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小丑_的真理和_疯人_的沉思_哈姆莱特_第五幕第一场新解

2006年7月总第124期第4期黑河学刊HeiheJournalJul.,2006SerialNo.124No.4

“小丑”的真理和“疯人”的沉思

———《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一场新解

王宏刚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一场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多重的审美价值。小丑的问答和戏谑式的唱段揭示

了人的生存境遇;死亡是永恒和必然的、生存是短暂而易损的。哈姆莱特的“想入非非”流露出其对人生的虚无之感,这种感觉正是他对生存意义的沉思和追问的体验。从审美的角度看,莎士比亚秉承民间诙谐文化的风格,使诙谐与严肃共存于同一情节之中,既给观众以娱乐,又引起观众沉思。这一场言说死亡,也是吁求再生,可以被看作第五幕的序曲,而汇入全剧的主题。

【关键词】哈姆莱特;墓园一场;小丑;思想内涵;审美价值【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36(2006)04-0033-03

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一场,许

多人认为这一场的前半场与全剧没有关系,是多余的。但也有学者持相反的看法,索天章先生在论《哈姆莱特》时就说:“可能由于我们理解不够,认

[1](P196)

为某些段落是多余的,其实不然。”

如若并非多余,这一场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义又是什么?笔者通过对墓园一场进行细读,考察已有的种种观点,力图尽可能深入而合理地阐释这一场的内涵,理解它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意义,说明它的艺术价值及其与全剧的关系。

一、“小丑”的真理:对生存之境的戏谑式揭示

墓地一场中两小丑在掘坟时有这样一段对话,甲问乙:“谁造出东西来比泥水匠、船匠或是木匠更坚固?”小丑乙回答:“造绞刑架的人;因为一千个寄寓在上面的人都已经先后死去,它还站在那儿都不动。”而小丑甲自己的答案是“掘坟的人,因为

[2](P398-401)

他造的房子是可以一直住到世界末日的。”

他们的问答荒诞而机巧,细想似乎又颇有道理。一些批评家注意到了剧中小丑的作用。孙家琇

认为哈姆莱特从掘墓人的态度领会了死亡是人生

必然的终结和自然现象,感到死亡本身无足轻重,

[3](P57)

重要的是不白做人,关心自己的名声。卞之琳认为掘坟人唱的民歌流露出了“人生如朝露”的感觉,表现了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时代精神和要求。这种人生观也影响了哈姆莱特,给哈姆莱特的下一步行动打牢了哲学基础。因此,到下一场临死的时候,他泰然面对死亡,又那么在乎自己的“名

4](P72-74)

两位评论家的观点基本字”会受到“伤害”。[

上是一致的,也是合理的。不足的是,他们主要是从掘坟人的态度对哈姆莱特的影响这一思路,来看这一场戏,而较少对小丑本身展露的意义进行分析。从剧情看,在小丑甲和乙问答的时候,舞台上只有他们俩,哈姆莱特还没有上场,他并没有听到小丑间的问答。因此,仅从小丑对哈姆莱特的影响这一角度看问题是不够的,倒是应该关注和阐释小丑间对话本身的意义。

小丑的问答和唱段看似荒诞滑稽,实则意味深长,反映出诙谐与严肃往往是正反同体。索天章先生认为,莎士比亚描写的下层人物一般给人的印象是粗俗可笑,但是有许多一针见血的话是通

【作者简介】王宏刚(1969-),男,陕西绥德人,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33・

过他们之口传出来的,“尤其是他的丑角,有时成

[1](P273)

为作者的代言人。”其实,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文学现象,许多作家就是借“小丑”或“疯子”,传达真知和世理。

两个小丑的问答到底展露了什么意义?他们的答案是说:绞刑架、坟墓,比房屋、船或家具更坚固。显然,我们若真去比较这些东西哪个更结实耐用,会觉得这样的比较太荒唐。不过,我们换个思路再去想,就会体会到一种严肃的意识。绞刑架和坟墓都与死亡有关,是死者的寓所;房屋、船和家具与生存有关,是生者的器物。那么,小丑的问题莫不是对生与死的隐喻式的述说和比较吧?死者的寓所比生者的器具更坚固,死比生更“坚固”。死亡是必然的、是不可抗拒的、给人强烈的触动,是永恒的题目;生则是暂时的、易受损害的、易被忽视而痛苦的。

小丑的问答不符合科学认知的推论,而是从谜面到谜底的隐喻。小丑的谐谑中暗藏了玄机,它是对人的生存处境的戏谑式揭示。

莎士比亚常常利用独白,或利用对话,或偶而的只言片语,达成了对人生存境态的深刻展示,悲剧人物就是置身于此境之中沉吟或前行。“小丑的问答”这一段正是起这样的作用。

和虚无,哈姆莱特所说的又何尝不可能是事实呢?

“疯子”可能正是真理的宣讲者,残酷的事实令他发疯,世故昏昧的人反倒常把讲真话的人说成是疯子。孙家琇先生也认为,哈姆莱特面对社会黑暗而上下求索时,有时他的“想入非非”,达到了极富

3](P49)

哲理的程度。[

正因如此,评论家们都重视对“墓园”一场中哈姆莱特的“想入非非”进行阐释。孙家琇说:“(这一场)借墓地骷髅挞伐政客、朝臣、讼师、地主、风

[3](P32)骚女人等等的钻营和无耻。”卞之琳说:“哈姆莱特借坟墓里挖出来的骷髅的题目,痛快淋漓地[4](P74)

发挥了对于社会罪恶的控诉。”陈惇也认为

“哈姆莱特与两个掘墓人的插科打诨式的对话,更

[5]是集中揭露了社会上种种不义的现象,……”纵观几位评论家的观点,我们会看出,他们都是从批

判社会现实的角度,看到了哈姆莱特对“社会罪恶”的“揭露”“挞伐”、和“控诉”。

几位评论家意识到了哈姆莱特“想入非非”的

客观作用,但还没有注意他的主观意向。试想,哈姆莱特嘲弄了政客、律师、地主的不义和无耻,可他并没有说出一个词语来“挞伐”亚历山大和恺撒,说他们不义或无耻。那么,为什么哈姆莱特要由政客、律师、地主和弄臣推想到亚历山大和恺撒?为什么要将他们都相提并论呢?为什么要推想

二、“疯人”的沉思:向虚无与意义的探

亚历山大在地下“也是这副形状”、“也有同样的臭

味”?为什么要推想“我们将来会变成一些什么下

2](P404)

贱的东西”?[显然,哈姆莱特的推想并非专意掘坟人在墓坑里且掘且歌,先后掘出三个塞

于“挞伐”不义者的丑恶。哈姆莱特以敏感的神经满了泥土的骷髅,把它们扔到地上,颇为触目。

意识到了世人的相同终局,这正是他“想入非非”面对此番情形,哈姆莱特痛苦的心灵又亢奋

的兴奋点。了起来。他推想死者生前可能是心机算尽的政客、

在哈姆莱特的推想和沉思中,他意识到了世朝臣、律师、地主,或者是最会开玩笑的弄臣。感慨

人的相同结局便是“死亡”,化成泥土,甚至被作和嘲谑他们死后都成了一无所能的、塞满了泥土

。哈姆莱特较多的是从现在的时间的小脑壳,任放肆的工役用肮脏的铁铲敲来打去。“下贱的用场”

点上,目击或推想一个个已死去的人“现在的”、哈姆莱特接着又推想,古代的亚历山大和恺撒死

“如此的”或“可能的”形状和下场;“现在却让蛆虫了、被埋葬了,也化成了尘土,变成了泥巴,被人们

伴寝,(指朝臣)……”“他(指律师)的玩弄刀笔的用来塞酒桶口或填堵破墙上的窟窿。

手段,……,现在都到哪儿去了?”“现在你(指弄哈姆莱特的这些推想确实让人觉得是奇思异

臣)还会挖苦人吗?你还会……”“现在他的脑壳里想,而且有出言不逊、亵渎死者之嫌。剧中人霍拉

塞满了泥土,这就算是他(指地主)所取得的罚款旭就认为,这样想“未免太想入非非了”。哈姆莱特

[6]

和最后的赔偿吗?”“恺撒死了,你尊严的尸体也的言语似乎不像是出自于冷静理智的心里,倒像

[2](P400-405)

许变了泥把破墙填砌。”在哈姆莱特捧着是疯人的妄言谵语。但是,只要我们不迷惑在虚妄

塞满泥土、发出臭味的骷髅时,他看到每一个人的之中,不欺骗我们自己,敢直面人世的罪恶、庸俗・34・

结局是相同的,都是“现在”“这副形状”。不管是高贵的人,还是低贱的人,不管是伟大的人,还是卑鄙的人,死后一切皆为泥土而已。

在哈姆莱特的推想和沉思中含藏着一个问题:人能不能超越死亡,实现超越个体有限生命的价值?换言之,灵魂能不能不朽?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哈姆莱特,他有时看到反抗的价值和灵魂的不朽,有时看到的则是生存的苦难和虚无。在墓园一场,面对骷髅,他没有仰慕和向往亚历山大和恺撒的伟业,没有言说在肉体化为泥土后灵魂会继续永存,他只是看到每个人的终局都是“这副形状”。他似乎看不到个体生命超越死亡的终极意义,他的思想陷在虚无感的深渊之中。

哈姆莱特是悲观的,还是不悲观?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他在沉思时流露出的虚无感,就认定他是悲观的,或以为他否定人生的意义。哈姆莱特出现在文艺复兴这一时代,他是人文主义者,这不仅仅因为他曾歌颂人是“宇宙的精华”,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在现世的人生境遇中沉思和探问人自身,而不是将目光投向关于来世的虚假幻象。

有的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善于在悲剧里放进喜剧成分,用以对照,使悲剧性更突出。他们以墓园一场为例:哈姆莱特和掘坟人在还不知道是奥菲利娅的坟头上开玩笑,加强了他后来在知道了就是奥菲利娅的坟头时发作的痛苦。这一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其不足在于他们认为哈姆莱特和掘坟人的话单纯是喜剧性的,认为喜剧性的成分和悲剧性的成分是前后分开的,分属不同的情节,而没有认识到在同一情节内诙谐与严肃、喜剧性与悲剧性是共存的。卞之琳就批评了这一观点,并

4](P72)

指出“这里也不是纯粹的轻松”。[

小丑的怪诞问答和唱段,哈姆莱特面对骷髅的推想,具有民间诙谐文化的风格,他们无所顾忌、任自己的心思发挥,决没有宗教家或道德家的腔调。小丑的“什么人造出的东西更坚固”的谜语及答案,无须逻辑学的证明。哈姆莱特面对骷髅,既没有想它们有灵魂,也没有敬畏他们活着时的功业,只是快意的嘲讽它们,嘲讽它们活着时心机算尽、煊赫一世,到“现在”都化为泥尘。我们可以想象,剧中的这些诙谐的动作,无所顾忌的言谈,一定会引起观众的笑声,观众被带“动”,甚至也蠢蠢欲动地想要加入到这狂欢放任的举动中来。但许多观众随即可能会沉潜下来,他们会随小丑看到死亡的永恒、生存的易损,随哈姆莱特看到生命的虚无,使得一些问题明澈地浮现。

第五幕是全剧的高潮和结局,从掘坟人和哈姆莱特言说死亡,到奥菲利娅的葬礼,再到险恶的谋杀、复仇、意外的屠戮、陷人自害的结局。它给人的感觉是谐谑的、痛苦的,但又是沉静的、明澈的。它言说死亡,也是在吁求再生的意向,其主题是毁灭,也是再生。“墓园”一场正是这一幕的序曲,在诙谐狂欢式的行动中呈现着这样的审美特质,孕育着这一主题。!

三、多重审美价值:庄谐同体、沉潜动人

莎士比亚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大师,墓园一场具有多重的审美价值,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他独具的一些艺术风格。

这一场的前半场中,小丑和哈姆莱特的话既有谐谑的风格,又有严肃深刻的内容。谐谑与严肃同体共存,具有双重的审美效果,适合不同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趣味。一个观众,如果他喜好喜剧性的谐谑,他可以从中得到娱乐和快意,如果他倾向于严肃的思索,他可以被引向沉思和体悟。正如塞万提斯所说,在一出精心结构的戏里,诙谐的部分使观客娱乐,严肃的部分给他教益。

〔参考文献〕

[1]索天章.莎士比亚———他的作品及其时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2][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五)[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3]孙家琇.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4]卞之琳.莎士比亚论痕[M].北京: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店,1989.[5]陈惇.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剧作[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124.[6]Shakespeare.W.HAMLET[Z].Beijing:TheCommercialPress,2001.228-236.

□编辑/张明元

・35・

2006年7月总第124期第4期黑河学刊HeiheJournalJul.,2006SerialNo.124No.4

“小丑”的真理和“疯人”的沉思

———《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一场新解

王宏刚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一场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多重的审美价值。小丑的问答和戏谑式的唱段揭示

了人的生存境遇;死亡是永恒和必然的、生存是短暂而易损的。哈姆莱特的“想入非非”流露出其对人生的虚无之感,这种感觉正是他对生存意义的沉思和追问的体验。从审美的角度看,莎士比亚秉承民间诙谐文化的风格,使诙谐与严肃共存于同一情节之中,既给观众以娱乐,又引起观众沉思。这一场言说死亡,也是吁求再生,可以被看作第五幕的序曲,而汇入全剧的主题。

【关键词】哈姆莱特;墓园一场;小丑;思想内涵;审美价值【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36(2006)04-0033-03

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一场,许

多人认为这一场的前半场与全剧没有关系,是多余的。但也有学者持相反的看法,索天章先生在论《哈姆莱特》时就说:“可能由于我们理解不够,认

[1](P196)

为某些段落是多余的,其实不然。”

如若并非多余,这一场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义又是什么?笔者通过对墓园一场进行细读,考察已有的种种观点,力图尽可能深入而合理地阐释这一场的内涵,理解它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意义,说明它的艺术价值及其与全剧的关系。

一、“小丑”的真理:对生存之境的戏谑式揭示

墓地一场中两小丑在掘坟时有这样一段对话,甲问乙:“谁造出东西来比泥水匠、船匠或是木匠更坚固?”小丑乙回答:“造绞刑架的人;因为一千个寄寓在上面的人都已经先后死去,它还站在那儿都不动。”而小丑甲自己的答案是“掘坟的人,因为

[2](P398-401)

他造的房子是可以一直住到世界末日的。”

他们的问答荒诞而机巧,细想似乎又颇有道理。一些批评家注意到了剧中小丑的作用。孙家琇

认为哈姆莱特从掘墓人的态度领会了死亡是人生

必然的终结和自然现象,感到死亡本身无足轻重,

[3](P57)

重要的是不白做人,关心自己的名声。卞之琳认为掘坟人唱的民歌流露出了“人生如朝露”的感觉,表现了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时代精神和要求。这种人生观也影响了哈姆莱特,给哈姆莱特的下一步行动打牢了哲学基础。因此,到下一场临死的时候,他泰然面对死亡,又那么在乎自己的“名

4](P72-74)

两位评论家的观点基本字”会受到“伤害”。[

上是一致的,也是合理的。不足的是,他们主要是从掘坟人的态度对哈姆莱特的影响这一思路,来看这一场戏,而较少对小丑本身展露的意义进行分析。从剧情看,在小丑甲和乙问答的时候,舞台上只有他们俩,哈姆莱特还没有上场,他并没有听到小丑间的问答。因此,仅从小丑对哈姆莱特的影响这一角度看问题是不够的,倒是应该关注和阐释小丑间对话本身的意义。

小丑的问答和唱段看似荒诞滑稽,实则意味深长,反映出诙谐与严肃往往是正反同体。索天章先生认为,莎士比亚描写的下层人物一般给人的印象是粗俗可笑,但是有许多一针见血的话是通

【作者简介】王宏刚(1969-),男,陕西绥德人,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33・

过他们之口传出来的,“尤其是他的丑角,有时成

[1](P273)

为作者的代言人。”其实,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文学现象,许多作家就是借“小丑”或“疯子”,传达真知和世理。

两个小丑的问答到底展露了什么意义?他们的答案是说:绞刑架、坟墓,比房屋、船或家具更坚固。显然,我们若真去比较这些东西哪个更结实耐用,会觉得这样的比较太荒唐。不过,我们换个思路再去想,就会体会到一种严肃的意识。绞刑架和坟墓都与死亡有关,是死者的寓所;房屋、船和家具与生存有关,是生者的器物。那么,小丑的问题莫不是对生与死的隐喻式的述说和比较吧?死者的寓所比生者的器具更坚固,死比生更“坚固”。死亡是必然的、是不可抗拒的、给人强烈的触动,是永恒的题目;生则是暂时的、易受损害的、易被忽视而痛苦的。

小丑的问答不符合科学认知的推论,而是从谜面到谜底的隐喻。小丑的谐谑中暗藏了玄机,它是对人的生存处境的戏谑式揭示。

莎士比亚常常利用独白,或利用对话,或偶而的只言片语,达成了对人生存境态的深刻展示,悲剧人物就是置身于此境之中沉吟或前行。“小丑的问答”这一段正是起这样的作用。

和虚无,哈姆莱特所说的又何尝不可能是事实呢?

“疯子”可能正是真理的宣讲者,残酷的事实令他发疯,世故昏昧的人反倒常把讲真话的人说成是疯子。孙家琇先生也认为,哈姆莱特面对社会黑暗而上下求索时,有时他的“想入非非”,达到了极富

3](P49)

哲理的程度。[

正因如此,评论家们都重视对“墓园”一场中哈姆莱特的“想入非非”进行阐释。孙家琇说:“(这一场)借墓地骷髅挞伐政客、朝臣、讼师、地主、风

[3](P32)骚女人等等的钻营和无耻。”卞之琳说:“哈姆莱特借坟墓里挖出来的骷髅的题目,痛快淋漓地[4](P74)

发挥了对于社会罪恶的控诉。”陈惇也认为

“哈姆莱特与两个掘墓人的插科打诨式的对话,更

[5]是集中揭露了社会上种种不义的现象,……”纵观几位评论家的观点,我们会看出,他们都是从批

判社会现实的角度,看到了哈姆莱特对“社会罪恶”的“揭露”“挞伐”、和“控诉”。

几位评论家意识到了哈姆莱特“想入非非”的

客观作用,但还没有注意他的主观意向。试想,哈姆莱特嘲弄了政客、律师、地主的不义和无耻,可他并没有说出一个词语来“挞伐”亚历山大和恺撒,说他们不义或无耻。那么,为什么哈姆莱特要由政客、律师、地主和弄臣推想到亚历山大和恺撒?为什么要将他们都相提并论呢?为什么要推想

二、“疯人”的沉思:向虚无与意义的探

亚历山大在地下“也是这副形状”、“也有同样的臭

味”?为什么要推想“我们将来会变成一些什么下

2](P404)

贱的东西”?[显然,哈姆莱特的推想并非专意掘坟人在墓坑里且掘且歌,先后掘出三个塞

于“挞伐”不义者的丑恶。哈姆莱特以敏感的神经满了泥土的骷髅,把它们扔到地上,颇为触目。

意识到了世人的相同终局,这正是他“想入非非”面对此番情形,哈姆莱特痛苦的心灵又亢奋

的兴奋点。了起来。他推想死者生前可能是心机算尽的政客、

在哈姆莱特的推想和沉思中,他意识到了世朝臣、律师、地主,或者是最会开玩笑的弄臣。感慨

人的相同结局便是“死亡”,化成泥土,甚至被作和嘲谑他们死后都成了一无所能的、塞满了泥土

。哈姆莱特较多的是从现在的时间的小脑壳,任放肆的工役用肮脏的铁铲敲来打去。“下贱的用场”

点上,目击或推想一个个已死去的人“现在的”、哈姆莱特接着又推想,古代的亚历山大和恺撒死

“如此的”或“可能的”形状和下场;“现在却让蛆虫了、被埋葬了,也化成了尘土,变成了泥巴,被人们

伴寝,(指朝臣)……”“他(指律师)的玩弄刀笔的用来塞酒桶口或填堵破墙上的窟窿。

手段,……,现在都到哪儿去了?”“现在你(指弄哈姆莱特的这些推想确实让人觉得是奇思异

臣)还会挖苦人吗?你还会……”“现在他的脑壳里想,而且有出言不逊、亵渎死者之嫌。剧中人霍拉

塞满了泥土,这就算是他(指地主)所取得的罚款旭就认为,这样想“未免太想入非非了”。哈姆莱特

[6]

和最后的赔偿吗?”“恺撒死了,你尊严的尸体也的言语似乎不像是出自于冷静理智的心里,倒像

[2](P400-405)

许变了泥把破墙填砌。”在哈姆莱特捧着是疯人的妄言谵语。但是,只要我们不迷惑在虚妄

塞满泥土、发出臭味的骷髅时,他看到每一个人的之中,不欺骗我们自己,敢直面人世的罪恶、庸俗・34・

结局是相同的,都是“现在”“这副形状”。不管是高贵的人,还是低贱的人,不管是伟大的人,还是卑鄙的人,死后一切皆为泥土而已。

在哈姆莱特的推想和沉思中含藏着一个问题:人能不能超越死亡,实现超越个体有限生命的价值?换言之,灵魂能不能不朽?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哈姆莱特,他有时看到反抗的价值和灵魂的不朽,有时看到的则是生存的苦难和虚无。在墓园一场,面对骷髅,他没有仰慕和向往亚历山大和恺撒的伟业,没有言说在肉体化为泥土后灵魂会继续永存,他只是看到每个人的终局都是“这副形状”。他似乎看不到个体生命超越死亡的终极意义,他的思想陷在虚无感的深渊之中。

哈姆莱特是悲观的,还是不悲观?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他在沉思时流露出的虚无感,就认定他是悲观的,或以为他否定人生的意义。哈姆莱特出现在文艺复兴这一时代,他是人文主义者,这不仅仅因为他曾歌颂人是“宇宙的精华”,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在现世的人生境遇中沉思和探问人自身,而不是将目光投向关于来世的虚假幻象。

有的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善于在悲剧里放进喜剧成分,用以对照,使悲剧性更突出。他们以墓园一场为例:哈姆莱特和掘坟人在还不知道是奥菲利娅的坟头上开玩笑,加强了他后来在知道了就是奥菲利娅的坟头时发作的痛苦。这一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其不足在于他们认为哈姆莱特和掘坟人的话单纯是喜剧性的,认为喜剧性的成分和悲剧性的成分是前后分开的,分属不同的情节,而没有认识到在同一情节内诙谐与严肃、喜剧性与悲剧性是共存的。卞之琳就批评了这一观点,并

4](P72)

指出“这里也不是纯粹的轻松”。[

小丑的怪诞问答和唱段,哈姆莱特面对骷髅的推想,具有民间诙谐文化的风格,他们无所顾忌、任自己的心思发挥,决没有宗教家或道德家的腔调。小丑的“什么人造出的东西更坚固”的谜语及答案,无须逻辑学的证明。哈姆莱特面对骷髅,既没有想它们有灵魂,也没有敬畏他们活着时的功业,只是快意的嘲讽它们,嘲讽它们活着时心机算尽、煊赫一世,到“现在”都化为泥尘。我们可以想象,剧中的这些诙谐的动作,无所顾忌的言谈,一定会引起观众的笑声,观众被带“动”,甚至也蠢蠢欲动地想要加入到这狂欢放任的举动中来。但许多观众随即可能会沉潜下来,他们会随小丑看到死亡的永恒、生存的易损,随哈姆莱特看到生命的虚无,使得一些问题明澈地浮现。

第五幕是全剧的高潮和结局,从掘坟人和哈姆莱特言说死亡,到奥菲利娅的葬礼,再到险恶的谋杀、复仇、意外的屠戮、陷人自害的结局。它给人的感觉是谐谑的、痛苦的,但又是沉静的、明澈的。它言说死亡,也是在吁求再生的意向,其主题是毁灭,也是再生。“墓园”一场正是这一幕的序曲,在诙谐狂欢式的行动中呈现着这样的审美特质,孕育着这一主题。!

三、多重审美价值:庄谐同体、沉潜动人

莎士比亚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大师,墓园一场具有多重的审美价值,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他独具的一些艺术风格。

这一场的前半场中,小丑和哈姆莱特的话既有谐谑的风格,又有严肃深刻的内容。谐谑与严肃同体共存,具有双重的审美效果,适合不同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趣味。一个观众,如果他喜好喜剧性的谐谑,他可以从中得到娱乐和快意,如果他倾向于严肃的思索,他可以被引向沉思和体悟。正如塞万提斯所说,在一出精心结构的戏里,诙谐的部分使观客娱乐,严肃的部分给他教益。

〔参考文献〕

[1]索天章.莎士比亚———他的作品及其时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2][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五)[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3]孙家琇.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4]卞之琳.莎士比亚论痕[M].北京: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店,1989.[5]陈惇.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剧作[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124.[6]Shakespeare.W.HAMLET[Z].Beijing:TheCommercialPress,2001.228-236.

□编辑/张明元

・35・


相关文章

  • 纪伯伦双语经典:先知
  • 基本资料 纪伯伦双语经典:先知 作者: 纪伯伦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年: 页数: 定价: 21.8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单本购买作品,1元即可阅读全文.欢迎广大网友阅读和收藏! 15岁时,纪伯伦以阿拉伯文写下< ...查看


  • 哈姆雷特形象的复杂性
  • 哈姆雷特形象的复杂性,复仇行为一再拖延的原因 优柔寡断 一个复仇计划就这样演绎成了一次痛苦的思想突围.在这个突围的过程中,哈姆雷特不断的看到社会的黑暗,力图让自己融入这种灰暗的世界中去,用敌人同样的手段来对付敌人;但是人道与正义的信仰却做着 ...查看


  • 论哈姆莱特形象
  • 论哈姆莱特形象 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的形象.他,抑郁沉思,优柔寡断.一个复仇计划使他陷入了一次痛苦的思想突围.在这个突围的过程中,哈姆莱特不断的看到社会的黑暗,力图让自己融入这种灰暗的世界中去,用敌人同样的 ...查看


  • 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 内蒙古科技大学 外国文学史作业 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张文 0969150202 2011/11/6 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代表剧作,创作于1601年.剧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对谋杀他的父亲.骗娶 ...查看


  • 影评:从[飞越疯人院]论自由意志
  • 影评:从<飞越疯人院>看自由意志 一.故事情节: 飞越疯人院是1975年导演米洛斯.福曼根据肯.西克的小说<飞跃布谷鸟巢>改编而成.故事的主人公叫麦克墨菲,由尼克尔森饰演,由于他生性好斗犯了法,被抓去了农场改造,由于 ...查看


  • 沉默的_愚人船_福柯_疯癫与文明_解读
  • 美学论坛 23 沉默的"愚人船" -- 福柯<疯癫与文明>解读 文/郭硕博 福柯 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西方现代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个性鲜明的思想与语言更使得福柯成为一位绽放在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奇 ...查看


  • 对斯多亚哲学_智者_思想的新解读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0期 对斯多亚哲学"智者"思想的新解读 □丁智琼 摘要:虽然斯多亚哲学是一个古老的西方哲学学派,但是该哲学所提出的许多理论至今对我们全球的 社会政治乃至普通百姓的日常 ...查看


  • "丑角地形学"
  • 作者:秦勇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3年05期 中图分类号:I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89X(2003)01-0039-03 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因思想深邃,被誉为"超越了所有的同时代人".他的 ...查看


  • 北大清华教授推荐书目
  • 156名北大教授,每人推荐"对我最有影响的几本书",经过3年的搜集和整理,这些书目昨天首次和同学们见面.<毛泽东选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富有时代特色的著作,成了北大教授 ...查看


热门内容