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食管癌tnm分期

关于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第7版(2009)简介的原因,关于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第7版(2009)简介的相关知识。2007年11月15日,在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大会上,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胸心外科陈龙奇教授首次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介绍了将于2009年出版的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第7版的内容。作为我国大陆唯一获邀参加协作者,陈教授于今年9月15日赴美国克里夫兰临床医学中心参加了该分期标准的定稿讨论会。

由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联合制订的恶性肿瘤TNM分期标准,将恶性肿瘤按肿瘤大小(T)、区域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情况进行分期,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决定癌症病期、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比较疗效的“金标准”。该分期标准数年修订一次,目前版本为2002年第6版。本次修订第7版的国际食管癌协作项目(WECC),共有全球13个协作单位参与,分别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地。更为重要的是,以往版本都由欧美人制订,而这次将种族因素考虑在内(亚洲患者占了1/3),并邀请亚洲学者参与,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

研究者自2006年6月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征集食管癌数据,按比例收集不同种群(白种人、黄种人、其他)、不同组织类型(鳞癌、腺癌、其他)等食管癌患者的治疗、生存情况。截至2007年6月,共收集7885个病例,其中4723例为单纯手术切除、未经任何术前(后)放化疗者,剔除95例非食管癌诊断者(75例)和无随访资料者(21例),包括1例既非食管癌也无随访资料者,余下4628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死亡为随访终点,将肿瘤病理TNM、肿瘤部位、细胞类型及分化程度及其他可能的预后因素纳入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生存情况仍用Kaplan-Meier曲线表示,TNM分组则采用全新的统计学模型——随机生存森林法(Random Survival Forests,RSF),根据实际观测数据平衡各预后影响因素反向归纳各亚组至最合理的分期。

结果显示,全组总的1、5、10年死亡率分别为78%、42%、31%;患者死亡危险在手术后初期较高,在5年后稳定为5.9%/年;患者生存随T、N、M的加重显著且恒定地降低。

进一步研究发现,T1b(黏膜下癌)患者生存较T1a(黏膜内癌)患者为差;生存率随转移区域淋巴结的数目增加而明显降低;鳞癌患者生存稍差于腺癌患者,未分化癌预后最差;上段与中段食管癌生存差于下段与食管胃交界癌;生存情况随肿瘤的分化程度降低而明显恶化。但这几个因素不像TNM因素在各分期均有显著意义。基本上,癌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只对Ⅰ期患者有影响,而肿瘤部位仅对Ⅱa期患者有影响。对Ⅱb期及以后的患者,上述三个因素失去预后意义。

在将上述影响因素纳入统计分析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后,共有16个亚组,将产生的16个生存曲线反复模拟、优化,对基于现有观察资料产生的新的T、N、M、H、G分级及分期与第6版进行比较(右表)。

2007年9月15日,29位上述协作单位的负责人、AJCC有关部门负责人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际疾病编码(肿瘤)资料输入监督人员应AJCC的邀请与资助,在美国克里夫兰临床中心进行了全天的讨论,听取并讨论上述研究结果后达成共识。

新的食管癌TNM分期标准能更好地反映实际预后情况,研究采用的统计学模型具有可塑性,可随时根据补充的实际观察资料对该分期进行模拟、分析、优化分期方案,临床应用意义巨大。

食管胃交界(贲门)癌,由于其生物学行为与远段食管癌相似且更多情况下由同一组医师治疗,故建议将其按食管癌TNM标准分期,但胃癌TNM分期标准亦将会纳入,因此食管胃交界癌的归属及分期问题需与AJCC胃癌TNM分期协作组协商达成共识。

本分期方案也有局限性:①只适用于单纯手术切除、未经术前(后)辅助放化疗的患者的预后评估;②非手术治疗患者、无法手术患者及单纯手术探查患者无法使用;③T4b患者及M1患者代表性很差;④颈段食管癌和按头颈肿瘤治疗的上段食管癌也游离于本系统之外。

为更好地进行第8版(初定2015年)的食管癌TNM分期工作,AJCC对拟参与单位提出了数据采集表格设计要求,统一了需收集的变量名称及国际统一输入编码(ICD-O)。

T分级定义:原发肿瘤(Primary Tumor)*

第6版(2002) 第7版(2009)

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x 同左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0 同左

Tis 原位癌 Tis 高度不典型增生(腺癌无法确定原位癌)

T1 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 T1a 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

T1b 肿瘤侵及黏膜下层

T2 肿瘤侵及固有肌层 T2 同左

T3 肿瘤侵及纤维膜 T3 同左

T4 肿瘤侵及邻近器官 T4a 肿瘤侵及胸膜、心包、膈肌

T4b 肿瘤侵及其他邻近器官

*:至少应记录肿瘤的最大径,多原发癌记为Tm。

N分级定义:区域淋巴结(Lymph Nodes)*

第6版(2002) 第7版(2009)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确定 Nx 同左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0 同左

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N1a 1~2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1b 3~5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6~9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3 ≥10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AJCC建议清扫淋巴结总数不少于12枚,并应记录清扫的区域淋巴结总数。

M分级定义:远处转移(Distant Metastasis)*

第6版(2002) 第7版(2009)

Mx 远处转移无法确定 Mx 同左

M0 无远处转移 M0 同左

M1a 上段转移到锁骨上淋巴结 M1 有远处转移

下段转移到腹腔淋巴结

M1b 其他远处转移

*:锁骨上淋巴结和腹腔动脉干淋巴结不属于区域淋巴结,而为远处转移。

H分级定义:癌细胞类型(Histologic Cell Type)

第6版(2002) 第7版(2009)

H1 未规定 H1 鳞癌

H2 未规定 H2 腺癌

G分级定义:细胞分化程度(Grade of Differentiation)

第6版(2002) 第7版(2009)

Gx 未规定 Gx 细胞分化程度不能确定

G1 未规定 G1 高分化癌

G2 未规定 G2 中分化癌

G3 未规定 G3 低分化癌

G4 未规定 G4 未分化癌

TNM分期

第6版(2002) 第7版(2009)

亚组 T N M 亚组 T N M H G

0期 0 is 0 0 0 is 0 0 - 1

Ⅰ期 Ⅰ 1 0 0 Ⅰa 1 0 0 - 1

1 0 0 2 2

Ⅰb 1 0 0 1 2

1 0 0 - 3-4

2 0 0 - 1

Ⅱ期 Ⅱa 2 0 0 Ⅱ 2 0 0 - 2-4

3 0 0 3-4a 0 0 - -

Ⅱb 1-2 1 0 1-2 1 0 - -

Ⅲ期 Ⅲ 3 1 0 Ⅲa 3-4a 1a 0 - -

4 - 0 Ⅲb 3-4a 1b 0 - -

- 2 0 - -

Ⅳ期 Ⅳa - - 1a Ⅳ 4b - - - -

Ⅳb - - 1b - 3 - - -

关于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第7版(2009)简介的原因,关于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第7版(2009)简介的相关知识。2007年11月15日,在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大会上,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胸心外科陈龙奇教授首次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介绍了将于2009年出版的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第7版的内容。作为我国大陆唯一获邀参加协作者,陈教授于今年9月15日赴美国克里夫兰临床医学中心参加了该分期标准的定稿讨论会。

由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联合制订的恶性肿瘤TNM分期标准,将恶性肿瘤按肿瘤大小(T)、区域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情况进行分期,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决定癌症病期、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比较疗效的“金标准”。该分期标准数年修订一次,目前版本为2002年第6版。本次修订第7版的国际食管癌协作项目(WECC),共有全球13个协作单位参与,分别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地。更为重要的是,以往版本都由欧美人制订,而这次将种族因素考虑在内(亚洲患者占了1/3),并邀请亚洲学者参与,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

研究者自2006年6月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征集食管癌数据,按比例收集不同种群(白种人、黄种人、其他)、不同组织类型(鳞癌、腺癌、其他)等食管癌患者的治疗、生存情况。截至2007年6月,共收集7885个病例,其中4723例为单纯手术切除、未经任何术前(后)放化疗者,剔除95例非食管癌诊断者(75例)和无随访资料者(21例),包括1例既非食管癌也无随访资料者,余下4628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死亡为随访终点,将肿瘤病理TNM、肿瘤部位、细胞类型及分化程度及其他可能的预后因素纳入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生存情况仍用Kaplan-Meier曲线表示,TNM分组则采用全新的统计学模型——随机生存森林法(Random Survival Forests,RSF),根据实际观测数据平衡各预后影响因素反向归纳各亚组至最合理的分期。

结果显示,全组总的1、5、10年死亡率分别为78%、42%、31%;患者死亡危险在手术后初期较高,在5年后稳定为5.9%/年;患者生存随T、N、M的加重显著且恒定地降低。

进一步研究发现,T1b(黏膜下癌)患者生存较T1a(黏膜内癌)患者为差;生存率随转移区域淋巴结的数目增加而明显降低;鳞癌患者生存稍差于腺癌患者,未分化癌预后最差;上段与中段食管癌生存差于下段与食管胃交界癌;生存情况随肿瘤的分化程度降低而明显恶化。但这几个因素不像TNM因素在各分期均有显著意义。基本上,癌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只对Ⅰ期患者有影响,而肿瘤部位仅对Ⅱa期患者有影响。对Ⅱb期及以后的患者,上述三个因素失去预后意义。

在将上述影响因素纳入统计分析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后,共有16个亚组,将产生的16个生存曲线反复模拟、优化,对基于现有观察资料产生的新的T、N、M、H、G分级及分期与第6版进行比较(右表)。

2007年9月15日,29位上述协作单位的负责人、AJCC有关部门负责人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际疾病编码(肿瘤)资料输入监督人员应AJCC的邀请与资助,在美国克里夫兰临床中心进行了全天的讨论,听取并讨论上述研究结果后达成共识。

新的食管癌TNM分期标准能更好地反映实际预后情况,研究采用的统计学模型具有可塑性,可随时根据补充的实际观察资料对该分期进行模拟、分析、优化分期方案,临床应用意义巨大。

食管胃交界(贲门)癌,由于其生物学行为与远段食管癌相似且更多情况下由同一组医师治疗,故建议将其按食管癌TNM标准分期,但胃癌TNM分期标准亦将会纳入,因此食管胃交界癌的归属及分期问题需与AJCC胃癌TNM分期协作组协商达成共识。

本分期方案也有局限性:①只适用于单纯手术切除、未经术前(后)辅助放化疗的患者的预后评估;②非手术治疗患者、无法手术患者及单纯手术探查患者无法使用;③T4b患者及M1患者代表性很差;④颈段食管癌和按头颈肿瘤治疗的上段食管癌也游离于本系统之外。

为更好地进行第8版(初定2015年)的食管癌TNM分期工作,AJCC对拟参与单位提出了数据采集表格设计要求,统一了需收集的变量名称及国际统一输入编码(ICD-O)。

T分级定义:原发肿瘤(Primary Tumor)*

第6版(2002) 第7版(2009)

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x 同左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0 同左

Tis 原位癌 Tis 高度不典型增生(腺癌无法确定原位癌)

T1 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 T1a 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

T1b 肿瘤侵及黏膜下层

T2 肿瘤侵及固有肌层 T2 同左

T3 肿瘤侵及纤维膜 T3 同左

T4 肿瘤侵及邻近器官 T4a 肿瘤侵及胸膜、心包、膈肌

T4b 肿瘤侵及其他邻近器官

*:至少应记录肿瘤的最大径,多原发癌记为Tm。

N分级定义:区域淋巴结(Lymph Nodes)*

第6版(2002) 第7版(2009)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确定 Nx 同左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0 同左

N1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N1a 1~2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1b 3~5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6~9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3 ≥10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AJCC建议清扫淋巴结总数不少于12枚,并应记录清扫的区域淋巴结总数。

M分级定义:远处转移(Distant Metastasis)*

第6版(2002) 第7版(2009)

Mx 远处转移无法确定 Mx 同左

M0 无远处转移 M0 同左

M1a 上段转移到锁骨上淋巴结 M1 有远处转移

下段转移到腹腔淋巴结

M1b 其他远处转移

*:锁骨上淋巴结和腹腔动脉干淋巴结不属于区域淋巴结,而为远处转移。

H分级定义:癌细胞类型(Histologic Cell Type)

第6版(2002) 第7版(2009)

H1 未规定 H1 鳞癌

H2 未规定 H2 腺癌

G分级定义:细胞分化程度(Grade of Differentiation)

第6版(2002) 第7版(2009)

Gx 未规定 Gx 细胞分化程度不能确定

G1 未规定 G1 高分化癌

G2 未规定 G2 中分化癌

G3 未规定 G3 低分化癌

G4 未规定 G4 未分化癌

TNM分期

第6版(2002) 第7版(2009)

亚组 T N M 亚组 T N M H G

0期 0 is 0 0 0 is 0 0 - 1

Ⅰ期 Ⅰ 1 0 0 Ⅰa 1 0 0 - 1

1 0 0 2 2

Ⅰb 1 0 0 1 2

1 0 0 - 3-4

2 0 0 - 1

Ⅱ期 Ⅱa 2 0 0 Ⅱ 2 0 0 - 2-4

3 0 0 3-4a 0 0 - -

Ⅱb 1-2 1 0 1-2 1 0 - -

Ⅲ期 Ⅲ 3 1 0 Ⅲa 3-4a 1a 0 - -

4 - 0 Ⅲb 3-4a 1b 0 - -

- 2 0 - -

Ⅳ期 Ⅳa - - 1a Ⅳ 4b - - - -

Ⅳb - - 1b - 3 - - -


相关文章

  • 食管癌诊疗规范
  • 食管癌诊疗规范 一.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一)食管癌 esophag ...查看


  • 影响食管癌FDG摄取的临床因素探讨
  • 中国肿瘤临床 ·1381· ··临床应用 影响食管癌FDG 摄取的临床因素探讨 摘要研究性别.年龄.病变长度.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状况等因素对食管癌原发灶FDG 摄取的目的: 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6月至2006年11月治疗前行FD ...查看


  • 胆管癌诊断与治疗--外科专家共识
  • ·1· 本刊特稿 文章编号:1005-2208(2014)01-0001-05 胆管癌诊断与治疗--外科专家共识 国际肝胆胰学会中国分会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C [关键词]胆管癌:诊断:治疗:专家共 ...查看


  • 05食管癌分期
  • 食管癌分期 国际TNM 分期标准第7版(UICC, 2009版) 临床分期 指导放疗的食道癌分期(非手术分期) 国内现行分期手段非常滞后,仍以食道癌病变长度作为T 分期标化.AJCC 和UICC 的T 分期是考虑原发灶的侵犯深度,忽略了病灶 ...查看


  • 肺癌诊疗规范
  •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一.概述 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肺癌诊疗水平,改 ...查看


  • 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 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200例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主要的并发症发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探讨预治措施.结果 食管癌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8%(36 ...查看


  • 淋巴结分组
  • 肺癌淋巴结分组 1.肺癌新TNM分期系统 1.1 原发肿瘤T定义 见表1.通过对资料完整的67 725例NSCLC原发肿瘤因素对长期生存率影响的分析,将T1分为T1a(≤2 cm).T1b (>2 cm,≤3 cm ):将T2分为T2 ...查看


  • 食管癌手术治疗原则和淋巴结清扫
  • 522 <中国癌症杂志>2011年第21卷第7期 CHINA ONCOLOGY 2011 Vol.21 No.7 陈文虎,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g ...查看


  • 吞咽困难:鉴别诊断与病例讨论
  • 医脉通导读 吞咽困难是吞咽时的困难过程,不同与于吞咽疼痛.它也与进食问题和胃出口梗阻等没有吞咽困难特点的疾病不同.那么关于吞咽困难的内容你掌握的如何?赶快跟随医脉通来检验一下. 吞咽困难的发生很普遍:2012年,超过900万的美国成年人有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