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摇滚乐在美国兴起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原因

中国音乐【季刊)2005年第2期

CHlNESEMUSlC

。王珉

刻衍膳壤乐在美国岩起钓社会围素和支亿原围

摘要:20世纪50年代美国特有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经济的发展,为摇滚乐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当时青少年一代是摇滚乐这一特殊文化精神产物的拥有者,成为该音乐最狂热的追逐者和最强盛的消费主体。

关键词:摇滚乐;大众传播媒介;青少年文化

中图分类号:J647.6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923(2005)02—0154—04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作为一种出现在城市里的通俗音乐。摇滚乐因为迎合了青少年的音乐欣赏要求而在美国流行起来,接着又以不可阻挡之势横扫世界各地流行乐坛,在音乐市场创下了前所未有的销售业绩。摇滚乐的形成理念是建立在一种特殊的社会和文化基础上的,从创作演唱到媒体宣传到听众对象,摇滚乐都与民间传统音乐或者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标准和音乐美学观点大相径庭,它既不像民间音乐那样拥有浓厚的文化传统底蕴,也不具备西方古典音乐高雅细腻的艺术表达特征。但是由于摇滚乐吸收了多种黑人音乐和白人乡村音乐的风格,而形成了一种具有多元化音乐特征的大众流行音乐演唱形式,迎合了各层次年轻人的口味,使得摇滚乐成为属于青少年一代的特殊文化精神产物,它所产生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已经大大超出其音乐本身具有的风格意义,青少年对它的热衷证明了它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正如美国摇滚乐学者琼-斯图西和斯格特・利普斯卡姆布所指出的:“摇滚乐不是存在于真空里。正相反,它与整个社会具有一种充满活力的相互连带关系”。…因此,摇滚乐必然具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纯音乐的研究中,也体现在音乐的社会意义的研究中。我们应该从摇滚乐在其相应的文化范畴和社会环境里所产生的共鸣中来了解它的音乐功用,从中发现摇滚乐作为一种特殊流行音乐艺术所具有的文化影响力和社会作用力。在美国,摇滚乐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有两点尤为重要:战后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摇滚乐的流行创造了物质基础,同

时,摇滚乐的流行是唱片工业、广播电台、电视、电影业大众传播媒介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国经济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迅猛发展,经济的持续繁荣和人口的急剧增长都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从1953年到1960年,由艾森豪威尔执政的美国政府制定实施的几乎所有经济计划都在主导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动脉,并使美国国民经济的总收入占据了世界经济总收入的40%。虽然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但是中、高阶层家庭的经济收入出现了成倍的增长,以白人为主体的中产阶级拔地而起成为最庞大的消费阶层。由于经济收入好,家庭消费支出不断增长,他们出钱供养子女上大学,购置刚问世不久且价格不菲的电视机、轿车和别墅,举家外出度假旅游,使五十年代的美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消费者社会”。战争的结束“迎来了经济繁荣,也迎来了婴儿的‘繁荣’。1946年有340万婴儿出生,比1945年增加了20%,人口的高速增长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的初期。”【21四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到五十年代正值中学时期的青少年成为文化娱乐消费的重要载体,物质生活的提高让青少年口袋里有了零花钱,繁荣的经济消费社会为这代青少年造就了时髦的“个人自由”,使他们能自由地选择娱乐消费方式,而五十年代出现的摇滚乐正好迎合了青少年一代的文化娱乐需求,它的音乐特点和歌词内容反映了年轻人的心声。摇滚乐不但具有强悍动荡的节奏和震撼心弦的音响,而且也抒发委婉亲切的柔情,歌词大多表现年轻人感兴趣的爱情主题。我们可

收稿日期:2004—12一19作者简介:王

・154・

珉(1963一),男,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音乐系主任,音乐学一民族音乐学哲学博士学位。

万方数据 

以从摇滚巨星普莱斯利(ElvisPresley)在1956年仅仅一年当中超过一千万张销量的摇滚唱片中找到答案,例如他的《猎犬》(HoundD[)g)、《魂断旅馆》(HeartbreakHotel)和《柔情》

(heMe

Tender)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摇滚乐表达了

五十年代青少年所崇尚的精神时髦,代表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听和演唱摇滚乐成为青少年追求刺激、宣泄感情的最好方式。摇滚乐不仅主宰了青少年的音乐欣赏趣味,也主宰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摇滚歌手对于青少年而言不仅是歌星,更是精神偶像和体现他们自我价值的代言人,他们模仿摇滚歌星的装束、举止、语言和社交方式,摇滚乐成了许多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摇滚乐演唱者和青少年之间通过音乐的交流建立起的互惠群体使摇滚乐得以风靡。

作为五十年代美国大众流行音乐的一个门类,摇滚乐的独创性又从它有别于其它任何一种流行歌曲的演唱和演奏风格中显露出来。创作、演唱和演奏摇滚乐不需要具备创作、演奏和演唱像西方古典音乐那样所必需的严格训练技巧,摇滚乐的音乐特征,如乐句短小、歌唱音域狭窄等,决定了它的大众性和通俗性。大多数摇滚乐演唱者并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事实上,演唱摇滚乐的演员大都是通过自学和自我训练走上舞台的。摇滚乐的大众化音乐特征和其疯狂的演奏、演唱方式迎合了青少年的口味,青少年们从未感受过这样疯狂的音乐,他们被这种音乐倾倒了,他们的情感在这种音乐中找到了呼应和发泄。青少年对摇滚乐的痴迷使摇滚乐成为世界音乐历史上影响最广、拥有最多听众的流行音乐,但同时也使它成为最有争议和最为社会所关注的流行音乐。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摇滚乐出现开始,美国社会各方对摇滚乐的评价就褒贬不一,而且是贬多于褒。有人把摇滚乐称为“美国文化的一股解放动力”,把摇滚乐看成是“至少是充满活力毫不消极的一种庆典者的音乐”;【3J有人却把摇滚乐痛斥为“一种瘟疫,比我们以前有过的任何瘟疫传播得都广泛,而且现在正在世界范围蔓延开来”,认为“这种音乐完全是垃圾,它从任何方面都不应该同音乐和诗歌混淆、联系到一起”。【4o然而,如同其它流行音乐门类一样,不能笼统地说该种音乐是好是坏,只能说属于该种音乐的具体作品有优劣之分,所以简单地把摇滚乐划定为好与坏是极端的做法。我们对摇滚乐的评价应该建立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上,即审度摇滚乐的演唱和创作首先要看摇滚乐作者怎样根据内容需要使其音乐艺术与技术表现来体现特有的音乐风格,摇滚乐本身所基于的音乐风格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因而也不应该作为评判其音乐好坏的标准。比如说,摇滚乐的歌词内容可以被看作是区分优劣和高雅低俗摇滚乐的标准之一。摇滚乐的表演者或者称作摇滚歌手通常就是摇滚音乐的创作者。许多摇滚歌星演唱的摇滚乐是他们自身生活的写照,歌星本人就是摇滚音乐形象的原型,歌星们通常用摇滚乐的演唱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摇滚歌星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

万 

方数据王

珉:剖析摇滚乐在美国兴起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原因

创作和演唱的内容直接反映了他们的社会和教育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使摇滚乐创作表演的内容和水平也出现了很大的差距。确实,许多摇滚乐的歌词充满了低级的淫猥内容,导致摇滚音乐会会场经常成为青少年发泄他们欲望的极乐天堂,青少年们甚至在音乐会场上吸毒增加刺激。所以,当摇滚乐五十年代后期开始风靡全美国时,许多城市都有市民自发举行反对摇滚乐的示威游行,不但学生家长痛斥摇滚乐对他们子女带来的不良影响,就连在教堂做礼拜时,教徒们也愤怒地陈诉摇滚乐对青少年文化生活造成的巨大冲击。在许多城市,摇滚音乐会甚至还经常被当地政府禁演,例如,“波士顿当局曾成立专门委员会,通过调查,宣布电台摇滚乐唱片播放员是‘社会渣滓’,建议禁止他们参加公共娱乐活动。但是摇滚乐照样流传,摇滚乐歌星和乐队层出不穷,摇滚乐听众有增无减。”15J

五十年代的青少年通过摇滚乐对他们父辈的传统生活价值观进行诋毁和反叛,摇滚乐的兴起助长了青少年追求时尚享乐生活的情趣,在他们未成年阶段,就已经开始把对文化生活的追求理念融于属于早熟的青少年的社会潮流中。他们从当时受摇滚乐影响出现的电影、时装、发型、举止形态、语言以及摇滚歌星中找到了属于青少年自己的代表和追

逐的时尚:男孩子模仿摇滚歌星们的穿戴打扮——黑色的皮

夹克并把领子高高地向上翘起,陪衬着由里向外翻开的衬衫大领子,梳着像鸭子样子的大背头;女孩子则把这些时尚视为她们崇拜爱慕的男性偶像。华纳公司发行的录影带中记述了美国五十年代一些中学生把摇滚音乐带进了学校,而许多中学校方不得不专门组织学生举办一系列的公开演示会,让学生模特穿戴摇滚乐歌手的时髦服饰,并且演示受其影响的一些青少年的奇装异服和举止形态,以告诫学生和家长远离摇滚乐,抵制摇滚乐对青少年学生带来的伤风败俗的影响。【6o这个时期,许多城市的中学针对社会上流行音乐对学生精神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冲击,都出台了学生行为规范准则来约束学生的仪表形态,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的斯普林菲尔德中学的学生手册就明确列出以下规定:“在斯普林菲尔德中学,你应该始终保持文雅的装束并对同学持有文明的举止。任何时候当学生远足,要有客人访问我们学校,或者出席公众场所,男生要身着西装并打领带,女生穿戴要比平常庄重一些。作为斯普林菲尔德中学一名学生,你在校内和校外都必须始终给人以良好的印象。”【71尽管许多中学采取多种方式来教导学生严格自律,要求学生在校内和校外保持庄重文雅的学生气质,但是五十年代初兴起的摇滚乐对青少年一代来说已经具有了不可抵挡的音乐吸引力,他们成为摇滚乐风潮最强盛的追随者和拥护者。学校教育学生的规范条例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却无法与摇滚乐相抗衡,学校与家长的正统说教在充满摇滚乐的真实生活中失去了它过去曾有过的尊严。

大众传播媒介在摇滚乐兴起的热潮中也与学校和家长

・155・

中国音乐(季刊)2005年第2期

唱起了对台戏,这些娱乐宣传机构利用青少年对摇滚乐的喜爱谋取商业利益,其结果是为摇滚乐能够很快在美国广泛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十年代以前,美国的唱片工业在古典音乐的发行制作中大获盈利,但它丝毫也没有放松对流行音乐产业的投资生产。在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唱片业主在黑人社圈大力推销黑人演唱演奏的布鲁斯、灵歌和爵士乐等“种族唱片”,从中赚了大钱,使一些濒l临倒闭的唱片公司起死回生。二十年代,大大小小的唱片公司接踵出现在南方乡村音乐的集中地,即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城,在那里通过录制南方的乡村音乐唱片又赚取高额利润,把乡村音乐唱片销路推向全国而且大获成功。三、四十年代在纽约28街“叮砰巷”掀起的爵士乐和流行歌曲的热潮中,唱片公司又在爵士乐和流行歌曲唱片的销售中大获利润。在不同的流行音乐潮流中,唱片业主们总能及时抓住信息,发现最有潜力的顾客购买群,选择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地域,并针对这些购次得手,但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唱片工业投巨资对摇滚乐唱片进行大批量生产。与此同时,摇滚乐唱片得以销路大开了唱片的坚韧性,把原来78转只能录制两到三分钟的虫胶比亚公司争夺市场。虽然45转唱片的容量大大小于33一DC粕ind)等五十年代出名的摇滚乐歌手,他们与此同时,广播电台、电视和电影业也借助摇滚乐来拓・156・

万 

方数据台业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国的广播电台已增长到几千家。在北方各大城市以及南方的许多大城市中(如纳什维尔、堪萨斯等),融黑人音乐和白人流行音乐特点于一体的摇滚乐成为电台最常播放的流行音乐之一,许多电台专门播放摇滚乐和制作与摇滚乐相关的宣传节目,为的是吸引更多青少年成为他们每天收听的忠实听众。电台的音乐节目在四十年代以前都是现场实况转播,例如,1928年12月纳什维尔市的“wSM广播电台”制作的“盛大乡村歌舞”(The

GrandoIy0pery)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①到五十年代,

电台的音乐节目大都是由播音员进行编辑广播,这些被称为“DJ”(discjockey)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播放唱片曲目,拟定广播讲稿和广告内容。因此,广播节目主持人对流行音乐起着一定的主宰作用。自然,摇滚乐在五十年代成为许多DJ播放的音乐节目中最为热衷的流行音乐。这个时期最知名的DJ人物是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电台音乐主持人艾伦・弗利德(灿anFreed,192l—1965)。1951年7月1日,弗利德首次在电台推出一个名为“幻月”的音乐节目,不遗余力地为宣传摇滚乐大造声势,并且很快在全国为摇滚乐的普及做出了辉煌业绩,他自己也成为当时闻名全美国的摇滚乐DJ大明星。

1954年美国市场推出了首批便携式晶体管收音机,到五十年代中期,便携式收音机在美国的年销售量都在一千万台以上。人人都能买得起的便携式收音机又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良友,他们已不必再受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管教,可以自由自主地选听自己喜欢的节目,摇滚乐节目自然必在其中。广播电台为摇滚乐的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犹如爆炸性的电台覆盖网络使大众媒介的传播方式得到空前的发展,广播电台为青少年追逐摇滚乐的时髦浪潮提供了新渠道。

经济的繁荣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高科技发展为大众传播媒介带来新型的文化娱乐环境,为美国大众的精神消遣和文化娱乐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电视网络的出现就是这个时期的一项新事物。在五十年代初期,电视网络在美国还没有全面铺开,但是在许多大城市里,美国三大广播电视公司(ABC、CBS、NBC)电视网已经开始尝试播放流行音乐节目。在MTV出现之前的五十年代,通过电视制作宣传流行音乐节目还是非常新颖的举措。因为具有视觉画面,电视在一定程度上又比广播电台向前发展了一步,更是为摇滚乐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56年4月3日,摇滚乐明星埃尔维斯・普莱斯利在美国“汉考克航空母舰”上举行的音乐会首次通过电视网络实况转播,大约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四千万观众通过电视观看了这场摇滚乐演出。从此,各大电视网络开始不断播放摇滚乐以及其他流行音乐节目,为五十年代以前,美国的电影业就已经非常兴旺,许多歌曲买群展开销售攻势。到五十年代,唱片工业又瞅准了摇滚乐,抓住了具有反叛精神的青少年这一潜力巨大的购买群体。唱片公司的商业策略和推销手段可谓老调重弹而且再还借助于唱片业出现的一次唱片“转速”的技术革命。1948年哥伦比亚唱片公司(CBS)研制出了33一rpm密纹乙烯塑胶制成的唱片,这种材料不仅降低了杂音音质,而且还增强材料制成的粗纹唱片容量扩大了十倍以上。不久,胜利唱片公司(RCA)更是推出了新型的45转“单张”唱片产品同哥伦rpm密纹唱片的容量,但是,RCA声势浩大的宣传炒作使45转“单张”唱片受到大批流行音乐歌手的青睐,成为当时市场上最热门的唱片类型,大小唱片公司在录制流行歌曲包括摇滚乐歌曲时都采用45转的单张唱片。由于唱片生产技术的改进,不但提高了录音质量,而且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唱片销售价格锐减,使唱片销量大增。像猫王普莱斯利、胖子多米诺(Fats许多摇滚乐的单曲唱片销售量都在百万张以上。正是因为赢得了追逐摇滚乐狂潮的青少年消费者,摇滚乐唱片才如此生意兴隆。

展市场。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商业广播电台的出现就给美国人民的文化娱乐开辟了新天地,但是,那时的无线电广播业受到了生产收音机昂贵成本价格的约束而无法快速发展。1923年,制造一台收音机的成本几乎相当于一辆轿车价格的五分之一,当时全国只有556家广播电台。到五十年代,收音机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成为普通老百姓家中必备的生活娱乐消费品。广播电台通过较低的广播成本播放音乐,同时,通过广告播放业务,电台也获得巨大利润,广播电

美国的大众娱乐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就是借助一些具有影响的影片在社会上流传开来。五十年

代,电影业又使摇滚乐为影片制作增添了新内容,许多摇滚乐歌星和名人纷纷在电影中担当音乐演奏和重要角色,例如摇滚歌星比尔・哈利和他的“彗星乐队”(BlUHaley一&HsCC衄ets)、黑人摇滚明星小里查德(LittleRichard)以及电台摇滚乐主持人艾伦・弗利德等都在一些与摇滚乐内容有关的反映青少年文化生活的电影中担当角色或者演奏摇滚乐。1955年上演的《混乱的学校》(BlackboardJungle)、1956年的《昼夜摇2鳓(R0ckA∞undtheaock)和《摇,摇,摇》(R0ck,Rock,ROck)、1957年的《不要叩响摇滚》(Dbn’tKnocktheRock)等影片就是以青少年为对象、针对他们的文化情趣而制作的,在青少年当中引起强烈共鸣。影片描述的青少年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表现的反传统伦理道德和追求新文化时尚的心态,反映了青少年“摇滚”年代的现实生活,影片中的许多摇滚歌曲成为青少年一代的热门曲。例如,比尔・哈利在1952年和1954年以单曲唱片发行的摇滚歌曲《昼夜摇滚》,当时在社会上毫无声色,反响并不成功。但是当比尔・哈利领导的“彗星乐队”在1955年发行的影片《混乱的学校》中再度演唱这支曲子时,借助影片在美国引起的强烈反响,该影片插曲《昼夜摇滚》很快传遍全美国,成为青少年最喜爱的摇滚歌曲,同年7月一举登上流行歌曲排行榜榜首,该曲唱片销量也超过两千五百万张。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这些极力表现青少年文化生活的狂热影片为其所配置的歌曲的流行推广在市场上找到了定位,在五十年代美国那种特殊的青少年流行文化氛围中找到了欣赏这种音乐的知音。

在美国,摇滚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文化潮流,就是在以上社会因素和文化原因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它既是一种纯粹的音乐娱乐形式,又是文化的载体;既是一种音乐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也是一种商业现象和社会现象。在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音乐像摇滚乐这样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强烈的争议反响,在评论界摇滚乐激起的热情赞扬和强烈抨击程度也是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它的音乐影响力在全球范围的青少年中唤起的狂热浪潮也是历史上任何一种音乐现象都无法相比的。德国的流行音乐研究学者彼德・维克(Peterwick,1951一)在他的《摇滚乐:文化、美学和社会学》一书中指出:“如果摇滚乐是从它的文化范畴中真正被理解,摇滚乐就必须作为音乐严肃加以对待,并且接受它作为一种合法的艺术形式”。旧J按照维克的理解,我们对摇滚乐的积极和消极面都应进行研究,以便弘扬其积极的一面,消除其消极的~面。摇滚乐虽有消极的一面,但它在美国文化中的积极影响还是主要的。摇滚乐作为流行音乐的一种特殊表演乐种于五十年代在美国兴起时,它就打破了种族习俗、文化语言、宗教信仰和国家的界限,给这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青少年文化带来了一场流行音乐的革命,这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美国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种音乐能像摇滚乐这样在这个国家引起如此强大的社会震撼力,给青少年文化与生活带来如此强烈的影响。摇滚乐的问世为我们带来了

万 

方数据王

珉:剖析摇滚乐在美国兴起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原因

许多有价值的精华作品,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和文明。

摇滚乐固然是一种音乐产品,但是它兴起的基础并不是单纯依赖于它的音乐风格的独特或者新颖,而是通过特定社会环境中所出现的多项文化因素为这一特殊的音乐表现风格提供了所需要的支持条件:即五十年代美国雄厚的经济消费能力为青少年创造了优越的文化享乐环境,无论是作为购买摇滚乐唱片的消费者,还是收听电台和欣赏有关摇滚乐电视节目和影片的观赏者,青少年成为这个时期摇滚乐市场中的主要消费主体。与之相呼应,音乐产业和大众传播媒介也为摇滚乐投资生产和宣传销售把握住了时机,他们虽然经营的文化产业各不相同,但是各商家为此投资赢利的目的是相同的,而且他们都极具眼力地选中了青少年这一追逐摇滚乐潮流最狂热,而且对这一流行音乐拥有最强实力的消费主体。综上所述,来自这两方面的各种因素为摇滚乐的兴起铸造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使摇滚乐在美国流行音乐门类中拥有了最为广泛的音乐听众。

注释:

①目前我国中文出版刊物中对在美国音乐史上出现的wsM电

台实况转播节目名称“theGrandOleopry”有多种不同译法,例如“大歌剧”、“美好的老奥普利”,或者是按照其英文谐音译为“大奥雷奥普瑞”等等。这个节目名称“theGrandoleopry”最初创意是指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盛行在南方许多城市广播电台制作的实况转播有歌有舞的大型乡村音乐演出场面,或者称“谷仓歌舞”(theBarnDances)节目。为了强调当时特殊历史背景中这个电台音乐节日英文名称的含义,本文作者把“theGr柚doleopry”意译为“盛大乡村歌舞”。

参考文献:

[1]Joestuessy,scottLipscomb.Roc’南口竹dRoz,:J拈Hisfo,ynnd

s州js疵肪抛,砷mPnf[M].NJ:upper

SaddleRiver:PrenticeHall。

1999.3.

[2]布鲁斯・巴斯塔德,徐洋,薛晓源.20世纪美国:梦想与荣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39.

[3]JohnR0ckwell_A“AⅢP疵n”M“s掂:C0mp珊iffon

in

fkLⅡ扣

n憎”£f甜^&”£“删[M].NY:VintageB00ksPublisher,1983.238.

w胁.id

MellerS.胁咖抽A

M训Fo“耐如村d[M].NY:stonehilI

PublishingCompany,1975.435.

[4]TamManoff.M“5正:ALi埘咏Lnn删n∥[M].NY:w.w.

Norton&C0mpany,1982.407.

[5】钟子林.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5.

[6]Budriedgen.G;oodRo矗i”’T’0nig^f[M].chicago:Time—

Life

video&Television。WamerHonlevldeo.1995.

[7]DavidR.Pichaske.A&”Pr口踟”砌Mof抽H:P0却肠rMM5站

ⅡHd已,£“僧砌£ks红ti酣[M].NY:Schi瑚erB00ks.1979.46.

[8]Peterwicke,RachelFogg.Ro出M“s坛:c甜ff“卯,A舒f^以i邙

and

S(Jc而如g了[M].NY:The

Press

syndicateofthe

universityofcam.

b州ge,1987.2.

・157・

剖析摇滚乐在美国兴起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原因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珉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国音乐

CHINESE MUSIC2005(2)

参考文献(9条)

1. Joe Stuessy. Scott Lipscomb Rock and Roll: Its History and Stylistic Development 19992. 布鲁斯·巴斯塔德. 徐洋. 薛晓源 20世纪美国:梦想与荣耀 2001

3. John Rockwell All American Music: Composi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19834. Wilfrid Mellers Music in A New Found Land 19755. Tom Manoff Music: A Living Language 19826. 钟子林 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 19987. Bud riedgen Good Rockin ' Tonight 1995

8. David R Pichaske A Generation in Motion: Popular Music and Culture in the Sixties 19799. Peter Wicke. Rachel Fogg Rock Music: Culture, Aesthetics a nd Sociology 198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honguoyy200502032.aspx

中国音乐【季刊)2005年第2期

CHlNESEMUSlC

。王珉

刻衍膳壤乐在美国岩起钓社会围素和支亿原围

摘要:20世纪50年代美国特有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经济的发展,为摇滚乐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当时青少年一代是摇滚乐这一特殊文化精神产物的拥有者,成为该音乐最狂热的追逐者和最强盛的消费主体。

关键词:摇滚乐;大众传播媒介;青少年文化

中图分类号:J647.6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923(2005)02—0154—04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作为一种出现在城市里的通俗音乐。摇滚乐因为迎合了青少年的音乐欣赏要求而在美国流行起来,接着又以不可阻挡之势横扫世界各地流行乐坛,在音乐市场创下了前所未有的销售业绩。摇滚乐的形成理念是建立在一种特殊的社会和文化基础上的,从创作演唱到媒体宣传到听众对象,摇滚乐都与民间传统音乐或者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标准和音乐美学观点大相径庭,它既不像民间音乐那样拥有浓厚的文化传统底蕴,也不具备西方古典音乐高雅细腻的艺术表达特征。但是由于摇滚乐吸收了多种黑人音乐和白人乡村音乐的风格,而形成了一种具有多元化音乐特征的大众流行音乐演唱形式,迎合了各层次年轻人的口味,使得摇滚乐成为属于青少年一代的特殊文化精神产物,它所产生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已经大大超出其音乐本身具有的风格意义,青少年对它的热衷证明了它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正如美国摇滚乐学者琼-斯图西和斯格特・利普斯卡姆布所指出的:“摇滚乐不是存在于真空里。正相反,它与整个社会具有一种充满活力的相互连带关系”。…因此,摇滚乐必然具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纯音乐的研究中,也体现在音乐的社会意义的研究中。我们应该从摇滚乐在其相应的文化范畴和社会环境里所产生的共鸣中来了解它的音乐功用,从中发现摇滚乐作为一种特殊流行音乐艺术所具有的文化影响力和社会作用力。在美国,摇滚乐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有两点尤为重要:战后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摇滚乐的流行创造了物质基础,同

时,摇滚乐的流行是唱片工业、广播电台、电视、电影业大众传播媒介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国经济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迅猛发展,经济的持续繁荣和人口的急剧增长都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从1953年到1960年,由艾森豪威尔执政的美国政府制定实施的几乎所有经济计划都在主导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动脉,并使美国国民经济的总收入占据了世界经济总收入的40%。虽然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但是中、高阶层家庭的经济收入出现了成倍的增长,以白人为主体的中产阶级拔地而起成为最庞大的消费阶层。由于经济收入好,家庭消费支出不断增长,他们出钱供养子女上大学,购置刚问世不久且价格不菲的电视机、轿车和别墅,举家外出度假旅游,使五十年代的美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消费者社会”。战争的结束“迎来了经济繁荣,也迎来了婴儿的‘繁荣’。1946年有340万婴儿出生,比1945年增加了20%,人口的高速增长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的初期。”【21四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到五十年代正值中学时期的青少年成为文化娱乐消费的重要载体,物质生活的提高让青少年口袋里有了零花钱,繁荣的经济消费社会为这代青少年造就了时髦的“个人自由”,使他们能自由地选择娱乐消费方式,而五十年代出现的摇滚乐正好迎合了青少年一代的文化娱乐需求,它的音乐特点和歌词内容反映了年轻人的心声。摇滚乐不但具有强悍动荡的节奏和震撼心弦的音响,而且也抒发委婉亲切的柔情,歌词大多表现年轻人感兴趣的爱情主题。我们可

收稿日期:2004—12一19作者简介:王

・154・

珉(1963一),男,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音乐系主任,音乐学一民族音乐学哲学博士学位。

万方数据 

以从摇滚巨星普莱斯利(ElvisPresley)在1956年仅仅一年当中超过一千万张销量的摇滚唱片中找到答案,例如他的《猎犬》(HoundD[)g)、《魂断旅馆》(HeartbreakHotel)和《柔情》

(heMe

Tender)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摇滚乐表达了

五十年代青少年所崇尚的精神时髦,代表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听和演唱摇滚乐成为青少年追求刺激、宣泄感情的最好方式。摇滚乐不仅主宰了青少年的音乐欣赏趣味,也主宰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摇滚歌手对于青少年而言不仅是歌星,更是精神偶像和体现他们自我价值的代言人,他们模仿摇滚歌星的装束、举止、语言和社交方式,摇滚乐成了许多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摇滚乐演唱者和青少年之间通过音乐的交流建立起的互惠群体使摇滚乐得以风靡。

作为五十年代美国大众流行音乐的一个门类,摇滚乐的独创性又从它有别于其它任何一种流行歌曲的演唱和演奏风格中显露出来。创作、演唱和演奏摇滚乐不需要具备创作、演奏和演唱像西方古典音乐那样所必需的严格训练技巧,摇滚乐的音乐特征,如乐句短小、歌唱音域狭窄等,决定了它的大众性和通俗性。大多数摇滚乐演唱者并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事实上,演唱摇滚乐的演员大都是通过自学和自我训练走上舞台的。摇滚乐的大众化音乐特征和其疯狂的演奏、演唱方式迎合了青少年的口味,青少年们从未感受过这样疯狂的音乐,他们被这种音乐倾倒了,他们的情感在这种音乐中找到了呼应和发泄。青少年对摇滚乐的痴迷使摇滚乐成为世界音乐历史上影响最广、拥有最多听众的流行音乐,但同时也使它成为最有争议和最为社会所关注的流行音乐。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摇滚乐出现开始,美国社会各方对摇滚乐的评价就褒贬不一,而且是贬多于褒。有人把摇滚乐称为“美国文化的一股解放动力”,把摇滚乐看成是“至少是充满活力毫不消极的一种庆典者的音乐”;【3J有人却把摇滚乐痛斥为“一种瘟疫,比我们以前有过的任何瘟疫传播得都广泛,而且现在正在世界范围蔓延开来”,认为“这种音乐完全是垃圾,它从任何方面都不应该同音乐和诗歌混淆、联系到一起”。【4o然而,如同其它流行音乐门类一样,不能笼统地说该种音乐是好是坏,只能说属于该种音乐的具体作品有优劣之分,所以简单地把摇滚乐划定为好与坏是极端的做法。我们对摇滚乐的评价应该建立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上,即审度摇滚乐的演唱和创作首先要看摇滚乐作者怎样根据内容需要使其音乐艺术与技术表现来体现特有的音乐风格,摇滚乐本身所基于的音乐风格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因而也不应该作为评判其音乐好坏的标准。比如说,摇滚乐的歌词内容可以被看作是区分优劣和高雅低俗摇滚乐的标准之一。摇滚乐的表演者或者称作摇滚歌手通常就是摇滚音乐的创作者。许多摇滚歌星演唱的摇滚乐是他们自身生活的写照,歌星本人就是摇滚音乐形象的原型,歌星们通常用摇滚乐的演唱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摇滚歌星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

万 

方数据王

珉:剖析摇滚乐在美国兴起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原因

创作和演唱的内容直接反映了他们的社会和教育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使摇滚乐创作表演的内容和水平也出现了很大的差距。确实,许多摇滚乐的歌词充满了低级的淫猥内容,导致摇滚音乐会会场经常成为青少年发泄他们欲望的极乐天堂,青少年们甚至在音乐会场上吸毒增加刺激。所以,当摇滚乐五十年代后期开始风靡全美国时,许多城市都有市民自发举行反对摇滚乐的示威游行,不但学生家长痛斥摇滚乐对他们子女带来的不良影响,就连在教堂做礼拜时,教徒们也愤怒地陈诉摇滚乐对青少年文化生活造成的巨大冲击。在许多城市,摇滚音乐会甚至还经常被当地政府禁演,例如,“波士顿当局曾成立专门委员会,通过调查,宣布电台摇滚乐唱片播放员是‘社会渣滓’,建议禁止他们参加公共娱乐活动。但是摇滚乐照样流传,摇滚乐歌星和乐队层出不穷,摇滚乐听众有增无减。”15J

五十年代的青少年通过摇滚乐对他们父辈的传统生活价值观进行诋毁和反叛,摇滚乐的兴起助长了青少年追求时尚享乐生活的情趣,在他们未成年阶段,就已经开始把对文化生活的追求理念融于属于早熟的青少年的社会潮流中。他们从当时受摇滚乐影响出现的电影、时装、发型、举止形态、语言以及摇滚歌星中找到了属于青少年自己的代表和追

逐的时尚:男孩子模仿摇滚歌星们的穿戴打扮——黑色的皮

夹克并把领子高高地向上翘起,陪衬着由里向外翻开的衬衫大领子,梳着像鸭子样子的大背头;女孩子则把这些时尚视为她们崇拜爱慕的男性偶像。华纳公司发行的录影带中记述了美国五十年代一些中学生把摇滚音乐带进了学校,而许多中学校方不得不专门组织学生举办一系列的公开演示会,让学生模特穿戴摇滚乐歌手的时髦服饰,并且演示受其影响的一些青少年的奇装异服和举止形态,以告诫学生和家长远离摇滚乐,抵制摇滚乐对青少年学生带来的伤风败俗的影响。【6o这个时期,许多城市的中学针对社会上流行音乐对学生精神生活所产生的巨大冲击,都出台了学生行为规范准则来约束学生的仪表形态,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的斯普林菲尔德中学的学生手册就明确列出以下规定:“在斯普林菲尔德中学,你应该始终保持文雅的装束并对同学持有文明的举止。任何时候当学生远足,要有客人访问我们学校,或者出席公众场所,男生要身着西装并打领带,女生穿戴要比平常庄重一些。作为斯普林菲尔德中学一名学生,你在校内和校外都必须始终给人以良好的印象。”【71尽管许多中学采取多种方式来教导学生严格自律,要求学生在校内和校外保持庄重文雅的学生气质,但是五十年代初兴起的摇滚乐对青少年一代来说已经具有了不可抵挡的音乐吸引力,他们成为摇滚乐风潮最强盛的追随者和拥护者。学校教育学生的规范条例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却无法与摇滚乐相抗衡,学校与家长的正统说教在充满摇滚乐的真实生活中失去了它过去曾有过的尊严。

大众传播媒介在摇滚乐兴起的热潮中也与学校和家长

・155・

中国音乐(季刊)2005年第2期

唱起了对台戏,这些娱乐宣传机构利用青少年对摇滚乐的喜爱谋取商业利益,其结果是为摇滚乐能够很快在美国广泛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十年代以前,美国的唱片工业在古典音乐的发行制作中大获盈利,但它丝毫也没有放松对流行音乐产业的投资生产。在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唱片业主在黑人社圈大力推销黑人演唱演奏的布鲁斯、灵歌和爵士乐等“种族唱片”,从中赚了大钱,使一些濒l临倒闭的唱片公司起死回生。二十年代,大大小小的唱片公司接踵出现在南方乡村音乐的集中地,即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城,在那里通过录制南方的乡村音乐唱片又赚取高额利润,把乡村音乐唱片销路推向全国而且大获成功。三、四十年代在纽约28街“叮砰巷”掀起的爵士乐和流行歌曲的热潮中,唱片公司又在爵士乐和流行歌曲唱片的销售中大获利润。在不同的流行音乐潮流中,唱片业主们总能及时抓住信息,发现最有潜力的顾客购买群,选择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地域,并针对这些购次得手,但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唱片工业投巨资对摇滚乐唱片进行大批量生产。与此同时,摇滚乐唱片得以销路大开了唱片的坚韧性,把原来78转只能录制两到三分钟的虫胶比亚公司争夺市场。虽然45转唱片的容量大大小于33一DC粕ind)等五十年代出名的摇滚乐歌手,他们与此同时,广播电台、电视和电影业也借助摇滚乐来拓・156・

万 

方数据台业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国的广播电台已增长到几千家。在北方各大城市以及南方的许多大城市中(如纳什维尔、堪萨斯等),融黑人音乐和白人流行音乐特点于一体的摇滚乐成为电台最常播放的流行音乐之一,许多电台专门播放摇滚乐和制作与摇滚乐相关的宣传节目,为的是吸引更多青少年成为他们每天收听的忠实听众。电台的音乐节目在四十年代以前都是现场实况转播,例如,1928年12月纳什维尔市的“wSM广播电台”制作的“盛大乡村歌舞”(The

GrandoIy0pery)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①到五十年代,

电台的音乐节目大都是由播音员进行编辑广播,这些被称为“DJ”(discjockey)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播放唱片曲目,拟定广播讲稿和广告内容。因此,广播节目主持人对流行音乐起着一定的主宰作用。自然,摇滚乐在五十年代成为许多DJ播放的音乐节目中最为热衷的流行音乐。这个时期最知名的DJ人物是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电台音乐主持人艾伦・弗利德(灿anFreed,192l—1965)。1951年7月1日,弗利德首次在电台推出一个名为“幻月”的音乐节目,不遗余力地为宣传摇滚乐大造声势,并且很快在全国为摇滚乐的普及做出了辉煌业绩,他自己也成为当时闻名全美国的摇滚乐DJ大明星。

1954年美国市场推出了首批便携式晶体管收音机,到五十年代中期,便携式收音机在美国的年销售量都在一千万台以上。人人都能买得起的便携式收音机又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良友,他们已不必再受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管教,可以自由自主地选听自己喜欢的节目,摇滚乐节目自然必在其中。广播电台为摇滚乐的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犹如爆炸性的电台覆盖网络使大众媒介的传播方式得到空前的发展,广播电台为青少年追逐摇滚乐的时髦浪潮提供了新渠道。

经济的繁荣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高科技发展为大众传播媒介带来新型的文化娱乐环境,为美国大众的精神消遣和文化娱乐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电视网络的出现就是这个时期的一项新事物。在五十年代初期,电视网络在美国还没有全面铺开,但是在许多大城市里,美国三大广播电视公司(ABC、CBS、NBC)电视网已经开始尝试播放流行音乐节目。在MTV出现之前的五十年代,通过电视制作宣传流行音乐节目还是非常新颖的举措。因为具有视觉画面,电视在一定程度上又比广播电台向前发展了一步,更是为摇滚乐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56年4月3日,摇滚乐明星埃尔维斯・普莱斯利在美国“汉考克航空母舰”上举行的音乐会首次通过电视网络实况转播,大约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四千万观众通过电视观看了这场摇滚乐演出。从此,各大电视网络开始不断播放摇滚乐以及其他流行音乐节目,为五十年代以前,美国的电影业就已经非常兴旺,许多歌曲买群展开销售攻势。到五十年代,唱片工业又瞅准了摇滚乐,抓住了具有反叛精神的青少年这一潜力巨大的购买群体。唱片公司的商业策略和推销手段可谓老调重弹而且再还借助于唱片业出现的一次唱片“转速”的技术革命。1948年哥伦比亚唱片公司(CBS)研制出了33一rpm密纹乙烯塑胶制成的唱片,这种材料不仅降低了杂音音质,而且还增强材料制成的粗纹唱片容量扩大了十倍以上。不久,胜利唱片公司(RCA)更是推出了新型的45转“单张”唱片产品同哥伦rpm密纹唱片的容量,但是,RCA声势浩大的宣传炒作使45转“单张”唱片受到大批流行音乐歌手的青睐,成为当时市场上最热门的唱片类型,大小唱片公司在录制流行歌曲包括摇滚乐歌曲时都采用45转的单张唱片。由于唱片生产技术的改进,不但提高了录音质量,而且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唱片销售价格锐减,使唱片销量大增。像猫王普莱斯利、胖子多米诺(Fats许多摇滚乐的单曲唱片销售量都在百万张以上。正是因为赢得了追逐摇滚乐狂潮的青少年消费者,摇滚乐唱片才如此生意兴隆。

展市场。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商业广播电台的出现就给美国人民的文化娱乐开辟了新天地,但是,那时的无线电广播业受到了生产收音机昂贵成本价格的约束而无法快速发展。1923年,制造一台收音机的成本几乎相当于一辆轿车价格的五分之一,当时全国只有556家广播电台。到五十年代,收音机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成为普通老百姓家中必备的生活娱乐消费品。广播电台通过较低的广播成本播放音乐,同时,通过广告播放业务,电台也获得巨大利润,广播电

美国的大众娱乐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就是借助一些具有影响的影片在社会上流传开来。五十年

代,电影业又使摇滚乐为影片制作增添了新内容,许多摇滚乐歌星和名人纷纷在电影中担当音乐演奏和重要角色,例如摇滚歌星比尔・哈利和他的“彗星乐队”(BlUHaley一&HsCC衄ets)、黑人摇滚明星小里查德(LittleRichard)以及电台摇滚乐主持人艾伦・弗利德等都在一些与摇滚乐内容有关的反映青少年文化生活的电影中担当角色或者演奏摇滚乐。1955年上演的《混乱的学校》(BlackboardJungle)、1956年的《昼夜摇2鳓(R0ckA∞undtheaock)和《摇,摇,摇》(R0ck,Rock,ROck)、1957年的《不要叩响摇滚》(Dbn’tKnocktheRock)等影片就是以青少年为对象、针对他们的文化情趣而制作的,在青少年当中引起强烈共鸣。影片描述的青少年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表现的反传统伦理道德和追求新文化时尚的心态,反映了青少年“摇滚”年代的现实生活,影片中的许多摇滚歌曲成为青少年一代的热门曲。例如,比尔・哈利在1952年和1954年以单曲唱片发行的摇滚歌曲《昼夜摇滚》,当时在社会上毫无声色,反响并不成功。但是当比尔・哈利领导的“彗星乐队”在1955年发行的影片《混乱的学校》中再度演唱这支曲子时,借助影片在美国引起的强烈反响,该影片插曲《昼夜摇滚》很快传遍全美国,成为青少年最喜爱的摇滚歌曲,同年7月一举登上流行歌曲排行榜榜首,该曲唱片销量也超过两千五百万张。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这些极力表现青少年文化生活的狂热影片为其所配置的歌曲的流行推广在市场上找到了定位,在五十年代美国那种特殊的青少年流行文化氛围中找到了欣赏这种音乐的知音。

在美国,摇滚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文化潮流,就是在以上社会因素和文化原因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它既是一种纯粹的音乐娱乐形式,又是文化的载体;既是一种音乐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也是一种商业现象和社会现象。在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音乐像摇滚乐这样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强烈的争议反响,在评论界摇滚乐激起的热情赞扬和强烈抨击程度也是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它的音乐影响力在全球范围的青少年中唤起的狂热浪潮也是历史上任何一种音乐现象都无法相比的。德国的流行音乐研究学者彼德・维克(Peterwick,1951一)在他的《摇滚乐:文化、美学和社会学》一书中指出:“如果摇滚乐是从它的文化范畴中真正被理解,摇滚乐就必须作为音乐严肃加以对待,并且接受它作为一种合法的艺术形式”。旧J按照维克的理解,我们对摇滚乐的积极和消极面都应进行研究,以便弘扬其积极的一面,消除其消极的~面。摇滚乐虽有消极的一面,但它在美国文化中的积极影响还是主要的。摇滚乐作为流行音乐的一种特殊表演乐种于五十年代在美国兴起时,它就打破了种族习俗、文化语言、宗教信仰和国家的界限,给这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青少年文化带来了一场流行音乐的革命,这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美国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种音乐能像摇滚乐这样在这个国家引起如此强大的社会震撼力,给青少年文化与生活带来如此强烈的影响。摇滚乐的问世为我们带来了

万 

方数据王

珉:剖析摇滚乐在美国兴起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原因

许多有价值的精华作品,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和文明。

摇滚乐固然是一种音乐产品,但是它兴起的基础并不是单纯依赖于它的音乐风格的独特或者新颖,而是通过特定社会环境中所出现的多项文化因素为这一特殊的音乐表现风格提供了所需要的支持条件:即五十年代美国雄厚的经济消费能力为青少年创造了优越的文化享乐环境,无论是作为购买摇滚乐唱片的消费者,还是收听电台和欣赏有关摇滚乐电视节目和影片的观赏者,青少年成为这个时期摇滚乐市场中的主要消费主体。与之相呼应,音乐产业和大众传播媒介也为摇滚乐投资生产和宣传销售把握住了时机,他们虽然经营的文化产业各不相同,但是各商家为此投资赢利的目的是相同的,而且他们都极具眼力地选中了青少年这一追逐摇滚乐潮流最狂热,而且对这一流行音乐拥有最强实力的消费主体。综上所述,来自这两方面的各种因素为摇滚乐的兴起铸造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使摇滚乐在美国流行音乐门类中拥有了最为广泛的音乐听众。

注释:

①目前我国中文出版刊物中对在美国音乐史上出现的wsM电

台实况转播节目名称“theGrandOleopry”有多种不同译法,例如“大歌剧”、“美好的老奥普利”,或者是按照其英文谐音译为“大奥雷奥普瑞”等等。这个节目名称“theGrandoleopry”最初创意是指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盛行在南方许多城市广播电台制作的实况转播有歌有舞的大型乡村音乐演出场面,或者称“谷仓歌舞”(theBarnDances)节目。为了强调当时特殊历史背景中这个电台音乐节日英文名称的含义,本文作者把“theGr柚doleopry”意译为“盛大乡村歌舞”。

参考文献:

[1]Joestuessy,scottLipscomb.Roc’南口竹dRoz,:J拈Hisfo,ynnd

s州js疵肪抛,砷mPnf[M].NJ:upper

SaddleRiver:PrenticeHall。

1999.3.

[2]布鲁斯・巴斯塔德,徐洋,薛晓源.20世纪美国:梦想与荣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39.

[3]JohnR0ckwell_A“AⅢP疵n”M“s掂:C0mp珊iffon

in

fkLⅡ扣

n憎”£f甜^&”£“删[M].NY:VintageB00ksPublisher,1983.238.

w胁.id

MellerS.胁咖抽A

M训Fo“耐如村d[M].NY:stonehilI

PublishingCompany,1975.435.

[4]TamManoff.M“5正:ALi埘咏Lnn删n∥[M].NY:w.w.

Norton&C0mpany,1982.407.

[5】钟子林.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5.

[6]Budriedgen.G;oodRo矗i”’T’0nig^f[M].chicago:Time—

Life

video&Television。WamerHonlevldeo.1995.

[7]DavidR.Pichaske.A&”Pr口踟”砌Mof抽H:P0却肠rMM5站

ⅡHd已,£“僧砌£ks红ti酣[M].NY:Schi瑚erB00ks.1979.46.

[8]Peterwicke,RachelFogg.Ro出M“s坛:c甜ff“卯,A舒f^以i邙

and

S(Jc而如g了[M].NY:The

Press

syndicateofthe

universityofcam.

b州ge,1987.2.

・157・

剖析摇滚乐在美国兴起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原因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珉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国音乐

CHINESE MUSIC2005(2)

参考文献(9条)

1. Joe Stuessy. Scott Lipscomb Rock and Roll: Its History and Stylistic Development 19992. 布鲁斯·巴斯塔德. 徐洋. 薛晓源 20世纪美国:梦想与荣耀 2001

3. John Rockwell All American Music: Composi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19834. Wilfrid Mellers Music in A New Found Land 19755. Tom Manoff Music: A Living Language 19826. 钟子林 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 19987. Bud riedgen Good Rockin ' Tonight 1995

8. David R Pichaske A Generation in Motion: Popular Music and Culture in the Sixties 19799. Peter Wicke. Rachel Fogg Rock Music: Culture, Aesthetics a nd Sociology 198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honguoyy200502032.aspx


相关文章

  • 艺术欣赏论文
  • <艺术欣赏>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课程论文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41122P 35 徐楠 谈国内外流行音乐的发展 摘要:我国流行音乐受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国外流行音乐起源于60年代 ...查看


  • 流行音乐的几种形式
  • 流行音乐的几种形式 流行音乐有很多种,主要挑出了五种 布鲁斯.索尔.拉丁.说唱.摇滚. 1.布鲁斯 布鲁斯(又译蓝调)是一种基于五声音阶的声乐和乐器音乐,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特殊的和声.布鲁斯是南北战争后,在黑人民间产生的一种演唱形式,它与黑 ...查看


  • 1968年 人们在怎样生活?
  • 电视网 美国一户中产家庭正合家观看电视 "二战"后长大的一代人,和他们的前辈很不一样,电视让他们看到了更多-- 1959年,美国洛佩尔媒介调查公司(Roper Organization)就开始研究美国受众对媒介的看法,主 ...查看


  • 专题九近现代世界的科技成就和文学艺术(2)
  • 第二讲 近现代世界的文学艺术 一.知识体系梳理 一.文学主要成就 [填空答案]①巴黎圣母院:②丑.恶:③基督山恩仇记:④唐璜:⑤西风颂:⑥人间喜剧:⑦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⑧红与黑:⑨叶甫盖尼·奥涅金:⑩安娜·卡列尼娜:⑪老人与海:⑫现代 ...查看


  • 爵士乐鉴赏
  • 爵士乐鉴赏 爵士乐源自于二十世纪初期新奥尔良一带民间音乐.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的融合.它至少是由两股潮流演变发展而来,一是美国黑人在音乐上的创造性的贡献-Ragtime和Blues,二是一些已有的音乐形式(当时的流行音乐.进行曲.四对舞曲qu ...查看


  • 苏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 苏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础解读]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 ...查看


  • 第十讲 走在时代前列的文学艺术
  • 第十讲 走在时代前列的文学艺术 一.命题角度猜想: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 ...查看


  • 美国成长小说中的青少年亚文化
  • 近年来,<在路上>和<麦田里的守望者>等美国成长小说在国内热销,一度登上当当.卓越等网站的畅销书榜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些写于半个世纪前的作品在问世之初曾争议不断甚至被列为禁书,如今却深受读者青睐,成为文学经典而经 ...查看


  • 浅谈摇滚乐的发展与流派
  • 浅谈摇滚乐的发展与流派 梅竹 摘要:究竟什么是摇滚呢?长头发.皮夹克.破了洞的牛仔裤从此固定下来.同年,EMI公司与乐队签约,并于9月份发行<爱我--也是,也不是:吉他.贝司.鼓--也是,也不是:猫王.披头吧>和<附言: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