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系列:楚王问鼎 欲霸中原

崇学向善 丁酉宁安,感谢您对闻古知新的关注,希望您转发并评论。

上回咱们讲到了楚庄王鸣钟上朝,厉兵秣马,御驾亲征,一连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动作,迅速使楚国摆脱了四面受敌的困境,并在国际间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现在回过头来看,楚庄王继位头三年的沉迷酒色,那都是伪装出来的,绝不是自甘堕落,这一系列的计划在他的脑海中早已反复锤炼了许久,就等着时机成熟后打一套漂亮的组合拳了。

公元前608年,楚国剿灭庸国后,又出兵讨伐宋国,大获全胜,夺得战车五百乘。这五百乘是什么概念呢?古代有个说法叫作千乘之国,有一千乘战车的国家那绝对是强国了,而楚庄王一次讨伐就获得了五百乘战车,这在当时可是个爆炸性的新闻。几乎一夜之间,楚庄王的名号传遍了大江南北。这一年,楚庄王二十六岁。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再一次地御驾亲征,向北挺进,讨伐陆浑这个地方的戎族。强大的宋国且是手下败将,一个小小的陆浑戎又哪里抵挡得住楚庄王的百万雄师呢?

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楚军便把这戎族杀得是落花流水,抱头鼠窜了。楚庄王率军一直追击到了周天子王城洛河的边上,这才停下了脚步。

您可能会问了,一个小小的陆浑戎,还值得楚国如此穷追猛打吗?其实,楚庄王讨伐是假,实际上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向中原各诸侯国展示一下自己强大的实力。环视天下,这苍茫的中原大地,谁将主宰沉浮?楚庄王意气风发,饮马黄河,陈兵周疆,在天子的地盘上是耀武扬威,竟然检阅起自己的三军了。

这样一来可把新上任的周定王吓得慌了神儿:我这刚上位才几天呐,就出了这么大的乱子,这楚蛮子该不会把我也干掉吧?于是马上派上卿王孙满前往楚地进行勘察了。

这个王孙满之前咱们曾经说到过,就是当日检视秦军后,言出必败的天才儿童,如今已成为了周王室的外交部长兼新闻发言人了。

王孙满来到了楚军的营后,见到楚庄王,还没等王孙满说话呢,楚庄王先是开口了:“哈哈哈……寡人久闻洛邑景色非凡,一直未曾前往一看。自文王文脉正法,周公行礼作乐,历代天子恩泽四海,此等功绩必将千秋万世啊。”

王孙满正想搭话,楚庄王接着又说道:“寡人率军追击戎族到此,由于战事在身未曾前往拜见周天子,实属寡人之过呀。寡人且问你,周天子他身体一向可好啊?”

楚庄王一番外交辞令,如连珠炮一般让王孙满没有机会答话。就在楚庄王把周王朝的列祖列宗夸了一个遍儿的时候,突然脸色一变,话锋一转的问道:“嗯……先生来的正好,寡人有一事不明,还望先生赐教啊。”

王孙满一时摸不着头脑,只得回答说:“大王,您有何事不明尽管示下。”

“寡人听说周王室有九鼎,乃是当年大禹所铸,不知这九鼎有多高?轻重如何呀?”

王孙满一听楚庄王这番话,直吓得是一身的冷汗。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的九鼎,将全国的名山大川、珍奇异兽镌刻其上,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这九鼎集中于夏王朝的都城。夏、商、周三代都奉为传国的至宝,是天子权力的最高象征。九鼎在谁的手里,那谁就是天下的共主了!

而如今楚庄王问鼎的轻重,其称霸的野心简直是昭然若揭!

【九鼎山河图】

王孙满不愧是机智善辩的周王室第一发言人,想到这里,他马上平静下来,一字一句地说道:“我原以为楚王知道,治理天下在德而不在鼎。从前夏王大禹有德,所以诸侯进贡青铜,铸成九鼎,以保佑子民苍生。后来夏桀昏庸,失去了德,于是鼎就到了商朝的手中,保佑了商朝六百年的宗祀。再到后来商纣暴虐,鼎便到了我大周的都城。可见若有德行,鼎再小也是重的,若没有德行,鼎再大也是轻的。这个道理,原来楚王您不知道啊。既然如此,在下以为这九鼎的轻重,您是没有资格来问的。”

“哦?这么说,你是说寡人无德喽!”

“哈哈……有德无德,不在口中之言。有道是,口中君子人人可为之,夸夸其谈尔;可这践行之君子,自在人心吶。”

“好一个刁钻的口舌之辈!”楚庄王正要发作,王孙满接着又说道:“我听说,君王的首要德行就是要容得下别人的谏言,倘若只听赞美之词,久了便会善恶不分黑白不明曲直不清了。而能采纳谏言的君主,才会真正造福一方啊。”

王孙满不愧为一代贤才!一番话说下来不卑不亢,与霸气凌人的楚庄王是针锋相对,毫不相让。其随机应变,据理力争的一流辩才令后人叹为观止。后人有诗赞曰:

九牧金熔物像成,辞昏去乱祚休明。

兴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劳问重轻。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儿,希望您转发并评论。感谢您对闻古知新的关注,我们明天再见。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崇学向善 丁酉宁安,感谢您对闻古知新的关注,希望您转发并评论。

上回咱们讲到了楚庄王鸣钟上朝,厉兵秣马,御驾亲征,一连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动作,迅速使楚国摆脱了四面受敌的困境,并在国际间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现在回过头来看,楚庄王继位头三年的沉迷酒色,那都是伪装出来的,绝不是自甘堕落,这一系列的计划在他的脑海中早已反复锤炼了许久,就等着时机成熟后打一套漂亮的组合拳了。

公元前608年,楚国剿灭庸国后,又出兵讨伐宋国,大获全胜,夺得战车五百乘。这五百乘是什么概念呢?古代有个说法叫作千乘之国,有一千乘战车的国家那绝对是强国了,而楚庄王一次讨伐就获得了五百乘战车,这在当时可是个爆炸性的新闻。几乎一夜之间,楚庄王的名号传遍了大江南北。这一年,楚庄王二十六岁。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再一次地御驾亲征,向北挺进,讨伐陆浑这个地方的戎族。强大的宋国且是手下败将,一个小小的陆浑戎又哪里抵挡得住楚庄王的百万雄师呢?

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楚军便把这戎族杀得是落花流水,抱头鼠窜了。楚庄王率军一直追击到了周天子王城洛河的边上,这才停下了脚步。

您可能会问了,一个小小的陆浑戎,还值得楚国如此穷追猛打吗?其实,楚庄王讨伐是假,实际上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向中原各诸侯国展示一下自己强大的实力。环视天下,这苍茫的中原大地,谁将主宰沉浮?楚庄王意气风发,饮马黄河,陈兵周疆,在天子的地盘上是耀武扬威,竟然检阅起自己的三军了。

这样一来可把新上任的周定王吓得慌了神儿:我这刚上位才几天呐,就出了这么大的乱子,这楚蛮子该不会把我也干掉吧?于是马上派上卿王孙满前往楚地进行勘察了。

这个王孙满之前咱们曾经说到过,就是当日检视秦军后,言出必败的天才儿童,如今已成为了周王室的外交部长兼新闻发言人了。

王孙满来到了楚军的营后,见到楚庄王,还没等王孙满说话呢,楚庄王先是开口了:“哈哈哈……寡人久闻洛邑景色非凡,一直未曾前往一看。自文王文脉正法,周公行礼作乐,历代天子恩泽四海,此等功绩必将千秋万世啊。”

王孙满正想搭话,楚庄王接着又说道:“寡人率军追击戎族到此,由于战事在身未曾前往拜见周天子,实属寡人之过呀。寡人且问你,周天子他身体一向可好啊?”

楚庄王一番外交辞令,如连珠炮一般让王孙满没有机会答话。就在楚庄王把周王朝的列祖列宗夸了一个遍儿的时候,突然脸色一变,话锋一转的问道:“嗯……先生来的正好,寡人有一事不明,还望先生赐教啊。”

王孙满一时摸不着头脑,只得回答说:“大王,您有何事不明尽管示下。”

“寡人听说周王室有九鼎,乃是当年大禹所铸,不知这九鼎有多高?轻重如何呀?”

王孙满一听楚庄王这番话,直吓得是一身的冷汗。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的九鼎,将全国的名山大川、珍奇异兽镌刻其上,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这九鼎集中于夏王朝的都城。夏、商、周三代都奉为传国的至宝,是天子权力的最高象征。九鼎在谁的手里,那谁就是天下的共主了!

而如今楚庄王问鼎的轻重,其称霸的野心简直是昭然若揭!

【九鼎山河图】

王孙满不愧是机智善辩的周王室第一发言人,想到这里,他马上平静下来,一字一句地说道:“我原以为楚王知道,治理天下在德而不在鼎。从前夏王大禹有德,所以诸侯进贡青铜,铸成九鼎,以保佑子民苍生。后来夏桀昏庸,失去了德,于是鼎就到了商朝的手中,保佑了商朝六百年的宗祀。再到后来商纣暴虐,鼎便到了我大周的都城。可见若有德行,鼎再小也是重的,若没有德行,鼎再大也是轻的。这个道理,原来楚王您不知道啊。既然如此,在下以为这九鼎的轻重,您是没有资格来问的。”

“哦?这么说,你是说寡人无德喽!”

“哈哈……有德无德,不在口中之言。有道是,口中君子人人可为之,夸夸其谈尔;可这践行之君子,自在人心吶。”

“好一个刁钻的口舌之辈!”楚庄王正要发作,王孙满接着又说道:“我听说,君王的首要德行就是要容得下别人的谏言,倘若只听赞美之词,久了便会善恶不分黑白不明曲直不清了。而能采纳谏言的君主,才会真正造福一方啊。”

王孙满不愧为一代贤才!一番话说下来不卑不亢,与霸气凌人的楚庄王是针锋相对,毫不相让。其随机应变,据理力争的一流辩才令后人叹为观止。后人有诗赞曰:

九牧金熔物像成,辞昏去乱祚休明。

兴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劳问重轻。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儿,希望您转发并评论。感谢您对闻古知新的关注,我们明天再见。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相关文章

  • 鼎的历史文化内涵
  • 鼎的历史文化内涵 说到鼎,没有哪个中国人会感到陌生.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脱口而出一些和"鼎"有关的成语.俗语,例如"一言九鼎""鼎鼎大名""人声鼎沸"" ...查看


  • 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
  • 第四课 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 1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光辉成就. 2.理解青铜器是如何以其造型纹饰和铭文体现其重大的社会作用. 教学重点 青铜器艺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商代尊神重鬼.西周礼乐制度 ...查看


  • 古诗词常用典故解析
  • 诗词鉴赏:古诗词常用典故解析100例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quo ...查看


  • 高一历史专题一
  • 高一历史专题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从知识层面上看,本课的知识目标主要有"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征&quo ...查看


  • 历史2016部编版七上第六课教案
  •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基本史实.理解春秋时期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变化对整个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多媒体展示,再现历史场景,寓乐寓教寓学:设置典型问题,教师引导,学生 ...查看


  • 历史:2.3[春秋争霸]教案(川教版七年级上)
  • 第3课<春秋争霸>教案 教材分析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春秋时期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政治经济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先后起来争当霸主,号称&quo ...查看


  • 古诗词中常用的100个典故
  • 高考语文考点:古诗词中常用的100个典故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q ...查看


  • 历史大事件
  • 1.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 ...查看


  • 春秋战国之"楚国"
  • 文字阅读三分钟,简单了解一件事. 春秋战国之"楚国" 楚国 一.国名来源:楚者荆条也,故称之为荆楚. 二.楚人起源:<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高阳者黄帝孙也,故楚为华夏族.芈姓,熊氏. 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