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篇:读最喜欢的书,做最喜欢的事
逍遥行者
2012年5月30日
在我们成长的征程中,人人都想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走过一个轰轰烈烈的人生,但是面对残酷的现实,经历过一番跌打滚爬之后,结果却往往却事与愿违。那么取得成功的捷径是什么?比如说读书,人人都想通过读书博学多识,充实自己,涵养性情,提升自我,但真正懂得读书奥妙的又有多少人呢?于是我经常反思自己的读书方法是否正确,浏览古今中外学者大家对读书的建议。于是,一个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观点又逐渐明晰起来,那就是:读自己最喜欢的书。
虽然古人早就有“开卷有益、博览群书”的说法,但古今中外的各类经典书籍浩如烟海,一个人穷其一生所读过书也不过几千本,如何利用好这有限的人生,收到最大的读书效果呢,我们既不能读一些可读可不读的书来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也不能读一些有害的书来腐蚀我们的精神和头脑。那只能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书来读。在信息泛滥、盛行快餐文化的今天,选择什么书阅读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对提高阅读效果还是有帮助的。在青歌赛上,有人请教余秋雨怎样读书,余秋雨提供的阅读策略,我认为非常真实有效。他提供了四点读书意见:一是选择一流的书;二是在一流的书中选择自己看得懂的书;三是要一本一本地读,不要贪多,书桌或床头旁放一本足矣;四不要让劣质信息占据自己的大脑。著名学者周国平老师建议:“正确的做法是,在所有的书中,从最好的书开始读起。一直去读那些最好的书,最后当然就没有时间去读较差的书了,不过这就对了。”哈佛大学前任校长艾略特曾说:“要养成每日用十分钟来阅读有益书籍的习惯,20年后,思想上将大有改进。所谓有益的书籍,是指世人所公认的名著,不管是小说、诗歌、历史、传记或其它种种。”
因此,选择一流的好书,一直坚持读下去,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之法。
由读书我也想到了做事。其实做事和读书一样,也花费人的精力和物力,如何做事最有效,专家建议: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最容易成功,因为这样做,有利于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积极性,坚持下去,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日本成功学家夏目志郎认为,一个人的“成就”来自他对自己擅长的工作的专注和投入,只有无怨无悔地付出努力的代价,才能享受甘美的果实。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可以集中自己所有的精力,融入自己的情感,取得更大的实效,因此也最容易取得成功。加拿大著名的医学教育家奥斯勒兼任多种社会职务,日程表里排满了工作内容。但他规定自己必须在睡觉前抽出15分钟阅读喜欢的书。许多年后,奥斯勒对读书效果进行过计算。就一般的阅读速度而言,一分钟可以读300字,15分钟便能读4500字,一星期可以读万字,一个月读完12.6万字没有问题。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阅读151.2万字。如果一本书平均以7.5万字计算,一年下来就可阅读20本书。他坚持了半个多世纪,一共读了8235万字,约1098本书。“睡前15分钟”的阅读,不但使奥斯勒的医学研究硕果累累,还让他成了文学研究家。
因此,教师要想成就自己,就要审视好自己做读的书和所做的事,是不是自己最喜欢的,是不是对自己的成长最有效的。抛弃那些无关紧要的书籍,集中精力干好自己最喜欢的事,那你距离成功的目标一定不会遥远。
当然,自己最喜欢的书应当是第一流的、对自己的终生成长最有利的书;最喜欢的事也应当是最有意义的、对自己的个人发展最有好处的事。
第1005篇:读最喜欢的书,做最喜欢的事
逍遥行者
2012年5月30日
在我们成长的征程中,人人都想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走过一个轰轰烈烈的人生,但是面对残酷的现实,经历过一番跌打滚爬之后,结果却往往却事与愿违。那么取得成功的捷径是什么?比如说读书,人人都想通过读书博学多识,充实自己,涵养性情,提升自我,但真正懂得读书奥妙的又有多少人呢?于是我经常反思自己的读书方法是否正确,浏览古今中外学者大家对读书的建议。于是,一个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观点又逐渐明晰起来,那就是:读自己最喜欢的书。
虽然古人早就有“开卷有益、博览群书”的说法,但古今中外的各类经典书籍浩如烟海,一个人穷其一生所读过书也不过几千本,如何利用好这有限的人生,收到最大的读书效果呢,我们既不能读一些可读可不读的书来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也不能读一些有害的书来腐蚀我们的精神和头脑。那只能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书来读。在信息泛滥、盛行快餐文化的今天,选择什么书阅读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对提高阅读效果还是有帮助的。在青歌赛上,有人请教余秋雨怎样读书,余秋雨提供的阅读策略,我认为非常真实有效。他提供了四点读书意见:一是选择一流的书;二是在一流的书中选择自己看得懂的书;三是要一本一本地读,不要贪多,书桌或床头旁放一本足矣;四不要让劣质信息占据自己的大脑。著名学者周国平老师建议:“正确的做法是,在所有的书中,从最好的书开始读起。一直去读那些最好的书,最后当然就没有时间去读较差的书了,不过这就对了。”哈佛大学前任校长艾略特曾说:“要养成每日用十分钟来阅读有益书籍的习惯,20年后,思想上将大有改进。所谓有益的书籍,是指世人所公认的名著,不管是小说、诗歌、历史、传记或其它种种。”
因此,选择一流的好书,一直坚持读下去,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之法。
由读书我也想到了做事。其实做事和读书一样,也花费人的精力和物力,如何做事最有效,专家建议: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最容易成功,因为这样做,有利于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积极性,坚持下去,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日本成功学家夏目志郎认为,一个人的“成就”来自他对自己擅长的工作的专注和投入,只有无怨无悔地付出努力的代价,才能享受甘美的果实。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可以集中自己所有的精力,融入自己的情感,取得更大的实效,因此也最容易取得成功。加拿大著名的医学教育家奥斯勒兼任多种社会职务,日程表里排满了工作内容。但他规定自己必须在睡觉前抽出15分钟阅读喜欢的书。许多年后,奥斯勒对读书效果进行过计算。就一般的阅读速度而言,一分钟可以读300字,15分钟便能读4500字,一星期可以读万字,一个月读完12.6万字没有问题。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阅读151.2万字。如果一本书平均以7.5万字计算,一年下来就可阅读20本书。他坚持了半个多世纪,一共读了8235万字,约1098本书。“睡前15分钟”的阅读,不但使奥斯勒的医学研究硕果累累,还让他成了文学研究家。
因此,教师要想成就自己,就要审视好自己做读的书和所做的事,是不是自己最喜欢的,是不是对自己的成长最有效的。抛弃那些无关紧要的书籍,集中精力干好自己最喜欢的事,那你距离成功的目标一定不会遥远。
当然,自己最喜欢的书应当是第一流的、对自己的终生成长最有利的书;最喜欢的事也应当是最有意义的、对自己的个人发展最有好处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