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讲义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知识梳理

一、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1)线段:线段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崩直了的线。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无法量出长度。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直线无法量出长度。

结论: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

联系: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1)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两个端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2)射线的表示方法只有一种: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个点来表示,端点要写在前面。

(3)直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3、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线段的比较

(1)叠合比较法;(2)度量比较法。

5、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6、线段的中点:如果线段上有一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个点叫这条线段的中点。

若C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C=BC=1AB 或AB=2AC=2BC。 2

例题:1、如果线段AB=5cm,BC= 3cm ,那么A 、C 两点间的距离是( )

A .8 cm B 、2㎝ C .4 cm D .不能确定

解:D 点拨:A 、B 、C 三点位置不确定,可能共线,也可能不共线.

2、已知线段AB=20㎝,C 为 AB 中点,D 为CB 上一点,E 为DB 的中点,且EB=3 ㎝,则CD= ________cm. 解:4 点拨:由题意,BC=0.5AB=10cm,DB=2 EB=6cm,则CD=BC-DB =10-6=4(cm )

3、平面上有三个点,可以确定直线的条数是( )

A 、1 B .2 C .3 D .1或 3

二、角

1、角的概念:

(1)角可以看成是由两条有共同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叫角的边,共同的端点叫角的顶点。

(2)角还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所成的图形。

2、角的表示方法:

角用“∠”符号表示

(1)分别用两条边上的两个点和顶点来表示。(顶点必须在中间)

(2)在角的内部写上阿拉伯数字,然后用这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角。

(3)在角的内部写上小写的希腊字母,然后用这个希腊字母来表示角。

(4)直接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

3、角的度量:会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

4、角的单位:角的单位有度、分、秒,用°、′、″表示,角的单位是60进制与时间单位是类似的。度、分、秒的换算:1°=60′,1′=60″。

5、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和大小

(1)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这个角叫平角。

(2)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时,这个角叫周角。

(3)0°

6、画两个角的和,以及画两个角的差

(1)用量角器量出要画的两个角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来画。

(2)三角板的每个角的度数,30°、60°、90°、45°。

7、角的平分线

从角的顶点出发将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角的平分线。

若BD 是∠ABC 的平分线,则有:∠ABD=∠CBD=

8、角的计算。

1练习:1.已知αβ是两个钝角,计算(α+β)的值,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的答案分别是24°,48°,61∠ABC ;∠ABC=2∠ABD=2∠CBD 2

76°,86°,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则正确的答案是( )

A .86° B .76° C .48° D .24°

2.甲同学看乙同学的方向为北偏东60°则乙同学看甲同学的方向为( )

A .南偏东30° B .南偏西60° C .东偏南60° D .南偏西30°

3. 如图1―4-5所示,AC 为一条直线,O 是AC 上一点,∠AOB =120° ,OE 、OF 分别平分∠AOB 和∠BOC .

(1)求∠EOF 的大小;

(2)当OB 绕O 旋转时,OE 、OF 仍为∠AOB 和∠BOC 平分线,问:OF 、OF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三、平行线和垂线

1、平行线的定义:

(1)如果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

(2)平行线用“∥”来表示;强调要在同一平面内,若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又不平行,又不相交,叫异面直线;线段、射线的平行关系根据它所在的直线来决定,若它们所在的直线不相交,就平行,若所在的直线相交,就不平行。

2、平行的公理及推论:

(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3、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

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4、垂直的概念:

(1)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两条线段互相垂直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3)两条直线垂直用“⊥”来表示,如直线AB 与直线CD 垂直,记作:AB ⊥BC

5、垂线段的概念:

(1)过一点A 做直线a 的垂线,垂足为B ,则线段AB 叫直线a 的垂线段。

(2)直线外一点A 到直线a 的垂线段长度叫点A 到直线a 的距离。

(3)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6、垂直的性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四、七巧板

七巧板的制作:七巧板由5块三角形,1块正方形,一块平行四边形组成。

课后作业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直线最短 B. 若P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P=BP

C. 若AP=BP, 则P 是线段AB 的中点 D. 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者两点之间的距离

2. 如果线段AB=5cm,线段BC=4cm,那么A,C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A. 9cm B.1cm C.1cm 或9cm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3. 在直线L 上依次取三点M,N,P, 已知MN=5,NP=3, Q是线段MP 的中点,则线段QN 的长度是(

A. 1 B. 1.5 C. 2.5 D. 4

4. 已知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M,N 分别是线段AC,B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MC=12AB B. NC=1

2AB C.MN=11

2AB D.AM=2AB

5. 已知线段AB=6cm,C是AB 的中点,C 是AC 的中点,则DB 等于( )

A. 1.5cm B. 4.5 cm C3 cm. D.3.5 cm

6. 把两条线段AB 和CD 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比较长短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如果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均落在线段CD 的内部,那么AB

B. 如果A,C 重合,B 落在线段CD 的内部,那么AB

C. 如果线段AB 的一个端点在线段CD 的内部,另一个端点在线段CD 的外部,那么

AB 〉CD

D. 如果B ,D 重合,A ,C 位于点B 的同侧,且落在线段CD 的外部,则AB 〉CD

7. 如图,量一量线段AB,BC,CA 的长度,

就能得到结论( ) A. AB=BC+CA B. AB

C. AB

8. 如图,BC=4 cm,BD=7 cm , D是AC 的中点,则cm , AB=

9. 如图,从甲地到乙地有四条道路,其中最短的路线是。

10. 如图,D,E 分别是线段AB,AC 的中点,量一量线段DE 和BC 的长度,

得到DE= BC(填一个数)

第9 题图

第10题图

11、如右图,点C 分AB 为2∶3, 点D 分AB 为1∶4, 若AB 为5 cm,则AC=_____cm,

BD=_____cm,CD=______cm.

12、若线段AB=a,C是线段AB 上任一点,M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则MN=_______+_______=_______AC+_______BC=_______.

13、 已知线段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BC=2AB,再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DA=AC,则线段DC=______AB,BC=_____CD

14、 已知线段AB=10㎝,点C 是AB 的中点,点D 是AC 中点,则线段CD=_________㎝。

15、计算1. 45=______度 ______分______秒 1800''=______度______分______秒 =______度

16、观察图中的图形, 并阅读图形下面的相关文字

:

两条直线相交,

最多有1个交点. 三条直线相交,

最多有3个交点. 四条直线相交,

最多有6个交点.

(1)像这样,10条直线相交, 最多交点的个数是( )

A.40个 B.45个 C.50个 D.55个

(2)像这样, n条直线相交, 最多交点的个数是 ( )

17、平面上有四个点, 过其中每两点画直线, 可以画多少条? (画图说明)

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2分)

1、如图,以O 为端点的射线有( )条.

A 、3 B 、4

C 、5 D 、6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B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一个钝角与一个锐角的差是( )

A 、锐角 B 、钝角

C 、直角 D 、不能确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角的边越长,角越大 B 、在∠ABC 一边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C 、∠B=∠ABC+∠DBC D 、以上都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B 、一条射线就是一个周角

C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D 、如果线段AB=BC,那么B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

6、同一平面内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是( )

A 、可能是0个,1个,2个 B 、可能是0个,2个,3个

C 、可能是0个,1个,2个或3个 D 、可能是1个可3个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若AB=BC,则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钟表上12时15分钟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

A 、90° B 、82.5°

C 、67.5° D 、60°

9、按下列线段长度,可以确定点A 、B 、C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 )

A 、AB=8cm,BC=19cm,AC=27cm B 、AB=10cm,BC=9cm,AC=18cm

C 、AB=11cm,BC=21cm,AC=10cm D 、AB=30cm,BC=12cm,AC=18cm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③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如果直线a ∥b ,a ∥c ,则b ∥c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1、下图中表示∠ABC 的图是( )

A 、 B 、

C 、 D 、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3、∠1和∠2为锐角,则∠1+∠2满足( )

A 、0°<∠1+∠2<90° B 、0°<∠1+∠2<180°

C 、∠1+∠2<90° D 、90°<∠1+∠2<180°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

14、如图,点A 、B 、C 、D 在直线l 上.(1)AC=﹣CD ;AB+;(2)如图共有共有 条射线,以点C 为端点的射线是 .

15、用三种方法表示如图的角:.

16、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对折两次,相邻两条折痕(虚线)间的夹角为度.

17、如图,OB ,OC 是∠AOD 的任意两条射线,OM 平分∠AOB ,ON 平分∠COD ,若∠MON=α,∠BOC=β,则表示∠AOD 的代数式是∠AOD= .

18、如图,∠AOD=∠AOC+=∠DOB+.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3分)

19、如图,M 是线段AC 的中点,N 是线段BC 的中点.

(1)如果AC=8cm,BC=6cm,求MN 的长.

(2)如果AM=5cm,CN=2cm,求线段AB 的长.

20、如图,污水处理厂要把处理过的水引入排水沟PQ ,应如何铺设排水管道,才能用料最省?试画出铺设管道的路线,并说明理由.

21、如图,直线AB 、CD 、EF 都经过点O ,且AB ⊥CD ,∠COE=35°,求∠DOF 、∠BOF 的度数.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知识梳理

一、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1)线段:线段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崩直了的线。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无法量出长度。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直线无法量出长度。

结论: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

联系: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1)线段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两个端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2)射线的表示方法只有一种: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个点来表示,端点要写在前面。

(3)直线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二是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

3、直线公理: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线段的比较

(1)叠合比较法;(2)度量比较法。

5、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6、线段的中点:如果线段上有一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个点叫这条线段的中点。

若C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C=BC=1AB 或AB=2AC=2BC。 2

例题:1、如果线段AB=5cm,BC= 3cm ,那么A 、C 两点间的距离是( )

A .8 cm B 、2㎝ C .4 cm D .不能确定

解:D 点拨:A 、B 、C 三点位置不确定,可能共线,也可能不共线.

2、已知线段AB=20㎝,C 为 AB 中点,D 为CB 上一点,E 为DB 的中点,且EB=3 ㎝,则CD= ________cm. 解:4 点拨:由题意,BC=0.5AB=10cm,DB=2 EB=6cm,则CD=BC-DB =10-6=4(cm )

3、平面上有三个点,可以确定直线的条数是( )

A 、1 B .2 C .3 D .1或 3

二、角

1、角的概念:

(1)角可以看成是由两条有共同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叫角的边,共同的端点叫角的顶点。

(2)角还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所成的图形。

2、角的表示方法:

角用“∠”符号表示

(1)分别用两条边上的两个点和顶点来表示。(顶点必须在中间)

(2)在角的内部写上阿拉伯数字,然后用这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角。

(3)在角的内部写上小写的希腊字母,然后用这个希腊字母来表示角。

(4)直接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

3、角的度量:会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

4、角的单位:角的单位有度、分、秒,用°、′、″表示,角的单位是60进制与时间单位是类似的。度、分、秒的换算:1°=60′,1′=60″。

5、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和大小

(1)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这个角叫平角。

(2)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时,这个角叫周角。

(3)0°

6、画两个角的和,以及画两个角的差

(1)用量角器量出要画的两个角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来画。

(2)三角板的每个角的度数,30°、60°、90°、45°。

7、角的平分线

从角的顶点出发将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角的平分线。

若BD 是∠ABC 的平分线,则有:∠ABD=∠CBD=

8、角的计算。

1练习:1.已知αβ是两个钝角,计算(α+β)的值,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的答案分别是24°,48°,61∠ABC ;∠ABC=2∠ABD=2∠CBD 2

76°,86°,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则正确的答案是( )

A .86° B .76° C .48° D .24°

2.甲同学看乙同学的方向为北偏东60°则乙同学看甲同学的方向为( )

A .南偏东30° B .南偏西60° C .东偏南60° D .南偏西30°

3. 如图1―4-5所示,AC 为一条直线,O 是AC 上一点,∠AOB =120° ,OE 、OF 分别平分∠AOB 和∠BOC .

(1)求∠EOF 的大小;

(2)当OB 绕O 旋转时,OE 、OF 仍为∠AOB 和∠BOC 平分线,问:OF 、OF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三、平行线和垂线

1、平行线的定义:

(1)如果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

(2)平行线用“∥”来表示;强调要在同一平面内,若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又不平行,又不相交,叫异面直线;线段、射线的平行关系根据它所在的直线来决定,若它们所在的直线不相交,就平行,若所在的直线相交,就不平行。

2、平行的公理及推论:

(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3、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

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4、垂直的概念:

(1)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两条线段互相垂直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3)两条直线垂直用“⊥”来表示,如直线AB 与直线CD 垂直,记作:AB ⊥BC

5、垂线段的概念:

(1)过一点A 做直线a 的垂线,垂足为B ,则线段AB 叫直线a 的垂线段。

(2)直线外一点A 到直线a 的垂线段长度叫点A 到直线a 的距离。

(3)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6、垂直的性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四、七巧板

七巧板的制作:七巧板由5块三角形,1块正方形,一块平行四边形组成。

课后作业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直线最短 B. 若P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P=BP

C. 若AP=BP, 则P 是线段AB 的中点 D. 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者两点之间的距离

2. 如果线段AB=5cm,线段BC=4cm,那么A,C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A. 9cm B.1cm C.1cm 或9cm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3. 在直线L 上依次取三点M,N,P, 已知MN=5,NP=3, Q是线段MP 的中点,则线段QN 的长度是(

A. 1 B. 1.5 C. 2.5 D. 4

4. 已知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M,N 分别是线段AC,B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MC=12AB B. NC=1

2AB C.MN=11

2AB D.AM=2AB

5. 已知线段AB=6cm,C是AB 的中点,C 是AC 的中点,则DB 等于( )

A. 1.5cm B. 4.5 cm C3 cm. D.3.5 cm

6. 把两条线段AB 和CD 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比较长短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如果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均落在线段CD 的内部,那么AB

B. 如果A,C 重合,B 落在线段CD 的内部,那么AB

C. 如果线段AB 的一个端点在线段CD 的内部,另一个端点在线段CD 的外部,那么

AB 〉CD

D. 如果B ,D 重合,A ,C 位于点B 的同侧,且落在线段CD 的外部,则AB 〉CD

7. 如图,量一量线段AB,BC,CA 的长度,

就能得到结论( ) A. AB=BC+CA B. AB

C. AB

8. 如图,BC=4 cm,BD=7 cm , D是AC 的中点,则cm , AB=

9. 如图,从甲地到乙地有四条道路,其中最短的路线是。

10. 如图,D,E 分别是线段AB,AC 的中点,量一量线段DE 和BC 的长度,

得到DE= BC(填一个数)

第9 题图

第10题图

11、如右图,点C 分AB 为2∶3, 点D 分AB 为1∶4, 若AB 为5 cm,则AC=_____cm,

BD=_____cm,CD=______cm.

12、若线段AB=a,C是线段AB 上任一点,M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则MN=_______+_______=_______AC+_______BC=_______.

13、 已知线段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BC=2AB,再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DA=AC,则线段DC=______AB,BC=_____CD

14、 已知线段AB=10㎝,点C 是AB 的中点,点D 是AC 中点,则线段CD=_________㎝。

15、计算1. 45=______度 ______分______秒 1800''=______度______分______秒 =______度

16、观察图中的图形, 并阅读图形下面的相关文字

:

两条直线相交,

最多有1个交点. 三条直线相交,

最多有3个交点. 四条直线相交,

最多有6个交点.

(1)像这样,10条直线相交, 最多交点的个数是( )

A.40个 B.45个 C.50个 D.55个

(2)像这样, n条直线相交, 最多交点的个数是 ( )

17、平面上有四个点, 过其中每两点画直线, 可以画多少条? (画图说明)

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2分)

1、如图,以O 为端点的射线有( )条.

A 、3 B 、4

C 、5 D 、6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B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一个钝角与一个锐角的差是( )

A 、锐角 B 、钝角

C 、直角 D 、不能确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角的边越长,角越大 B 、在∠ABC 一边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C 、∠B=∠ABC+∠DBC D 、以上都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B 、一条射线就是一个周角

C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D 、如果线段AB=BC,那么B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

6、同一平面内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是( )

A 、可能是0个,1个,2个 B 、可能是0个,2个,3个

C 、可能是0个,1个,2个或3个 D 、可能是1个可3个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若AB=BC,则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钟表上12时15分钟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

A 、90° B 、82.5°

C 、67.5° D 、60°

9、按下列线段长度,可以确定点A 、B 、C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 )

A 、AB=8cm,BC=19cm,AC=27cm B 、AB=10cm,BC=9cm,AC=18cm

C 、AB=11cm,BC=21cm,AC=10cm D 、AB=30cm,BC=12cm,AC=18cm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③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如果直线a ∥b ,a ∥c ,则b ∥c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1、下图中表示∠ABC 的图是( )

A 、 B 、

C 、 D 、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相交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3、∠1和∠2为锐角,则∠1+∠2满足( )

A 、0°<∠1+∠2<90° B 、0°<∠1+∠2<180°

C 、∠1+∠2<90° D 、90°<∠1+∠2<180°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

14、如图,点A 、B 、C 、D 在直线l 上.(1)AC=﹣CD ;AB+;(2)如图共有共有 条射线,以点C 为端点的射线是 .

15、用三种方法表示如图的角:.

16、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对折两次,相邻两条折痕(虚线)间的夹角为度.

17、如图,OB ,OC 是∠AOD 的任意两条射线,OM 平分∠AOB ,ON 平分∠COD ,若∠MON=α,∠BOC=β,则表示∠AOD 的代数式是∠AOD= .

18、如图,∠AOD=∠AOC+=∠DOB+.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3分)

19、如图,M 是线段AC 的中点,N 是线段BC 的中点.

(1)如果AC=8cm,BC=6cm,求MN 的长.

(2)如果AM=5cm,CN=2cm,求线段AB 的长.

20、如图,污水处理厂要把处理过的水引入排水沟PQ ,应如何铺设排水管道,才能用料最省?试画出铺设管道的路线,并说明理由.

21、如图,直线AB 、CD 、EF 都经过点O ,且AB ⊥CD ,∠COE=35°,求∠DOF 、∠BOF 的度数.


相关文章

  • 初等几何研究讲义(提纲)(函授用)
  • 初等几何研究讲义(提纲)(函授用) 引言 1. 本课程特点 : <初等几何研究>课主要是对中学几何内容的补充.深化.融会贯通.进一步明确初等几何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理论体系.为胜任中学几何教学打好基础. 2. 初等几何发展简史 ...查看


  • 用向量法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垂直关系-讲义
  • 用向量法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垂直关系 新知新讲 点.直线和平面位置的向量表示 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部曲" (1)建立立体图形与空间向量的联系, 用空间向量表示问题中涉及的点.直线.平面, 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 ...查看


  • 初一数学体系讲义第13讲 角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 90 □ 初一数学讲义 第十三讲 角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一.主要知识点回顾 1.角的概念:有公共端点的_______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平角,周角,直角以及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 1平角=180° 1周角=360° 1直角=90° ...查看


  • 华师大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 四川省知行教育学校(资阳校区)年级 初三 学科 数学 内部综合讲义 任课教师朱元斌 联系电话 课题:七年级上册主要知识点复习 学生姓名次课 学校寄语: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坚持.所以,只要你坚持,你就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传奇!而,此刻,全 ...查看


  • 相交线与平行线讲义1
  •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1 相交线 [学习目标]了解邻补角.对顶角, 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对七年级上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做总结. 二.探索 ...查看


  • 七年级下册数学辅导讲义
  • "金榜名师苑一对一辅导"内部培训资料 七年级数学辅导讲义 (下册) 主 编: 李启勇 审 定:金榜教育中学数学教研组 六安金榜辅导学校 中学数学教研室 组编 2014年2月 第六章 实 数 一.知识总结 (一)平方根与立 ...查看


  • 电子束实验讲义
  • 电子在电磁场中运动规律的研究及示波器演示 (DZS-E型电子束实验仪) 实 验 讲 义 杭州精科仪器有限公司 实验一.电子在电磁场中运动规律的研究 [实验目的] 1.了解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规律,电子束的电偏转.电聚焦.磁偏转.磁聚焦的 ...查看


  • 七年级数学培优讲义:平行线与相交线(二)
  • 七年级数学竞赛讲座 平行线与相交线问题 平行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图形.练习本每一页中的横线直尺的上下两边.人行横道上的"斑马线"以及黑板框的对边.桌面的对边.教室墙壁的对边等等均是互相平行的线段.正因为平行线在生 ...查看


  • 高中数学必修2教学设计案例
  • 篇一:高中数学必修2教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