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方式 新华社

沧州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方式

变“先付费、后服务”为“先服务、后付费”

2013-12-26   作者:记者 王民/石家庄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大 中 】

今年3月以来,河北省沧州市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改变过去按照服务辖区人口数乘以人均标准打包分配方式,实行与服务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挂钩,居民可以通过刷身份证择优、自由选择卫生服务机构享受服务,财政部门根据管理系统中的服务记录和考评结果支付服务机构费用。改革实施近一年,基本解决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使用中出现的不到位、不透明、有流失问题,使服务数量、质量、水平都有提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购买“以事定费”

从今年3月25日起,沧州市率先在城区4个区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改革,实行“先服务,后付费,费随事走,以事定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方式。

这项改革对针对所有人群的前4项服务实行季度、半年、年度考核,按考核结果和成本因素确定财政补助;对针对特殊、患病人群的5至11项个体项目实行服务卡管理,居民可以免费享受规定的服务项目,每开展一项服务,居民满意了,就刷一下二代居民身份证,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留下记录,卫生服务机构获得补助资金的数量与系统中显示的服务数量、质量挂钩。

据了解,沧州市原则上对各家卫生服务机构划分了服务辖区,但在实际操作中打破辖区界限,居民虽然只能在一家机构建档,但可以自由选择城区任意一家卫生服务机构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照每家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人群不低于5000人的数量,要求健康档案建档率不低于40%,每新建一份档案,财政补助3元,建档时的健康检查再每人补助10元,慢性病人随访、儿童预访接种、老年人管理、孕产妇保健、重性精神病人管理都有相应的服务价格。

在沧州市财政局社保科,记者打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实时呈现出每项服务已开展的数量和得到的补助金额,具体到每家服务机构和每个服务对象。为方便群众在城区范围内自由选择卫生服务机构,沧州市财政局建立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系统,4个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全部集中到市级财政专户集中管理。

沧州市财政局社保科科长邹殿华说,为了防止卫生服务机构与被服务对象串通“只刷身份证不搞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要求卫生服务机构附上能够证明服务确实发生的依据,便于卫生监管部门随访抽查。“尽管实际中'只刷身份证不搞服务’现象很少发生,但在制度设计上必须堵死这个漏洞。”

旧购买方式令服务大打折扣

据了解,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为三大类人群共提供11大项服务,除4项针对所有人群外,其余7项针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精神病患者等特殊、患病人群,约占总人口30%。

目前,在全国多数地方的县、区级使用环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按照各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的辖区人口数量乘以人均标准打包划拨,没有与服务的数量、质量挂钩。

沧州市财政局在调研中发现,实际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使用率较低,很多居民不知道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回事,不少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反映,从来没有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比如,沧州市财政局社保科副科长张玉娜查到,母亲的健康档案中有高血压记录,“但老母亲说,家里从来没人上门给量过血压、建过档案。”

邹殿华也反映说,“机械地片区划分使居民没有选择权,各卫生服务机构对服务人口交叉重复计算严重,服务人口数比统计局的数字要多出20%。此外,卫生服务机构之间扯皮现象多,有的说辖区人口增加了,申请多要钱;有的说辖区老人多、成本高,按人均算账不合理,影响服务积极性。”

沧州市财政局副局长郭振通表示,按照5000人的服务辖区人口计算,一家卫生服务机构每年能拿到15万元补助资金,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但一些卫生服务机构没有真正服务到位。他说,这种补助资金分配和支付方式虽然与考核挂钩,但是考核手段简单,没有与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挂钩,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和监管手段,最后各卫生服务机构按人头拿了钱,为百姓的服务却没有做到家,财政资金发挥不了应有作用。

新购买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购买方式的改变、打破服务划片限制激发了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沧州市新华区小赵庄乡卫生院服务人口3.2万人,院长王景刚告诉记者,“以前服务不服务,都能拿到钱,现在得主动上门真服务。改革以来,我们全院出动,每月前半截都去村里搞服务,5月份一个村就体检了300人。我们拿到的补助资金有信心超过去年的80万元。”

运河区朝阳南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一家民营机构,去年得到补助资金9.5万元,今年改革以来不到5个月已得到4万多元,全年可超去年水平。机构负责人张秀红说,“现在的工作量比以前大了,考核也更细,做没做服务,做了多少,一点电脑就出来了。”

邹殿华说,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后,谁的服务好,老百姓就到谁那儿去,逼着服务机构由过去的坐等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开始互相争夺“客户”,比着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水平都有所提高。同时,变“养人办事”为“办事养人”,服务人数的水分也挤了出去。

郭振通则把沧州市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改革作了概括: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做好竞争性服务,居民免费享受服务,卫生主管部门监督监管,财政根据网络信息结算资金,财政资金应用以事定费、规范透明。改革的实质是财政、卫生部门释放本部门权力,将权力扁平化。

“医改在基层,重要是建立能调动积极性、可持续的良性机制,把惠民的财政资金用出实效,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河北省财政厅副厅长杜彦卿说,同样是那么多的钱,沧州市改了一个花的方法,效果立竿见影。

沧州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方式

变“先付费、后服务”为“先服务、后付费”

2013-12-26   作者:记者 王民/石家庄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大 中 】

今年3月以来,河北省沧州市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改变过去按照服务辖区人口数乘以人均标准打包分配方式,实行与服务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挂钩,居民可以通过刷身份证择优、自由选择卫生服务机构享受服务,财政部门根据管理系统中的服务记录和考评结果支付服务机构费用。改革实施近一年,基本解决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使用中出现的不到位、不透明、有流失问题,使服务数量、质量、水平都有提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购买“以事定费”

从今年3月25日起,沧州市率先在城区4个区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改革,实行“先服务,后付费,费随事走,以事定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方式。

这项改革对针对所有人群的前4项服务实行季度、半年、年度考核,按考核结果和成本因素确定财政补助;对针对特殊、患病人群的5至11项个体项目实行服务卡管理,居民可以免费享受规定的服务项目,每开展一项服务,居民满意了,就刷一下二代居民身份证,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留下记录,卫生服务机构获得补助资金的数量与系统中显示的服务数量、质量挂钩。

据了解,沧州市原则上对各家卫生服务机构划分了服务辖区,但在实际操作中打破辖区界限,居民虽然只能在一家机构建档,但可以自由选择城区任意一家卫生服务机构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照每家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人群不低于5000人的数量,要求健康档案建档率不低于40%,每新建一份档案,财政补助3元,建档时的健康检查再每人补助10元,慢性病人随访、儿童预访接种、老年人管理、孕产妇保健、重性精神病人管理都有相应的服务价格。

在沧州市财政局社保科,记者打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实时呈现出每项服务已开展的数量和得到的补助金额,具体到每家服务机构和每个服务对象。为方便群众在城区范围内自由选择卫生服务机构,沧州市财政局建立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系统,4个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全部集中到市级财政专户集中管理。

沧州市财政局社保科科长邹殿华说,为了防止卫生服务机构与被服务对象串通“只刷身份证不搞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要求卫生服务机构附上能够证明服务确实发生的依据,便于卫生监管部门随访抽查。“尽管实际中'只刷身份证不搞服务’现象很少发生,但在制度设计上必须堵死这个漏洞。”

旧购买方式令服务大打折扣

据了解,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为三大类人群共提供11大项服务,除4项针对所有人群外,其余7项针对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精神病患者等特殊、患病人群,约占总人口30%。

目前,在全国多数地方的县、区级使用环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按照各卫生服务机构服务的辖区人口数量乘以人均标准打包划拨,没有与服务的数量、质量挂钩。

沧州市财政局在调研中发现,实际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使用率较低,很多居民不知道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回事,不少符合条件的重点人群反映,从来没有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比如,沧州市财政局社保科副科长张玉娜查到,母亲的健康档案中有高血压记录,“但老母亲说,家里从来没人上门给量过血压、建过档案。”

邹殿华也反映说,“机械地片区划分使居民没有选择权,各卫生服务机构对服务人口交叉重复计算严重,服务人口数比统计局的数字要多出20%。此外,卫生服务机构之间扯皮现象多,有的说辖区人口增加了,申请多要钱;有的说辖区老人多、成本高,按人均算账不合理,影响服务积极性。”

沧州市财政局副局长郭振通表示,按照5000人的服务辖区人口计算,一家卫生服务机构每年能拿到15万元补助资金,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但一些卫生服务机构没有真正服务到位。他说,这种补助资金分配和支付方式虽然与考核挂钩,但是考核手段简单,没有与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挂钩,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和监管手段,最后各卫生服务机构按人头拿了钱,为百姓的服务却没有做到家,财政资金发挥不了应有作用。

新购买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购买方式的改变、打破服务划片限制激发了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沧州市新华区小赵庄乡卫生院服务人口3.2万人,院长王景刚告诉记者,“以前服务不服务,都能拿到钱,现在得主动上门真服务。改革以来,我们全院出动,每月前半截都去村里搞服务,5月份一个村就体检了300人。我们拿到的补助资金有信心超过去年的80万元。”

运河区朝阳南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一家民营机构,去年得到补助资金9.5万元,今年改革以来不到5个月已得到4万多元,全年可超去年水平。机构负责人张秀红说,“现在的工作量比以前大了,考核也更细,做没做服务,做了多少,一点电脑就出来了。”

邹殿华说,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后,谁的服务好,老百姓就到谁那儿去,逼着服务机构由过去的坐等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开始互相争夺“客户”,比着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水平都有所提高。同时,变“养人办事”为“办事养人”,服务人数的水分也挤了出去。

郭振通则把沧州市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改革作了概括: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做好竞争性服务,居民免费享受服务,卫生主管部门监督监管,财政根据网络信息结算资金,财政资金应用以事定费、规范透明。改革的实质是财政、卫生部门释放本部门权力,将权力扁平化。

“医改在基层,重要是建立能调动积极性、可持续的良性机制,把惠民的财政资金用出实效,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河北省财政厅副厅长杜彦卿说,同样是那么多的钱,沧州市改了一个花的方法,效果立竿见影。


相关文章

  • 沧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 关于沧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报告 科学发展是 "十二五"第一要务 <报告>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强力推进沿海强市建设.打造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增长极和隆起带的关键时 ...查看


  • 新华书店的进一步发展的问题研究
  • 1.新华书店生存的意义 1.1新华书店概述 实体店( Physical store )是网络购物后出现的名词,是在一定的硬件设施(如营业场所)建立起来,地点相对固定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它的商品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虚拟产品(如充值卡, ...查看


  • 拟建立房产统一登记制度
  • 聚焦全国两会 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明确路线图 03 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责编 汪甦 拟建立房产统一登记制度 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指出,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转变 ...查看


  • 中央出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
  • 中央出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全文) 2012年04月16日 13:52 来源:新华网 字号:T|T 7737人参与0 31条评论0 打印 转发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2011年3月 ...查看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工作进展报告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工作进展报告 按照<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的总体要求,山西医科大学以"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为核心理念,积极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强化实践 ...查看


  • 2020年底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全面推开
  • 2016年12月30日 09:41 来源:新华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人参与 0评论 原标题:到2020年底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全面推开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 郁琼源)记者29日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中 ...查看


  •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II-2)
  •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 中国网 Page 1 of 4 免费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提交查  本站搜索 提交查 中国搜索 网 页 首页 | 新闻 | 观察 | 教育 | 法治 | 财经 | 体育 | 文化 | 论坛 ...查看


  • 各地本月 20日前报送自查报告
  • 主编:雷其全 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编辑:贾琦报检:李永生版式:韦宇平 国内新闻·综合农业部发布总体抽检结果 中央纪委副书记刘锡荣透露清理楼堂馆所建设项目时间表 各地本月20日前报送自查报告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月 !' 日,中 ...查看


  • 电教先进个人事迹-吴华
  • 脚踏实地 奉献教育 电教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沧州市新华区实验小学 吴华 吴华,沧州市新华区实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努力在工作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业务水平和学习意识,热心帮助学生.教师解决在使用计算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