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题目:《我的家乡—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2012年5月26日

摘要:沿河山川秀丽,区位优越,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是乌江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乌江水电开发,为沿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抢抓机遇,加快资源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为外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热情好客、诚实守信的土家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投资客商前来考察、观光、旅游,投资开发这块富饶的热土,和我们携手合作共创沿河美好明天。

关键词:自然地理、沿河经济、行政区划、优势产业、物产资源、沿河概况

中文名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行政区类县 别:

所属地区:中国贵州铜仁

和平镇、沙子镇、谯家下辖地区: 镇

政府驻地:和平镇

电话区号:0856

邮政区码:565300

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地地理位置: 区北部 面积: 人口: 气候条件: 著名景点: 机场: 2468.8平方公里 57.8万人(2006年末)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摩崖石刻,金角罗夫墓,麻阳河,沿河乌江山峡 离铜仁大兴机场180公里 距渝怀铁路重庆酉阳火车站60公火车站: 里

自然地理

塘坝金竹梯田

地理位置

沿河地跨东经108°03′49″~108°37′53″,北纬28°12′45″~29°05′23″。位于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市西北部、乌江下游,距铜仁凤凰机场180公里,距渝怀铁路酉阳火车站60公里。县北部、东部同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接壤,东南部同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相连,西南部同德江县交界,西北部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毗邻。

气候

沿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3~18℃,年降水量1050~1220毫米,年日照1100~1400小时。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同期,光温同步,适宜多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生长、发育和繁衍。

水文

沿河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有乌江及其支流洪渡河、暗溪河、白泥河、坝坨河等26条河流,河道总长548.7公里,河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2.2公里,比全省多5.1公里。乌江干流在县内流长132公里,水能理论蕴藏量99.4万千瓦。长10公里以上或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25条中小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9.78万千瓦。以多年平均最小月流量法估算,全县地下水动储量为3.43亿立方米,丰水年4.135亿立方米,平水年3.327亿立方米,枯水年2.71亿立方米,特枯水年2.024亿立方米。地下水地区分布与降水量一致,北部多于南部。每平方公里产水量比长江流域

12万立方米多2万立方米,地下水较充沛,水温在8~20℃之间,温泉水温可达55℃。 地势

沿河地处贵州高原东北边缘斜坡、大娄山脉和武陵山脉交错地带,乌江由南至北将全县分割为西北、东南两大部分,西北部属大娄山脉,东南部属武陵山脉。有山峰8815座,平均每平方公里3.6座山。最高海拔1462米,最低海拔225米。山地占69.9%,丘陵占27%,坝地占3.1%。岩溶区占72.5%,非岩溶区占27.5%,是典型的岩溶山区。

土地现状

根据土地资源详查和1997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表明,全县土地总面积3703200亩,其中农耕地1434860亩,占38.7%;林地1339906亩,占36.2%;牧草地563285亩,占15.2%;非耕地农业后备资源985475亩,占26.6%。

沿河经济

工业发展

2011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24.77%,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85亿元,同比增长28.9%;全县现有规模企业16户,全年累计完成规模工业产值5.3亿元,同比增长50.7%,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同比增长52.8%;在建工业项目49个,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8.51亿元。

农业生产

2011年,完成农牧渔业总产值24.03亿元,实现农牧渔业增加值14.9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6.09亿元(现行价格),同比增长21.2%,实现农业增加值10.92亿元,

同比增加20.6%;全年完成牧业生产总值7.37亿元(现行价格),同比增长22.7%,实现牧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加22.1%;全年完成渔业生产总值0.57亿元(现行价格),同比增长34.4%,实现渔业增加值0.46亿元,同比增加46%。 财税金融

2011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39.18亿元,增长1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亿元,增长56%;完成财政总收入5.3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5亿元,分别增长42.6%和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38%;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02亿元,增长2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7元,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3839元,增长26%;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40亿元、20亿元,分别增长25%、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亿元,增长21%。

在全省、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排名中,生产总值增速由2010年全省80位上升到69位,由全市9位上升到8位;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由全省82位上升到69位,由全市10位上升到6位;旅游总收入增速由全省29位上升到19位,由全市10位上升到1位;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全省42位下降到86位,由全市7位下降到10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由全省7位下降到41位,由全市1位下降到8位。

社会保障

2011年,城市低保4599户8942人,占城镇居民的11.18%,发放城市低保金2085万元;农村低保70157户147149人,占农村人口的23.53%,发放农村低保金13391.54万元。全县养老、失业、职工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参保54440人,征缴基金5916.7万元,自2011年7月1日全面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以来,截止2011年12月30日,已发放全县60周岁以上人员养老保险金60001人1972万元。16~59周岁人员参保33071人,征缴基金48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2年参合506566人,较上年增加8668人,参合率达97.04%,截至2011年10月,共补偿46.32万人次,补偿资金7435.72万元。

教育

2011年,全县小学在校生84373人,入学率99.6%,年辍学率为“零”;初中在校生36764人,入学率85.2%,年辍学率1.5%;三类残疾儿童少年218人,入学率85.5%;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子女随迁入学548人。县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学生655人,2008年~2011年毕业1561人,就业率达95%,2005年~2011年共开办职业技能培训、普通农民工培训、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等74期,培训10580人,其中

就业9102人。到2011年共完成电大教育招生719人,毕业160人,参加成人高考564人,参加自学考试440人。

医疗卫生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66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22个,村卫生室429个,民营医疗机构8个,共有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716人,村级卫生人员557人。

文化建设

至2010年底,已编印、出版、发行的书刊有《乌江文化旅游》、《土家族医药》、《沿河土家山歌》、《鹤吟乌江》、《沿河土家族研究》、《沿河土家山歌论文集》、《中国乌江山峡文化旅游系列丛书》、沿河民歌音乐CD专辑《大雨落来细雨飘》、《这山望去那山高》。2010年9月,沿河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2005年至2010年,土家族舞蹈《肉莲花》、《摆手舞》,土家族打击乐《打镏子》、《土家族阳戏》、《土家族高腔山歌》分别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灰石、白云石、陶土等20多种。煤矿理论储量2亿吨,萤石保有储量250万吨,铅锌矿153万吨,铁矿871万吨。矿石品位高,储量可观,开采价值大。 水利资源

沿河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都是以雨水补给为主的雨源型河流。县内河流径流丰富,比降大,落差集中,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全县水能资源可开发量右140万千瓦。

沿河境内除乌江干流外,长10千米或集水面积2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5条。河流水系以大娄山脉和武陵山脉为分水岭,河流走向顺应构造,多北北东向,县南部支流多呈格子状注入乌江,北部支流多呈树枝状注入乌江。河道总长540.2千米,河网密度21.9千米百平方千米,比全省平均17.1千米百平方千米多4.8千米百平方千米。120万千瓦的乌江沙坨电站已动工建设,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40亿千瓦时。

植物资源

沿河境内植被类型复杂,种类繁多。在低等植物中,有很多食用和药用价值很高的真菌,如香菇、木耳、竹荪(阳雀菌)、冻菌、猴头、茯岑等。在高等植物中有21种珍贵稀有植物,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3种,即珙桐、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有11种,三级保护植物有7种。

野生植物主要有森林植物、灌丛植物、草丛植物,人工栽培主要植物有农田植物、经济林植物、果木林植物等。野生植物中,有记录的维管束植物有140科358属596种,其中蕨类植物20科33属56种;种子植物120科325属540种。种子植物中,木本植物82科222属403种,草本植物38科103属137种。以鲜毛蕨科、松科、杉科、柏科、杨柳科、壳斗科、金缕梅科、樟科、大戟科、蝶形花科、玄参科、马鞭草科、马桑科、禾本科、豆科、苦木科、蔷薇科、桦木科、胡桃科、唇形科、菊科为主。

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以水稻、玉米、黄豆、红苕、马铃薯、烤烟、油菜、花生为主;银杏、黄杉、杜仲、香果树等37种。沿河沙子空心李、武陵富硒茶、塘坝香菌、金竹贡米、中药材、藤制品、菊芋、桑椹花生、苦荞酒等地方民族特产远近闻名。

动物资源

沿河境内的野生动物种类多,见记录的脊椎动物有85科309种,陆栖寡毛类动物有2科3属19种。饲养动物种类齐全,地方品种多,有沿河山羊、黔北黄牛等良种。

县内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类等野生脊椎动物有309种,陆栖寡毛类有19种。鱼类有鲤形目、鲇形目、鲈形目、鳗鲡目等5目15科6l属82种,以鲤科居多,有50种。

县内有珍稀动物28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5种,有黑叶猴、豹、白冠长尾雉、鬣羚、斑羚。二级保护动物23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黑叶猴、小黄豹、黑熊、小灵猫、猕猴。

畜禽以猪、牛、羊、鸡、鸭为大宗;其中沿河山羊与油桐、乌桕、中蜂蜜历史上被誉为“沿河四宝”,名扬四方。

沿河概况: 沿河特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以省“A”级风景名胜区乌江山峡、国家级麻阳河黑叶猴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风光,旖旎迷人;以土家族为主体的民风民俗,浓郁古朴;以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等为主体的红色文化,独具魅力。乌江流经沿河从南至北由夹石峡、黎芝峡、银童峡、土坨峡和王坨峡五个峡段30多个主要景点组成,峡长89公里,景区面积56平方公里,峡谷风光鬼斧神工,峡岸奇峰对峙、流泉飞泻、怪石嵯峨、古树苍劲、景观独特、蔚为壮观。沿河麻阳河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有76群730多只黑叶猴,占全球黑叶猴总量的三分之一,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沿河文物古迹有唐永佛寺、宋鸾塘书院、明天缘寺、西汉陶窑、汉砖、汉砖窑、汉墓群和清代乌江洪峰石刻等。近年来,引起考古学界关注的有新景乡乌江西岸的“蛮王洞”。“蛮王洞”相传为三国

沿河是革命老区,1934年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开创了云贵高原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为策应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牵制敌人,立下不朽的功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沿河是全国四个单一土家族自治县之一,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和睦相处,至今仍保留着土家民歌、摆手舞、肉莲花、打镏子、薅草锣鼓、傩堂戏、花灯戏等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和民间艺术,其中肉莲花曾三次获得全国金奖。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使沿河旅游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河各族人民发扬“团结自信,奋力争先”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富县、基础强县、三产兴县、旅游活县”和招商引资带动战略,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水陆交通便捷,电力与国家电网联网运行,22个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县城日供水能力2.2万吨,供水普及率达100%。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已建成山羊、黄牛、油桐、乌桕、中蜂、黄豆、花生、茶叶、烤烟、柑桔、中药材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地方工业初具规模,基本建成煤、萤石、铅锌等采矿业;水泥、砂砖、页岩砖等建筑建材业;油脂加工、肉类加工、酿造等加工业及电力等工业体系。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沿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强农”、“兴工”、“壮非”、“活商”的发展思路,谋求促进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即:以“倚靠贵阳、面向重庆、依托乌江、挤进长江” 的战略取向,建设成为黔东北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和商贸集散中心;利用典型山区优势建设成为山区生态农业大县;利用地方优良品种“沿河山羊”建设成为全国优质山羊基地县和畜牧大县;凭借乌江山峡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成为滨江旅游大县;利用乌江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开发建设成为西部能源大县;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建设成为重庆及大三峡经济圈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沿河山川秀丽,区位优越,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是乌江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乌江水电开发,为沿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抢抓机遇,加快资源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为外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热情好客、诚实守信的土家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投资客商前来考察、观光、旅游,投资开发这块富饶的热土,和我们携手合作共创沿河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yanhe.gov.cn/ baike.baidu.com/view/301508.htm 2012-5-20

题目:《我的家乡—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2012年5月26日

摘要:沿河山川秀丽,区位优越,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是乌江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乌江水电开发,为沿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抢抓机遇,加快资源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为外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热情好客、诚实守信的土家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投资客商前来考察、观光、旅游,投资开发这块富饶的热土,和我们携手合作共创沿河美好明天。

关键词:自然地理、沿河经济、行政区划、优势产业、物产资源、沿河概况

中文名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行政区类县 别:

所属地区:中国贵州铜仁

和平镇、沙子镇、谯家下辖地区: 镇

政府驻地:和平镇

电话区号:0856

邮政区码:565300

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地地理位置: 区北部 面积: 人口: 气候条件: 著名景点: 机场: 2468.8平方公里 57.8万人(2006年末)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摩崖石刻,金角罗夫墓,麻阳河,沿河乌江山峡 离铜仁大兴机场180公里 距渝怀铁路重庆酉阳火车站60公火车站: 里

自然地理

塘坝金竹梯田

地理位置

沿河地跨东经108°03′49″~108°37′53″,北纬28°12′45″~29°05′23″。位于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市西北部、乌江下游,距铜仁凤凰机场180公里,距渝怀铁路酉阳火车站60公里。县北部、东部同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接壤,东南部同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相连,西南部同德江县交界,西北部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毗邻。

气候

沿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3~18℃,年降水量1050~1220毫米,年日照1100~1400小时。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同期,光温同步,适宜多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生长、发育和繁衍。

水文

沿河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有乌江及其支流洪渡河、暗溪河、白泥河、坝坨河等26条河流,河道总长548.7公里,河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2.2公里,比全省多5.1公里。乌江干流在县内流长132公里,水能理论蕴藏量99.4万千瓦。长10公里以上或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25条中小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9.78万千瓦。以多年平均最小月流量法估算,全县地下水动储量为3.43亿立方米,丰水年4.135亿立方米,平水年3.327亿立方米,枯水年2.71亿立方米,特枯水年2.024亿立方米。地下水地区分布与降水量一致,北部多于南部。每平方公里产水量比长江流域

12万立方米多2万立方米,地下水较充沛,水温在8~20℃之间,温泉水温可达55℃。 地势

沿河地处贵州高原东北边缘斜坡、大娄山脉和武陵山脉交错地带,乌江由南至北将全县分割为西北、东南两大部分,西北部属大娄山脉,东南部属武陵山脉。有山峰8815座,平均每平方公里3.6座山。最高海拔1462米,最低海拔225米。山地占69.9%,丘陵占27%,坝地占3.1%。岩溶区占72.5%,非岩溶区占27.5%,是典型的岩溶山区。

土地现状

根据土地资源详查和1997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表明,全县土地总面积3703200亩,其中农耕地1434860亩,占38.7%;林地1339906亩,占36.2%;牧草地563285亩,占15.2%;非耕地农业后备资源985475亩,占26.6%。

沿河经济

工业发展

2011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24.77%,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85亿元,同比增长28.9%;全县现有规模企业16户,全年累计完成规模工业产值5.3亿元,同比增长50.7%,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同比增长52.8%;在建工业项目49个,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8.51亿元。

农业生产

2011年,完成农牧渔业总产值24.03亿元,实现农牧渔业增加值14.9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6.09亿元(现行价格),同比增长21.2%,实现农业增加值10.92亿元,

同比增加20.6%;全年完成牧业生产总值7.37亿元(现行价格),同比增长22.7%,实现牧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加22.1%;全年完成渔业生产总值0.57亿元(现行价格),同比增长34.4%,实现渔业增加值0.46亿元,同比增加46%。 财税金融

2011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39.18亿元,增长1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亿元,增长56%;完成财政总收入5.3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5亿元,分别增长42.6%和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38%;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02亿元,增长2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7元,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3839元,增长26%;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40亿元、20亿元,分别增长25%、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亿元,增长21%。

在全省、全市主要经济指标排名中,生产总值增速由2010年全省80位上升到69位,由全市9位上升到8位;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由全省82位上升到69位,由全市10位上升到6位;旅游总收入增速由全省29位上升到19位,由全市10位上升到1位;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全省42位下降到86位,由全市7位下降到10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由全省7位下降到41位,由全市1位下降到8位。

社会保障

2011年,城市低保4599户8942人,占城镇居民的11.18%,发放城市低保金2085万元;农村低保70157户147149人,占农村人口的23.53%,发放农村低保金13391.54万元。全县养老、失业、职工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参保54440人,征缴基金5916.7万元,自2011年7月1日全面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以来,截止2011年12月30日,已发放全县60周岁以上人员养老保险金60001人1972万元。16~59周岁人员参保33071人,征缴基金48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2年参合506566人,较上年增加8668人,参合率达97.04%,截至2011年10月,共补偿46.32万人次,补偿资金7435.72万元。

教育

2011年,全县小学在校生84373人,入学率99.6%,年辍学率为“零”;初中在校生36764人,入学率85.2%,年辍学率1.5%;三类残疾儿童少年218人,入学率85.5%;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子女随迁入学548人。县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学生655人,2008年~2011年毕业1561人,就业率达95%,2005年~2011年共开办职业技能培训、普通农民工培训、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等74期,培训10580人,其中

就业9102人。到2011年共完成电大教育招生719人,毕业160人,参加成人高考564人,参加自学考试440人。

医疗卫生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66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22个,村卫生室429个,民营医疗机构8个,共有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716人,村级卫生人员557人。

文化建设

至2010年底,已编印、出版、发行的书刊有《乌江文化旅游》、《土家族医药》、《沿河土家山歌》、《鹤吟乌江》、《沿河土家族研究》、《沿河土家山歌论文集》、《中国乌江山峡文化旅游系列丛书》、沿河民歌音乐CD专辑《大雨落来细雨飘》、《这山望去那山高》。2010年9月,沿河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2005年至2010年,土家族舞蹈《肉莲花》、《摆手舞》,土家族打击乐《打镏子》、《土家族阳戏》、《土家族高腔山歌》分别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灰石、白云石、陶土等20多种。煤矿理论储量2亿吨,萤石保有储量250万吨,铅锌矿153万吨,铁矿871万吨。矿石品位高,储量可观,开采价值大。 水利资源

沿河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都是以雨水补给为主的雨源型河流。县内河流径流丰富,比降大,落差集中,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全县水能资源可开发量右140万千瓦。

沿河境内除乌江干流外,长10千米或集水面积2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5条。河流水系以大娄山脉和武陵山脉为分水岭,河流走向顺应构造,多北北东向,县南部支流多呈格子状注入乌江,北部支流多呈树枝状注入乌江。河道总长540.2千米,河网密度21.9千米百平方千米,比全省平均17.1千米百平方千米多4.8千米百平方千米。120万千瓦的乌江沙坨电站已动工建设,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40亿千瓦时。

植物资源

沿河境内植被类型复杂,种类繁多。在低等植物中,有很多食用和药用价值很高的真菌,如香菇、木耳、竹荪(阳雀菌)、冻菌、猴头、茯岑等。在高等植物中有21种珍贵稀有植物,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3种,即珙桐、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有11种,三级保护植物有7种。

野生植物主要有森林植物、灌丛植物、草丛植物,人工栽培主要植物有农田植物、经济林植物、果木林植物等。野生植物中,有记录的维管束植物有140科358属596种,其中蕨类植物20科33属56种;种子植物120科325属540种。种子植物中,木本植物82科222属403种,草本植物38科103属137种。以鲜毛蕨科、松科、杉科、柏科、杨柳科、壳斗科、金缕梅科、樟科、大戟科、蝶形花科、玄参科、马鞭草科、马桑科、禾本科、豆科、苦木科、蔷薇科、桦木科、胡桃科、唇形科、菊科为主。

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以水稻、玉米、黄豆、红苕、马铃薯、烤烟、油菜、花生为主;银杏、黄杉、杜仲、香果树等37种。沿河沙子空心李、武陵富硒茶、塘坝香菌、金竹贡米、中药材、藤制品、菊芋、桑椹花生、苦荞酒等地方民族特产远近闻名。

动物资源

沿河境内的野生动物种类多,见记录的脊椎动物有85科309种,陆栖寡毛类动物有2科3属19种。饲养动物种类齐全,地方品种多,有沿河山羊、黔北黄牛等良种。

县内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类等野生脊椎动物有309种,陆栖寡毛类有19种。鱼类有鲤形目、鲇形目、鲈形目、鳗鲡目等5目15科6l属82种,以鲤科居多,有50种。

县内有珍稀动物28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5种,有黑叶猴、豹、白冠长尾雉、鬣羚、斑羚。二级保护动物23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黑叶猴、小黄豹、黑熊、小灵猫、猕猴。

畜禽以猪、牛、羊、鸡、鸭为大宗;其中沿河山羊与油桐、乌桕、中蜂蜜历史上被誉为“沿河四宝”,名扬四方。

沿河概况: 沿河特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以省“A”级风景名胜区乌江山峡、国家级麻阳河黑叶猴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风光,旖旎迷人;以土家族为主体的民风民俗,浓郁古朴;以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等为主体的红色文化,独具魅力。乌江流经沿河从南至北由夹石峡、黎芝峡、银童峡、土坨峡和王坨峡五个峡段30多个主要景点组成,峡长89公里,景区面积56平方公里,峡谷风光鬼斧神工,峡岸奇峰对峙、流泉飞泻、怪石嵯峨、古树苍劲、景观独特、蔚为壮观。沿河麻阳河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有76群730多只黑叶猴,占全球黑叶猴总量的三分之一,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沿河文物古迹有唐永佛寺、宋鸾塘书院、明天缘寺、西汉陶窑、汉砖、汉砖窑、汉墓群和清代乌江洪峰石刻等。近年来,引起考古学界关注的有新景乡乌江西岸的“蛮王洞”。“蛮王洞”相传为三国

沿河是革命老区,1934年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开创了云贵高原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为策应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牵制敌人,立下不朽的功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沿河是全国四个单一土家族自治县之一,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和睦相处,至今仍保留着土家民歌、摆手舞、肉莲花、打镏子、薅草锣鼓、傩堂戏、花灯戏等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和民间艺术,其中肉莲花曾三次获得全国金奖。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使沿河旅游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河各族人民发扬“团结自信,奋力争先”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富县、基础强县、三产兴县、旅游活县”和招商引资带动战略,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水陆交通便捷,电力与国家电网联网运行,22个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县城日供水能力2.2万吨,供水普及率达100%。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已建成山羊、黄牛、油桐、乌桕、中蜂、黄豆、花生、茶叶、烤烟、柑桔、中药材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地方工业初具规模,基本建成煤、萤石、铅锌等采矿业;水泥、砂砖、页岩砖等建筑建材业;油脂加工、肉类加工、酿造等加工业及电力等工业体系。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沿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强农”、“兴工”、“壮非”、“活商”的发展思路,谋求促进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即:以“倚靠贵阳、面向重庆、依托乌江、挤进长江” 的战略取向,建设成为黔东北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和商贸集散中心;利用典型山区优势建设成为山区生态农业大县;利用地方优良品种“沿河山羊”建设成为全国优质山羊基地县和畜牧大县;凭借乌江山峡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成为滨江旅游大县;利用乌江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开发建设成为西部能源大县;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建设成为重庆及大三峡经济圈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沿河山川秀丽,区位优越,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是乌江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乌江水电开发,为沿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抢抓机遇,加快资源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为外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热情好客、诚实守信的土家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投资客商前来考察、观光、旅游,投资开发这块富饶的热土,和我们携手合作共创沿河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yanhe.gov.cn/ baike.baidu.com/view/301508.htm 2012-5-20


相关文章

  • 贵州省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三级联创"活动方案
  • 黔人口发[2012]1号 关于印发<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 "三级联创"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人口计生委.计生协: 现将<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三级联创"活 ...查看


  • 贵州省水资源管理站名录144家
  • 网址 http://www.chinaiic.cn 贵州省水资源管理站名录2016最新144家 <贵州省水资源管理站名录2016最新版>全面汇总了截止到2016年贵州省144家水资源管理站信息,覆盖率达99%以上.名录信息通过呼 ...查看


  •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分布及禁忌
  •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 民族 人口总数 主要分布地区 壮族 16178811人 两广等地 满族 10682263人 东北华北 回族 9816802人 全中国大陆均居 苗族 8940116人 云贵四川等地 维吾尔族 8399393人 新疆.湖南 ...查看


  • 贵州省区域划分2014.9.12
  • 贵州省区域划分 贵州省现辖: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1个新区: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贵安新区 贵州省共辖:10个市.州.区.9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2个特区.1个开发区.1 ...查看


  • 仡佬族民居[图文]
  • 仡佬族民间建筑.住房一般分作三间,中间为堂屋,不住人.也有分作两间者,一间作卧室,一间作厨房.以前的建筑形式有土筑房.篾编房和石砌房.小树条编织成的篱笆房.用枝枝作架盖以茅草的塌塌房和四脚棚.塌塌房檐下有矮小墙壁,四脚棚一般成三角形,屋檐触 ...查看


  • 贵州省(57所)
  • 2211 贵州大学 贵州省 贵阳市 本科 2212 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省 贵阳市 本科 2213 遵义医学院 贵州省 遵义市 本科 2214 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省 贵阳市 本科 2215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省 贵阳市 本科 2216 遵义师 ...查看


  • 你所不知道各省各市县的历史得名由来之贵州省
  • 贵州省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云贵高原东部,以贵山得名,简称贵,省会贵阳市.因辖地古称黔中,又简称黔.战国时为楚国黔中地及且兰.夜郎等地.秦属夜郎与象.黔中等郡地.汉属荆.益二州.唐属黔中道,部分属剑南道.宋初开宝年间土著领矩州归顺朝廷,因 ...查看


  •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网上作业题库)
  •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在线练习答案 第1题: 贵州人口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是(解放后). A.战国时期 B.明代 C.清代 D.解放后 第2题: 正确答案:正确贵州向北的旅游路线是以长征文化.名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贵阳-息烽-遵义-仁怀-赤 ...查看


  •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