出,摩尔定律、通讯力量、互联网是推动IT 技术进步的三大因素。归根结底,创新带来信息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使整个产业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

3.1.2经济效益好

信息技术产业的科技含量高,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资本回报率。信息技术企业由于其产品的复制性强,同时边际成本极低,因此能够维持比其他传统行业更高的利润率,特别是当一个企业独占某种技术时,带来的垄断利润更是惊人。IT 技术不但带给本行业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产品在其他行业得以应用以后,能显著提高其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工作效率,给其他行业也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3.1.3产业关联度强

信息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极强,它通过和其他传统产业相结合,使其他产业的生产工艺、组织和管理发生深刻变化,从而提升其他产业的竞争力。信息技术产业正不断向其他行业渗透,且几乎所有传统产业都可以与之结合。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更多产业的结构转型,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巨大。

3.1.4高投入、高风险

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投入,一方面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大量的研发费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产品更新速度极快,各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不得不加大研发的力度和频率,增加人、财、物的投入用于产品的开发、研制和生产。然而

在产品、技术更迭频繁的情况下,企业前期大量的资金和智力的投入很可能无法收回,信息技术产业面临很大的风险。因为新技术的研发本身就极具风险,能否开发成功以及开发的时效性都是 IT 企业需要关注的,信息产品一旦失去市场价值或被替代将严重贬值。所以说信息技术行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

3.2 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特点

3.2.1 政府政策导向作用明显

中国信息技术行业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很大程度归功于政府对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重视。早在“八五计划”开始的 1991 年,国务院为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就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而从“八五计划”到现如今的“十二五规划”,政府都将发展信息技术行业,促进信息化建设作为了社会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帮助下,中国信息技术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3.2.2 产业集聚已出现,初步形成四大产业基地

我国信息技术行业集聚已出现,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信息技术行业群;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信息技术行业群;以北京和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信息技术行业群;以西安,重庆,成都以及武汉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行业群等四大产业基地。四大产业基地在信息技术行业发展方面又各具特色:珠三角区域在通讯设备,基础元件等方面优势明显;长三角区域在集成电路,软件以及计算机等方面有相当优势;而中西部地区则是中国军工电子的重要生产基地。四大信息技术行业群的初步形成,为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3.2.3 信息技术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各地区受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地理位置等影响,各区域信息技术行业发展不平衡。通过表 3.2:可以看到 2011年 6 月发布的“第 25 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中百强企业的区域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华东,中南以及华北 18 省(市)在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就

占了 87%;西南五省(市)仅占 5%,其中四川,重庆各两家,贵州一家(其中,重庆上榜的两家企业,分别是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而西北五省仅陕西有两家,其他四省均无上榜企业。2011 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超过 1.84 万亿元,但仅东部省市就完成了软件收入 1.56 万亿元,占全国比重高达 84.8%。各区域信息技术行业发展不平衡明显。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网站

第三章 环境分析

2.1自然环境

信息技术行业属于新兴产业,对自然环境的要求不像其他行业明显,倾向于市场分布和发展。

2.2 政府政策

进入21世纪,国家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并且强调优先发展信息技术行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为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国家十分重视先进信息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逐年增加,从集中投向科研院所扩大到创新型企业,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储备能力稳步增强。

2.2.1 政策及相关文件

①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里面关于信息技术的规定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 ③2010年9月8日,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④加快推动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相关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

⑤《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2.2 对国家信息技术行业政策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信息技术行业有利政策

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纲要指出要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大力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使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2) 完善税收激励政策。

3)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

4) 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5)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② 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纲要指出要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具体从以下方面实施:

1) 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2)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服务,提升软件开发应用水平,发

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行业。

③ 其他方面有利政策

1) 在文化事业重点工程的传播体系建设工程中指出要重点加强媒体传播能力、民族文字出版和民族语言广播、文化传播渠道、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2) 在出口方面,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出口,扩大软件和信息服务对外开放,提高软件和信息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

3) 在军事方面,指出要以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根本着力点,深入推进军事训练转变,坚持科技强军,加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加紧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总之、国家在这些方面政策的支持,必然给信息技术行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2.3 技术环境

2.3.1总体状况

虽有长足发展,实弹产业大而不强,产业核心技术受控于人的局面

2.3.2突破与机遇

虽然我国信息技术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不少差距,但近年来我国在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关键信息技术领域有了可喜的突破

①微电子技术

近年来我国微电子取得关键技术的突破,但在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方面仍然落后国际先进水平几年

②我国在光电子技术方面

我国在光电子技术方面也有所突破,在国际上独立提出并实现了优于现有其它结构性能的40Gb/sDFB+EA(带电吸收的分布反馈激光器)和SOA+EA(带电吸收的半导体光放大器)。研制出国际领先的可调谐长波长探测器,在全固态激光器技术方面,我国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紫外六倍频全固态激光

器和宽调谐全固态激光器。

③高端计算机研制方面

我国近年来在高端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十万亿次级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④软件方面

中文处理软件保持国际领先,我们自行开发了服务器操作系统,实现了桌面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国产Office办公软件产品取得进步,但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移植不足。今后电子政务的推开和开放源代码将为我国软件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⑤信息安全方面

我国专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

⑥移动通信设备和终端方面

中国有用户规模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目前普及率也仅是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现有网上使用的移动通信设备和终端的关键技术基本依赖国外

总之,信息化对我国来说也是难得的机遇,正视在信息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差距,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行业并重视推动信息技术在产业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2.4 社会环境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的活动突破了对传统交通、通讯手段的依赖,拓展了发展空间和交往空间。因此,现代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交往和信息交流的空间,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无不依赖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超大容量存储、信息搜索等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使人们获取、传输和利用知识的能力空前提高;电子学习和远程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终身学习,从而加速了人力资本积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医疗保健、教育娱乐、环境控制、家政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极大地改善生活品质,为数字化生活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应急事件的响应和处理能力,人

们对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进行有效的预防预警和处置,推动着硬件与软件、系统与终端、内容与应用的高度融合,大大整合和延伸了原来的产业价值链,形成更多的增值应用,将有力拉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四章 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行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等领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不断下滑,销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重点领域和骨干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利用外资额明显减少,信息技术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我国信息技术行业深层次问题仍很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信息技术行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而它的行业现状如下:

4.1.1产业地位保持领先,经济贡献日益突出

① 在工业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2011年,规模以上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工业平均水平2.0和近20个百分点。行业收入、利润占全国工业比重分别达到8.9%和6.1%,制造业在电子整体工业中的领先和支柱作用日益凸显。

②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加大

2011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从业人员940万人,比2010年新增60万人,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4.9%。上缴税金1245亿元,同比增长31.0%,增速

高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1292.3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1.0%。信息技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③ 为信息化建设发挥有力支撑

截止2011年底,我国手机普及率达到73.6部/百人,比2010年提高9.2部/百人;3G网络渗透率达到13.0%,比2010年提高7.5个百分点。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占到网民总数的69.4%,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的彩电、计算机拥有率超过135台/百户和70台/百户,均比上年有所提高。金融、电信、电力、能源和政府等领域的软件业务收入增势迅猛;信息技术对其他行业的渗透进一步深化,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节能减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及推动通信业转型发展等发挥积极作用。 ④ 全球产业大国地位不断凸显

2011年,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等主要电子产品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48.8%、70.6%和90.6%,均名列世界第一。软件业收入占全球软件企业收入的比重超过15%。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4.1.2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①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2011年,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3万亿元,增幅超过20%;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收入74909亿元,同比增长17.1%;软件业实现收入18468亿元(快报数据),比上年增长35.9%。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75445亿元,同比增长21.1%。手机、计算机、彩电、集成电路等主要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1.3亿部、3.2亿台、1.2亿台和719.6亿块,同比增长13.5%、30.3%、3.4%和10.3%。 ② 经济效益波动明显

2011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909亿元,同比增长17.1%;实现利润总额3300亿元,同比增长16.8%。行业销售利润率为4.4%,与2010

年基本持平;全年有6个月份的利润呈下降态势,波动较为明显。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88.7%,比2010年提高0.6个百分点。行业中亏损企业2497个,同比增长36.7%,企业亏损面达16.6%;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52.9%。 ③ 外贸增速逐步趋稳

2011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增速呈前高后低态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29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1.0%。其中,出口66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比2010年同期下滑17.4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4.8%;进口4680.3亿美元,同比增长11.0%,增速比2010年同期下降23.0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口额的26.8%。出口额前三位的产品为:笔记本电脑1058.8亿美元,增长11.1%;手机627.6亿美元,增长34.3%;集成电路325.7亿美元,增长11.4%。 ④ 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2011年1-11月,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83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工业投资29.2个百分点。其中,电池行业完成投资达1505亿元,占全行业投资比重18.4%,同比增长111.7%,成为信息产业中投资最密集、增长最快的领域。1-11月,信息产业新开工项目6523个,同比增长59.1%,扭转去年同期下滑局面。其中,电子元器件、信息机电和信息化学品制造行业新开工项目数增长均超过55%,个数占全行业70%。

⑤ 结构调整不断深化

1)软硬件比例趋于合理,行业结构不断改善

2011年,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中软件业收入比重接近20%,与上年(17.5%)相比有明显提高。在制造业中,随着新型显示器件、LED、光伏产品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电子元、器件和电子材料行业收入比重达到36.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在软件业中,服务化趋势明显,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分别实现收入1864和3028亿元,所占比重达到10.1%和16.4%,比上年提高0.7和1.1个百分点。

2)内销市场稳步增长,产业对外依存度下降

2011年,规模以上信息制造业实现内销产值34165亿元,同比增长31.0%,比行业销售产值增速和出口交货值增速高9.9和17.1个百分点。电子制造业对外依存度(54.7%)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

3)内资企业快速发展,本土企业实力增强

2011年,规模以上信息制造业中内资企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增速分别达到31.1%和16.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0.0和2.5个百分点。内资企业经营水平不断提高,销售利润率达到6.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4)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区域结构持续优化

2011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信息制造业销售产值增长63.1%和74.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2和53.2个百分点;两个地区实现出口交货值增长均超过110%。东部地区制造业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增长15.9%和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2和

4.8个百分点,产业在东部地区的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比重(84.6%和91.5%)比2010年同期下降3.8和4.0个百分点。

5)外贸结构继续调整,抵御风险能力增强

201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1194.7亿美元,同比增长22.3%,比重达到18.1%,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内资企业出口1237.7亿美元,比重达18.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前十位出口对象所占比重72.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出口前五位省市所占比重84.9%,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 ⑥ 科研创新成果显著

截止2011年底,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36.4万件,占工业行业专利申请量的35.7%;比上年增加22.95万件,同比增长20.2%;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和新增量在各工业行业中均居于首位。产业内领军企业华为和中兴的专利申请量分别达到3.04和2.48万件,明显领先于其他企业。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海尔集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在新型显示技术、移动宽带、光通信等多个领域取得新突破,

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学研体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4.1.3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分析行业现状:

①.潜在进入者力量:

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十二五战略性产业之一,必然会引起众多其他行业的兴趣,争相而进。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尚未发展成熟,规模效应还不是很明显,所以原先进入的产业的所制造出的各种壁垒并不能对潜在竞争者造成很大的威胁。当新的技能改正者进入到此行业,必然带来瓜分市场需求的要求,所以潜在进入者的力量还是不容小视的。

②.行业竞争者力量:

由于我国的信息技术行业发展还没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所以现有企业间的竞争还不是非常的激烈的。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目前行业中的竞争数还不是很多;行业增长较快;产品差别化程度不高;行业产能正在越来越大;退出壁垒越来越高。

③.替代者力量:

对于信息技术产业而言,来自于替代品的威胁是非常小的,目前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改变还没有其他东西能够代替的,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也不会出现此类产品。

④.供应商力量:

现在的信息技术产业市场还是属于卖方市场的,毕竟很多的高新技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研制跟开发的,相对而言购买者的选择余地较小,供应商的力量较大。 ⑤消费者力量:

现在正是我国发展的快速期间,许多企业面临质变,他们对信息技术产品的需

求量很大,加之供应商未出现集中度很高的企业,所以从这个方面将消费者的力量也很大。

4.2信息技术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影响中国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外部问题

① 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

信息技术行业领域的竞争焦点已从传统简单的产品价格,产品质量竞争,进入到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品牌以及标准控制等为竞争焦点的新阶段。2011 年围绕专利的侵权诉讼案件不断出现:“苹果起诉三星”,“三星反诉苹果”,“华为起诉摩托罗信息技术行业领域的竞争焦点已从传统简单的产品价格,产品质量竞争,进入到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品牌以及标准控制等为竞争焦点的新阶段。2011 年围绕专利的侵权诉讼案件不断出现:“苹果起诉三星”,“三星反诉苹果”,“华为起诉摩托罗拉”等。一系列围绕专利诉讼案件的出现,凸显了当前信息技术行业领域竞争的加剧。而随着 2011 年谷歌,英特尔等的巨资收购活动的进行,以及诺基亚与微软的战略合作等的出现,显示出行业内巨头正在加快并购步伐,走向强强联合,信息技术行业内部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② 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融资渠道狭窄。

信息技术行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又具有高风险性。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同时信息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投资大,失败率高,使得信息技术行业呈现出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等“三高”特点。而现实中大部分从事信息技术行业的企业又都属于中小企业,使得传统融资渠道无法满足其现实的资金需要。在国外,从事信息技术行业的中小企业,大都可以通过“创业板块”或者“风险投资”得到融资。虽然我国在 1998 年就已提出了“尽早研究设立创业板块股票市场问题”,但其设立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直到 2009 年,筹备长达十年之久的中国创业板块,才真正开始启动。而中国当前开启的创业板,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创业板,更像一个规模略小的主板,没有真正起到支持创业期的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同时,中国风险投资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有较快发展,但真正要发挥其作用,还尚待时日。

③ 行政部门的过度干预。

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宏观调控的推动,从 1986 年 6 月启动实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到 1997 年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对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滞后,行政部门对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甚至产业布局等还存在过度干预的现象。行政力量干预经济,在短期看对重点部门或产业的发展的确能够发挥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这种正向的作用会逐步降低,甚至起到反作用。行政部门的过度干预,一方面会压制企业以及科研人员的技术创新动力与活力;另一方面会导致科技研发效率的降低,以及社会资源浪费等现象的出现。

4.2.2影响中国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内部问题

① 信息技术行业结构不合理,软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在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重硬轻软”的现象。一方面,中国已经有能力研制出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但在微处理器方面却完全依赖于进口;另一方面,虽然在 2008 年底,中国网民人数就已经超越美国,达到世界第一的规模,在 2010 年宽带网民更是达到 4.5 亿,宽带普及率达到 98.3%,但是就互联网网络速度而言,中国仅为 100.9kbps,而日本早在 2008 年就已实现了互联网连接载速度 63mbps。2008 年中国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 6.3 万亿元,相当于 1978 年的 4000 多倍,其产业增加值也是达到 1.49 万亿,但其中软件产业实现的增加值仅为 2946.2 亿元,占其比重的 19.78%,相对于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多在 50%以上。这种“重硬轻软”导致中国软件业无法有效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重要的基础18软件对进口的依赖度高,信息技术行业发展过程中 “重硬轻软”的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② 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低。

所谓的自主创新是指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当前中国信息技术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低表现在:软件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规模偏小;企业产品趋同

性强;软件业还不能自成独立体系,许多重要的基础软件需要进口,往往受制于人。而困扰中国企业的“涉外专利侵权”案件的增多,更是暴露出中国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不足。据统计,仅在上海一地此类外方控告中国企业的专利侵权案件,就从 1994年的200件剧增到了2005 年的600多件。我国信息技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一方面与企业自身缺乏创新的意识与动力有关,企业不愿意投入过多资金进行自主的创新与研发;另一方面与当前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联系不紧密有关。作为科学研究主体的科研机构,其研究成果不能立刻转换成企业产品,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现实的需要,造成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缺乏在市场机制引导下的紧密联系。

③ 投资不足,产业规模小。

信息技术行业中大部分生产企业具有高固定成本以及低边际成本的特点。企业在研究开发的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固定成本,而真正当产品进入生产制造阶段时,其成本则相对较低,特别是一些软件企业,其拷贝一份软件的成本甚至接近于零。因此,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需要前期大量的资本投入。

第五章 行业财务状况分析

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选取的83家信息技术行业中国上市公司

5.1偿债能力分析

基于CSMAR数据库中已发布的年报数据,我们整理分析得到通信及其相关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通信服务业、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行业均值偿债能力相应财务指标的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负债比率

资产负债率

偿债能力是指上市公司偿还多重到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发展的关键。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该在1-2,速动比率应在1 以上。由上表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行业2009到2011整体都低于1,表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具有较高的财务风险,但是整体上呈现上升水平,说明行业偿债水平在缓步提高,同时也表明该行业资金利用水平比较高,有利于提高盈利能力。另外,现金流动比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可以从现金流动的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一般该指标大于0.3,表示企业流动负债的偿还有可靠保证。从表中可以看出,2009年-2011年该指标总体略高于0.3,但是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断提高。从资产负债率来看,通信技术行业长期偿债能力比较好而且相对稳定。

根据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发现:虽然流动比率在1-2速动比率在1是比较好的,但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我们要考虑到存货的积压与滞销对该比率值的影响,其次还要考虑公司的高层对于风险的预测和承受力。

小结:对于信息技术行业来说,短期偿债能力差强人意,未来发展趋势较为乐观,如何更有效地控制风险,在充分利用资金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整体的偿债能力进而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是其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5.2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的资产营运体现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本保值增值的过程,其对于企业的意义好比血液之于身体。一般而言,资产运营效率越高,获利能力越强,资本增值就越快;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作为衡量资产营运能力的两个主要指标,其意义不言而喻。而对企业营运能力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亦是了解企业营运状况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

基于CSMAR数据库中已发布的年报数据,我们整理分析得到通信及其相关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通信服务业、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行业均值经营能力相应财务指标的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总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行业无论是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还是存货周转率,整体都呈现上升趋势,表明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优越,前景看好。其中尤其以2010年最为突出,各项指标都呈现很好的发展态势。在2012年8月9号的《证券日报》中也显示,信息服务行业的存货周转率也是证券市场上五大资产运作效率最高的行业之一。

小结:信息技术行业经营能力较强并且发展态势良好,应该继续维持这一优势。

5.3 盈利能力分析

总资产报酬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2009年至2011年全行业总资产报酬率较低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且2010年较2009年下降0.67%,下降幅度较大。在子行业当中,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总资产报酬率一直下降;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总资产报酬率一直较高,且相对比较稳定;通信服务业总资产报酬率一直低于行业平均值,2010年较2009年下降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比较大;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一直高于行业平均值,2010年较2009年有小幅上升,但是在2011年却大幅度下降。行业总资产报酬率低说明行业内的企业资产利用率较低,企业管理不合理。

净资产收益率

一般而言,企业设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标准为8%,该指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行业净资产收益率低于一般标准,且2009年至2011年全行业净资产收益率逐步下降,2010年较2009年下降1.21个百分点,幅度相对较大。其中,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接近行业平均值,且与行业整体趋势相同,小幅下降;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全行业平均值,2010年较2009年略有上升,之后在2011年又有微幅下降;通信服务业则远低于行业平均值,2010年较2009年下降达2.49个百分点,2011年略有反弹;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总体远高于行业平均值,不过在这三年整体呈下降趋势。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整体较低,说明投资者投入资本盈利能力较差,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再融资较为困难。

毛利率

企业设定的标准销售毛利率为15%,上表反映出,信息技术行业毛利率远高于标准值,但是整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4.22%,2011年与2010年相比毛利率略有反弹。针对子行业而言,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毛利率很低,不仅低于行业平均值,而且低于标准值15%;计算机服务业毛利率仍然高于行业平均值,这三年起伏较小,不过总体呈上升趋势;通信服务业毛利率也比行业均值高出不少,只是起伏比较大,2010年比2009年高了9.11个百分点,但是2011年又比2010年下降了14.02个百分点;通信设备制造业也高于行业平均值,总体起伏不大,但呈现小幅下降。行业整体毛利率较高说明行业销售利润较高。

总体而言,信息技术行业2009年至2011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水平下降,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降,但是由于经济缓慢复苏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有利于信息技术行业政策的出台,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速度返还,甚至个别子行业盈利能力出现上升。而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盈利能力较差,原因还在于该子行业成本费用逐年上升, 净利润逐年下降, 造成销售净利率年年下滑。进一步分析表明, 我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多为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和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企业, 企业设备的无形损耗大、更新周期短, 每年需要追加一定的更新改造的投入, 购进部分材料和配件的价格上涨造成了成本费用上升。这也说明我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投入的费用与开支逐年增加, 投入大而收益小, 是以过度消耗财务资源所支撑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而且从我国现实情况看,我国计算机及设备制造业由于技术方面的缺陷,国内大部分此类企业只是从事简单制造,大部分利润被技术所有方拿走,导致利润较低。

小结:信息技术行业整体毛利率较高,但是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低,说明行业急需增强销售能力以及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能力。

5.4发展能力分析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总资产扩张率

从总资产扩张率来看全行业2009年处于高速扩张时期,2010-2011呈现了扩张速度减慢,但仍保持相对稳定的扩张率的态势。其中,从子行业来看,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在2009年高达118.77%的总资产扩张率一方面是由于002312三泰电子于2008年12月上市,造成了2009年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总资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是08年经济危机后09年经济呈现出了复苏态势;而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总体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总资产扩张率,2010年扩张较快,但通体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扩张趋势;通信服务业在全行业中扩张速度最慢,并且扩张呈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子行业 企业都为大型国有企业,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竞争性不强,并且禁止私企进入;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保持了稳定均衡的资产扩张趋势,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从净利润增长率来看全行业受08年经济危机影响很大,净利润增长基本为负,直到2011年才达到0.37%。从相关子行业来看,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由于新公司上市,导致09年净利润有了很大增长,而受到生产产品总体需求下降风险的影响,净利润增长率呈现了剧烈的下降趋势;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总体保持了稳定的净利润增长率,2011年相较09,10年略有下降,但与全行业相比发展较好;通信服务业由于行业巨头中国联通于2008年出售终止业务,导致当年净利润大幅度上升,与之相比造成了2009年净利润增长率大幅度下降;而2010年净利润增长率继续保持大幅度下降是受到600804上海鹏博士当年净利润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的影响导致了子行业显示下降趋势;2011年通信服务业运营良好呈现了10.22%的净利润增长率,远高于行业增长率;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2009,10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2011年净利润增长率下降是电信运营商集中采购模式降低了通信设备制造商的毛利率,同时随着总资产扩张造成了子行业内供过于求情况加剧。

主营业务增长率方面全行业呈现了相对稳定的趋势,其中2010年发展较快,主营业务增长明显高于09和11年,而总体保持了正增长,增幅维持在15%左右。子行业中,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受到行业综合成本水平下降的原因,主营业务增长呈现了高速发展的趋势,到2011年为止,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在很高水平;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与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呈现了相同的发展趋势,2010年略高于2009,11年,但总体保持稳定,实现了平稳发展;通信服务业表现出了持续发展的趋势,主营业务增长率逐年提高,表明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小结:信息技术全行业在经济危机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并且由于国家十二五规划下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生产成本整体降低的趋势,信息技术产业未来发展能力十分看好。

5.5财务分析总结:

鉴于以上四类财务指标分析,我们发现信息技术行业营运能力较好,发展潜力较大,虽然在短期偿债能力差强人意,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低,但是通过合理扩大流动资产比例,适当控制资产扩张速度、提高资产质量,提升资产利用率,增强销售、管理能力,提高核心技术研发应用水平,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会逐步增强。并且,如果能够继续发挥营运优势,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信息技术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会非常可观。

5.6基于财务分析对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提出的建议

5.6.1 重视成本的日常控制和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通过优化成本费用结构和开源节流,在公司内部消化客观因素引起的成本上升。信息技术上市公司还应不断开发自主创新技术,开发生产拥有自主产权的软件和硬件,减少高额进口费用。不断提高盈利水平是保持自有资本增长的重要源泉,只有提高盈利水平,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源性资本,才能保证企业长期可持续增长。

5.6.2 正确处理内源性股权融资和外源性融资的关系。

强调公司增加内源性股权资本,保持可持续增长,并不排斥外源性融资。勿庸置疑,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公司会不断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以支撑企业迅速发展。公司即使能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管理者也应清楚认识:筹集外源性资本往往受到资本利用效果、综合资本成本、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变化和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不能一味依赖外源性资本发展。

5.6.3 加强管理水平,提高资产的营运能力。

对收益仅敷支出的经营项目采取租赁或托管的方式,提高项目的盈利水平。对某些外购存货应减少在途时间,对自制的存货应减少生产周期或采取委托加工的方式,对销售存货应尽快收回货款,提高存货周转率。盘活现有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结构,挖掘资产潜力,进一步提高资产周转速度。

5.6.4 优化资本结构,改善债务期限结构。

不同的财务杠杆和债务期限结构,产生不同的财务治理方式、财务风险以及不同的综合资本成本。过高的流动负债虽然有利于降低综合资本成本,但财务风险明显增大,所有企业都存在一个由债权人施加的用于限制企业用途所能采用的财务杠杆的负债容量和负债结构。建议结合债务资本的用途适当降低短期负债,增加长期负债,以缓解企业临时偿债的压力和降低财务风险。

5.6.5合理权衡收益留存与股利支付。

公司削减股利支付比率甚至不分配,固然可以提高持续增长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过快增长所带来的财务资源短缺问题,但不应是经常采取的分配政策,若公司无法保证众多的投资者满意的收益,投资者的消极和失望必然反映在股价上,这将背离财务管理目标。公司应在收益留存和支付之间进行合理权衡,最终应依靠增加盈利来处理好分配和发展的关系。

5.6.6 对无形资产进行重组。

从整体看,我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技术竞争实力不够强,主要表现在:其一,技术资产规模过小。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相当低,反映出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结构存在着问题,资产的技术含量太低,这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现代高科技企业特征是不相符合的。面对入世后各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激烈竞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尽快调整资产结构,提高无形资产规模和水平;其二,企业无形资产效率不高。从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无形资产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体体现在无形资产比率与绩效的相关性不强,对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挖掘技术潜力,提高无形资产使用的经济效率。

5.7 信息技术子行业排名( 数据来源于和讯网)

第六章 未来发展趋势(横向纵向)

6.1信息技术产业的关键技术发展新趋势

信息技术产业的关键技术包括很多,例如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它们的发展方向也越来越广泛,其中,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主要面向着集成方向,这也成为了微电子技术在新世界发展的重点,而且在未来的几年内,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也将越来越微细化,精密化;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则是智能化,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包括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多媒体的出现也将计算机,通信、电器等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都将采用人工智能的方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趋势则是高性能和增大容量,与通信技术相融合,向人们提供具有个性化和综合化的服务。此外,还包电子元件,配件等,也向着微型化,便携式等方向发展。

6.2 信息技术产业需求的新趋势

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是以技术为支撑的,而经济的发展是技术进步的保证,因此,市场经济的变化也影响着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状况,经济危机过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而且从目前它的发展范围可以看出,已有美国、日本等信息技术行业先进的国建逐步向亚太地区扩展,而且非洲等地区的信息产品在全球该类产品中也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而且,在众多信息技术行业中,计算机和通信产品成为产品投资的引领产品。

6.3 信息技术产品技术的发展新趋势

技术是电子信息产业获取高额利润的保障,因此,为了保证企业获取大量利润,对技术进行创新和获取技术垄断成为了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此外,由于技术的垄断,导致了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竞争更加集中,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等地区,他们也各自的垄断技术为保证,成为了信息产业独特的竞争优势。


相关文章

  • 2016年信息技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年版中国信息技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 展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669210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 ...查看


  • 2016年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
  •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2年) 报告编号:191398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 ...查看


  • 2016年信息安全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 中国信息安全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 告(2016年) 报告编号:168009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 ...查看


  • 生物信息技术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 2014版中国生物信息技术市场调研与发展 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A0796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 ...查看


  • 十三五行业信息化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 "十三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工作 指导意见 "十二五"期间,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十二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以"高端引领.深 ...查看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毕业论文选题(1006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 ...查看


  • 信息安全市场竞争对手分析报告
  • 信息安全市场竞争对手分析报告(二零 一四年) 中国产业调研网 www.cir.cn 第1页 共 44 页 信息安全市场调查研究与信息安全竞争对手分析报告(2014 年) 行业市场研究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 一份专业的行业市场研究分析 ...查看


  • 战略匹配与IT应用分析相结合的IT战略规划过程
  • 第25卷第6期2008年6月 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TechnologyProgressandPolicy V01.25No.6Jun.2008 战略匹配与IT应用分析相结合的IT战略规划过程 游静,刘 伟 (重庆大学经济 ...查看


  • 面向企业信息化市场的客户需求分析
  • 现代生产与管理技术 文章编号:1006-3269(2003)01-0042-04 面向企业信息化市场的客户需求分析 常明山1,张贵书2,王丽芬2,郭 伟1 (1.天津大学,天津 300072; 2.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