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自理能力研究

个人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

课题申报者: 张欢欢 所在单位: 济源市实验幼儿园 申报日期: 2010.10

一、 课题研究者基本信息

二、课题设计论证(可附页)

1、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应该具有

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能够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课题研究的依据:

新《纲要》指出:“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的特

征。”幼儿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健康的成长,身体才能健康的发展。并指出:在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时,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的代替,鼓励并知道自理自立的尝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2-3岁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著

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

则。大量的信息和研究揭示:孩子不能很好地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仅会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而且也会给将来的学习、生活、处事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对今后的生活

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

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要荒废孩子双手上的智慧,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

2、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选题背景:

生活不能自理,样样由别人操心代劳,势必造成孩子的懒惰、无能。在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霸道、不容人、不讲道理,缺乏或者没有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的现象存在。如:长辈蹲在地上给孩子换鞋子;老师毫无怨言地帮孩子换大小便解出的衣服,孩子们心安理得、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表示„„。这些现象不就是从小缺乏自理能力的培养吗?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致关重要。“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纲要》对健康领域所提出的目标之一。如今《纲要》一再的强调“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强调“健康”第一。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为了使今天的幼儿将来能成为21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相当迫切和必要的。本课题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情景操作练习,同时在取得家长重视、配合的基础上,以家园互动的形式,同步探索培养、提高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使新课程的贯彻实施落到实处。

研究意义:

1、通过研究,切实改变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孩子被动学习,教师机械教导、重复劳动、低效劳动的局面,从根本上推进素质教育,追求幼儿教育的价值功能,实现幼儿的主体语言发展价值。

2、本课题以研究儿童的语言学习为切入口,做到尊重儿童,激活学习语言的潜能,以培养主动、活泼、和谐发展的健康儿童为目标,倡导主体语言教育理念,

关爱幼儿,让幼儿充分享受童年的欢乐、学习语言的快乐,提升幼儿生命的质量,促进幼儿语言基本素质的形成,这将为幼儿的后继学习语言,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班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围绕课题进行生活自理方面的研究,在多层次、多角度,开放性、动态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幼儿主动学习模式,有利于我园的教育改革,以此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促进幼儿良好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

3、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课题研究目标:

我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促进幼儿良好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

课题研究内容:

(一)了解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

古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以及“孟母三迁”、“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和传说,都说明了对儿童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重要和必要。有这么两位母亲都很疼爱孩子,可两人观点不同,做法有别,其结果也就各异。面对孩子自己动手叠的并不整齐的被子,甲母亲气冲冲地冲孩子喊:“我说你不会,你偏要逞能,躲开!让我重新给你叠。”这个孩子由这之后再不愿尝试着自己做事情了。乙母亲却欣喜地赞赏孩子:“哟!今天你自己叠被子了,真能干。来,让妈妈瞧瞧!嗯,不错,如果这个地方再整理一下就更好了。”这个孩子受到鼓励,不仅把被子叠得越来越整齐,而且独立做事的兴趣和信心也越来越强了,久而久之,自理能力也越来越强。可见,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对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了解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在学习初我们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家长对幼儿不同的教育抚养态度即放手教孩子,有时教孩子,时间紧包办,孩子小代替四个层次进行了解。此外,我们还重点选择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生活技能三大类十二个项目,并根据幼儿完成情况,即会做、基本会、基本不会、不会四个层次

进行调查。

(二)探索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

1、对正面、诱导的方法,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谈话法: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问答或交谈,丰富知识。如通过谈话“我是小班了”、“我学会了新本领”、“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

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

再如通过讲故事“别说我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及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等,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总之,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

2、用生动、形象的形式,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形象地教孩子学习各项生活自理

A:游戏,根据《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也不是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给小猫洗脸”,“给布娃娃扣纽扣”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有穿衣比赛,穿鞋、叠被铺床、用筷等等。

B:用鼓励、表扬的方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

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和自控能力也差,幼儿洗手习惯的培养。一直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也不能怪孩子们,他们没有“不好好洗手就会生蛔虫”的体验,当然也无法引起重视。当洗手的时候孩子们打湿手随便搓两下就敷衍了事,或者是边洗手边嬉戏玩耍。考虑到幼儿好表扬的特点,从培养幼儿洗手兴趣出发,每天从幼儿中选出一双最干净的小手奖励小红花或五角星,幼儿洗手的兴

趣渐渐调动起来了。然后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将洗手的全过程按顺序分为五步让幼儿进行练习:湿手——接洗手液——搓出泡沫——冲洗干净——擦干。对幼儿的每一项要求,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存在的困难,把握住难度,讲解清楚,并作好示范,让幼儿反复练习和实践。

3、深化、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

(1)在生活活动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行为。入厕、盥洗、排泄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机,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如入厕后要求幼儿自觉整理好衣裤,餐前便后要求幼儿能自觉正确洗手,饭后要求幼儿正确漱口的习惯。

(2)在区角活动中练习生活自理的技巧。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掌握技巧、练习技巧、熟悉技巧。如在操作区有计划的投放系鞋带的方法;投放各种豆豆,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的方法,投放娃娃,练习扣纽扣„„

4、家园合作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之间要及时沟通信息,交流看法,确定教育策略,协调实施针对性的教育。针对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表现调整策略,在长期的协作配合中体验“合力效应”。

4、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1)确定研究对象:本班小一班幼儿

(2)查阅文献,搜集资料,积累相关内容的教材与活动材料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3)调查、分析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幼儿的自理能力的现状,做好资料的积累分析、研究工作。

(4)制订方案的实施计划,确定实施的具体目标和活动内容,为研究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实施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8月

个人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

课题申报者: 张欢欢 所在单位: 济源市实验幼儿园 申报日期: 2010.10

一、 课题研究者基本信息

二、课题设计论证(可附页)

1、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应该具有

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能够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课题研究的依据:

新《纲要》指出:“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的特

征。”幼儿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健康的成长,身体才能健康的发展。并指出:在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时,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的代替,鼓励并知道自理自立的尝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2-3岁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著

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

则。大量的信息和研究揭示:孩子不能很好地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仅会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而且也会给将来的学习、生活、处事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对今后的生活

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

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要荒废孩子双手上的智慧,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

2、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选题背景:

生活不能自理,样样由别人操心代劳,势必造成孩子的懒惰、无能。在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霸道、不容人、不讲道理,缺乏或者没有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的现象存在。如:长辈蹲在地上给孩子换鞋子;老师毫无怨言地帮孩子换大小便解出的衣服,孩子们心安理得、理所当然,没有任何表示„„。这些现象不就是从小缺乏自理能力的培养吗?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致关重要。“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纲要》对健康领域所提出的目标之一。如今《纲要》一再的强调“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强调“健康”第一。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为了使今天的幼儿将来能成为21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相当迫切和必要的。本课题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情景操作练习,同时在取得家长重视、配合的基础上,以家园互动的形式,同步探索培养、提高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使新课程的贯彻实施落到实处。

研究意义:

1、通过研究,切实改变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孩子被动学习,教师机械教导、重复劳动、低效劳动的局面,从根本上推进素质教育,追求幼儿教育的价值功能,实现幼儿的主体语言发展价值。

2、本课题以研究儿童的语言学习为切入口,做到尊重儿童,激活学习语言的潜能,以培养主动、活泼、和谐发展的健康儿童为目标,倡导主体语言教育理念,

关爱幼儿,让幼儿充分享受童年的欢乐、学习语言的快乐,提升幼儿生命的质量,促进幼儿语言基本素质的形成,这将为幼儿的后继学习语言,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班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围绕课题进行生活自理方面的研究,在多层次、多角度,开放性、动态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幼儿主动学习模式,有利于我园的教育改革,以此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促进幼儿良好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

3、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课题研究目标:

我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促进幼儿良好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

课题研究内容:

(一)了解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

古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以及“孟母三迁”、“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和传说,都说明了对儿童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重要和必要。有这么两位母亲都很疼爱孩子,可两人观点不同,做法有别,其结果也就各异。面对孩子自己动手叠的并不整齐的被子,甲母亲气冲冲地冲孩子喊:“我说你不会,你偏要逞能,躲开!让我重新给你叠。”这个孩子由这之后再不愿尝试着自己做事情了。乙母亲却欣喜地赞赏孩子:“哟!今天你自己叠被子了,真能干。来,让妈妈瞧瞧!嗯,不错,如果这个地方再整理一下就更好了。”这个孩子受到鼓励,不仅把被子叠得越来越整齐,而且独立做事的兴趣和信心也越来越强了,久而久之,自理能力也越来越强。可见,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对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了解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在学习初我们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家长对幼儿不同的教育抚养态度即放手教孩子,有时教孩子,时间紧包办,孩子小代替四个层次进行了解。此外,我们还重点选择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生活技能三大类十二个项目,并根据幼儿完成情况,即会做、基本会、基本不会、不会四个层次

进行调查。

(二)探索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

1、对正面、诱导的方法,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谈话法: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问答或交谈,丰富知识。如通过谈话“我是小班了”、“我学会了新本领”、“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

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

再如通过讲故事“别说我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及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等,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总之,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

2、用生动、形象的形式,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形象地教孩子学习各项生活自理

A:游戏,根据《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也不是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给小猫洗脸”,“给布娃娃扣纽扣”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通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有穿衣比赛,穿鞋、叠被铺床、用筷等等。

B:用鼓励、表扬的方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

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和自控能力也差,幼儿洗手习惯的培养。一直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也不能怪孩子们,他们没有“不好好洗手就会生蛔虫”的体验,当然也无法引起重视。当洗手的时候孩子们打湿手随便搓两下就敷衍了事,或者是边洗手边嬉戏玩耍。考虑到幼儿好表扬的特点,从培养幼儿洗手兴趣出发,每天从幼儿中选出一双最干净的小手奖励小红花或五角星,幼儿洗手的兴

趣渐渐调动起来了。然后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将洗手的全过程按顺序分为五步让幼儿进行练习:湿手——接洗手液——搓出泡沫——冲洗干净——擦干。对幼儿的每一项要求,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存在的困难,把握住难度,讲解清楚,并作好示范,让幼儿反复练习和实践。

3、深化、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

(1)在生活活动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行为。入厕、盥洗、排泄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机,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如入厕后要求幼儿自觉整理好衣裤,餐前便后要求幼儿能自觉正确洗手,饭后要求幼儿正确漱口的习惯。

(2)在区角活动中练习生活自理的技巧。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掌握技巧、练习技巧、熟悉技巧。如在操作区有计划的投放系鞋带的方法;投放各种豆豆,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的方法,投放娃娃,练习扣纽扣„„

4、家园合作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之间要及时沟通信息,交流看法,确定教育策略,协调实施针对性的教育。针对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表现调整策略,在长期的协作配合中体验“合力效应”。

4、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1)确定研究对象:本班小一班幼儿

(2)查阅文献,搜集资料,积累相关内容的教材与活动材料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3)调查、分析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幼儿的自理能力的现状,做好资料的积累分析、研究工作。

(4)制订方案的实施计划,确定实施的具体目标和活动内容,为研究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实施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8月


相关文章

  • 谈幼儿自理能力缺乏的原因及对策
  • 谈幼儿自理能力缺乏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幼儿期是孩子从完全依靠父母开始向自理过渡的阶段,是 培养和训练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 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只 有从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查看


  •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心得
  •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心得 宝塔区第二幼儿园课题组 张延红 我研究的是市级备案课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 ...查看


  • 干家务有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
  • 默认分类 2010-06-07 17:48:40 阅读29 评论4 字号:大中小 能够委以重任吗? ,他在家几乎是什么都不会做:让他盛饭,他就撒的锅边.碗边.桌子上,到处都是:让他倒垃圾,他总是把东西倒得垃圾筒里里外外都是,没有一次能够倒准 ...查看


  • 浅谈家园共育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 摘 要:详细介绍了从三个方面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易读易记的儿歌.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多鼓励多肯定中:各种游戏中:同时又对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持之以恒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 家园共育 一.前言 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不仅要关注 ...查看


  • 从"保"到"育"培养中大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保"到"育"培养中大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陆云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09期 摘 要:保育员要学会&quo ...查看


  • 向东小学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 学园 乐园 家园 --向东小学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做法 我们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在寄宿学生管理中,我们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形,现在的小学生自立.自主的精神较差,依赖性较强,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从小生活在一种众星捧月的家庭环境中,处处受人 ...查看


  • 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
  • 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 作者:李晓巍 黄洁琼 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11期 一.问题提出 入学准备指学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1].1990年 ...查看


  • 多重障碍儿童特殊教育需要研究的个案评估报告
  • 2012年9月第3期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Sept.2012No.3 多重障碍儿童特殊教育需要研究的个案评估报告 王 辉 李晓 ...查看


  • "生活自理我能行"活动方案及总结
  • "生活自理我能行"活动方案 八年级(2)班 一. 指导思路: 以切实提高学生各方面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在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带领学生做好自己的内务为目的,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各方面的体验. 活动的题材取材于学生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