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故事

时间:2011-07-19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 点击:25475次

朱德十一月廿九日于晋洪洞战地

当音讯全无、生死两茫茫的时候他是多么急切地想知道亲人怎样、家事如何;而当亲人来到身边带来的消息却又是忧多乐少。两位年届80的生母、养母虽然健在却又遇到荒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的威胁。虽身为八路军总司令,却身无分文,连寄钱尽孝的能力都没有。此信研读到此令人的感到真是200元难倒了总司令,于是只得求助川中好友了。信中充满了信赖与厚望。信结尾处的“望你做到复我”,其言外之意是:你一定要把钱寄到再给我回信,而且借钱的时候就宣布“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做捐助吧。”朱德的第三位妻子叫陈玉珍,四川南溪人。“我又函南溪兄”是指又给陈玉珍写信嘱她寄款,但又担心她可能也没有这财力,因此把能寄钱的主要希望还是寄托在戴与龄的身上了。

信中多次提到两位母亲,生母和养母,这使人不能不去追溯朱德的家世。朱德的生母钟氏(1858-1944),从小生长在极端贫困、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的流浪艺人家里。钟氏19岁嫁到朱家,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煮了全家的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生朱德的前几分钟还在灶前煮饭,朱德呱呱落地之后,她又起身接着做饭。钟氏生有13个子女,由于生活艰难,有5个刚刚生下来就被溺死。朱德在两岁时被过继给大伯父。大伯父因无后代,遂领养朱德为嗣。这样朱德又多了一位养父和养母。钟氏晚年知道自己的儿子担任了八路军总司令,仍不辍劳作,自食其力。她唯一所求就是在有生之年能见儿子一面,因处于抗战时期,朱德身负重任,钟氏未能如愿。1944年2月15日,以86岁高龄辞世。

朱德母亲去世之后,蔡畅在延安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上说,朱德母亲的模范行为是妇女界的光辉榜样。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100多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中共中央党校的挽联是:“唯有劳动人民母性,能育劳动人民领袖。”钟氏去世之后,朱德十分悲痛,百忙之中写下了《母亲的回忆》,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上。几十年之后,一名外国记者问朱德:“您一生最大遗憾是什么?”朱德回答说:“最大的遗憾就是在老母逝世前连一杯水都没倒。”

朱德简介

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跋涉3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在那里,他见到了周恩来。翌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共产党。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

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共产党的工作。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建立了红四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抗战初期,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局,不过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

新中国建立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那样定性,被有人说成年老糊涂。“文革”初定林彪为接班人时,他不表赞成,1975年又率先揭发江青,可见心底如明镜。

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

时间:2011-07-19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 点击:25475次

朱德十一月廿九日于晋洪洞战地

当音讯全无、生死两茫茫的时候他是多么急切地想知道亲人怎样、家事如何;而当亲人来到身边带来的消息却又是忧多乐少。两位年届80的生母、养母虽然健在却又遇到荒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的威胁。虽身为八路军总司令,却身无分文,连寄钱尽孝的能力都没有。此信研读到此令人的感到真是200元难倒了总司令,于是只得求助川中好友了。信中充满了信赖与厚望。信结尾处的“望你做到复我”,其言外之意是:你一定要把钱寄到再给我回信,而且借钱的时候就宣布“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做捐助吧。”朱德的第三位妻子叫陈玉珍,四川南溪人。“我又函南溪兄”是指又给陈玉珍写信嘱她寄款,但又担心她可能也没有这财力,因此把能寄钱的主要希望还是寄托在戴与龄的身上了。

信中多次提到两位母亲,生母和养母,这使人不能不去追溯朱德的家世。朱德的生母钟氏(1858-1944),从小生长在极端贫困、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的流浪艺人家里。钟氏19岁嫁到朱家,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煮了全家的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生朱德的前几分钟还在灶前煮饭,朱德呱呱落地之后,她又起身接着做饭。钟氏生有13个子女,由于生活艰难,有5个刚刚生下来就被溺死。朱德在两岁时被过继给大伯父。大伯父因无后代,遂领养朱德为嗣。这样朱德又多了一位养父和养母。钟氏晚年知道自己的儿子担任了八路军总司令,仍不辍劳作,自食其力。她唯一所求就是在有生之年能见儿子一面,因处于抗战时期,朱德身负重任,钟氏未能如愿。1944年2月15日,以86岁高龄辞世。

朱德母亲去世之后,蔡畅在延安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上说,朱德母亲的模范行为是妇女界的光辉榜样。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100多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中共中央党校的挽联是:“唯有劳动人民母性,能育劳动人民领袖。”钟氏去世之后,朱德十分悲痛,百忙之中写下了《母亲的回忆》,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上。几十年之后,一名外国记者问朱德:“您一生最大遗憾是什么?”朱德回答说:“最大的遗憾就是在老母逝世前连一杯水都没倒。”

朱德简介

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跋涉3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在那里,他见到了周恩来。翌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共产党。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

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共产党的工作。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建立了红四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抗战初期,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局,不过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

新中国建立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那样定性,被有人说成年老糊涂。“文革”初定林彪为接班人时,他不表赞成,1975年又率先揭发江青,可见心底如明镜。

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


相关文章

  • 元帅的故事
  • <元帅的故事>教学设计 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能认读生字和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重点: 1.读准字音, ...查看


  • [朱德的扁担] 1
  • <朱德的扁担> <朱德的扁担> - 课文简介 <朱德的扁担>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食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 ...查看


  • 元帅的故事--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 元帅的故事 教学内容:<元帅的故事>之<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扁担.异常.满头大汗.敬爱"等词语意思并积累生 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革命先辈以身作则.与 ...查看


  • 小故事2222
  • 关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由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和湘南农军组成的工农革命军,与毛泽东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组成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为了纪念这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师,朱德曾赋诗道:"红军荟萃井冈山,主 ...查看


  •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1
  • 教学设计 6 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红军革命根据地军民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受到光荣的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 1.认识17个字,一 ...查看


  • 朱德的扁担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朱德同志与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事迹,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难点: 感受朱德同志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爱戴之情. 教学准 ...查看


  • 红军将领勤廉故事三则
  • 一碗红薯一元钱 1927年10月14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来到酃县(今炎陵县)水口.刚一住下,毛泽东便和房东江大嫂一家聊起了家常.从毛泽东的话里,江大嫂一家懂得了农民要过上好日子,就得打倒土豪劣绅,就得革命的道理. 一连两天,毛泽东忙于发展 ...查看


  • 我和博物馆的故事
  • 我和博物馆的故事 从小我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爷爷奶奶经常抱着我到各种博物馆参观,到现在,我已经去过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地质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展览馆,首都博物馆, 中国航空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国体 ...查看


  • 单元整合__群文阅读
  • 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 小学二年级第二单元<革命传统>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本组教材是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课文<窗前一株紫丁香>流露出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阳光>赞扬了佳子关心长辈,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