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胜华律师:英雄出少年--兼谈年轻律师的通病和业务开拓方法

本文根据易胜华律师2月28日在“8090青年律师群”中的讲座整理

英雄出少年

——兼谈年轻律师的通病和业务开拓方法

各位同学,今天聊的是年轻律师的话题。虽然这种主题的讲座我做过不少,但对今晚的交流活动,我仍然十分重视。刚才主持人也谈到了,本来确定的题目是“年轻律师如何开拓案源”,我考虑再三,觉得开拓案源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这个话题可以拓展一下深度。我们就从根本上来分析,案源的开拓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律师界的“老炮儿”和“菜鸟”

我做律师已经有十几年了,从故乡到异乡,从县城到京城,从小所到现在所谓的“宇宙第一超级大所”,从实习律师到高级合伙人,从单打独斗到有了自己的团队。我从来不眼红一些名气比我大、挣得比我多、职位比我高的律师同行,因为我知道,要达到这样的高度,也不是特别难。我羡慕嫉妒的对象,就是在座的各位年轻律师,我是真的真的非常羡慕你们,嫉妒你们,恨你们。

因为我拥有的一切,年轻人迟早可以得到,甚至可以得到更多。而你们拥有的,我已经永远失去了。不管我怎样的努力,我都不可能再拥有它。你们拥有的年轻,是令人羡慕、却又无能为力的珍宝。各位同学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利用这一段宝贵的青春时光,不要蹉跎了岁月,辜负了青春。只要年轻,一切都来得及。你们现在可能和前辈有一些差距,但时间可以弥补一切,你们很快就可以追上来,让我们望尘莫及。

因为这样,我才这么重视今天晚上的交流。五百人的微信群,五百名年轻律师,按照二八定律,在这个群里面,应该可以出现一百位优秀的律师。未来的几年,必将有若干大律师诞生在这个群里,甚至这个群里面,很有可能潜伏着未来的中国领导人,而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老了,白发苍苍,行动迟缓,思维迟钝,流着口水坐在电视机前面,看各位风采照人,所以我要重视你们,并帮助你们更好、更快地成长。

今天的主题,是“英雄出少年”。我认为,今后几年中国的大律师必然是年轻的律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现在的中国,一些大律师,似乎都是五十岁以上的律师,四十多岁能够称得上大律师的,并不太多。有些年轻律师比较焦虑,是不是还要熬很多年,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呢?

现在中国五六十岁的大律师们,也就是“老炮儿”们,在他们刚刚入行的时候,有很多的优越条件。二三十年前,中国的律师业刚刚恢复重建,律师们根本不需要为案源和收入发愁,也不需要去考虑营销。那个时候,法律的更新速度非常慢,律师的学习压力也很小。不像现在,每个月都有大量新的法律法规出台,如果是一、两个月没认真学习,马上就落伍了,就要闹笑话了。

在“老炮儿律师”的那个时代,案子相对比较多。律师遇上几个有影响力的大案子,是件容易的事情。他们中大多数人不需要多么的智慧,不需要多么的努力,这些有利的条件,就可以让他们完成资本的积累、知名度的积累和人脉的积累,从而成为大律师。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可以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除了极少数的优秀人才,“老炮儿律师”的体力精力还能不能跟上这个时代?还能不能适应律师业务的知识更新、专业细分?

我们放眼望去,这些老一辈的律师,还有几个人活跃在新的法律服务领域?有几个大律师,能够不依赖以年轻人为主的团队,独自一人战斗在第一线?“老炮儿律师”们现在只能吃老本,不可能开辟新的疆土,其中有很多人,马上就要退出律师江湖,只能作为律师事务所或律师团队的精神领袖,无法继续成为律师业务的标杆。

这些“老炮儿律师”们腾出来的空间,和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业务领域,都是年轻律师大有可为之处。我们知道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从平凡到卓越,只需要全身心投入某个专业领域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十个小时,三年的时间就够了。如果算上实习期,还有之前准备司法考试的时间,以及在学校学习法律的时间,还用不了三年。从理论上来说,年轻律师完全有可能成为某个法律领域的专家。

年轻人成为大律师并不只是存在于理论上,在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成功例子。这些成功的年轻律师,他们出道的时间非常短,却迅速崛起,脱颖而出,无论是业务收入还是知名度,都让人感觉到后生可畏。

从法律服务的新特点、新领域来看,年轻一代的律师完全有可能用几年的时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加上一些好运气,让自己成为大律师。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大律师就在各位年轻的同学中间。

二、年轻律师的四大通病

刚才,我们说到了年轻人的优势和美好的前途。我们再来归纳一下,年轻律师身上有哪些共性的毛病?谁能够克服这些毛病,谁才能成为“二八定律”里面的“二”,如果不能克服它,那就只能是“八”。

这些年我带过的年轻助手有不少。他们的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突出。我们主要还是归纳一下这些年轻人身上共同的不足之处。

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我前几天发布了《写给女助理的一封信》,引起了律师同行的热议。其中谈到,这位女助理在刚刚入行的时候,就定下每年收入两千万的目标。我半天说不出话来,甚至感到自卑。因为我可能永远实现不了这个目标,想都不敢想。在我面前说过类似大话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也许我当年刚刚入行的时候,也同样在老师、同事面前说过类似的大话,只不过想不起来而已。

我觉得,定下这样的目标,意义不太大。可能会让人家觉得你不知天高地厚,对自己的发展没有什么帮助。有梦想,当然是好的,万一实现了呢?但是梦想不一定要说出来,可以放在心里。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好高骛远,指的不是梦想,而是行动。你的梦想可以是未来中国的总统,但还是要从普通公民做起,而不是现在就把自己当成总统来摆谱。你的目标是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律师,是专业领域的标杆,是年收入千万级的律师,但你现在还是要从小案子做起,从最简单、最枯燥的法律知识开始学习。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没有资本去嫌弃那些工作辛苦、挣钱少的事,或者觉得某些业务太低端,学不到东西,不愿意去接触。这些都不是我们有资格、有资本去嫌弃的。

资本、知识、人脉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非是官二代、富二代、律二代,否则,成长的阶段是无法超越的。有些年轻律师在起步的时候运气不错,尝到一些甜头,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难免会忘乎所以,口气很大,给自己制定一些不现实的目标,一年之内要如何如何。每当我看到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我的内心都很自卑,感觉到自己这些年白活了、白干了。

有些年轻律师,想在一、两年的时间内,把老律师五年、十年的走过的路,一口气走完。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当然是好的,但我的建议仍然是,在刚起步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今年你挣了五十万,不要给自己定下明年挣两百万的目标,悠着一点,慢慢来。

2安于现状,自甘平庸

这个问题正好是和上一个是相反的。有些年轻律师,非常低调、保守,不思进取、小富即安,害怕过那种有挑战性的生活。如果是女生,还可以理解,毕竟家庭生活可能要占用很大一部分的时间精力。如果是男生的话,我觉得胆子还可以再大一些。

有些年轻律师刚刚出道的时候,首选公司法务,因为收入比较稳定。还有年轻律师选择做授薪律师,虽然收入少一点,但不需要为案源发愁。还有一些年轻律师选择在法院或看守所门口的律师事务所执业,时间一长就满足于每年二三十万的收入,觉得这样也挺好。

当然,人各有志,自己过得舒服就好,不必强求。有些年轻律师刚入行的时候,一方面羡慕那些挣了大钱的律师同行,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一开始不要太困窘。犹豫半天之后,还是选择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等到自己想出来闯,发现已经形成了惯性和惰性,很难脱离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很难接受外界的挑战和刺激。

我刚入行的时候,认识一位外地同行,是和我一批通过首届司法考试的朋友。他司法考试分数比我要高几分,也就是高出分数线60分左右。当时,我们大多数人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是没有工资的,甚至有些人实习还要向律师事务所交钱。即使有的律师事务所给实习律师开工资,那也非常少。比如杭州,当时给律师助理的月薪是八百。

我这位朋友因为司法考试成绩优异,运气也比较好,遇到了一位赏识他的老律师。他去了成都一家律师事务所给主任做助理,月薪五千。杭州的月薪是八百,他是杭州律师助理的六倍,我们非常羡慕。十几年过去了,这位朋友还在给主任当助理,虽然已经正式执业了,但还是助理的性质。他的月薪由五千涨到了两万多,但我们这同一批司法考试的考友,现在大部分人的收入是他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了。

他现在也很想出来,但是由于年龄不小了,重新开始已经没有了勇气。他这几年积攒的人脉、活动的圈子非常有限。要出来的话,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恐怕需要经过一番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

经常有一些年轻朋友,在微博上给我发私信问我:过了司法考试之后,去做公务员还是做律师?做律师的话是做授薪律师还是自己单干?是去大所,还是去小所?……这样的问题回答起来很简单,主要看你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你对自己有没有信心?你愿不愿意去尝试挖掘自己的潜力,让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

在我看来,年轻的时候不去拼一下,真是太可惜了。就像我刚才谈到的那位朋友一样,等到你幡然悔悟的时候,可能已经没有精力和体力,或者家庭的负担太重了。

3贪多浮躁,不够专注

有些年轻人的胃口很大,学习的劲头很足。他们每到周末,甚至工作日也请假,去听各种各样的讲座。他们什么都想学,什么都要去听一下。爱学习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把年轻时代宝贵的时间铺得太开、摊得太薄,最终很有可能一事无成。

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有很多的免费讲座。比如点睛网经常有一些讲座,邀请专业领域有成就的律师、大牌律师过来给大家免费教学。就算是在一些小城市,现在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源也有很多。我注意到这些年轻律师,什么讲座都去学、都去听,不考虑自己能不能消化。刑辩的听,房地产的也听,互联网金融的也听,新三板的也听,只要有课听,只要讲课老师有一点名气就过去听。

还有一些外地的年轻律师,我看着很佩服、很崇敬,也很心疼。他们非常好学,为了到北京来参加培训,不惜下血本,搭上路费、学费还有宝贵的时间。结果怎么样了?贪多嚼不烂。花了大量的时间,什么都没学到。说实话,这些年我还没看到过一个这么好学的年轻律师,什么都学的年轻律师,在业绩上有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什么好成绩。说实话,我没有看到过。

爱学习当然是好事,但我们还是要注意合理地分配时间。虽然年轻人有大把大把的、令我们羡慕的时间可以拿来挥霍,但还是要把这些宝贵的时间用来打好基础。好比是练武术,你连马步都扎不稳,就想学少林、武当,就想学轻功,学暗器,学刀法,学棍法,什么都想学。这怎么可能呢?这显然是浪费大好的时光啊。

我也主张年轻律师在刚刚入行的时候,不要过早地走专业化路线,对各个法律领域都有所接触和了解。但这些讲座大部分都不是基础知识讲座,而是针对已经有一定业务基础的律师开展的专门培训,都是达到了一定高度的。年轻律师听这样的课程会听得云里雾里,没有什么很大的收获。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习了,没有实践的机会,这种学习也是一种浪费。

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在年轻时期,尽可能专注于某一两个领域,专注于做某一两件事情,不要把摊子铺得太大。我们慢慢来,逐步地提高,不要贪多,不要求全。

4斤斤计较,格局不大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万千宠爱集于一身,过于关注自己的感受,关注自身的权利。尤其是学习了法律之后,权利意识更加明显。在工作和生活中,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就联系到法律,去和人较真,考虑公平、对等,有付出就要有回报,有约定就一定要遵守,等等。

这种观点当然是对的,但是很多时候,对的,不一定是最佳的。比如在公司里给老板打工,加班给加班费当然是天经地义。如果你向老板提出要加班费,老板肯定会给。但是,这样的员工在老板那里很难获得升职的机会。

律师之间经常会有与同行合作的机会。和同行开展合作,会涉及到利益的分配。可能在合作之初,大家商量了一个分配方案,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因为情况变化,种种因素介入,工作量、工作难度会与之前预估的有所不同。按照之前的方案来分配利润可能不太合适。这个时候,律师之间容易出现利益冲突。我做律师这些年,看到不少律师之间的利益冲突。尤其是年轻律师,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有位律师刚到我们律师事务所的时候,缺乏案源,希望我能帮助。我答应了他,也建议他同时找别的律师合作,不要一棵树上吊死。他也找了其他律师合作。有一次,他来我办公室发牢骚,说是某个老律师的人品有严重问题,说话不算数。他说的那个律师我认识,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那个律师让他写一份法律意见书,刚开始的时候说好了,收到了律师费平分,但最后只给了他十分之一。

这位年轻律师为此感到非常愤怒,为此也跟那个老律师闹了点不愉快。我又去找那位老律师了解情况。老律师跟我说,这个年轻律师写的法律意见书,质量太差,他没采用,自己重新写过了。由于之前有约定,他觉得还是要给点钱,所以就给了十分之一。

我把了解到的情况跟这个年轻律师讲了。同时我又说:即使这个老律师真的说话不算数,你跟他闹掰了,又有什么好处呢?你在圈子里面是新人,这位老律师的朋友肯定比你多。你不跟这位老律师合作,你还想跟其他律师合作吧?如果他在其他律师面前说起你的种种不是,会给那些不了解你的人一种什么样的印象?人家哪还敢跟你合作啊?你作为新人,需要各个方面的帮助,我建议你还是好好思考一下。这位年轻律师觉得我说得挺有道理,最后主动去找那位老律师赔礼道歉。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简直是不可胜数。而且不仅发生在年轻律师和年轻律师,年轻律师和老律师之间,很多时候发生在老律师之间。为了一点利益,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拳脚相加,让人看得都心惊胆战。同事之间为了一点利益闹成这样,其他的同事肯定不敢与你合作。就算你有理,人家也怕你了。

所以,我给各位年轻朋友的建议是:我们做律师,尤其是年轻的时候,我们的格局一定要大,不要斤斤计较。因为年轻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需要吸纳各个方面的资源,结交各个领域的朋友,获取大量的社会支持。如果我们斤斤计较、格局太小,只会把自己发展的空间挤压得很小,堵塞发展渠道。年轻的时候,只要饿不死,就无所谓吃点亏。好的口碑,远远胜过眼下一些小小的利益。

即便你现在很困难,这些利益在你看来是很大,也要尽可能地忍住,舍弃眼前的一些利益。即使不打算和这个人继续交往,你还要考虑到可能会引起外界对你的误会。为了蝇头小利,与同事同行争吵,确实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们的目标是要挣很多很多的钱,是要成为大律师。大律师是不可能为这么一点小利益去损害自己的名誉的。

我们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述年轻人身上的通病。当然,年轻人身上还会有其他的一些毛病,我们今后有机会可以再继续这个话题。大家可以对照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尽可能去克服这些毛病,让自己更健康地成长,更受欢迎。

三、年轻律师开拓业务“四字诀”

关于开拓案源的话题,我在其他场合讲过很多,各位同学可以去搜索一下。今天我们从根本上归纳一下案源开拓的基本做法、基本原则。

京剧的基本功是“唱念做打”,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相声是“说学逗唱”。年轻律师在开拓案源方面,可以用哪四个字来归纳呢?我归纳了“笑吹秀串”四个字,英文简写是SBSV。下面我们从这四个字展开讨论。

1第一个字:“笑”(Smile)

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笑”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律师的重要性。“爱笑的女生,运气不会坏”,这个是有道理的。我注意到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凡是爱笑的律师,业务都做得不错。即使是做助理,爱笑的助理,客户的评价都不会差,这些助理的收入也比一般人要高些。大家可以注意观察,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关于“笑”的重要性,我说过很多、很多遍。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们大多数年轻律师,做得并不好。所以我觉得需要一再地强调,不嫌麻烦,不怕重复。

笑,一定要笑。年轻律师面临的生活压力,可能比中老年人还要大。有些年轻律师也跟我说:易律师,你讲的这个道理我都懂,我也想笑,可是你要我笑得出来啊。我每天挤公交车、地铁,每天被老板骂,被当事人骂。还有丈母娘,天天逼着我买房买车,女朋友动不动找我吵架,说我加班多,不知道干啥去了。我是想笑,但是我笑出来估计比哭还要难看。臣妾做不到啊。

笑不出来,也得笑。笑,是传递出怎样的信息?乐观,自信,友善,礼貌。一天到晚哭丧着脸,上班跟上坟一样,谁见到你都觉得晦气。我们更愿意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工作,是因为这样可以带给我们好心情。我们工作压力也很大啊,看见一个愁眉苦脸的人在我面前,心情也会更糟糕。你愁眉苦脸,我也很难有好脸色给你看的。

当然了,实在笑不出来是可以理解的,但至少你别老是哭。我最怕别人在我面前哭,尤其是身边的助手。你说电视里、电影里,那些女主角,她们哭起来还说得过去,因为长得漂亮,长得漂亮的人哭起来也会让人怜香惜玉,但是我们长相都一般,你长得不好看,一哭就更丑了。如果你见我一次就哭一次,见我一次就哭一次,我心里都会想,你这是来拜访我的,还是来拜祭我的?是给我扫墓么?心情糟透了,我哪有心思跟你谈合作。

我们年轻人,在生活中、工作中,受了批评,受了天大的委屈,也不要愁眉苦脸,不要哭。要笑,要自己给自己找乐子。当然了,笑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如果在别人看来你的笑是冷笑、讥笑、嘲笑、奸笑,那就不太好了。所以,咱们别光傻笑,还得用语言来为我们的笑,做一个注脚,免得引起一些人的误会。

在开拓业务的过程中,笑容是我们的第一张名片。无论是与同事合作,还是向客户宣传自己,微笑是走向每个人心灵深处,并赢得信任和认可的最好方式。

很多时候,我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如QQ、微信等。由于书面语言的单薄,可能会出现歧义,容易引起一些误会。如果在语言后缀加一个笑脸,表达和增强语言中的友善,效果可能会更好。

2第二个字:“吹”(Brag)

我们说的这个“吹”,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英文单词表述,只好用“brag”来充当。我们谈的“吹”,不完全是吹牛的意思,主要是指:在一些场合,面对他人、公众的时候,敢说,敢于介绍自己,敢于亮出自己的肌肉、羽毛、优点。在一些场合,我们不要表现得过于沉闷,要善于活跃气氛,要去找话题。对于自己的能力,可以适度夸大,不要过于谦卑、保守。

律师这个职业,尤其是刚刚起步的年轻律师,不要太内向。律师是服务行业,要把自己推销出去,要把自己的服务介绍、推销给客户和朋友。如果过于保守,在说话方面过于谨慎,过于沉默,我们无法把自己推广、推销出去。也就是说,这个“吹”的着眼点并不是过度夸张,而是敢于表达、充满自信的意思。

我看到很多年轻律师网上的个人基本资料里,都在强调自己刚刚起步、是新律师、实习律师。这些同学很诚实、谦卑,这是一个很好的品质。但是从客户的角度,从合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律师,给人缺乏自信的感觉。

我给各位年轻律师的朋友的建议就是,我们可以诚实、谦卑,但是我们的诚实、谦卑,没必要通过这种袒露自己缺陷、弱项的方式展示出来。这种方式,可能会让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客户,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也就丧失很多的发展机会。

我在对外介绍自己团队的年轻律师时,从来不说他们是我的助理,大多数时候说是我的合作伙伴。我团队有位律师,在向客户介绍自己时,说他是我的助理。事后被我狠狠批评了一顿。为什么这么没有自信?你要说你是我的助理,客户怎么相信你的工作能力?事实上,我从来也没有把团队里已经取得执业证的律师当成助理,最多也是跟客户说“我安排我的助手来处理一下这个事情”。助手和助理,虽然是一字之差,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那么,应该怎么“吹”呢?刚才谈到,年轻律师要敢于介绍自己。这种“吹”是有技巧的。不一定是要吹自己,有时候也要吹一下自己的团队、律所,或者自己身边的朋友、同事。吹吹他们,抬高别人也等于抬高自己。“吹”,有很多方法,很多技术含量在里面。

当然了,“吹”也要有分寸、适度,不要太过,不要低估身边群众的智商、经验。有个20来岁年轻律师,经常向人吹嘘自己看了三千本书。我听说后就较真了。我算是爱看书的人,我的阅读量比一般人大。我算了算,我离阅读三千本书还有很大差距。我有点不服气,认真算了一算,看一本书需要多少时间,看三千本书需要多少时间,加减乘除一算,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3第三个字:“秀”(Show)

在谈到这个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会浮现出我的一位好朋友,也是我的同事。这个人在盈科体系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我的这位同事刚来到盈科的时候,也是默默无闻的。他之前是某一家企业的法务,来到盈科之后,很短的时间就打响了知名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业绩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这位律师就是我们盈科房地产部的主任,盈科全国房地产专业委员会的主任王龙兴律师。王龙兴律师在点睛网也有专门的课程,群里面有做房地产业务的律师,也许听过他讲的课。

王龙兴律师是我很好的朋友,在盈科这么大的律师事务所,全国有三四千律师,在北京就有五六百律师,加上行政团队有七八百人,能够做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王龙兴律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认同的呢?盈科同事们都知道,他是通过自己的歌喉。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会有比较多的文体活动,比如年会、中秋晚会等。在这样的聚会中,我们的王龙兴律师经常会一展歌喉。如果他唱得好,可能给人的印象还不会太深,正是因为他唱得不是太好,而且又敢唱,表现十分夸张,引得哄堂大笑,这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给同事们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大家通过歌声知道他的名字,然后又进一步了解到他的专业领域,一旦遇到房地产专业领域的问题,难免会立即想到他,这就给他创造了很多案源机会。

王龙兴律师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其实也知道自己唱歌水平怎么样。我们对他的评价是,集专业能力和娱乐精神于一身。正是他有这种娱乐精神,所以敢于在不同的场合展示自己的歌喉。他这种乐观、积极的精神,感染了我们很多的律师,大家觉得和他在一起合作是一件很轻松、很愉悦的事情。

可能有的年轻朋友会说,并不是每个年轻律师都在盈科这种大所工作,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才艺。其实,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已经没有以前那种很明显的律所与律所之间的界限。整个律师行业相当于一个大的律师事务所,大家在里面都是可以交流的。

我们的秀,不一定是要秀我们自己歌喉,不一定是要去表演小品。我们的秀,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秀自己的文笔,很多律师在互联网上秀自己的思想,秀自己的文笔,也让他们赢得了很多的关注和赞誉。

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就是陈有西律师。陈有西律师之所以能从浙江走向全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就是在李庄案当中,陈有西律师秀出了自己的文笔,写了几篇长文。这几篇文章充分展示出陈有西律师精深的专业能力,引起了李庄家属以及所在律师事务所的关注。陈有西律师虽然工作繁忙,仍坚持笔耕不辍,写了大量的文章。这正是陈有西律师成为著名大律师的重要原因。

这个“秀”和前面的“吹”是连贯的、递进的关系。我们在敢于介绍自己的同时,要把自己的特长展示出来。我们可以归纳一下,自己身上到底有哪些可以拿出来秀的东西。

业务拓展一定要结合这个时代,互联网时代。刚才我们谈到,我们的这个时代和“老炮儿律师”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是不一样的。他们那个时候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源源不断地就有业务过来,不需要在案源开拓方面花费很多脑筋。现在的时代,律师业务狼多肉少,大家为了争抢案源,打得头破血流。我们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自己的特长秀出来,让公众、让同事知道你的名字,从而知道你的业务特长,知道你的人品。

现在这个时代,如果我们还是以宅男宅女的姿态来从事律师职业,要在业务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看见很多朋友在网络上做推广,烧钱是烧得很多的,但是这种网络推广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种没创意的宣传。这种宣传能够吸引到的只是比较低端的客户,而真正的高端客户,要对你做进一步的调查和了解。你不秀,客户怎么进一步了解你呢?

我刚刚入行的时候,是在一个小城市九江。当时没有微信,qq也用得少,流行上bbs,就是网站论坛。这种bbs,现在大多衰落了,除了少数的几家,比如天涯,猫扑。我刚入行的时候,论坛是非常火的。我当时经常上一家法律网站,就像现在大家在微信群里交流。

我当时不知羞耻地在这个论坛上,发表自己的实习感悟。哪怕一天就是写几行字。或者是参与到别人讨论的一个话题里,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渐渐地,我的发言质量越来越高,渐渐地,我认识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了。我当时几乎是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朋友,同行,他们都会很热情地接待我,更别说是把案件介绍给我了。我从中收获巨大。

在一个群体里面,在互联网上,在这么一个时代,我们能秀什么?除了秀出自己的专业能力,秀出自己的才华,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秀出自己的真诚,秀出自己的人品,让大家了解你,能够被你的真诚所感染,人家愿意去和你进一步合作。事情交给你,他放心,他愿意结交你这个朋友。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在互联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我的这些同事、朋友,包括以前的那些网友,我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的帮助。我能够取得这样一些小小的成绩,我觉得绝大部分是来自于五湖四海的这些朋友,包括长辈的帮助和扶持。

在某个律师微信群里,我注意到一件有意思的事。一位年轻的女律师,每天都在坚持不懈地发红包,一天至少七八个红包。当然,年轻人也没有多少钱,红包点开都是一分钱,估计每次也就是发几毛钱。由于她每天坚持不懈在微信群里发红包,一来二去,大家就都认识她了,成了微信群里的名人,活跃分子。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有效果的“秀”的方式。

4第四个字:“串”(Visit)

我曾经在盈科的分所讲过一堂课,叫做“年轻律师:年收入从零到一百万”。刚开始很多人认为我这个标题是耸人听闻。听完之后,他们都能得出结论:我没吹牛。

从零到一百万的年收入,“串”字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有很多的大型律师事务所,而且我刚才也提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律所与律所之间的界限,跟以前相比已经模糊了很多。在大的律所里面还有很多律师团队,相当于小的律师事务所。律师之间的合作,并不局限在同一家律师事务所,也不完全是本地和外地律师合作,也不完全是不同专业领域律师的合作,也不完全是指老律师和年轻律师之间的合作。

合作无处不在。在一些大型律师事务所中,由于律师人数多,专业化程度高,合作的便利条件要更多一些。没有案源但是时间比较充裕的年轻律师,“串”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串”可以挖掘无穷的宝藏。

理解“串”字的时候,我们必须认可一个前提,就是我们每个律师,无论是大律师还是小律师,老律师还是新律师,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源,就是一个案源基地,案源集散中心,不同的无非是资源的多和少,信息量的大和小。

我们还需要明确一点。当代社会,律师的服务功能已经超出了法律业务领域。我们看到,不少律师的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来自信息服务。例如,为客户的项目寻找资金,为客户的资金寻找项目,这一方面的服务让很多律师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串”字,指的就是信息的交换和对接。如果我们有比较多的时间,尤其是刚刚出道的年轻律师,为什么要在自己的工位上,托着腮苦思冥想,把自己封闭在办公室里玩游戏呢,我们为什么不能从自己的工位上走出来,从自己的办公室走出来,去串门,去拜访?不仅仅是在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我们可以全国各地走动,去拜访。

这样一“串”,信息的交流就变得很活跃,一些资源很有可能会对接上了。资源一旦对接上,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巨大的,能量是非常惊人的。

我们在谈到业务开拓的时候,需要转换意识。凡是能为我们创造经济效益的信息,都可以把它视为案源。不要把案源的概念理解得太狭窄。案源必须是什么诉讼业务,或者跟法律相关等等。凡是能挣钱的、合法的,都是案源,都是我们的机会。

每个律师都是一张网。如果我们把这张网,以我为中心连起来,我从A律师这里了解到,他有哪些顾问单位,他这些顾问单位有一些什么样的需求,又从B律师那里知道,他有一些什么样的亲友,这些亲友在什么单位工作,有一些什么样的资源,我们从C律师那里知道,他客户手里有一个什么项目,正好遇到了难处。我们又从D律师那里掌握了一些什么信息。这些信息的对接、汇总就在你这儿。

我曾经讲到一个观点,作为律师,每天中午都应该请客吃饭,和不同的人在一起吃饭,不要只顾着自己叫盒饭吃,或者每天都固定和那么几个人吃饭。我们算一笔账,每天中午都和不同的人在一块吃饭,就算每顿饭都是你来请客,你花得了多少钱呢?

三五个人坐在一块儿吃饭,大概一般的费用也就是两三百块钱、三四百块钱。一年两百多个工作日,花费也无非是七八万块钱。

一年两百多个饭局,这一年我们会和四五百个人在一块吃饭。当然,我们肯定不是埋头苦吃。在吃饭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语言的、情感方面的交流。中国人的吃饭,可以说比其他的方式更能够交流感情,更能获得情感上的认同。在饭局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信息,很多的豪言壮语。这两百多顿饭的价值是巨大的,创造出的经济效益,必然远远超过那一点饭钱。

通过这样的讲解,大家应该能理解“串”字的精髓。有很多我没有讲到的地方,可以举一反三去理解。对于边远、偏僻小城市的年轻律师,这个“串”字,可能需要走得更远一些,不仅是停留在律师同行这个层面,还可以走出自己所在的城市,到其他的城市去交流。

各位年轻朋友,关于年轻律师开拓业务的四字诀:“笑吹秀串”,我已经讲完了。律师开拓业务,有很多途径和方法。我们不去谈那些具体的操作层面,“笑吹秀串”四个字展开来,会有很多操作的具体办法,我相信各位同学,能够去把它们落在实处。

用一首打油诗来归纳一下这四个字,以及我对各位年轻朋友的期许。那就是:

胆大心细脸皮厚,

眼疾手快嘴巴甜。

胸怀大志稳步走,

自古英雄出少年。

这首诗还是比较押韵的。谢谢大家。

转自:公众号 易胜华刑事辩护团队

即刻加入“律师实务交流群”

微信:haidong840321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根据易胜华律师2月28日在“8090青年律师群”中的讲座整理

英雄出少年

——兼谈年轻律师的通病和业务开拓方法

各位同学,今天聊的是年轻律师的话题。虽然这种主题的讲座我做过不少,但对今晚的交流活动,我仍然十分重视。刚才主持人也谈到了,本来确定的题目是“年轻律师如何开拓案源”,我考虑再三,觉得开拓案源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这个话题可以拓展一下深度。我们就从根本上来分析,案源的开拓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律师界的“老炮儿”和“菜鸟”

我做律师已经有十几年了,从故乡到异乡,从县城到京城,从小所到现在所谓的“宇宙第一超级大所”,从实习律师到高级合伙人,从单打独斗到有了自己的团队。我从来不眼红一些名气比我大、挣得比我多、职位比我高的律师同行,因为我知道,要达到这样的高度,也不是特别难。我羡慕嫉妒的对象,就是在座的各位年轻律师,我是真的真的非常羡慕你们,嫉妒你们,恨你们。

因为我拥有的一切,年轻人迟早可以得到,甚至可以得到更多。而你们拥有的,我已经永远失去了。不管我怎样的努力,我都不可能再拥有它。你们拥有的年轻,是令人羡慕、却又无能为力的珍宝。各位同学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利用这一段宝贵的青春时光,不要蹉跎了岁月,辜负了青春。只要年轻,一切都来得及。你们现在可能和前辈有一些差距,但时间可以弥补一切,你们很快就可以追上来,让我们望尘莫及。

因为这样,我才这么重视今天晚上的交流。五百人的微信群,五百名年轻律师,按照二八定律,在这个群里面,应该可以出现一百位优秀的律师。未来的几年,必将有若干大律师诞生在这个群里,甚至这个群里面,很有可能潜伏着未来的中国领导人,而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老了,白发苍苍,行动迟缓,思维迟钝,流着口水坐在电视机前面,看各位风采照人,所以我要重视你们,并帮助你们更好、更快地成长。

今天的主题,是“英雄出少年”。我认为,今后几年中国的大律师必然是年轻的律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现在的中国,一些大律师,似乎都是五十岁以上的律师,四十多岁能够称得上大律师的,并不太多。有些年轻律师比较焦虑,是不是还要熬很多年,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呢?

现在中国五六十岁的大律师们,也就是“老炮儿”们,在他们刚刚入行的时候,有很多的优越条件。二三十年前,中国的律师业刚刚恢复重建,律师们根本不需要为案源和收入发愁,也不需要去考虑营销。那个时候,法律的更新速度非常慢,律师的学习压力也很小。不像现在,每个月都有大量新的法律法规出台,如果是一、两个月没认真学习,马上就落伍了,就要闹笑话了。

在“老炮儿律师”的那个时代,案子相对比较多。律师遇上几个有影响力的大案子,是件容易的事情。他们中大多数人不需要多么的智慧,不需要多么的努力,这些有利的条件,就可以让他们完成资本的积累、知名度的积累和人脉的积累,从而成为大律师。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可以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除了极少数的优秀人才,“老炮儿律师”的体力精力还能不能跟上这个时代?还能不能适应律师业务的知识更新、专业细分?

我们放眼望去,这些老一辈的律师,还有几个人活跃在新的法律服务领域?有几个大律师,能够不依赖以年轻人为主的团队,独自一人战斗在第一线?“老炮儿律师”们现在只能吃老本,不可能开辟新的疆土,其中有很多人,马上就要退出律师江湖,只能作为律师事务所或律师团队的精神领袖,无法继续成为律师业务的标杆。

这些“老炮儿律师”们腾出来的空间,和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业务领域,都是年轻律师大有可为之处。我们知道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从平凡到卓越,只需要全身心投入某个专业领域一万小时,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十个小时,三年的时间就够了。如果算上实习期,还有之前准备司法考试的时间,以及在学校学习法律的时间,还用不了三年。从理论上来说,年轻律师完全有可能成为某个法律领域的专家。

年轻人成为大律师并不只是存在于理论上,在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成功例子。这些成功的年轻律师,他们出道的时间非常短,却迅速崛起,脱颖而出,无论是业务收入还是知名度,都让人感觉到后生可畏。

从法律服务的新特点、新领域来看,年轻一代的律师完全有可能用几年的时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加上一些好运气,让自己成为大律师。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大律师就在各位年轻的同学中间。

二、年轻律师的四大通病

刚才,我们说到了年轻人的优势和美好的前途。我们再来归纳一下,年轻律师身上有哪些共性的毛病?谁能够克服这些毛病,谁才能成为“二八定律”里面的“二”,如果不能克服它,那就只能是“八”。

这些年我带过的年轻助手有不少。他们的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突出。我们主要还是归纳一下这些年轻人身上共同的不足之处。

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我前几天发布了《写给女助理的一封信》,引起了律师同行的热议。其中谈到,这位女助理在刚刚入行的时候,就定下每年收入两千万的目标。我半天说不出话来,甚至感到自卑。因为我可能永远实现不了这个目标,想都不敢想。在我面前说过类似大话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也许我当年刚刚入行的时候,也同样在老师、同事面前说过类似的大话,只不过想不起来而已。

我觉得,定下这样的目标,意义不太大。可能会让人家觉得你不知天高地厚,对自己的发展没有什么帮助。有梦想,当然是好的,万一实现了呢?但是梦想不一定要说出来,可以放在心里。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好高骛远,指的不是梦想,而是行动。你的梦想可以是未来中国的总统,但还是要从普通公民做起,而不是现在就把自己当成总统来摆谱。你的目标是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律师,是专业领域的标杆,是年收入千万级的律师,但你现在还是要从小案子做起,从最简单、最枯燥的法律知识开始学习。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没有资本去嫌弃那些工作辛苦、挣钱少的事,或者觉得某些业务太低端,学不到东西,不愿意去接触。这些都不是我们有资格、有资本去嫌弃的。

资本、知识、人脉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非是官二代、富二代、律二代,否则,成长的阶段是无法超越的。有些年轻律师在起步的时候运气不错,尝到一些甜头,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难免会忘乎所以,口气很大,给自己制定一些不现实的目标,一年之内要如何如何。每当我看到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我的内心都很自卑,感觉到自己这些年白活了、白干了。

有些年轻律师,想在一、两年的时间内,把老律师五年、十年的走过的路,一口气走完。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当然是好的,但我的建议仍然是,在刚起步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今年你挣了五十万,不要给自己定下明年挣两百万的目标,悠着一点,慢慢来。

2安于现状,自甘平庸

这个问题正好是和上一个是相反的。有些年轻律师,非常低调、保守,不思进取、小富即安,害怕过那种有挑战性的生活。如果是女生,还可以理解,毕竟家庭生活可能要占用很大一部分的时间精力。如果是男生的话,我觉得胆子还可以再大一些。

有些年轻律师刚刚出道的时候,首选公司法务,因为收入比较稳定。还有年轻律师选择做授薪律师,虽然收入少一点,但不需要为案源发愁。还有一些年轻律师选择在法院或看守所门口的律师事务所执业,时间一长就满足于每年二三十万的收入,觉得这样也挺好。

当然,人各有志,自己过得舒服就好,不必强求。有些年轻律师刚入行的时候,一方面羡慕那些挣了大钱的律师同行,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一开始不要太困窘。犹豫半天之后,还是选择一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等到自己想出来闯,发现已经形成了惯性和惰性,很难脱离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很难接受外界的挑战和刺激。

我刚入行的时候,认识一位外地同行,是和我一批通过首届司法考试的朋友。他司法考试分数比我要高几分,也就是高出分数线60分左右。当时,我们大多数人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是没有工资的,甚至有些人实习还要向律师事务所交钱。即使有的律师事务所给实习律师开工资,那也非常少。比如杭州,当时给律师助理的月薪是八百。

我这位朋友因为司法考试成绩优异,运气也比较好,遇到了一位赏识他的老律师。他去了成都一家律师事务所给主任做助理,月薪五千。杭州的月薪是八百,他是杭州律师助理的六倍,我们非常羡慕。十几年过去了,这位朋友还在给主任当助理,虽然已经正式执业了,但还是助理的性质。他的月薪由五千涨到了两万多,但我们这同一批司法考试的考友,现在大部分人的收入是他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了。

他现在也很想出来,但是由于年龄不小了,重新开始已经没有了勇气。他这几年积攒的人脉、活动的圈子非常有限。要出来的话,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恐怕需要经过一番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

经常有一些年轻朋友,在微博上给我发私信问我:过了司法考试之后,去做公务员还是做律师?做律师的话是做授薪律师还是自己单干?是去大所,还是去小所?……这样的问题回答起来很简单,主要看你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你对自己有没有信心?你愿不愿意去尝试挖掘自己的潜力,让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

在我看来,年轻的时候不去拼一下,真是太可惜了。就像我刚才谈到的那位朋友一样,等到你幡然悔悟的时候,可能已经没有精力和体力,或者家庭的负担太重了。

3贪多浮躁,不够专注

有些年轻人的胃口很大,学习的劲头很足。他们每到周末,甚至工作日也请假,去听各种各样的讲座。他们什么都想学,什么都要去听一下。爱学习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把年轻时代宝贵的时间铺得太开、摊得太薄,最终很有可能一事无成。

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有很多的免费讲座。比如点睛网经常有一些讲座,邀请专业领域有成就的律师、大牌律师过来给大家免费教学。就算是在一些小城市,现在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源也有很多。我注意到这些年轻律师,什么讲座都去学、都去听,不考虑自己能不能消化。刑辩的听,房地产的也听,互联网金融的也听,新三板的也听,只要有课听,只要讲课老师有一点名气就过去听。

还有一些外地的年轻律师,我看着很佩服、很崇敬,也很心疼。他们非常好学,为了到北京来参加培训,不惜下血本,搭上路费、学费还有宝贵的时间。结果怎么样了?贪多嚼不烂。花了大量的时间,什么都没学到。说实话,这些年我还没看到过一个这么好学的年轻律师,什么都学的年轻律师,在业绩上有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什么好成绩。说实话,我没有看到过。

爱学习当然是好事,但我们还是要注意合理地分配时间。虽然年轻人有大把大把的、令我们羡慕的时间可以拿来挥霍,但还是要把这些宝贵的时间用来打好基础。好比是练武术,你连马步都扎不稳,就想学少林、武当,就想学轻功,学暗器,学刀法,学棍法,什么都想学。这怎么可能呢?这显然是浪费大好的时光啊。

我也主张年轻律师在刚刚入行的时候,不要过早地走专业化路线,对各个法律领域都有所接触和了解。但这些讲座大部分都不是基础知识讲座,而是针对已经有一定业务基础的律师开展的专门培训,都是达到了一定高度的。年轻律师听这样的课程会听得云里雾里,没有什么很大的收获。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习了,没有实践的机会,这种学习也是一种浪费。

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在年轻时期,尽可能专注于某一两个领域,专注于做某一两件事情,不要把摊子铺得太大。我们慢慢来,逐步地提高,不要贪多,不要求全。

4斤斤计较,格局不大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万千宠爱集于一身,过于关注自己的感受,关注自身的权利。尤其是学习了法律之后,权利意识更加明显。在工作和生活中,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就联系到法律,去和人较真,考虑公平、对等,有付出就要有回报,有约定就一定要遵守,等等。

这种观点当然是对的,但是很多时候,对的,不一定是最佳的。比如在公司里给老板打工,加班给加班费当然是天经地义。如果你向老板提出要加班费,老板肯定会给。但是,这样的员工在老板那里很难获得升职的机会。

律师之间经常会有与同行合作的机会。和同行开展合作,会涉及到利益的分配。可能在合作之初,大家商量了一个分配方案,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因为情况变化,种种因素介入,工作量、工作难度会与之前预估的有所不同。按照之前的方案来分配利润可能不太合适。这个时候,律师之间容易出现利益冲突。我做律师这些年,看到不少律师之间的利益冲突。尤其是年轻律师,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有位律师刚到我们律师事务所的时候,缺乏案源,希望我能帮助。我答应了他,也建议他同时找别的律师合作,不要一棵树上吊死。他也找了其他律师合作。有一次,他来我办公室发牢骚,说是某个老律师的人品有严重问题,说话不算数。他说的那个律师我认识,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那个律师让他写一份法律意见书,刚开始的时候说好了,收到了律师费平分,但最后只给了他十分之一。

这位年轻律师为此感到非常愤怒,为此也跟那个老律师闹了点不愉快。我又去找那位老律师了解情况。老律师跟我说,这个年轻律师写的法律意见书,质量太差,他没采用,自己重新写过了。由于之前有约定,他觉得还是要给点钱,所以就给了十分之一。

我把了解到的情况跟这个年轻律师讲了。同时我又说:即使这个老律师真的说话不算数,你跟他闹掰了,又有什么好处呢?你在圈子里面是新人,这位老律师的朋友肯定比你多。你不跟这位老律师合作,你还想跟其他律师合作吧?如果他在其他律师面前说起你的种种不是,会给那些不了解你的人一种什么样的印象?人家哪还敢跟你合作啊?你作为新人,需要各个方面的帮助,我建议你还是好好思考一下。这位年轻律师觉得我说得挺有道理,最后主动去找那位老律师赔礼道歉。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简直是不可胜数。而且不仅发生在年轻律师和年轻律师,年轻律师和老律师之间,很多时候发生在老律师之间。为了一点利益,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拳脚相加,让人看得都心惊胆战。同事之间为了一点利益闹成这样,其他的同事肯定不敢与你合作。就算你有理,人家也怕你了。

所以,我给各位年轻朋友的建议是:我们做律师,尤其是年轻的时候,我们的格局一定要大,不要斤斤计较。因为年轻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需要吸纳各个方面的资源,结交各个领域的朋友,获取大量的社会支持。如果我们斤斤计较、格局太小,只会把自己发展的空间挤压得很小,堵塞发展渠道。年轻的时候,只要饿不死,就无所谓吃点亏。好的口碑,远远胜过眼下一些小小的利益。

即便你现在很困难,这些利益在你看来是很大,也要尽可能地忍住,舍弃眼前的一些利益。即使不打算和这个人继续交往,你还要考虑到可能会引起外界对你的误会。为了蝇头小利,与同事同行争吵,确实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们的目标是要挣很多很多的钱,是要成为大律师。大律师是不可能为这么一点小利益去损害自己的名誉的。

我们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述年轻人身上的通病。当然,年轻人身上还会有其他的一些毛病,我们今后有机会可以再继续这个话题。大家可以对照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尽可能去克服这些毛病,让自己更健康地成长,更受欢迎。

三、年轻律师开拓业务“四字诀”

关于开拓案源的话题,我在其他场合讲过很多,各位同学可以去搜索一下。今天我们从根本上归纳一下案源开拓的基本做法、基本原则。

京剧的基本功是“唱念做打”,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相声是“说学逗唱”。年轻律师在开拓案源方面,可以用哪四个字来归纳呢?我归纳了“笑吹秀串”四个字,英文简写是SBSV。下面我们从这四个字展开讨论。

1第一个字:“笑”(Smile)

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笑”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律师的重要性。“爱笑的女生,运气不会坏”,这个是有道理的。我注意到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凡是爱笑的律师,业务都做得不错。即使是做助理,爱笑的助理,客户的评价都不会差,这些助理的收入也比一般人要高些。大家可以注意观察,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关于“笑”的重要性,我说过很多、很多遍。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们大多数年轻律师,做得并不好。所以我觉得需要一再地强调,不嫌麻烦,不怕重复。

笑,一定要笑。年轻律师面临的生活压力,可能比中老年人还要大。有些年轻律师也跟我说:易律师,你讲的这个道理我都懂,我也想笑,可是你要我笑得出来啊。我每天挤公交车、地铁,每天被老板骂,被当事人骂。还有丈母娘,天天逼着我买房买车,女朋友动不动找我吵架,说我加班多,不知道干啥去了。我是想笑,但是我笑出来估计比哭还要难看。臣妾做不到啊。

笑不出来,也得笑。笑,是传递出怎样的信息?乐观,自信,友善,礼貌。一天到晚哭丧着脸,上班跟上坟一样,谁见到你都觉得晦气。我们更愿意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工作,是因为这样可以带给我们好心情。我们工作压力也很大啊,看见一个愁眉苦脸的人在我面前,心情也会更糟糕。你愁眉苦脸,我也很难有好脸色给你看的。

当然了,实在笑不出来是可以理解的,但至少你别老是哭。我最怕别人在我面前哭,尤其是身边的助手。你说电视里、电影里,那些女主角,她们哭起来还说得过去,因为长得漂亮,长得漂亮的人哭起来也会让人怜香惜玉,但是我们长相都一般,你长得不好看,一哭就更丑了。如果你见我一次就哭一次,见我一次就哭一次,我心里都会想,你这是来拜访我的,还是来拜祭我的?是给我扫墓么?心情糟透了,我哪有心思跟你谈合作。

我们年轻人,在生活中、工作中,受了批评,受了天大的委屈,也不要愁眉苦脸,不要哭。要笑,要自己给自己找乐子。当然了,笑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如果在别人看来你的笑是冷笑、讥笑、嘲笑、奸笑,那就不太好了。所以,咱们别光傻笑,还得用语言来为我们的笑,做一个注脚,免得引起一些人的误会。

在开拓业务的过程中,笑容是我们的第一张名片。无论是与同事合作,还是向客户宣传自己,微笑是走向每个人心灵深处,并赢得信任和认可的最好方式。

很多时候,我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如QQ、微信等。由于书面语言的单薄,可能会出现歧义,容易引起一些误会。如果在语言后缀加一个笑脸,表达和增强语言中的友善,效果可能会更好。

2第二个字:“吹”(Brag)

我们说的这个“吹”,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英文单词表述,只好用“brag”来充当。我们谈的“吹”,不完全是吹牛的意思,主要是指:在一些场合,面对他人、公众的时候,敢说,敢于介绍自己,敢于亮出自己的肌肉、羽毛、优点。在一些场合,我们不要表现得过于沉闷,要善于活跃气氛,要去找话题。对于自己的能力,可以适度夸大,不要过于谦卑、保守。

律师这个职业,尤其是刚刚起步的年轻律师,不要太内向。律师是服务行业,要把自己推销出去,要把自己的服务介绍、推销给客户和朋友。如果过于保守,在说话方面过于谨慎,过于沉默,我们无法把自己推广、推销出去。也就是说,这个“吹”的着眼点并不是过度夸张,而是敢于表达、充满自信的意思。

我看到很多年轻律师网上的个人基本资料里,都在强调自己刚刚起步、是新律师、实习律师。这些同学很诚实、谦卑,这是一个很好的品质。但是从客户的角度,从合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律师,给人缺乏自信的感觉。

我给各位年轻律师的朋友的建议就是,我们可以诚实、谦卑,但是我们的诚实、谦卑,没必要通过这种袒露自己缺陷、弱项的方式展示出来。这种方式,可能会让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客户,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也就丧失很多的发展机会。

我在对外介绍自己团队的年轻律师时,从来不说他们是我的助理,大多数时候说是我的合作伙伴。我团队有位律师,在向客户介绍自己时,说他是我的助理。事后被我狠狠批评了一顿。为什么这么没有自信?你要说你是我的助理,客户怎么相信你的工作能力?事实上,我从来也没有把团队里已经取得执业证的律师当成助理,最多也是跟客户说“我安排我的助手来处理一下这个事情”。助手和助理,虽然是一字之差,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那么,应该怎么“吹”呢?刚才谈到,年轻律师要敢于介绍自己。这种“吹”是有技巧的。不一定是要吹自己,有时候也要吹一下自己的团队、律所,或者自己身边的朋友、同事。吹吹他们,抬高别人也等于抬高自己。“吹”,有很多方法,很多技术含量在里面。

当然了,“吹”也要有分寸、适度,不要太过,不要低估身边群众的智商、经验。有个20来岁年轻律师,经常向人吹嘘自己看了三千本书。我听说后就较真了。我算是爱看书的人,我的阅读量比一般人大。我算了算,我离阅读三千本书还有很大差距。我有点不服气,认真算了一算,看一本书需要多少时间,看三千本书需要多少时间,加减乘除一算,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3第三个字:“秀”(Show)

在谈到这个字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会浮现出我的一位好朋友,也是我的同事。这个人在盈科体系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我的这位同事刚来到盈科的时候,也是默默无闻的。他之前是某一家企业的法务,来到盈科之后,很短的时间就打响了知名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业绩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这位律师就是我们盈科房地产部的主任,盈科全国房地产专业委员会的主任王龙兴律师。王龙兴律师在点睛网也有专门的课程,群里面有做房地产业务的律师,也许听过他讲的课。

王龙兴律师是我很好的朋友,在盈科这么大的律师事务所,全国有三四千律师,在北京就有五六百律师,加上行政团队有七八百人,能够做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王龙兴律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认同的呢?盈科同事们都知道,他是通过自己的歌喉。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会有比较多的文体活动,比如年会、中秋晚会等。在这样的聚会中,我们的王龙兴律师经常会一展歌喉。如果他唱得好,可能给人的印象还不会太深,正是因为他唱得不是太好,而且又敢唱,表现十分夸张,引得哄堂大笑,这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给同事们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大家通过歌声知道他的名字,然后又进一步了解到他的专业领域,一旦遇到房地产专业领域的问题,难免会立即想到他,这就给他创造了很多案源机会。

王龙兴律师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其实也知道自己唱歌水平怎么样。我们对他的评价是,集专业能力和娱乐精神于一身。正是他有这种娱乐精神,所以敢于在不同的场合展示自己的歌喉。他这种乐观、积极的精神,感染了我们很多的律师,大家觉得和他在一起合作是一件很轻松、很愉悦的事情。

可能有的年轻朋友会说,并不是每个年轻律师都在盈科这种大所工作,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才艺。其实,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已经没有以前那种很明显的律所与律所之间的界限。整个律师行业相当于一个大的律师事务所,大家在里面都是可以交流的。

我们的秀,不一定是要秀我们自己歌喉,不一定是要去表演小品。我们的秀,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秀自己的文笔,很多律师在互联网上秀自己的思想,秀自己的文笔,也让他们赢得了很多的关注和赞誉。

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就是陈有西律师。陈有西律师之所以能从浙江走向全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就是在李庄案当中,陈有西律师秀出了自己的文笔,写了几篇长文。这几篇文章充分展示出陈有西律师精深的专业能力,引起了李庄家属以及所在律师事务所的关注。陈有西律师虽然工作繁忙,仍坚持笔耕不辍,写了大量的文章。这正是陈有西律师成为著名大律师的重要原因。

这个“秀”和前面的“吹”是连贯的、递进的关系。我们在敢于介绍自己的同时,要把自己的特长展示出来。我们可以归纳一下,自己身上到底有哪些可以拿出来秀的东西。

业务拓展一定要结合这个时代,互联网时代。刚才我们谈到,我们的这个时代和“老炮儿律师”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是不一样的。他们那个时候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源源不断地就有业务过来,不需要在案源开拓方面花费很多脑筋。现在的时代,律师业务狼多肉少,大家为了争抢案源,打得头破血流。我们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自己的特长秀出来,让公众、让同事知道你的名字,从而知道你的业务特长,知道你的人品。

现在这个时代,如果我们还是以宅男宅女的姿态来从事律师职业,要在业务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看见很多朋友在网络上做推广,烧钱是烧得很多的,但是这种网络推广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种没创意的宣传。这种宣传能够吸引到的只是比较低端的客户,而真正的高端客户,要对你做进一步的调查和了解。你不秀,客户怎么进一步了解你呢?

我刚刚入行的时候,是在一个小城市九江。当时没有微信,qq也用得少,流行上bbs,就是网站论坛。这种bbs,现在大多衰落了,除了少数的几家,比如天涯,猫扑。我刚入行的时候,论坛是非常火的。我当时经常上一家法律网站,就像现在大家在微信群里交流。

我当时不知羞耻地在这个论坛上,发表自己的实习感悟。哪怕一天就是写几行字。或者是参与到别人讨论的一个话题里,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渐渐地,我的发言质量越来越高,渐渐地,我认识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了。我当时几乎是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朋友,同行,他们都会很热情地接待我,更别说是把案件介绍给我了。我从中收获巨大。

在一个群体里面,在互联网上,在这么一个时代,我们能秀什么?除了秀出自己的专业能力,秀出自己的才华,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秀出自己的真诚,秀出自己的人品,让大家了解你,能够被你的真诚所感染,人家愿意去和你进一步合作。事情交给你,他放心,他愿意结交你这个朋友。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在互联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我的这些同事、朋友,包括以前的那些网友,我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的帮助。我能够取得这样一些小小的成绩,我觉得绝大部分是来自于五湖四海的这些朋友,包括长辈的帮助和扶持。

在某个律师微信群里,我注意到一件有意思的事。一位年轻的女律师,每天都在坚持不懈地发红包,一天至少七八个红包。当然,年轻人也没有多少钱,红包点开都是一分钱,估计每次也就是发几毛钱。由于她每天坚持不懈在微信群里发红包,一来二去,大家就都认识她了,成了微信群里的名人,活跃分子。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有效果的“秀”的方式。

4第四个字:“串”(Visit)

我曾经在盈科的分所讲过一堂课,叫做“年轻律师:年收入从零到一百万”。刚开始很多人认为我这个标题是耸人听闻。听完之后,他们都能得出结论:我没吹牛。

从零到一百万的年收入,“串”字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有很多的大型律师事务所,而且我刚才也提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律所与律所之间的界限,跟以前相比已经模糊了很多。在大的律所里面还有很多律师团队,相当于小的律师事务所。律师之间的合作,并不局限在同一家律师事务所,也不完全是本地和外地律师合作,也不完全是不同专业领域律师的合作,也不完全是指老律师和年轻律师之间的合作。

合作无处不在。在一些大型律师事务所中,由于律师人数多,专业化程度高,合作的便利条件要更多一些。没有案源但是时间比较充裕的年轻律师,“串”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串”可以挖掘无穷的宝藏。

理解“串”字的时候,我们必须认可一个前提,就是我们每个律师,无论是大律师还是小律师,老律师还是新律师,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源,就是一个案源基地,案源集散中心,不同的无非是资源的多和少,信息量的大和小。

我们还需要明确一点。当代社会,律师的服务功能已经超出了法律业务领域。我们看到,不少律师的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来自信息服务。例如,为客户的项目寻找资金,为客户的资金寻找项目,这一方面的服务让很多律师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串”字,指的就是信息的交换和对接。如果我们有比较多的时间,尤其是刚刚出道的年轻律师,为什么要在自己的工位上,托着腮苦思冥想,把自己封闭在办公室里玩游戏呢,我们为什么不能从自己的工位上走出来,从自己的办公室走出来,去串门,去拜访?不仅仅是在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我们可以全国各地走动,去拜访。

这样一“串”,信息的交流就变得很活跃,一些资源很有可能会对接上了。资源一旦对接上,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巨大的,能量是非常惊人的。

我们在谈到业务开拓的时候,需要转换意识。凡是能为我们创造经济效益的信息,都可以把它视为案源。不要把案源的概念理解得太狭窄。案源必须是什么诉讼业务,或者跟法律相关等等。凡是能挣钱的、合法的,都是案源,都是我们的机会。

每个律师都是一张网。如果我们把这张网,以我为中心连起来,我从A律师这里了解到,他有哪些顾问单位,他这些顾问单位有一些什么样的需求,又从B律师那里知道,他有一些什么样的亲友,这些亲友在什么单位工作,有一些什么样的资源,我们从C律师那里知道,他客户手里有一个什么项目,正好遇到了难处。我们又从D律师那里掌握了一些什么信息。这些信息的对接、汇总就在你这儿。

我曾经讲到一个观点,作为律师,每天中午都应该请客吃饭,和不同的人在一起吃饭,不要只顾着自己叫盒饭吃,或者每天都固定和那么几个人吃饭。我们算一笔账,每天中午都和不同的人在一块吃饭,就算每顿饭都是你来请客,你花得了多少钱呢?

三五个人坐在一块儿吃饭,大概一般的费用也就是两三百块钱、三四百块钱。一年两百多个工作日,花费也无非是七八万块钱。

一年两百多个饭局,这一年我们会和四五百个人在一块吃饭。当然,我们肯定不是埋头苦吃。在吃饭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语言的、情感方面的交流。中国人的吃饭,可以说比其他的方式更能够交流感情,更能获得情感上的认同。在饭局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信息,很多的豪言壮语。这两百多顿饭的价值是巨大的,创造出的经济效益,必然远远超过那一点饭钱。

通过这样的讲解,大家应该能理解“串”字的精髓。有很多我没有讲到的地方,可以举一反三去理解。对于边远、偏僻小城市的年轻律师,这个“串”字,可能需要走得更远一些,不仅是停留在律师同行这个层面,还可以走出自己所在的城市,到其他的城市去交流。

各位年轻朋友,关于年轻律师开拓业务的四字诀:“笑吹秀串”,我已经讲完了。律师开拓业务,有很多途径和方法。我们不去谈那些具体的操作层面,“笑吹秀串”四个字展开来,会有很多操作的具体办法,我相信各位同学,能够去把它们落在实处。

用一首打油诗来归纳一下这四个字,以及我对各位年轻朋友的期许。那就是:

胆大心细脸皮厚,

眼疾手快嘴巴甜。

胸怀大志稳步走,

自古英雄出少年。

这首诗还是比较押韵的。谢谢大家。

转自:公众号 易胜华刑事辩护团队

即刻加入“律师实务交流群”

微信:haidong840321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律师案源与营销
  • 律师案源与营销 二.开拓律师案源的八个路子 做律师,除去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没有什么比开拓律师案源更重要了.因为, 没有什么比生存还重要.律师之开拓律师案源,只有走对路才能有出路.有道是: 条条道路通罗马.不过路数虽一样,但每个人的走法却不一 ...查看


  • 青年律师的现状与未来
  • 青年律师的现状与未来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尽管你吸收阳光雨露,但你永远都是一棵草,永远长不大,人们可以踩来踩去而不会产生怜悯和同情;另一种是橡树一样活着,即使现在什么都不是,甚至被踩在泥土之中,但只要你有树的种子,你依然 ...查看


  • 创造自己的world
  • 我的未来在我手中 姓名: 籍贯:. 性别: 学校:河南理工大学 系别:文法学院 班级: 身份证号: 学号: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邮编:454000 邮箱:[email protected] 作品类别:就业类 就业方向:律师行业 目 录 ...查看


  • 年轻律师的难点与拐点
  • 年轻律师的难点与拐点 2006年底,我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大礼堂,为获得当年央视" 法治人物" 的应松年老师等人主持了一场报告会.有同学问到法科毕业生的就业出路问题,我利用主持之便放言:今后绝大多数法科毕业生只能去做律师! ...查看


  • 飘扬的旗帜 心中的太阳
  • 歌颂党恩演讲稿歌颂党恩演讲稿简介:朋友,你还记得<卖火柴的小女孩>吗?那可怜的小女孩悲惨遭遇你还记得吗<歌颂党恩演讲稿>一文简介结束 歌颂党恩演讲稿正文开始 朋友,你还记得<卖火柴的小女孩>吗?那可怜的小 ...查看


  • 律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 律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在市司法局的组织和安排之下我如期参加了简短的为期5天的上岗前的培训.作为一名年轻的实习律师在听取各位老前辈的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业务技能.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经验传授后,我收获良多,受益匪浅.不断启发了我的办案思维,纠正了我 ...查看


  • [林肯传]读书报告2
  • 读书报告 书 名:<林肯传>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金文钊 <林肯传>读书报告 一.前言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国政治家,第16任总统 ...查看


  • 如何理解和践行"对党绝对忠诚,精干内行,甘当无名英雄"
  • 如何理解和践行"对党绝对忠诚,精干内行,甘当无名英雄" 毛主席的<咏梅>词有这么一句话"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歌颂的正是我党隐蔽战线上的优秀战士.在这几天的 ...查看


  • 变革中的中国律师
  • 作者:阿计 新世纪 1996年06期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律师渐渐由"国家干部"转变为自己养活自己的自由职业者了,这就是 本世纪70年代末期,刚从一场无法无天的浩劫中醒来的中国人面对的是一片法制废墟,绝大部分人根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